一种治疗阴虚火旺证型自汗病的中药.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8092922 上传时间:2020-01-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8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928139.7

申请日:

20151215

公开号:

CN105362525A

公开日:

2016030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84,A61P43/00,A61K35/02,A61K35/618

主分类号:

A61K36/884,A61P43/00,A61K35/02,A61K35/618

申请人:

孙世林

发明人:

孙世林

地址:

265500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奇泉路19号福利莱万和城

优先权:

CN201510928139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阴虚火旺证型自汗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龙骨3-6份,牡蛎5-8份,五味子8-10份,黄芪30-32份,防风15-18份,党参8-10份,白术30-32份,泽泻10-12份,牡丹皮12-15份,大枣10-12份,山茱萸15-20份。本发明将以上各种原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各成份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对阴虚火旺证型自汗病能够标本兼治,效果良好,从根本上治疗此病症。多年来,通过对100例此类患者的跟踪调查统计,表明此药方有效率达到100%,显效率达到98%,治愈率达到95%。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阴虚火旺证型自汗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龙骨3—6份,牡蛎5—8份,五味子8-10份,黄芪30—32份,防风15—18份,党参8—10份,白术30-32份,泽泻10—12份,牡丹皮12—15份,大枣10—12份,山茱萸15-20份。

说明书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阴虚火旺证型自汗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自汗病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失密,而引起时时汗出,动则汗液外泄益甚。自汗病症常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自汗病不因外界环境影响,在头面、颈胸、或四肢全身出汗者,昼日汗出溱溱,动则益甚。引起自汗病的原因很多,本发明主要研究的是临床常见的证型之一——阴虚火旺证型自汗病。该病症系因脏腑阴分亏虚,失于滋养,虚热内生而致自汗,常伴有心烦身热,口渴咽干,唇红,午后潮热,颧红,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等症状。目前,西医治疗该病多采取使用抗乙酰胆碱类药的方式,治标不治本,副作用极大。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按照“补中益气、调和营卫”的治疗原则,提供一种能治疗阴虚火旺证型自汗病的中药,采用该中药不仅治愈速度快,愈后不再复发,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而且无任何副作用,对身体健康还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阴虚火旺证型自汗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龙骨3—6份,牡蛎5—8份,五味子8-10份,黄芪30—32份,防风15—18份,党参8—10份,白术30-32份,泽泻10—12份,牡丹皮12—15份,大枣10—12份,山茱萸15-20份。本发明的加工工艺为:将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成分”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饭后用开水溶化服用,有部分不溶物为正常现象,混匀后全部服下,一日两次(早晚各一次),每次一袋,7天为一个疗程。服药期间,注意劳逸结合,不可劳累过度,注意运动锻炼,增强身体素质,自汗者不宜吃生冷的瓜菜,少吃凉拌的菜肴,多饮水,保持体内的正常液体量,学会合理减压,放松心情,尽量避免熬夜。

本发明采用的龙骨具有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的功效;采用的牡蛎具有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的功效;采用的五味子具有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上能止咳敛汗、下能涩肠固精的功效;采用的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的功效;采用的防风具有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的功效;采用的党参具有补中益气、生津养血的功效;采用的白术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燥湿利水的功效;采用的泽泻具有利水渗湿、泄热的功效;采用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退虚热的功效;采用的大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之功效;采用的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的功效。本发明将以上各种原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各成份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对阴虚火旺证型自汗病能够标本兼治,效果良好,从根本上治疗此病症。多年来,通过对100例此类患者的跟踪调查统计,表明此药方有效率达到100%,显效率达到98%,治愈率达到95%。

下面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基本情况分析,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表一:患者人员结构情况

表二:疗效情况

下面举出三个典型病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1、张某,男,1966年出生,47岁时,出现自汗病症状,伴有心烦身热,口渴咽干,唇红等症状。半年后,在我处诊断为阴虚火旺证型自汗病。服用本药方1个疗程后,汗出明显减少,其他症状改善,2个疗程后汗止,其他症状消失。

2、李某,男,1942年出生,66岁时,一天内都有几次潮热汗出,而且每次时间持续较长,出汗量较多,晚上较为严重。2个月后,在我处诊断为阴虚火旺证型自汗病。服用本药方1个疗程后,汗出明显减少,其他症状改善,后又连续服用2个疗程,汗止,其他症状消失。

3、孙某,女,1963年出生,45岁时,出汗甚多,动则益甚,夜寐不爽,心烦身热,午后潮热,颧红,舌质红,苔薄白等症状。10天后,在我处诊断为阴虚火旺证型自汗病。服用本药方1个疗程后,汗出明显减少,其他症状改善,后又服用1个疗程进行了巩固治疗,汗止,其他症状消失。

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龙骨3克,牡蛎5克,五味子8克,黄芪30克,防风15克,党参8克,白术30克,泽泻10克,牡丹皮12克,大枣10克,山茱萸15克。将以上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成分”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实施例2:龙骨5克,牡蛎6克,五味子9克,黄芪31克,防风16克,党参9克,白术31克,泽泻11克,牡丹皮13克,大枣11克,山茱萸18克。将以上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成分”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实施例3:龙骨6克,牡蛎8克,五味子10克,黄芪32克,防风18克,党参10克,白术32克,泽泻12克,牡丹皮15克,大枣12克,山茱萸20克。将以上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成分”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一种治疗阴虚火旺证型自汗病的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阴虚火旺证型自汗病的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阴虚火旺证型自汗病的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阴虚火旺证型自汗病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阴虚火旺证型自汗病的中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928139.7 (22)申请日 2015.12.15 A61K 36/884(2006.01) A61P 43/00(2006.01) A61K 35/02(2015.01) A61K 35/618(2015.01) (71)申请人 孙世林 地址 265500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奇泉路 19 号福利莱万和城 (72)发明人 孙世林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阴虚火旺证型自汗病的中药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阴虚火旺证型自汗病 的中药, 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 中药制剂 : 龙骨 3-6 份, 牡蛎 。

2、5-8 份, 五味子 8-10 份, 黄芪30-32份, 防风15-18份, 党参8-10份, 白 术30-32份, 泽泻10-12份, 牡丹皮12-15份, 大枣 10-12 份, 山茱萸 15-20 份。本发明将以上各种原 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各成份之间相互协调, 相互 作用, 对阴虚火旺证型自汗病能够标本兼治, 效果 良好, 从根本上治疗此病症。多年来, 通过对 100 例此类患者的跟踪调查统计, 表明此药方有效率 达到 100%, 显效率达到 98%, 治愈率达到 95%。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3、 CN 105362525 A 2016.03.02 CN 105362525 A 1/1 页 2 1.一种治疗阴虚火旺证型自汗病的中药, 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 制剂 : 龙骨 36 份, 牡蛎 58 份, 五味子 8-10 份, 黄芪 3032 份, 防风 1518 份, 党参 810 份, 白术 30-32 份, 泽泻 1012 份, 牡丹皮 1215 份, 大枣 1012 份, 山茱萸 15-20 份。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362525 A 2 1/3 页 3 一种治疗阴虚火旺证型自汗病的中药 00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 特别是一种治疗阴虚火旺。

4、证型自汗病的中药。 0002 背景技术 自汗病是指人体阴阳失调, 营卫不和, 腠理失密, 而引起时时汗出, 动 则汗液外泄益甚。自汗病症常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自汗病不因外界环境影响, 在头 面、 颈胸、 或四肢全身出汗者, 昼日汗出溱溱, 动则益甚。引起自汗病的原因很多, 本发明主 要研究的是临床常见的证型之一阴虚火旺证型自汗病。该病症系因脏腑阴分亏虚, 失 于滋养, 虚热内生而致自汗, 常伴有心烦身热, 口渴咽干, 唇红, 午后潮热, 颧红 , 舌质红, 苔 薄白, 脉细数等症状。 目前, 西医治疗该病多采取使用抗乙酰胆碱类药的方式, 治标不治本, 副作用极大。 0003 发明内容 本发。

5、明的目的是按照 “补中益气、 调和营卫” 的治疗原则, 提供一种能 治疗阴虚火旺证型自汗病的中药, 采用该中药不仅治愈速度快, 愈后不再复发, 能够达到标 本兼治的效果, 而且无任何副作用, 对身体健康还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0004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治疗阴虚火旺证型自汗病 的中药, 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 : 龙骨 36 份, 牡蛎 58 份, 五 味子 8-10 份, 黄芪 3032 份, 防风 1518 份, 党参 810 份, 白术 30-32 份, 泽泻 1012 份, 牡丹皮 1215 份, 大枣 1012 份, 山茱萸 15。

6、-20 份。本发明的加工工艺为 : 将各种药 材粉磨成末, 然后用常规方法 “全成分” 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 按照每小袋 10 克进行分 装, 密闭, 于阴凉、 干燥处保存。饭后用开水溶化服用, 有部分不溶物为正常现象, 混匀后全 部服下, 一日两次 (早晚各一次) , 每次一袋, 7天为一个疗程。 服药期间, 注意劳逸结合, 不可 劳累过度, 注意运动锻炼, 增强身体素质, 自汗者不宜吃生冷的瓜菜, 少吃凉拌的菜肴, 多饮 水, 保持体内的正常液体量, 学会合理减压, 放松心情, 尽量避免熬夜。 0005 本发明采用的龙骨具有镇惊安神、 平肝潜阳、 收敛固涩的功效 ; 采用的牡蛎具有平 肝。

7、潜阳、 软坚散结、 收敛固涩的功效 ; 采用的五味子具有敛肺滋肾、 生津敛汗、 涩精止泻、 宁 心安神、 上能止咳敛汗、 下能涩肠固精的功效 ; 采用的黄芪具有补气升阳、 益卫固表、 利水消 肿、 托疮生肌的功效 ; 采用的防风具有发表散风、 胜湿止痛、 止痉止泻的功效 ; 采用的党参 具有 补中益气、 生津养血的功效 ; 采用的白术具有补中益气、 健脾和胃、 燥湿利水的功效 ; 采用的泽泻具有利水渗湿、 泄热的功效 ; 采用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 活血散瘀、 退虚热的功 效 ; 采用的大枣具有补中益气、 养血安神、 缓和药性之功效 ; 采用的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 收敛固涩的功效。 本发明将以上。

8、各种原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各成份之间相互协调, 相互作 用, 对阴虚火旺证型自汗病能够标本兼治, 效果良好, 从根本上治疗此病症。 多年来, 通过对 100 例此类患者的跟踪调查统计, 表明此药方有效率达到 100%, 显效率达到 98%, 治愈率达 到 95%。 0006 下面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基本情况分析, 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0007 表一 : 患者人员结构情况 说 明 书 CN 105362525 A 3 2/3 页 4 表二 : 疗效情况 下面举出三个典型病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 1、 张某, 男, 1966 年出生, 47 岁时, 出现自汗病症状, 伴有心烦身热, 口。

9、渴咽干, 唇红等 症状。 半年后, 在我处诊断为阴虚火旺证型自汗病。 服用本药方1个疗程后, 汗出明显减少, 其他症状改善, 2 个疗程后汗止, 其他症状消失。 0008 2、 李某, 男, 1942 年出生, 66 岁时, 一天内都有几次潮热汗出, 而且每次时间持续 较长, 出汗量较多, 晚上较为严重。 2个月后, 在我处诊断为阴虚火旺证型自汗病。 服用本药 方1个疗程后, 汗出明显减少, 其他症状改善, 后又连续服用2个疗程, 汗止, 其他症状消失。 0009 3、 孙某, 女, 1963 年出生, 45 岁时, 出汗甚多, 动则益甚, 夜寐不爽, 心烦身热, 午后 潮热, 颧红, 舌质红。

10、, 苔薄白等症状。 10天后, 在我处诊断为阴虚火旺证型自汗病。 服用本药 方 1 个疗程后, 汗出明显减少, 其他症状改善, 后又服用 1 个疗程进行了巩固治疗, 汗止, 其 他症状消失。 00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 的描述。 0011 实施例 1 : 龙骨 3 克, 牡蛎 5 克, 五味子 8 克, 黄芪 30 克, 防风 15 克, 党参 8 克, 白 说 明 书 CN 105362525 A 4 3/3 页 5 术 30 克, 泽泻 10 克, 牡丹皮 12 克, 大枣 10 克, 山茱萸 15 克。将以上各种药材粉磨成末, 然 。

11、后用常规方法 “全成分” 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 按照每小袋 10 克进行分装, 密闭, 于阴凉、 干燥处保存。 0012 实施例 2 : 龙骨 5 克, 牡蛎 6 克, 五味子 9 克, 黄芪 31 克, 防风 16 克, 党参 9 克, 白 术 31 克, 泽泻 11 克, 牡丹皮 13 克, 大枣 11 克, 山茱萸 18 克。将以上各种药材粉磨成末, 然 后用常规方法 “全成分” 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 按照每小袋 10 克进行分装, 密闭, 于阴凉、 干燥处保存。 0013 实施例 3 : 龙骨 6 克, 牡蛎 8 克, 五味子 10 克, 黄芪 32 克, 防风 18 克, 党参 10 克, 白术 32 克, 泽泻 12 克, 牡丹皮 15 克, 大枣 12 克, 山茱萸 20 克。将以上各种药材粉磨成末, 然后用常规方法 “全成分” 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 按照每小袋 10 克进行分装, 密闭, 于阴 凉、 干燥处保存。 说 明 书 CN 105362525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