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通讯和互联网技术的多参数移动监护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移动通讯和互联网技术的多参数移动监护系统.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235319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5.30 CN 202235319 U *CN202235319U* (21)申请号 201120379747.4 (22)申请日 2011.10.09 A61B 5/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徐州天荣医疗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221004 江苏省徐州市经济开发区杨山 路 21-1 号 (72)发明人 彭广斌 苏成轶 (74)专利代理机构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代理人 周爱芳 (54) 实用新型名称 基于移动通讯和互联网技术的多参数移动监 护系统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
2、移动通讯和互联网技 术的多参数移动监护系统, 属医疗设备。 包括用于 感知病人生命体征的多参数监护仪, 还包括 GPRS 无线发射模块、 无线传输网络和网络交换机、 数据 服务器、 WEB 数据浏览器终端 ; 所述的多参数监护 仪连接GPRS无线发射模块, 通过GPRS无线发射模 块发送多参数监护仪感知的病人生命体征数据, 通过无线传输网络和网络交换机将病人体征数据 上传并存储在连接互联网的数据服务器上, 用户 利用互联网的 WEB 数据浏览器终端, 实现对某指 定多参数监护仪监护数据的观察、 调阅、 注释、 打 印等操作。优点是 : 提供了医疗机构开展远程医 疗、 院前急救、 社区医疗服务中。
3、对病人生命体征监 测和监控的整个完整应用系统。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基于移动通讯和互联网技术的多参数移动监护系统, 包括用于感知病人生命体 征的多参数监护仪,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 GPRS 无线发射模块、 无线传输网络和网络交换机、 数据服务器、 WEB数据浏览器终端 ; 所述的多参数监护仪连接GPRS无线发射模块, 通过GPRS 无线发射模块发送多参数监护仪感知的病人体征数据, 通过无线传输网络和网络。
4、交换机将 病人体征数据上传存储在连接互联网的数据服务器上, 用户利用互联网的 WEB 数据浏览器 终端, 实现对某指定多参数监护仪监护数据的观察、 调阅、 注释、 打印操作。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基于移动通讯和互联网技术的多参数移动监护系统, 其特征 在于 : 所述的 WEB 浏览器终端包括计算机、 PDA/MID 和手机类通讯设备。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基于移动通讯和互联网技术的多参数移动监护系统, 其特征 在于 : 所述的多参数监护仪通过串口和通讯协议与 GPRS 无线发射模块、 移动网络相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基于移动通讯和互联网技术的多参数移动监护系。
5、统, 其特征 在于 : 所述的数据服务器为基于 LUNIX 开发的专用数据系统, 使用 BS 构架模式建立人机交 互平台。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基于移动通讯和互联网技术的多参数移动监护系统, 其特征 在于 : 所述的无线传输网络为移动通讯基站和互联网。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235319 U 2 1/2 页 3 基于移动通讯和互联网技术的多参数移动监护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远程移动医疗系统, 具体是一种基于移动通讯和互联网技术 的多参数移动监护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市场上现有的多参数监护及信息系统都是采用小范围内的固定床位使用和小范 围组网形成有。
6、限的监护信息系统 , 无法做到单机的任意地点的移动使用和生命体征数据 的随时上传、 存储和调用。 目前的市场上的监护仪及信息系统使用对象一般是住院患者, 监 护的数据是固定一段时间内的患者卧床数据, 对于需要转运的病人、 移动情况下使用的病 人则不能够进行覆盖, 造成了监护数据的不完整。 例如从手术室到住院部, 从一家医院到另 外一家医院就可能会有数据丢失。 另外, 对于不符合住院条件的病人无法监护, 不能发现潜 在的病变或者患者活动时的生理参数。 0003 但随着医疗监护的理念不断发展, 院前急救、 移动监护、 社区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 和重视。目前的这种监护仪使用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这种日益增长。
7、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已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提供一种基于移动通讯和互 联网技术的多参数移动监护系统, 可以进行远程移动应用, 并且形成能够长期保留监护数 据、 随时可以调阅的信息平台和数据库。 临床医生、 急救人员可以利用互联网随时可看到的 实时监护数据对病人进行病情判断、 用药指导、 远程会诊等工作。 0005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基于移动通讯和互联网技术的多参数移动 监护系统, 包括用于感知病人生命体征的多参数监护仪, 还包括 GPRS 无线发射模块、 无线 传输网络和网络交换机、 数据服务器、 WEB 浏览器终端 ; 所述的多参数监护仪。
8、连接 GPRS 无线 发射模块, 通过 GPRS 无线发射模块发送多参数监护仪感知的病人生命体征数据, 通过无线 传输网络和网络交换机将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上传并存储在连接互联网的数据服务器上, 用户利用互联网的 WEB 数据浏览器终端, 实现对某指定多参数监护仪监护数据的观察、 调 阅、 注释、 打印等操作。 0006 医护人员在任何地点, 随时可以通过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 PDA/MID 和手机等设备 以 WEB 登录方式到移动监护查询系统浏览指定的多参数监护仪实时和存储的病人监护数 据, 可以对数据进行观察、 调阅、 注释、 打印等操作。 0007 多参数监护仪通过串口和专用通讯协议与 G。
9、PRS 无线发射模块、 移动网络相连接。 0008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 1、 突破常规医疗监护系统范畴, 将常规监护仪的监护 对象范围扩大, 特别有利于院前急救的开展及社区和医院建立监护医疗网络, 对提高社区 居民健康医疗水平, 减轻医院住院压力及时发现潜在病情都有积极意义。2、 同时医疗机构 可以构建云端数据库, 对海量患者监护数据进行储存建立长期临床数据档案。建立患者数 据库有利于医院患者医疗技术水平的总结提高。3、 在对医院外的急救开展中, 在患者到达 说 明 书 CN 202235319 U 3 2/2 页 4 医院前, 患者的监护数据就能够在医院里实时访问到, 为医院内下一步。
10、急救应对工作提供 必要的信息参考。 附图说明 0009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如图 1 所示, 基于移动通讯和互联网技术的多参数移动监护系统包括多参数监护 仪、 GPRS 发射模块、 无线网络交换系统、 数据服务器、 WEB 浏览器终端。多参数监护仪通过串 口和通讯协议与 GPRS 无线发射模块、 移动网络相连接。将多种病人监护数据发送并存储到 连接互联网的服务器上 ; WEB 浏览器终端包括计算机、 PDA/MID 和手机类通讯设备。用户通 过任何连接到互联网的计算机、 PDA/MID、 手机等设备可以进行对某指定多参数监护上传数 据的观察、 调阅、 打印等操作。数据服务器端为基于 LUNIX 开发的专用数据系统, 使用 BS 构 架模式建立人机交互平台。无线传输网络为移动通讯基站和互联网。 0011 多参数监护仪的参数根据需要设置, 如心电、 体温、 血压、 血氧数据等。 说 明 书 CN 202235319 U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235319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