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多西他赛的胶束制剂。
背景技术
多西他赛(多西紫杉醇,Docetaxel,C43H53NO14),是在天然抗肿瘤药物紫杉醇的 结构基础上,经结构修饰后获得的一种新的抗肿瘤药物,其抗谱与紫杉醇类似,作用机 制是促进微管蛋白聚合和阻止微管解聚,从而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增殖,药效比紫 杉醇强。
体外的研究表明,在人乳腺、结肠、膀胱和上皮样的细胞株,其IC50比紫杉醇低 9倍。体内研究表明,多西他赛具有有高度抗肿瘤活性,用药后鼠肿瘤和小鼠移植肿瘤 可完全消退。更重要的是,多西他赛对紫杉醇耐药的细胞株不会自发地产生对多西他赛 的交叉耐药性。
多西他赛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粉末,是高度脂溶性且难溶于水的药物,其在水中的溶 解度为6-7μg/ml。为了增加其溶解性,目前市售的多西他赛制剂均配方中均需添加吐温 80作为表面活性剂。而采用吐温80有两大缺点。
第一个缺点是给患者带来较强的不良反应。吐温80可能引起包括过敏反应、溶血 作用、心血管不良反应和体液潴留等在内的不良反应。(《吐温-80引起动物类过敏反应 的原因初步探索》,《毒理学杂志》2007年04期;《药用辅料吐温80的药理、药动学及 分析方法研究进展》,《中国药事》2008年第22卷第8期)。因此需要提前给患者口服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脱敏,对已经发生过敏反应的病人需要注射肾上腺素,这无疑加 重了患者的负担。
第二个缺点是给药方法比较复杂,增加了使用的难度。以泰索帝为例:需要首先混 合浓缩药物与稀释溶液以制备预混合溶液,然后用0.9%的生理盐水将预混合溶液稀释, 制得预混合稀释液后的4小时内对得到的预混合稀释液进行约1小时的滴注。此过程中 需要小心地将混合了稀释溶液的浓缩药物颠倒45秒,而不进行搅拌,这样得到的溶液 中可能形成气泡,因此需要将该溶液静置5分钟以使气泡排出。齐鲁制药生产的多西他 赛注射液“多帕菲”的产品说明书中有如下的说明文字:“每瓶标示量为1ml:20mg的多 帕菲,实际装有1.2ml浓度为20mg/ml的多西他赛溶液,相当于24mg的多西他赛。此 容积已经对在准备过程中由于药液粘稠导致的药液粘着瓶壁及不能抽出的“死容积”等 原因造成的液体损失进行了补充。使用时,用注射器将每瓶溶液抽取干净并稀释到5% 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为避免药物过量引起毒副反应。切勿用溶剂洗 涮西林瓶和注射器!”。
聚合物胶束是由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自发形成的一种核壳结构,具有纳米级粒径。聚 合物胶束作为一种给药载体由Bader等在1984年首次提出。使用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将 药物包封在胶束的疏水内核内,达到增溶难溶性药物进一步提高生物利用度的效果。此 外,良好的聚合物胶束能延长药物体内循环时间,降低药物毒性,及能通过EPR效应 达到被动靶向作用。
采用聚合物制成多西他赛胶束制剂能克服市售多西他赛药剂的缺点,但目前对于多 西他赛的胶束研究成果普遍缺乏实用价值,主要的缺点包括粒径太大而无法发挥EPR 效应,载药量过低、制剂稳定性差等。例如山东大学的于克炜采用普朗尼克F68作为胶 束载体,维生素ETPGS做增溶剂,对多西他赛进行包裹,结果制得的多西他赛胶束平 均载药量仅有0.923%,而平均粒径高达135.1±3.42nm(于克炜,《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 的研究》)。山东大学张娜等利用PLA-PEG共聚物得到的多西他赛胶束粒径为144-206nm (《载多烯紫杉醇纳米粒混合胶束制剂及冻干剂的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 201010151501.1)。山东大学翟光喜等人采用TPGS、mPEG-PLA、CSO-SA为胶束载体 材料得到多西他赛胶束,载药量不超过5.2%《一种载多烯紫杉醇混合胶束制剂及其制 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1210372072.X)。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载多西他赛的胶束制剂。其采用 聚乙二醇甲醚-聚丙交酯-谷氨酸作为胶束载体材料,与多西他赛形成胶束,其粒径较小、 稳定性较高,且制剂中无需添加其他辅助成分,安全性更高,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应 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载多西他赛的胶束制剂,采用聚乙二醇甲醚-聚丙交酯-谷氨酸三嵌段共聚物为 胶束载体;所述聚乙二醇甲醚-聚丙交酯-谷氨酸的分子式如下:
其中a=10-200,b=3-30。
优选的,本发明所采用的聚乙二醇甲醚-聚丙交酯-谷氨酸中,聚乙二醇甲醚嵌段的 平均分子量为1003~3015,聚丙交酯嵌段的平均分子量为504~4985。可以通过质谱分析 等手段得到聚乙二醇甲醚-聚丙交酯-谷氨酸中不同嵌段平均分子量的数值。
本发明中的载多西他赛的胶束制剂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得到,包括如下步骤:①按 照不同的投料比称取多西他赛和聚乙二醇甲醚-聚丙交酯-谷氨酸;②将上述原料投入容 器中,加入乙醇或乙腈至完全溶解;③30-50℃温度下旋转蒸发2h,至有机溶剂蒸干为 止,10-60℃温度下,真空干燥12h以上去除残留的有机溶剂,得到含多西他赛的聚合 物混合膜;④混合膜于40-60℃温度水浴至透明状,加入相同温度预热的超纯水或生理 盐水、磷酸盐缓冲液,充分振摇水化,得透明的载药胶束溶液;⑤将所述载药胶束溶液 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得到胶束制剂。
上述胶束制剂中残留的乙醇或乙腈含量少于10ppm。
上述述胶束制剂中,胶束的平均粒径为20.5~28.8nm。
本发明中,所述的多西他赛是指无水多西他赛原料药,按照C43H53NO14计,纯度 在98.0%以上。
本发明中,研究表明,嵌段聚乙二醇稳定性很高,较难被降解;嵌段聚丙交酯只有 在强酸性条件下才易发生降解;接枝氨基酸在中性条件下反应。因此聚乙二醇甲醚-聚 丙交酯-谷氨酸在正常体液环境中的稳定性较高。聚乙二醇甲醚-聚丙交酯-谷氨酸无明显 的致癌性,无生殖毒性,无致畸、致突变性,在体内可降解为乳酸、氨基酸PEG,均可 直接排出体外。对小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的LD50>2.00g/kg;长毒试验中,1.00g/kg 剂量,1次/天,每周连续给药2天,停药5天,连续给药13周后,恢复4周后观察, 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细胞毒性测试表明,聚乙二醇甲醚-聚丙交酯-谷氨酸的细胞毒性比目前公认无毒的 嵌段共聚物mPEG-PLA更低(见下表1)。
表1MTT法肝细胞毒性测试结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毒性更低的聚乙二醇甲醚-聚丙交酯-谷氨酸为胶束载体,且胶束制剂中无需 添加其他辅料。安全性更高。
2.胶束粒径更小,稳定性更高。
3.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 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 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7)
多西他赛为无水多西他赛原料药(CAS:114977-28-5),由西安天风生物科技有限公 司生产;
聚乙二醇甲醚-聚丙交酯-谷氨酸,由发明人按照专利号PCT-CN-2013000453所述的 工艺自行制备。采用质谱分析并结合反应原料的分子量确定不同嵌段的平均分子量。一 种载多西他赛的胶束制剂,可以采用直接溶解法、透析法或者薄膜水化法制备得到。本 实施例中,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包括下列步骤。
①按照不同的投料比称量多西他赛和聚乙二醇甲醚-聚丙交酯-谷氨酸(见表2);
②将上述原料投入容器中,加入有机溶剂至完全溶解,有机溶剂的种类选自乙醇、 乙腈等中的任一种或几种。30-50℃旋转蒸发2h至有机溶剂蒸干为止,10-60℃下真空干 燥>12h去除残留的有机溶剂,得到含多西他赛的聚合物混合膜。
③混合膜于40-60℃水浴至透明状,加入相同温度预热的超纯水或生理盐水、磷酸 盐缓冲液,充分振摇水化,得透明的载药胶束溶液。
④将所述载药胶束溶液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得到本发明的胶束制剂。
实施例1-7分别选择不同的投料比,以及分别选用不同嵌段分子量的聚乙二醇甲醚 -聚丙交酯-谷氨酸,按照上述步骤制得多西他赛胶束制剂。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载 药量(见表2)。用动态光散射测定不同实施例的粒径分布在10-100nm之间,平均粒径 在20.5~28.8nm之间(见表2)。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胶束制剂中残留的乙醇或乙腈含量, 实施例1-7的测量结果均小于10ppm。
表2不同实施例以及实测载药量
载体=聚乙二醇甲醚-聚丙交酯-谷氨酸
稳定性测试。用水将实施例1-7得到的多西他赛胶束制剂稀释得到多西他赛浓度约 为3mg/ml的溶液,分别于15℃、25℃、30℃,正常室内光照条件下,每隔2h肉眼观 察溶液是否有沉淀或浑浊产生。如果有沉淀或者浑浊产生,则说明溶液结束了稳定状态。 稳定性测试结果见表3。
表3不同实施例稳定性测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