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锚状物设备.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8091246 上传时间:2020-01-05 格式:PDF 页数:62 大小:4.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80013134.5

申请日:

20140109

公开号:

CN105007832B

公开日:

2018012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7/06,A61N1/05,A61B90/00

主分类号:

A61B17/06,A61N1/05,A61B90/00

申请人:

4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伊登·托比斯,迈克尔·吉尔摩,查尔洛特·墨菲

地址:

美国马萨诸塞州

优先权:

61/750,427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李静;马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组织锚状物设备及其相关设备和相关使用方法,其中,组织锚状物(20)包括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围绕其纵向轴线(32)设置并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端(34)。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具有: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第一轴向部分(60)的第一轴向刚度;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比第一轴向部分(60)更靠近远端的第二轴向部分(62)的第二轴向刚度,第二轴向刚度大于第一轴向刚度;以及沿着比第二轴向部分(62)更靠近远端的第三轴向部分(64)的第三轴向刚度,第三轴向刚度小于第二轴向刚度。还描述了其他实施例。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组织锚状物设备,包括:组织锚状物,(a)所述组织锚状物包括在所述组织锚状物的远端处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端的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并且(b)所述组织锚状物成形为限定从所述组织锚状物的近端延伸至所述远端的纵向通道;以及深度探测工具,所述深度探测工具包括不透射线的珠子,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成形为限定穿过其的孔,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定位在所述纵向通道内,使得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能沿着所述纵向通道滑动,其中,当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穿透并进入组织中时,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不穿透组织,而是留在组织的表面并与组织的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锚状物设备,其中,所述深度探测工具进一步包括轴,所述轴能去除地定位在所述纵向通道内,使得所述轴穿过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的所述孔,并且使得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能沿着所述轴并沿着所述纵向通道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织锚状物设备,其中,所述轴的远端顶端是尖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织锚状物设备,其中,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成形为限定远端止挡件,所述远端止挡件防止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在远端离开所述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织锚状物设备,其中,所述组织锚状物成形为在其所述近端处限定头部,其中,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成形为限定并径向地包围空的空间,所述空的空间沿着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轴向长度的至少75%延伸,其中,所述纵向通道的远端部分与所述空的空间重合,其中,所述纵向通道的近端部分由所述头部限定,其中,所述纵向通道的所述远端部分比所述纵向通道的所述近端部分宽,并且其中,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定位在所述纵向通道的所述远端部分内,在所述空的空间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织锚状物设备,其中,所述深度探测工具进一步包括引线,所述引线至少部分地设置于所述纵向通道内,并且所述引线使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与所述组织锚状物的近端部分耦接,从而防止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离开所述组织锚状物的远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织锚状物设备,其中,所述引线成形为螺旋形弹簧。 8.一种组织锚状物设备,包括组织锚状物,所述组织锚状物包括:不透射线的珠子,成形为限定穿过其的孔;以及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包括无轴螺旋形部分,所述无轴螺旋形部分:(a)围绕其纵向轴线设置;(b)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端;并且(c)具有至少3mm的轴向长度,并且其中,所述无轴螺旋形部分穿过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的所述孔,使得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能沿着所述无轴螺旋形部分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织锚状物设备,其中,所述轴向长度小于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织锚状物设备,其中,所述无轴螺旋形部分沿着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轴向长度的至少75%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织锚状物设备,其中,所述组织锚状物成形为在其近端处限定头部,并且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与所述头部耦接的柔性纵向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组织锚状物设备,其中,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包括成形为限定穿过其的相应的孔的多个不透射线的珠子,并且其中,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穿过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的所述孔,使得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能沿着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滑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织锚状物设备,其中,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围绕其纵向轴线设置,并具有:沿着所述无轴螺旋形部分的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具有第一表面特征,以及沿着所述无轴螺旋形部分的与所述第一轴向部分不同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具有第二表面特征,所述第二表面特征构造成比所述第一表面特征更大程度地抑制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旋转,其中,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中的第一个珠子一开始定位于所述第二轴向部分的远端,并且其中,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中的第二个珠子一开始定位于所述第二轴向部分的近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织锚状物设备,其中,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包括恰好两个不透射线的珠子。 15.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组织锚状物设备,其中,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围绕其纵向轴线设置,并具有:沿着所述无轴螺旋形部分的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具有第一表面特征,以及沿着所述无轴螺旋形部分的与所述第一轴向部分不同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具有第二表面特征,所述第二表面特征构造成比所述第一表面特征更大程度地抑制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旋转,并且其中,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一开始定位于所述第二轴向部分的远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组织锚状物设备,其中,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构造成在前进至组织中时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表面特征构造成,与在和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上的旋转相比,更小程度地抑制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在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上的旋转。

说明书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3年1月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1/750,427的优先权,该美国临时申请被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并通过引用方式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组织锚状物,特别涉及用于用来植入软组织(例如心脏组织)中的组织锚状物的锚状物。

背景技术

组织锚状物用于将元件(例如电极引线或缝线)锚状物定至组织(例如骨组织或软组织)。一些组织锚状物成形为在其周围限定轴和螺纹,而其他组织锚状物成形为限定没有轴的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些应用提供组织锚状物,每个组织锚状物包括大致螺旋形的组织耦接元件以及典型地近端头部。典型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大致矩形(例如方形)截面。对于一些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a)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无轴螺旋形部分的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轴向厚度;以及(b)沿着无轴螺旋形部分的比第一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轴向厚度。第二轴向厚度大于第一轴向厚度。第一轴向厚度和第二轴向厚度是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纵向轴线测量的。替代地或附加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a)沿着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轴向屈服强度;以及(b)沿着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轴向屈服强度(比第一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第二轴向屈服强度大于第一轴向屈服强度。进一步替代地或附加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a)沿着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轴向刚度;以及(b)沿着第二轴向部分(比第一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的第二轴向刚度。第二轴向刚度大于第一轴向刚度。

这些不同的厚度、屈服强度和/或轴向刚度的一个结果是,如果对近端头部施加过度的张力(例如通过如下所述的柔性纵向构件施加),那么,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通常在沿着第二轴向部分伸长之前会沿着第一轴向部分伸长。因此,第一轴向部分用作机械保险丝。设置第一轴向部分有效减小锚状物的将锚状物保持在位的主要部分上的力,从而减小或消除在植入过程中和之后在锚状物的长期植入过程中松开锚状物、破坏锚状物或撕裂锚状物的危险。替代地或附加地,医生可在第二轴向部分伸长之前减少或停止增加张力,从而减小导致对第二轴向部分植入其中的组织造成损坏的伸长的风险,以及张力将把锚状物从组织拉开的风险。对于一些应用,医生在施加张力的同时实时地感测第一轴向部分的伸长,例如通过使用成像和/或触觉反馈。第一轴向部分在伸长时可能经历塑性变形。结果,施加至锚状物的过度的力由第一轴向部分吸收,而不是使锚状物与组织分离,或使锚状物上的其他部分产生故障。

对于一些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成形为限定:(a)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无轴螺旋形部分的第一轴向表面特征部分的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具有第一表面特征;以及(b)沿着无轴螺旋形部分的与第一轴向表面特征部分不同的第二轴向表面特征部分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具有第二表面特征,其构造成比第一表面特征更大程度地抑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旋转。第一表面特征可以具有,例如,高级别的平滑度。

对于一些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构造成当进入组织中时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第二表面特征构造成,与在和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上相比,更小程度地抑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在第一旋转方向上的旋转。因此,第二表面构造成通常不抑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在远端进入(例如旋入)组织中,并构造成抑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在近端从组织去除(例如松开),从而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更好地锚定在组织中。

对于一些应用,第二表面是锯齿形状的,以提供第二表面特征。典型地,锯齿形状的第二表面不限定任何切割表面。替代地或附加地,对于一些应用,第二表面特征具有表面粗糙度。对于一些应用,与上述不同的轴向厚度、屈服强度和/或刚度相组合地实现这些不同的表面特征。

对于一些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包括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并包括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在一接合部处与单螺旋轴向部分连接的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成形为限定单个螺旋形元件。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成形为限定两个彼此轴向偏离的螺旋形元件。因此,无轴单螺旋部分和无轴双螺旋部分布置为,使得无轴单螺旋部分在接合部处轴向地分成无轴双螺旋部分。典型地,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位于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的近端。

典型地,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的轴向屈服强度大于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的轴向屈服强度。就第一轴向部分和第二轴向部分的不同的轴向屈服强度而言,这些不同的轴向屈服强度可提供上述相同的益处。另外,对于一些应用,无轴双螺旋部分的两个螺旋形元件彼此旋转地偏离介于160度与200度之间的角度,例如180度,其可能抵消或减小任何力矩。

对于一些应用,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至少一个无轴螺旋形部分,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径向厚度保持恒定的同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轴向厚度变化。沿着轴线测量轴向厚度,并垂直于轴线测量径向厚度。

通常,典型地,对于在心脏组织生长牢固地植入锚状物之前所需的至少500,000至1百万次心动周期,本文描述的组织锚状物可提供良好的组织锚定。组织锚状物的构造可减小组织锚状物松开、组织的一部分变松或机械破坏的可能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应用中,组织锚状物进一步包括不透射线的珠子,其成形为限定穿过其的孔。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穿过珠子的孔,使得珠子可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滑动。因此,珠子用作指示组织耦接元件穿透至软组织(例如心脏组织)中的深度的标记物。

当旋转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穿透并进入组织中。珠子不穿透组织,因此留在组织的表面,与其接触。结果,当组织耦接元件进入组织中时,珠子保持固定且朝向锚状物的近端(并朝向头部)沿着组织耦接元件滑动。换句话说,锚状物的近端(和头部)更靠近珠子地移动,如沿着轴线测量的。使用成像(例如荧光检查)来观察珠子和锚状物的更近端的部分(例如头部),并且,当锚状物进入组织中时,实时地估计并监测珠子与锚状物的近端(例如头部)之间的距离。当珠子到达离头部(例如到达头部本身)的预期距离时,组织耦接元件已完全进入(例如旋入)并嵌在组织中,于是,医生停止旋转锚状物。

不使用例如这种用于可视化锚状物进入组织中的技术,则通常难以确定组织锚状物何时已经完全嵌入组织中,这是因为组织在一些图像(例如荧光检查图像)中难以看到。结果,组织锚状物可能非有意地未充分进入组织中,从而导致较差地锚定在组织中,或过度进入组织中,这可能撕裂或以其他方式损伤组织。

本发明的一些应用提供了一种深度探测工具,其包括轴和不透射线的珠子,珠子成形为限定穿过其的孔。轴和珠子布置成使得轴穿过珠子的孔,使得珠子可沿着轴滑动。组织锚状物成形为限定从其近端延伸至其远端的纵向通道。深度探测工具的轴可去除地定位在通道内,典型地与锚状物的纵向轴线同轴。珠子定位在通道的远端部分内。珠子典型地一开始定位在组织锚状物的远端处或其附近。对于一些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成形为限定防止珠子在远端离开轴的远端止挡件。

珠子用作指示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穿透到软组织(例如心脏组织)中的深度的标记物。当旋转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穿透并进入组织中。珠子不穿透组织,因此留在组织的表面,与其接触。结果,当组织耦接元件进入组织中时,珠子保持固定且朝向锚状物的近端(并朝向头部)移动。换句话说,锚状物的近端(和头部)更靠近珠子地移动,如沿着轴线测量的。

使用成像(例如荧光检查)来观察珠子和锚状物的更近端的部分(例如头部),并且,当锚状物进入组织中时,实时地估计并监测珠子与锚状物的近端(例如头部)之间的距离。当珠子到达离头部(例如到达头部本身)的预期距离时,组织耦接元件已完全进入(例如旋入)并嵌在组织中,于是,医生停止旋转锚状物。医生在近端将轴从通道收回,将珠子留在由螺旋结构限定的空的空间的近端;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包含珠子。

不使用例如这种用于可视化锚状物进入组织中的技术,则通常难以确定组织锚状物何时已经完全嵌入组织中,这是因为组织在一些图像(例如荧光检查图像)中难以看到。结果,组织锚状物可能非有意地未充分进入组织中,导致较差地锚定在组织中,或过度进入组织中,可能撕裂或以其他方式损伤组织。

在本发明的一些应用中,本文描述的组织锚状物和工具用于使用张力来修复三尖瓣。典型地,本文描述的用于修复三尖瓣的技术,便于通过改变三尖瓣的几何形状和/或通过改变患者心脏的右心房的壁部的几何形状,来减少三尖瓣回流。在本发明的一些应用中,提供实现三尖瓣的分牙术的技术。对于这种应用,典型地,将前叶和隔叶一起拉动以增强接合。对于一些应用,包括一个本文描述的组织锚状物的第一组织接合元件刺穿患者的心脏组织的一部分并在第一植入位置处被植入。第二组织接合元件包括在下腔静脉或上腔静脉中的第二植入位置处被植入的支架。在第一组织接合元件与第二组织接合元件之间耦接有柔性纵向构件,该柔性纵向构件用来在这些元件之间提供张力。对于一些应用,提供多个第一组织接合元件(例如两个或三个),其被植入心脏组织的位于心瓣膜附近的相应部分中。

本发明的一些应用提供了一种用于输送第一组织接合元件的输送系统。可选地,第一组织接合元件可包括一个本文描述的组织锚状物。输送系统包括锚状物布置管和不透射线的标记物,所述标记物与锚状物布置管的远端耦接,典型地通过柔性连接元件耦接,例如弹簧、穗带、网或截断管头。不透射线的标记物和柔性连接元件一开始径向地布置在第一组织接合元件周围,使得不透射线的标记物可相对于锚状物布置管的远端沿着第一组织接合元件轴向地移动。当标记物朝向锚状物布置管的远端移动时,柔性连接元件轴向地压缩。柔性连接元件在远端偏压标记物。标记物可具有任何适当的形状,例如盘形。

当医生开始将第一组织接合元件在第一植入位置处旋转到组织中时,弹簧在远端推动标记物抵靠组织的表面。标记物不穿透组织,从而留在组织的表面,与其接触。结果,当医生继续将第一组织接合元件进一步旋转到组织中时,组织的表面将标记物保持在位,使标记物更接近锚状物布置管的远端且更接近第一组织接合元件的头部。

使用成像(例如荧光检查)来观察标记物和锚状物的更近端的部分(例如头部),并且,当锚状物进入组织中时,实时地估计并监测标记物与锚状物的近端(例如头部)之间的距离。当标记物到达离头部的预期距离(例如到达头部本身)时,组织耦接元件已完全进入(例如旋入)并嵌在组织中,于是,医生停止旋转锚状物。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包括组织锚状物的设备,组织锚状物包括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围绕其纵向轴线设置并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端,其中,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无轴螺旋形部分的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轴向厚度,以及

沿着无轴螺旋形部分的比第一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轴向厚度,第二轴向厚度大于第一轴向厚度,第一轴向厚度和第二轴向厚度是沿着轴线测量的。

对于一些应用,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轴向屈服强度,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轴向屈服强度,第二轴向屈服强度大于第一轴向屈服强度,以及

沿着第三轴向部分的第三轴向屈服强度,第三轴向屈服强度小于第二轴向屈服强度。

替代地或附加地,对于一些应用:

第一轴向部分和第二轴向部分是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无轴螺旋形部分,并且

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

沿着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轴向厚度,以及

沿着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轴向厚度,第二轴向厚度大于第一轴向厚度,第一轴向厚度和第二轴向厚度是沿着轴线测量的。

对于一些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沿着第三轴向部分的第三轴向厚度,第三轴向厚度小于第二轴向厚度,第三轴向厚度是沿着轴线测量的。

对于一些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沿着比第二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的第三轴向部分的第三轴向厚度,第三轴向厚度小于第二轴向厚度,第三轴向厚度是沿着轴线测量的。

替代地或附加地,对于一些应用,组织锚状物成形为在其近端处限定头部,并且,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与头部耦接的柔性纵向构件。

对于一些应用:

远端组织穿透顶端位于组织锚状物的远端,组织锚状物成形为限定从锚状物的近端延伸至远端的纵向通道,并且

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深度探测工具,其包括成形为限定穿过其的孔的不透射线的珠子,珠子定位在通道内,使得珠子可沿着通道滑动。

对于一些应用,深度探测工具进一步包括可去除地定位在通道内的轴,使得轴穿过珠子的孔,并使得珠子可沿着轴并沿着通道滑动。对于一些应用,轴的远端是尖的。

对于一些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成形为限定远端止挡件,其防止不透射线的珠子在远端离开轴。

对于任何上述应用:

组织锚状物的可成形为在其近端处限定头部,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可成形为限定并径向地包围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轴向长度的至少75%延伸的空的空间,

通道的远端部分可与所述空的空间重合,

通道的近端部分可由头部限定,

通道的远端部分可比通道的近端部分宽,并且

珠子可定位在通道的远端部分内,在所述空的空间中。

对于任何上述应用,深度探测工具可进一步包括引线,其至少部分地设置于通道内,并且其使珠子与组织锚状物的近端部分耦接,从而防止珠子离开组织锚状物的远端。对于一些应用,引线成形为螺旋形弹簧。

根据本发明的应用,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包括组织锚状物的设备,组织锚状物包括围绕其纵向轴线设置并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端的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其中,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轴向屈服强度,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比第一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轴向屈服强度,第二轴向屈服强度大于第一轴向屈服强度,以及

沿着比第二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的第三轴向部分的第三轴向屈服强度,第三轴向屈服强度小于第二轴向屈服强度。

对于一些应用,组织锚状物成形为在其近端处限定头部,且第一轴向部分延伸至头部。

替代地或附加地,对于一些应用,组织锚状物成形为在其近端处限定头部,且该设备进一步包括与头部耦接的柔性纵向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应用,还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包括组织锚状物的设备,组织锚状物包括围绕其纵向轴线设置并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端的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其中,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轴向刚度,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比第一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轴向刚度,第二轴向刚度大于第一轴向刚度,以及

沿着比第二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的第三轴向部分的第三轴向刚度,第三轴向刚度小于第二轴向刚度。

对于一些应用,组织锚状物成形为在其近端处限定头部,且第一轴向部分延伸至头部。

替代地或附加地,对于一些应用,组织锚状物成形为在其近端处限定头部,且该设备进一步包括与头部耦接的柔性纵向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应用,另外提供了一种包括组织锚状物的设备,组织锚状物包括围绕其纵向轴线设置并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端的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其中,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构造成当前进至组织中时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并具有: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无轴螺旋形部分的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表面,第一表面具有第一表面特征,以及

沿着无轴螺旋形部分的与第一轴向部分不同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具有第二表面特征,其构造成:(a)比第一表面特征更大程度地抑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旋转;以及(b)与在和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上相比,更小程度地抑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在第一旋转方向上的旋转,

其中,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面向同一空间方向。

对于一些应用,第二轴向部分比第一轴向部分更靠近近端。替代地,第二轴向部分比第一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

对于一些应用,组织锚状物成形为在其近端处限定头部,且第一轴向部分延伸至头部。

对于一些应用,所述空间方向指向近端,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面向近端。

对于一些应用,组织锚状物成形为在其近端处限定头部,且该设备进一步包括与头部耦接的柔性纵向构件。

对于上述任何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可具有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第三轴向部分的第三表面,第三轴向部分比第二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第三表面具有第三表面特征,其构造成比第二表面特征更小程度地抑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旋转,并且,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可面向同一空间方向。对于一些应用,第一表面特征和第三表面特征构造成以相同的程度抑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旋转。

对于上述任何应用,第二表面可以是锯齿形状的,以提供第二表面特征。对于一些应用,锯齿形状的第二表面不限定任何切割表面。对于一些应用,所述空间方向指向近端,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面向近端。

对于上述任何应用,第二表面特征可以具有表面粗糙度。对于一些应用,所述空间方向指向近端,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面向近端。

对于上述任何应用,第一轴向部分的轴向长度可以是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轴向长度的至少10%,和/或第一轴向部分的轴向长度可以不大于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轴向长度的30%。

根据本发明的应用,还另外提供了一种包括组织锚状物的设备,组织锚状物包括:

不透射线的珠子,其成形为限定穿过其的孔;以及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其包括无轴螺旋形部分,所述无轴螺旋形部分:(a)围绕其纵向轴线设置;(b)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端;以及(c)具有至少3mm的轴向长度,并且

其中,无轴螺旋形部分穿过珠子的孔,使得珠子可沿着无轴螺旋形部分滑动。

对于一些应用,轴向长度小于10mm。

对于一些应用,无轴螺旋形部分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轴向长度的至少75%延伸。

对于一些应用,组织锚状物成形为在其近端处限定头部,且该设备进一步包括与头部耦接的柔性纵向构件。

对于上述任何应用,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可包括多个成形为限定穿过其的相应的孔的不透射线的珠子,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可穿过这些珠子的孔,使得珠子可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滑动。

对于一些应用: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围绕其纵向轴线设置,并具有:(a)沿着无轴螺旋形部分的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表面,第一表面具有第一表面特征;以及(b)沿着无轴螺旋形部分的与第一轴向部分不同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具有第二表面特征,其构造成比第一表面特征更大程度地抑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旋转,

不透射线的珠子中的第一个珠子一开始定位于第二轴向部分的远端,并且

不透射线的珠子中的第二个珠子一开始定位于第二轴向部分的近端。

对于一些应用,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包括正好两个不透射线的珠子。

对于上述任何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可围绕其纵向轴线设置,并可具有:(a)沿着无轴螺旋形部分的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表面,第一表面具有第一表面特征;以及(b)沿着无轴螺旋形部分的与第一轴向部分不同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具有第二表面特征,其构造成比第一表面特征更大程度地抑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旋转,并且,珠子一开始可定位于第二轴向部分的远端。对于一些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构造成当前进至组织中时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第二表面特征构造成,与在和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上相比,更小程度地抑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在第一旋转方向上的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应用,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组织锚状物的设备,组织锚状物包括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围绕其纵向轴线设置,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端,并至少包括:

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其成形为限定单个螺旋形元件,以及

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在一接合部处与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连接。

对于一些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至少3mm的轴向长度,无轴单螺旋部分和无轴双螺旋部分共同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轴向长度的至少75%延伸。

对于一些应用,无轴双螺旋部分成形为,限定两个彼此旋转地偏离介于160度与200度之间的角度的螺旋形元件。

对于一些应用,组织锚状物成形为在其近端限定头部,且该设备进一步包括与头部耦接的柔性纵向构件。

对于一些应用,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在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上的离接合部250微米的距离的第一位置处具有单螺旋轴向厚度,该距离是围绕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在周向上测量的;包括两个螺旋形元件和轴向间隙的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在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上的离接合部该距离的第二位置处具有双螺旋轴向厚度,单螺旋轴向厚度和双螺旋轴向厚度是沿着轴线测量的;双螺旋轴向厚度等于单螺旋轴向厚度的75%与120%之间。

对于一些应用,无轴双螺旋部分成形为限定两个彼此轴向偏离的螺旋形元件,由轴向间隙隔开。

对于上述任何应用,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的轴向屈服强度可大于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的轴向屈服强度。对于一些应用,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的轴向屈服强度是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的轴向屈服强度的至少120%。

对于上述任何应用,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可位于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的近端。对于一些应用,组织锚状物成形为于其近端处限定头部,并且其中,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延伸至头部。

根据本发明的应用,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设备,其包括:

组织锚状物,其(a)包括在组织锚状物的远端处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部端的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并且(b)成形为限定从锚状物的近端延伸至远端的纵向通道;以及

深度探测工具,其包括成形为限定穿过其的孔的不透射线的珠子,珠子定位在通道内,使得珠子可沿着通道滑动。

对于一些应用,深度探测工具进一步包括轴,其可去除地定位在通道内,使得轴穿过珠子的孔,并使得珠子可沿着轴并沿着通道滑动。对于一些应用,轴的远端顶端是尖的。对于一些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成形为限定远端止挡件,其防止不透射线的珠子在远端前进离开轴。

对于上述任何应用:

组织锚状物可成形为于其近端处限定头部,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可成形为限定并径向地包围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轴向长度的至少75%延伸的空的空间,

通道的远端部分可与所述空的空间重合,

通道的近端部分可由头部限定,

通道的远端部分可比通道的近端部分宽,并且

珠子可定位在通道的远端部分内,在所述空的空间中。

对于上述任何应用,深度探测工具可进一步包括引线,其至少部分地设置于通道内,并且其使珠子与组织锚状物的近端部分耦接,从而防止珠子离开组织锚状物的远端。对于一些应用,引线成形为螺旋形弹簧。

根据本发明的应用,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包括组织锚状物的设备,组织锚状物包括围绕其纵向轴线设置并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端的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包括引线,其:(a)成形为螺旋形;(b)具有非圆形截面;并且(c)围绕其纵向轴线扭曲,以限定脊状表面。

对于一些应用,在引线成形为螺旋结构之前,该引线以每厘米的引线长度设置介于1次与5次之间的扭曲数量而围绕其纵向轴线扭曲。

对于一些应用,截面成形为多边形。

对于一些应用,组织锚状物成形为在其近端处限定头部,且该设备进一步包括与头部耦接的柔性纵向构件。

对于上述任何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可具有: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轴向刚度,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比第一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轴向刚度,第二轴向刚度大于第一轴向刚度,以及

沿着比第二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的第三轴向部分的第三轴向刚度,第三轴向刚度小于第二轴向刚度。

对于一些应用,组织锚状物成形为在其近端处限定头部,且第一轴向部分延伸至头部。

根据本发明的应用,另外提供了一种用于与组织锚状物一起使用的设备,该设备包括输送系统,其包括:

锚状物布置管;

从以下组中选择的柔性连接元件,该组包括:弹簧、穗带、网和截断管头;

不透射线的标记物,其通过柔性连接元件与锚状物布置管的远端耦接,

其中,不透射线的标记物和柔性连接元件径向地布置在组织锚状物周围,使得不透射线的标记物可相对于远端沿着组织锚状物轴向地移动,并且

其中,柔性连接元件布置为当标记物朝着远端移动时轴向地压缩。

对于一些应用,不透射线的标记物成形为盘形。

根据本发明的应用,还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包括:

提供组织锚状物,其包括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围绕其纵向轴线设置并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端,其中,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a)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轴向屈服强度;(b)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比第一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轴向屈服强度,第二轴向屈服强度大于第一轴向屈服强度;以及(c)沿着比第二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的第三轴向部分的第三轴向屈服强度,第三轴向屈服强度小于第二轴向屈服强度;以及

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前进至软组织中。

对于一些应用:

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中,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a)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轴向屈服强度;以及(b)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轴向屈服强度,第二轴向屈服强度大于第一轴向屈服强度,并且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对组织锚状物的近端头部施加张力;以及

在施加张力的同时感测第一轴向部分的伸长。

对于一些应用,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中,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a)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轴向刚度;(b)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轴向刚度,第二轴向刚度大于第一轴向刚度;以及(c)沿着第三轴向部分的第三轴向刚度,第三轴向刚度小于第二轴向刚度。

对于一些应用,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在该组织锚状物中:(i)第一轴向部分和第二轴向部分是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无轴螺旋形部分;并且(ii)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a)沿着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轴向厚度,并具有(b)沿着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轴向厚度,第二轴向厚度大于第一轴向厚度,第一轴向厚度和第二轴向厚度是沿着轴线测量的。对于一些应用,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在该组织锚状物中,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沿着第三轴向部分的第三轴向厚度,第三轴向厚度小于第二轴向厚度,第三轴向厚度是沿着轴线测量的。

对于一些应用,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对组织锚状物的近端头部施加张力。对于一些应用,施加张力包括在施加张力的同时感测第一轴向部分的伸长。对于一些应用,感测伸长包括使用成像来感测伸长。替代地或另外地,感测伸长包括使用触觉反馈来感测伸长。对于一些应用,施加张力包括在与近端头部耦接的柔性纵向构件上拉动。

对于一些应用,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前进至软组织中包括使第二轴向部分和第三轴向部分完全前进至软组织中,并使第一轴向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留在软组织外部。对于一些应用,使第一轴向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留在软组织外部包括使第一轴向部分完全留在软组织外部。

对于一些应用,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成形为在其近端处限定头部,且第一轴向部分延伸至头部。

对于一些应用:

其中,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a)其中,远端组织穿透顶端位于组织锚状物的远端;并且(b)其成形为限定从锚状物的近端延伸至远端的纵向通道,

其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提供深度探测工具,其包括成形为限定穿过其的孔的不透射线的珠子,珠子定位于通道内,使得珠子可沿着通道滑动,并且

其中,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前进至软组织中包括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前进至软组织中,使得珠子与软组织的表面接触并留在该表面处。

对于一些应用,提供深度探测工具包括提供这样的深度探测工具,即,其进一步包括轴,所述轴可去除地定位于通道内,使得轴穿过珠子的孔,并且,珠子可沿着轴并沿着通道滑动。对于一些应用,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近端将轴从通道收回,将珠子留在通道中。对于一些应用,提供深度探测工具包括提供这样的深度探测工具,即,其中,轴的远端顶端是尖的。对于一些应用,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前进至软组织中的同时使轴前进至软组织中。对于一些应用,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完全前进至软组织中之后,在近端将轴从通道收回,将珠子留在通道中。

对于一些应用,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前进至软组织中之前,将轴的尖的远端顶端稍微插入软组织中,以防止在使锚状物前进至组织中之前深度探测工具和锚状物在软组织的表面上滑动。

对于一些应用,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用成像来观察珠子和软组织锚状物的近端部分;并通过估计珠子和组织锚状物的近端部分之间的距离来评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穿透至软组织中的深度。

对于一些应用,提供深度探测工具包括提供这样的深度探测工具,即,其进一步包括引线,该引线至少部分地设置于通道内并使珠子与组织锚状物的近端部分耦接,从而防止珠子离开组织锚状物的远端。对于一些应用,其中,提供深度探测工具包括提供这样的深度探测工具,即,其中,引线成形为螺旋形弹簧。

对于一些应用:

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中:

组织锚状物成形为于其近端处限定头部,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成形为限定并径向地包围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轴向长度的至少75%延伸的空的空间,

通道的远端部分可与所述空的空间重合,

通道的近端部分可由头部限定,并且

通道的远端部分可比通道的近端部分宽,并且

提供深度探测工具包括提供这样的深度探测工具,即,其中,珠子定位在通道的远端部分内,在所述空的空间中。

根据本发明的发明概念1,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包括:

提供组织锚状物,其包括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围绕其纵向轴线设置并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端,其中,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a)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轴向屈服强度;以及(b)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比第一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轴向屈服强度,第二轴向屈服强度大于第一轴向屈服强度;

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前进至软组织中;

对组织锚状物的近端头部施加张力;以及

在施加张力的同时感测第一轴向部分的伸长。

发明概念2.根据发明概念1所述的方法,其中,感测伸长包括使用成像来感测伸长。

发明概念3.根据发明概念1所述的方法,其中,感测伸长包括使用触觉反馈来感测伸长。

发明概念4.根据发明概念1所述的方法,其中,施加张力包括在与近端头部耦接的柔性纵向构件上拉动。

发明概念5.根据发明概念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前进至软组织中包括使第二轴向部分完全前进至软组织中,并将第一轴向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留在软组织外部。

发明概念6.根据发明概念5所述的方法,其中,将第一轴向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留在软组织外部包括将第一轴向部分完全留在软组织外部。

发明概念7.根据发明概念1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成形为在其近端处限定头部,并且其中,第一轴向部分延伸至头部。

根据本发明的发明概念8,还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包括:

提供组织锚状物,其包括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围绕其纵向轴线设置并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端,其中,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a)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轴向刚度;(b)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比第一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轴向刚度,第二轴向刚度大于第一轴向刚度;以及(c)沿着比第二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的第三轴向部分的第三轴向刚度,第三轴向刚度小于第二轴向刚度;以及

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前进至软组织中。

发明概念9.根据发明概念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对组织锚状物的近端头部施加张力。

发明概念10.根据发明概念9所述的方法,其中,施加张力包括在施加张力的同时感测第一轴向部分的伸长。

发明概念11.根据发明概念10所述的方法,其中,感测伸长包括使用成像来感测伸长。

发明概念12.根据发明概念10所述的方法,其中,感测伸长包括使用触觉反馈来感测伸长。

发明概念13.根据发明概念9所述的方法,其中,施加张力包括在与近端头部耦接的柔性纵向构件上拉动。

发明概念14.根据发明概念8所述的方法,其中,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前进至软组织中包括,使第二轴向部分和第三轴向部分完全前进至软组织中,并将第一轴向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留在软组织外部。

发明概念15.根据发明概念14所述的方法,其中,将第一轴向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留在软组织外部包括将第一轴向部分完全留在软组织外部。

发明概念16.根据发明概念8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成形为在其近端处限定头部,并且其中,第一轴向部分延伸至头部。

根据本发明的发明概念17,另外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包括:

提供组织锚状物,其(a)包括在组织锚状物的远端处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端的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并且(b)成形为限定从锚状物的近端延伸至远端的纵向通道;

提供深度探测工具,其包括成形为限定穿过其的孔的不透射线的珠子,珠子定位于通道内,使得珠子可沿着通道滑动;以及

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前进至软组织中,使得珠子与软组织的表面接触并留在该表面处。

发明概念18.根据发明概念17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深度探测工具包括提供这样的深度探测工具,即,其进一步包括轴,所述轴可去除地定位于通道内,使得轴穿过珠子的孔,并且,珠子可沿着轴并沿着通道滑动。

发明概念19.根据发明概念1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近端使轴从通道收回,将珠子留在通道中。

发明概念20.根据发明概念18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深度探测工具包括提供这样的深度探测工具,即,其中,轴的远端顶端是尖的。

发明概念21.根据发明概念2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前进至软组织中的同时使轴前进至软组织中。

发明概念22.根据发明概念2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完全前进至软组织中之后,在近端使轴从通道收回,将珠子留在通道中。

发明概念23.根据发明概念2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前进至软组织中之前,将轴的尖的远端顶端稍微插入软组织中,以防止在使锚状物前进至组织中之前深度探测工具和锚状物在软组织的表面上滑动。

发明概念24.根据发明概念1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使用成像来观察珠子和软组织锚状物的近端部分;以及

通过估计珠子与组织锚状物的近端部分之间的距离来评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穿透至软组织中的深度。

发明概念25.根据发明概念17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深度探测工具包括提供这样的深度探测工具,即,其进一步包括引线,该引线至少部分地设置于通道内并使珠子与组织锚状物的近端部分耦接,从而防止珠子离开组织锚状物的远端。

发明概念26.根据发明概念25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深度探测工具包括提供这样的深度探测工具,即,其中,引线成形为螺旋形弹簧。

发明概念27.根据发明概念17所述的方法,

其中,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中:

组织锚状物成形为于其近端处限定头部,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成形为限定并径向地包围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轴向长度的至少75%延伸的空的空间,

通道的远端部分与所述空的空间重合,

通道的近端部分由头部限定,并且

通道的远端部分比通道的近端部分宽,并且

其中,提供深度探测工具包括提供这样的深度探测工具,即,其中,珠子定位在通道的远端部分内,在所述空的空间中。

根据本发明的发明概念28,又另外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包括:

提供组织锚状物,其包括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围绕其纵向轴线设置并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端,其中,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a)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无轴螺旋形部分的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轴向厚度;以及(b)沿着无轴螺旋形部分的比第一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轴向厚度,第二轴向厚度大于第一轴向厚度,第一轴向厚度和第二轴向厚度是沿着轴线测量的;以及

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前进至软组织中。

发明概念29.根据发明概念2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对组织锚状物的近端头部施加张力。

发明概念30.根据发明概念29所述的方法,其中,施加张力包括在施加张力的同时感测第一轴向部分的伸长。

发明概念31.根据发明概念30所述的方法,其中,感测伸长包括使用成像来感测伸长。

发明概念32.根据发明概念30所述的方法,其中,感测伸长包括使用触觉反馈来感测伸长。

发明概念33.根据发明概念29所述的方法,其中,施加张力包括在与近端头部耦接的柔性纵向构件上拉动。

发明概念34.根据发明概念28所述的方法,其中,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前进至软组织中包括使第二轴向部分完全前进至软组织中,并将第一轴向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留在软组织外部。

发明概念35.根据发明概念34所述的方法,其中,将第一轴向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留在软组织外部包括将第一轴向部分完全留在软组织外部。

发明概念36.根据发明概念28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中,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沿着比第二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的第三轴向部分的第三轴向厚度,第三轴向厚度小于第二轴向厚度,第三轴向厚度是沿着轴线测量的。

根据本发明的发明概念37,还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包括:

提供组织锚状物,其包括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围绕其纵向轴线设置并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端,其中,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a)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轴向刚度;以及(b)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比第一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轴向刚度,第二轴向刚度大于第一轴向刚度;

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前进至软组织中;

对组织锚状物的近端头部施加张力;以及

在施加张力的同时感测第一轴向部分的伸长。

发明概念38.根据发明概念37所述的方法,其中,感测伸长包括使用成像来感测伸长。

发明概念39.根据发明概念37所述的方法,其中,感测伸长包括使用触觉反馈来感测伸长。

发明概念40.根据发明概念37所述的方法,其中,施加张力包括在与近端头部耦接的柔性纵向构件上拉动。

发明概念41.根据发明概念37所述的方法,其中,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前进至软组织中包括,使第二轴向部分完全前进至软组织中并将第一轴向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留在软组织外部。

发明概念42.根据发明概念4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第一轴向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留在软组织外部包括将第一轴向部分完全留在软组织外部。

发明概念43.根据发明概念37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成形为在其近端处限定头部,并且其中,第一轴向部分延伸至头部。

根据本发明的发明概念44,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包括:

提供组织锚状物,其包括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围绕其纵向轴线设置并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端,其中,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a)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无轴螺旋形部分的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表面,第一表面具有第一表面特征;以及(b)沿着无轴螺旋形部分的与第一轴向部分不同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表面;以及

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前进至软组织中,

其中,第二表面具有第二表面特征,其构造成,就在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前进至软组织中时,比第一表面特征更大程度地机械地抑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旋转,并且

其中,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面向同一空间方向。

发明概念45.根据发明概念44所述的方法,其中,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前进至软组织中包括使第二轴向部分完全前进至软组织中。

发明概念46.根据发明概念44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中,第二轴向部分比第一轴向部分更靠近近端。

发明概念47.根据发明概念44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中,第二轴向部分比第一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

发明概念48.根据发明概念47所述的方法,其中,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前进至软组织中包括,使第二轴向部分完全前进至软组织中并将第一轴向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留在软组织外部。

发明概念49.根据发明概念44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中,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比第二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的第三轴向部分的第三表面,第三表面具有第三表面特征,其构造成比第二表面特征更小程度地抑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旋转,并且,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面向同一空间方向。

发明概念50.根据发明概念49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中,第一表面特征和第三表面特征构造成以相同的程度抑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旋转。

发明概念51.根据发明概念44所述的方法,

其中,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前进至软组织中包括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并且

其中,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中,第二表面特征构造成,与在和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上相比,更小程度地抑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在第一旋转方向上的旋转。

发明概念52.根据发明概念44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中,组织锚状物成形为于其近端处限定头部,并且其中,第一轴向部分延伸至头部。

发明概念53.根据发明概念4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空间方向是指向近端的,并且其中,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中,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面向近端。

发明概念54.根据发明概念44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中,第二表面是锯齿形状的,以提供第二表面特征。

发明概念55.根据发明概念54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中,所述锯齿形状的第二表面不限定任何切割表面。

发明概念56.根据发明概念5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空间方向是指向近端的,并且其中,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中,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面向近端。

发明概念57.根据发明概念44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表面特征具有表面粗糙度。

发明概念58.根据发明概念5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空间方向是指向近端的,并且其中,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中,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面向近端。

根据本发明的发明概念59,还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包括:

提供组织锚状物,其包括:(a)不透射线的珠子,其成形为限定穿过其的孔;以及(b)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其包括无轴螺旋形部分,所述无轴螺旋形部分(i)围绕其纵向轴线设置,(ii)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端,并且(iii)具有至少3mm的轴向长度,其中,无轴螺旋形部分穿过珠子的孔,使得珠子可沿着无轴螺旋形部分滑动;以及

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前进至软组织中,使得珠子与软组织的表面接触并留在该表面处。

发明概念60.根据发明概念5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使用成像来观察珠子和软组织锚状物的近端部分;以及

通过估计珠子与组织锚状物的近端部分之间的距离来评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穿透至软组织中的深度。

发明概念61.根据发明概念59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中,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包括多个不透射线的珠子,其成形为限定穿过其的相应的孔,并且,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穿过珠子的孔,使得珠子可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滑动。

发明概念62.根据发明概念61所述的方法,

其中,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中,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围绕其纵向轴线设置,并具有:(a)沿着无轴螺旋形部分的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表面,第一表面具有第一表面特征;以及(b)沿着无轴螺旋形部分的与第一轴向部分不同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具有第二表面特征,其构造成比第一表面特征更大程度地抑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旋转,并且

其中,前进包括当珠子中的第一个珠子一开始定位于第二轴向部分的远端且珠子中的第二个珠子一开始定位于第二轴向部分的近端时开始前进。

发明概念63.根据发明概念62所述的方法,其中,前进进一步包括监测第一个珠子相对于第二轴向部分的远端的位置。

发明概念64.根据发明概念63所述的方法,其中,前进进一步包括:

当第一个珠子到达第二轴向部分的远端时停止前进;

此后,对组织锚状物的近端头部施加张力,并评估组织锚状物是否放在合适的位置;以及

此后,如果组织锚状物放在合适的位置,那么:

继续前进,至少直到第二轴向部分的一部分位于软组织内为止;

使用成像来观察第二个珠子和软组织锚状物的近端部分;并且

通过估计第二个珠子与组织锚状物的近端部分之间的距离来评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穿透至软组织中的深度。

发明概念65.根据发明概念61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中,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包括正好两个不透射线的珠子。

发明概念66.根据发明概念59所述的方法,

其中,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中,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围绕其纵向轴线设置,并具有:(a)沿着无轴螺旋形部分的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表面,第一表面具有第一表面特征;以及(b)沿着无轴螺旋形部分的与第一轴向部分不同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具有第二表面特征,其构造成比第一表面特征更大程度地抑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旋转,并且

其中,前进包括当珠子一开始定位于第二轴向部分的远端时开始前进。

发明概念67.根据发明概念66所述的方法,其中,前进进一步包括监测珠子相对于第二轴向部分的远端的位置。

发明概念68.根据发明概念67所述的方法,其中,前进进一步包括:

当珠子到达第二轴向部分的远端时停止前进;

此后,对组织锚状物的近端头部施加张力,并评估组织锚状物是否放在合适的位置;以及

此后,如果组织锚状物放在合适的位置,那么继续前进,至少直到第二轴向部分的一部分位于软组织内为止。

发明概念69.根据发明概念66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中,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构造成当前进至组织中时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并且,第二表面特征构造成,与在和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上相比,更小程度地抑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在第一旋转方向上的旋转。

发明概念70.根据发明概念59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中,无轴螺旋形部分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轴向长度的至少75%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发明概念71,另外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包括:

提供组织锚状物,其包括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围绕其纵向轴线设置,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端,并至少包括:(a)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其成形为限定单螺旋元件;以及(b)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其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在接合部处与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连接;以及

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前进至软组织中。

发明概念72.根据发明概念7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对组织锚状物的近端头部施加张力。

发明概念73.根据发明概念72所述的方法,

其中,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中,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位于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的近端,并且

其中,施加张力包括在施加张力的同时感测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的伸长。

发明概念74.根据发明概念73所述的方法,其中,感测伸长包括使用成像来感测伸长。

发明概念75.根据发明概念73所述的方法,其中,感测伸长包括使用触觉反馈来感测伸长。

发明概念76.根据发明概念73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中,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延伸至头部。

发明概念77.根据发明概念72所述的方法,其中,施加张力包括在与近端头部耦接的柔性纵向构件上拉动。

发明概念78.根据发明概念7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前进至软组织中包括使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完全前进至软组织中,并将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留在软组织外部。

发明概念79.根据发明概念78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留在软组织外部包括将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完全留在软组织外部。

发明概念80.根据发明概念71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中,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的轴向屈服强度大于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的轴向屈服强度。

发明概念81.根据发明概念80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中,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的轴向屈服强度是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的轴向屈服强度的至少120%。

发明概念82.根据发明概念71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中,无轴双螺旋部分成形为限定两个彼此轴向偏离的螺旋形元件,由轴向间隙隔开。

发明概念83.根据发明概念71所述的方法,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中:

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在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上的离接合部250微米的距离的第一位置处具有单螺旋轴向厚度,该距离是围绕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在周向上测量的,

包括两个螺旋形元件和轴向间隙的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在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上的离接合部该距离的第二位置处具有双螺旋轴向厚度,单螺旋轴向厚度和双螺旋轴向厚度是沿着轴线测量的,并且

双螺旋轴向厚度等于单螺旋轴向厚度的75%与120%之间。

发明概念84.根据发明概念71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中,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至少3mm的轴向长度,并且其中,无轴单螺旋部分和无轴双螺旋部分共同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轴向长度的至少75%延伸。

发明概念85.根据发明概念71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中,无轴双螺旋部分成形为限定两个彼此旋转偏离介于160度与200度之间的角度的螺旋形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发明概念86,还另外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包括:

提供组织锚状物,其包括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围绕其纵向轴线设置并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端,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包括引线,其:(a)成形为螺旋形;(b)具有非圆形截面;并且(c)围绕其纵向轴线扭曲,以限定脊状表面;

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前进至软组织中。

发明概念87.根据发明概念86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中,所述截面成形为多边形。

发明概念88.根据发明概念86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中,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a)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轴向刚度;(b)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比第一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轴向刚度,第二轴向刚度大于第一轴向刚度;以及(c)沿着比第二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的第三轴向部分的第三轴向刚度,第三轴向刚度小于第二轴向刚度。

发明概念89.根据发明概念88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中,组织锚状物成形为于其近端处限定头部,并且其中,第一轴向部分延伸至头部。

发明概念90.根据发明概念86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供这样的组织锚状物,即,其中,组织锚状物成形为于其近端处限定头部,并且,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与头部耦接的柔性纵向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发明概念91,还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包括:

用锚状物布置管使组织锚状物前进至软组织,该锚状物布置管的远端通过柔性连接元件(选自包括弹簧、穗带、网和截断管头的组)与不透射线的标记物耦接,使得不透射线的标记物和柔性连接元件径向地布置在组织锚状物周围,使得不透射线的标记物可相对于远端沿着组织锚状物轴向地移动;

使组织锚状物穿入软组织中,使得柔性连接元件在远端推动不透射线的标记物抵靠软组织的表面;以及

使组织锚状物前进至软组织中,从而使不透射线的标记物朝着远端移动,使得柔性连接元件轴向地压缩。

发明概念92.根据发明概念91所述的方法,其中,不透射线的标记物成形为盘形。

发明概念93.根据发明概念91所述的方法,其中,柔性连接元件包括弹簧。

发明概念94.根据发明概念91所述的方法,其中,柔性连接元件包括穗带。

发明概念95.根据发明概念9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使用成像来观察不透射线的标记物和组织锚状物的近端部分;以及

通过估计不透射线的标记物与组织锚状物的近端部分之间的距离来评估组织锚状物穿透到软组织中的深度。

结合附图,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中将更充分地理解本发明,在附图中:

附图说明

图1A-B是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组织锚状物的示意图;

图2A-B是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另一组织锚状物的示意图;

图3A-F是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组织锚状物和深度探测(finding)工具的示意图;

图4A-B是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又一组织锚状物的示意图;

图5A-C和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相应应用的另一组织锚状物植入软组织中的几个阶段的示意图;

图7A-D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应用的包括第一组织接合元件和第二组织接合元件的用于修复三尖瓣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8A-C是根据本发明的相应应用的又一组织锚状物的示意图;以及

图9A-B和图10A-B是根据本发明的相应应用的输送系统的两个构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B是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组织锚状物20的示意图。图1A是锚状物的等距视图,图1B是沿着图1A的线IB-IB得到的截面图。组织锚状物20包括大致螺旋形的组织耦接元件30,该组织耦接元件围绕其纵向轴线32设置且在组织锚状物20的远端36处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端34。典型地,组织锚状物20成形为于其近端42处限定头部40。典型地,组织耦接元件30具有大致矩形的(例如方形的)截面。

对于一些应用,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至少无轴螺旋形部分50,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轴向厚度TA是变化的,而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径向厚度TR保持恒定。轴向厚度TA是沿着轴线32测量的,并且径向厚度TR是垂直于该轴线测量的。(径向厚度在本领域中有时叫做“壁厚”,特别是对于通过切割管道来制造螺旋形元件的构造,如下所述。轴向厚度在本领域中有时叫做“筋宽(strut width)”)。

典型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径向厚度TR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轴向长度L的至少50%保持恒定,例如沿着轴向长度L的100%。典型地,无轴螺旋形部分50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轴向长度L的50%与100%之间延伸(换句话说,无轴螺旋形部分50不用必须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整个轴向长度L延伸,如图1B中所标记的,即使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沿着其整个长度L是无轴的情况中也是这样。例如,无轴螺旋形部分可仅沿着无轴长度的一部分延伸,例如图1B中标记为50’的)。

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无轴的”表示没有轴(有时也叫做柄(shank)),该轴具有成形为限定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螺旋结构的外表面。例如,螺钉的螺旋形螺纹不是无轴的,因为螺钉的轴的外表面成形为限定螺纹。应指出,即使头部40的轴伸入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中,该头部的轴所伸入的区域也仍是“无轴的”,因为头部的轴不限定螺旋结构,而是仅位于螺旋结构内。还应指出,如果工具的轴(例如下文参考图3A、3B和3D描述的深度探测工具330的轴340)插入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中,那么,该工具的轴所伸入的区域也仍是“无轴的”,因为轴不限定螺旋结构,而是仅位于螺旋结构内部。

对于一些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以及本文描述的其他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通过激光切割管道来制造。该管道典型地具有恒定的壁厚,其提供了恒定的径向厚度TR。对于一些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以及本文描述的其他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生物医学植入物的领域中已知的标准的可植入合金,例如ISO 5832 1-14部分中描述的那些。对于一些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以及本文描述的其他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包括表面整饰或涂覆,用于促进组织整合。可对元件的一个或多个表面(例如径向地面向内部的表面)应用表面整饰或涂覆。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大部分设置恒定的径向厚度TR可提供沿着该部分的恒定的内径。相反,如果径向厚度大幅变化(例如大于10%),那么组织耦接元件可能会撕裂软组织。

典型地,对于心脏的应用,轴向长度L是至少3mm,例如至少4mm,例如至少4.5mm,和/或小于20mm,例如小于10mm,例如,以防止损伤冠状血管。无轴螺旋形部分50成形为限定并径向地包围空的空间(empty space)52,其典型地沿着轴向长度L的至少50%(例如100%)延伸。对于一些应用,在垂直于轴线32测量时,空的空间52具有至少1mm的平均直径,不大于10mm,和/或在1mm与10mm之间。此内径对应于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内径。

典型地,对于心脏的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具有介于2mm与8mm之间的外径D。典型地,外径D沿着整个长度L改变的量小于10%,例如沿着整个长度L是恒定的。典型地,在沿着整个长度L测量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具有介于0.2mm与2mm之间的平均轴向厚度TA。典型地,在沿着整个长度L测量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具有介于0.2mm与2mm之间的平均径向厚度TR。典型地,径向厚度TR沿着整个长度L改变的量小于25%,例如沿着整个长度L是恒定的。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表现为弹簧。对于一些应用,在施加不会导致塑性变形的轴向力期间,沿着其整个轴向长度L测量的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弹簧常数在5N/mm与50N/mm之间。

对于一些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具有: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无轴螺旋形部分50的第一轴向部分60的至少第一轴向厚度TA1,该第一轴向厚度典型地在0.2mm与1mm之间,以及

·沿着无轴螺旋形部分50的比第一轴向部分60远的第二轴向部分62的至少第二轴向厚度TA2,该第二轴向厚度TA2大于第一轴向厚度TA1,沿着轴线32测量第一轴向厚度和第二轴向厚度。典型地,第二轴向厚度TA2在0.2mm与1mm之间。

对于一些应用,第一轴向部分60延伸至头部40。在这些应用中,第一轴向部分60在组织锚状物的植入过程中典型地不进入软组织。

这些不同厚度的一个结果是,如果在锚状物20的近端42处对头部40施加过度的张力,例如如下所述通过柔性纵向构件118,那么,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在沿着第二轴向部分62伸长之前通常沿着第一轴向部分60伸长。因此,第一轴向部分60用作机械保险丝(fuse)。如下文参考图7C描述的,设置第一轴向部分60有效地减小锚状物的将该锚状物保持在位的主要部分(例如第二轴向部分62)上的力,从而减小或消除在植入过程中及然后在锚状物的长期植入过程中松开锚状物、破坏锚状物或撕裂组织的危险。替代地或附加地,医生可在第二轴向部分62伸长之前减小或停止增加张力,从而降低导致对第二轴向部分62所植入其中的组织造成损伤的伸长的风险,并降低张力将从组织拉动锚状物的风险。对于一些应用,医生在施加张力的同时实时地监测并感测第一轴向部分60的长度,以感测第一轴向部分60的伸长。例如,医生可使用成像(例如,荧光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超声心动描记术、超声波扫描术(即超声成像)或MRI)和/或触觉反馈来感测伸长。典型地,第一轴向部分60在伸长时经历塑性变形。结果,施加至锚状物的过度的力被第一轴向部分60吸收,而不是将锚状物与组织分开,或导致锚状物上的其他部分出现故障。

对于一些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具有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无轴螺旋形部分50的第三轴向部分64并比第二轴向部分TA2远的第三轴向厚度TA3,以及可选地附加的轴向厚度,例如TA4和TA5,第三轴向厚度TA3小于第二轴向厚度TA2。典型地,第三轴向厚度TA3在0.2mm与2mm之间。对于一些应用,第三轴向部分64的轴向厚度朝着远端36渐缩,使得TA5小于TA4,其小于TA3。此渐缩可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更简单地进入软组织。(第三轴向厚度TA3可等于或可不等于第一轴向厚度TA1。)

对于一些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轴向厚度通常至少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轴向部分连续地变化,使得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具有(a)沿着第一轴向部分60的仅在单个轴向位置处的第一轴向厚度TA1,(b)沿着第二轴向部分62的仅在单个轴向位置处的第二轴向厚度TA2,和/或(c)沿着第三轴向部分64的仅在单个轴向位置处的第三轴向厚度TA3。

替代地或附加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轴向厚度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一个或多个轴向部分是恒定的,使得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具有(a)沿着第一轴向部分60的在多个轴向位置处的第一轴向厚度TA1,(b)沿着第二轴向部分62的在多个轴向位置处的第二轴向厚度TA2,和/或(c)沿着第三轴向部分64的在多个轴向位置处的第三轴向厚度TA3。

对于一些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具有: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无轴螺旋形部分50的第一轴向部分60的第一轴向刚度,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无轴螺旋形部分50的第二轴向部分62(比第一轴向部分60远的)的第二轴向刚度,第二轴向刚度大于第一轴向刚度,以及

·可选地,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无轴螺旋形部分50的第三轴向部分64的第三轴向刚度(比第二轴向部分62远的),第三轴向刚度小于第二轴向刚度(第三轴向刚度可等于或可不等于第一轴向刚度)。

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轴向刚度”表示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响应于所施加的轴向力而阻止轴向弹性伸长的程度。

对于一些应用,第二轴向刚度是第一轴向刚度的至少120%。对于一些应用,第一轴向刚度在1N/mm与100N/mm之间,和/或第二轴向刚度在1.2N/mm与200N/mm之间。对于一些应用,第二轴向刚度是第三轴向刚度的至少120%。对于一些应用,第三轴向刚度在1N/mm与100N/mm之间。

可通过改变轴向部分的厚度来实现这些不同的轴向刚度,如上所述。或者,可通过改变厚度、几何形状和/或材料特性来实现这些不同的轴向刚度。例如,可通过局部热处理来改变材料特性。

对于一些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具有: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无轴螺旋形部分50的第一轴向部分60的第一轴向屈服强度,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无轴螺旋形部分50的第二轴向部分62(比第一轴向部分60远的)的第二轴向屈服强度,第二轴向屈服强度大于第一轴向屈服强度,以及

·可选地,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无轴螺旋形部分50的第三轴向部分64(比第二轴向部分62远的)的第三轴向屈服强度,第三轴向屈服强度小于第二轴向屈服强度(第三轴向屈服强度可等于或不同于第一轴向屈服强度)。

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轴向屈服强度”表示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开始塑性地(而不仅是弹性地)轴向伸长时的应力。

对于一些应用,第二轴向屈服强度是第一轴向屈服强度的至少120%。对于一些应用,第一轴向屈服强度在1N/mm2与100N/mm2之间,和/或第二轴向屈服强度在1.2N/mm2与200N/mm2之间。对于一些应用,第二轴向屈服强度是第三轴向屈服强度的至少120%。对于一些应用,第三轴向屈服强度在0.5N/mm2与100N/mm2之间。

这些不同的轴向刚度和/或屈服强度的一个结果是,如果在锚状物20的近端42处对头部40施加过度的张力,那么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通常在沿着第二轴向部分62伸长之前沿着第一轴向部分60伸长,使得第一轴向部分60用作机械保险丝。如下文参考图7C描述的,设置第一轴向部分60有效地减小锚状物的将锚状物保持在位的主要部分(例如第二轴向部分62)上的力,从而减小或消除在植入过程中及然后在锚状物的长期植入过程中松开锚状物、破坏锚状物或撕裂组织的危险。替代地或附加地,医生可在第二轴向部分62伸长之前减小或停止增加张力,从而降低导致对第二轴向部分62所植入其中的组织造成损伤的伸长的风险,并降低张力将从组织拉动锚状物的风险。对于一些应用,医生在施加张力的同时实时地监测第一轴向部分60的长度,以感测第一轴向部分60的伸长,例如使用成像(例如,荧光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超声心动描记术、超声波扫描术或MRI)或触觉反馈来监测。典型地,第一轴向部分60在伸长时经历塑性变形。结果,施加至锚状物的过度的力被第一轴向部分60吸收,而不是将锚状物与组织分开,或导致锚状物上的其他部分出现故障。

对于一些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轴向刚度通常至少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轴向部分连续地变化,使得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具有(a)沿着第一轴向部分60的仅在单个轴向位置处的第一轴向刚度,(b)沿着第二轴向部分62的仅在单个轴向位置处的第二轴向刚度,和/或(c)沿着第三轴向部分64的仅在单个轴向位置处的第三轴向刚度。

替代地或附加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轴向刚度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一个或多个轴向部分是恒定的,使得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具有(a)沿着第一轴向部分60的在多个轴向位置处的第一轴向刚度,(b)沿着第二轴向部分62的在多个轴向位置处的第二轴向刚度,和/或(c)沿着第三轴向部分64的在多个轴向位置处的第三轴向刚度。

对于一些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轴向屈服强度通常至少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轴向部分连续地变化,使得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具有(a)沿着第一轴向部分60的仅在单个轴向位置处的第一轴向屈服强度,(b)沿着第二轴向部分62的仅在单个轴向位置处的第二轴向屈服强度,和/或(c)沿着第三轴向部分64的仅在单个轴向位置处的第三轴向屈服强度。

替代地或附加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轴向屈服强度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一个或多个轴向部分是恒定的,使得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具有(a)沿着第一轴向部分60的在多个轴向位置处的第一轴向屈服强度,(b)沿着第二轴向部分62的在多个轴向位置处的第二轴向屈服强度,和/或(c)沿着第三轴向部分64的在多个轴向位置处的第三轴向屈服强度。

对于一些应用,第一轴向部分60的轴向长度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轴向长度L的10%与50%之间。替代地或附加地,对于一些应用,第二轴向部分62的轴向长度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轴向长度L的10%与50%之间。替代地或附加地,对于一些应用,第三轴向部分64的轴向长度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轴向长度L的10%与30%之间。

仍参考图1A-B。对于一些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成形为限定: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无轴螺旋形部分50的第一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02的第一表面100,第一表面100具有第一表面特征(例如,第一表面特征可以具有高级别的平滑度),以及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无轴螺旋形部分50的与第一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02不同的第二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06的第二表面104,第二表面104具有第二表面特征,该第二表面特征构造成,就在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前进至组织中时(例如,即使在可能沿着第二表面104出现任何分化组织生长之前),以比第一表面特征更大的程度机械地抑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旋转。

第一表面100和第二表面104面向相同的空间方向,例如在近端(如图所示),径向地向外(未示出),径向地向内(未示出),或在远端(未示出)。

对于一些应用,第二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06比第一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02(示出,但是并未在图1A中标出;以下描述的第三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10也可认为是第一轴向表面特征部分)更近。

替代地,第二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06比第一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02(如图1A中标记的)更远。可选地,第一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02延伸至头部40。典型地,第一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02在组织锚状物植入过程中不进入软组织。

对于一些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成形为,限定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无轴螺旋形部分50的比第二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06远的第三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10的第三表面108,第三表面108包括第三表面特征,该第三表面特征构造成以比第二表面特征更小的程度抑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旋转(例如,第三表面特征可以具有高级别的平滑度,这可利于将锚状物容易地插入软组织中)。第一表面100、第二表面104和第三表面108面向相同的空间方向,例如在近端(如图所示),径向地向外(未示出),径向地向内(未示出),或在远端(未示出)。对于一些应用,第一表面特征和第三表面特征构造成以相同的程度抑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旋转。

对于一些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构造成当前进至组织中时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例如顺时针,如图所示),第二表面特征构造成与在和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例如逆时针)上相比,以更小的程度抑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在第一旋转方向上的旋转。因此,第二表面104构造成通常不抑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在远端进入(例如旋入)组织中,并构造成抑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在近端从组织去除(例如松开),以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更好地锚定在组织中。

对于一些应用,第二表面104是锯齿形状的,以提供第二表面特征。典型地,锯齿形状的第二表面104不限定任何切割表面。对于一些应用,锯齿形状的第二表面的齿具有介于5度与25度之间的锐角超前角β(贝塔),以及介于75度与120度之间的钝角后缘角γ(伽马)。

替代地或附加地,对于一些应用,第二表面特征是增加的表面粗糙度。

对于一些应用,第一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02的轴向长度在10微米与800微米之间,例如在150微米与800微米之间,例如在350微米与600微米之间。替代地或附加地,对于一些应用,第二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06的轴向长度在10微米与800微米之间,例如在150微米与800微米之间,例如在350微米与600微米之间。替代地或附加地,对于一些应用,第三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10的轴向长度在10微米与800微米之间,例如在150微米与800微米之间,例如在150微米与400微米之间。替代地或附加地,对于一些应用,第一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02的轴向长度是第二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06的轴向长度的至少10%,例如至少是25%,和/或不大于第二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06的轴向长度的30%,例如在第二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06的轴向长度的10%与30%之间。

替代地或附加地,对于一些应用,第一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02的轴向长度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轴向长度L的10%与30%之间。替代地或附加地,对于一些应用,第二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06的轴向长度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轴向长度L的20%与80%之间。替代地或附加地,对于一些应用,第三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10的轴向长度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轴向长度L的10%与70%之间。

对于一些应用,与上述不同的轴向厚度、刚度和/或屈服强度结合地来实现这些不同的表面特征。对于一些应用:

·第一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02与第一轴向部分60至少部分地轴向重叠,例如与其轴向重合;第一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02的平滑度增加了第一轴向部分60在对其施加力时塑性变形(而不是破坏或破裂)的可能性;并且

·第二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06与第二轴向部分62和/或第三轴向部分64至少部分地轴向重叠,例如与其轴向重合,使得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具有最大旋转抑制特性和轴向厚度、轴向刚度和/或轴向屈服强度的部分是主要的承载表面。

替代地,在不具有上述不同的轴向厚度、刚度和/或屈服强度的情况下,可实现这些不同的表面特征。

对于一些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具有一个或多个以下特征:

·至少沿着无轴螺旋形部分50,例如沿着整个长度L,(a)螺旋结构的相邻匝之间的自由空间的平均轴向厚度TAF与(b)螺旋结构的平均轴向厚度TA之间的比率至少是1.5,不大于6,和/或在1.5与6之间。一旦已经植入锚状物,则匝间的自由空间便由软组织占据。此比率可部分地取决于螺旋结构的材料。例如,处于此范围的较低端或较低端附近的比率可能最适合于螺旋结构包括不锈钢(例如316LVM)的应用,而处于此范围的较高端或较高端附近的比率可能最适合于螺旋结构包括CoCr合金的应用

·至少沿着无轴螺旋形部分50,例如沿着整个长度L,介于0.2mm与2mm之间的平均轴向厚度TA;

·至少沿着无轴螺旋形部分50,例如沿着整个长度L,介于0.2mm与2mm之间的平均径向厚度TR;

·至少沿着无轴螺旋形部分50,例如沿着整个长度L,小于25度的螺旋角α(阿尔法),例如小于15度;和/或

·至少沿着无轴螺旋形部分50,例如沿着整个长度L,外径D与径向厚度TR的比率至少是3,不大于10,和/或在3与10之间,例如5。

对这些特征所提供的参数提供可接受的平衡,以满足三个相互矛盾的要求。如果螺旋角设置得过陡,那么产生的摩擦过小且锚状物可能松开。另一方面,如果螺旋角设置得过浅,那么用于足够厚的组织以防止组织撕裂或用于螺旋结构的足够厚的金属以防止塑性变形的螺旋叶片(flight,刮板)之间可能没有足够的空间。

仍参考图1A-B。对于一些应用,头部40包括轴114,其与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近端耦接(例如焊接),典型地使得轴和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旋转地固定至彼此。(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可具有减小的螺距或轴向实心部分,以使得能够更好地与锚状物头耦接。)对于一些应用,头部40包括界面116,其与柔性纵向构件118耦接,例如下文参考图7A-D描述的。可选地,界面116构造成相对于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和轴114旋转,以在组织锚状物植入之后对柔性纵向构件118提供运动自由度。

现在参考图2A-B,其是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组织锚状物120的示意图。图2A是锚状物的等距视图,图2B是沿着图2A的线IIB-IIB得到的截面图。组织锚状物120包括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130,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围绕其纵向轴线132设置并在组织锚状物120的远端136处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端134。典型地,组织锚状物120成形为于其近端142处限定头部140。可与以上参考图1A-B描述的组织锚状物20的特征结合地来实现组织锚状物120。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130包括:

·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150,其成形为限定单个螺旋形元件152,以及

·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160,其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130在接合部161处与单螺旋轴向部分150连接;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160成形为限定两个彼此轴向偏离的螺旋形元件162。

因此,无轴单螺旋部分150和无轴双螺旋部分160布置成使得无轴单螺旋部分150在接合部161处轴向地分成无轴双螺旋部分160。对于一些应用,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150延伸至远端顶端134。替代地或附加地,对于一些应用,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160延伸至头部140。

典型地,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160靠近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150。典型地,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160的至少一部分(典型地,整个)不前进至软组织中,而是留在组织之外。

典型地,即使两个螺旋结构的总的组合轴向厚度与单个螺旋结构的轴向厚度相似,转动惯量也会更小,产生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150的比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160的轴向屈服强度大(例如,至少大120%)的轴向屈服强度和/或刚度。对于一些应用,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150的轴向屈服强度在1N与100N之间,和/或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160的轴向屈服强度在1.2N与200N之间。

这些不同的轴向屈服强度和/或刚度的一个结果是,如果在锚状物120的近端142处对头部140施加过度的张力,那么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130通常在沿着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150伸长之前沿着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160伸长。因此,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160用作机械保险丝。如下文参考图7C描述的,设置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160有效地减小锚状物的将锚状物保持在位的主要部分(例如,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150)上的力,从而减小或消除在植入过程中及然后在锚状物的长期植入过程中松开锚状物、破坏锚状物或撕裂组织的危险。替代地或附加地,医生可在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150伸长之前减小或停止增加张力,从而降低导致对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150所植入其中的组织造成损伤的伸长的风险,并降低张力将从组织拉动锚状物的风险。对于一些应用,医生在施加张力的同时实时地监测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160的长度,以感测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160的伸长,例如使用成像(例如,荧光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超声心动描记术、超声波扫描术或MRI)来监测。替代地或附加地,医生可使用触觉反馈来感测伸长。典型地,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160在伸长时经历塑性变形。结果,施加至锚状物的过度的力被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160吸收,而不是将锚状物与组织分开,或导致锚状物上的其他部分出现故障。

对于一些应用,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160的两个螺旋形元件162彼此轴向地偏离,由轴向间隙164隔开。对于一些应用:

·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150在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150上的距接合部161 250微米的距离的第一位置处具有单螺旋轴向厚度TAS,该距离是围绕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130在周向上测量的,

·包括两个螺旋形元件162和轴向间隙164的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160在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上的距接合部161该距离的第二位置处具有双螺旋轴向厚度TAD,单螺旋轴向厚度和双螺旋轴向厚度是沿着轴线132测量的,并且

·双螺旋轴向厚度TAD等于单螺旋轴向厚度TAS的75%与120%之间,例如95%与105%之间,例如100%。

对于一些应用,无轴双螺旋部分160成形为限定两个螺旋形元件162,其彼此旋转地偏离160度与200度之间的角度,例如180度,这可抵消或减小任何力矩。

对于一些组织锚状物120成形为在近端142处限定头部140的应用,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160延伸至头部。对于一些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130具有至少3mm的轴向长度,无轴单螺旋部分150和无轴双螺旋部分160共同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130的轴向长度的至少75%延伸。

对于一些应用,与本文分别参考图1A-B和图8A-C描述的组织锚状物20和/或220的特征结合地来实现组织锚状物120,并且,组织锚状物可具有这些组织锚状物的尺寸。

现在参考图3A-F,其是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组织锚状物320和深度探测工具330的示意图。图3A和图3C-F是锚状物和深度探测工具的等距视图,图3B是沿着图3A的线IIIB-IIIB得到的截面图。可与本文分别参考图1A-B、图2A-B和图8A-C描述的组织锚状物20、120和/或220的特征结合地来实现组织锚状物320。在此构造中,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成形为,限定并径向地包围沿着轴向长度L的至少75%延伸的空的空间52。换句话说,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形状不构造为限定柄或轴,即,是无轴的,如上文所定义的。

组织锚状物320成形为,限定从近端42延伸至远端36的纵向通道350。典型地,纵向轴线32贯穿该通道,并可与其同轴。典型地,通道350的远端部分与空的空间52重合,通道的近端部分由头部40限定。对于一些应用,通道的远端部分比通道的近端部分宽,如图3A-B所示。

深度探测工具330包括:(a)不透射线的珠子342,其成形为限定通过其中的孔344;以及典型地,(b)轴340。典型地,轴340的远端顶端是尖的。

深度探测工具330的轴340可去除地定位在通道350内,典型地与纵向轴线32同轴,使得轴穿过珠子的孔,并且珠子可沿着轴滑动。珠子342定位在通道的远端部分内,在空的框架52中。珠子典型地一开始定位在组织锚状物320的远端36处或其附近,如图3A-B所示。对于一些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成形为,限定防止珠子342在远端离开轴340的远端止挡件360。

珠子342用作指示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穿透入软组织(例如心脏组织)中的深度的标记物。当旋转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穿透组织并进入其中。珠子342不穿透组织,从而留在组织的表面,与其接触。结果,当组织耦接元件前进至组织中时,珠子保持固定,并朝着锚状物320的近端42(并朝着头部40)移动。换句话说,锚状物320的近端42(和头部40)移动得更靠近珠子342,如沿着轴线32所测量的。

典型地,当锚状物320旋入组织中时,深度探测工具330的轴340穿透组织并与锚状物一起前进至组织中。对于一些应用,当轴穿透至一定深度时,轴稍微收回。典型地,在锚状物320已经完全植入之后,将轴340从组织完全收回,并从患者身体中去除。可选地,甚至是在插入锚状物320之前,将轴340的尖的远端顶端稍微插入组织中,以防止在开始将锚状物插入组织中之前深度探测工具330和锚状物在组织的表面上滑动。

对于一些应用,与参考2012年7月19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13/553,081的图22A-B描述的技术结合地来实现深度探测工具330,该美国专利申请被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并通过引用方式结合于此。对于这些应用,除了本文描述的其功能以外,轴340用作在’081申请中所述的细长纵向元件2610,用于使锚状物的头部与输送工具可逆地耦接。在近端收回轴可解开锚状物的头部与输送工具的正连接。

使用成像(例如,荧光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超声心动描记术、超声波扫描术或MRI)来观察珠子和锚状物的更近端的部分(例如头部40),并且,当锚状物前进至组织中时,实时地估计并监测珠子与锚状物的近端(例如头部)之间的距离。当珠子到达距离头部一预期的距离(例如到达头部本身)时,组织耦接元件已经完全进入(例如旋入)并嵌在组织中,于是,医生停止旋转锚状物。医生在近端从通道350收回轴340,将珠子留在空的空间52的近端处;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包含该珠子。

不使用例如这种用于展示锚状物前进至组织中的技术,则通常难以确定组织锚状物何时已经完全嵌入组织中,这是因为组织在一些图像(例如荧光影像)中难以看到。结果,组织锚状物可能非有意地不充分地进入组织中,导致较差地锚定在组织中,或过度进入组织中,这可能撕裂或以其他方式损伤组织。

珠子342可具有任何适当的形状,例如球形(如图所示)或盘形(未示出)。珠子的外径典型地稍大于空的空间52的内径,以在珠子与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之间提供一些摩擦,并防止珠子在螺旋结构内自由浮动。例如,珠子的外径可在比空的空间52的内径小0.05微米与大100微米之间。替代地或附加地,珠子包括在珠子与螺旋结构之间提供一些摩擦的涂覆物;当珠子在近端穿过螺旋结构移动时,可能会使涂层脱落。进一步替代地或附加地,珠子和轴构造成在其之间提供一些摩擦。对于一些应用,珠子的外径可以在1mm与5mm之间。

对于一些应用,如图3C和图3D所示,深度探测工具330进一步包括引线362,其至少部分地(例如完全地)设置于通道350内并使珠子342与锚状物的近端部分(例如头部40)耦接,从而防止珠子离开通道的远端。引线362非常细,以不阻碍珠子的近端运动。可选地,引线362成形为具有非常低的弹簧常数的螺旋形弹簧(如图所示)。图3C示出了不具有轴340的构造,而图3D示出了包括轴340的构造。

进一步替代地或附加地,轴340可构造成防止珠子的远端运动。例如,轴可以是有螺纹的(例如在与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螺纹相反的方向上),或者成形为限定角度锁定机构,其与珠子在某些旋转定向上锁定并与珠子在其他旋转定向上解开。

图3E-F示出了不具有轴340的构造,并包括由发明人根据本发明的应用进行的实验中获得的示例性的X光图像(使用荧光透视法获得的静止射线照片)。发明人进行了作为一些本文描述的基于成像的深度探测技术的概念验证的体外研究。特别地,发明人建造了组织锚状物320和深度探测工具330的模型。发明人制造了与组织锚状物320类似的组织锚状物,以及与深度探测工具330(不具有轴340的构造)类似的深度探测工具。发明人使用动物的肉(肋骨)来模拟心脏软组织,并将肉放在铝砧下方以模拟胸部透视。

图3E包括部分进入组织中的组织锚状物的X光图像,不透射线的珠子抵靠在组织表面上。图3F包括在组织锚状物完全旋转至组织中之后的组织锚状物和珠子的X光图像。如可在这些X光图像中清楚地看到的,珠子留在组织的表面处,从而当锚状物旋入组织中时,该珠子在近端朝着锚状物的头部移动。因此,此体外实验证明,可用传统的X光成像来容易地看到不透射线的珠子相对于锚状物头部的位置。

现在参考图4A-B,其是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组织锚状物420的示意图。图4A是锚状物的等距视图,图4B是沿着图4A的线IVB-IVB得到的截面图。可与本文分别参考图1A-B、图2A-B和图8A-C描述的组织锚状物20、120和/或220的特征结合地来实现组织锚状物420。对于一些应用,轴向厚度TA沿着组织锚状物420的轴向长度的所有部分或一部分是恒定的,或改变小于5%,例如改变小于3%。

与组织锚状物20、120和220类似,组织锚状物420包括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该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围绕其纵向轴线32设置并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端34。典型地,组织锚状物420具有至少3mm的轴向长度L,不大于20mm(例如不大于10mm),和/或在3mm与20mm之间,例如在3mm与10mm之间。典型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成形为,限定并径向地包围沿着轴向长度L的至少75%延伸的空的空间52。换句话说,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形状典型地不构造为限定柄或轴。

组织锚状物420进一步包括不透射线的珠子430,其成形为限定穿过其中的孔432。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穿过珠子430的孔432,使得珠子可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滑动。因此,珠子430用作指示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在软组织530(例如心脏组织)中的穿透深度的标记物。(因为组织耦接元件30是螺旋形的,所以珠子430在螺旋形路径中沿着元件30移动。)

当旋转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穿透组织530并进入其中。珠子430不穿透组织,从而留在组织530的表面552上,与其接触。结果,当组织耦接元件前进至组织中时,珠子保持固定,并朝着锚状物420的近端42(并朝着头部40)沿着组织耦接元件滑动。换句话说,锚状物420的近端42(和头部40)移动得更靠近珠子430,如沿着轴线32所测量的。使用成像(例如,荧光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超声心动描记术、超声波扫描术或MRI)来观察珠子和锚状物的更近端的部分(例如头部40),并且,当锚状物前进至组织中时,实时地估计并监测珠子与锚状物的近端(例如头部)之间的距离。当珠子到达距离锚状物头一预期的距离(例如到达头本身)时,组织耦接元件已经完全进入(例如旋入)并嵌在组织中,于是,医生停止旋转锚状物。

不使用例如这种用于展示锚状物前进至组织中的技术,则通常难以确定组织锚状物何时已经完全嵌入组织中,这是因为组织530在一些图像(例如荧光影像)中难以看到。结果,组织锚状物可能非有意地不充分地进入组织中,导致较差地锚定在组织中,或过度进入组织中,这可能撕裂或以其他方式损伤组织。

对于一些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限定第二表面104,其构造成抑制从组织旋松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如上文参考图1A-B描述的。对于这些应用的一些来说,医生监测珠子相对于第二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06(其限定第二表面104)的远端440的位置(通过直接观察相对于远端440的位置,或间接估计相对于远端440的位置,例如通过估计珠子相对于锚状物420的近端42(例如头部40)的位置)。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旋转至组织中的过程中,珠子就在第二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06穿透组织530的表面552之前到达远端440。在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进一步前进至组织中之前,医生可施加张力,例如下文参考图7C描述的,例如,以便估计锚状物是否放在合适的位置,从而充分地改变右心房的几何形状,以修复三尖瓣。如果发现该位置不合适,那么医生可从组织去除锚状物并将锚状物重新布置在另一位置。锚状物通常可容易从组织上旋松,这是因为第二表面104尚未进入组织。如果发现位置合适,那么医生可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进一步前进至组织中,可选地使用珠子430来估计组织耦接元件何时已经完全旋入组织中。

对于一些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成形为限定远端止挡件450,其从组织耦接元件充分伸出,以防止珠子430在远端移动越过止挡件。珠子430在止挡件附近围绕组织耦接元件被穿过(thread)。止挡件可在一个或多个方向上从组织耦接元件伸出。通过图示,在图4A中将止挡件示出为从组织耦接元件径向地向外伸出。

珠子430可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例如环形的,例如矩形,例如方形(如图所示)。典型地,珠子的内部形状通常与螺旋结构的外截面形状一致,并稍微大于该外截面形状。

现在参考图5A-C和图6,其是根据本发明的相应应用的组织锚状物520植入软组织530中的几个阶段的示意图。可与本文分别参考图1A-B、图2A-B、图8A-C和图4A-B描述的组织锚状物20、120、220和/或420的特征结合地来实现组织锚状物520。对于一些应用,轴向厚度TA沿着组织锚状物520的轴向长度的所有部分或一部分是恒定的,或改变小于5%,例如改变小于3%。

与组织锚状物20、120、220和420类似,组织锚状物520包括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该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围绕其纵向轴线32设置并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端34。典型地,组织锚状物520具有至少3mm的轴向长度L,不大于20mm(例如不大于10mm),和/或在3mm与20mm之间,例如在3mm与10mm之间。典型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成形为,限定并径向地包围沿着轴向长度L的至少75%延伸的空的空间52。换句话说,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形状典型地不构造为限定柄或轴。

组织锚状物520进一步包括多个不透射线的珠子430,例如恰好为两个不透射线的珠子430A和430B,其成形为限定穿过其中的相应的孔,例如图4A-B所示。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穿过珠子430的孔,使得珠子可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滑动。因此,珠子430用作指示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在软组织(例如心脏组织)中的穿透深度的标记物。

对于一些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限定第二表面104,第二表面构造成抑制从组织旋松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如上文参考图1A-B描述的。

如图5A所示,对于一些应用,在将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插入软组织530(例如心脏组织)之前,将第一不透射线的珠子430A一开始定位在远端组织穿透顶端34附近及在第二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06(其限定第二表面104)的远端440的远端,并且,将第二不透射线的珠子430B一开始定位在第二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06的近端550的近端及其附近。

如图5B所示,医生开始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前进至组织530中。当旋转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穿透组织并进入其中。第一珠子430A不穿透组织,从而留在组织的表面552,与其接触。结果,当组织耦接元件前进至组织中时,第一珠子430A保持固定,并朝着锚状物520的近端42(并朝着头部40)沿着组织耦接元件滑动。换句话说,锚状物520的近端42(和头部40)更靠近第一珠子430A地移动,如沿着轴线32所测量的。另外,第一珠子430A更靠近第二珠子430B地移动,当将锚状物旋入组织中,其已经在远端前进。使用成像(例如,荧光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超声心动描记术、超声波扫描术或MRI)来观察珠子和锚状物的更近端的部分(例如头部40)两者,并且,随着使锚状物前进至组织中,实时地估计并监测第一珠子430A与锚状物的近端(例如头部)之间的距离,和/或第一珠子430A与第二珠子430B之间的距离。

通过评估一个或多个上述距离,医生监测第一珠子430A相对于第二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06(其限定第二表面104)的远端440的位置。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旋转至组织中的过程中,第一珠子430A就在第二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06穿透组织的表面之前到达远端440。在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进一步前进至组织中之前,医生可施加张力(例如下文参考图7C描述的),例如,以便估计锚状物是否放在合适的位置,而充分地改变右心房的几何形状来修复三尖瓣。如果发现该位置不合适,那么医生可从组织去除锚状物并将锚状物重新布置在另一位置。通常可容易地将锚状物从组织旋松,这是因为第二表面104尚未进入组织。

如果发现该位置合适,那么医生可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进一步前进至组织530中,如图5C所示。如上所述,第二珠子430B一开始定位在第二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06的近端550的近端及其附近(如图5A和图5B所示)。医生使用第二珠子430B来估计组织耦接元件何时已经完全旋入组织530中。当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进一步穿透组织并前进至其中时,第二珠子430B不穿透组织,从而留在组织的表面552,与其接触,如图5C所示。结果,当组织耦接元件前进至组织中时,第二珠子430B保持固定,并朝着锚状物520的近端42(并朝着头部40)沿着组织耦接元件滑动。使用成像(例如,荧光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超声心动描记术、超声波扫描术或MRI)来观察第二珠子430B和锚状物的更近端的部分(例如头部40),并且,当使锚状物前进至组织中时,实时地估计并监测第二珠子430B与锚状物的近端(例如头部)之间的距离。如图5C所示,当第二珠子430B到达距离头部(例如到达头部本身)的预期距离时,组织耦接元件已经完全进入(例如旋入)并嵌在组织中,于是,医生停止旋转锚状物。

不使用例如这种用于展示锚状物前进至组织中的技术,则通常难以确定组织锚状物何时已经完全嵌入组织中,这是因为组织在一些图像(例如荧光影像)中难以看到。结果,组织锚状物可能非有意地不充分地进入组织中,导致较差地锚定在组织中,或过度进入组织中,这可能撕裂或以其他方式损伤组织。

对于一些应用,如图5C所示,组织锚状物520构造成使得,在组织锚状物前进至组织530中的过程中,通过第二表面104将第一珠子430A阻止在第二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06的远端440处以防止其进一步朝近端滑动。因此,当进一步旋转锚状物并使其前进至组织中时,第一珠子430A与锚状物一起进入组织530。

替代地,对于其他应用,如图6所示,组织锚状物520构造成使得,在组织锚状物前进至组织530中的过程中,第一珠子430A留在组织530的表面552处并在第二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06上滑动。对于这些应用,第二珠子430B典型地一开始固定在组织耦接元件30的近端。当使组织锚状物进一步前进至组织中时,第一珠子430A和第二珠子430B由此定位于彼此附近,从而标记预期的穿透深度。(对于医生来说,与估计第一珠子430A与锚状物的近端42(例如头部)之间的距离相比,可能更容易使用成像来估计第一珠子430A与第二珠子430B之间的距离。)

对于一些应用,将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成形为限定远端止挡件450,如以上参考图4A-B描述的。

第一珠子430A和第二珠子430B可具有任何适当的形状,例如环形的,例如矩形,例如方形(如图所示)。典型地,珠子的内部形状在其最大厚度处通常与螺旋结构的外截面形状一致,并稍微大于该外截面形状。

现在参考图7A-D,其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应用的包括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和第二组织接合元件660b的系统620的示意图,该系统用于修复患者的心脏602的三尖瓣604。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包括本文分别参考图1A-B、图2A-B、图8A-C、图4A-B、图5A-B和图6A-C与图7描述的组织锚状物20、组织锚状物120、组织锚状物220、组织锚状物320、组织锚状物420或组织锚状物520。通过图示且非限制性地,在图7A-D所示的构造中,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包括上文参考图2A-B描述的组织锚状物120。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被指定为在第一植入位置630处至少部分地植入心脏组织。第二组织接合元件660b包括支架650,其被指定为在第二植入位置652处植入一部分血管中,例如下腔静脉608(如图所示)或上腔静脉610(虽然未示出,但是可如参考PCT公开WO 2011/089601的图1E-G所描述地来实现,该PCT公开被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并通过引用方式结合于此。)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和第二组织接合元件660b通过柔性纵向构件118耦接在一起。对于一些应用,柔性纵向构件118具有至少10mm的长度,不大于40mm,和/或在10mm与40mm之间。对于一些应用,柔性纵向构件118包括缝线、引线或绳索。

典型地,通过拉动以对纵向构件118施加张力或放松纵向构件118,和/或通过对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和第二组织接合元件660b中的至少一个施加张力,来调节第一植入位置630和第二植入位置652之间的距离。响应地,调节三尖瓣604的小叶之间的距离,以减小和消除通过瓣604的回流,从而修复瓣604。对于一些应用,通过操纵第二组织接合元件660b来拉动或放松纵向构件118,如下所述。

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和第二组织接合元件660b可进行制造,和/或所述元件包括如参考上述’601公开的图1A-G描述的材料。对于一些应用,第二组织接合元件660b包括支架650,该支架朝着下腔静脉608(例如图7A-D所示)或上腔静脉610(例如上述’601公开的图1E-G所示)的一部分(即,与患者的心脏602的右心房606直接接触的血管)前进并在其中张开。第二组织接合元件660b在第二植入位置652处植入。如图所示,第一植入位置630包括三尖瓣604的环面的一部分。植入位置630典型地包括瓣604的环面的一部分,其部分位于(1)环面和前叶614之间的接合部的中间与(2)环面和后叶616之间的接合部的中间之间,例如,位于环面和前叶614之间的接合部的中间与后叶和前叶之间的接合处之间。即,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与靠近前叶614与后叶616之间的接合处的三尖瓣环的纤维组织耦接,例如旋入其中。植入位置630典型地靠近瓣604的壁侧。对于这种应用,将第一植入位置630和第二植入位置652一起拉动可系住(cinch)瓣604,并可产生三尖瓣604的分牙,从而在前叶614与隔叶612之间实现更坚固的接合。

对于一些应用,第一植入位置630可包括壁部的组织的限定心脏602的右心房606的一部分,典型地在瓣604的环面的附近。对于其他应用,第一植入位置630可包括心脏602的右心室的壁部的一部分、瓣604的环面的心室部分,或心脏602的右心室的乳头肌的一部分,如下文在上述’601公开的图6中所示的。第一植入位置630典型地位于离第二植入位置652一段距离处,例如通常是相对的,以使得在调节纵向构件118之后,将第一植入位置630和第二植入位置652一起拉动,从而至少将瓣604的第一小叶和第二小叶,例如所有三个小叶,朝着彼此拉动。对于第一植入位置630包括环面的组织的一部分的应用,调节植入位置630与652之间的距离可改变瓣604的环面的几何形状(即,改变其构造),从而将瓣604的小叶一起拉动。对于第一植入位置630包括壁部的限定心房606的一部分的组织的应用,调节植入位置630与652之间的距离可改变心房606的壁部的几何形状(即,改变其构造),从而将瓣604的小叶一起拉动。

图7A示出了,使导管622朝着患者的心房606前进,直到导管的远端623设置在心房606内为止,如图所示。典型地,在成像(例如荧光检查、经食管超声,和/或超声心动描记术)的帮助下执行该过程。对于一些应用,该过程通过使半刚性引线前进至患者的右心房606中而开始。引线对导管622沿着其后续前进至右心房中提供引导。导管622典型地包括14-20F护套,尽管对于特定患者可适当选择尺寸。使用典型地对特定患者确定的合适的起始点,导管622通过脉管系统前进至右心房606中,例如在上述’601公开中描述的。

一旦将导管622的远端623设置在心房606内,便使锚状物布置管624从导管622内越过其远端623并朝着第一植入位置630延伸。锚状物布置管624保持纵向构件118的远端部分和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对于一些应用,管624是可转向的,如在导管领域中已知的,而对于其他应用,可使单独的可转向元件与锚状物布置管624耦接。在成像引导装置的帮助下,锚状物布置管624朝着第一植入位置630前进,直到其远端在第一植入位置630处接触心脏602的心脏组织为止。锚状物布置管624便于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朝着第一植入位置630无创地前进。对于这种使用锚状物布置管624的应用,支架650压缩在管624的一部分内。

如图7B所示,可滑动地设置于锚状物布置管624内的锚状物操纵工具(为了图示清楚而未示出)在管624内在远端滑动,以在远端推动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并将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从管624内暴露出来。对于本发明的一些应用,锚状物操纵工具与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可逆地耦接并便于将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植入在心脏组织中。

医生从患者体外的位置旋转锚状物操纵工具,以旋转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从而将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的至少一部分旋入心脏组织中。对于组织接合元件660a包括组织锚状物20的应用,医生典型地使第二轴向部分62(和第三轴向部分64,如果需要的话)完全前进至心脏软组织中,并将(例如整个)第一轴向部分60的至少一部分留在软组织之外。对于组织接合元件660a包括组织锚状物120的应用,医生典型地使单螺旋部分150完全前进至心脏软组织中,并将(例如整个)双螺旋部分160的至少一部分留在软组织之外。对于组织接合元件660a包括组织锚状物220的应用,医生典型地使第二轴向部分262(和第三轴向部分264,如果需要的话)完全前进至心脏软组织中,并将(例如整个)第一轴向部分260的至少一部分留在软组织之外。

替代地,与锚状物操纵工具独立地提供系统620,锚状物布置管624便于将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植入心脏组织中。医生从患者体外的位置旋转锚状物布置管624,以旋转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从而将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的至少一部分旋入心脏组织中。

对于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包括上文分别参考图3A-F、图4A-B和图5A-C及图6描述的组织锚状物320、组织锚状物420或组织锚状物520的应用,医生观想相应的不透射线的珠子,以帮助锚状物适当地前进至组织中。

如图7C所示,在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在第一植入位置630处植入之后,锚状物布置管624被收回导管622内,以暴露纵向构件118。然后,张紧纵向构件118,以修复三尖瓣604,如下所述。

对于一些应用,在拉动纵向构件118的设置于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与导管622的远端623之间的部分之前,将便于对纵向构件118施加拉力的机构固定在位,如在上述’601公开中描述的。

对于一些应用,通过与构件118的近端部分直接耦接,导管622与纵向构件118的近端部分可逆地耦接,和/或导管622与第二组织接合元件660b可逆地耦接。例如,通过由于支架650径向膨胀的趋势使支架对导管622的内壁施加径向力,而使导管622与支架650可逆地耦接。在植入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之后,然后在近端拉动导管622(或设置于其中的元件),以对纵向构件118施加张力,该纵向构件在这种应用中用作张紧元件。对于一些应用,导管622在第二组织接合元件660b上拉动,以拉动纵向构件118。对于其他应用,导管622直接在纵向构件118上拉动。对于又一些应用,拉动机构在纵向构件118上拉动,如参考在以上参考的’601公开中的图7A-D描述的。

拉动纵向构件118可拉紧纵向构件118的设置于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与导管622的远端623之间的部分。另外,可拉动或放松纵向构件118,以调节第一植入位置630与第二植入位置652之间的距离。由于根据纵向构件118的拉动且取决于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的定位可改变环面的几何形状和/或心房606的壁部的几何形状,因而响应于纵向构件118的拉动,至少可将三尖瓣604的隔叶和前叶一起拉动。

对于一些应用,在通过导管622拉动纵向构件118的过程中,监测三尖瓣604的回流水平。拉动纵向构件118,直到回流减小或停止为止。

对于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包括上文参考图1A-B描述的组织锚状物20的应用,如果医生在拉动纵向构件118时施加过大的张力,那么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通常会在沿着第二轴向部分62伸长之前沿着第一轴向部分60伸长,使得第一轴向部分60用作机械保险丝。设置第一轴向部分60有效地减小锚状物的将锚状物保持在位的主要部分(例如第二轴向部分62)上的力,从而减小或消除在植入过程中及然后在锚状物的长期植入过程中松开锚状物、破坏锚状物或撕裂组织的危险。替代地或附加地,医生可在第二轴向部分62伸长之前减小或停止增加张力,从而降低导致对第二轴向部分62所植入其中的组织造成损伤的伸长的风险,并降低张力将从组织拉动锚状物的风险。对于一些应用,医生在施加张力的同时实时地感测第一轴向部分60的伸长,例如使用成像(例如,荧光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超声心动描记术、超声波扫描术或MRI)和/或触觉反馈。

对于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包括上文参考图2A-B描述的组织锚状物120的应用,如果医生在拉动纵向构件118时施加过大的张力,那么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130通常会在沿着单螺旋轴向部分150伸长之前沿着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160伸长,由此该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可认为用作机械保险丝。设置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160有效地减小将锚状物保持在位的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150上的力,从而减小或消除在植入过程中及然后在锚状物的长期植入过程中松开锚状物、破坏锚状物或撕裂组织的危险。替代地或附加地,医生可在单螺旋轴向部分150伸长之前减小或停止增加张力,从而降低对导致单螺旋轴向部分150所植入其中的组织造成损伤的伸长的风险,并降低张力将从组织拉动锚状物的风险。对于一些应用,医生在施加张力的同时实时地感测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160的伸长,例如使用成像(例如,荧光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超声心动描记术、超声波扫描术或MRI)和/或触觉反馈。

对于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包括上文分别参考图4A-B和图5A-C及图6描述的组织锚状物420或组织锚状物520的一些应用,医生可在锚状物的植入过程中(如参考图7B描述的)监测珠子的位置,并且,一旦珠子就在第二轴向表面特征部分106穿透组织表面之前到达远端440,便停止使锚状物前进。在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进一步前进至组织中之前,医生可施加张力,以估计锚状物是否放在合适的位置,从而充分地改变右心房的几何形状,以修复三尖瓣。如果发现该位置不合适,那么医生可从组织去除锚状物并将锚状物重新布置在另一位置。锚状物通常可容易从组织上旋松,这是因为第二表面104尚未进入组织。如果发现位置合适,那么医生可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进一步前进至组织中,可选地使用珠子来估计组织接合元件何时已经完全旋入组织中。

一旦医生确定瓣604的回流减小或停止且瓣604已经被修复,那么医生便使导管622与设置于其中的第二组织接合元件660b分离和/或与纵向构件118分离,然后收回导管622,以暴露第二组织接合元件660b,即,支架650。在导管622朝着心房606前进的过程中,支架650以压缩状态设置在导管622的远端部分内。在一开始收回导管622之后,暴露支架650,并允许支架膨胀并接触下腔静脉608的壁部。

图7D示出了完全暴露和完全膨胀的支架。响应于该膨胀,支架650在第二植入位置652中被植入,并且,该支架保持纵向构件118在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上的张紧,从而保持该纵向构件在与心脏组织的耦接有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的部分上的张紧。

可与在上述’601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结合地来执行参考图7A-B描述的技术,已作必要的修正。

现在参考图8A-C,其是根据本发明的相应应用的组织锚状物220的示意图。图8A是锚状物的等距视图,图8B是沿着图8A的线VIIIB-VIIIB得到的截面图。图8C是下述锚状物的另一构造的等距视图。组织锚状物220包括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230,该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围绕其纵向轴线232设置并在组织锚状物220的远端236处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端234。典型地,组织锚状物220成形为将头部240限定在其近端242处。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230包括形状为螺旋结构256的引线254。引线254具有非圆形截面264,其形状典型地为多边形,例如四边形,例如矩形266,例如正方形(如图8B所示),或者形状为椭圆形。在制造过程中,使引线254围绕其纵向轴线扭曲,以限定脊状表面。由此扭曲的引线形成为螺旋结构256,如图8A-B所示。脊状表面帮助将组织耦接元件锚定在软组织中,例如心脏组织。对于一些应用,引线围绕其纵向轴线扭曲成引线254(支柱)的长度的每厘米至少1次(例如至少2次)扭曲,不大于每厘米5次扭曲,和/或介于每厘米1次与5次扭曲之间,例如2次与5次之间,而支柱是直的(即,在弯曲成螺旋结构之前)。

对于截面成形为矩形266的应用,其长度L3和宽度W典型地均在0.3mm与0.8mm之间。对于一些应用,第一轴向部分260延伸至头部240。(以上参考图1A-B提到的截面与截面264类似。)

典型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230具有轴向长度L2,其至少是3mm,不大于20mm(例如不大于10mm),和/或在3mm与20mm之间,例如10mm。典型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230成形为,限定并径向地包围沿着轴向长度L2的至少75%延伸的空的区域252。换句话说,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形状典型地不构造为限定柄或轴。

典型地,引线254包括金属,例如生物医学植入物的领域中已知的标准的可植入的合金,例如ISO 5832 1-14部分中描述的那些。

对于一些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230具有: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230的无轴螺旋形部分250的第一轴向部分260的第一轴向刚度,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230的无轴螺旋形部分250的第二轴向部分262(比第一轴向部分260远)的第二轴向刚度,第二轴向刚度大于第一轴向刚度,以及

·可选地,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无轴螺旋形部分250的第三轴向部分264(比第二轴向部分262远)的第三轴向刚度,第三轴向刚度小于第二轴向刚度(第三轴向刚度可等于或不同于第一轴向刚度)。

对于一些应用,第二轴向刚度是第一轴向刚度的至少120%。对于一些应用,第一轴向刚度在2N/mm与100N/mm之间,和/或第二轴向刚度在3N/mm与200N/mm之间。对于一些应用,第二轴向刚度是第三轴向刚度的至少120%。对于一些应用,第三轴向刚度在2N/mm与100N/mm之间。

在使引线成形为螺旋结构之前,可通过改变引线长度的每厘米的扭曲次数来实现这些不同的轴向刚度;每厘米具有更多数量的扭曲的轴向部分更硬。替代地或附加地,可通过改变支柱的厚度、化学成分,和/或通过例如沿着螺旋结构用不同的热处理来处理不同的轴向部分,来实现这些不同的轴向刚度。

对于一些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230具有: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230的无轴螺旋形部分250的第一轴向部分260的第一轴向屈服强度,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230的无轴螺旋形部分250的第二轴向部分262(比第一轴向部分260远)的第二轴向屈服强度,第二轴向屈服强度大于第一轴向屈服强度,以及

·可选地,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无轴螺旋形部分250的第三轴向部分264(比第二轴向部分262远)的第三轴向屈服强度,第三轴向屈服强度小于第二轴向屈服强度(第三轴向屈服强度可等于或不同于第一轴向屈服强度)。

对于一些应用,第二轴向屈服强度是第一轴向屈服强度的至少120%。对于一些应用,第一轴向屈服强度在5N与15N之间,和/或第二轴向屈服强度在6N与30N之间。对于一些应用,第二轴向屈服强度是第三轴向屈服强度的至少120%。对于一些应用,第三轴向屈服强度在5N与15N之间。

在使引线成形为螺旋结构之前,可通过改变引线长度的每厘米的扭曲次数来实现这些不同的轴向屈服强度;每厘米具有更多数量的扭曲的轴向部分更硬。替代地或附加地,可通过改变支柱的厚度、化学成分,和/或通过例如沿着螺旋结构用不同的热处理来处理不同的轴向部分,来实现这些不同的轴向刚度。

这些不同的轴向刚度和/或屈服强度的一个结果是,如果在锚状物220的近端242处对头部240施加过度的张力,那么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230通常在沿着第二轴向部分262伸长之前沿着第一轴向部分260伸长,使得第一轴向部分260用作机械保险丝。如上文参考图7C描述的,设置第一轴向部分260有效地减小锚状物的将锚状物保持在位的主要部分(例如第二轴向部分262)上的力,从而减小或消除在植入过程中及然后在锚状物的长期植入过程中松开锚状物、破坏锚状物或撕裂组织的危险。替代地或附加地,医生可在第二轴向部分262伸长之前减小或停止增加张力,从而降低导致对第二轴向部分262所植入其中的组织造成损伤的伸长的风险,并降低张力将从组织拉动锚状物的风险。对于一些应用,医生在施加张力的同时实时地监测第一轴向部分260的长度,以感测第一轴向部分260的伸长,例如使用成像(例如,荧光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超声心动描记术、超声波扫描术或MRI)来监测。替代地或附加地,医生可使用触觉反馈来感测伸长。典型地,第一轴向部分260在伸长时会经历塑性变形。结果,第一轴向部分260会吸收施加至锚状物的过度的力,而不是将锚状物与组织分开,或导致锚状物上的其他部分出现故障。

对于一些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230的轴向刚度通常至少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轴向部分连续地变化,使得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230具有(a)沿着第一轴向部分260的仅在单个轴向位置处的第一轴向刚度,(b)沿着第二轴向部分262的仅在单个轴向位置处的第二轴向刚度,和/或(c)沿着第三轴向部分264的仅在单个轴向位置处的第三轴向刚度。

替代地或附加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230的轴向刚度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一个或多个轴向部分是恒定的,使得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230具有(a)沿着第一轴向部分260的在多个轴向位置处的第一轴向刚度,(b)沿着第二轴向部分262的在多个轴向位置处的第二轴向刚度,和/或(c)沿着第三轴向部分264的在多个轴向位置处的第三轴向刚度。

对于一些应用,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230的轴向屈服强度通常至少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轴向部分连续地变化,使得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230具有(a)沿着第一轴向部分260的仅在单个轴向位置处的第一轴向屈服强度,(b)沿着第二轴向部分262的仅在单个轴向位置处的第二轴向屈服强度,和/或(c)沿着第三轴向部分264的仅在单个轴向位置处的第三轴向屈服强度。

替代地或附加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230的轴向屈服强度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一个或多个轴向部分是恒定的,使得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230具有(a)沿着第一轴向部分260的在多个轴向位置处的第一轴向屈服强度,(b)沿着第二轴向部分262的在多个轴向位置处的第二轴向屈服强度,和/或(c)沿着第三轴向部分264的在多个轴向位置处的第三轴向屈服强度。

参考图8C。如上所述,在使引线成形为螺旋结构之前,可通过改变引线长度的每厘米的扭曲次数来实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230的不同轴向部分的不同的轴向屈服强度和/或轴向刚度。对于一些应用,不扭曲第一轴向部分260(即,每厘米具有零次扭曲),以对此轴向部分设置其相对低的轴向屈服强度和/或轴向刚度。对于一些应用,第三轴向部分264的全部或一部分(例如顶端)被磨成平滑的。

现在参考图9A-B和图10A-B,其是根据本发明的相应应用的输送系统700的两种构造的示意图。输送系统700用来输送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并与上文参考图7A-D描述的技术结合地来实现。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包括上文分别参考图1A-B、图2A-B和图8A-C描述的组织锚状物20、组织锚状物120,或组织锚状物220,或者包括本领域中已知的另一组织锚状物(其可选地通过旋转来插入)。通过图示且非限制性地,在图9A-B和图10A-B所示的构造中,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包括上文参考图1A-B描述的组织锚状物20。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被指定为在第一植入位置630处至少部分地植入心脏组织中,如上文参考图7A-B描述的。

输送系统700包括上文参考图7A-D描述的锚状物布置管624。输送系统700进一步包括不透射线的标记物710,其例如通过柔性连接元件(例如图9A-B所示的弹簧714、图10A-B所示的穗带(braid)716、网或截断管头(cut tube))与锚状物布置管624的远端712耦接。不透射线的标记物710和柔性连接元件(弹簧714、穗带716、网或截断管头)一开始径向地布置在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周围,使得不透射线的标记物710可相对于远端712沿着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轴向地移动。不透射线的标记物710的内径稍微大于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的外径。当标记物710朝着远端712移动时,柔性连接元件(弹簧714、穗带716、网或截断管头)轴向地压缩。柔性连接元件(弹簧714、穗带716、网或截断管头)在远端偏压标记物。标记物710可具有任何适当的形状,例如盘形。

对于设置有穗带716的应用,如图10A-B所示,穗带包括生物兼容的合金(例如St.St.、Co.Cr.、钛、NiTi等)或者硬质聚合物(诸如PEEK、PEKK等)。

对于一些应用,不透射线的标记物710通过弹簧714和穗带716两者(结构未示出)而与锚状物布置管624的远端712耦接。穗带径向地包围弹簧,并帮助确定弹簧保持笔直,而不是径向地向外凸出。

如图9A和图10A所示,当医生开始使第一组织接合元件660a在第一植入位置630旋转至组织中时,弹簧714或穗带716(或网或截断管头)在远端推动标记物710抵靠组织表面。标记物710不穿透组织,从而留在组织的表面,与其接触。结果,当医生继续使元件660a进一步旋转至组织中时,组织的表面将标记物710保持在位,从而使标记物710更靠近锚状物布置管624的远端712并更靠近元件660a的头部40。

使用成像(例如,荧光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超声心动描记术、超声波扫描术或MRI)来观察标记物710和锚状物的更近端的部分(例如头部40),并且,当锚状物前进至组织中时,实时地估计并监测标记物与锚状物的近端(例如头部)之间的距离。当标记物到达离锚状物头预期的距离(例如到达头部本身)时,组织耦接元件已经完全进入(例如旋入)并嵌在组织中,于是,医生停止旋转锚状物。

替代地或附加地,锚状物布置管624在其远端712附近包括一个或多个不透射线的标记物。

本发明的范围包括在以下申请中描述的实施例,这些申请被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并通过引用方式结合于此。在实施例中,在一个或多个以下申请中描述的技术和设备与本文描述的技术和设备组合:

·2010年1月22日提交的美国申请12/692,061,其作为美国专利申请公开2011/0184510而被公开;

·2011年1月20日提交的国际申请PCT/IL2011/000064,其作为PCT公开WO 2011/089601而被公开;

·2011年7月21日提交的美国申请13/188,175,其作为美国专利申请公开2012/0035712而被公开;

·2012年5月31日提交的名为“锁定概念(Locking concepts)”的美国申请13/485,145,其作为美国专利申请公开2013/0325115而被公开;

·2012年7月19日提交的名为“用于使用张力来修复三尖瓣的方法和设备(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icuspid valve repair using tension)”的美国申请13/553,081,其作为美国专利申请公开2013/0018459而被公开;以及

·2012年7月19日提交的名为“用于使用张力来修复三尖瓣的方法和设备(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icuspid valve repair using tension)”的国际申请PCT/IL2012/000282,其作为PCT公开WO2013/011502而被公开。

特别地,本文描述的组织锚状物可用作一个或多个在以上列出的申请中描述的组织锚状物(例如螺旋形组织锚状物),与本文描述的其他技术相结合。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发明不限于上文已经特别示出和描述的内容。而是,本发明的范围包括上述各种特征的组合和子组合,以及现有技术中所不具有的其变化和修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这些是在阅读以上描述时将会认识到的。

组织锚状物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组织锚状物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组织锚状物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锚状物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锚状物设备.pdf(6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80013134.5 (22)申请日 2014.01.09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500783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10.28 (30)优先权数据 61/750,427 2013.01.09 US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5.09.08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IL2014/050027 2014.01.09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4/108903 EN 2014.0。

2、7.17 (73)专利权人 4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美国马萨诸塞州 (72)发明人 伊登托比斯 迈克尔吉尔摩 查尔洛特墨菲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责任公司 11240 代理人 李静 马强 (51)Int.Cl. A61B 17/06(2006.01) A61N 1/05(2006.01) A61B 90/00(2016.01) 审查员 邵建霞 (54)发明名称 组织锚状物设备 (57)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组织锚状物设备及其相关 设备和相关使用方法, 其中, 组织锚状物(20)包 括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 件围绕其纵向轴线(32)设置并具有远端组织。

3、穿 透顶端(34)。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具有: 沿 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30)的第一轴向部分 (60)的第一轴向刚度;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 (30)的比第一轴向部分(60)更靠近远端的第二 轴向部分(62)的第二轴向刚度, 第二轴向刚度大 于第一轴向刚度; 以及沿着比第二轴向部分(62) 更靠近远端的第三轴向部分(64)的第三轴向刚 度, 第三轴向刚度小于第二轴向刚度。 还描述了 其他实施例。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39页 附图20页 CN 105007832 B 2018.01.23 CN 105007832 B 1.一种组织锚状物设备, 包括: 组织锚状物, (a)所述组织锚。

4、状物包括在所述组织锚状物的远端处具有远端组织穿透 顶端的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 并且(b)所述组织锚状物成形为限定从所述组织锚状物的近 端延伸至所述远端的纵向通道; 以及 深度探测工具, 所述深度探测工具包括不透射线的珠子, 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成形为 限定穿过其的孔, 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定位在所述纵向通道内, 使得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 能沿着所述纵向通道滑动, 其中, 当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穿透并进入组织中时, 所述不 透射线的珠子不穿透组织, 而是留在组织的表面并与组织的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锚状物设备, 其中, 所述深度探测工具进一步包括轴, 所 述轴能去除地定位在所述纵向。

5、通道内, 使得所述轴穿过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的所述孔, 并 且使得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能沿着所述轴并沿着所述纵向通道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织锚状物设备, 其中, 所述轴的远端顶端是尖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织锚状物设备, 其中, 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成形为限定 远端止挡件, 所述远端止挡件防止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在远端离开所述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织锚状物设备, 其中, 所述组织锚状物成形为在其所述近端处限定头部, 其中, 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成形为限定并径向地包围空的空间, 所述空的空间沿 着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轴向长度的至少75延伸, 其中, 所。

6、述纵向通道的远端部分与所述空的空间重合, 其中, 所述纵向通道的近端部分由所述头部限定, 其中, 所述纵向通道的所述远端部分比所述纵向通道的所述近端部分宽, 并且 其中, 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定位在所述纵向通道的所述远端部分内, 在所述空的空间 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织锚状物设备, 其中, 所述深度探测工具进一 步包括引线, 所述引线至少部分地设置于所述纵向通道内, 并且所述引线使所述不透射线 的珠子与所述组织锚状物的近端部分耦接, 从而防止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离开所述组织锚 状物的远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织锚状物设备, 其中, 所述引线成形为螺旋形弹簧。 8.一种。

7、组织锚状物设备, 包括组织锚状物, 所述组织锚状物包括: 不透射线的珠子, 成形为限定穿过其的孔; 以及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 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包括无轴螺旋形部分, 所述无轴螺旋 形部分: (a)围绕其纵向轴线设置; (b)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端; 并且(c)具有至少3mm的轴向 长度, 并且 其中, 所述无轴螺旋形部分穿过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的所述孔, 使得所述不透射线的 珠子能沿着所述无轴螺旋形部分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织锚状物设备, 其中, 所述轴向长度小于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织锚状物设备, 其中, 所述无轴螺旋形部分沿着所述螺旋 形组织耦接元件的轴向长。

8、度的至少75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织锚状物设备, 其中, 所述组织锚状物成形为在其近端处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5007832 B 2 限定头部, 并且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与所述头部耦接的柔性纵向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组织锚状物设备, 其中, 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 包括成形为限定穿过其的相应的孔的多个不透射线的珠子, 并且其中, 所述螺旋形组织耦 接元件穿过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的所述孔, 使得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能沿着所述螺旋形组 织耦接元件滑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织锚状物设备, 其中, 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围绕其纵向轴线。

9、设置, 并具有: 沿着所述无轴螺旋形部分的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表面, 所述第一表面具有第一表面特 征, 以及 沿着所述无轴螺旋形部分的与所述第一轴向部分不同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表面, 所 述第二表面具有第二表面特征, 所述第二表面特征构造成比所述第一表面特征更大程度地 抑制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旋转, 其中, 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中的第一个珠子一开始定位于所述第二轴向部分的远端, 并且 其中, 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中的第二个珠子一开始定位于所述第二轴向部分的近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织锚状物设备, 其中, 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包括恰好两个 不透射线的珠子。 15.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

10、一项所述的组织锚状物设备, 其中, 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围绕其纵向轴线设置, 并具有: 沿着所述无轴螺旋形部分的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表面, 所述第一表面具有第一表面特 征, 以及 沿着所述无轴螺旋形部分的与所述第一轴向部分不同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表面, 所 述第二表面具有第二表面特征, 所述第二表面特征构造成比所述第一表面特征更大程度地 抑制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旋转, 并且 其中, 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一开始定位于所述第二轴向部分的远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组织锚状物设备, 其中, 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构造成在前进至组织中时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 并 且 其中, 所述第二表面特征。

11、构造成, 与在和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上的 旋转相比, 更小程度地抑制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在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上的旋转。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5007832 B 3 组织锚状物设备 0001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 本申请要求2013年1月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1/750,427的优先权, 该美国临时 申请被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并通过引用方式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0003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组织锚状物, 特别涉及用于用来植入软组织(例如心脏组织)中 的组织锚状物的锚状物。 背景技术 0004 组织锚状物用于将元件(例如电极引线或缝线)锚状物定至组织(。

12、例如骨组织或软 组织)。 一些组织锚状物成形为在其周围限定轴和螺纹, 而其他组织锚状物成形为限定没有 轴的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一些应用提供组织锚状物, 每个组织锚状物包括大致螺旋形的组织耦接 元件以及典型地近端头部。 典型地,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大致矩形(例如方形)截面。 对 于一些应用,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 (a)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无轴螺旋形部分的 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轴向厚度; 以及(b)沿着无轴螺旋形部分的比第一轴向部分更靠近远 端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轴向厚度。 第二轴向厚度大于第一轴向厚度。 第一轴向厚度和第 二轴向厚度是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

13、件的纵向轴线测量的。 替代地或附加地, 螺旋形组织 耦接元件具有: (a)沿着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轴向屈服强度; 以及(b)沿着第二轴向部分的 第二轴向屈服强度(比第一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 第二轴向屈服强度大于第一轴向屈服强 度。 进一步替代地或附加地,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 (a)沿着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轴向 刚度; 以及(b)沿着第二轴向部分(比第一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的第二轴向刚度。 第二轴向 刚度大于第一轴向刚度。 0006 这些不同的厚度、 屈服强度和/或轴向刚度的一个结果是, 如果对近端头部施加过 度的张力(例如通过如下所述的柔性纵向构件施加), 那么,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通常在。

14、沿 着第二轴向部分伸长之前会沿着第一轴向部分伸长。 因此, 第一轴向部分用作机械保险丝。 设置第一轴向部分有效减小锚状物的将锚状物保持在位的主要部分上的力, 从而减小或消 除在植入过程中和之后在锚状物的长期植入过程中松开锚状物、 破坏锚状物或撕裂锚状物 的危险。 替代地或附加地, 医生可在第二轴向部分伸长之前减少或停止增加张力, 从而减小 导致对第二轴向部分植入其中的组织造成损坏的伸长的风险, 以及张力将把锚状物从组织 拉开的风险。 对于一些应用, 医生在施加张力的同时实时地感测第一轴向部分的伸长, 例如 通过使用成像和/或触觉反馈。 第一轴向部分在伸长时可能经历塑性变形。 结果, 施加至锚 。

15、状物的过度的力由第一轴向部分吸收, 而不是使锚状物与组织分离, 或使锚状物上的其他 部分产生故障。 说 明 书 1/39 页 4 CN 105007832 B 4 0007 对于一些应用,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成形为限定: (a)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 无轴螺旋形部分的第一轴向表面特征部分的第一表面, 该第一表面具有第一表面特征; 以 及(b)沿着无轴螺旋形部分的与第一轴向表面特征部分不同的第二轴向表面特征部分的第 二表面。 第二表面具有第二表面特征, 其构造成比第一表面特征更大程度地抑制螺旋形组 织耦接元件的旋转。 第一表面特征可以具有, 例如, 高级别的平滑度。 0008 对于一些应用, 。

16、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构造成当进入组织中时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旋 转, 第二表面特征构造成, 与在和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上相比, 更小程度地抑 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在第一旋转方向上的旋转。 因此, 第二表面构造成通常不抑制螺旋 形组织耦接元件在远端进入(例如旋入)组织中, 并构造成抑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在近端 从组织去除(例如松开), 从而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更好地锚定在组织中。 0009 对于一些应用, 第二表面是锯齿形状的, 以提供第二表面特征。 典型地, 锯齿形状 的第二表面不限定任何切割表面。 替代地或附加地, 对于一些应用, 第二表面特征具有表面 粗糙度。 对于一些应用, 与上述不。

17、同的轴向厚度、 屈服强度和/或刚度相组合地实现这些不 同的表面特征。 0010 对于一些应用,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包括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 并包括沿着螺旋 形组织耦接元件在一接合部处与单螺旋轴向部分连接的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 无轴单螺旋 轴向部分成形为限定单个螺旋形元件。 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成形为限定两个彼此轴向偏离 的螺旋形元件。 因此, 无轴单螺旋部分和无轴双螺旋部分布置为, 使得无轴单螺旋部分在接 合部处轴向地分成无轴双螺旋部分。 典型地, 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位于无轴单螺旋轴向部 分的近端。 0011 典型地, 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的轴向屈服强度大于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的轴向屈 服强度。 就。

18、第一轴向部分和第二轴向部分的不同的轴向屈服强度而言, 这些不同的轴向屈 服强度可提供上述相同的益处。 另外, 对于一些应用, 无轴双螺旋部分的两个螺旋形元件彼 此旋转地偏离介于160度与200度之间的角度, 例如180度, 其可能抵消或减小任何力矩。 0012 对于一些应用,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至少一个无轴螺旋形部分, 在螺旋形 组织耦接元件的径向厚度保持恒定的同时,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轴向厚度变化。 沿着轴 线测量轴向厚度, 并垂直于轴线测量径向厚度。 0013 通常, 典型地, 对于在心脏组织生长牢固地植入锚状物之前所需的至少500,000至 1百万次心动周期, 本文描述的组织锚状。

19、物可提供良好的组织锚定。 组织锚状物的构造可减 小组织锚状物松开、 组织的一部分变松或机械破坏的可能性。 0014 在本发明的一些应用中, 组织锚状物进一步包括不透射线的珠子, 其成形为限定 穿过其的孔。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穿过珠子的孔, 使得珠子可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滑 动。 因此, 珠子用作指示组织耦接元件穿透至软组织(例如心脏组织)中的深度的标记物。 0015 当旋转时,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穿透并进入组织中。 珠子不穿透组织, 因此留在组 织的表面, 与其接触。 结果, 当组织耦接元件进入组织中时, 珠子保持固定且朝向锚状物的 近端(并朝向头部)沿着组织耦接元件滑动。 换句话说, 锚状。

20、物的近端(和头部)更靠近珠子 地移动, 如沿着轴线测量的。 使用成像(例如荧光检查)来观察珠子和锚状物的更近端的部 分(例如头部), 并且, 当锚状物进入组织中时, 实时地估计并监测珠子与锚状物的近端(例 如头部)之间的距离。 当珠子到达离头部(例如到达头部本身)的预期距离时, 组织耦接元件 说 明 书 2/39 页 5 CN 105007832 B 5 已完全进入(例如旋入)并嵌在组织中, 于是, 医生停止旋转锚状物。 0016 不使用例如这种用于可视化锚状物进入组织中的技术, 则通常难以确定组织锚状 物何时已经完全嵌入组织中, 这是因为组织在一些图像(例如荧光检查图像)中难以看到。 结果,。

21、 组织锚状物可能非有意地未充分进入组织中, 从而导致较差地锚定在组织中, 或过度 进入组织中, 这可能撕裂或以其他方式损伤组织。 0017 本发明的一些应用提供了一种深度探测工具, 其包括轴和不透射线的珠子, 珠子 成形为限定穿过其的孔。 轴和珠子布置成使得轴穿过珠子的孔, 使得珠子可沿着轴滑动。 组 织锚状物成形为限定从其近端延伸至其远端的纵向通道。 深度探测工具的轴可去除地定位 在通道内, 典型地与锚状物的纵向轴线同轴。 珠子定位在通道的远端部分内。 珠子典型地一 开始定位在组织锚状物的远端处或其附近。 对于一些应用,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成形为限 定防止珠子在远端离开轴的远端止挡件。 00。

22、18 珠子用作指示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穿透到软组织(例如心脏组织)中的深度的标 记物。 当旋转时,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穿透并进入组织中。 珠子不穿透组织, 因此留在组织 的表面, 与其接触。 结果, 当组织耦接元件进入组织中时, 珠子保持固定且朝向锚状物的近 端(并朝向头部)移动。 换句话说, 锚状物的近端(和头部)更靠近珠子地移动, 如沿着轴线测 量的。 0019 使用成像(例如荧光检查)来观察珠子和锚状物的更近端的部分(例如头部), 并 且, 当锚状物进入组织中时, 实时地估计并监测珠子与锚状物的近端(例如头部)之间的距 离。 当珠子到达离头部(例如到达头部本身)的预期距离时, 组织耦接元件。

23、已完全进入(例如 旋入)并嵌在组织中, 于是, 医生停止旋转锚状物。 医生在近端将轴从通道收回, 将珠子留在 由螺旋结构限定的空的空间的近端;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包含珠子。 0020 不使用例如这种用于可视化锚状物进入组织中的技术, 则通常难以确定组织锚状 物何时已经完全嵌入组织中, 这是因为组织在一些图像(例如荧光检查图像)中难以看到。 结果, 组织锚状物可能非有意地未充分进入组织中, 导致较差地锚定在组织中, 或过度进入 组织中, 可能撕裂或以其他方式损伤组织。 0021 在本发明的一些应用中, 本文描述的组织锚状物和工具用于使用张力来修复三尖 瓣。 典型地, 本文描述的用于修复三尖瓣的技。

24、术, 便于通过改变三尖瓣的几何形状和/或通 过改变患者心脏的右心房的壁部的几何形状, 来减少三尖瓣回流。 在本发明的一些应用中, 提供实现三尖瓣的分牙术的技术。 对于这种应用, 典型地, 将前叶和隔叶一起拉动以增强接 合。 对于一些应用, 包括一个本文描述的组织锚状物的第一组织接合元件刺穿患者的心脏 组织的一部分并在第一植入位置处被植入。 第二组织接合元件包括在下腔静脉或上腔静脉 中的第二植入位置处被植入的支架。 在第一组织接合元件与第二组织接合元件之间耦接有 柔性纵向构件, 该柔性纵向构件用来在这些元件之间提供张力。 对于一些应用, 提供多个第 一组织接合元件(例如两个或三个), 其被植入心。

25、脏组织的位于心瓣膜附近的相应部分中。 0022 本发明的一些应用提供了一种用于输送第一组织接合元件的输送系统。 可选地, 第一组织接合元件可包括一个本文描述的组织锚状物。 输送系统包括锚状物布置管和不透 射线的标记物, 所述标记物与锚状物布置管的远端耦接, 典型地通过柔性连接元件耦接, 例 如弹簧、 穗带、 网或截断管头。 不透射线的标记物和柔性连接元件一开始径向地布置在第一 组织接合元件周围, 使得不透射线的标记物可相对于锚状物布置管的远端沿着第一组织接 说 明 书 3/39 页 6 CN 105007832 B 6 合元件轴向地移动。 当标记物朝向锚状物布置管的远端移动时, 柔性连接元件轴。

26、向地压缩。 柔性连接元件在远端偏压标记物。 标记物可具有任何适当的形状, 例如盘形。 0023 当医生开始将第一组织接合元件在第一植入位置处旋转到组织中时, 弹簧在远端 推动标记物抵靠组织的表面。 标记物不穿透组织, 从而留在组织的表面, 与其接触。 结果, 当 医生继续将第一组织接合元件进一步旋转到组织中时, 组织的表面将标记物保持在位, 使 标记物更接近锚状物布置管的远端且更接近第一组织接合元件的头部。 0024 使用成像(例如荧光检查)来观察标记物和锚状物的更近端的部分(例如头部), 并 且, 当锚状物进入组织中时, 实时地估计并监测标记物与锚状物的近端(例如头部)之间的 距离。 当标记。

27、物到达离头部的预期距离(例如到达头部本身)时, 组织耦接元件已完全进入 (例如旋入)并嵌在组织中, 于是, 医生停止旋转锚状物。 0025 因此, 根据本发明的应用, 提供了一种包括组织锚状物的设备, 组织锚状物包括螺 旋形组织耦接元件, 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围绕其纵向轴线设置并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 端, 其中, 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 0026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无轴螺旋形部分的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轴向厚度, 以 及 0027 沿着无轴螺旋形部分的比第一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轴向 厚度, 第二轴向厚度大于第一轴向厚度, 第一轴向厚度和第二轴向厚度是沿着轴线测量的。 。

28、0028 对于一些应用, 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 0029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轴向屈服强度, 0030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轴向屈服强度, 第二轴向屈服强 度大于第一轴向屈服强度, 以及 0031 沿着第三轴向部分的第三轴向屈服强度, 第三轴向屈服强度小于第二轴向屈服强 度。 0032 替代地或附加地, 对于一些应用: 0033 第一轴向部分和第二轴向部分是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无轴螺旋形部分, 并且 0034 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 0035 沿着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轴向厚度, 以及 0036 沿着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轴向厚度, 第二轴向厚。

29、度大于第一轴向厚度, 第一轴向 厚度和第二轴向厚度是沿着轴线测量的。 0037 对于一些应用,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沿着第三轴向部分的第三轴向厚度, 第 三轴向厚度小于第二轴向厚度, 第三轴向厚度是沿着轴线测量的。 0038 对于一些应用,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沿着比第二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的第三 轴向部分的第三轴向厚度, 第三轴向厚度小于第二轴向厚度, 第三轴向厚度是沿着轴线测 量的。 0039 替代地或附加地, 对于一些应用, 组织锚状物成形为在其近端处限定头部, 并且, 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与头部耦接的柔性纵向构件。 0040 对于一些应用: 0041 远端组织穿透顶端位于组织锚状物的远。

30、端, 组织锚状物成形为限定从锚状物的近 端延伸至远端的纵向通道, 并且 说 明 书 4/39 页 7 CN 105007832 B 7 0042 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深度探测工具, 其包括成形为限定穿过其的孔的不透射线的 珠子, 珠子定位在通道内, 使得珠子可沿着通道滑动。 0043 对于一些应用, 深度探测工具进一步包括可去除地定位在通道内的轴, 使得轴穿 过珠子的孔, 并使得珠子可沿着轴并沿着通道滑动。 对于一些应用, 轴的远端是尖的。 0044 对于一些应用,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成形为限定远端止挡件, 其防止不透射线的 珠子在远端离开轴。 0045 对于任何上述应用: 0046 组织锚状物。

31、的可成形为在其近端处限定头部, 0047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可成形为限定并径向地包围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轴 向长度的至少75延伸的空的空间, 0048 通道的远端部分可与所述空的空间重合, 0049 通道的近端部分可由头部限定, 0050 通道的远端部分可比通道的近端部分宽, 并且 0051 珠子可定位在通道的远端部分内, 在所述空的空间中。 0052 对于任何上述应用, 深度探测工具可进一步包括引线, 其至少部分地设置于通道 内, 并且其使珠子与组织锚状物的近端部分耦接, 从而防止珠子离开组织锚状物的远端。 对 于一些应用, 引线成形为螺旋形弹簧。 0053 根据本发明的应用, 进一步提。

32、供了一种包括组织锚状物的设备, 组织锚状物包括 围绕其纵向轴线设置并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端的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 其中, 螺旋形组织 耦接元件具有: 0054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轴向屈服强度, 0055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比第一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 轴向屈服强度, 第二轴向屈服强度大于第一轴向屈服强度, 以及 0056 沿着比第二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的第三轴向部分的第三轴向屈服强度, 第三轴向 屈服强度小于第二轴向屈服强度。 0057 对于一些应用, 组织锚状物成形为在其近端处限定头部, 且第一轴向部分延伸至 头部。 0058 替代地或附加地, 对于。

33、一些应用, 组织锚状物成形为在其近端处限定头部, 且该设 备进一步包括与头部耦接的柔性纵向构件。 0059 根据本发明的应用, 还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包括组织锚状物的设备, 组织锚状物包 括围绕其纵向轴线设置并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端的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 其中, 螺旋形组 织耦接元件具有: 0060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轴向刚度, 0061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比第一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 轴向刚度, 第二轴向刚度大于第一轴向刚度, 以及 0062 沿着比第二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的第三轴向部分的第三轴向刚度, 第三轴向刚度 小于第二轴向刚度。 0063 对于一。

34、些应用, 组织锚状物成形为在其近端处限定头部, 且第一轴向部分延伸至 头部。 说 明 书 5/39 页 8 CN 105007832 B 8 0064 替代地或附加地, 对于一些应用, 组织锚状物成形为在其近端处限定头部, 且该设 备进一步包括与头部耦接的柔性纵向构件。 0065 根据本发明的应用, 另外提供了一种包括组织锚状物的设备, 组织锚状物包括围 绕其纵向轴线设置并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端的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 其中, 螺旋形组织耦 接元件构造成当前进至组织中时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 并具有: 0066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无轴螺旋形部分的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表面, 第一表 面具有第一表。

35、面特征, 以及 0067 沿着无轴螺旋形部分的与第一轴向部分不同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表面, 第二表 面具有第二表面特征, 其构造成: (a)比第一表面特征更大程度地抑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 的旋转; 以及(b)与在和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上相比, 更小程度地抑制螺旋形 组织耦接元件在第一旋转方向上的旋转, 0068 其中, 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面向同一空间方向。 0069 对于一些应用, 第二轴向部分比第一轴向部分更靠近近端。 替代地, 第二轴向部分 比第一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 0070 对于一些应用, 组织锚状物成形为在其近端处限定头部, 且第一轴向部分延伸至 头部。 0071 对于一些。

36、应用, 所述空间方向指向近端, 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面向近端。 0072 对于一些应用, 组织锚状物成形为在其近端处限定头部, 且该设备进一步包括与 头部耦接的柔性纵向构件。 0073 对于上述任何应用,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可具有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第三 轴向部分的第三表面, 第三轴向部分比第二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 第三表面具有第三表面 特征, 其构造成比第二表面特征更小程度地抑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旋转, 并且, 第一表 面、 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可面向同一空间方向。 对于一些应用, 第一表面特征和第三表面特 征构造成以相同的程度抑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旋转。 0074 对于上述任何应用, 。

37、第二表面可以是锯齿形状的, 以提供第二表面特征。 对于一些 应用, 锯齿形状的第二表面不限定任何切割表面。 对于一些应用, 所述空间方向指向近端, 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面向近端。 0075 对于上述任何应用, 第二表面特征可以具有表面粗糙度。 对于一些应用, 所述空间 方向指向近端, 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面向近端。 0076 对于上述任何应用, 第一轴向部分的轴向长度可以是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轴向 长度的至少10, 和/或第一轴向部分的轴向长度可以不大于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轴向 长度的30。 0077 根据本发明的应用, 还另外提供了一种包括组织锚状物的设备, 组织锚状物包括: 0078 不透射线。

38、的珠子, 其成形为限定穿过其的孔; 以及 0079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 其包括无轴螺旋形部分, 所述无轴螺旋形部分: (a)围绕其 纵向轴线设置; (b)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端; 以及(c)具有至少3mm的轴向长度, 并且 0080 其中, 无轴螺旋形部分穿过珠子的孔, 使得珠子可沿着无轴螺旋形部分滑动。 0081 对于一些应用, 轴向长度小于10mm。 0082 对于一些应用, 无轴螺旋形部分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轴向长度的至少75 说 明 书 6/39 页 9 CN 105007832 B 9 延伸。 0083 对于一些应用, 组织锚状物成形为在其近端处限定头部, 且该设备进一步包括与 。

39、头部耦接的柔性纵向构件。 0084 对于上述任何应用, 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可包括多个成形为限定穿过其的相应的 孔的不透射线的珠子,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可穿过这些珠子的孔, 使得珠子可沿着螺旋形 组织耦接元件滑动。 0085 对于一些应用: 0086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围绕其纵向轴线设置, 并具有: (a)沿着无轴螺旋形部分的第 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表面, 第一表面具有第一表面特征; 以及(b)沿着无轴螺旋形部分的与第 一轴向部分不同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表面, 第二表面具有第二表面特征, 其构造成比第 一表面特征更大程度地抑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旋转, 0087 不透射线的珠子中的第一个珠子一开始定。

40、位于第二轴向部分的远端, 并且 0088 不透射线的珠子中的第二个珠子一开始定位于第二轴向部分的近端。 0089 对于一些应用, 所述不透射线的珠子包括正好两个不透射线的珠子。 0090 对于上述任何应用,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可围绕其纵向轴线设置, 并可具有: (a) 沿着无轴螺旋形部分的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表面, 第一表面具有第一表面特征; 以及(b)沿 着无轴螺旋形部分的与第一轴向部分不同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表面, 第二表面具有第二 表面特征, 其构造成比第一表面特征更大程度地抑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旋转, 并且, 珠 子一开始可定位于第二轴向部分的远端。 对于一些应用,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

41、构造成当前 进至组织中时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 第二表面特征构造成, 与在和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 第二旋转方向上相比, 更小程度地抑制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在第一旋转方向上的旋转。 0091 根据本发明的应用, 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组织锚状物的设备, 组织锚状物包括螺旋 形组织耦接元件,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围绕其纵向轴线设置, 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端, 并至 少包括: 0092 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 其成形为限定单个螺旋形元件, 以及 0093 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在一接合部处与无轴单螺旋轴向 部分连接。 0094 对于一些应用,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至少3mm的轴向长度, 无轴。

42、单螺旋部分和 无轴双螺旋部分共同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轴向长度的至少75延伸。 0095 对于一些应用, 无轴双螺旋部分成形为, 限定两个彼此旋转地偏离介于160度与 200度之间的角度的螺旋形元件。 0096 对于一些应用, 组织锚状物成形为在其近端限定头部, 且该设备进一步包括与头 部耦接的柔性纵向构件。 0097 对于一些应用, 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在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上的离接合部250微 米的距离的第一位置处具有单螺旋轴向厚度, 该距离是围绕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在周向上 测量的; 包括两个螺旋形元件和轴向间隙的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在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上 的离接合部该距离的第二位置处具有双螺。

43、旋轴向厚度, 单螺旋轴向厚度和双螺旋轴向厚度 是沿着轴线测量的; 双螺旋轴向厚度等于单螺旋轴向厚度的75与120之间。 0098 对于一些应用, 无轴双螺旋部分成形为限定两个彼此轴向偏离的螺旋形元件, 由 说 明 书 7/39 页 10 CN 105007832 B 10 轴向间隙隔开。 0099 对于上述任何应用, 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的轴向屈服强度可大于无轴双螺旋轴向 部分的轴向屈服强度。 对于一些应用, 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的轴向屈服强度是无轴双螺旋 轴向部分的轴向屈服强度的至少120。 0100 对于上述任何应用, 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可位于无轴单螺旋轴向部分的近端。 对 于一些应用, 组织。

44、锚状物成形为于其近端处限定头部, 并且其中, 无轴双螺旋轴向部分延伸 至头部。 0101 根据本发明的应用,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设备, 其包括: 0102 组织锚状物, 其(a)包括在组织锚状物的远端处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部端的螺旋 形组织耦接元件, 并且(b)成形为限定从锚状物的近端延伸至远端的纵向通道; 以及 0103 深度探测工具, 其包括成形为限定穿过其的孔的不透射线的珠子, 珠子定位在通 道内, 使得珠子可沿着通道滑动。 0104 对于一些应用, 深度探测工具进一步包括轴, 其可去除地定位在通道内, 使得轴穿 过珠子的孔, 并使得珠子可沿着轴并沿着通道滑动。 对于一些应用, 轴的远端顶端。

45、是尖的。 对于一些应用,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成形为限定远端止挡件, 其防止不透射线的珠子在远 端前进离开轴。 0105 对于上述任何应用: 0106 组织锚状物可成形为于其近端处限定头部, 0107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可成形为限定并径向地包围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轴 向长度的至少75延伸的空的空间, 0108 通道的远端部分可与所述空的空间重合, 0109 通道的近端部分可由头部限定, 0110 通道的远端部分可比通道的近端部分宽, 并且 0111 珠子可定位在通道的远端部分内, 在所述空的空间中。 0112 对于上述任何应用, 深度探测工具可进一步包括引线, 其至少部分地设置于通道 内, 。

46、并且其使珠子与组织锚状物的近端部分耦接, 从而防止珠子离开组织锚状物的远端。 对 于一些应用, 引线成形为螺旋形弹簧。 0113 根据本发明的应用,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包括组织锚状物的设备, 组织锚状物包括 围绕其纵向轴线设置并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端的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 件包括引线, 其: (a)成形为螺旋形; (b)具有非圆形截面; 并且(c)围绕其纵向轴线扭曲, 以 限定脊状表面。 0114 对于一些应用, 在引线成形为螺旋结构之前, 该引线以每厘米的引线长度设置介 于1次与5次之间的扭曲数量而围绕其纵向轴线扭曲。 0115 对于一些应用, 截面成形为多边形。 0116 对。

47、于一些应用, 组织锚状物成形为在其近端处限定头部, 且该设备进一步包括与 头部耦接的柔性纵向构件。 0117 对于上述任何应用, 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可具有: 0118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轴向刚度, 0119 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比第一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 说 明 书 8/39 页 11 CN 105007832 B 11 轴向刚度, 第二轴向刚度大于第一轴向刚度, 以及 0120 沿着比第二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的第三轴向部分的第三轴向刚度, 第三轴向刚度 小于第二轴向刚度。 0121 对于一些应用, 组织锚状物成形为在其近端处限定头部, 且第一轴向部。

48、分延伸至 头部。 0122 根据本发明的应用, 另外提供了一种用于与组织锚状物一起使用的设备, 该设备 包括输送系统, 其包括: 0123 锚状物布置管; 0124 从以下组中选择的柔性连接元件, 该组包括: 弹簧、 穗带、 网和截断管头; 0125 不透射线的标记物, 其通过柔性连接元件与锚状物布置管的远端耦接, 0126 其中, 不透射线的标记物和柔性连接元件径向地布置在组织锚状物周围, 使得不 透射线的标记物可相对于远端沿着组织锚状物轴向地移动, 并且 0127 其中, 柔性连接元件布置为当标记物朝着远端移动时轴向地压缩。 0128 对于一些应用, 不透射线的标记物成形为盘形。 0129。

49、 根据本发明的应用, 还提供了一种方法, 其包括: 0130 提供组织锚状物, 其包括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 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围绕其 纵向轴线设置并具有远端组织穿透顶端, 其中, 所述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具有: (a)沿着螺 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第一轴向部分的第一轴向屈服强度; (b)沿着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的 比第一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的第二轴向部分的第二轴向屈服强度, 第二轴向屈服强度大于 第一轴向屈服强度; 以及(c)沿着比第二轴向部分更靠近远端的第三轴向部分的第三轴向 屈服强度, 第三轴向屈服强度小于第二轴向屈服强度; 以及 0131 使螺旋形组织耦接元件前进至软组织中。 0132 对于一些应用: 0133 提供组织锚状物包括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