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半拖车或类似装置的高度可调式支架.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808869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98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80030193.3

申请日:

2007.08.07

公开号:

CN101500864A

公开日:

2009.08.0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0S9/08

主分类号:

B60S9/08

申请人:

乔治费希尔交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R·里德尔

地址:

德国辛根

优先权:

2006.8.14 DE 202006012472.1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永波;梁 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半拖车或类似装置的高度可调式支架(10),包括固定不动地安设的支架外管(13)、高度可调地安置在支架外管中且被固定在螺母(18)上的支架内管(14),该螺母本身位于螺杆(17)上,该螺杆可通过变速器和锥形齿轮装置被驱动,其中该变速器具有两个可交替接合的齿轮级,而且对于在变速器齿轮级后的动力流,设有一个单独的具有锥形齿轮齿的传动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半拖车或类似装置的高度可调式支架(10),包括固定安设的支架外管(13)、高度可调地安置在支架外管中且被固定在螺母(18)上的支架内管(14),该螺母本身位于螺杆(17)上,该螺杆可通过变速器和锥形齿轮装置被驱动,其中该变速器具有两个可交替接合的齿轮级,其特征是,对于在变速器的每个齿轮级后的动力流,设有一个单独的具有锥形齿轮齿的传动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是,该传动级是锥形齿轮对,其由第一锥形小齿轮(21b)和盘形齿轮(29)、以及由第二锥形小齿轮(27)和盘形齿轮(28)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是,该传动级由锥形小齿轮(27,21b)和仅仅盘形齿轮(28)组成,其中该盘形齿轮(28)具有附加齿,附加齿等同于锥形齿轮(29)并取代盘形齿轮(29)。

4.
  根据权利要求1、2和3所述的支架,其特征是,盘形齿轮(28,29)的齿朝下。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支架,其特征是,该盘形齿轮(28)或和该盘形齿轮(29)设置在变速器输出轴(12)的上方。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是,该变速器输出轴(12)和该螺杆(17)以及小齿轮单元(21)都支承在一个支承承载件(20)中。

7.
  根据权利要求1和6所述的支架,其特征是,在支承承载件(20)中设有凹槽(22,23,25)以及上方敞开的支承点(24)。

8.
  根据权利要求1、6和7所述的支架,其特征是,小齿轮单元(21)被装入支承承载件(20)中。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是,小齿轮单元(21)以一体构造的方式由小齿轮(21a)、锥形小齿轮(21b)及轴(21c)组成,或者具有松动的轴。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是,变速器具有两个齿轮(34,26)和两个小齿轮(21a,30),高速挡的齿轮(34)和小齿轮(21a)设置在螺杆(17)轴之前,用于负载挡的齿轮(26)和空心轴小齿轮(30)的小齿轮区设置在螺杆轴之后。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是,变速器输出轴(12)设置在螺杆(17)的后面。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是,设有空心轴小齿轮(30),变速器输入轴(31)支承在该空心轴小齿轮内,并且在其端部内设有圆柱形沉槽(30a)和连续的横向缝(30b)。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是,变速器输入轴(31)具有径向突出的拨销(31a),该拨销起到变速器输入轴(31)的连接件的作用并被可选择地置于与设有轴向槽(34a)的齿轮(34)或者与空心轴小齿轮(30)啮合。

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是,变速器输出轴(12)具有主要呈方形的横截面,其以形状配合方式安置在齿轮(26)中并且通过接合套被轴向固定。

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是,在借助连接轴(11)被接上的支架(10)上如此地安装有马达,即该马达可驱动空心轴小齿轮(30)。

1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是,盘形齿轮(29)被装入盘形齿轮(28)中,两个盘形齿轮仅借助一个紧固件被固定在螺杆(17)的轴颈上。

1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是,盘形齿轮(29)和盘形齿轮(28)彼此连接并且被固定在螺杆(17)上。

1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是,设有一个中间传动单元(39),其在轴向上设置在齿轮/锥形小齿轮单元(40)的前面。

19.
  根据权利要求1和18所述的支架,其特征是,中间传动单元(39)是一体的并由带有支承孔(39c)的空心轴构成,在其开放端部装有锥形齿轮(39a)并且在其反向相邻的区域设有小齿轮(39b),该小齿轮与一个支承颈相接,该支承颈用于在该支架外管(13)的前侧区域内支承(42)中间传动单元(39)。

20.
  根据权利要求1、18和19所述的支架,其特征是,中间传动单元(39)代替支承孔(39c)地具有支承颈(39d),该支承颈用于在齿轮/锥形小齿轮单元(40)中或和变速器输出轴颈(41)中支承中间传动单元(39),并且锥形齿轮(39a)以形状配合方式被安装。

21.
  根据权利要求1至20所述的支架,其特征是,锥形齿轮(39a)安置在螺杆(17)的轴之前或之后。

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是,一个变速器输出轴颈(41)被装入齿轮/锥形小齿轮单元(40)内。

2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是,支承在空心轴小齿轮(30)内的变速器输入轴(31)只在中间传动单元(39)的长度范围内伸入支架外管(13)。

2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是,设置在螺杆(17,37)后的齿轮/锥形小齿轮单元(40)是一体的。

2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是,齿轮/锥形小齿轮单元(40)具有支承颈(40c),中间传动单元(39)支承在该支承颈上。

2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是,变速器输出轴颈(41)具有支承颈(41a),中间传动单元(39)支承在该支承颈上。

2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是,设有一个与变速器输入轴(31)相连的且具有齿轮(45a)和小齿轮(45b)的齿轮传动单元(45),该齿轮传动单元平行于中间传动单元(39)和齿轮/锥形小齿轮单元(40)布置。

28.
  根据权利要求1和27所述的支架,其特征是,齿轮传动单元(45)以轴向可移动方式支承在支架外管(13)的后壁的内侧面上。

2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是,支承板(36)以类似盘的形式构成,螺母(18)安置在支架内管(14)中。

30.
  根据权利要求1的支架,其特征是,支承板(36)具有高度不同的多个边缘区。

3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是,支架内管(14)的长度如此设定,其上端的所有侧壁区域在支架内管(14)的移入位置上高于螺杆(17)的端轴承(19)地设置在支架外管(13)内。

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是,安置在高速挡的中间传动单元(39)上方的变速器输入轴(31)以侧向与中间传动单元(39)错开的方式被装入。

说明书

用于半拖车或类似装置的高度可调式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半拖车或类似装置的高度可调式支架。
背景技术
这种支架大多成对布置在半拖车的前侧区域内,作为支承装置。
这样的装置由EP0675029公开。在这里,变速器安装在箱体中,箱体在前侧安装在支架外管上。其上抗转动地固定有齿轮的变速器输入轴和变速器输出轴各自支承在箱体和与箱体对置的支架外管的壁中。在这里,变速器输入轴安置在锥形齿轮组的下方,在主轴旁边。变速器输出轴位于盘形齿轮上方,抗转动地安置在变速器输出轴上的锥形齿轮与盘形齿轮朝上的齿啮合。借助手摇把,可以摇转变速器输入轴。安置在变速器输入轴上的大齿轮处于与安置在变速器输出轴上的小齿轮的啮合当中,用于快速调整支架的高度。而且,通过变速器输入轴上的小齿轮与变速器输出轴上的齿轮组而出现的传动比用于载重中支架的高度调整。不仅在该装置的负载挡中,而且在其高度快速调整时,分别实现了经锥形齿轮组至主轴驱动装置的动力流,并且该装置的构造很笨重。
上述类型的支架对也由EP1104369B1公开。用于支承半挂车牵引车的半拖车的装置的变速器几乎完全安置在支架内,在此,变速器输入轴和安置在支架中心外的主轴支承在同一个轴承座中。变速器输入轴和变速器输出轴支承在一个突出安置在支架外管前壁上的大的盖子中,这种盖子必然导致变速器安装空间的扩大。指向主轴安装的变速器输入轴具有小齿轮,该小齿轮与一个同变速器输出轴一体的齿轮组的大直径齿轮相啮合并产生用于承载高度调整的变速比。与变速器输入轴同心支承的另一个大直径齿轮可以在变速器输入轴轴向移动后借助其小齿轮被接合和驱动。此时,后述的大直径齿轮与属于变速器输出轴的齿轮组的小齿轮相啮合,借此实现用于无负载快速调整支架的变速比。在上主轴端抗转动地设有一个盘形齿轮,位于其上方的变速器输出轴的锥形小齿轮与盘形齿轮的朝上的齿啮合。锥形齿轮组在这里也既是用于负载挡的第二传动级,又是用于支架快速调整过程的第二传动级。
在这些已知支架中特别不利的是,在齿轮变速器之后,动力流总是,即不仅在承载调整时、载重过程中,而且在快速调整时和无载高度调整过程中,通过同一个锥形齿轮级来完成。该锥形齿轮级按照其变至低速的高减速比本身只注定用于载重过程。结果,在迄今为止的这种支架的传动装置构想中,通过变速器的快速传动齿轮级获得的转速提高因转换至锥形齿轮组的低速而有很大一部分又损失了。而且,随后的主轴驱动以相当高的速度调整支架内管,就是说使其移入或移出,虽然整个令人失望的过程在业界被称为用于节约时间的高速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高度可调式半拖车用支架,其具有非常大的高速挡,用于获得有意义的时间缩短并且所有传动装置零件安置在支架外管内,不需要扩大安装空间的结构成本。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在权利要求1中给出特征的支架来完成。
针对本发明支架而提出,为了在变速器高速挡中按螺杆传动方式操作,设置一个单独的传力装置。此外,对于负载操作,第一锥形齿轮组可以像目前常做的那样配有减至低速的传动比,其与也减速至低速的变速器级和设置于其后的螺杆驱动装置一起如此设计,即在手摇驱动力方面达到人机工程学的最佳化。而按照本发明,高速挡的锥形齿轮组在传动比方面与下述情况无关地被很有利设定,即锥形齿轮组具有比早先提到的锥形齿轮组直接得多的传动比。因此与传统支架相比,例如1∶1的传动比实际上已经提供了不仅仅是调整速度的倍增和相应的节约时间。
通过这种设计,将出色实现盘形齿轮可布置在变速器输出轴的上方。
因而,变速器输出轴不一定再像目前那样偏离开螺杆和盘形齿轮,这本身由于其在传统支架中的由此不利造成的按高度布置和规定的结构高度而在结构上对行程缩小产生影响。
本发明在改进方案中规定一个支承承载件,变速器输出轴以及螺杆和装在其中的小齿轮单元都支承在该支承承载件中。支架的传动部分由此以结构很紧凑的方式来设计。
按照本发明,设置在支承承载件中的小齿轮单元最好按照一体构造的方式由高速挡的小齿轮和其所属的锥形小齿轮以及一个短小的轴构成。不过也可以想到,只有上述的小齿轮抗转动地连接并且为其采用短小的轴。
这样的齿轮单元可以作为零件有利地从上方被装入支承承载件中。而且,有利地决定了在支架的正面没有安装用开口。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改进方案,用于高速挡的盘形齿轮和用于负载挡的盘形齿轮一起被固定在螺杆上,或者用于高速挡的盘形齿轮被固定在用于负载挡的盘形齿轮上,而后者固定在螺杆上。
用于负载挡的盘形齿轮也可以配设有第二锥形齿轮齿,其对应于用于高速挡的盘形齿轮,因而有利地省掉了作为一个零件的后者。
而且,用于高速挡的锥形齿的尺寸可以因受力较小而设定得比用于负载挡的锥形齿的尺寸薄弱一些,这是经济的。
变速器的四个齿轮如此布置,即高速挡的齿轮和小齿轮布置在螺杆之前,负载挡的齿轮和小齿轮布置在螺杆之后。
因为按照本发明做出如此设计,所以螺杆可以中心安置并且被有利地设计得短小的变速器输出轴可以设置在螺杆后面,从中露出。
如果变速器输入轴按照本发明配有最好两个径向突出的作为连接机构的拨销,则所述拨销可以在相应接通后拨动松旷支承变速器输入轴上的高度挡大齿轮,或者对于负载挡来说,转矩被传递给为此而设的小齿轮,以及在中间位置上产生自由位。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低成本的转换。
变速器负载挡的小齿轮有利地配有一个空心轴,变速器输入轴可轴向移动地支承在该空心轴内。有力的是,按照本发明,在空心轴小齿轮上也可以形成变速器输入轴拨动所需的作用区。
在本发明的有利改进中,变速器输出轴最好是一个具有方形横截面合圆柱形支承颈的部分并且能以形状配合方式移入齿轮/锥形齿轮级,这使得安装非常容易。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改进方案而提出,在一个支架对的、没有变速器的且通过连接轴与所述可通过手摇把被驱动且带有变速器的支架的变速器输出轴相连的支架上,如此安装马达,即马达能驱动空心轴小齿轮。
这样一来,将有利地允许为例如鞍式牵引车中的自动化的半挂操作和解除半挂操作实现支架对的马达驱动,并且手摇驱动可以备选地用于特殊情况或紧急情况。
在支承法兰套中,设有用于可选择地锁止一个安放在变速器输入轴上的且用于锁定变速器输入轴的挡位的球弹簧件的径向凹槽。
为此,在上述的马达驱动时将在该锁止中间位置上有利地保证手摇驱动装置的变速器保持在空挡。
在本发明的其它设计中,对于用于螺杆驱动的单独的高速挡动力流来说,设有一个包括小齿轮和一个锥形小齿轮的中间传动单元,其在轴向上设置在用于负载挡的齿轮和锥形小齿轮装置之前。在支架的背面上,能从外侧以形状配合方式将一个变速器输出轴颈装入齿轮和锥形小齿轮装置中,一个支架对的第二支架借此能被驱动。
螺杆及安置在其上且齿朝上的盘形齿轮,此时可以支承在一个支承板中。
有利的是,变速器输入轴必须如此装入,即它在平行于中间传动单元布置的情况下只伸入支架外管如此一段距离,该距离对应于高速挡大齿轮的宽度并且要求其在小齿轮空心轴内的支承深度。
用于负载挡的齿轮和锥形小齿轮装置可以有利地一体构成并且配备有支承颈,中间传动单元可以支承在该支承颈上。
用于中间传动单元的支承颈也可以作为延长段设置在变速器输出轴颈上,该延长段从后面穿过齿轮和锥形小齿轮装置,这简化了安装。
有利的是,中间传动单元如此一体设计,即它一方面具有支承孔,该支承孔设置在齿轮/锥形小齿轮单元的支承颈或者说延长的变速器输出轴颈上,另一方面,它支承在支架的前侧区域内。
中间传动单元也可以如此设计,它代替支承孔地具有支承颈,该支承颈项用于负载挡的齿轮和锥形小齿轮装置中或者支承在输出轴颈上,其中锥形齿轮以形状配合方式安装,这造成有利的安装可能性。
针对本发明支架的另一个设计提出一种齿轮传动单元,其平行于中间传动单元和齿轮/锥形小齿轮单元布置并且交替地在高度挡中传递至中间传动单元的动力流或在负载挡中传递至齿轮/锥形小齿轮单元的动力流。
按照最好一体的构造方式,齿轮传动单元可以在一个端部区形成有用于高速挡的大直径齿轮并且在另一端形成有用于负载挡的小齿轮。
齿轮传动单元可以抗转动且轴向固定地与变速器输入轴相连,变速器输入轴必须以对此合适的方式以比在前述设计方案中更大的程度伸入支架外管。此外,对这种连接和借此实现的齿轮传动单元的支承有利的是,齿轮传动单元的另一侧可移动地支承在一个设置于支架外管的后壁内侧面的支承颈上。
变速器输入轴的轴向移动也造成齿轮传动单元效应移动并且或是被置于高速挡或负载挡或是两者见的空转位置。在此设计方案中,未用上的齿轮或小齿轮总是没有啮合。
支架也可以有利地配设有一个类似盘状且最好带有方形边缘的用于螺杆的支承板。此外,不同于盘形地,可以高高地安置多个边缘区。
此外,如果螺杆驱动装置的螺母设置在支架内管中而不是支架内管上方,则支架内管可以有益地如此向上延长一段距离,即其上端侧在移入位置上已知够到所设置的盘状支承板的边缘的底面附近。
在支承板的边缘曲的高度不同的情况下,支架内管的侧壁可以设置在端侧阶梯部的下方或者配有缺口,其也相应远地向上延长。这样,存在以下可能性,依据本发明,能总体非常小但升程相当大地构成支架。实际上,就地面自由度而言,这尤其对用于车架低的大空间半拖车的支架有利。而且,对于用于较高车辆的长支架而言,按照这种设计,由于子移出状态下支架内管向上延长,所以支架外管与支架内管重合更多。重合范围的增大有利地提高了支架的横向刚性和进而操作安全性。
最后,关于齿轮设计,以下措施被证明是有利的,设置在高速挡的中间传动单元上方的变速器输入轴侧向错离开中间传动单元地被装入。
从属权利要求给出了本发明的有利设计方案。
附图说明
接着,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支架的前视图;
图2是图1所示支架的侧视图;
图3是图1所示支架的、沿A-A线的纵截面图,此时变速器处于高速挡;
图4是与图2相似的第二纵截面图,其中变速器处于负载挡;
图5是与图2相似的第三纵截面图,其中变速器处于高速挡;
图6是与图2相似的第四纵截面图,其中变速器处于高速挡;
图7是与图2相似的第五纵截面图,其中变速器处于高速挡;
图8是与图2相似的第六纵截面图,其中变速器处于高速挡;
图9是与图2相似的第六纵截面图,其中变速器处于高速挡;
图10是上支架区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9表示的支架10在其前侧区域内被成对固定在半拖车底盘上。一对支架10借助变速器输出轴12上的连接轴11相互连接并进入运输位置,即处于缩短状态。在半拖车与半拖车牵引车分开之前,这对支架移出。
支架10具有支架外管13和可纵向移动地支承在其中的支架内管14。支架外管13和支架内管14最好有方形横截面。支架10通过安置在支架外管13上的螺丝紧固板15被固定在半拖车车架上。在支架内管14的下端,固定有用于落放在地面上的支脚16。另外,支架10具有带螺母18的螺杆17。
如图1-图4所示,端轴承19安放在螺杆凸肩上,端轴承本身支承在固定于支架外管13内的支承承载件20上。在支承承载件20中共支承有变速器输出轴12、螺杆17和小齿轮单元21。小齿轮单元21以一体构造的形式由小齿轮21a、锥形小齿轮21b和短小的轴21c构成。为了安装和支承小齿轮单元21,支承承载件20具有凹槽22、23和朝上开放的支承点24。同样,支承承载件20具有大的凹槽25,用于装入变速器负载挡的齿轮26和锥形小齿轮27。支承承载件20上有用于负载挡的大盘形齿轮28和用于高速挡的小盘形齿轮29。盘形齿轮28、29都抗转动且轴向不可移动地与螺杆17的轴颈相连。盘形齿轮28、29的齿朝下。盘形齿轮28与下方的安置在变速器输出轴12上的锥形小齿轮27啮合。盘形齿轮29从下侧与齿轮单元的锥形小齿轮21b啮合。
短的变速器输出轴12具有方形横截面并带有圆柱形支承颈,变速器输出轴以形状配合方式被简单推入与锥形小齿轮27相连的齿轮26中,并且为了轴向固定而用接合套被销接。轴向平行于变速器输出轴12且在盘形齿轮28、29上方地设有空心轴小齿轮30,空心轴小齿轮啮合齿轮26。空心轴小齿轮30支承在支架外管后壁中的后侧上,并且变速器输入轴31同轴支承在其空心轴内,该变速器输入轴的另一个支承点位于安置在支架外管13前侧上的支承法兰套32中。
在空心轴小齿轮30的前端侧和安置在支架外管13的壁中的接合套33之间,有一个松旷支承在变速器输入轴31上的齿轮34,该齿轮属于变速器高速挡。在齿轮34的孔中有两个轴向槽34a并且空心轴小齿轮30的前部具有圆柱形沉槽30a和连续的横向缝30b,横向缝对应于轴向槽34a的宽度。
变速器输入轴31具有两个径向突出的拨销31a,它们能在变速器输入轴31相应轴向移动之后插入轴向槽34a或者横向缝30b中,以便能可选择地将通过可折合的手摇把35产生的转矩传递给变速器的高速挡或负载挡。而且当拨销31a作为中间位置安置在沉槽30a的区域中时,存在空挡。
规定了在摇动时防止不期望的移动地轴向锁定变速器输入轴31,并且为了保证手驱动机构在机动操作支架对的情况下被可靠断开,在支承法兰套32内设有三个径向槽32a,安置在变速器输入轴31内的球弹簧件31可选择地卡入径向槽中。
为了说明变速器的功能,在图3中以箭头标示线的形式示意表示高速挡中的动力流。点划线表示动力传递至相邻的支架。按照相同的方式,在图4中示出了负载挡的动力流。
如图5所示的、包括支承在支承板36中的螺杆37的本发明支架10具有用于高速挡的中间传动单元39和用于负载挡的齿轮/锥形小齿轮单元40,在此,具有两个同心齿38a/38b的盘形齿轮38安置在螺杆上。齿轮/锥形小齿轮单元40由齿轮40a和锥形小齿轮40b组成且配有支承颈40c,中间传动单元39可转动地在支承孔39c中支承在支承颈上。沿轴向与其支承颈40c相对地,一个变速器输出轴颈41以形状锁合且轴向固定的方式被装入齿轮/锥形小齿轮单元40中,变速器输出轴颈也用于将其支承在支架10的后壁中。
中间传动单元39由空心轴构成,其中在其敞开侧安置有锥形齿轮39a,而在反向相邻的区域设有小齿轮39b。中间传动单元39的端件用于将其支承42在支架外管13的前侧区域内。中间传动单元39的支承42如此设计,即它位于一个盖43中,支架10的外管13突入盖中。
在变速器输入轴31上有一个可转动的大直径的高速挡用齿轮44。除了用于通过变速器输入轴31的拨销被带动转动的轴向槽44a之外,齿轮44在内侧还具有一个用于该拨销31a的空挡位的圆柱形沉槽44b。变速器输入轴31的轴向位置如图所示处于高速挡位。在高速挡位,力从变速器输入轴31通过齿轮44和小齿轮30b进至中间传动单元39并通过其锥形齿轮39a进至盘形齿轮38的齿38b,以驱动螺杆(参见图5的箭头线)。
同时,转矩的一部分将从盘形齿轮38通过其齿38a被传递给锥形小齿轮40b并通过变速器输出轴颈41和连接轴11(见图1)被传递给相邻支架(参见图5中的点划虚箭头线)。在支架10的此设计方案中,空心轴小齿轮30在空心轴端侧只具有横向缝30b,在变速器输入轴31转换之后,其拨销31a插入横向缝中,并且按照上述方式实现了负载挡。
与图5所示不同,在图6所示的支架10中,中间传动单元39的锥形齿轮39a位于其空心轴的另一个端部上。因此,由于高速挡和负载挡的相反的驱动转向,所以此设计方案在功能上有利地不同于市场上的半拖车支架。即,手摇把35的转动方向可以在高速挡即没有负载的情况下在支架内管13移出(伸出)时如此设定,必然逆时针方向地轻松摇动。针对支架内管13的移入(拉入),能在必然较高的所需摇把压力下轻松地顺时针摇动。而在负载挡,可以象迄今为止那样顺时针转动地良好实现支架内管13的移出即负载进一步抬起。高速挡中的动力流在图6中用箭头划线或者点划线表示。
图7表示一个支架10,其中与图5不同,变速器输出轴颈41配有支承颈41a,其以形状配合方式部分插在齿轮/锥形齿轮单元40中,而且中间传动单元39还可转动地支承在其上。功能与参照图5所述相同。
图8表示根据图5的支架10,但具有中间传动单元39,其成正圆柱体形并且具有第二支承颈39c,第二支承颈可转动地支承在齿轮/锥形小齿轮单元40和变速器输出轴颈41中。而且锥形齿轮39a抗转动地被装上。功能与参照图5所述相同。
图9所示的支架10具有齿轮传动单元45,其包括齿轮45a和小齿轮45b。齿轮传动单元45在一侧安置在变速器输入轴31上并且通过销接与该变速器输入轴抗转动地轴向相连。而且,齿轮传动单元45的另一侧可轴向移动地支承在支架外管13的后壁内侧面上的支承颈46上。在支架10的高速挡,齿轮传动单元45的齿轮45a与中间传动单元39的小齿轮39b啮合,并且出现了按照在图9中标出的箭头线的动力流。如果变速器输入轴31为了换挡至负载挡而尽量多地被移入,则中间传动单元39的小齿轮45b与齿轮/锥形小齿轮单元40的齿轮40a啮合,于是可按照上述的设计方案实现了该传力流。在中间传动单元45的中间位置,齿轮45a和小齿轮45b脱离啮合,这对应于换挡至空转位置。
此外,图9表示类似盘状的支承板36,其中在边缘区内设有缺口36a,齿轮40a伸入该缺口中。盘状支承板36的边缘与支架外管13焊接在一起。支架内管14在在此所示的运输位置上一直够到盘形支承板36边缘的下部。螺母18通过未示出的方式被固定在支架内管14内。
最后,图10表示一种支架设计,其中设置在高速挡的中间传动单元39上方的变速器输入轴31例如以距离X侧向错离开中间传动单元39地被装入。
附图标记一览表
10-支架;11-连接轴;12-变速器输出轴;13-支架外管;14-支架内管;15-螺丝紧固板;16-支脚;17-螺杆;18-螺母;19-端轴承;20-支承承载件;21-小齿轮单元;21a-小齿轮;21b-锥形小齿轮;21c-轴;22-凹槽;23-凹槽;24-支承点;25-凹槽;26-齿轮;27-锥形小齿轮;28-盘形齿轮;29-盘形齿轮;30-空心轴小齿轮;30a-沉槽;30b-横向缝;31-变速器输入轴;31a-拨销;31b-球弹簧件;32-支承法兰套;32a-径向槽;33-接合套;34-齿轮;34a-轴向槽;35-手摇把;36-支承板;36a-缺口;37-螺杆;38-盘形齿轮;39-中间传动单元;39a-锥形齿轮;39b-小齿轮;39c-支承孔;39d-支承颈;40-齿轮/锥形小齿轮单元;40a-齿轮;40b-小齿轮;40c-支承颈;41-变速器输出轴颈;41a-支承颈;42-轴承;43-盖;44-齿轮;44a-轴向槽;44b-沉槽;45-齿轮传动单元;45a-齿轮;45b-小齿轮;46-支承颈;

用于半拖车或类似装置的高度可调式支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用于半拖车或类似装置的高度可调式支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用于半拖车或类似装置的高度可调式支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半拖车或类似装置的高度可调式支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半拖车或类似装置的高度可调式支架.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半拖车或类似装置的高度可调式支架(10),包括固定不动地安设的支架外管(13)、高度可调地安置在支架外管中且被固定在螺母(18)上的支架内管(14),该螺母本身位于螺杆(17)上,该螺杆可通过变速器和锥形齿轮装置被驱动,其中该变速器具有两个可交替接合的齿轮级,而且对于在变速器齿轮级后的动力流,设有一个单独的具有锥形齿轮齿的传动级。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