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报警的心脏远程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心脏病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尤其是独居的或者家人经常不在老人身旁的,并患有心脏病史的老年人,一旦 家人不在身旁,并且病情突然发生,老年人往往因得不到及时治疗为未能得救。 家属因此痛悔不已。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实现针对病人心脏 健康状况远程健康和预警,并可对病人心脏病事发后进行精确定位、自动报警、 自动通知和抢救的心脏远程监控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自动报警的心脏远程监控装置包括系统处理器、和所述系统处理器相互连接 的心率传感器、人体姿态传感器、存储器模块、为装置提供电力的电源模块、 实现装置全球定位的GPS模块以及通信模块;
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包括集成SIM卡的GSM模块和GPRS模块;
所述GSM模块中的SIM卡预设报警电话号码110、当地医院救助电话号码以 及亲属电话号码。
进一步,所述心率传感器利用红外光反射原理采集人体心电信号并处理发送 至系统处理器;
进一步,所述的系统处理器按键设置心率危险值α和报警值β。
优选地所述心率危险值α和报警值β根据病人自身心率情况而按键预设。
进一步,所述系统处理器将生成的报告,通过通信模块发送至智能终端或者数 据服务器。
进一步,所述GPS模块完成对该自动报警的心脏远程监控装置的全球定位。
进一步,所述的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PC电脑。
进一步,所述存储器模块存储每次启动系统时系统处理器需要加载的配置文 件和运行文件。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心率传感器采集到的人体心电信号,并在GSM模块中的SIM卡预设 报警电话号码110、当地医院救助电话号码以及亲属电话号码,心脏远程监控装 置实现了自动报警和自动通知医生、家属的功能;
2、通过GPS模块的全球定位功能,使病人发生突发性心脏病时,可得到及 时的救援,减少没有必要的死亡;
3、通过将生成报告发送至数据服务器,为医学研究提供了大量资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连接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通信模块内部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心脏远程监控装置包括心率传感器、人体姿态传感器、 系统处理器、通信模块、GPS模块、存储模块和电源模块。
心率传感器利用红外光反射原理采集人体心电信号,并将人体心电信号转换 成电信号,发送至系统处理器。本实用新型的心率传感器紧贴着手腕,但不仅 仅限于此,还可设置在手臂、手心和胸部。
系统处理器提供算法支持,并分析从心率传感器传输的数据。其中,系统处理 器可按键设置有心率危险值α和报警值β,可根据用户自身心率状况,对心率危 险值α和报警值β在外部按键预设。每次系统启动时,系统处理器都会从存储 器模块加载配置文件和启动文件,其中的存储器模块为8M的闪存。系统处理器 还可自动生成报告,并通过通信模块发送至智能终端或者数据服务器。数据服务 器对用户历史的报告等资料存档,为医疗研究提供了方便。
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PC电脑。智能终端设备可绑定微信、微 博、QQ、Facebook、Twitter并可将每日的健康报表分享至社交网络媒体,藉此 分享对自身健康的快乐和忧虑,引起人们关注自身身体健康。
通信模块包括集成SIM卡的GSM模块和GPRS模块。更为具体的,GSM模块 中的SIM卡预设报警电话号码110、当地医院救助电话号码以及亲属电话号码。 数据传输可分别通过GSM模块和GPRS模块而传输,具体如下:
1、如果用户自身心率值ρ<α,则通过GPRS模块将系统处理器生成的报告 发送至智能终端或者数据服务器。
2、如果用户自身心率值ρ>α或者ρ>β,则通过GSM模块将系统处理器生 成的报告发送至智能终端或者数据服务器。
GPS模块对该自动报警的心脏远程监控装置实行实时、实地地定位,使用户 如若发生突发心脏事故,可以精确定位用户位置以及时实施抢救,减少不必要 的死亡。电源模块是为整个装置提供580mA的柔性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报警工作过程如下:
心率传感器将采集到用户的心率值ρ传输给系统处理器,系统处理器对心率 值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判断该心率值ρ>α或者ρ>β。如若ρ>α或者ρ>β, 则系统处理器会自动发送指令,指令GSM模块向SIM卡中预设的电话号码,比 如是报警电话110或者社区服务电话或者家人电话发送短信报警和通知。如若 ρ<α,则系统处理器正常将生成的报告发送至智能终端或者数据服务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 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 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 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