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无线充电的贴片式蓝牙温度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无线充电的贴片式蓝牙温度计.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117106.4 (22)申请日 2016.02.05 (73)专利权人 彭昌兰 地址 518049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龙尾路 鸿浩阁E-201 (72)发明人 彭昌兰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 有限公司 44217 代理人 高占元 (51)Int.Cl. A61B 5/01(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可无线充电的贴片式蓝牙温度计 (57)摘要 一种可无线充电的贴片式蓝牙温度计, 包括 贴片本体以及设置于贴片本体上的基于蓝牙技 。
2、术采集体温数据的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包括温度 传感器、 信号处理电路、 与智能终端通信的蓝牙 发送电路、 电池、 无线充电电路, 无线充电电路用 于与外部的无线供电电路进行能量交换并对电 池进行无线充电, 其中: 无线供电电路包括供电 电源以及用于将供电电源的能量以无线电磁波 的方式输出的振荡发射单元; 无线充电电路包括 用于接收无线电磁波产生交流电的能量接收单 元以及将交流电进行整流的二极管桥式整流单 元; 本实用新型增加无线充电电路, 其与外部的 无线供电电路配合可以实现对电池的无线充电, 并不影响贴片的外观和使用, 电池用完了可以无 线充电后继续正常供电。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
3、图3页 CN 205493795 U 2016.08.24 CN 205493795 U 1.一种可无线充电的贴片式蓝牙温度计, 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贴于人体皮肤上的贴 片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贴片本体上的基于蓝牙技术采集体温数据的控制电路; 所述控制电 路包括温度传感器(1)、 信号处理电路(2)、 与智能终端(7)通信的蓝牙发送电路(3)、 电池 (4)、 无线充电电路(5), 所述无线充电电路(5)用于与外部的无线供电电路(6)进行能量交 换并对所述电池(4)进行无线充电, 其中: 所述无线供电电路(6)包括供电电源(61)以及用 于将所述供电电源(61)的能量以无线电磁波的方式输出的振荡。
4、发射单元(62); 所述无线充 电电路(5)包括用于接收所述无线电磁波产生交流电的能量接收单元(51)以及将所述交流 电进行整流的二极管桥式整流单元(52); 所述温度传感器(1)、 信号处理电路(2)、 蓝牙发送电路(3)依次连接; 所述电池(4)分别 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2)、 二极管桥式整流单元(52)连接; 所述二极管桥式整流单元(52)与 能量接收单元(51)连接, 所述振荡发射单元(62)与供电电源(6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无线充电的贴片式蓝牙温度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荡发射 单元(62)包括: 第一电容(C1)、 第二电容(C2)、 NPN型的第一三极管(Q1。
5、)、 PNP型的第二三极 管(Q2)、 第一电阻(R1)、 第二电阻(R2)、 第三电阻(R3)、 第一电感(L1); 所述第一电容(C1)与所述供电电源(61)并联, 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串接 在供电电源(61)的正极和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之间, 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供电 电源(61)的负极, 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串联连接 点连接, 所述第三电 阻(R3)的第一端还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 第三电阻(R3)的 第二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 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供电电源(61)的正 极。
6、, 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一电感(L1)连接至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 第 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还通过所述第二电容(C2)连接至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无线充电的贴片式蓝牙温度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能量接收 单元(51)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二电感(L2)和第三电容(C3), 所述二极管桥式整流单元(52)的 交流输入端与第三电容(C3)的两端连接, 所述二极管桥式整流单元(52)的直流输出端与电 池(4)两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无线充电的贴片式蓝牙温度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 还包括与信号处理电路(2)连接的报警电路, 当。
7、温度传感器(1)采集温度高于上限设定值时 或低于下限设定值时, 所述报警电路进行报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无线充电的贴片式蓝牙温度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报警电路 包括LED灯或者蜂鸣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无线充电的贴片式蓝牙温度计, 其特征在于, 蓝牙发送电路 (3)包括天线芯片、 选频网络和天线端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无线充电的贴片式蓝牙温度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处理 电路(2)的微处理器采用蓝牙芯片。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493795 U 2 一种可无线充电的贴片式蓝牙温度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温计, 更。
8、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可无线充电的贴片式蓝牙温 度计。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体温计包括水银体温计、 普通电子体温计等。 其中水银体温计价格低廉, 市场 占有率高, 缺点是在受外力作用下极易破碎, 导致水银外泄, 造成对人体和环境的伤害和污 染。 普通电子体温计利用温度传感器将温度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价格适中, 安全无 毒, 操作简单, 在目前家庭中使用比较普遍; 缺点是测量稳定性略差, 用于婴幼儿童体温测 量时, 容易出现小孩子难受不配合的状况。 因此, 为了适应婴幼儿、 行动不便的病人等人群, 就出现了贴片式温度计。 但是这种温度计大都是一次性的, 电池用完了就无法再用了。 实用新型。
9、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提供一种可无线 充电的贴片式蓝牙温度计。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可无线充电的贴片式 蓝牙温度计, 包括用于贴于人体皮肤上的贴片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贴片本体上的基于蓝牙 技术采集体温数据的控制电路;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 信号处理电路、 与智能终端 通信的蓝牙发送电路、 电池、 无线充电电路, 所述无线充电电路用于与外部的无线供电电路 进行能量交换并对所述电池进行无线充电, 其中: 所述无线供电电路包括供电电源以及用 于将所述供电电源的能量以无线电磁波的方式输出的振荡发射单。
10、元; 所述无线充电电路包 括用于接收所述无线电磁波产生交流电的能量接收单元以及将所述交流电进行整流的二 极管桥式整流单元; 0005 所述温度传感器、 信号处理电路、 蓝牙发送电路依次连接; 所述电池分别与所述信 号处理电路、 二极管桥式整流单元连接; 所述二极管桥式整流单元与能量接收单元连接, 所 述振荡发射单元与供电电源连接。 0006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无线充电的贴片式蓝牙温度计中, 所述振荡发射单元包 括: 第一电容、 第二电容、 NPN型的第一三极管、 PNP型的第二三极管、 第一电阻、 第二电阻、 第 三电阻、 第一电感; 0007 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供电电源并联, 所述第一电阻。
11、和第二电阻串接在供电电源的 正极和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之间, 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供电电源的负极, 所述第三电阻 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串联连接点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还与第一三极 管的集电极连接, 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 接供电电源的正极, 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一电感连接至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 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还通过所述第二电容连接至第一三极管的基极。 0008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无线充电的贴片式蓝牙温度计中, 所述能量接收单元包括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493795 U 3 相互并联的第二电感和第三电容, 。
12、所述二极管桥式整流单元的交流输入端与第三电容并 联, 所述二极管桥式整流单元的直流输出端与电池两端连接。 0009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无线充电的贴片式蓝牙温度计中, 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与 信号处理电路连接的报警电路, 当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高于上限设定值时或低于下限设定 值时, 所述报警电路进行报警。 0010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无线充电的贴片式蓝牙温度计中, 所述报警电路包括LED 灯或者蜂鸣器。 0011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无线充电的贴片式蓝牙温度计中, 蓝牙发送电路包括天线 芯片、 选频网络和天线端子。 0012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无线充电的贴片式蓝牙温度计中, 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
13、微 处理器采用蓝牙芯片。 0013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可无线充电的贴片式蓝牙温度计,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 新型增加无线充电电路, 其与外部的无线供电电路配合可以实现对电池的无线充电, 并不 影响贴片的外观和使用, 电池用完了可以无线充电后继续正常供电。 附图说明 0014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中: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0016 图2是图1中的无线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是图1中的无线充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 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 现对照附图详细 说明本实用新型的。
14、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参考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0020 本实用新型的可无线充电的贴片式蓝牙温度计, 包括用于贴于人体皮肤上的贴片 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贴片本体上的基于蓝牙技术采集体温数据的控制电路。 所述控制电路 包括: 温度传感器1、 信号处理电路2、 与智能终端7通信的蓝牙发送电路3、 电池4、 无线充电 电路5, 所述无线充电电路5用于与外部的无线供电电路6进行能量交换并对所述电池4进行 无线充电。 无线供电电路6即可以是插接在市电上的无线供电器。 0021 其中, 所述无线供电电路6包括供电电源61以及用于将所述供电电源61的能量以 无线电磁波的方式输出的振荡发射单元6。
15、2; 所述无线充电电路5包括用于接收所述无线电 磁波产生交流电的能量接收单元51以及将所述交流电进行整流的二极管桥式整流单元52。 0022 所述温度传感器1、 信号处理电路2、 蓝牙发送电路3依次连接; 所述电池4分别与所 述信号处理电路2、 二极管桥式整流单元52连接; 所述二极管桥式整流单元52与能量接收单 元51连接, 所述振荡发射单元62与供电电源61连接。 0023 智能终端7可以是安装有温度监控APP的具有蓝牙功能的智能手机。 此部分可以参 考现有技术中贴片式蓝牙温度计的原理, 此处不再赘述。 0024 下面结合图2和图3, 对无线供电电路6、 无线充电电路5进行详细说明。 说 。
16、明 书 2/3 页 4 CN 205493795 U 4 0025 参考图2, 是图1中的无线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6 无线供电电路6中的所述振荡发射单元62包括: 第一电容C1、 第二电容C2、 NPN型的 第一三极管Q1、 PNP型的第二三极管Q2、 第一电阻R1、 第二电阻R2、 第三电阻R3、 第一电感L1; 0027 所述第一电容C1与所述供电电源61并联, 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串接在供 电电源61的正极和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之间, 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供电电源61的负 极, 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串联连接点连接, 所述第三电 。
17、阻R3的第一端还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 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 基极, 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供电电源61的正极, 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所 述第一电感L1连接至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 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还通过所述第二电容 C2连接至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 0028 参考图3, 是图1中的无线充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9 无线充电电路5中的所述能量接收单元51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二电感L2和第三电容 C3, 所述二极管桥式整流单元52由四个二极管D1-D4串接构成, 每个二极管所在支路即为一 个桥臂, D1与D3的连接点以及D2与D4的连接点构成二极。
18、管桥式整流单元52的交流输入端, D1与D4的连接点以及D2与D3的连接点构成二极管桥式整流单元52的直流输出端, 交流输入 端与第三电容C3的两端连接, 所述二极管桥式整流单元52的直流输出端与电池4两端连接。 0030 优选的, 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与信号处理电路2连接的报警电路, 当温度传感器1 采集温度高于上限设定值时或低于下限设定值时, 所述报警电路进行报警。 所述报警电路 可以采用LED灯或者蜂鸣器进行报警。 0031 其中, 所述信号处理电路2的微处理器采用蓝牙芯片。 蓝牙发送电路3包括型号为 AN3219-245的天线芯片、 T型的选频网络和天线端子。 当然具体的芯片型号并不限于。
19、此, 此 次仅为一个示例。 0032 无线供电充电的原理如下: 0033 图2中, 通电瞬间第一三极管Q1导通后驱动第二三极管Q2导通, 形成供电电源61正 极第二三极管Q2第一电感L1供电电源61负极的回路, 第一电感L1有电流流过时产生 的反向电动势经第二电容C2加载至第一三极管Q1基极使其截止, 则第二三极管Q2随之截止 后断开上述回路, 恢复初始状态进入下一下循环, 这样就会一直在第一电感L1上形成交变 磁场。 0034 图3中, 第二电感L2上感应到的交流电经二极管桥式整流单元52整流后输出, 由二 极管桥式整流单元52输出直流给蓝牙温度计的电池4充电, 进而保证电池4对整个装置的所。
20、 有器件进行供电。 0035 综上所述,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可无线充电的贴片式蓝牙温度计, 具有以下有益效 果: 本实用新型增加无线充电电路, 其与外部的无线供电电路配合可以实现对电池的无线 充电, 并不影响贴片的外观和使用, 电池用完了可以无线充电后继续正常供电。 0036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 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 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 而不是限制性的, 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 下, 还可做出很多形式, 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493795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5493795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5493795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5493795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