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寒冷敏感型冻伤的中药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寒冷敏感型冻伤的中药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17888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09.14 CN 102178880 A *CN102178880A* (21)申请号 201110098671.2 (22)申请日 2011.04.20 A61K 36/9062(2006.01) A61P 17/02(2006.01) (71)申请人 张莉 地址 250031 山东省济南市师范路 25 号济 南军区总医院药剂科 (72)发明人 张莉 刘世君 于燕莉 梁竹 张萍 潘菡清 祝刚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14 代理人 左建华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寒冷敏感型冻伤的中。
2、药制备方法 (57) 摘要 一种治疗寒冷敏感型冻伤的中药制备方法, 属于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目前治疗寒冷敏感 型冻伤, 一般采用磺胺类及抗菌素。 采用磺胺甲恶 唑患者引起胃肠道反应、 结晶尿、 血尿、 皮疹、 药热 及白细胞减少。该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 取附子、 细 辛、 胡椒、 荜茇、 荜澄茄、 茴香、 韭菜、 高良姜、 蛇床 子、 辣椒、 藏茴香、 山柰、 川乌、 天雄、 清风藤、 海风 藤、 络石藤、 天仙藤、 老颧草、 桃仁、 红花、 丹参、 牡 丹皮、 威灵仙和甘草, 将以上 25 味中药放入水中 浸泡, 然后文火煎制, 过滤去渣, 煎出的药液即为 治疗寒冷敏感型冻伤的中药。它的优。
3、点是 : 制成 的中药液毒副作用小, 疗程短, 治愈率高。君臣佐 使, 恰到好处。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CN 102178882 A1/1 页 2 1. 一种治疗寒冷敏感型冻伤的中药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取附子 12 克、 细辛 9 克、 胡椒 6 克、 荜茇 9 克、 荜澄茄 12 克、 茴香 12 克、 韭菜 12 克、 高良姜 6 克、 蛇床子 9 克、 辣椒 6 克、 藏 茴香 9 克、 山柰 6 克、 川乌 6 克、 天雄 6 克、 清风藤 6 克、 海风藤 12 克、 络石藤 6。
4、 克、 天仙藤 9 克、 老颧草 6 克、 桃仁 12 克、 红花 6 克、 丹参 12 克、 牡丹皮 12 克、 威灵仙 9 克和甘草 12 克, 将以上 25 味中药放入 1300 毫升水中, 浸泡 30 分钟, 然后文火煎制 30 分钟, 过滤去渣, 共煎 药液 330 毫升, 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寒冷敏感型冻伤的中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178880 A CN 102178882 A1/4 页 3 一种治疗寒冷敏感型冻伤的中药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寒冷敏感型冻伤的中 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认为, 。
5、寒冷敏感型冻伤属于祖国医学 “冻疮” 的范畴。冻疮是指人体遭受低温 侵袭所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损伤, 称为冻伤。目前治疗寒冷敏感型冻伤, 一般采用磺胺 类及抗菌素。 采用磺胺甲恶唑患者引起胃肠道反应、 结晶尿、 血尿、 皮疹、 药热及白细胞减 少。采用青霉素 : 用前必须做皮试, 阳性者禁用。因为青霉素易发生变态反应, 特别是过 敏性休克 ( 最危险的过敏性休克, 可发生在做皮肤试验的当时, 极少数可发生在连续用药 的过程中, 后者称迟发生过敏性休克 ), 如不及时抢救, 可危及生命。应用卡那霉素 : 对听 神经和肾脏均有毒性, 前者表现为耳鸣、 听力减退, 甚至永久性耳聋, 后者表现为蛋白尿。
6、、 管 型尿等。羧苄西林 : 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变态反应。大剂量给药后可引起神经毒反应、 肺水 肿 ; 用药期间可出现短暂性氨酶升高与粒细胞减少。 发明内容 0003 为克服上述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治疗寒冷敏感型冻伤的中药制备方 法。 本病为是由于对寒冷过于敏感, 长期生活在高寒或极寒地区的居民, 或经过充分耐寒锻 炼的战士, 对寒冷抵抗力较高。相反, 从温带刚到寒区或缺乏耐寒锻炼的人, 对寒冷比较敏 感, 容易发生冻伤。 临床表现 : 对寒冷过于敏感, 从温带刚到寒区或缺乏耐寒锻炼的人, 对寒 冷比较敏感, 容易发生冻伤。 最初可有冷感、 疼痛感、 肢端麻木等, 亦有搔痒感者, 皮肤。
7、发白、 发凉, 感觉异常或消失者, 以手触之如冰冻且硬, 失去弹性等表现。反应期病状可有紫红色 斑, 轻度肿胀, 灼热刺痛麻木, 或起水疱, 溃烂。舌质淡红、 苔白, 脉沉细无力。血液检查 : 白 细胞计数增高, 淋巴细胞增高。 0004 它的技术方案为 : 取附子 12 重量份、 细辛 9 重量份、 胡椒 6 重量份、 荜茇 9 重量份、 荜澄茄 12 重量份、 茴香 12 重量份、 韭菜 12 重量份、 高良姜 6 重量份、 蛇床子 9 重量份、 辣椒 6 重量份、 藏茴香 9 重量份、 山柰 6 重量份、 川乌 6 重量份、 天雄 6 重量份、 清风藤 6 重量份、 海风藤 12 重量份。
8、、 络石藤 6 重量份、 天仙藤 9 重量份、 老颧草 6 重量份、 桃仁 12 重量份、 红 花 6 重量份、 丹参 12 重量份、 牡丹皮 12 重量份、 威灵仙 9 重量份和甘草 12 重量份, 将以上 25味中药放入1300毫升水中, 浸泡30分钟, 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 过滤去渣, 共煎药液330 毫升, 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寒冷敏感型冻伤的中药。 0005 该发明的优点是 : 本方 25 味中药, 在药店均能买到, 制作简单, 制成的中药液毒副 作用小, 疗程短, 治愈率高。君臣佐使, 恰到好处。应用中药的同时, 避免了西药磺胺药、 抗 菌素引起的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 。
9、附子、 细辛、 胡椒、 荜茇、 荜澄茄、 茴香、 韭菜、 高 良姜、 蛇床子、 辣椒、 藏茴香、 山柰、 川乌、 天雄以上 14 味药具有祛风逐痹、 消肿解毒、 辛温解 表, 散寒止疼, 辛香通窍、 散寒止呕、 温通经脉、 行气止痛、 健脾消食, 温肾助阳、 散血补血之 说 明 书 CN 102178880 A CN 102178882 A2/4 页 4 功效。在治疗寒冷敏感型冻伤的过程中, 起主要治疗作用, 故为君药。清风藤、 海风藤、 络石 藤、 天仙藤、 老颧草、 桃仁、 红花、 丹参、 牡丹皮以上 9 味药具有搜风胜湿、 舒筋除痹、 祛风湿、 通经络、 凉血消肿、 破瘀行血、 祛瘀止痛。
10、之功效。 在治疗寒冷敏感型冻伤的过程中, 能辅助主 药发挥治疗作用, 故为臣药。威灵仙 : 辛、 咸、 温, 入十二经。祛风除湿, 通络止痛, 消痰逐饮, 行气化滞。能率诸药直达病灶, 故为佐药。甘草 : 甘, 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 益气复脉, 缓急止痛, 清热解毒, 调和药性。既能纠诸药之偏性, 又能缓解诸药之毒性, 故为使药。附 子、 细辛、 胡椒、 荜茇、 荜澄茄、 茴香、 韭菜、 高良姜、 蛇床子、 辣椒、 藏茴香、 山柰、 川乌、 天雄、 清风藤、 海风藤、 络石藤、 天仙藤、 老颧草、 桃仁、 红花、 丹参、 牡丹皮、 威灵仙、 甘草。这 25 味 药配伍应用, 共同起到祛风逐。
11、痹、 消肿解毒、 辛温解表, 散寒止疼, 辛香通窍、 散寒止呕、 温通 经脉、 健脾消食, 温肾助阳、 散血补血、 搜风胜湿、 舒筋除痹、 通经络、 凉血、 破瘀行血、 祛瘀之 功效。君臣佐使, 配伍得当, 是治疗寒冷敏感型冻伤的最佳配方。附子 : 辛、 甘, 热, 有毒。入 心、 脾、 肾经。回阳救逆, 补火助阳, 温阳祛寒, 祛风逐痹, 破癥消积, 消肿解毒。细辛 : 辛, 温。 入肝、 肾、 膀胱经。辛温解表, 散寒止疼, 辛香通窍, 温肺化饮, 宣肺行水, 散寒止呕, 宣散浮 热, 温通经脉, 治疗口疮糜烂。胡椒 : 辛, 热。入胃、 大肠经。温中下气, 治疗产后腹痛, 治疗 浮热牙痛。
12、, 治疗跌仆肿痛, 解食物毒。荜茇 : 辛, 热。入脾、 胃、 大肠经。温中散寒, 行气止痛。 荜澄茄 : 辛、 苦, 温。入脾、 胃、 肾、 膀胱经。温中散寒, 行气止痛, 健脾消食, 温肾助阳。茴香 : 辛、 苦, 温。入肝、 肾、 脾、 胃经。散寒止痛, 温肾缩尿, 理气和胃, 祛湿利浊。韭菜 : 辛, 温。入 肝、 胃、 肾经。温中行气, 散血补血, 消肿解毒。高良姜 : 辛, 温。入脾、 胃经。温中散寒, 温通 止痛, 和胃平逆, 行气导滞。蛇床子 : 辛、 苦, 温, 无毒。入肾、 脾经。温肾壮阳, 散寒祛湿。辣 椒 : 辛, 热。入心、 脾经。温中散寒, 治疗冻疮, 消食开胃。藏。
13、茴香 : 甘、 微辛, 温。入肾、 脾、 胃经。温中健脾, 驱风祛寒。山柰 : 辛, 温。脾、 胃。温中消食, 祛风止痛, 祛瘀消肿, 辟秽行 气。川乌 : 辛、 热, 有毒。入心、 肝、 肾、 脾经。祛风除湿, 温经止痛。天雄 : 辛, 热, 有毒。入 脾、 肾经。祛风散寒。益火助阳, 调血消瘀, 补肾强身。清风藤 : 辛、 苦, 温。入肝、 脾经。搜 风胜湿, 舒筋除痹。海风藤 : 辛、 苦, 微温。入肝、 脾经。祛风湿, 通经络。络石藤 : 苦, 微寒。 入心、 肝经。祛风通络, 凉血消肿。天仙藤 : 辛, 温。入心、 肺、 脾、 肾经。祛风化湿, 利气活血 行水。老颧草 : 苦, 微辛。
14、, 平。入肝、 肾经。祛风除湿, 通经活络。桃仁 : 苦、 甘, 平。入心、 肝、 大肠经。破瘀行血, 润燥滑肠。红花 : 辛, 温。入心、 肝经。活血通经, 祛瘀止痛。丹参 : 苦, 微寒。入心、 肝经。活血祛瘀, 消肿止痛, 除烦安神。牡丹皮 : 苦、 辛, 微寒。入心、 肝、 肾经。 清热凉血, 清肝降压, 活血消瘀。威灵仙 : 辛、 咸、 温, 入十二经。祛风除湿, 通络止痛, 消痰逐 饮, 行气化滞。甘草 : 甘, 平。十二经。补脾润肺, 益气复脉, 缓急止痛, 清热解毒, 调和药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06 取附子 12g、 细辛 9g、 胡椒 6g、 荜茇 9g、 荜澄茄 12g。
15、、 茴香 12g、 韭菜 12g、 高良姜 6g、 蛇床子9g、 辣椒6g、 藏茴香9g、 山柰6g、 川乌6g、 天雄6g、 清风藤6g、 海风藤12g、 络石藤6g、 天仙藤 9g、 老颧草 6g、 桃仁 12g、 红花 6g、 丹参 12g、 牡丹皮 12g、 威灵仙 9g 和甘草 12g, 以上 25 味药一起放入 1300 毫升水中, 浸泡 30 分钟, 然后文火煎制 30 分钟, 过滤去渣, 共煎药液 330毫升, 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寒冷敏感型冻伤的中药。 当寒冷敏感型冻伤的病人需要治疗 时, 使药液温度为 35, 每次 110 毫升, 外洗患处, 每日三次, 二日为一疗程, 若症。
16、状仍存, 再 洗第二疗程, 以至痊愈。 说 明 书 CN 102178880 A CN 102178882 A3/4 页 5 0007 393 例寒冷敏感型冻伤患者中, 男性 212 例, 占 54 ; 女性 181 例, 占 46。男性 多于女性。 0008 表一、 393 例寒冷敏感型冻伤患者的年龄范围 0009 年龄 ( 岁 ) 17 21 22 31 32 51 52 71 例数 6 198 187 2 百分比 1.5 50.4 47.6 0.5 0010 表二、 393 例寒冷敏感型冻伤患者疗效表 0011 疗效 治愈 好转 无效 例数 391 2 无 百分比 99.49 0.51 无 0012 表三、 393 例寒冷敏感型冻伤患者疗程表 0013 治疗天数 3 6 7 9 10 14 15 39 例数 3 212 176 2 百分比 0.7 54 44.8 0.5 0014 表四、 393 例寒冷敏感型冻伤患者治疗前后情况表 0015 说 明 书 CN 102178880 A CN 102178882 A4/4 页 6 说 明 书 CN 102178880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