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光活检诊断仪,尤其是针对粘膜型癌症早期诊断的诊断仪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专利CN85100424中揭示了光活检癌前病变图像诊断仪,采用近紫外光作为激发光,经石英光导纤维传输到活体组织表面,使该活体组织激发产生其固有荧光。对于恶性肿瘤,可激发出其色差可用肉眼分辨的固有荧光。该诊断方法操作简便、迅速、无损伤,而且成本低、检出准确率高,尤其适用于口腔、子宫颈、阴道、肛管、直肠等早期性肿瘤普查。
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如何能设计出一种功能结构布局合理,符合人机环境,操作使用方便的智能光活检诊断仪显得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智能光活检诊断仪。
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光活检诊断仪,它包括机箱主体、机箱底座和摄像机,机箱主体自上而下分为:
显示工作台,显示工作台上设有由显示器支架支持的显示器;
打印工作台,打印机内置在机箱主体内,打印机的出纸口设在打印工作台的竖直台面上;
输入工作台,输入工作台在机箱主体的中部,键盘、手写板和鼠标从左往右依次设置在输入工作台的平面台面上,读卡器设在鼠标上方的竖直台面的凹槽里;
及
底部控制室,底座控制室中设置包括电源零件板、工控零件板、散热风扇和灯箱,灯箱与光源光纤输入端连接,光源光纤输出端设置在摄像机上。
机箱主体的一侧设有机械臂,摄像机安装在机械臂上。
摄像机通过调节平台与机械臂连接,调节平台包括位移调节和方向调节装置。
机箱底座设有行走装置。
本实用新型功能结构布局合理,增加了多处人性化设计,符合人机环境,信息录入不仅可以手工键盘录入,还可以手写板录入、读卡器读取病例卡与身份证信息录入,操作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机箱主体1,显示器2,机械臂3,光源光纤输出端4,摄像机5,鼠标6,手写板7,键盘8,打印机9,电源零件板10,工控零件板11,散热风扇12,灯箱13,显示器支架14,读卡器 15,机箱底座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然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
智能光活检诊断仪,它包括机箱主体1、机箱底座16和摄像机5,机箱主体1自上而下分为:
a.显示工作台,显示工作台上设有由显示器支架14支持的显示器2;
b.打印工作台,打印机9内置在机箱主体1内,打印机9的出纸口设在打印工作台的竖直台面上;
c.输入工作台,输入工作台在机箱主体1的中部,键盘8、手写板7和鼠标6从左往右依次设置在输入工作台的平面台面上,读卡器15设在鼠标6上方的凹槽里;
d.底部控制室,底座控制室中设置包括电源零件板10、工控零件板11、散热风扇12和灯箱13,灯箱13与光源光纤输入端连接,光源光纤输出端4设置在摄像机5上。灯箱13侧边设有散热风扇12。
机箱主体1的一侧设有机械臂3,摄像机5通过机械臂3与机箱主体1连接。
摄像机5通过调节平台与机械臂3连接,调节平台包括位移调节和方向调节装置。
机箱底座16设有行走装置。
灯箱13内部LED光源发出纯净的光源通过光源光纤输出端4照射到病人检查部位。摄像机5主要对光源照射的病人检查部位图像采集,将采集的图像传输给工控零件板11中的工控机内。工控机中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传输到显示器2上,打印机9负责将分析结果打印出来。
固定在显示器支架14上的显示器2,可前后、上下调节显示器位置。鼠标6、键盘8、手写板7、读卡器15多种外置设备,方便使用者现场使用。
光源光纤输出端4固定在摄像机5上方,输出的光源照射的区域能被摄像机拍摄到。摄像机5上按钮可控制拍摄焦距前后调整、灯箱13内灯源开关。通过机械臂5上液压关节的调整对摄像机5上下、左右和照射角度的倾斜。
电源零件板10对仪器整机进行电源分配,保证每个装置的电力要求。工控零件板11对仪器所有的信号通讯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