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部插管纤维支气管镜保护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部插管纤维支气管镜保护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084887.1 (22)申请日 2016.01.27 A61B 1/267(2006.01) (73)专利权人 刘金宁 地址 255400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太公路 65 号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消毒供应室 (72)发明人 刘金宁 (74)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 限公司 37212 代理人 马俊荣 (54) 实用新型名称 口部插管纤维支气管镜保护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部插管纤维支气管镜 保护装置, 属于插管固定装置领域, 包括支撑骨 架, 支撑骨架为椭圆体, 支撑骨架上设有圆形通 孔, 支撑骨架。
2、上设有环形气囊, 环形气囊以圆形通 孔的圆心为圆心呈圆形分布, 且环形气囊垂直于 支撑骨架, 环形气囊与环形气囊之间连通, 环形气 囊的出气管通过电磁阀连接到气泵, 两个电磁阀 的线圈和两个气泵的电源端通过两个控制装置连 接到电源, 可以避免纤维支气管镜被咬, 且不会破 坏病人的口腔上皮, 可以对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固 定, 病人口中形成的唾液方便流出。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5338893 U 2016.06.29 CN 205338893 U 1.一种口部插管纤维支气管镜保护装置, 包。
3、括支撑骨架(1), 其特征在于, 支撑骨架(1) 为椭圆体, 支撑骨架(1)上设有圆形通孔(6), 支撑骨架(1)上设有环形气囊(2), 环形气囊 (2)以圆形通孔(6)的圆心为圆心呈圆形分布, 且环形气囊(2)垂直于支撑骨架(1), 环形气 囊(2)与环形气囊(2)之间连通, 环形气囊(2)的出气管通过电磁阀(3)连接到气泵(4), 两个 电磁阀(3)的线圈和两个气泵(4)的电源端通过两个控制装置(5)连接到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部插管纤维支气管镜保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环形气囊(2) 设有三个橡胶块, 三个橡胶块呈正三角形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部插管纤维支气管镜保。
4、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控制装置(5) 包括继电器A(7)、 继电器B(12)、 开关A(8)、 开关B(11)和开关C(9), 继电器A(7)的线圈一端 分别连接到开关A(8)和继电器A(7)的一个常开触点, 开关A(8)另一端连接到电源一极, 继 电器A(7)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通过继电器B(12)的常闭触点连接到电源一极, 继电器A(7) 的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源另一极, 继电器A(7)的另一个常开触点一端连接到电源一极, 另一端通过气泵(4)的电源端和电磁阀(3)的一个线圈连接到电源另一极, 继电器B(12)的 线圈一端通过开关B(11)连接到电源一极, 继电器B(12)的线圈另一端连接。
5、到电源另一极, 电磁阀(3)的另一个线圈通过开关C(9)连接到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部插管纤维支气管镜保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气泵(4)的电 源端通过功率检测仪(10)连接到电源, 功率检测仪(10)的信号输出端继电器B(12)的线圈 的一端。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338893 U 2 口部插管纤维支气管镜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部插管纤维支气管镜保护装置, 属于插管固定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纤维支气管镜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是从患者的鼻腔进入气管的, 但是部分病人的 鼻腔存在病变或鼻腔通道不正常时, 会选择从口部进行插。
6、管, 但是在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插 管时以及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观察时, 会造成病人极度的不适, 导致病人使用牙齿咬纤 维支气管镜, 但是纤维支气管镜价格非常昂贵且十分容易被咬坏, 若使用口部扩张器, 会使 病人在做完插管后, 嘴中非常不是, 也有可能在病人疼痛并用力时, 破坏口腔上皮组织; 其 次, 口部空间大于鼻腔空间, 纤维支气管镜无法被固定, 不能良好的进行观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部插管纤维支气管镜保护装置, 可以避免纤维支 气管镜被咬, 且不会破坏病人的口腔上皮, 可以对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固定, 病人口中形成的 唾液方便流出。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
7、口部插管纤维支气管镜保护装置, 包括支撑骨架, 支撑骨架为 椭圆体, 支撑骨架上设有圆形通孔, 支撑骨架上设有环形气囊, 环形气囊以圆形通孔的圆心 为圆心呈圆形分布, 且环形气囊垂直于支撑骨架, 环形气囊与环形气囊之间连通, 环形气囊 的出气管通过电磁阀连接到气泵, 两个电磁阀的线圈和两个气泵的电源端通过两个控制装 置连接到电源。 0005 所述的口部插管纤维支气管镜保护装置, 口部支撑环起到骨架的作用, 电磁阀为 三位三通电磁阀, 在使用时, 将支撑骨架放入口中, 起到对环形气囊支撑的效果, 通过口部 的唾液可以顺着环形气囊与环形气囊之间的间隔流出, 避免病人无法吐唾液, 通过控制装 置, 。
8、控制气泵工作, 电磁阀开启, 将环形气囊吹起, 将病人的口部撑开, 医护人员利用口部支 撑环内部空间进行插管工作, 当插管完毕后, 通过另一个控制装置控制环形气囊鼓起, 将纤 维支气管镜固定, 环形气囊将病人的口部撑开, 但是气囊有弹性, 不会造成其上皮组织被破 坏, 同时防止了病人咬纤维支气管镜, 还可以对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固定。 0006 所述的口部插管纤维支气管镜保护装置, 环形气囊设有三个橡胶块, 三个橡胶块 呈正三角形分布。 三个橡胶块可以有效地增加与纤维支气管镜之间的摩擦力, 提高了固定 效果。 0007 所述的口部插管纤维支气管镜保护装置, 控制装置包括继电器A、 继电器B、 开关。
9、A、 开关B和开关C, 继电器A的线圈一端分别连接到开关A和继电器A的一个常开触点, 开关A另 一端连接到电源一极, 继电器A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通过继电器B的常闭触点连接到电源一 极, 继电器A的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源另一极, 继电器A的另一个常开触点一端连接到电 源一极, 另一端通过气泵的电源端和电磁阀的一个线圈连接到电源另一极, 继电器B的线圈 一端通过开关B连接到电源一极, 继电器B的线圈另一端连接到电源另一极, 电磁阀的另一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338893 U 3 个线圈通过开关C连接到电源。 当需要充起环形气囊或环形气囊B时, 只需要按下开关A, 继 电器A的线。
10、圈与电源接通, 使继电器A的常开触点闭合, 继电器A的线圈始终得电, 电磁阀会 始终开启, 气泵会始终工作, 直到医护人员觉得环形气囊或环形气囊B臌胀程度达到要求 后, 按一下开关B, 使开关B闭合一次, 继电器B的线圈得电, 继电器B的常闭触点段开, 使继电 器A的线圈失电, 继电器A归位, 电磁阀关闭, 气泵停止工作。 0008 所述的口部插管纤维支气管镜保护装置, 气泵的电源端通过功率检测仪连接到电 源, 功率检测仪的信号输出端继电器B的线圈的一端。 当环形气囊或环形气囊B正常充气时, 气泵的功率均正常, 当充满口腔或压到纤维支气管镜上后, 气泵由于无法再将环形气囊或 环形气囊B吹大而使。
11、气泵的功率极具增大, 功率检测仪检测到气泵的功率极具增大时, 会发 出高电平信号给继电器B的线圈, 使电磁阀关闭, 气泵停止工作。 0009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0010 所述的口部插管纤维支气管镜保护装置, 口部支撑环起到骨架的作用, 电磁阀为 三位三通电磁阀, 在使用时, 将支撑骨架放入口中, 起到对环形气囊支撑的效果, 通过口部 的唾液可以顺着环形气囊与环形气囊之间的间隔流出, 避免病人无法吐唾液, 通过控制装 置, 控制气泵工作, 电磁阀开启, 将环形气囊吹起, 将病人的口部撑开, 医护人员利用口部支 撑环内部空间进行插管工作, 当插管完毕后, 通过另一个控制装置控制。
12、环形气囊鼓起, 将纤 维支气管镜固定, 环形气囊将病人的口部撑开, 但是气囊有弹性, 不会造成其上皮组织被破 坏, 同时防止了病人咬纤维支气管镜, 还可以对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气原理图。 0013 图中: 1、 支撑骨架; 2、 环形气囊; 3、 电磁阀; 4、 气泵; 5、 控制装置; 6、 通孔; 7、 继电器 A; 8、 开关A; 9、 开关C; 10、 功率检测仪; 11、 开关B; 12、 继电器B。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对杆塔防坠落装置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15 实施例1: 。
13、如图1和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口部插管纤维支气管镜保护装置, 包括支撑骨架1, 支撑骨架1为椭圆体, 支撑骨架1上设有圆形通孔6, 支撑骨架1上设有环形 气囊2, 环形气囊2以圆形通孔6的圆心为圆心呈圆形分布, 且环形气囊2垂直于支撑骨架1, 环形气囊2与环形气囊2之间连通, 环形气囊2的出气管通过电磁阀3连接到气泵4, 两个电磁 阀3的线圈和两个气泵4的电源端通过两个控制装置5连接到电源。 0016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所述的结构基础上, 环形气囊2设有三个橡胶块, 三个橡胶块 呈正三角形分布。 0017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所述的结构基础上, 控制装置5包括继电器A7、 继电器B。
14、12、 开 关A8、 开关B11和开关C9, 继电器A7的线圈一端分别连接到开关A8和继电器A7的一个常开触 点, 开关A8另一端连接到电源一极, 继电器A7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通过继电器B12的常闭触 点连接到电源一极, 继电器A7的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源另一极, 继电器A7的另一个常开 触点一端连接到电源一极, 另一端通过气泵4的电源端和电磁阀3的一个线圈连接到电源另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338893 U 4 一极, 继电器B12的线圈一端通过开关B11连接到电源一极, 继电器B12的线圈另一端连接到 电源另一极, 电磁阀3的另一个线圈通过开关C9连接到电源。 0018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所述的结构基础上, 气泵4的电源端通过功率检测仪10连接到 电源, 功率检测仪10的信号输出端继电器B12的线圈的一端。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338893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5338893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