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镁晶须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808123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29.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10264.4

申请日:

2009.01.23

公开号:

CN101498041A

公开日:

2009.08.0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C30B 29/16申请日:20090123授权公告日:20110921终止日期:2013012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30B29/16; C30B29/62; C01B5/02

主分类号:

C30B29/16

申请人:

东北大学

发明人:

陈 敏; 王 楠; 李月圆

地址:

110004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号巷1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以菱镁矿或水镁石为原料,通过煅烧、细磨、水化、碳化、固液分离、稀释、热解、过滤、干燥、煅烧工艺制备氧化镁晶须的方法。其主要特征在于,向浓度为3~100kg/1000L的重镁水中加入0.1%~2.0%的可溶性镁盐,在50~500转/分的搅拌强度下于40℃~80℃热解,首先制备前驱体碳酸镁晶须,并经进一步在500℃~800℃煅烧,可获得结晶发育良好,纯度和长径比高,分散性好的氧化镁晶须产品,可应用于材料、化工、机械等领域。其中前驱体碳酸镁晶须也可用于材料、化工等领域以及制备氢氧化镁、硫酸镁、氯化镁、硝酸镁及其他镁盐产品。该方法工艺简单,投资少,生产成本低,生产过程中无污染,并可利用各种品位的菱镁矿和水镁石块矿与粉(尾)粉制备氧化镁晶须的方法。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氧化镁晶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菱镁矿或水镁石矿为原料,采用以下工艺。
①煅烧。将菱镁矿或水镁石原料在回转窑、悬浮焙烧窑、多层炉、沸腾炉或反射炉内煅烧1~2小时制取轻烧镁;
②冷却。轻烧后的矿物于空气中自然冷却至100~200℃;
③水化。将冷却后的轻烧氧化镁在破碎机内破碎后,加入5~8倍于矿物体积的常温水中混合,并在球磨机中细磨至200目以下;
④碳化。对球磨后的浆料在水槽中用水进一步稀释,使稀释后矿水的质量比为20~200kg/1000L水,使水化反应进一步进行。搅拌的同时向浆料中以流量为10~100L/min(相对于1000L溶液)通入CO2气体,发生碳化反应,制成碳酸氢镁溶液;
⑤分离。将处理后的浆体静置,使未反应的氧化镁(或氢氧化镁)及杂质等充分沉淀后,使上部的溶液与沉淀分离,制得重镁水;
⑥稀释。向步骤⑤获得的重镁水中加清水进行稀释,使碳酸轻镁溶液的浓度在3~100kg/1000L水;
⑦热解。向获得的重镁水中加入0.1%~2.0%的可溶性镁盐作为添加剂,以50~500转/分的强度下搅拌,同时将溶液加热至40℃~80℃,通过热解反应获得晶须状MgCO3·3H2O沉淀;
⑧过滤、洗涤、干燥。将热解后的浆料采用通常的方法过滤、洗涤后在120℃条件下干燥12~24h,获得直径0.8~8μm,长度10~120μm,长径比为10~150的前驱体MgCO3·3H2O晶须;
⑨煅烧。将制得的前驱体碳酸镁晶须在500℃~800℃的温度下煅烧1~2小时,制得0.5~6μm,长度8~100μm,长径比为10~50的MgO晶须。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前氧化镁晶须,其特征在于,通过热解制备驱体碳酸镁晶须时重镁水中碳酸氢镁的浓度为3~100kg/1000L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氧化镁晶须,其特征在于,通过热解制备驱体碳酸镁晶须时搅拌强度为50~500转/分。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氧化镁晶须,其特征在于,通过热解制备驱体碳酸镁晶须时加入的可溶性镁盐包括MgSO4,Mg(NO3)2或MgCl2等,且其加入量0.1%~2.0%。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氧化镁晶须,其特征在于,前驱体的煅烧温度为500℃~900℃。

6.
  根据权利要求1制备碳酸镁晶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轻烧氧化镁的来源包括各种品位的菱镁矿块矿与粉(尾)矿,各种品位的水镁石块矿与粉(尾)矿。

说明书

一种氧化镁晶须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机非金属粉体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利用菱镁矿或水镁石等镁质资源制备氧化镁晶须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镁质资源(主要指菱镁矿和水镁石)丰富,是重要的耐火材料生产基地。但我国镁质资源的开采与利用,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低品位矿和粉矿利用率低的问题,严重影响菱镁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另一方面,目前的镁质资源利用,主要用于生产镁质耐火材料,一直存在产品附加值不高的问题。高效综合利用镁质资源,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是当前我国镁质资源利用的重要发展方向。
氧化镁晶须晶体发育完整,杂质少含量低,晶体强度高,可广泛应用于冶金、耐火材料及化工产品等领域。氧化镁晶须的前驱体碳酸镁晶须还可用于制备高纯度的氢氧化镁、硫酸镁、氯化镁、硝酸镁及其他产品。
但目前氧化镁晶须的制备方法中,有的对设备要求较高,有的工艺复杂,有的原材料成本高,均不利于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方法,大大限制了其工业化生产与应用。
本发明所涉及的氧化镁晶须的制备方法,可以利用廉价的各种品位的菱镁矿块矿与粉(尾)矿、各种品位的水镁石块矿与粉(尾)资源,制备高附加值的氧化镁晶须,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控制,因而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我国镁质资源利用和氧化镁晶须生产现状,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氧化镁晶须制备方法。
本发明以菱镁矿或水镁石为原料,通过水化碳化法制得重镁水,而后在重镁水热解过程中加入适当添加剂,通过控制碳酸镁的析出,首先制备前躯体碳酸镁晶须,然后再将碳酸镁晶须煅烧制备氧化镁晶须。具体工艺如下。
①煅烧。将菱镁矿或水镁石原料在回转窑、悬浮焙烧窑、多层炉、沸腾炉或反射炉内于800℃~1000℃条件下煅烧轻烧1~2小时,分别制得轻烧氧化镁。在烧成过程中,发生如下主要化学反应:
         MgCO3→MgO+CO2
或       Mg(OH)2→MgO+H2O
②冷却。轻烧后的矿物于空气中自然冷却至100~200℃。
③水化。将冷却后的轻烧氧化镁经破碎机内破碎后,加入5~8倍于矿物体积的水中混合,并在球磨机中细磨至200目以下。在这个过程中,轻烧氧化镁将发生水化反应,即
MgO+H2O→Mg(OH)2
④碳化。对③球磨后的浆料在水槽中用水进一步稀释,使稀释后矿水的质量比为20~200kg/1000L水,使水化反应进一步进行。搅拌的同时向浆料中以流量为10~100L/min(相对于1000L溶液)吹入CO2气体,使发生碳化反应,制成碳酸氢镁溶液。在这个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
MgO+2CO2+H2O→Mg(HCO3)2
⑤分离。将④处理后的浆体静置,使未反应的氧化镁(或氢氧化镁)及杂质等充分沉淀后,使上部的溶液与沉淀分离,制得重镁水。
⑥稀释。向步骤⑤获得的重镁水中加清水进行稀释,使碳酸轻镁溶液的浓度在3~100kg/1000L水。
⑦热解。向步骤⑥获得的碳酸氢镁溶液中入0.1%~2.0%的MgSO4,Mg(NO3)2或MgCl2等可溶性镁盐作为添加剂,并以50~500转/分的强度搅拌,同时将溶液加热至40℃~80℃,通过热解反应获得晶须状MgCO3·3H2O沉淀。在这个过程中,具体反应如下。
Mg(HCO3)2+2H2O→MgCO3·3H2O+CO2
⑧过滤、洗涤、干燥。将步骤⑦得到的浆料采用通常的方法过滤、洗涤后在120℃条件下干燥12~24h,获得直径0.8~8μm,长度10~120μm,长径比为10~150的前驱体碳酸镁(MgCO3·3H2O)晶须。
⑨煅烧。将制得的前驱体碳酸镁晶须在500℃~800℃的温度下煅烧1~2小时,制得0.5~6μm,长度8~100μm,长径比为10~50的MgO晶须。
本发明方法的特点在于:
(1)生产工艺简单。通过控制热解温度和搅拌速度,并加入少量添加剂,即可获得前驱体碳酸镁晶须,二次煅烧后即可获得晶体发育完整,尺寸均匀、长径比高的MgO晶须,因此,生产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生产成本低。
(2)经济环保。在生产过程无粉尘产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菱镁矿煅烧和碳酸镁晶须煅烧时分解产生的CO2经回收净化后,可用于碳化工艺,不仅减少CO2排放,还可降低生产成本。此外,经热解过滤后的滤液也可返回重复使用,由于镁盐添加剂一直溶解于其中,在返回使用时只需少量补加即可,非常经济。
(3)产品质量好。水化碳化工艺中,由于脉石等杂质不溶于水,通过制备高纯度的重镁水,可以获得纯度高,晶体发育良好,尺寸均匀,长晶比高,分散度高的MgO晶须。
(4)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品位的菱镁矿块矿与粉(尾)矿、各种品位的水镁石块矿与粉(尾)资源,促进我国镁质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
具体实方式:
实施例1
采用辽宁大石桥废弃菱镁矿粉矿(粒度范围0.001~40mm),其化学组成如表1所示。
表1 实施用菱镁矿粉矿的理化指标(%)

①煅烧。将菱镁矿原料在反射炉内于850℃条件下煅烧轻烧2小时,制得轻烧氧化镁。
②冷却。轻烧后的矿物于空气中自然冷却至100℃。
③水化。将冷却后的轻烧氧化镁经破碎机内破碎后,加入到8倍于矿物体积的常温水中混合,并在球磨机中细磨至200目以下。
④碳化。对③球磨后的浆料在水槽中用清水稀释,使稀释后矿水的质量比为50kg/1000L水。搅拌的同时向水浆中以流量为40L/min(相对于1000L溶液)吹入CO2气体10小时,制成碳酸氢镁溶液。
⑤分离。将④处理后的浆体静止,使未反应的氧化镁及杂质等充分沉淀后,使上部的溶液与沉淀分离,制得重镁水。
⑥稀释。向步骤⑤获得的重镁水中加清水进行稀释,使碳酸轻镁溶液的浓度在10kg/1000L水。
⑦热解。向步骤⑥获得的重镁水中加入0.3%的添加剂,并以200转/分的强度下搅拌,同时将溶液加热至50℃,制得晶须状MgCO3·3H2O沉淀。
⑧过滤、洗涤、干燥。将步骤⑦得到的浆料过滤、清水洗涤后在120℃条件下干燥24h。经用扫描电镜观察,碳酸镁晶须平均长度60μm,平均直径1.2μm。
⑨煅烧。将步骤⑧制得的前驱体MgCO3·3H2O晶须在800℃煅烧2小时,获得平均直径为0.9μm,平均长度为50μm的MgO晶须。
实施例2
采用辽宁丹东水镁石为原料,其化学组成如表2所示。
表2 实施用水镁石的理化指标(%)

①煅烧。将菱镁矿原料在反射炉内于550℃条件下煅烧轻烧2小时,制得轻烧氧化镁。
②冷却。轻烧后的矿物于空气中自然冷却至100℃。
③水化。将冷却后的轻烧氧化镁经破碎机内破碎后,加入8倍于矿物体积的常温水中混合,并在球磨机中细磨至200目以下。
④碳化。对③球磨后的浆料在水槽中用水进一步稀释,使稀释后矿水的质量比为50kg/1000L水。搅拌的同时向水浆中以流量为45L/min(相对于1000L溶液)吹入CO2气体8小时,制成碳酸氢镁溶液。
⑤分离。将④处理后的浆体静止,使未反应的氧化镁及杂质等充分沉淀后,使上部的溶液与沉淀分离,制得重镁水。
⑥稀释。向步骤⑤获得的重镁水中加清水进行稀释,使碳酸轻镁溶液的浓度在12kg/1000L水。
⑦热解。向步骤⑥获得的重镁水中加入0.3%的添加剂,并以200转/分的强度下搅拌,同时将溶液加热至50℃,制得晶须状MgCO3·3H2O沉淀。
⑧过滤、洗涤、干燥。将步骤⑦得到的浆料过滤、清水洗涤后在120℃条件下干燥24h。经用扫描电镜观察,碳酸镁晶须平均长度55μm,平均直径1.1μm。
⑨煅烧。将步骤⑧制得的前驱体MgCO3·3H2O晶须在800℃煅烧2小时,获得平均直径为0.8μm,平均长度为47μm的MgO晶须。

一种氧化镁晶须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氧化镁晶须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氧化镁晶须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氧化镁晶须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氧化镁晶须的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以菱镁矿或水镁石为原料,通过煅烧、细磨、水化、碳化、固液分离、稀释、热解、过滤、干燥、煅烧工艺制备氧化镁晶须的方法。其主要特征在于,向浓度为3100kg/1000L的重镁水中加入0.12.0的可溶性镁盐,在50500转/分的搅拌强度下于4080热解,首先制备前驱体碳酸镁晶须,并经进一步在500800煅烧,可获得结晶发育良好,纯度和长径比高,分散性好的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晶体生长〔3〕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