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医疗检测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多功能的医疗检测设备.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490591.3 (22)申请日 2018.05.21 (71)申请人 绍兴市上虞区中泰医疗科技有限公 司 地址 312399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百官街 道新建村佛堂片3号 (72)发明人 方洋 (51)Int.Cl. A61B 6/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多功能的医疗检测设备 (57)摘要 本发明的一种多功能的医疗检测设备, 包括 装置主体、 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射线装置、 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挡板装置以及设置于 所述装置主体左右两侧的固定。
2、装置, 所述射线装 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工作腔, 所述工 作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传动腔, 所述第一 传动腔的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 所述 第一电机的左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另外一端通过 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左侧内壁 上的第一转轴, 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 主动齿轮; 本装置能够自动化检测身体多处部 位, 并减少医疗人员的运营时间, 不需要经常在 放射房间操控, 让被检测人员可以快速高效的进 行在装置内进行检测, 减少对外界的影响。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108523912 A 2018.09.14 CN 108523912 A 1.本发明的。
3、一种多功能的医疗检测设备, 包括装置主体、 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射 线装置、 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挡板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左右两侧的固定装 置, 所述射线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工作腔, 所述工作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 第一传动腔, 所述第一传动腔的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 所述第一电机的左端动 力配合连接有另外一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腔左侧内壁上的第一转轴, 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齿轮, 所述第一传动腔下侧内壁的左端位置处设置有 开口向上的第二传动腔, 所述第二传动腔内设置有一端延伸入所述第一传动腔内且与所述 第一主动齿轮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一从动齿轮。
4、, 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 转轴, 所述第二转轴的右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腔的右侧内壁上, 所述 工作腔上侧内壁的左端位置处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的上侧内壁上连 通设置有第三传动腔, 所述第二转轴的右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三传动腔且右端通过轴承转动 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三传动腔的左侧内壁上, 在所述第三传动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轴上左右对 称且螺纹配合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三传动腔内左右移动的移动块, 所述移动块的下端转动配 合连接有连杆, 所述连杆的下端延伸通过所述第一凹槽且转动配合连接有工作块, 所述工 作块内设置有第四传动腔, 所述第四传动腔内设置有转盘, 所述。
5、转盘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 驱动轴, 所述驱动轴的后端动力配合连接于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传动腔的后侧内壁内的电 机上, 所述转盘的前端面偏心且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所述转盘的前端设置有推动杆, 所述推 动杆内设置有前后贯通的滑动孔, 所述固定块前端延伸通入所述滑动孔内且与所述滑动孔 内壁滑动配合连接, 所述第四驱动腔的下侧内壁连通设置有导滑槽, 所述推动杆的下端固 定连接有可在所述导滑槽内左右滑动的导滑块, 所述第四传动腔的上侧内壁连通设置有开 口向右的工作孔, 所述推动杆的上端延伸通入所述工作孔内且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工作孔 内左右滑动的工作杆, 所述工作杆的右端延伸出所述工作孔且固定连接有放射装置。。
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医疗检测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射装置包括 设置于所述工作孔左侧内壁内的第一转轮腔, 所述第一转轮腔内上下对称设置有转轮, 所 述第一转轮腔的右侧内壁与所述工作孔的左侧内壁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一引线孔, 所述第一 转轮腔的右侧内壁的上端位置处设置有贯穿所述工作块的第二引线孔, 所述工作杆的左端 前后对称且固定连接有引线, 所述引线通过所述第一引线孔且绕设过所述转轮后通过所述 第二引线孔, 所述工作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放射块, 所述放射块的前后端对称且转动配合 连接有支杆, 所述放射块左端面内且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二转轮腔, 所述第二转轮腔内设置 有第二转轮, 所。
7、述放射块的前后端对称且固设置有转轮装置, 所述第二转轮腔的左侧内壁 贯通设置有第三引线孔, 所述第二转轮腔靠近所述转轮装置一侧内壁贯通设置有第四引线 孔, 通出所述第二引线孔的所述引线延伸通过所述第三引线孔后绕设过第二转轮且延伸过 所述第四引线孔后绕设过所述转轮装置并延伸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杆上端面远离所述转轮 装置的位置处, 所述放射块前后端的靠近右侧位置处对称设置有开口向外的第二凹槽, 所 述第二凹槽内通过转轴转动配合连接有弹簧块, 所述弹簧块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另外一端 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杆下端的弹簧, 所述支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检测线放射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医疗检测设备, 。
8、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装置包括 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的第一主动斜齿轮, 所述第一传动腔的右侧内壁设置有开 口向左的第三凹槽, 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有左端延伸入所述第一传动腔且与所述第一主动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8523912 A 2 斜齿轮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一从动斜齿轮, 所述第一从动斜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三转 轴, 所述第三转轴的上下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三凹槽的上下侧内壁上, 所述工作腔的右侧内壁上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四凹槽, 所述第三转轴的下端延伸通入所述 第四凹槽内且下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四凹槽的下侧内壁上, 在所述第四凹槽 上的所。
9、述第三转轴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可在所述第四凹槽内上下滑动的升降块, 所述升降块 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挡板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医疗检测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腔的上侧 内壁且在所述挡板块的左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感应装置, 所述感应装置能够感应人员是否 就位进行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医疗检测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腔的下侧 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工作块相对齐的缓冲块, 所述缓冲块能够减轻工作块下降时的碰 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医疗检测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传动腔的 上侧内壁内设置有信息处理腔, 所述信息处理腔能够将检测信息发。
10、送至外部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医疗检测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设置于所述装置装置主体左右两端的下侧对称且固定连接的底板块, 所述底板块内设置有 上下贯穿的螺栓孔, 所述螺栓孔与地面之间可以通过螺栓配合连接来增加装置稳定性。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8523912 A 3 一种多功能的医疗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检测领域, 具体是一种多功能的医疗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现如今的医疗水平越来越好, 越来越多的人也喜欢去医院进行体检关心自己 的健康, 在体检或者检测身体时就需要用到拍片设备, 如何让医疗人员每。
11、天解决大批量检 测的人并能够自动化对人员进行检测, 并减少医疗人员的运营时间, 不需要经常在放射房 间操控, 同时也减少对外界的影响, 所以需要设计一种安全高效自动化的一种多功能的医 疗检测设备实有必要。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的医疗检测设备, 其能够解决上述 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0004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多功能的医疗检测设备, 包 括装置主体、 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射线装置、 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挡板装置以及 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左右两侧的固定装置, 所述射线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工 作腔, 所述工作腔的上侧内壁。
12、内设置有第一传动腔, 所述第一传动腔的右侧内壁内固定设 置有第一电机, 所述第一电机的左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另外一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 述第一传动腔左侧内壁上的第一转轴, 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齿轮, 所述第 一传动腔下侧内壁的左端位置处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二传动腔, 所述第二传动腔内设置有 一端延伸入所述第一传动腔内且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一从动齿轮, 所述 第一从动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 所述第二转轴的右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 于所述第二传动腔的右侧内壁上, 所述工作腔上侧内壁的左端位置处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 一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的上侧内壁上连通设置有第三传。
13、动腔, 所述第二转轴的右端延伸通 入所述第三传动腔且右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三传动腔的左侧内壁上, 在所述 第三传动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轴上左右对称且螺纹配合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三传动腔内左右 移动的移动块, 所述移动块的下端转动配合连接有连杆, 所述连杆的下端延伸通过所述第 一凹槽且转动配合连接有工作块, 所述工作块内设置有第四传动腔, 所述第四传动腔内设 置有转盘, 所述转盘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驱动轴, 所述驱动轴的后端动力配合连接于固定 设置在所述第四传动腔的后侧内壁内的电机上, 所述转盘的前端面偏心且固定连接有固定 块, 所述转盘的前端设置有推动杆, 所述推动杆内设置有前后贯通的滑动孔,。
14、 所述固定块前 端延伸通入所述滑动孔内且与所述滑动孔内壁滑动配合连接, 所述第四驱动腔的下侧内壁 连通设置有导滑槽, 所述推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导滑槽内左右滑动的导滑块, 所述第四传动腔的上侧内壁连通设置有开口向右的工作孔, 所述推动杆的上端延伸通入所 述工作孔内且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工作孔内左右滑动的工作杆, 所述工作杆的右端延伸出 所述工作孔且固定连接有放射装置。 说 明 书 1/5 页 4 CN 108523912 A 4 0005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放射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孔左侧内壁内的第一转 轮腔, 所述第一转轮腔内上下对称设置有转轮, 所述第一转轮腔的右侧内壁与所述。
15、工作孔 的左侧内壁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一引线孔, 所述第一转轮腔的右侧内壁的上端位置处设置有 贯穿所述工作块的第二引线孔, 所述工作杆的左端前后对称且固定连接有引线, 所述引线 通过所述第一引线孔且绕设过所述转轮后通过所述第二引线孔, 所述工作杆的右端固定连 接有放射块, 所述放射块的前后端对称且转动配合连接有支杆, 所述放射块左端面内且前 后对称设置有第二转轮腔, 所述第二转轮腔内设置有第二转轮, 所述放射块的前后端对称 且固设置有转轮装置, 所述第二转轮腔的左侧内壁贯通设置有第三引线孔, 所述第二转轮 腔靠近所述转轮装置一侧内壁贯通设置有第四引线孔, 通出所述第二引线孔的所述引线延 伸通过所述。
16、第三引线孔后绕设过第二转轮且延伸过所述第四引线孔后绕设过所述转轮装 置并延伸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杆上端面远离所述转轮装置的位置处, 所述放射块前后端的靠 近右侧位置处对称设置有开口向外的第二凹槽, 所述第二凹槽内通过转轴转动配合连接有 弹簧块, 所述弹簧块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另外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杆下端的弹簧, 所述 支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检测线放射块。 0006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挡板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的第一 主动斜齿轮, 所述第一传动腔的右侧内壁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三凹槽, 所述第三凹槽内设 置有左端延伸入所述第一传动腔且与所述第一主动斜齿轮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一从动斜齿 轮。
17、, 所述第一从动斜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 所述第三转轴的上下端分别通过 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三凹槽的上下侧内壁上, 所述工作腔的右侧内壁上设置有开口 向左的第四凹槽, 所述第三转轴的下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四凹槽内且下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 连接于所述第四凹槽的下侧内壁上, 在所述第四凹槽上的所述第三转轴上螺纹配合连接有 可在所述第四凹槽内上下滑动的升降块, 所述升降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挡板块。 0007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工作腔的上侧内壁且在所述挡板块的左侧位置处固定 连接有感应装置, 所述感应装置能够感应人员是否就位进行检测。 0008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工作腔的下侧内壁。
18、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工作块相对齐 的缓冲块, 所述缓冲块能够减轻工作块下降时的碰撞。 0009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第三传动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信息处理腔, 所述信 息处理腔能够将检测信息发送至外部空间。 001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装置主体左右两端的下 侧对称且固定连接的底板块, 所述底板块内设置有上下贯穿的螺栓孔, 所述螺栓孔与地面 之间可以通过螺栓配合连接来增加装置稳定性。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通过本装置进行医疗检测工作 时, 被检测人员进入工作腔工作腔内站立, 感应装置感应到人员开启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 轴转。
19、动, 从而第一主动斜齿轮带动第一从动斜齿轮转动, 使升降块下移带动挡板块对准人 员需要检测部位, 同时第一主动齿轮转动带动第一从动齿轮转动, 使第二转轴转动带动移 动块相互靠近移动, 从而通过连杆带动工作块在工作腔内下降对准挡板块, 完成之后驱动 轴开启带动转盘转动, 使得固定块绕驱动轴转动且在滑动孔内滑动, 带动推动杆将工作杆 从工作孔内右移使反射块靠近人员, 同时工作孔右移带动引线被拉动, 从而使支杆开始翻 转将检测线放射块打开对准人员进行放射检测, 完成时驱动轴转动带动固定块回到初始位 说 明 书 2/5 页 5 CN 108523912 A 5 置, 从而工作杆回到初始位置使弹簧恢复弹。
20、性形变使支杆回到初始位置, 第一电机开启使 装置回到初始状态后信息处理腔内传送信息等待下一位人员进行检测, 本装置能够自动化 检测身体多处部位, 并减少医疗人员的运营时间, 不需要经常在放射房间操控, 让被检测人 员可以快速高效的进行在装置内进行检测, 减少对外界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2 为了易于说明, 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13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多功能的医疗检测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 “A-A” 方向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 “B” 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如图1-图3所示, 本发明的一种多功能的医疗检测设备, 包括装置主体10。
21、、 设置于 所述装置主体10内的射线装置、 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0内的挡板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 主体10左右两侧的固定装置, 所述射线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0内的工作腔11, 所 述工作腔11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传动腔12, 所述第一传动腔12的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 有第一电机13, 所述第一电机13的左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另外一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 所述第一传动腔12左侧内壁上的第一转轴14, 所述第一转轴1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齿轮 15, 所述第一传动腔12下侧内壁的左端位置处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二传动腔16, 所述第二 传动腔16内设置有一端延伸入所述第一传动腔12内且与所述第一。
22、主动齿轮15啮合配合连 接的第一从动齿轮17, 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7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8, 所述第二转 轴18的右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腔16的右侧内壁上, 所述工作腔11上侧 内壁的左端位置处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凹槽19, 所述第一凹槽19的上侧内壁上连通设置 有第三传动腔20, 所述第二转轴18的右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三传动腔20且右端通过轴承转动 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三传动腔20的左侧内壁上, 在所述第三传动腔20内的所述第二转轴18上 左右对称且螺纹配合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三传动腔20内左右移动的移动块21, 所述移动块21 的下端转动配合连接有连杆22, 所述连杆22的下。
23、端延伸通过所述第一凹槽19且转动配合连 接有工作块23, 所述工作块23内设置有第四传动腔24, 所述第四传动腔24内设置有转盘25, 所述转盘25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驱动轴26, 所述驱动轴26的后端动力配合连接于固定设置 在所述第四传动腔24的后侧内壁内的电机上, 所述转盘25的前端面偏心且固定连接有固定 块27, 所述转盘25的前端设置有推动杆28, 所述推动杆28内设置有前后贯通的滑动孔29, 所 述固定块27前端延伸通入所述滑动孔29内且与所述滑动孔29内壁滑动配合连接, 所述第四 驱动腔24的下侧内壁连通设置有导滑槽30, 所述推动杆2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导滑 槽30内左右滑动。
24、的导滑块31, 所述第四传动腔24的上侧内壁连通设置有开口向右的工作孔 32, 所述推动杆28的上端延伸通入所述工作孔32内且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工作孔32内左右 滑动的工作杆33, 所述工作杆33的右端延伸出所述工作孔32且固定连接有放射装置。 0015 有益地, 所述放射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孔32左侧内壁内的第一转轮腔34, 所 述第一转轮腔34内上下对称设置有转轮35, 所述第一转轮腔34的右侧内壁与所述工作孔32 的左侧内壁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一引线孔36, 所述第一转轮腔34的右侧内壁的上端位置处设 说 明 书 3/5 页 6 CN 108523912 A 6 置有贯穿所述工作块23的第。
25、二引线孔37, 所述工作杆33的左端前后对称且固定连接有引线 38, 所述引线38通过所述第一引线孔36且绕设过所述转轮35后通过所述第二引线孔37, 所 述工作杆3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放射块39, 所述放射块39的前后端对称且转动配合连接有支 杆40, 所述放射块39左端面内且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二转轮腔41, 所述第二转轮腔内设置有 第二转轮45, 所述放射块39的前后端对称且固设置有转轮装置42, 所述第二转轮腔41的左 侧内壁贯通设置有第三引线孔43, 所述第二转轮腔41靠近所述转轮装置42一侧内壁贯通设 置有第四引线孔44, 通出所述第二引线孔37的所述引线38延伸通过所述第三引线孔43后。
26、绕 设过第二转轮45且延伸过所述第四引线孔44后绕设过所述转轮装置42并延伸固定连接于 所述支杆40上端面远离所述转轮装置42的位置处, 所述放射块39前后端的靠近右侧位置处 对称设置有开口向外的第二凹槽46, 所述第二凹槽46内通过转轴转动配合连接有弹簧块 47, 所述弹簧块47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另外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杆40下端的弹簧48, 所 述支杆4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检测线放射块49。 0016 有益地, 所述挡板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14上固定连接的第一主动斜齿轮 50, 所述第一传动腔12的右侧内壁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三凹槽51, 所述第三凹槽51内设置 有左端延伸入所述第一传动。
27、腔12且与所述第一主动斜齿轮50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一从动斜 齿轮52, 所述第一从动斜齿轮52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53, 所述第三转轴53的上下 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三凹槽51的上下侧内壁上, 所述工作腔11的右侧内 壁上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四凹槽54, 所述第三转轴53的下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四凹槽54内且 下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四凹槽54的下侧内壁上, 在所述第四凹槽54上的所述 第三转轴53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可在所述第四凹槽54内上下滑动的升降块55, 所述升降块55 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挡板块56。 0017 有益地, 所述工作腔11的上侧内壁且在所述挡板块56的左侧位。
28、置处固定连接有感 应装置57, 所述感应装置57能够感应人员是否就位进行检测。 0018 有益地, 所述工作腔11的下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工作块23相对齐的缓冲块 58, 所述缓冲块58能够减轻工作块23下降时的碰撞。 0019 有益地, 所述第三传动腔20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信息处理腔59, 所述信息处理腔 59能够将检测信息发送至外部空间。 0020 有益地,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装置主体10左右两端的下侧对称且固 定连接的底板块90, 所述底板块90内设置有上下贯穿的螺栓孔91, 所述螺栓孔91与地面之 间可以通过螺栓配合连接来增加装置稳定性。 0021 初始状态时, 挡板块。
29、56最大限度在工作腔11内的最高位置处, 移动块21相互远离 且处于最远位置, 同时工作块23最大限度在工作腔11内的最高位置处, 固定块27处于右端, 工作杆33最大限度缩回工作孔32内,支杆40的翻转角度最小且检测线放射块49处于相互靠 近位置。 0022 通过本装置进行医疗检测工作时, 被检测人员进入工作腔工作腔11内站立, 感应 装置57感应到人员开启第一电机13带动第一转轴14转动, 从而第一主动斜齿轮50带动第一 从动斜齿轮52转动, 使升降块55下移带动挡板块56对准人员需要检测部位, 同时第一主动 齿轮15转动带动第一从动齿轮17转动, 使第二转轴18转动带动移动块21相互靠近。
30、移动, 从 而通过连杆22带动工作块23在工作腔11内下降对准挡板块56, 完成之后驱动轴26开启带动 说 明 书 4/5 页 7 CN 108523912 A 7 转盘25转动, 使得固定块27绕驱动轴26转动且在滑动孔29内滑动, 带动推动杆28将工作杆 33从工作孔32内右移使反射块39靠近人员, 同时工作孔32右移带动引线38被拉动, 从而使 支杆40开始翻转将检测线放射块49打开对准人员进行放射检测, 完成时驱动轴26转动带动 固定块27回到初始位置, 从而工作杆33回到初始位置使弹簧48恢复弹性形变使支杆40回到 初始位置, 第一电机13开启使装置回到初始状态后信息处理腔59内传送。
31、信息等待下一位人 员进行检测。 002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通过本装置进行医疗检测工作 时, 被检测人员进入工作腔工作腔内站立, 感应装置感应到人员开启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 轴转动, 从而第一主动斜齿轮带动第一从动斜齿轮转动, 使升降块下移带动挡板块对准人 员需要检测部位, 同时第一主动齿轮转动带动第一从动齿轮转动, 使第二转轴转动带动移 动块相互靠近移动, 从而通过连杆带动工作块在工作腔内下降对准挡板块, 完成之后驱动 轴开启带动转盘转动, 使得固定块绕驱动轴转动且在滑动孔内滑动, 带动推动杆将工作杆 从工作孔内右移使反射块靠近人员, 同时工作孔右移带动引线被。
32、拉动, 从而使支杆开始翻 转将检测线放射块打开对准人员进行放射检测, 完成时驱动轴转动带动固定块回到初始位 置, 从而工作杆回到初始位置使弹簧恢复弹性形变使支杆回到初始位置, 第一电机开启使 装置回到初始状态后信息处理腔内传送信息等待下一位人员进行检测, 本装置能够自动化 检测身体多处部位, 并减少医疗人员的运营时间, 不需要经常在放射房间操控, 让被检测人 员可以快速高效的进行在装置内进行检测, 减少对外界的影响。 0024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 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说 明 书 5/5 页 8 CN 108523912 A 8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9 CN 108523912 A 9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10 CN 108523912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