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弯鞘.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8080212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2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002508.6

申请日:

20130105

公开号:

CN203059830U

公开日:

2013071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7/22,A61M29/00

主分类号:

A61B17/22,A61M29/00

申请人:

彭风华,张莲萍,方春华

发明人:

彭风华,张莲萍,方春华

地址:

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人民中路139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泌尿外科

优先权:

CN201320002508U

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郭立中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弯鞘,该装置包括中空的管状外鞘,可插入外鞘内且与之吻合的闭孔器;所述外鞘包括直鞘和与直鞘平滑连接的前端弯鞘;所述闭孔器包括杆状体部和球状头部;所述杆状体部前端设有锥形构件,所述球状头部末端设有锥形杆,所述锥形构件与锥形杆铰接。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很方便地对合并前列腺中叶增生患者膀胱内结石进行碎石和取石,同时也方便对异位输尿管开口病变进行逆行治疗,且结构简单,方便制造和推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弯鞘,包括中空的管状外鞘(1),可插入外鞘(1)内且与之吻合的闭孔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1)包括直鞘(12)和与直鞘(12)平滑连接的前端弯鞘(11);所述闭孔器(2)包括杆状体部(24)和球状头部(21);所述杆状体部(24)前端设有锥形构件(23),所述球状头部(21)末端设有锥形杆(22),所述锥形构件(23)与锥形杆(22)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弯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弯鞘(11)与直鞘(12)的夹角为30~4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弯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弯鞘(11)与直鞘(12)的夹角为4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弯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1)末端设有闭孔器卡位缺口(13),所述杆状体部(24)尾部设有与闭孔器卡位缺口(13)卡合的卡位钮(2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弯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1)末端设有后盖(16),所述后盖(16)与外鞘(1)末端之间设有防水隔片(15),所述后盖(16)与防水隔片(15)中心均设有通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弯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16)与外鞘(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弯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1)尾部设有操作手柄(14)。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弯鞘,其特征在于,所述杆状体部(24)末端设有尾柄(26)。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弯鞘,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孔器(2)处于插入外鞘(1)的状态时,所述杆状体部(24)与直鞘(12)内壁贴合,所述球状头部(21)封闭弯鞘(11)的端口。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是一种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装置,尤其是在合并前列腺中叶增生时能对膀胱内结石进行碎石取石,同时也方便对异位输尿管开口例如移植肾输尿管病变进行逆行处理。

背景技术

    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时,一般采用经尿道腔镜技术可以达到无创取石的目的。然而,对于前列腺中叶增生的患者而言,由于结石一般都最坠积于膀胱最低位,隐藏在突出的前列腺中叶后方,由于角度问题,突起的中叶阻碍了采用传统硬镜设备进行操作。虽然采用软镜技术可以碎石,但是如果采用传统的直鞘的话,不利于固定结石进行碎石,也不利于取出结石,非常不方便。此外,移植肾输尿管出现结石或狭窄等情况往往需要经尿道移植肾输尿管逆行操作,同样由于移植肾输尿管膀胱吻合口角度问题而很不方便。这样的困难也存在于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后再发病变需要经尿道逆行手术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前列腺中叶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情况下经尿道腔镜手术碎石取石难的问题,以及经尿道逆行治疗异位输尿管开口情况下输尿管病变,提供一种适合配合软镜使用的专用碎石取石装置。该装置方便对前列腺中叶增生患者膀胱内结石进行固定,同时对于击碎的结石方便取出。在处理移植肾输尿管病变或者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后并发症时,该碎石取石装置可以帮助术者更容易地扩开输尿管膀胱吻合口,进行下一步操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装置,包括中空的管状外鞘,可插入外鞘内且与之吻合的闭孔器;所述外鞘包括直鞘和与直鞘平滑连接的前端弯鞘;所述闭孔器包括杆状体部和球状头部;所述杆状体部前端设有锥形构件,所述球状头部末端设有锥形杆,所述锥形构件与锥形杆铰接。

其中,所述前端弯鞘与直鞘的夹角为30~45°,优选为40°;所述外鞘末端设有闭孔器卡位缺口,所述杆状体部尾部设有与闭孔器卡位缺口卡合的卡位钮;所述外鞘末端设有后盖,所述后盖与外鞘末端之间设有防水隔片,所述后盖与防水隔片中心均设有通孔,便于软镜通过;所述后盖与外鞘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外鞘尾部设有操作手柄;所述杆状体部末端设有尾柄,便于送入和抽出闭孔器;所述闭孔器处于插入外鞘的状态时,所述杆状体部与直鞘内壁贴合,所述球状头部封闭弯鞘的端口。

下面结合设计原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该碎石取石鞘头端改进成弯头鞘管,并配合使用前端可成角变形自由进出弯鞘头的闭孔器。该闭孔器分为头端和杆端,头端为球状并向圆锥形过渡,杆端和头端相连接部分通过铰链连接。闭孔器头端铰链成角变形后可置入弯鞘头组合成尿道探子形状,置入膀胱后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180度,拔除闭孔器,弯鞘后接防水隔片及螺纹后盖,从螺纹后盖中的小孔中插入软镜进入弯鞘,软镜注水充盈膀胱,观察结石整体形态,调整碎石弯鞘位置,并用碎石弯鞘固定住结石,采用激光碎石。结石击碎后,打开弯鞘后盖,膀胱内积水会将结石顺弯鞘冲出。重复碎石和取石过程,可以将膀胱内所有结石都取出。

在处理异位输尿管开口例如移植肾输尿管末端结石时,先将弯鞘置入膀胱,置入既有的软镜直视下找到移植肾输尿管开口,用弯鞘头部压住输尿管开口周围膀胱壁,将输尿管开口包在其中,通过软镜冲水,局部升高的水压撑开输尿管口,再置入输尿管导管或导丝进行进一步操作。

具体的使用方法如下:

参见图4和图5,将闭孔器2置入外鞘1中中,由于前端弯鞘11的导向作用,球状头部21滑向前端弯鞘11端口,锥形构件23与锥形杆22铰接处的铰链3发生成角变形。闭孔器2后端的卡位钮25对准直鞘12后端的闭孔器卡位缺口,并完全卡入其中,这时,球状头部21正好封堵住前端弯鞘11端口。将前述组装好的装置按已知的放置尿道探子的方法,经尿道置入膀胱后,旋转180度,使得前端弯鞘11绕过增生肥大的前列腺中叶指向膀胱三角区,然后拔出闭孔器组件2。将后盖16通过旋转的方式与直鞘尾端的螺纹拧紧,并将防水隔片15紧闭于两者之间。通过后盖16中间的小孔,将既有的软镜4送入外鞘1中。软镜4接水充盈膀胱,找到膀胱内结石后,用前端弯鞘11压住结石,软镜4内置入激光碎石光纤进行碎石,如果需要冲洗视野内血凝块或碎结石,则拧开后盖16,膀胱内积水顺弯鞘流出,同时起到冲出结石的作用。

击碎的结石积聚在前端弯鞘11内,软镜4直视下可以将前端弯鞘11紧靠膀胱壁,并将其旋180度,做类似调羹舀菜汤的动作,结石顺管壁滑向前端弯鞘11和直鞘12连接部,再冲水将其冲出。

在处理异位输尿管开口时,将前端弯鞘11置入膀胱后,置入既有的软镜4,直视下找到异位输尿管开口,用前端弯鞘11头部压住输尿管开口周围膀胱壁,将输尿管开口包在其中,通过软镜4冲水,局部升高的水压撑开输尿管口,再置入输尿管导管或导丝进行进一步操作。

本专利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很方便地对合并前列腺中叶增生患者膀胱内结石进行碎石和取石,同时也方便对异位输尿管开口病变进行逆行治疗,且结构简单,方便制造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中外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中闭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I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装置中外鞘与闭孔器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外鞘;2、闭孔器;3、铰链;11、弯鞘;12、直鞘;13、闭孔器卡位缺口;14、操作手柄;15、防水隔片;16、后盖; 21、球状头部;22、锥形杆;23、锥形构件;24、杆状体部; 25、卡位钮;26、尾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5,所述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装置包括中空的管状外鞘1,可插入外鞘1内且与之吻合的闭孔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1包括直鞘12和与直鞘12平滑连接的前端弯鞘11;所述闭孔器2包括杆状体部24和球状头部21;所述杆状体部24前端设有锥形构件23,所述球状头部21末端设有锥形杆22,所述锥形构件23与锥形杆22铰接。

其中,所述前端弯鞘11与直鞘12的夹角为40°;所述外鞘1末端设有闭孔器卡位缺口13,所述杆状体部24尾部设有与闭孔器卡位缺口13卡合的卡位钮25;所述外鞘1末端设有后盖16,后盖16与外鞘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后盖16与外鞘1末端之间设有防水隔片15,所述后盖16与防水隔片15中心均设有通孔;所述外鞘1尾部设有操作手柄14;所述杆状体部24末端设有尾柄26;所述闭孔器2处于插入外鞘1的状态时,所述杆状体部24与直鞘12内壁贴合,所述球状头部21封闭弯鞘11的端口。 

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弯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弯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弯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弯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弯鞘.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5983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7.17 CN 203059830 U *CN203059830U* (21)申请号 201320002508.6 (22)申请日 2013.01.05 A61B 17/22(2006.01) A61M 29/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彭风华 地址 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人民中路 139 号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泌尿外科 专利权人 张莲萍 方春华 (72)发明人 彭风华 张莲萍 方春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 任公司 43113 代理人 郭立中 (54) 实用新型名称 经。

2、尿道膀胱碎石取石弯鞘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 弯鞘, 该装置包括中空的管状外鞘, 可插入外鞘 内且与之吻合的闭孔器 ; 所述外鞘包括直鞘和与 直鞘平滑连接的前端弯鞘 ; 所述闭孔器包括杆状 体部和球状头部 ; 所述杆状体部前端设有锥形构 件, 所述球状头部末端设有锥形杆, 所述锥形构件 与锥形杆铰接。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很方便地 对合并前列腺中叶增生患者膀胱内结石进行碎石 和取石, 同时也方便对异位输尿管开口病变进行 逆行治疗, 且结构简单, 方便制造和推广。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3、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59830 U CN 203059830 U *CN203059830U* 1/1 页 2 1. 一种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弯鞘, 包括中空的管状外鞘 (1) , 可插入外鞘 (1) 内且与之 吻合的闭孔器 (2) ,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鞘 (1) 包括直鞘 (12) 和与直鞘 (12) 平滑连接的前 端弯鞘 (11) ; 所述闭孔器 (2) 包括杆状体部 (24) 和球状头部 (21) ; 所述杆状体部 (24) 前端 设有锥形构件 (23) , 。

4、所述球状头部 (21) 末端设有锥形杆 (22) , 所述锥形构件 (23) 与锥形杆 (22) 铰接。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弯鞘,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弯鞘 (11) 与 直鞘 (12) 的夹角为 30 45。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弯鞘,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弯鞘 (11) 与 直鞘 (12) 的夹角为 40。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弯鞘,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鞘 (1) 末端设有 闭孔器卡位缺口 (13) , 所述杆状体部 (24) 尾部设有与闭孔器卡位缺口 (13) 卡合的卡位钮 (25) 。 5. 如权利要。

5、求1 所述的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弯鞘,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鞘 (1) 末端设有 后盖 (16) , 所述后盖 (16) 与外鞘 (1) 末端之间设有防水隔片 (15) , 所述后盖 (16) 与防水隔 片 (15) 中心均设有通孔。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弯鞘,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盖 (16) 与外鞘 (1) 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弯鞘,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鞘 (1) 尾部设有 操作手柄 (14) 。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弯鞘,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状体部 (24) 末 端设有尾柄 (26) 。 。

6、9.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弯鞘, 其特征在于, 所述闭孔器 (2) 处于插 入外鞘 (1) 的状态时, 所述杆状体部 (24) 与直鞘 (12) 内壁贴合, 所述球状头部 (21) 封闭弯 鞘 (11) 的端口。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059830 U 2 1/3 页 3 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弯鞘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 是一种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装置, 尤其是在合并 前列腺中叶增生时能对膀胱内结石进行碎石取石, 同时也方便对异位输尿管开口例如移植 肾输尿管病变进行逆行处理。 背景技术 0002 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时, 一般采用经尿道腔镜。

7、技术可以达到无创取石的目 的。然而, 对于前列腺中叶增生的患者而言, 由于结石一般都最坠积于膀胱最低位, 隐藏在 突出的前列腺中叶后方, 由于角度问题, 突起的中叶阻碍了采用传统硬镜设备进行操作。 虽 然采用软镜技术可以碎石, 但是如果采用传统的直鞘的话, 不利于固定结石进行碎石, 也不 利于取出结石, 非常不方便。 此外, 移植肾输尿管出现结石或狭窄等情况往往需要经尿道移 植肾输尿管逆行操作, 同样由于移植肾输尿管膀胱吻合口角度问题而很不方便。这样的困 难也存在于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后再发病变需要经尿道逆行手术时。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前列腺中叶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情况下经尿道。

8、腔镜手术碎石 取石难的问题, 以及经尿道逆行治疗异位输尿管开口情况下输尿管病变, 提供一种适合配 合软镜使用的专用碎石取石装置。该装置方便对前列腺中叶增生患者膀胱内结石进行固 定, 同时对于击碎的结石方便取出。在处理移植肾输尿管病变或者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后并 发症时, 该碎石取石装置可以帮助术者更容易地扩开输尿管膀胱吻合口, 进行下一步操作。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 0005 一种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装置, 包括中空的管状外鞘, 可插入外鞘内且与之吻合 的闭孔器 ; 所述外鞘包括直鞘和与直鞘平滑连接的前端弯鞘 ; 所述闭孔器包括杆状体部和 球状头部 ; 所述杆。

9、状体部前端设有锥形构件, 所述球状头部末端设有锥形杆, 所述锥形构件 与锥形杆铰接。 0006 其中, 所述前端弯鞘与直鞘的夹角为 30 45, 优选为 40 ; 所述外鞘末端设有 闭孔器卡位缺口, 所述杆状体部尾部设有与闭孔器卡位缺口卡合的卡位钮 ; 所述外鞘末端 设有后盖, 所述后盖与外鞘末端之间设有防水隔片, 所述后盖与防水隔片中心均设有通孔, 便于软镜通过 ; 所述后盖与外鞘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 所述外鞘尾部设有操作手柄 ; 所述杆 状体部末端设有尾柄, 便于送入和抽出闭孔器 ; 所述闭孔器处于插入外鞘的状态时, 所述杆 状体部与直鞘内壁贴合, 所述球状头部封闭弯鞘的端口。 0007 。

10、下面结合设计原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 0008 本实用新型将该碎石取石鞘头端改进成弯头鞘管, 并配合使用前端可成角变形自 由进出弯鞘头的闭孔器。 该闭孔器分为头端和杆端, 头端为球状并向圆锥形过渡, 杆端和头 端相连接部分通过铰链连接。 闭孔器头端铰链成角变形后可置入弯鞘头组合成尿道探子形 状, 置入膀胱后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180 度, 拔除闭孔器, 弯鞘后接防水隔片及螺纹后盖, 说 明 书 CN 203059830 U 3 2/3 页 4 从螺纹后盖中的小孔中插入软镜进入弯鞘, 软镜注水充盈膀胱, 观察结石整体形态, 调整碎 石弯鞘位置, 并用碎石弯鞘固定住结石, 采用激光碎石。 。

11、结石击碎后, 打开弯鞘后盖, 膀胱内 积水会将结石顺弯鞘冲出。重复碎石和取石过程, 可以将膀胱内所有结石都取出。 0009 在处理异位输尿管开口例如移植肾输尿管末端结石时, 先将弯鞘置入膀胱, 置入 既有的软镜直视下找到移植肾输尿管开口, 用弯鞘头部压住输尿管开口周围膀胱壁, 将输 尿管开口包在其中, 通过软镜冲水, 局部升高的水压撑开输尿管口, 再置入输尿管导管或导 丝进行进一步操作。 0010 具体的使用方法如下 : 0011 参见图 4 和图 5, 将闭孔器 2 置入外鞘 1 中中, 由于前端弯鞘 11 的导向作用, 球状 头部21滑向前端弯鞘11端口, 锥形构件23与锥形杆22铰接处的。

12、铰链3发生成角变形。 闭 孔器 2 后端的卡位钮 25 对准直鞘 12 后端的闭孔器卡位缺口, 并完全卡入其中, 这时, 球状 头部21正好封堵住前端弯鞘11端口。 将前述组装好的装置按已知的放置尿道探子的方法, 经尿道置入膀胱后, 旋转 180 度, 使得前端弯鞘 11 绕过增生肥大的前列腺中叶指向膀胱三 角区, 然后拔出闭孔器组件2。 将后盖16通过旋转的方式与直鞘尾端的螺纹拧紧, 并将防水 隔片 15 紧闭于两者之间。通过后盖 16 中间的小孔, 将既有的软镜 4 送入外鞘 1 中。软镜 4 接水充盈膀胱, 找到膀胱内结石后, 用前端弯鞘 11 压住结石, 软镜 4 内置入激光碎石光纤 。

13、进行碎石, 如果需要冲洗视野内血凝块或碎结石, 则拧开后盖 16, 膀胱内积水顺弯鞘流出, 同时起到冲出结石的作用。 0012 击碎的结石积聚在前端弯鞘 11 内, 软镜 4 直视下可以将前端弯鞘 11 紧靠膀胱壁, 并将其旋 180 度, 做类似调羹舀菜汤的动作, 结石顺管壁滑向前端弯鞘 11 和直鞘 12 连接 部, 再冲水将其冲出。 0013 在处理异位输尿管开口时, 将前端弯鞘 11 置入膀胱后, 置入既有的软镜 4, 直视下 找到异位输尿管开口, 用前端弯鞘 11 头部压住输尿管开口周围膀胱壁, 将输尿管开口包在 其中, 通过软镜 4 冲水, 局部升高的水压撑开输尿管口, 再置入输尿。

14、管导管或导丝进行进一 步操作。 0014 本专利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可以很方便地对合并前列腺中叶增生患者膀胱内 结石进行碎石和取石, 同时也方便对异位输尿管开口病变进行逆行治疗, 且结构简单, 方便 制造和推广。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中外鞘的结构示意图 ; 0016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中闭孔器的结构示意图 ; 0017 图 3 为图 2 中 I 部分的放大图 ; 0018 图 4 为实施例 1 中本实用新型装置中外鞘与闭孔器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 0019 图 5 为实施例 1 中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0020 图中 : 1、 外鞘 ; 2、 闭孔器 ;。

15、 3、 铰链 ; 11、 弯鞘 ; 12、 直鞘 ; 13、 闭孔器卡位缺口 ; 14、 操 作手柄 ; 15、 防水隔片 ; 16、 后盖 ; 21、 球状头部 ; 22、 锥形杆 ; 23、 锥形构件 ; 24、 杆状体部 ; 25、 卡位钮 ; 26、 尾柄。 说 明 书 CN 203059830 U 4 3/3 页 5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2 实施例 1 0023 参见图 1 至图 5, 所述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装置包括中空的管状外鞘 1, 可插入外 鞘 1 内且与之吻合的闭孔器 2,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鞘 1 包括直鞘 12。

16、 和与直鞘 12 平滑连接 的前端弯鞘 11 ; 所述闭孔器 2 包括杆状体部 24 和球状头部 21 ; 所述杆状体部 24 前端设有 锥形构件 23, 所述球状头部 21 末端设有锥形杆 22, 所述锥形构件 23 与锥形杆 22 铰接。 0024 其中, 所述前端弯鞘 11 与直鞘 12 的夹角为 40 ; 所述外鞘 1 末端设有闭孔器卡 位缺口 13, 所述杆状体部 24 尾部设有与闭孔器卡位缺口 13 卡合的卡位钮 25 ; 所述外鞘 1 末端设有后盖 16, 后盖 16 与外鞘 1 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 所述后盖 16 与外鞘 1 末端之间设 有防水隔片 15, 所述后盖 16 与防水隔片 15 中心均设有通孔 ; 所述外鞘 1 尾部设有操作手 柄 14 ; 所述杆状体部 24 末端设有尾柄 26 ; 所述闭孔器 2 处于插入外鞘 1 的状态时, 所述杆 状体部 24 与直鞘 12 内壁贴合, 所述球状头部 21 封闭弯鞘 11 的端口。 说 明 书 CN 203059830 U 5 1/2 页 6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59830 U 6 2/2 页 7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59830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