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美容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皮肤美容刀.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244434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10.23 CN 203244434 U *CN203244434U* (21)申请号 201320145137.7 (22)申请日 2013.03.27 A61B 17/3213(2006.01) (73)专利权人 贝帝医疗门诊部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 珠江西路 12 号首层 (72)发明人 陈湘霖 (74)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 有限公司 35204 代理人 杨依展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皮肤美容刀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肤美容刀, 该皮肤 美容刀。
2、包括连接臂、 能装拆地装接在连接臂的刀 头和接在刀头的刀片, 所述刀头具有二平面, 所述 刀片位于二平面之间。该美容刀于真皮下的上皮 层制造创面以解除细胞间的接触性抑制, 增加真 皮组织中胶原蛋白的含量, 修复断裂的胶原, 使真 皮下的成纤维细胞增生达到表皮紧致、 弹性增强、 皮下组织丰盈等效果, 且最大程度地消除受力集 中点, 在相同拉力或推力的情况下能增加刀的阻 力以使该美容刀之平面始终保持与上皮层相平行 的方向前进而不会刺破上皮层而进入真皮层内, 以保证预期的切割深度, 从而可在保证手术效果 的同时避免产生疤痕和色素沉着。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
3、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244434 U CN 203244434 U *CN203244434U* 1/1 页 2 1. 一种皮肤美容刀, 其特征在于 : 它包括连接臂 (100) 、 能装拆地装接在连接臂 (100) 的刀头 (200) 和接在刀头 (200) 的刀片 (300) , 所述刀头 (200) 具有二平面 (210) , 所述刀片 (300) 位于二平面 (210) 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皮肤美容刀,。
4、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刀头 (200) 具有一顶端 面, 且其顶端面设有二个沿刀头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 (220) , 二凹槽 (220) 将顶端面隔成 前、 中、 后三部分, 其前后二部分为所述的二平面 (210) , 所述刀片 (300) 固接在其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美容刀,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刀头 (200) 之横截面为半 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美容刀,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刀头 (200) 设有一倾斜的 切入面 (230) 。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皮肤美容刀,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刀片 (300) 之横截面的宽 度为自上而下渐变大。 6.根。
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皮肤美容刀,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刀片 (300) 沿中心线的投 影为梯形, 该梯形之一侧边与切入面 (230) 之间的夹角 a 为 118-180 度。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皮肤美容刀,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刀片 (300)之高度为 0.3-0.7 毫米。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244434 U 2 1/3 页 3 一种皮肤美容刀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肤美容刀。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皮肤美容技术, 有采用激光美容的, 激光美容难于掌握治疗区域的面积和 深浅程度, 因此, 常常出现治疗面积过大或过小, 治疗深度过深或过浅的。
6、现象, 造成治疗区 皮肤凹凸不平的后果, 这种后果也难于消除。 0003 或者, 采用美容手术刀, 由于人的额部、 眼部、 口部、 面部以及男女等的皮肤厚度不 同, 用一般的手术刀做皮下反向切割手术, 很难掌控切割深度, 切割过浅, 效果不佳, 切割过 深, 易产生疤痕和色素沉着。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肤美容刀, 其克服了背景技术的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 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0005 一种皮肤美容刀, 其特征在于 : 它包括连接臂 (100) 、 能装拆地装接在连接臂 (100) 的刀头 (200) 和接在刀头 (200) 的刀片 (300) ,。
7、 所述刀头 (200) 具有二平面 (210) , 所 述刀片 (300) 位于二平面 (210) 之间。 0006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 : 所述刀头 (200) 具有一顶端面, 且其顶端面设有二个沿刀头 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 (220) , 二凹槽 (220) 将顶端面隔成前、 中、 后三部分, 其前后二部分为 所述的二平面 (210) , 所述刀片 (300) 固接在其中部。 0007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 : 所述刀头 (200) 之横截面为半圆形。 0008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 : 所述刀头 (200) 设有一倾斜的切入面 (230) 。 0009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 : 所述刀片 (300) 之。
8、横截面的宽度为自上而下渐变大。 0010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 : 所述刀片 (300) 沿中心线的投影为梯形, 该梯形之一侧边与 切入面 (230) 之间的夹角 a 为 118-180 度。 0011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 : 所述刀片 (300) 之高度为 0.3-0.7 毫米。 0012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 它具有如下优点 : 0013 1. 该美容刀于真皮下的上皮层制造创面以解除细胞间的接触性抑制, 增加真皮组 织中胶原蛋白的含量, 修复断裂的胶原, 使真皮下的成纤维细胞增生达到表皮紧致、 弹性增 强、 皮下组织丰盈等效果, 且最大程度地消除受力集中点, 在相同拉力或推力的情况下能增 。
9、加刀的阻力以使该美容刀之平面始终保持与上皮层相平行的方向前进而不会刺破上皮层 而进入真皮层内, 以保证预期的切割深度, 从而可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避免产生疤痕和 色素沉着。 0014 2. 刀头之顶端面设有二个凹槽, 使得在切割过程中其他细胞组织能进入凹槽内, 对其他细胞组织产生缓冲作用, 防止其他细胞组织在切割过程被破坏。 0015 3. 刀头设有一倾斜的切入面, 使得该刀头能更好的切入创口。 说 明 书 CN 203244434 U 3 2/3 页 4 0016 4. 刀片沿中心线的投影为梯形, 该梯形之一侧边与切入面之间的夹角 a 为 118-180 度, 使得该刀片的切削角度最佳。 0。
10、017 5. 为适应人的额部、 眼部、 口部、 面部以及男女等不同的皮肤厚度, 可配备不同高 度的刀片组合, 如具有高度为 0.3mm、 0.4mm、 0.5mm、 0.6mm、 0.7mm 的刀片的刀头各一把。 附图说明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9 图 1 绘示了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皮肤美容刀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 2 绘示了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刀头与刀片装配的侧面示意图。 0021 图 3 绘示了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刀头与刀片装配的截面示意图。 0022 图 4 绘示了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刀头与刀片装配的侧面示意图。 0023 图 5 绘示了第二较佳实施例。
11、的刀头与刀片装配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请查阅图 1 至图 3, 一种皮肤美容刀的第一较佳实施例, 所述的一种皮肤美容刀, 它包括连接臂 100、 刀头 200 和刀片 300。 0025 所述连接臂 100 为圆柱形, 且该连接臂 100 采用软质的橡胶材质。本实施例中, 该 连接臂 100 之一端还设有一手柄。 0026 所述刀头200能装拆地装接在连接臂100之另一端且其具有二平面210。 刀头200 能装拆地装接在连接臂 100, 使得该刀头 200 能根据需要进行更换, 使用更加方便。根据需 要, 该刀头 200 与连接臂 100 之间可通过螺钉锁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
12、或者, 该刀头 200 之一 端能套入连接臂 100 内部并卡接在连接臂 100 内。 0027 本实施例中, 所述刀头 200 具有一顶端面, 且其顶端面设有二个沿刀头长度方向 延伸的凹槽 220, 二凹槽 220 将顶端面隔成前、 中、 后三部分, 其前后二部分为所述的二平面 210, 所述刀片 300 固接在其中部。 0028 本实施例中, 所述刀头 200 之横截面为半圆形, 其半径为 0.8 毫米。或者, 根据需 要, 该刀头 200 之横截面也可为由一直线和一弧线组成的形状。 0029 本实施例中, 所述刀头200设有一倾斜的切入面230。 该切入面230与顶端面之间 的夹角在 9。
13、0 度以内。本实施例中, 该切入面 230 与顶端面之间的夹角为 38 度, 使得该刀头 200 伸入创口时最省力。 0030 所述刀片 300 装接在刀头 200 且其位于二平面 210 之间。本实施例中, 所述刀片 300 装接在刀头 200 之顶端面的中部。 0031 本实施例中, 所述刀片 300 之横截面的宽度为自上而下渐变大。本实施例中, 所述 刀片 300 之横截面为一等腰梯形, 且其顶边之宽度在 0.03 毫米 -0.07 毫米之间, 本实施例 中, 其顶边之宽度在 0.05 毫米, 使得该刀片 300 的切割效果最佳。 0032 本实施例中, 所述刀片 300 沿中心线的投影。
14、为梯形, 该梯形之一侧边与切入面 230 之间的夹角 a 为 118-180 度。 0033 本实施例中, 该梯形之一侧边与切入面 230 之间的夹角 a 为 180 度, 使得该刀片在 伸入创口后, 采用拉动连接臂的方式带动刀片 300 移动进而进行切割。 说 明 书 CN 203244434 U 4 3/3 页 5 0034 本实施例中, 所述刀片 300 之高度为 0.3-0.7 毫米。为适应人的额部、 眼部、 口 部、 面部以及男女等不同的皮肤厚度, 可配备不同高度的刀片组合, 如具有高度为 0.3mm、 0.4mm、 0.5mm、 0.6mm、 0.7mm 的刀片的刀头各一把, 以便。
15、手术时进行更换。 0035 请查阅图4至图5, 一种皮肤美容刀的第二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 区别在于 : 0036 本实施例中, 该梯形之一侧边与切入面 230 之间的夹角 a 为 118 度, 使得该刀片在 伸入创口后, 采用推动连接臂的方式带动刀片 300 移动进而进行切割。 0037 一种皮肤美容刀的使用方法, 包括 : 0038 步骤 10, 对患者实施肿胀麻醉 ; 0039 步骤 20, 在患者发际内或者可掩饰创口的皮纹处做 5-10 毫米的小切口并判断上 皮层厚度 ; 本实施例中, 在步骤 20 中, 在患者发际内或者可掩饰创口的皮纹处做 5-10 毫米 的小切口后,。
16、 采用剥离子紧贴上皮层下部做充分的分离, 再判断上皮层厚度 ; 0040 步骤 30, 根据上皮层的厚度选用适合高度的刀片, 以能预留上皮层的厚度为 0.2-0.3 毫米为准 ; 0041 步骤 40, 将选用的刀头从皮肤创口伸入上皮层, 通过拉动或推动连接臂移动刀头, 并在刀头之二平面的作用下刀头之二平面与上皮层保持平行的状态进行切割 ; 刀头伸入 时, 可将刀片向上再伸入创口, 或者, 也可将刀片向下再伸入创口 ; 0042 步骤 50, 切割完毕后进行术部处理, 以常规拉皮术相同。 0043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 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 范围, 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 皆应仍属本实用新 型涵盖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203244434 U 5 1/2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244434 U 6 2/2 页 7 图 3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244434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