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型动脉留置针.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8080110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50.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218948.5

申请日:

20130426

公开号:

CN203263376U

公开日:

201311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5/0215,A61B5/153

主分类号:

A61B5/0215,A61B5/153

申请人:

王振超

发明人:

王振超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陇海西路169号附3号

优先权:

CN201320218948U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王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型动脉留置针,包括沿水平方向开设有血液流道的留置针座,留置针座上设置有控制血液流道通断的开关装置;在留置针座的前端延伸设置有留置软管,留置针软管的管腔与留置针座的血液流道相连通;固定在钢针座上的穿刺钢针自留置针座尾端的血液流道口穿入,从留置针软管的管口穿出;开关装置包括垂直设置在留置针座内的管芯,管芯与留置针座密封滑动配合,在管芯上开设有相互交叉的贯通通道,贯通通道的轴线与血液流道的轴线高度一致,在其中一条贯通通道的进口和出口处分别设置有硅胶塞堵头,在延伸出留置针座的管芯上部设置有旋拧手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了无菌、安全的操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安全型动脉留置针,包括沿水平方向开设有血液流道的留置针座(1),所述留置针座(1)上设置有控制血液流道通断的开关装置;在所述留置针座(1)的前端延伸设置有留置软管(2),所述留置软管(2)的管腔与所述留置针座(1)的血液流道相连通;固定在钢针座(3)上的穿刺钢针(4)自所述留置针座尾端的血液流道口穿入,从留置软管(2)的管口穿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装置包括垂直设置在所述留置针座(1)内的管芯(5),所述管芯(5)与所述留置针座(1)密封滑动配合,在所述管芯(5)上开设有相互交叉的贯通通道,所述贯通通道的轴线与所述血液流道的轴线高度一致,在其中一条贯通通道的进口和出口处分别设置有硅胶塞堵头(6),在延伸出留置针座(1)的管芯(5)上部设置有旋拧手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动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针座(3)上开设有导向槽,沿所述导向槽前后移动的导丝座(8)上固定的定位导丝(9)自所述穿刺钢针(4)尾端穿入延伸至穿刺钢针的前部,在定位导丝(9)前端靠近针尖处的穿刺钢针侧壁上开设有测孔(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型动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留置针座(1)后部的血液流道上设置有旁路流道(11),所述旁路流道的出口处设置有硅胶堵头(1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连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用的安全型动脉留置针。

背景技术

 连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是对大手术围术期和血压不稳定患者的常用监测手段之一。连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是通过留置于动脉中的留置针和与留置针相连的压力传感器及监护仪组成的监测系统来完成的。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压力传感器将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信号转换成可为监护仪识别的脉冲信号,及时准确的反应患者的动脉压力及波形,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动脉留置针多由一种直穿型的一次性静脉留置针代替,这种静脉留置针主要由装有钢针针芯的套管、透明塑料管和半封闭的堵塞管构成。当钢针针芯进入动脉后即可以观察到有血液从钢针针芯尾端流入透明塑料管,如位置合适可将套管沿钢针向前推使之顺利置入动脉血管,这时按压套管尖端处的动脉,取出钢针针芯,将套管端口与压力传感器的延长管接头相连接,回抽排气,校零后即可连续监测有创动脉血压。实际操作时,由于人体的动脉压力较高,在完成动脉穿刺置入套管后,一旦取出钢针针芯,虽然套管尖端处的动脉被按压,但是在将套管端口与压力传感器延长管接头连接时仍然难免会有血液从套管中流出。而且按压套管尖端处动脉和连接压力传感器延长管接头的操作往往一人难以独立完成,还需要他人协助,操作极为不方便。如果按压套管尖端的动脉位置不准确或者连接压力传感器延长管接头不顺利,从套管中流出的血液量可多达5—25ml,这不但对患者不利,且严重污染了环境,特别是对于可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丙肝、艾滋病、乙肝大三阳、梅毒等,造成的后果会更为严重,严重威胁到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此外,为满足临床上诊断和治疗的需要,往往需要反复采集动脉血液,由于压力传感器延长管上的三通开关距离留置针较远,为防止压力传感器延长管中的抗凝剂对血样的影响,往往需要用注射器多次回抽后更换另一注射器方可采血。这种方法一方面很难保证血液中完全排除了抗凝剂的影响;另一方面,采血完成后,为防止动脉留置针堵塞,再用装有抗凝剂的注射器连接到压力传感器三通开关,用抗凝剂冲压力传感器整个延长管和动脉留置针。这样不但增加了工作量,而且整个采血过程完全开放,难以保证无菌操作,同样涉及到血液污染环境和传播疾病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在注射器与压力传感器三通开关连接和取下的过程中,注射器与压力传感器三通开关连接处往往容易带入空气,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将空气排出,空气气泡将随动脉血液进入循环,造成严重器官的栓塞,带来严重的后果。对于小儿患者来说,如果使用抗凝剂冲洗次数多,冲洗量大,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凝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刺及采血过程封闭的安全型动脉留置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型动脉留置针,包括沿水平方向开设有血液流道的留置针座,所述留置针座上设置有控制血液流道通断的开关装置;在所述留置针座的前端延伸设置有留置软管,所述留置软管的管腔与所述留置针座的血液流道相连通;固定在钢针座上的穿刺钢针自所述留置针座尾端的血液流道口穿入,从留置软管的管口穿出;所述的开关装置包括垂直设置在所述留置针座内的管芯,所述管芯与所述留置针座密封滑动配合,在所述管芯上开设有相互交叉的两条贯通通道,所述贯通通道的轴线与所述血液流道的轴线高度一致,在其中一条贯通通道的进口和出口处分别设置有硅胶塞堵,在延伸出留置针座的管芯上部设置有旋拧手柄。

所述钢针座上开设有导向槽,沿所述导向槽前后移动的导丝座上固定的定位导丝自所述穿刺钢针尾端穿入延伸至穿刺钢针的前部,在定位导丝前端靠近针尖处的穿刺钢针侧壁上开设有测孔。当穿刺特殊部位的动脉时,定位导丝可引导留置软管更好的进入动脉中,方便穿刺到位。

在所述留置针座后部的血液流道上设置有旁路流道,所述旁路流道的出口处设置有硅胶堵头,可实现无针采血和无针注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使动脉穿刺及穿刺后采血的过程保持封闭状态,克服了血液外溢污染环境的弊端,实现了无菌、安全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脉留置针,包括沿水平方向开设有血液流道的留置针座1,在留置针座1上设置有控制血液流道通断的开关装置;在留置针座1的前端延伸设置有留置软管2,留置软管2的管腔与留置针座1的血液流道相连通;固定在钢针座3上的穿刺钢针4自留置针座尾端的血液流道口穿入,从留置软管2的管口穿出;为保证穿刺时不会出现血液外溢污染环境及出现空气气泡进入动脉血液中的严重后果,开关装置包括垂直设置在留置针座1内的管芯5,管芯5与留置针座1密封滑动配合,即管芯5可以在留置针座1内密封旋转但不能左右移动,在管芯5上开设有相互交叉的两条贯通通道,贯通通道的轴线与血液流道的轴线高度一致,在其中一条贯通通道的进口和出口处分别设置有硅胶塞堵6,在延伸出留置针座1的管芯5上部设置有旋拧手柄7。

穿刺前,通过旋拧手柄7转动管芯5,使进口和出口处分别设置有硅胶塞堵6的贯通通道与留置针座1内的血液流道相连通。穿刺时,穿刺钢针4自留置针座尾端的血液流道口穿入,穿过管芯5上的两个硅胶塞堵6进入留置软管2进行穿刺。当看到穿刺钢针4尾端有血液流出时,表示穿破动脉血管,这时推动留置针座1使留置软管2进入动脉血管,当留置软管2进入到预期位置后,按住留置软管2的前端,手握钢针座3将穿刺钢针4拔出,由于硅胶塞堵6的自封闭作用,血液不会在拔针时溢出。这时可以将压力传感器的延伸软管接在留置针座1的尾部;连接好后,旋转旋拧手柄7,使另一条贯通通道与留置针座1内的血液流道连通,即可进行正常的血压监测。

在留置针座1后部的血液流道上设置有旁路流道11,该旁路流道11的出口处设置有硅胶堵头12。当需要临时采集血样时,用注射器压迫硅胶堵头12直接进行采血或者注药即可。

 如果在特殊部位(如上臂处)留置动脉针,则可在钢针座3上开设导向槽,沿导向槽前后移动的导丝座8上固定的定位导丝9自穿刺钢针4尾端穿入延伸至穿刺钢针的前部,在定位导丝9前端靠近针尖处的穿刺钢针侧壁上开设有测孔10。当穿刺到位,血液可从测孔10流入留置软管2中,这时可推动导丝座8向前滑动,使定位导丝9前移进入动脉,然后再推进留置针座1,使留置软管2顺着定位导丝9进入预期位置,从而可大大提升穿刺成功率,最后手握钢针座3将穿刺钢针4和定位导丝9一起拔出即可。

安全型动脉留置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全型动脉留置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全型动脉留置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型动脉留置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型动脉留置针.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263376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11.06 CN 203263376 U *CN203263376U* (21)申请号 201320218948.5 (22)申请日 2013.04.26 A61B 5/0215(2006.01) A61B 5/153(2006.01) (73)专利权人 王振超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陇海西路 169 号附 3 号 (72)发明人 王振超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41114 代理人 王霞 (54) 实用新型名称 安全型动脉留置针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

2、一种安全型动脉留置针, 包括沿水平方向开设有血液流道的留置针座, 留 置针座上设置有控制血液流道通断的开关装置 ; 在留置针座的前端延伸设置有留置软管, 留置针 软管的管腔与留置针座的血液流道相连通 ; 固定 在钢针座上的穿刺钢针自留置针座尾端的血液流 道口穿入, 从留置针软管的管口穿出 ; 开关装置 包括垂直设置在留置针座内的管芯, 管芯与留置 针座密封滑动配合, 在管芯上开设有相互交叉的 贯通通道, 贯通通道的轴线与血液流道的轴线高 度一致, 在其中一条贯通通道的进口和出口处分 别设置有硅胶塞堵头, 在延伸出留置针座的管芯 上部设置有旋拧手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 构简单, 操作方便, 。

3、实现了无菌、 安全的操作。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263376 U CN 203263376 U *CN203263376U* 1/1 页 2 1. 一种安全型动脉留置针, 包括沿水平方向开设有血液流道的留置针座 (1) , 所述留 置针座 (1) 上设置有控制血液流道通断的开关装置 ; 在所述留置针座 (1) 的前端延伸设置 有留置软管 (2) , 所述留置软管 (2) 的管腔与所述留置针座 (1) 的血液流道相。

4、连通 ; 固定在 钢针座 (3) 上的穿刺钢针 (4) 自所述留置针座尾端的血液流道口穿入, 从留置软管 (2) 的管 口穿出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开关装置包括垂直设置在所述留置针座 (1) 内的管芯 (5) , 所 述管芯 (5) 与所述留置针座 (1) 密封滑动配合, 在所述管芯 (5) 上开设有相互交叉的贯通通 道, 所述贯通通道的轴线与所述血液流道的轴线高度一致, 在其中一条贯通通道的进口和 出口处分别设置有硅胶塞堵头 (6) , 在延伸出留置针座 (1) 的管芯 (5) 上部设置有旋拧手柄 (7)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动脉留置针,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钢针座 (3。

5、) 上开设有导 向槽, 沿所述导向槽前后移动的导丝座 (8) 上固定的定位导丝 (9) 自所述穿刺钢针 (4) 尾端 穿入延伸至穿刺钢针的前部, 在定位导丝 (9) 前端靠近针尖处的穿刺钢针侧壁上开设有测 孔 (10) 。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型动脉留置针,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留置针座 (1) 后 部的血液流道上设置有旁路流道 (11) , 所述旁路流道的出口处设置有硅胶堵头 (12)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263376 U 2 1/3 页 3 安全型动脉留置针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连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用的安全型动 脉留置针。

6、。 背景技术 0002 连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是对大手术围术期和血压不稳定患者的常用监测手段之 一。 连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是通过留置于动脉中的留置针和与留置针相连的压力传感器及 监护仪组成的监测系统来完成的。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压力传感器将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信 号转换成可为监护仪识别的脉冲信号, 及时准确的反应患者的动脉压力及波形, 有助于指 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目前, 临床上常用的动脉留置针多由一种直穿型的一次性静脉留置针 代替, 这种静脉留置针主要由装有钢针针芯的套管、 透明塑料管和半封闭的堵塞管构成。 当 钢针针芯进入动脉后即可以观察到有血液从钢针针芯尾端流入透明塑料管, 如位置合适可 将套管。

7、沿钢针向前推使之顺利置入动脉血管, 这时按压套管尖端处的动脉, 取出钢针针芯, 将套管端口与压力传感器的延长管接头相连接, 回抽排气, 校零后即可连续监测有创动脉 血压。实际操作时, 由于人体的动脉压力较高, 在完成动脉穿刺置入套管后, 一旦取出钢针 针芯, 虽然套管尖端处的动脉被按压, 但是在将套管端口与压力传感器延长管接头连接时 仍然难免会有血液从套管中流出。而且按压套管尖端处动脉和连接压力传感器延长管接 头的操作往往一人难以独立完成, 还需要他人协助, 操作极为不方便。如果按压套管尖端 的动脉位置不准确或者连接压力传感器延长管接头不顺利, 从套管中流出的血液量可多达 525ml, 这不但。

8、对患者不利, 且严重污染了环境, 特别是对于可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 如 ; 丙肝、 艾滋病、 乙肝大三阳、 梅毒等, 造成的后果会更为严重, 严重威胁到医护人员的人身安 全。 0003 此外, 为满足临床上诊断和治疗的需要, 往往需要反复采集动脉血液, 由于压力传 感器延长管上的三通开关距离留置针较远, 为防止压力传感器延长管中的抗凝剂对血样的 影响, 往往需要用注射器多次回抽后更换另一注射器方可采血。这种方法一方面很难保证 血液中完全排除了抗凝剂的影响 ; 另一方面, 采血完成后, 为防止动脉留置针堵塞, 再用装 有抗凝剂的注射器连接到压力传感器三通开关, 用抗凝剂冲压力传感器整个延长管和动。

9、脉 留置针。这样不但增加了工作量, 而且整个采血过程完全开放, 难以保证无菌操作, 同样涉 及到血液污染环境和传播疾病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 在注射器与压力传感器三通开关连 接和取下的过程中, 注射器与压力传感器三通开关连接处往往容易带入空气, 如果没有及 时发现并将空气排出, 空气气泡将随动脉血液进入循环, 造成严重器官的栓塞, 带来严重的 后果。对于小儿患者来说, 如果使用抗凝剂冲洗次数多, 冲洗量大, 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凝血。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刺及采血过程封闭的安全型动脉留置针。 说 明 书 CN 203263376 U 3 2/3 页 4 000。

1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 0006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型动脉留置针, 包括沿水平方向开设有血液流道的留置针 座, 所述留置针座上设置有控制血液流道通断的开关装置 ; 在所述留置针座的前端延伸设 置有留置软管, 所述留置软管的管腔与所述留置针座的血液流道相连通 ; 固定在钢针座上 的穿刺钢针自所述留置针座尾端的血液流道口穿入, 从留置软管的管口穿出 ; 所述的开关 装置包括垂直设置在所述留置针座内的管芯, 所述管芯与所述留置针座密封滑动配合, 在 所述管芯上开设有相互交叉的两条贯通通道, 所述贯通通道的轴线与所述血液流道的轴线 高度一致, 在其中一条贯通通道的进口。

11、和出口处分别设置有硅胶塞堵, 在延伸出留置针座 的管芯上部设置有旋拧手柄。 0007 所述钢针座上开设有导向槽, 沿所述导向槽前后移动的导丝座上固定的定位导丝 自所述穿刺钢针尾端穿入延伸至穿刺钢针的前部, 在定位导丝前端靠近针尖处的穿刺钢针 侧壁上开设有测孔。当穿刺特殊部位的动脉时, 定位导丝可引导留置软管更好的进入动脉 中, 方便穿刺到位。 0008 在所述留置针座后部的血液流道上设置有旁路流道, 所述旁路流道的出口处设置 有硅胶堵头, 可实现无针采血和无针注药。 0009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可使动脉穿刺及穿刺后采血的过程 保持封闭状态, 克服了血液外溢污染环境的弊。

12、端, 实现了无菌、 安全的操作。 附图说明 0010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如图 1 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脉留置针, 包括沿水平方向开设有血液流道的 留置针座 1, 在留置针座 1 上设置有控制血液流道通断的开关装置 ; 在留置针座 1 的前端延 伸设置有留置软管 2, 留置软管 2 的管腔与留置针座 1 的血液流道相连通 ; 固定在钢针座 3 上的穿刺钢针4自留置针座尾端的血液流道口穿入, 从留置软管2的管口穿出 ; 为保证穿刺 时不会出现血液外溢污染环境及出现空气气泡进入动脉血液中的严重后果, 开关装置包括 垂直设置在留置针座 1 内的管芯 5,。

13、 管芯 5 与留置针座 1 密封滑动配合, 即管芯 5 可以在留 置针座1内密封旋转但不能左右移动, 在管芯5上开设有相互交叉的两条贯通通道, 贯通通 道的轴线与血液流道的轴线高度一致, 在其中一条贯通通道的进口和出口处分别设置有硅 胶塞堵 6, 在延伸出留置针座 1 的管芯 5 上部设置有旋拧手柄 7。 0012 穿刺前, 通过旋拧手柄 7 转动管芯 5, 使进口和出口处分别设置有硅胶塞堵 6 的贯 通通道与留置针座 1 内的血液流道相连通。穿刺时, 穿刺钢针 4 自留置针座尾端的血液流 道口穿入, 穿过管芯5上的两个硅胶塞堵6进入留置软管2进行穿刺。 当看到穿刺钢针4尾 端有血液流出时, 。

14、表示穿破动脉血管, 这时推动留置针座 1 使留置软管 2 进入动脉血管, 当 留置软管 2 进入到预期位置后, 按住留置软管 2 的前端, 手握钢针座 3 将穿刺钢针 4 拔出, 由于硅胶塞堵 6 的自封闭作用, 血液不会在拔针时溢出。这时可以将压力传感器的延伸软 管接在留置针座 1 的尾部 ; 连接好后, 旋转旋拧手柄 7, 使另一条贯通通道与留置针座 1 内 的血液流道连通, 即可进行正常的血压监测。 说 明 书 CN 203263376 U 4 3/3 页 5 0013 在留置针座1后部的血液流道上设置有旁路流道11, 该旁路流道11的出口处设置 有硅胶堵头12。 当需要临时采集血样时,。

15、 用注射器压迫硅胶堵头12直接进行采血或者注药 即可。 0014 如果在特殊部位 (如上臂处) 留置动脉针, 则可在钢针座 3 上开设导向槽, 沿导向 槽前后移动的导丝座 8 上固定的定位导丝 9 自穿刺钢针 4 尾端穿入延伸至穿刺钢针的前 部, 在定位导丝9前端靠近针尖处的穿刺钢针侧壁上开设有测孔10。 当穿刺到位, 血液可从 测孔 10 流入留置软管 2 中, 这时可推动导丝座 8 向前滑动, 使定位导丝 9 前移进入动脉, 然 后再推进留置针座 1, 使留置软管 2 顺着定位导丝 9 进入预期位置, 从而可大大提升穿刺成 功率, 最后手握钢针座 3 将穿刺钢针 4 和定位导丝 9 一起拔出即可。 说 明 书 CN 203263376 U 5 1/1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263376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