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80766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3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53587.4

申请日:

2014.07.17

公开号:

CN104127814A

公开日:

2014.11.0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K 36/9066申请公布日:2014110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6申请日:20140717|||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6; A61P15/00; A61K35/37(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申请人:

刘冰

发明人:

刘冰; 董月霞

地址:

262200 山东省诸城市基建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选取的原料药及其重量组份分别是:连翘10-20克、红藤10-20克、败酱草10-20克、金铃子5-10克、蒲公英10-20克、苦参根8-12克、延胡索8-15克、当归尾10-20克、青皮8-12克、莪术5-10克、元胡10-20克、知母5-10克、鸡内金8-12克、三棱8-12克、坤草8-12克、紫花地丁8-12克、旱莲草5-10克。诸药互伍共奏健脾化湿,清热解毒,行气活血,软坚散结,消炎灭菌之功效,用于治疗盆腔炎见效快,疗程短、无副作用且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连翘10-20克、红藤10-20克、败酱草10-20克、金铃子5-10克、蒲公英10-20克、苦参根8-12克、延胡索8-15克、当归尾10-20克、青皮8-12克、莪术5-10克、元胡10-20克、知母5-10克、鸡内金8-12克、三棱8-12克、坤草8-12克、紫花地丁8-12克、旱莲草5-10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连翘10克、红藤10克、败酱草10克、金铃子5克、蒲公英10克、苦参根8克、延胡索8克、当归尾10克、青皮8克、莪术5克、元胡10克、知母5克、鸡内金8克、三棱8克、坤草8克、紫花地丁8克、旱莲草5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连翘15克、红藤15克、败酱草15克、金铃子8克、蒲公英15克、苦参根10克、延胡索12克、当归尾15克、青皮10克、莪术8克、元胡15克、知母8克、鸡内金10克、三棱10克、坤草10克、紫花地丁10克、旱莲草8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连翘20克、红藤20克、败酱草20克、金铃子10克、蒲公英20克、苦参根12克、延胡索15克、当归尾20克、青皮12克、莪术10克、元胡20克、知母10克、鸡内金12克、三棱12克、坤草12克、紫花地丁12克、旱莲草10克。

说明书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以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包括子宫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及盆腔腹膜炎,可一处或几处同时发病,是妇女常见病之一。由于输卵管,卵巢统称附件,且输卵管发炎时常波及“近邻”的卵巢。因此,又有附件炎之称。
盆腔是女性内生殖器的聚集处,极易受到病菌感染引起盆腔炎。盆腔炎是子宫、卵巢、输卵管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炎症的统称,常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下腹疼痛、尿频尿急、畏寒发热等症状。盆腔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盆腔炎的危害更大。女性一旦有了性生活,感染机会将大增,更易患上盆腔炎,如治疗不及时甚至会引发不孕症,因此,一定要积极的治疗。
盆腔炎的治疗方法很多,一般情况下会采用抗生素药物疗法、物理疗法对盆腔炎患者进行治疗。但由于盆腔炎细菌易攻,药物难防的特点,单一的药物疗法和物理疗法治疗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且往往会将有益菌和致病菌同时杀灭,造成多重感染。现有中药大多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调理内分泌,调整女性体质,但起效较慢、针对性不强,容易导致“慢兵对强敌”,引发炎症病原体的扩散、发展,从而耽误了病情。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目前在治疗盆腔炎方面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见效快、疗效确切、无副作用且治愈率高的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连翘10-20克、红藤10-20克、败酱草10-20克、金铃子5-10克、蒲公英10-20克、苦参根8-12克、延胡索8-15克、当归尾10-20克、青皮8-12克、 莪术5-10克、元胡10-20克、知母5-10克、鸡内金8-12克、三棱8-12克、坤草8-12克、紫花地丁8-12克、旱莲草5-10克。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连翘10克、红藤10克、败酱草10克、金铃子5克、蒲公英10克、苦参根8克、延胡索8克、当归尾10克、青皮8克、莪术5克、元胡10克、知母5克、鸡内金8克、三棱8克、坤草8克、紫花地丁8克、旱莲草5克。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连翘15克、红藤15克、败酱草15克、金铃子8克、蒲公英15克、苦参根10克、延胡索12克、当归尾15克、青皮10克、莪术8克、元胡15克、知母8克、鸡内金10克、三棱10克、坤草10克、紫花地丁10克、旱莲草8克。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连翘20克、红藤20克、败酱草20克、金铃子10克、蒲公英20克、苦参根12克、延胡索15克、当归尾20克、青皮12克、莪术10克、元胡20克、知母10克、鸡内金12克、三棱12克、坤草12克、紫花地丁12克、旱莲草10克。
上述中药制剂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混合后,按照传统煎制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每日1剂,分2~3次口服。7剂为1疗程。
上述中药制剂的原料中药:
连翘,味苦,性微寒;归肺、心、胆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效。
红藤,味苦,性平;归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之功效。
败酱草,味辛、苦,性微寒;归胃、大肠、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功效。
金铃子,味苦,性寒;归肝、小肠、膀胱经。具有疏泄肝热,行气止痛之功效。
蒲公英,味甘、微苦,性平;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行水利尿之功效。
苦参根,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健脾利尿之功效。
延胡索,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脾经。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效。
当归尾,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之功效。
青皮,味苦、辛,性温;归肝、胆、胃经。具有疏肝破气,散结消滞之功效。
莪术,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祛风除湿之功效。
元胡,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理气止痛,活血散瘀之功效。
知母,味苦,甘,性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之功效。
鸡内金,味甘,性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具有健胃消食,固精止遗之功效。
三棱,味苦,性平;归肝、脾经。具有破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效。
坤草,味辛、苦,性微寒;归心、肝、膀胱经。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之功效。
紫花地丁,味苦、辛,性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
旱莲草,味甘、酸,性寒;归肝、肾经。具有滋阴益肾,凉血止血的作用。
中医认为,盆腔炎伤于风、寒、湿之邪,或饮食七情之变,致脾肾功能失调,气机阻滞,淤血、痰饮、湿浊之邪相续而生,积聚胞宫而发病。故治疗应坚持针对病灶、切中病机、标本兼治的原则。
本发明中药制剂中,连翘、蒲公英、红藤、败酱草、紫花地丁搭配可清热 解毒,消肿散结,活血化瘀;当归尾、坤草可益气活血,调经止痛;金铃子、苦参根可清热燥湿,疏泄肝热,行气止痛;延胡索、三棱、元胡可破血化瘀,行气止痛;莪术、青皮可破血行气,消坚散结;知母、鸡内金、旱莲草可补益肾气,凉血止血,固精止遗。诸药配伍精良,具有清除湿热邪气,消散经脉郁结,补气养血,平补阴阳之功效,从而达到气血双盛,标本兼治之功效,可以快速清除子宫内膜及阴道残留的有毒物质,清除真菌病毒感染源,彻底使女性生殖器官内全面清洁环保,对盆腔炎有非常独到的治疗作用,可以彻底根治不复发。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选择了120例女性患者进行临床试验,年龄19-51岁,平均35岁,病程4个月-6年,平均27个月。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患病时间、发病症状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排除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内科合并症、外科疾病、药物过敏、非自愿接受中药治疗者,患者出现下腹部的坠痛、性交痛、腰骶部的胀痛、痛经、白带异常等盆腔炎的发作症状;妇检时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在子宫旁及输卵管一侧或双侧,手可扪及索状物,盆腔结缔组织炎时一侧或双侧有片状增厚,并有轻压痛或扪及包块。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实施例2的中药制剂,加水煎制后服用,每日1剂,分2~3次口服,7剂为1疗程;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用药,一般采用给予患者头孢呋辛4.0g加入250mL0.9%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替硝唑0.4g,每日一次静脉滴注,每日一次,7天为1疗程。
疗效标准:
治愈:患者阳性症状全部消失,体征正常;
显效:患者大部分症状消失,体征基本正常,妇科检查结果显示改善明显,B超提示炎性包块明显缩小;
有效:患者症状、体征均有改善,B超提示盆腔症状、体征均有改善;
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检查结果显示病情无变化或有进展。
疗效结果:
两组病例治疗后的疗效对照结果见表1。治疗后,治疗组痊愈32例(53.3%),显效17例(28.3%),好转7例(11.7%),无效4例(6.7%),总有效率达93.3%;对照组痊愈18例(30.0%),显效20例(33.3%),好转8例(13.3),无效14例(23.3%),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治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相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病例治疗后的疗效对照结果表

组别例数痊愈n(%)显效n(%)好转n(%)无效n(%)总有效率(%)治疗组6032(53.3)17(28.3)7(11.7)4(6.7)93.3对照组6018(30.0)20(33.3)8(13.3)14(23.3)76.7

不良反应比较:
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中不良发应,对照组中2例患者头晕,6例患者恶心,其他系统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制剂能有效清除患者体内湿热邪气,消散经脉郁结,补气养血,平补阴阳,从而达到气血双盛,标本兼治之目的,对盆腔炎有非常独到的治疗作用,可以彻底根治不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选取连翘10克、红藤10克、败酱草10克、金铃子5克、蒲公英10克、苦参根8克、延胡索8克、当归尾10克、青皮8克、莪术5克、元胡10克、知母5克、鸡内金8克、三棱8克、坤草8克、紫花地丁8克、旱莲草5克。
实施例2: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选取连翘15克、红藤15克、败酱草15克、金铃子8克、蒲公英15克、苦参根10克、延胡索12克、当归尾15克、青皮10克、莪术8克、元胡15克、知母8克、鸡内金10克、三棱10克、坤草10克、紫花地丁10克、旱莲草8克。
实施例3: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选取连翘20克、红藤20克、败酱草20克、金铃子10克、蒲公英20克、苦参根12克、延胡索15克、当归尾20克、青皮12克、莪术10克、元胡20克、知母10克、鸡内金12克、三棱12克、坤草12克、紫花地丁12克、旱莲草10克。
下面通过具体病例对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疗效进一步进行验证:
病例1
秦某,女,44岁。患者1天前同房后小腹胀痛拒按,带下量不多,色稍黄,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滑数。妇科检查宫底及双侧附件区压痛,经诊断为慢性盆腔炎。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一个疗程后,诸症明显好转,两个疗程后,患者小腹胀痛已愈,带下色稍黄,偶有腰酸,大小便尚调,舌淡红苔薄白腻,脉细。后随症加减巩固治疗半个月,患者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病例2
李某,女,30岁。患者2年前一次劳累过后,首次发生小腹疼痛,伴腰酸痛,白带量多,色黄有味,经医院B超检查被诊断为盆腔炎,用抗生素治疗缓解,但不到半月又复发,不得不继续用抗生素,如此反反复复近2年,如今抗生素已经无效果,病人也怕久用抗生素的不良后果。后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一个疗程后,患者身体症状明显改善,两个疗程后,症状大减,身体基本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病例3
孙某,女,42岁。患者3年前,因一次淋雨出现小腹痛症状,同时白带清稀,量多,在医院就诊时被诊断为盆腔炎,并输液治疗得以暂时缓解,此后常常不定期发作,平时肢冷畏寒,易乏力腰酸,时而尿频,月经色暗,有血块,现小腹冷痛,得温痛减,白带清稀无味,量很多,舌淡,脉沉无力,连续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二个疗程后,身体诸症席悉减,继续服用一个疗程后,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病例4
邹某,女,39岁。患者2年前因产后引起右下腹疼痛,劳累则加重,经常 腰疼,不喜饮。白带多,淡黄有味。脉沉细,苔薄腻淡黄,经诊为慢性盆腔炎。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一个疗程后,小腹疼痛减轻,白带量少;连个疗程后,白带正常,腹痛消失,临床治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27814A43申请公布日20141105CN104127814A21申请号201410353587422申请日20140717A61K36/9066200601A61P15/00200601A61K35/3720060171申请人刘冰地址262200山东省诸城市基建巷72发明人刘冰董月霞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选取的原料药及其重量组份分别是连翘1020克、红藤1020克、败酱草1020克、金铃子510克、蒲公英1020克、苦参根812克、延胡索815克、当归尾1020克、青皮812克、莪术510克、元胡1。

2、020克、知母510克、鸡内金812克、三棱812克、坤草812克、紫花地丁812克、旱莲草510克。诸药互伍共奏健脾化湿,清热解毒,行气活血,软坚散结,消炎灭菌之功效,用于治疗盆腔炎见效快,疗程短、无副作用且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27814ACN104127814A1/1页21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连翘1020克、红藤1020克、败酱草1020克、金铃子510克、蒲公英1020克、苦参根812克。

3、、延胡索815克、当归尾1020克、青皮812克、莪术510克、元胡1020克、知母510克、鸡内金812克、三棱812克、坤草812克、紫花地丁812克、旱莲草510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连翘10克、红藤10克、败酱草10克、金铃子5克、蒲公英10克、苦参根8克、延胡索8克、当归尾10克、青皮8克、莪术5克、元胡10克、知母5克、鸡内金8克、三棱8克、坤草8克、紫花地丁8克、旱莲草5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连翘15克、红藤15克、败酱草15克、金铃子8克、蒲公英1。

4、5克、苦参根10克、延胡索12克、当归尾15克、青皮10克、莪术8克、元胡15克、知母8克、鸡内金10克、三棱10克、坤草10克、紫花地丁10克、旱莲草8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连翘20克、红藤20克、败酱草20克、金铃子10克、蒲公英20克、苦参根12克、延胡索15克、当归尾20克、青皮12克、莪术10克、元胡20克、知母10克、鸡内金12克、三棱12克、坤草12克、紫花地丁12克、旱莲草10克。权利要求书CN104127814A1/4页3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以治疗盆腔炎的中。

5、药制剂。背景技术0002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包括子宫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及盆腔腹膜炎,可一处或几处同时发病,是妇女常见病之一。由于输卵管,卵巢统称附件,且输卵管发炎时常波及“近邻”的卵巢。因此,又有附件炎之称。0003盆腔是女性内生殖器的聚集处,极易受到病菌感染引起盆腔炎。盆腔炎是子宫、卵巢、输卵管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炎症的统称,常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下腹疼痛、尿频尿急、畏寒发热等症状。盆腔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盆腔炎的危害更大。女性一旦有了性生活,感染机会将大增,更易患上盆腔炎,如治疗不及时甚至会引发不孕症,因此,一定要积极的治疗。00。

6、04盆腔炎的治疗方法很多,一般情况下会采用抗生素药物疗法、物理疗法对盆腔炎患者进行治疗。但由于盆腔炎细菌易攻,药物难防的特点,单一的药物疗法和物理疗法治疗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且往往会将有益菌和致病菌同时杀灭,造成多重感染。现有中药大多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调理内分泌,调整女性体质,但起效较慢、针对性不强,容易导致“慢兵对强敌”,引发炎症病原体的扩散、发展,从而耽误了病情。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克服了目前在治疗盆腔炎方面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见效快、疗效确切、无副作用且治愈率高的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0006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

7、的中药原材料组成0007连翘1020克、红藤1020克、败酱草1020克、金铃子510克、蒲公英1020克、苦参根812克、延胡索815克、当归尾1020克、青皮812克、莪术510克、元胡1020克、知母510克、鸡内金812克、三棱812克、坤草812克、紫花地丁812克、旱莲草510克。0008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0009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0010连翘10克、红藤10克、败酱草10克、金铃子5克、蒲公英10克、苦参根8克、延胡索8克、当归尾10克、青皮8克、莪术5克、元胡10克、知母5克、鸡内金8克、三棱8克、坤草8克、紫花地丁8克、旱莲草5克。0011作为这一种优化。

8、方案0012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0013连翘15克、红藤15克、败酱草15克、金铃子8克、蒲公英15克、苦参根10克、延说明书CN104127814A2/4页4胡索12克、当归尾15克、青皮10克、莪术8克、元胡15克、知母8克、鸡内金10克、三棱10克、坤草10克、紫花地丁10克、旱莲草8克。0014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0015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0016连翘20克、红藤20克、败酱草20克、金铃子10克、蒲公英20克、苦参根12克、延胡索15克、当归尾20克、青皮12克、莪术10克、元胡20克、知母10克、鸡内金12克、三棱12克、坤草12克、紫花地丁。

9、12克、旱莲草10克。0017上述中药制剂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混合后,按照传统煎制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每日1剂,分23次口服。7剂为1疗程。0018上述中药制剂的原料中药0019连翘,味苦,性微寒;归肺、心、胆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效。0020红藤,味苦,性平;归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之功效。0021败酱草,味辛、苦,性微寒;归胃、大肠、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功效。0022金铃子,味苦,性寒;归肝、小肠、膀胱经。具有疏泄肝热,行气止痛之功效。0023蒲公英,味甘、微苦,性平;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行水利尿之功效。0024苦参根,味苦,性寒;。

10、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健脾利尿之功效。0025延胡索,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脾经。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效。0026当归尾,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之功效。0027青皮,味苦、辛,性温;归肝、胆、胃经。具有疏肝破气,散结消滞之功效。0028莪术,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祛风除湿之功效。0029元胡,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理气止痛,活血散瘀之功效。0030知母,味苦,甘,性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之功效。0031鸡内金,味甘,性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具有健胃消食,固精止遗之功效。

11、。0032三棱,味苦,性平;归肝、脾经。具有破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效。0033坤草,味辛、苦,性微寒;归心、肝、膀胱经。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之功效。0034紫花地丁,味苦、辛,性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0035旱莲草,味甘、酸,性寒;归肝、肾经。具有滋阴益肾,凉血止血的作用。0036中医认为,盆腔炎伤于风、寒、湿之邪,或饮食七情之变,致脾肾功能失调,气机阻滞,淤血、痰饮、湿浊之邪相续而生,积聚胞宫而发病。故治疗应坚持针对病灶、切中病机、标本兼治的原则。0037本发明中药制剂中,连翘、蒲公英、红藤、败酱草、紫花地丁搭配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化瘀;当归尾、坤草可益气活血。

12、,调经止痛;金铃子、苦参根可清热燥湿,疏泄肝热,行气止痛;延胡索、三棱、元胡可破血化瘀,行气止痛;莪术、青皮可破血行气,消坚散结;知母、鸡内金、旱莲草可补益肾气,凉血止血,固精止遗。诸药配伍精良,具有清除湿热邪气,消散经脉郁结,补气养血,平补阴阳之功效,从而达到气血双盛,标本兼治之功效,可以快速清除子宫内膜及阴道残留的有毒物质,清除真菌病毒感染源,彻底使女性生殖器官内全面清洁环保,对盆腔炎有非常独到的治疗作用,可以彻底根治不复发。0038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选择了120例女性患者进行临床试验,年龄1951岁,平均35岁,病程4个月6年,平均27个月。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说。

13、明书CN104127814A3/4页5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患病时间、发病症状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0039诊断标准排除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内科合并症、外科疾病、药物过敏、非自愿接受中药治疗者,患者出现下腹部的坠痛、性交痛、腰骶部的胀痛、痛经、白带异常等盆腔炎的发作症状;妇检时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在子宫旁及输卵管一侧或双侧,手可扪及索状物,盆腔结缔组织炎时一侧或双侧有片状增厚,并有轻压痛或扪及包块。0040治疗方法0041治疗组服用实施例2的中药制剂,加水煎制后服用,每日1剂,分23次口服,7剂为1疗程;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

14、进行用药,一般采用给予患者头孢呋辛40G加入250ML09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替硝唑04G,每日一次静脉滴注,每日一次,7天为1疗程。0042疗效标准0043治愈患者阳性症状全部消失,体征正常;0044显效患者大部分症状消失,体征基本正常,妇科检查结果显示改善明显,B超提示炎性包块明显缩小;0045有效患者症状、体征均有改善,B超提示盆腔症状、体征均有改善;0046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检查结果显示病情无变化或有进展。0047疗效结果0048两组病例治疗后的疗效对照结果见表1。治疗后,治疗组痊愈32例533,显效17例283,好转7例117,无效4例67,总有效率达933;对照组痊愈18例300。

15、,显效20例333,好转8例133,无效14例233,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治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相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49表1两组病例治疗后的疗效对照结果表0050组别例数痊愈N显效N好转N无效N总有效率治疗组6032533172837117467933对照组6018300203338133142337670051不良反应比较0052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中不良发应,对照组中2例患者头晕,6例患者恶心,其他系统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0053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制剂能有效清除患者体内湿热邪气,消散经脉郁结,补气养血,平补阴阳,从而达到气血双盛,标本兼治之目的,对盆腔炎有。

16、非常独到的治疗作用,可以彻底根治不复发。具体实施方式0054实施例1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选取连翘10克、红藤10克、败酱草10克、说明书CN104127814A4/4页6金铃子5克、蒲公英10克、苦参根8克、延胡索8克、当归尾10克、青皮8克、莪术5克、元胡10克、知母5克、鸡内金8克、三棱8克、坤草8克、紫花地丁8克、旱莲草5克。0055实施例2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选取连翘15克、红藤15克、败酱草15克、金铃子8克、蒲公英15克、苦参根10克、延胡索12克、当归尾15克、青皮10克、莪术8克、元胡15克、知母8克、鸡内金10克、三棱10克、坤草10克、紫花地丁10克、旱莲草8克。

17、。0056实施例3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选取连翘20克、红藤20克、败酱草20克、金铃子10克、蒲公英20克、苦参根12克、延胡索15克、当归尾20克、青皮12克、莪术10克、元胡20克、知母10克、鸡内金12克、三棱12克、坤草12克、紫花地丁12克、旱莲草10克。0057下面通过具体病例对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疗效进一步进行验证0058病例10059秦某,女,44岁。患者1天前同房后小腹胀痛拒按,带下量不多,色稍黄,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滑数。妇科检查宫底及双侧附件区压痛,经诊断为慢性盆腔炎。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一个疗程后,诸症明显好转,两个疗程后,患者小腹胀痛已愈,带下色稍黄,偶有腰。

18、酸,大小便尚调,舌淡红苔薄白腻,脉细。后随症加减巩固治疗半个月,患者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0060病例20061李某,女,30岁。患者2年前一次劳累过后,首次发生小腹疼痛,伴腰酸痛,白带量多,色黄有味,经医院B超检查被诊断为盆腔炎,用抗生素治疗缓解,但不到半月又复发,不得不继续用抗生素,如此反反复复近2年,如今抗生素已经无效果,病人也怕久用抗生素的不良后果。后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一个疗程后,患者身体症状明显改善,两个疗程后,症状大减,身体基本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0062病例30063孙某,女,42岁。患者3年前,因一次淋雨出现小腹痛症状,同时白带清稀,量多,在医院就诊时被诊断为盆腔炎,并输液治疗得以暂时缓解,此后常常不定期发作,平时肢冷畏寒,易乏力腰酸,时而尿频,月经色暗,有血块,现小腹冷痛,得温痛减,白带清稀无味,量很多,舌淡,脉沉无力,连续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二个疗程后,身体诸症席悉减,继续服用一个疗程后,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0064病例40065邹某,女,39岁。患者2年前因产后引起右下腹疼痛,劳累则加重,经常腰疼,不喜饮。白带多,淡黄有味。脉沉细,苔薄腻淡黄,经诊为慢性盆腔炎。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一个疗程后,小腹疼痛减轻,白带量少;连个疗程后,白带正常,腹痛消失,临床治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说明书CN10412781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