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8075563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1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282307.3

申请日:

20180402

公开号:

CN108309936A

公开日:

2018072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9/107,A61K47/34,A61K31/01,A61P39/06,A61P9/00,A61P9/10,A61P35/00,A61P17/00,C08G63/08,C08G65/332

主分类号:

A61K9/107,A61K47/34,A61K31/01,A61P39/06,A61P9/00,A61P9/10,A61P35/00,A61P17/00,C08G63/08,C08G65/332

申请人:

新疆农业大学

发明人:

朱金芳,颜安,包晓玮

地址:

83005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南昌路42号

优先权:

CN201810282307A

专利代理机构:

湖北高韬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周俊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载脂溶性番茄红素的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由重量百分比1%~40%的番茄红素,60%~99%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嵌段共聚物(mPEG‑PLA),1%~20%的乳化剂组成,得到的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高,生物相容性好,且可提高番茄红素的稳定性,增加番茄红素的水溶性并提高番茄红素的生物利用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载脂溶性番茄红素的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可控,包括:将番茄红素、mPEG‑PLA、乳化剂用有机溶剂溶解,与水溶液混合,用高速剪切机乳化,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中,30~35℃旋转蒸发除尽有机溶剂,经0.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除去未包封的游离番茄红素,即得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包载番茄红素的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番茄红素1%~40%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嵌段共聚物(mPEG-PLA)60%~99%乳化剂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载番茄红素的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嵌段共聚物(mPEG-PLA)的数均分子量为0.3万~2万,其中,聚乳酸与聚乙二醇单甲醚的质量比为30:70~70:30,聚乙二醇单甲醚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6000。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包载番茄红素的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为卵磷脂、吐温80、司盘8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包载番茄红素的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胶束制剂的胶束粒径为50-200nm,优选100-150nm。 5.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包载番茄红素的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胶束制剂中番茄红素的包封率为70-9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包载番茄红素的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番茄红素、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嵌段共聚物和乳化剂,将番茄红素、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嵌段共聚物(mPEG-PLA)、乳化剂用有机溶剂溶解;(2)将步骤(1)中得到的有机溶液与水溶液混合,有机溶液与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3~10或3~10:1,用高速剪切机乳化,得到水包油型或油包水型乳液;(3)将步骤(2)中得到的乳液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中,30~35℃旋转蒸发除尽有机溶剂,经0.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除去未包封的游离番茄红素,制得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载番茄红素的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氯仿或二氯甲烷。 8.根据权利要求6-7任一项所述的包载番茄红素的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水溶液为蒸馏水、生理盐水、磷酸盐缓冲液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包载番茄红素的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嵌段共聚物采用开环聚合法,以辛酸亚锡[Sn(Oct)]为催化剂,用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引发消旋乳酸(D,L-LA)开环聚合制备得到。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包载疏水性药物的胶束制剂及其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载番茄红素的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番茄红素(lycopene)是一种脂溶性的非环状多不饱和烯烃,分子式C40H56,相对分子质量为536.85,据估计番茄红素异构体约有72种,天然来源的番茄红素主要以最稳定的全反式结构存在(图1)。番茄红素不溶于水,难溶于甲醇等极性有机溶剂,可溶于乙醚、石油醚、己烷、丙酮,易溶于氯仿、二氯甲烷、二硫化碳、苯、油脂等,番茄红素样品越纯,溶解越困难。人类自身不能合成番茄红素,只能通过膳食等补充,番茄红素吸收后可广泛分布于血液、肾上腺、肝脏、睾丸、前列腺、乳腺、卵巢、消化道等组织器官中,其中血液、肾上腺和睾丸番茄红素含量较高。番茄红素是自然界中最强的抗氧化剂,其抗氧化作用是维生素E的100倍,具有淬灭活性氧、消除人体自由基、预防心脏病、减缓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多种癌症、保护心血管、抗老化、保护皮肤等生理功能。

因分子中含有11个共轭及2个非共轭双键,使得番茄红素稳定性很差,容易发生顺反异构化和氧化降解,尤其是高纯度番茄红素由于缺少其他物质的保护,极不稳定,易被氧化破坏。光、氧气、金属离子、温度、pH等均会对番茄红素的稳定性产生影响。由于番茄红素不溶于水、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因素给它的研究应用带来了很多困难。目前市场上多将番茄红素制备成软胶囊、纳米乳、脂质体等剂型,以克服番茄红素的以上缺点,但此类制剂在制备过程中所添加的大量植物油、表面活性剂都可能引发副作用,并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且软胶囊、乳剂、脂质体都存在易分层及易氧化变质等问题,从而限制了其应用。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高分子自组装纳米胶束显示出许多独特的优点:高分子胶束是由两亲性高分子在水中经自组装形成的载药胶束,制备方法简单;胶束具有核壳状结构,中间疏水核用于装载疏水性药物,外周亲水链起到空间稳定作用,可防止网状内皮系统(RES)的吞噬,延长载体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高分子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可降低至0.0005%,CMC越低说明胶束越稳定,受血液稀释作用的影响就越小。

本发明以可生物降解的两亲性二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mPEG-PLA)为载体材料,将脂溶性的番茄红素包载于mPEG-PLA载体材料中,在水中经自组装形成水溶性的纳米胶束。其优点是:以可生物降解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为载体材料构成自组装胶束的主体,胶束的性质,如CMC值、疏水区及亲水壳大小、亲疏水性等,可方便地由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的性质决定和控制;其中高分子材料PLA为美国FDA批准的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之一;亲水链PEG可增强纳米胶束的生物相容性,避免药物被网状内皮系统(RES)吞噬,有效维持番茄红素在体内的循环时间;将脂溶性番茄红素包载于两亲性mPEG-PLA载体材料中,可提高番茄红素的稳定性,增加番茄红素的水溶性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由于高分子载药胶束的研究涉及高分子、药剂、药理、病理、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到有关载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了一种包载脂溶性番茄红素的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通过引入可生物降解的两亲性二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mPEG-PLA)载体材料,将脂溶性的番茄红素包载于mPEG-PLA载体材料的疏水内核中,在水中经自组装形成水溶性的纳米胶束,得到的番茄红素胶束的性质可方便地由mPEG-PLA的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的性质决定和控制,生物相容性好,能有效维持番茄红素在体内的循环时间,且可提高番茄红素的稳定性,增加番茄红素的水溶性并提高番茄红素的生物利用度。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上述包载脂溶性番茄红素的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的制备方法,以氯仿或二氯甲烷作为溶解番茄红素、mPEG-PLA、乳化剂的溶剂,将乳化法、溶剂挥发法的优势相结合制备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备工艺简单可控,制备条件温和,得到的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具有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高、稳定性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载番茄红素的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番茄红素 1%~40%

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嵌段共聚物(mPEG-PLA) 60%~99%

乳化剂 1%~20%

所述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嵌段共聚物(mPEG-PLA)的数均分子量为0.3万~2万,其中,聚乳酸与聚乙二醇单甲醚的质量比为30:70~70:30,聚乙二醇单甲醚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6000。

所述的乳化剂为卵磷脂、吐温80、司盘8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纳米胶束制剂的胶束粒径为50-200nm,优选100-150nm。

所述纳米胶束制剂中番茄红素的包封率为70-9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包载番茄红素的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番茄红素、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嵌段共聚物(mPEG-PLA)、乳化剂用有机溶剂溶解;

(2)将步骤(1)中得到的有机溶液与水溶液混合,用高速剪切机乳化,得到水包油型或油包水型乳液;

(3)将步骤(2)中得到的乳液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中,30~35℃旋转蒸发除尽有机溶剂,经0.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除去未包封的游离番茄红素,制得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

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氯仿或二氯甲烷;

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为:采用开环聚合法,以辛酸亚锡[Sn(Oct)2]为催化剂,用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引发消旋乳酸(D,L-LA)开环聚合。

其中,步骤(2)中所述有机溶液与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3~10或3~10:1,所述的水溶液为蒸馏水、生理盐水、磷酸盐缓冲液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以可生物降解的两亲性二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mPEG-PLA)作为载体材料,得到的胶束的性质,如CMC值、疏水区及亲水壳大小、亲疏水性等,都可方便地由载体材料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的性质决定和控制,其中高分子材料PLA为美国FDA批准的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之一,亲水链PEG可增强纳米胶束的生物相容性,避免药物被网状内皮系统(RES)吞噬,有效维持番茄红素在体内的循环时间。

将脂溶性番茄红素包载于两亲性mPEG-PLA载体材料的疏水内核中,不仅显著提高番茄红素的稳定性,还增加了番茄红素的水溶性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选择既能溶解番茄红素又能溶解载体材料mPEG-PLA及乳化剂的有机溶剂氯仿或二氯甲烷作为溶剂,并将乳化法、溶剂挥发法的优势相结合制备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备工艺简单可控,制备条件温和,得到的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高、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番茄红素全反式异构体的分子结构;

图2,包载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示意图;

图3,mPEG-PLA的合成路线;

图4,mPEG-PLA的核磁图;

图5,不同条件下番茄红素原料(左列)与番茄红素胶束(右列)稳定性对比研究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方面的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一、包封率和胶束粒径的测定方法

载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包封率(EE)的测定

精密量取番茄红素胶束150μL于10mL容量瓶中,加1mL氯仿充分摇匀,用甲醇定容到10mL,摇匀,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在472nm处有最大吸收测定吸光度,采用标准曲线法计算番茄红素胶束中番茄红素的含量。按以下公式计算药物的EE。

载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粒径的测定:

将番茄红素胶束用超纯水配制成含共聚物浓度约为1.0mg/mL的水溶液,用动态光散射纳米粒径测定仪测定其粒径及粒径分布(PDI),测试温度为25℃。

二、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嵌段共聚物(mPEG-PLA)的合成:

采用开环聚合法,以辛酸亚锡[Sn(Oct)2]为催化剂,用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引发消旋乳酸(D,L-LA)开环聚合,得到一系列不同亲/疏水链段比例的mPEG-PLA共聚物。通过1H NMR进行mPEG-PLA共聚物结构表征,将合成得到的聚合物溶于氘代氯仿(CDCl3)中,用核磁共振仪测定mPEG-PLA共聚物的氢谱,计算材料的分子量,mPEG-PLA的核磁图如图4所示。

三、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的制备

实施例1

称取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嵌段共聚物(mPEG-PLA,聚乙二醇5000单甲醚与聚乳酸的质量比为45:55)30mg、番茄红素1.5mg、卵磷脂5mg溶于2mL二氯甲烷中,加入6mL磷酸盐缓冲液(pH7.4),用高速剪切机13000rpm乳化1min,形成水包油型乳液,将乳液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中,30℃旋转蒸发除尽有机溶剂,经0.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除去未包封的游离番茄红素,制得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胶束粒径为113nm,粒径分布(PDI)为0.220,包封率为80%。

实施例2

称取mPEG-PLA(聚乙二醇5000单甲醚与聚乳酸的质量比为30:70)40mg、番茄红素2mg及5mg吐温80溶于2mL氯仿中,与8mL生理盐水混合,用高速剪切机13000rpm乳化1min,形成水包油型乳液,将乳液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中,35℃旋转蒸发除尽有机溶剂,经0.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除去未包封的游离番茄红素,制得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胶束粒径为130nm,粒径分布(PDI)为0.246,包封率为75%。

实施例3

称取mPEG-PLA(聚乙二醇5000单甲醚与聚乳酸的质量比为40:60)40mg、番茄红素3mg及10mg司盘80溶于10mL二氯甲烷中,与2mL蒸馏水混合,用高速剪切机13000rpm乳化1min,形成油包水型乳液,将乳液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中,30℃旋转蒸发除尽有机溶剂,经0.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除去未包封的游离番茄红素,制得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胶束粒径为120nm,粒径分布(PDI)为0.231,包封率为67%。

实施例4

称取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嵌段共聚物(mPEG-PLA,聚乙二醇5000单甲醚与聚乳酸的质量比为70:30)50mg、番茄红素2mg、2.8mg吐温80及2.5mg司盘80溶于2mL氯仿中,加入10mL蒸馏水,用高速剪切机13000rpm乳化1min,形成水包油型乳液,将乳液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中,35℃旋转蒸发除尽有机溶剂,经0.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除去未包封的游离番茄红素,制得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胶束粒径为150nm,粒径分布(PDI)为0.254,包封率为78%。

实施例5

称取mPEG-PLA(聚乙二醇5000单甲醚与聚乳酸的质量比为50:50)40mg、番茄红素2mg、2.6mg吐温80及2.7mg司盘80溶于10mL氯仿中,与2mL磷酸盐缓冲液(pH7.4)混合,用高速剪切机13000rpm乳化1min,形成油包水型乳液,将乳液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中,35℃旋转蒸发除尽有机溶剂,经0.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除去未包封的游离番茄红素,制得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胶束粒径为120nm,粒径分布(PDI)为0.238,包封率为82%。

实施例6

称取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嵌段共聚物(mPEG-PLA,聚乙二醇5000单甲醚与聚乳酸的质量比为70:30)45mg、番茄红素3mg、卵磷脂7mg溶于8mL氯仿中,加入2mL生理盐水,用高速剪切机13000rpm乳化1min,形成油包水型乳液,将乳液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中,35℃旋转蒸发除尽有机溶剂,经0.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除去未包封的游离番茄红素,制得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胶束粒径为105nm,粒径分布(PDI)为0.196,包封率为85%。

实施例7

称取mPEG-PLA(聚乙二醇5000单甲醚与聚乳酸的质量比为60:40)30mg、番茄红素3mg、3.1mg吐温80及2.2mg司盘80溶于6mL二氯甲烷中,与2mL蒸馏水混合,用高速剪切机13000rpm乳化1min,形成油包水型乳液,将乳液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中,30℃旋转蒸发除尽有机溶剂,经0.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除去未包封的游离番茄红素,制得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胶束粒径为140nm,粒径分布(PDI)为0.248,包封率为71%。

实施例8

称取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嵌段共聚物(mPEG-PLA,聚乙二醇5000单甲醚与聚乳酸的质量比为55:45)50mg、番茄红素2.5mg、卵磷脂8mg溶于2mL二氯甲烷中,加入10mL蒸馏水,用高速剪切机13000rpm乳化1min,形成水包油型乳液,将乳液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中,30℃旋转蒸发除尽有机溶剂,经0.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除去未包封的游离番茄红素,制得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胶束粒径为103nm,粒径分布(PDI)为0.201,包封率为86%。

四、载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与番茄红素原料稳定性的对比研究:

番茄红素原料贮备液

精密称取番茄红素原料适量,置于50mL量瓶中,用氯仿溶解,定容,配制成1mL中约含番茄红素200μg的溶液,摇匀,即得。

番茄红素胶束制备

称取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嵌段共聚物(mPEG-PLA,聚乙二醇5000单甲醚与聚乳酸的质量比为45:55)50mg,番茄红素1.5mg,卵磷脂5mg,溶于2mL二氯甲烷中,加入6mL蒸馏水,用高速剪切机13000rpm乳化1min,将乳液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中,35℃旋转蒸发除尽有机溶剂,经0.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除去未包封的游离番茄红素,制得番茄红素胶束。

番茄红素胶束中番茄红素含量测定

精密量取番茄红素胶束溶液150μL,置于10mL量瓶中,加入1mL氯仿充分振摇以提取胶束中的番茄红素,用甲醇破乳定容,摇匀,即得。在472nm处测定吸光度,带入标准曲线中计算得到胶束中番茄红素的含量约为200μg·mL-1。

番茄红素原料药的稳定性研究

精密量取番茄红素原料贮备液5mL,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摇匀。分别在不同温度(25℃、40℃、60℃避光),光照[避光暗处、日光、紫外光、强光(4500±500Lux)],金属阳离子(Fe3+、Na+、Ca2+、Mg2+、Zn2+),酸(0.1%HCl、0.5%HCl、1.0%HCl),碱(0.1%NaOH、0.5%NaOH、1.0%NaOH),氧化剂(0.1%H2O2、0.5%H2O2、1.0%H2O2),还原剂(0.1%维生素C、0.5%维生素C、1.0%维生素C)条件下放置(为排除温度及光照的干扰,除温度、光照条件外,其他条件均在避光4℃冷藏条件下进行),于0h、2h、4h、6h、8h、24h取样,用甲醇稀释10倍后,在472nm处测定吸光度,按以下公式计算番茄红素

的保存率。所有实验同时做三份平行样,结果用表示。

A0——样品溶液的初始(即0h时)的吸光度值

A——放置一定时间后的吸光度值

番茄红素胶束的稳定性研究

精密量取番茄红素胶束溶液5mL,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摇匀。分别在不同温度(25℃、40℃、60℃避光),光照[避光暗处、日光、紫外光、强光(4500±500Lux)],金属阳离子(Fe3+、Na+、Ca2+、Mg2+、Zn2+),酸(0.1%HCl、0.5%HCl、1.0%HCl),碱(0.1%NaOH、0.5%NaOH、1.0%NaOH),氧化剂(0.1%H2O2、0.5%H2O2、1.0%H2O2),还原剂(0.1%维生素C、0.5%维生素C、1.0%维生素C)条件下放置(为排除温度及光照的干扰,除温度、光照条件外,其他条件均在避光4℃冷藏条件下进行),于0h、2h、4h、6h、8h、24h取样1mL,置于10mL量瓶中,加入2mL氯仿充分振摇以提取胶束中的番茄红素,用甲醇破乳定容,摇匀,在472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番茄红素的保存率(计算公式同上)。所有实验同时做三份平行样,结果用表示。

番茄红素胶束与番茄红素原料稳定性对比研究结果

由于光、氧气、金属离子、温度、pH等均会对番茄红素的稳定性产生影响,本发明将脂溶性的番茄红素包载于生物可降解的mPEG-PLA载体材料中制成番茄红素胶束,并对比研究了光照、温度、金属离子、酸、碱、氧化剂、还原剂等因素对番茄红素原料及胶束中番茄红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如图5所示,除Fe3+外,在光照、温度、酸、碱、氧化剂、还原剂及其他金属离子等条件下,番茄红素胶束的稳定性均明显优于番茄红素原料。光照、Fe3+、温度、酸、氧化剂对番茄红素胶束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尤其是在Fe3+和紫外光条件下放置24h,番茄红素胶束中番茄红素的保存率便降至30%以下;碱、还原剂及除Fe3+以外的其他金属离子对番茄红素胶束的稳定性影响较小;以上各因素对番茄红素原料稳定性的影响趋势与番茄红素胶束基本一致。结果表明,将番茄红素包载于聚合物胶束中,不仅可增加番茄红素的水溶性,还可显著提高番茄红素的稳定性。同时要注意在制备和储存番茄红素胶束的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含铁的金属容器,并低温(2~8℃)避光保存。

载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载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载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载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载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及其制备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282307.3 (22)申请日 2018.04.02 (71)申请人 新疆农业大学 地址 83005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 市沙依巴克区南昌路42号 (72)发明人 朱金芳 颜安 包晓玮 (74)专利代理机构 湖北高韬律师事务所 42240 代理人 周俊华 (51)Int.Cl. A61K 9/107(2006.01) A61K 47/34(2017.01) A61K 31/01(2006.01) A61P 39/06(2006.01) A61P 9/00(2。

2、006.01) A61P 9/10(2006.01) A61P 35/00(2006.01) A61P 17/00(2006.01) C08G 63/08(2006.01) C08G 65/332(2006.01) (54)发明名称 载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载脂溶性番茄红素的 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 由重量百分比1%40%的番 茄红素, 60%99%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嵌段 共聚物 (mPEG-PLA) , 1%20%的乳化剂组成, 得到 的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粒径分布均匀, 包封 率高, 生物相容性好, 且可提高番茄红素的稳定 性, 增加番茄。

3、红素的水溶性并提高番茄红素的生 物利用度。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载脂溶性番茄 红素的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的制备方法, 制备工 艺简单可控, 包括: 将番茄红素、 mPEG-PLA、 乳化 剂用有机溶剂溶解, 与水溶液混合, 用高速剪切 机乳化, 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中, 3035旋转蒸发 除尽有机溶剂, 经0.2m的微孔滤膜过滤除去未 包封的游离番茄红素, 即得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 胶束。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 CN 108309936 A 2018.07.24 CN 108309936 A 1.一种包载番茄红素的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 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番茄红素 1%40%。

4、 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嵌段共聚物 (mPEG-PLA) 60%99% 乳化剂 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载番茄红素的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聚 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嵌段共聚物 (mPEG-PLA) 的数均分子量为0.3万2万, 其中, 聚乳酸与 聚乙二醇单甲醚的质量比为30:7070:30, 聚乙二醇单甲醚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6000。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包载番茄红素的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乳化剂为卵磷脂、 吐温80、 司盘8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包载番茄红素的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 其特。

5、征在于, 所述纳米胶束制剂的胶束粒径为50-200nm, 优选100-150nm。 5.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包载番茄红素的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纳米胶束制剂中番茄红素的包封率为70-9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包载番茄红素的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 称取番茄红素、 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嵌段共聚物和乳化剂, 将番茄红素、 聚乙二 醇单甲醚-聚乳酸嵌段共聚物 (mPEG-PLA) 、 乳化剂用有机溶剂溶解; (2) 将步骤 (1) 中得到的有机溶液与水溶液混合, 有机溶液与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310 或310:1, 用高速。

6、剪切机乳化, 得到水包油型或油包水型乳液; (3) 将步骤 (2) 中得到的乳液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中, 3035旋转蒸发除尽有机溶剂, 经 0.2 m的微孔滤膜过滤除去未包封的游离番茄红素, 制得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载番茄红素的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中步骤 (1) 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氯仿或二氯甲烷。 8.根据权利要求6-7任一项所述的包载番茄红素的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中, 步骤 (2) 中所述的水溶液为蒸馏水、 生理盐水、 磷酸盐缓冲液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包载番茄红素的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中, 所述。

7、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嵌段共聚物采用开环聚合法, 以辛酸亚锡Sn(Oct)2 为催化剂, 用聚乙二醇单甲醚 (mPEG) 引发消旋乳酸 (D,L-LA) 开环聚合制备得到。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309936 A 2 载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包载疏水性药物的胶束制剂及其制备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包载番 茄红素的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番茄红素(lycopene)是一种脂溶性的非环状多不饱和烯烃, 分子式C40H56, 相对分 子质量为536.85, 据估计番茄红素异构体约有72种, 天然来源。

8、的番茄红素主要以最稳定的 全反式结构存在(图1)。 番茄红素不溶于水, 难溶于甲醇等极性有机溶剂, 可溶于乙醚、 石油 醚、 己烷、 丙酮, 易溶于氯仿、 二氯甲烷、 二硫化碳、 苯、 油脂等, 番茄红素样品越纯, 溶解越困 难。 人类自身不能合成番茄红素, 只能通过膳食等补充, 番茄红素吸收后可广泛分布于血 液、 肾上腺、 肝脏、 睾丸、 前列腺、 乳腺、 卵巢、 消化道等组织器官中, 其中血液、 肾上腺和睾丸 番茄红素含量较高。 番茄红素是自然界中最强的抗氧化剂, 其抗氧化作用是维生素E的100 倍, 具有淬灭活性氧、 消除人体自由基、 预防心脏病、 减缓动脉粥样硬化、 预防多种癌症、 保。

9、 护心血管、 抗老化、 保护皮肤等生理功能。 0003 因分子中含有11个共轭及2个非共轭双键, 使得番茄红素稳定性很差, 容易发生顺 反异构化和氧化降解, 尤其是高纯度番茄红素由于缺少其他物质的保护, 极不稳定, 易被氧 化破坏。 光、 氧气、 金属离子、 温度、 pH等均会对番茄红素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由于番茄红素 不溶于水、 稳定性差、 生物利用度低等因素给它的研究应用带来了很多困难。 目前市场上多 将番茄红素制备成软胶囊、 纳米乳、 脂质体等剂型, 以克服番茄红素的以上缺点, 但此类制 剂在制备过程中所添加的大量植物油、 表面活性剂都可能引发副作用, 并引起人体的过敏 反应, 且软胶囊。

10、、 乳剂、 脂质体都存在易分层及易氧化变质等问题, 从而限制了其应用。 0004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高分子自组装纳米胶束显示出许多独特的优点: 高分子胶束是 由两亲性高分子在水中经自组装形成的载药胶束, 制备方法简单; 胶束具有核壳状结构, 中 间疏水核用于装载疏水性药物, 外周亲水链起到空间稳定作用, 可防止网状内皮系统(RES) 的吞噬, 延长载体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 高分子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可降低至 0.0005, CMC越低说明胶束越稳定, 受血液稀释作用的影响就越小。 0005 本发明以可生物降解的两亲性二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mPEG-PLA) 为载体材料, 将。

11、脂溶性的番茄红素包载于mPEG-PLA载体材料中, 在水中经自组装形成水溶 性的纳米胶束。 其优点是: 以可生物降解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为载体材料构成自组装胶束 的主体, 胶束的性质, 如CMC值、 疏水区及亲水壳大小、 亲疏水性等, 可方便地由亲水基团和 疏水基团的性质决定和控制; 其中高分子材料PLA为美国FDA批准的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 料之一; 亲水链PEG可增强纳米胶束的生物相容性, 避免药物被网状内皮系统(RES)吞噬, 有 效维持番茄红素在体内的循环时间; 将脂溶性番茄红素包载于两亲性mPEG-PLA载体材料 中, 可提高番茄红素的稳定性, 增加番茄红素的水溶性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12、 由于高分子载 药胶束的研究涉及高分子、 药剂、 药理、 病理、 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 目前国内外尚 未见到有关载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的报道。 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08309936 A 3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了一种包载脂溶性番茄红素的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 通 过引入可生物降解的两亲性二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mPEG-PLA)载体材料, 将脂溶性的番茄红素包载于mPEG-PLA载体材料的疏水内核中, 在水中经自组装形成水溶性 的纳米胶束, 得到的番茄红素胶束的性质可方便地由mPEG-PLA的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的性 质决定和控制, 生物。

13、相容性好, 能有效维持番茄红素在体内的循环时间, 且可提高番茄红素 的稳定性, 增加番茄红素的水溶性并提高番茄红素的生物利用度。 0007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上述包载脂溶性番茄红素的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 的制备方法, 以氯仿或二氯甲烷作为溶解番茄红素、 mPEG-PLA、 乳化剂的溶剂, 将乳化法、 溶 剂挥发法的优势相结合制备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 制备工艺简单可控, 制备条件温和, 得到的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具有粒径分布均匀、 包封率高、 稳定性好的特点。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载番茄红素的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 由以下 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0009 番茄。

14、红素 140 0010 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嵌段共聚物(mPEG-PLA) 6099 0011 乳化剂 120 0012 所述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嵌段共聚物(mPEG-PLA)的数均分子量为0.3万2 万, 其中, 聚乳酸与聚乙二醇单甲醚的质量比为30:7070:30, 聚乙二醇单甲醚的数均分子 量为20006000。 0013 所述的乳化剂为卵磷脂、 吐温80、 司盘8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0014 所述纳米胶束制剂的胶束粒径为50-200nm, 优选100-150nm。 0015 所述纳米胶束制剂中番茄红素的包封率为70-90。 0016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包载番茄红素的自组装纳米。

15、胶束制剂的制备方法, 所述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 (1)将番茄红素、 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嵌段共聚物(mPEG-PLA)、 乳化剂用有机 溶剂溶解; 0018 (2)将步骤(1)中得到的有机溶液与水溶液混合, 用高速剪切机乳化, 得到水包油 型或油包水型乳液; 0019 (3)将步骤(2)中得到的乳液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中, 3035旋转蒸发除尽有机溶 剂, 经0.2 m的微孔滤膜过滤除去未包封的游离番茄红素, 制得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 0020 其中, 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氯仿或二氯甲烷; 0021 其中, 步骤(1)中所述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为: 。

16、采用 开环聚合法, 以辛酸亚锡Sn(Oct)2为催化剂, 用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引发消旋乳酸(D, L-LA)开环聚合。 0022 其中, 步骤(2)中所述有机溶液与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310或310:1, 所述的水 溶液为蒸馏水、 生理盐水、 磷酸盐缓冲液中的一种。 002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4 以可生物降解的两亲性二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mPEG-PLA)作为载 说 明 书 2/6 页 4 CN 108309936 A 4 体材料, 得到的胶束的性质, 如CMC值、 疏水区及亲水壳大小、 亲疏水性等, 都可方便地由载 体材料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的性质决定和控制, 。

17、其中高分子材料PLA为美国FDA批准的可生 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之一, 亲水链PEG可增强纳米胶束的生物相容性, 避免药物被网状内皮 系统(RES)吞噬, 有效维持番茄红素在体内的循环时间。 0025 将脂溶性番茄红素包载于两亲性mPEG-PLA载体材料的疏水内核中, 不仅显著提高 番茄红素的稳定性, 还增加了番茄红素的水溶性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0026 选择既能溶解番茄红素又能溶解载体材料mPEG-PLA及乳化剂的有机溶剂氯仿或 二氯甲烷作为溶剂, 并将乳化法、 溶剂挥发法的优势相结合制备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 制备工艺简单可控, 制备条件温和, 得到的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粒径分布均匀、。

18、 包封率 高、 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0027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本申 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 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0028 图1, 番茄红素全反式异构体的分子结构; 0029 图2, 包载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示意图; 0030 图3, mPEG-PLA的合成路线; 0031 图4, mPEG-PLA的核磁图; 0032 图5, 不同条件下番茄红素原料(左列)与番茄红素胶束(右列)稳定性对比研究结 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 所揭露的内容轻。

19、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 本发明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具体实施方 式加以实施或应用, 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方面的应用, 在没有背离本发 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34 一、 包封率和胶束粒径的测定方法 0035 载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包封率(EE)的测定 0036 精密量取番茄红素胶束150 L于10mL容量瓶中, 加1mL氯仿充分摇匀, 用甲醇定容 到10mL, 摇匀,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在472nm处有最大吸收测定吸光度, 采用标准曲线法 计算番茄红素胶束中番茄红素的含量。 按以下公式计算药物的EE。 0037 0038 载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粒径的测定:。

20、 0039 将番茄红素胶束用超纯水配制成含共聚物浓度约为1.0mg/mL的水溶液, 用动态光 散射纳米粒径测定仪测定其粒径及粒径分布(PDI), 测试温度为25。 0040 二、 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嵌段共聚物(mPEG-PLA)的合成: 0041 采用开环聚合法, 以辛酸亚锡Sn(Oct)2为催化剂, 用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引 发消旋乳酸(D,L-LA)开环聚合, 得到一系列不同亲/疏水链段比例的mPEG-PLA共聚物。 通过 说 明 书 3/6 页 5 CN 108309936 A 5 1H NMR进行mPEG-PLA共聚物结构表征, 将合成得到的聚合物溶于氘代氯仿(CDCl3)中。

21、, 用核 磁共振仪测定mPEG-PLA共聚物的氢谱, 计算材料的分子量, mPEG-PLA的核磁图如图4所示。 0042 三、 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的制备 0043 实施例1 0044 称取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嵌段共聚物(mPEG-PLA, 聚乙二醇5000单甲醚与聚乳 酸的质量比为45:55)30mg、 番茄红素1.5mg、 卵磷脂5mg溶于2mL二氯甲烷中, 加入6mL磷酸盐 缓冲液(pH7.4), 用高速剪切机13000rpm乳化1min, 形成水包油型乳液, 将乳液转移至旋转 蒸发仪中, 30旋转蒸发除尽有机溶剂, 经0.2 m的微孔滤膜过滤除去未包封的游离番茄红 素, 制得番。

22、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 胶束粒径为113nm, 粒径分布(PDI)为0.220, 包封率 为80。 0045 实施例2 0046 称取mPEG-PLA(聚乙二醇5000单甲醚与聚乳酸的质量比为30:70)40mg、 番茄红素 2mg及5mg吐温80溶于2mL氯仿中, 与8mL生理盐水混合, 用高速剪切机13000rpm乳化1min, 形 成水包油型乳液, 将乳液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中, 35旋转蒸发除尽有机溶剂, 经0.2 m的微 孔滤膜过滤除去未包封的游离番茄红素, 制得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 胶束粒径为 130nm, 粒径分布(PDI)为0.246, 包封率为75。 0047 实施例。

23、3 0048 称取mPEG-PLA(聚乙二醇5000单甲醚与聚乳酸的质量比为40:60)40mg、 番茄红素 3mg及10mg司盘80溶于10mL二氯甲烷中, 与2mL蒸馏水混合, 用高速剪切机13000rpm乳化 1min, 形成油包水型乳液, 将乳液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中, 30旋转蒸发除尽有机溶剂, 经0.2 m的微孔滤膜过滤除去未包封的游离番茄红素, 制得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 胶束 粒径为120nm, 粒径分布(PDI)为0.231, 包封率为67。 0049 实施例4 0050 称取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嵌段共聚物(mPEG-PLA, 聚乙二醇5000单甲醚与聚乳 酸的质量比为7。

24、0:30)50mg、 番茄红素2mg、 2.8mg吐温80及2.5mg司盘80溶于2mL氯仿中, 加入 10mL蒸馏水, 用高速剪切机13000rpm乳化1min, 形成水包油型乳液, 将乳液转移至旋转蒸发 仪中, 35旋转蒸发除尽有机溶剂, 经0.2 m的微孔滤膜过滤除去未包封的游离番茄红素, 制得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 胶束粒径为150nm, 粒径分布(PDI)为0.254, 包封率为 78。 0051 实施例5 0052 称取mPEG-PLA(聚乙二醇5000单甲醚与聚乳酸的质量比为50:50)40mg、 番茄红素 2mg、 2.6mg吐温80及2.7mg司盘80溶于10mL氯仿中。

25、, 与2mL磷酸盐缓冲液(pH7.4)混合, 用高 速剪切机13000rpm乳化1min, 形成油包水型乳液, 将乳液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中, 35旋转蒸 发除尽有机溶剂, 经0.2 m的微孔滤膜过滤除去未包封的游离番茄红素, 制得番茄红素自组 装纳米胶束制剂, 胶束粒径为120nm, 粒径分布(PDI)为0.238, 包封率为82。 0053 实施例6 0054 称取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嵌段共聚物(mPEG-PLA, 聚乙二醇5000单甲醚与聚乳 酸的质量比为70:30)45mg、 番茄红素3mg、 卵磷脂7mg溶于8mL氯仿中, 加入2mL生理盐水, 用 高速剪切机13000rpm乳化1mi。

26、n, 形成油包水型乳液, 将乳液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中, 35旋转 说 明 书 4/6 页 6 CN 108309936 A 6 蒸发除尽有机溶剂, 经0.2 m的微孔滤膜过滤除去未包封的游离番茄红素, 制得番茄红素自 组装纳米胶束制剂, 胶束粒径为105nm, 粒径分布(PDI)为0.196, 包封率为85。 0055 实施例7 0056 称取mPEG-PLA(聚乙二醇5000单甲醚与聚乳酸的质量比为60:40)30mg、 番茄红素 3mg、 3.1mg吐温80及2.2mg司盘80溶于6mL二氯甲烷中, 与2mL蒸馏水混合, 用高速剪切机 13000rpm乳化1min, 形成油包水型乳液, 将乳。

27、液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中, 30旋转蒸发除尽有 机溶剂, 经0.2 m的微孔滤膜过滤除去未包封的游离番茄红素, 制得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 束制剂, 胶束粒径为140nm, 粒径分布(PDI)为0.248, 包封率为71。 0057 实施例8 0058 称取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嵌段共聚物(mPEG-PLA, 聚乙二醇5000单甲醚与聚乳 酸的质量比为55:45)50mg、 番茄红素2.5mg、 卵磷脂8mg溶于2mL二氯甲烷中, 加入10mL蒸馏 水, 用高速剪切机13000rpm乳化1min, 形成水包油型乳液, 将乳液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中, 30 旋转蒸发除尽有机溶剂, 经0.2 m的微孔滤膜过。

28、滤除去未包封的游离番茄红素, 制得番茄 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制剂, 胶束粒径为103nm, 粒径分布(PDI)为0.201, 包封率为86。 0059 四、 载番茄红素自组装纳米胶束与番茄红素原料稳定性的对比研究: 0060 番茄红素原料贮备液 0061 精密称取番茄红素原料适量, 置于50mL量瓶中, 用氯仿溶解, 定容, 配制成1mL中约 含番茄红素200 g的溶液, 摇匀, 即得。 0062 番茄红素胶束制备 0063 称取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嵌段共聚物(mPEG-PLA, 聚乙二醇5000单甲醚与聚乳 酸的质量比为45:55)50mg, 番茄红素1.5mg, 卵磷脂5mg, 溶于2mL。

29、二氯甲烷中, 加入6mL蒸馏 水, 用高速剪切机13000rpm乳化1min, 将乳液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中, 35旋转蒸发除尽有机 溶剂, 经0.2 m的微孔滤膜过滤除去未包封的游离番茄红素, 制得番茄红素胶束。 0064 番茄红素胶束中番茄红素含量测定 0065 精密量取番茄红素胶束溶液150 L, 置于10mL量瓶中, 加入1mL氯仿充分振摇以提 取胶束中的番茄红素, 用甲醇破乳定容, 摇匀, 即得。 在472nm处测定吸光度, 带入标准曲线 中计算得到胶束中番茄红素的含量约为200 gmL-1。 0066 番茄红素原料药的稳定性研究 0067 精密量取番茄红素原料贮备液5mL, 置于50m。

30、L容量瓶中, 用甲醇定容, 摇匀。 分别在 不同温度(25、 40、 60避光), 光照避光暗处、 日光、 紫外光、 强光(4500500Lux), 金 属阳离子(Fe3+、 Na+、 Ca2+、 Mg2+、 Zn2+), 酸(0.1HCl、 0.5HCl、 1.0HCl), 碱(0.1NaOH、 0.5NaOH、 1.0NaOH), 氧化剂(0.1H2O2、 0.5H2O2、 1.0H2O2), 还原剂(0.1维生素C、 0.5维生素C、 1.0维生素C)条件下放置(为排除温度及光照的干扰, 除温度、 光照条件 外, 其他条件均在避光4冷藏条件下进行), 于0h、 2h、 4h、 6h、 8。

31、h、 24h取样, 用甲醇稀释10倍 后, 在472nm处测定吸光度, 按以下公式计算番茄红素 0068的保存率。 所有实验同时做三份平行样, 结果用表示。 0069 0070 A0样品溶液的初始(即0h时)的吸光度值 说 明 书 5/6 页 7 CN 108309936 A 7 0071 A放置一定时间后的吸光度值 0072 番茄红素胶束的稳定性研究 0073 精密量取番茄红素胶束溶液5mL, 置于50mL容量瓶中, 用蒸馏水定容, 摇匀。 分别在 不同温度(25、 40、 60避光), 光照避光暗处、 日光、 紫外光、 强光(4500500Lux), 金 属阳离子(Fe3+、 Na+、 C。

32、a2+、 Mg2+、 Zn2+), 酸(0.1HCl、 0.5HCl、 1.0HCl), 碱(0.1NaOH、 0.5NaOH、 1.0NaOH), 氧化剂(0.1H2O2、 0.5H2O2、 1.0H2O2), 还原剂(0.1维生素C、 0.5维生素C、 1.0维生素C)条件下放置(为排除温度及光照的干扰, 除温度、 光照条件 外, 其他条件均在避光4冷藏条件下进行), 于0h、 2h、 4h、 6h、 8h、 24h取样1mL, 置于10mL量 瓶中, 加入2mL氯仿充分振摇以提取胶束中的番茄红素, 用甲醇破乳定容, 摇匀, 在472nm处 测定吸光度, 计算番茄红素的保存率(计算公式同上。

33、)。 所有实验同时做三份平行样, 结果用 表示。 0074 番茄红素胶束与番茄红素原料稳定性对比研究结果 0075 由于光、 氧气、 金属离子、 温度、 pH等均会对番茄红素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本发明将 脂溶性的番茄红素包载于生物可降解的mPEG-PLA载体材料中制成番茄红素胶束, 并对比研 究了光照、 温度、 金属离子、 酸、 碱、 氧化剂、 还原剂等因素对番茄红素原料及胶束中番茄红 素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如图5所示, 除Fe3+外, 在光照、 温度、 酸、 碱、 氧化剂、 还原剂及其他金 属离子等条件下, 番茄红素胶束的稳定性均明显优于番茄红素原料。 光照、 Fe3+、 温度、 酸、 氧 。

34、化剂对番茄红素胶束的稳定性影响较大, 尤其是在Fe3+和紫外光条件下放置24h, 番茄红素 胶束中番茄红素的保存率便降至30以下; 碱、 还原剂及除Fe3+以外的其他金属离子对番茄 红素胶束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以上各因素对番茄红素原料稳定性的影响趋势与番茄红素胶 束基本一致。 结果表明, 将番茄红素包载于聚合物胶束中, 不仅可增加番茄红素的水溶性, 还可显著提高番茄红素的稳定性。 同时要注意在制备和储存番茄红素胶束的过程中, 应避 免使用含铁的金属容器, 并低温(28)避光保存。 说 明 书 6/6 页 8 CN 108309936 A 8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9 CN 108309936 A 9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10 CN 108309936 A 10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11 CN 108309936 A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