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应用在腹腔微创手术 上。
背景技术
现有的腹腔微创手术需要通过向腹腔内打入惰性气体如CO2等来撑起腹腔 同时配合注射肌松药来达到对抗肌肉压力、松弛肌肉的效果,以便顺利对腹腔 内的器官进行微创手术。但肌松药一般通过静脉给药,其半衰期短,为了保持 肌肉的放松状态需要多次给药,但若注射量过小肌肉不松弛,因此给药量的把 握难度大,同时由于肌松药属于麻醉药,过量使用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提 供一种能准确控制腹腔微创手术中肌松药给药量的装置己成为当务之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其克服了现有腹腔微 创手术中肌松药给药量无法精确控制的缺点,具有能时时监控肌肉的松弛程度、 并能精确控制肌松药的给药量,保证腹腔微创手术的顺利进行,也保证了患者 的生命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包括金属筒、套接在其内部与其导电 接触并能相对其滑动的电阻条/丝以及用于将金属筒和电阻条/丝外端部固定于 腹部皮肤的口字型贴纸或胶布;金属筒的两端部连接有电流检测装置或电压检 测装置或电阻检测装置。
电阻条/丝套接在金属筒内并能相对其进行滑动,随着其滑动,金属筒两端 相应的电流、电压以及电阻也发生相应的改变,通过金属筒两端所连接的电流 检测装置或电压检测装置或电阻检测装置可以进行精确读数,以精确判断肌肉 松弛程度,以便能够进行对肌松药的给药量进行有效控制,以免过度给药危及 患者生命,同时也避免给药量不够导致的肌肉松弛度不够影响到腹腔微创手术 的进行。口字型贴纸或胶布的固定即保证了套接于金属筒内部的电阻条/丝在滑 动时不会脱离金属筒,保证了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能顺利进行工作; 同时也也让金属筒和电阻条/丝能尽可能贴近患者皮肤,确保了所测量的肌肉松 弛程度准确度。
该金属筒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圆弧形。金属筒与电阻条/丝既可采用套接也可 采用搭接。
该电流检测装置包括电流表和电源,该电流表和电源与金属筒串联连接。
该电压检测装置包括电压表和电源,该电压表和电源分别连接于金属筒两 端部。
该电阻检测装置为欧姆表。
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还包括用于采集电流检测装置或电压检 测装置或电阻检测装置信号的信号采集装置,该信号采集装置连接有电控注射 器,信号采集装置能控制该电控注射器的工作。通过连接能控制电控注射器的 信号采集装置和电控注射器,实现了自动给药,更加便捷,也提高了给药量的 精确度。
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还包括用于将金属筒的中段或金属筒靠 近电阻条/丝的一端固定于腹部皮肤的辅助贴纸或胶布。在金属筒的中段或靠近 电阻条/丝的一端设置辅助贴纸或胶布固定,可以使得电阻条/丝和金属筒更加 贴近患者的肌肉,能够更精确地测定肌肉的松弛程度。
该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结构简单,通过电阻条/丝相对于金属筒的滑动所导致的电流、电压和 电阻的改变,从而能够精确判断肌肉的松弛程度,以便精确的控制给药量;
2.配合通过信号采集装置采集电流检测装置或电压检测装置或电阻检测 装置的信号来控制电控注射器,可以实现自动给药,大大提高了操作的便捷度 和给药量的精确度;
3.该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的电阻条/丝和金属筒部件贴合人体设 置,可以精确测定肌肉松弛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 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实施例1中金属筒 的横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 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实施例3的结构示 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实施例4的结构示 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实施例5中金属筒 的横截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实施例6的结构示 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实施例7的结构示 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实施例7中金属筒 的横截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实施例8的结构示 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实施例9的结构示 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实施例10的结构 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实施例11的结构 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实施例12的结构 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标号说明:金属筒1、电阻条/丝2、贴纸或胶布3、辅助贴纸或胶布3-1、 黏胶部位3-2、电流检测装置4-1、电流表4-1-1、电压检测装置4-2、电压表 4-2-1、电阻检测装置4-3、电源4-4、信号采集装置5、电控注射器6、腹腔7、 腹部皮肤(腹直肌处)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15所示:
实施例1-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包括横截面为圆形 的金属筒1、套接在其内部与其导电接触并能相对其滑动的电阻条2以及用于将 金属筒1和电阻条2外端部固定于腹部皮肤8的口字型贴纸或胶布3;金属筒1 的两端部连接于电流表4-1-1和电源4-4,该电流表4-1-1和电源4-4与金属筒 1串联连接。
该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1.将电阻条2套接于金属筒1内;
2.通过口字型贴纸或胶布3上的黏胶部位3-2将套接后的电阻条2和金属 筒1的外端部固定于患者腹部皮肤(腹直肌处)8上;
3.打入部分肌松药松弛肌肉,患者肌肉松弛,套接在金属筒1内的电阻条 2向远离金属筒1的方向滑动;边注射肌松药的同时边观察电流表4-1-1的数值, 监控患者肌肉的松弛程度,当达到理想的肌肉松弛程度后,停止给药;
4.在肌松药的半衰期过后,重新注射肌松药,并根据电流表4-1-1的数值 来调整给药量,以方便进行腹腔7部位的微创手术。
实施例1-2
其与实施例1-1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还包括用 于将金属筒1的中段或金属筒1靠近电阻条/丝2的一端固定于腹部皮肤8的辅 助贴纸或胶布3-1。
实施例1-3
其与实施例1-1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还包括用 于采集电流表4-1-1信号的信号采集装置5,该信号采集装置5连接有电控注射 器6,信号采集装置5能控制该电控注射器6的工作。
该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与实施例1-1的区别在于:
1.给信号采集装置5设定好数值(一定的肌肉松弛程度),通过信号采集 装置5控制电控注射器6向患者注射入肌松药,患者肌肉松弛,套接在金属筒1 内的电阻丝2向远离金属筒1的方向滑动。信号采集装置5采集电流表4-1-1 的信号(肌肉松弛程度)通过与其设定的数值的对比,以控制电控注射器6注 射药物;
2.在肌松药的半衰期过后,信号采集装置5控制电控注射器6自动开始重 新注射肌松药,当达到信号采集装置5设定的数值时,电控注射器6停止给药。
实施例1-4
其与实施例1-3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还包括用 于将金属筒1的中段或金属筒1靠近电阻条/丝2的一端固定于腹部皮肤8的辅 助贴纸或胶布3-1。
实施例2
如图3、15所示:
实施例2-1
其与实施例1-1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不 是电流表4-1-1,而是电压表4-2-1,该电压表4-2-1和电源4-4分别连接于金 属筒1两端部。
实施例2-2
其与实施例1-2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不 是电流表4-1-1,而是电压表4-2-1,该电压表4-2-1和电源4-4分别连接于金 属筒1两端部。
实施例2-3
其与实施例1-3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不 是电流表4-1-1,而是电压表4-2-1,该电压表4-2-1和电源4-4分别连接于金 属筒1两端部。
实施例2-4
其与实施例1-4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不 是电流表4-1-1,而是电压表4-2-1,该电压表4-2-1和电源4-4分别连接于金 属筒1两端部。
实施例3
如图4、15所示:
实施例3-1
其与实施例1-1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不 是电流表4-1-1和电源4-4,而是欧姆表。
实施例3-2
其与实施例1-2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不 是电流表4-1-1和电源4-4,而是欧姆表。
实施例3-3
其与实施例1-3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不 是电流表4-1-1和电源4-4,而是欧姆表。
实施例3-4
其与实施例1-4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不 是电流表4-1-1和电源4-4,而是欧姆表。
实施例4
如图5、15所示:
实施例4-1
其与实施例1-1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不 是电阻条,而是电阻丝。
实施例4-2
其与实施例1-2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不 是电阻条,而是电阻丝。
实施例4-3
其与实施例1-3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不 是电阻条,而是电阻丝。
实施例4-4
其与实施例1-4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不 是电阻条,而是电阻丝。
实施例5
如图6、15所示:
实施例5-1
其与实施例2-1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不 是电阻条,而是电阻丝。
实施例5-2
其与实施例2-2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不 是电阻条,而是电阻丝。
实施例5-3
其与实施例2-3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不 是电阻条,而是电阻丝。
实施例5-4
其与实施例2-4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不 是电阻条,而是电阻丝。
实施例6
如图7、15所示:
实施例6-1
其与实施例3-1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不 是电阻条,而是电阻丝。
实施例6-2
其与实施例3-2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不 是电阻条,而是电阻丝。
实施例6-3
其与实施例3-3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不 是电阻条,而是电阻丝。
实施例6-4
其与实施例3-4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不 是电阻条,而是电阻丝。
实施例7
如图8、9、15所示:
实施例7-1
其与实施例1-1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金 属筒1的横截面为圆弧形,而非圆形。
实施例7-2
其与实施例1-2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金 属筒1的横截面为圆弧形,而非圆形。
实施例7-3
其与实施例1-3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金 属筒1的横截面为圆弧形,而非圆形。
实施例7-4
其与实施例1-4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金 属筒1的横截面为圆弧形,而非圆形。
实施例8
如图10、15所示:
实施例8-1
其与实施例2-1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金 属筒1的横截面为圆弧形,而非圆形。
实施例8-2
其与实施例2-2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金 属筒1的横截面为圆弧形,而非圆形。
实施例8-3
其与实施例2-3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金 属筒1的横截面为圆弧形,而非圆形。
实施例8-4
其与实施例2-4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金 属筒1的横截面为圆弧形,而非圆形。
实施例9
如图11、15所示:
实施例9-1
其与实施例3-1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金 属筒1的横截面为圆弧形,而非圆形。
实施例9-2
其与实施例3-2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金 属筒1的横截面为圆弧形,而非圆形。
实施例9-3
其与实施例3-3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金 属筒1的横截面为圆弧形,而非圆形。
实施例9-4
其与实施例3-4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金 属筒1的横截面为圆弧形,而非圆形。
实施例10
如图12、15所示:
实施例10-1
其与实施例4-1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金 属筒1的横截面为圆弧形,而非圆形。
实施例10-2
其与实施例4-2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金 属筒1的横截面为圆弧形,而非圆形。
实施例10-3
其与实施例4-3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金 属筒1的横截面为圆弧形,而非圆形。
实施例10-4
其与实施例4-4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金 属筒1的横截面为圆弧形,而非圆形。
实施例11
如图13、15所示:
实施例11-1
其与实施例5-1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金 属筒1的横截面为圆弧形,而非圆形。
实施例11-2
其与实施例5-2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金 属筒1的横截面为圆弧形,而非圆形。
实施例11-3
其与实施例5-3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金 属筒1的横截面为圆弧形,而非圆形。
实施例11-4
其与实施例5-4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金 属筒1的横截面为圆弧形,而非圆形。
实施例12
如图14-15所示:
实施例12-1
其与实施例6-1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金 属筒1的横截面为圆弧形,而非圆形。
实施例12-2
其与实施例6-2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金 属筒1的横截面为圆弧形,而非圆形。
实施例12-3
其与实施例6-3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金 属筒1的横截面为圆弧形,而非圆形。
实施例12-4
其与实施例6-4的区别在于:所述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采用的金 属筒1的横截面为圆弧形,而非圆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腹腔镜操作空间监控调节装置并不只仅仅局限于上述实 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原理的任何改进或替换,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