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甘油二酯在用于对抗皮肤屏障减弱的局部组合物中的用途.pdf

上传人:罗明 文档编号:8074904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80069800.6

申请日:

20161208

公开号:

CN108289815A

公开日:

2018071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8/37,A61Q17/00,A61Q19/00,A61K8/06

主分类号:

A61K8/37,A61Q17/00,A61Q19/00,A61K8/06

申请人:

皮埃尔·法布尔皮肤化妆品公司

发明人:

D·勒杜莱斯,G·若斯

地址:

法国布洛涅-比扬古

优先权:

1561994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程伟;李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局部化妆品或皮肤病学组合物,其包含具有通式(I)的1,3甘油二酯,其中基团R1和R2彼此独立地代表C13至C40饱和直链烷基,和至少一种用于在皮肤上局部应用的化妆品或皮肤病学赋形剂。本发明还涉及这样的组合物或具有式(I)的1,3甘油二酯,其用于保护皮肤的用途、用于对抗皮肤屏障减弱的用途和用于在皮肤屏障减弱后防止或减少外源性分子穿透进入皮肤的用途。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局部化妆品或皮肤病学组合物,其包含具有通式(I)的1,3甘油二酯:其中基团R和R彼此独立地代表C13至C40饱和直链烷基,和至少一种用于在皮肤上局部应用的化妆品或皮肤病学赋形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基团R和R彼此独立地代表C15至C23饱和直链烷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基团R和R彼此独立地代表C15至C19饱和直链烷基。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R和R是相同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1,3甘油二酯为甘油1,3二棕榈酸酯、甘油1,3二硬脂酸酯或其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1,3甘油二酯的量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以重量计0.5%至10%,更优选地1%至5%。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1,3甘油二酯以分散的固体颗粒的形式存在于组合物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用于保护皮肤,包括面部皮肤、身体皮肤和头皮的用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用于对抗皮肤屏障减弱的用途。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用于在皮肤屏障减弱后防止或减少外源性分子穿透进入皮肤的用途。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用途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皮肤屏障在如冷或热,优选热的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减弱。 12.一种具有通式(I)的1,3甘油二酯:其中基团R和R彼此独立地代表C13至C40饱和直链烷基,其用于保护皮肤,包括面部皮肤、身体皮肤和头皮的用途。 13.一种具有通式(I)的1,3甘油二酯:其中基团R和R彼此独立地代表C13至C40饱和直链烷基,其用于对抗皮肤屏障减弱的用途。 14.一种具有通式(I)的1,3甘油二酯:其中基团R和R彼此独立地代表C13至C40饱和直链烷基,其用于在皮肤屏障减弱后防止或减少外源性分子的穿透的局部用途。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用途的1,3甘油二酯,其特征在于皮肤屏障在如冷或热,优选热的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减弱。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所述的用途的1,3甘油二酯,其特征在于基团R和R彼此独立地代表C15至C23饱和直链烷基。 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所述的用途的1,3甘油二酯,其特征在于基团R和R彼此独立地代表C15至C19饱和直链烷基。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的1,3甘油二酯,其特征在于R和R是相同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所述的用途的1,3甘油二酯,其特征在于1,3甘油二酯为甘油1,3二棕榈酸酯、甘油1,3二硬脂酸酯或其混合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妆品或皮肤病学组合物,其旨在被局部施用,其包含至少一种下文所定义的1,3甘油二酯,以及其用于改善角质层的耐受性,特别是对于环境因素(如冷或热)的耐受性,从而保持其作为皮肤屏障的性质的用途。

背景技术

皮肤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形成物理屏障,所述物理屏障除了通过防止侵略性微生物或化学元素的穿透而对环境起保护作用以外,还必须通过限制水分流失(由于其相对疏水性)维持生物体的生理介质。尽管关于各种经皮通路仍存在争议,但大多数人承认经由角质细胞间隙(intercorneocytory space)的穿透也被当作用于调节皮肤穿透性的要素[1]。与分子通过角质层的层状层的扩散有关的大量的吸附-解吸附序列决定了皮肤屏障的有效性。用于表征后者的X射线衍射揭露了存在重演距离(repetition distance)为6和13nm的两个层状相,其主要位于结晶侧向相(crystalline lateral phase)(斜方晶的横向排列)[2、3、4]。事实上,在生理温度,神经酰胺和脂肪酸的脂肪族长链与胆固醇及其酯形成凝胶状态,其对于经表皮水流来说是不可穿透的。

在皮肤屏障完好的受试者中,经表皮水流(也被称为经表皮失水(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为约5mg/cm2[5],但是在由于不同环境因素(如冷或热)的外部侵害的情况下,其可以达到更高的值。在这方面,已经表明,在室外平均日照条件(外部温度26.6℃)下平均3小时的简单暴露足以引起皮肤温度增加4.7℃(最初为31.7℃)[6],并且在夏天在太阳正午暴露于太阳仅20分钟后,皮肤温度可以超过40℃[7]。然后,这种皮肤温度的升高引起角质细胞间隙的脂质的流化(fluidification),其改变为液晶类型的状态,导致经表皮失水的大幅增加[4]。

因此,皮肤屏障的改变/减弱允许外源物质(污染物、刺激物或过敏物质(也被称为过敏原))的穿透增加,优选亲脂性外源物质的穿透增加,所述外源物质有时可以引起刺激或过敏反应或氧化应激。

除了过敏性外,某些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如从废气中释放的苯并[a]芘)也被认为是致癌的(1类致癌物(carcinogen of Group 1))。

甘油二酯在文献中是已知的,并且其具有生物学、化妆品和/或治疗活性。在文件KR 2013058299中已知包含1,3-甘油二油酸酯(1,3-diolein)或1,3-二亚油酰基-外消旋-甘油(1,3-dilinoleoyl-rac-glycerol)的组合物用于预防或治疗色素沉着过度的用途。同样地,具有脂肪酸衍生物基质的制剂,其中甘油二酯已被要求保护用于对抗皮肤老化(WO 03/014073A1),作为润肤剂(JP02115117A)或用于护唇的棒状物(JP 52061240A)。某些甘油二酯以低浓度(以重量计<1%)用作化妆品组合物中的造型剂(texturising agent)。然而,迄今为止,没有文献描述或提示1,3甘油二酯可以具有克服皮肤屏障功能减弱的令人关注的性质,特别是在环境因素(冷、热)的作用下。

本发明旨在通过提出角质细胞间隙的活性稳定剂及其在化妆品或皮肤病学组合物中的用途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从而对抗皮肤屏障的减弱,特别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获得角质细胞间隙更好的稳定性将能够在用于皮肤(包括面部皮肤、身体皮肤和头皮)的皮肤护理和/或化妆品的美容和皮肤病学的领域开辟新的视野。这些活性剂可以用于局部化妆品或皮肤病学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用于保护皮肤(包括面部皮肤、身体皮肤和头皮),特别是对抗由于外源性物质穿透进入皮肤而引起的一些有害作用(如过敏、刺激等),这种皮肤的(cutaneous)穿透在环境因素(如热)的作用下增加。

发明内容

因此,已经令人惊讶地且以完全出乎意料的方式注意到,具有通式(I)的1,3甘油二酯:

其中基团R1和R2彼此独立地代表C13至C40饱和直链烷基,在化妆品或皮肤病学组合物中的使用,能够在局部应用后限制可能由于环境因素导致的皮肤屏障的减弱。本发明人已经特别地揭示了当将这些1,3甘油二酯应用在皮肤上时,其稳定脂质(其存在于角质细胞间隙中)的状态变化;特别地在温度的作用下观察到这种状态变化。

为了评价角质层的脂质相的组织中的变化,本发明人使用红外光谱(ATR-FTIR: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来分析这些脂质的νCH2脂肪链的基本振动带在温度的作用下的变化。更特别地,对应于CH2伸缩(stretching)的吸收带的位置位于波数2848cm-1附近。举例来说,皮肤表面温度的升高导致了这些带向较高的波数的位移。这种位移揭示了一个事实,即角质层中的脂质在热的作用下采取了低序的(less-ordered)构象,并伴随着填充了角质细胞间隙的烃链的流动性的增加(参见实施例1)。

在本发明的框架内也已经证明,一方面,在加热的脂质相上,1,3甘油二酯的稳定化能力随着酯化链的长度而增加(参见实施例2),另一方面,1,3甘油二酯具有加热的脂质相的稳定作用,所述稳定作用远大于用1,2甘油二酯观察到的稳定作用(参见实施例3)。然而,在本发明的框架中不排除使用混合了少量1,2甘油二酯的1,3甘油二酯,所述少量1,2甘油二酯的存在通常是由于工业生产条件。

此外,在健康志愿者中的体内研究能够证明,应用甘油1,3二硬脂酸酯能够稳定在30至45℃间加热的皮肤的角质细胞间脂质(intercorneocytory lipid)的组织。这种有益作用在应用甘油1,3二硬脂酸酯后持续至少4小时(参见实施例4)。

离体测试还允许证明,在皮肤上应用甘油1,3二硬脂酸酯能够限制污染物(如苯并[a]芘)由于热导致的增加的皮肤穿透。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涉及一种局部化妆品或皮肤病学组合物,其包含至少一种具有通式(I)的1,3甘油二酯,

其中基团R1和R2彼此独立地代表C13至C40饱和直链烷基;

并且所述组合物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种用于在皮肤上局部应用的化妆品或皮肤病学赋形剂。

可以特别地如Liu等人的文章[9]所描述制备具有上述通式(I)的1,3甘油二酯。它们被用在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中,作为活性成分,更特别地作为角质细胞间隙的稳定剂。

术语“角质细胞间隙”是指含有脂质相的空间,其位于形成皮肤屏障的角膜层(cornea layer)(也被称为角质层(stratum corneum)-简称SC)的角质层细胞(corneocyte)之间。

在本专利申请的框架中,术语“角质细胞间隙的稳定剂”将被更特别地用于指定特别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限制角质细胞间隙的不稳定化(destabilisation)的试剂,因此其通过阻止外源性物质(如可以是刺激性和/或过敏性的化学试剂或微生物试剂,或者可以产生氧化应激的污染物)穿透特别暴露于环境因素的皮肤而具有屏障作用。

可以根据实施例2的方案,评价这种角质细胞间隙的稳定化/不稳定化的作用。

关于外源性物质的穿透,离体测定(参见实施例6)允许证明苯并[a]芘的生物利用度受到皮肤温度的高度影响的事实:当皮肤温度从32℃变为42℃时,所述生物利用度增加一倍(从应用于皮肤的剂量的2.95%增加至6.95%)。

这阐明了需要通过稳定角质细胞间隙来增强皮肤屏障,以限制外源性物质的穿透,特别是当环境条件导致外部温度升高显著高于或等于约42℃时。

在将式I的1,3甘油二酯应用于测试皮肤上后,苯并[a]芘的生物利用度的离体测试也证实,如前面所定义的1,3甘油二酯化合物允许这种稳定化,并因此保护皮肤。

事实上,在保持于42℃的气氛中的皮肤上,应用式I的1,3甘油二酯,更特别地以3%或15%的剂量应用甘油1,3二硬脂酸酯后,观察到苯并[a]芘的穿透相对于基础状态和载体显著降低。

就本发明而言,术语“环境因素”是指外部条件(如热或冷,优选热),其引起皮肤温度的变化,所述变化可以使角质细胞间隙不稳定。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热(如夏季时期的热或由于暴露于太阳下的热)可以引起皮肤温度的升高,尤其是高于约35℃,特别是高于约40℃,并且导致本发明角质细胞间隙的脂质的流化。

其中,可以根据实施例1的模型(经由红外光谱分析νCH2振动波数的变化),评价外部温度对角质层的角质细胞间隙组织的影响。

在这方面,如已经提及,已经表明在室外平均日照条件(外部温度26.6℃)下平均3小时的简单暴露足以引起皮肤温度增加4.7℃(最初为31.7℃)[6],并且在夏天在太阳正午暴露于太阳仅20分钟后,皮肤温度可以超过40℃[7]。

然后,这种皮肤温度的升高引起角质细胞间隙的脂质的流化,其发展为液晶类型的状态,导致经表皮失水的大幅增加[4]。

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的实施方案中,基团R1和R2是相同的,并且代表C13至C40饱和直链烷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基团R1和R2彼此独立地代表C15至C23,特别是C15至C19饱和直链烷基。基团R1和R2还可以是相同的,并且代表C15至C23,特别是C15至C19饱和直链烷基。

相同的或不同的(优选相同的)基团R1和R2特别地代表棕榈酸、硬脂酸或花生酸的烃链,即十五烷基、十七烷基或十九烷基。

根据本发明的1,3甘油二酯将更特别地为甘油1,3二棕榈酸酯、甘油1,3二硬脂酸酯或其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式(I)的1,3甘油二酯优选占组合物总重量的以重量计0.5至10%,更特别地1至5%,甚至更特别地3至5%。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式(I)的1,3甘油二酯占组合物总重量的以重量计5至10%。

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还可以含有1,2甘油二酯。事实上,所使用的1,3甘油二酯通常含有微小残留量的1,2甘油二酯。然而,在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中1,2甘油二酯的量将有利地不超过1,3甘油二酯和1,2甘油二酯总重量的以重量计10%,特别地以重量计5%。

根据本发明的局部组合物旨在被应用于皮肤上。这些组合物可以或多或少地是流体的,并且具有霜剂、洗剂、乳液(milk)、精华素、软膏、凝胶或泡沫的外形。它们也可以具有固体的形式(如棒状物),或者以气雾剂的形式被应用于皮肤上。这些组合物可以特别地具有油性溶液、水包油乳剂、油包水乳剂或多重乳剂的形式。

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式(I)的1,3甘油二酯将优选以分散的形式被引入到组合物中。

在本发明中,“分散的形式”是指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式(I)的1,3甘油二酯呈固体颗粒的形式,所述固体颗粒被分散在分散相中。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将有利地包含至少一种呈分散的形式的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式(I)的1,3甘油二酯,即,所述1,3甘油二酯以分散的固体颗粒的形式存在于组合物中。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根据本发明的式(I)的1,3-甘油二酯的固体颗粒的平均直径大于100nm,且小于50μm。通过激光衍射测量粒度分布允许获得这样的值。

在一个特别的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式(I)的1,3-甘油二酯将被分散在脂肪相中,例如硅酮(优选非挥发性硅酮)、酯、矿物油或植物油,或其混合物。在硅酮当中,可以提及二甲聚硅氧烷(非挥发性的)。

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提供了皮肤屏障的保护,其在一整天中保持舒适。其可以特别地被应用于敏感的、脆弱的和/或反应性皮肤,特别是婴儿的皮肤。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上面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其用于保护皮肤,包括面部皮肤、身体皮肤和头皮的用途。

本发明还涉及上面描述的组合物用于保护皮肤,包括面部皮肤、身体皮肤和头皮的用途。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保护皮肤,包括面部皮肤、身体皮肤和头皮的方法,其包括向需要其的人施用有效量的上面描述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上面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其用于对抗皮肤屏障减弱的用途。

本发明还涉及上面描述的组合物用于对抗皮肤屏障减弱的用途。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对抗皮肤屏障减弱的方法,其包括向需要其的人施用有效量的上面描述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上面描述的组合物,其用于在皮肤屏障减弱后防止或减少外源性分子穿透进入皮肤的用途。

本发明还涉及上面描述的组合物用于在皮肤屏障减弱后防止或减少外源性分子穿透进入皮肤的用途。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在皮肤屏障减弱后防止或减少外源性分子的穿透的方法,其包括向需要其的人施用有效量的上面描述的组合物。

特别地在环境因素(如冷或热,更特别是热)的作用下,特别地在暴露于太阳的情况下,可以引起皮肤屏障的减弱。

这种减弱特别地导致角质细胞间隙的不稳定化,其中可以根据实施例1的方案评价所述不稳定化。

外源性分子可以特别地为刺激性物质(卫生产品、溶剂等),或过敏物质(香水、房间灰尘、微生物剂等)。特别地,外源性分子为亲脂性的。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一种具有以下通式(I)的1,3甘油二酯:

其中基团R1和R2彼此独立地代表C13至C40饱和直链烷基,

其用于保护皮肤,包括面部皮肤、身体皮肤和头皮的用途。

本发明还涉及具有以下通式(I)的1,3甘油二酯在制备旨在保护皮肤,包括面部皮肤、身体皮肤和头皮的局部化妆品或皮肤病学组合物中的用途,

其中基团R1和R2彼此独立地代表C13至C40饱和直链烷基。

本发明还涉及具有以下通式(I)的1,3甘油二酯用于保护皮肤,包括面部皮肤、身体皮肤和头皮的用途,

其中基团R1和R2彼此独立地代表C13至C40饱和直链烷基。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保护皮肤,包括面部皮肤、身体皮肤和头皮的方法,其包括向需要其的人施用有效量的具有以下通式(I)的1,3甘油二酯:

其中基团R1和R2彼此独立地代表C13至C40饱和直链烷基。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一种具有以下通式(I)的1,3甘油二酯:

其中基团R1和R2彼此独立地代表C13至C40饱和直链烷基,

其用于对抗皮肤屏障减弱的用途。

本发明还涉及具有以下通式(I)的1,3甘油二酯在制备旨在对抗皮肤屏障减弱的局部化妆品或皮肤病学组合物中的用途,

其中基团R1和R2彼此独立地代表C13至C40饱和直链烷基。

本发明还涉及具有以下通式(I)的1,3甘油二酯用于对抗皮肤屏障减弱的用途,

其中基团R1和R2彼此独立地代表C13至C40饱和直链烷基。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对抗皮肤屏障减弱的方法,其包括向需要其的人施用有效量的具有以下通式(I)的1,3甘油二酯:

其中基团R1和R2彼此独立地代表C13至C40饱和直链烷基。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一种具有以下通式(I)的1,3甘油二酯:

其中基团R1和R2彼此独立地代表C13至C40饱和直链烷基,

其用于在皮肤屏障减弱后防止或减少外源性分子的穿透的局部用途。

本发明还涉及具有以下通式(I)的1,3甘油二酯在制备在皮肤屏障减弱后旨在防止或减少外源性分子的穿透的局部化妆品或皮肤病学组合物中的用途,

其中基团R1和R2彼此独立地代表C13至C40饱和直链烷基。

本发明还涉及具有以下通式(I)的1,3甘油二酯用于在皮肤屏障减弱后防止或减少外源性分子的穿透的用途,

其中基团R1和R2彼此独立地代表C13至C40饱和直链烷基。特别地,外源性分子为亲脂性的。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在皮肤屏障减弱后防止或减少外源性分子的穿透的方法,其包括向需要其的人施用有效量的具有以下通式(I)的1,3甘油二酯:

其中基团R1和R2彼此独立地代表C13至C40饱和直链烷基。

特别地在环境因素(如冷或热,更特别是热)的作用下,特别地在暴露于太阳的情况下,可以引起皮肤屏障的减弱。

这种减弱特别地导致角质细胞间隙的不稳定化,其中可以根据实施例1的方案评价所述不稳定化。

外源性分子可以特别地为刺激性物质(卫生产品、溶剂等),或过敏物质(香水、房间灰尘、微生物剂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的实施方案中,基团R1和R2是相同的,并且代表C13至C40饱和直链烷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基团R1和R2彼此独立地代表C15至C23,特别是C15至C19饱和直链烷基。基团R1和R2还可以是相同的,并且代表C15至C23,特别是C15至C19饱和直链烷基。

相同的或不同的(更优选相同的)基团R1和R2特别地代表棕榈酸、硬脂酸或花生酸的烃链,即十五烷基、十七烷基或十九烷基。

根据本发明的1,3甘油二酯将更特别地为甘油1,3二棕榈酸酯、甘油1,3二硬脂酸酯或其混合物。

以下实施例和附图阐明了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显示随温度而变化的角质细胞间脂质的脂肪链的νCH2振动的波数。

图2显示在具有或不具有1,3甘油二酯的情况下,根据1,3甘油二酯的链的长度,角质细胞间脂质的脂肪链的νCH2振动的波数变化。

图3和图4代表在28℃和43℃进行或不进行皮肤预处理的CH2对称伸缩带位移。

图5代表在24h后,在Franz扩散池的不同隔室中回收的B(a)P的百分比(平均值±SEM;n=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实施例1:在热的影响下角质细胞间隙的组织的改变。

在从前臂的角质层中提取的脂质上进行研究,以获得尽可能接近现实的模型。我们使用红外光谱(ATR-FTIR)来检测脂肪链的基本νCH2振动带随着温度的变化。

在图1中报道了νCH2振动的波数随着温度(18至50℃之间)的变化。

注意到在低温下,纯脂质混合物的νCH2伸缩振动的数值位于2850.7cm-1处,其为斜方晶/六角相的特征,并且后者在较高温度下变化为较高的波数,以达到2852.4cm-1,其为液相的特征。

事实上,所观察到的波数的增加揭露了在温度作用下的角质细胞间脂质的状态变化和流化。

实施例2:揭露1,3甘油二酯的稳定作用,和它们的链长度对角质细胞间脂质的组织的作用。

使用从前臂提取的脂质在相似的实验条件下进行测试,其中加入标准量的甘油二酯(30μg样品中3μg甘油二酯)。图2显示1,3甘油二酯的链长度对νCH2参数的作用,测量在40℃进行。

这些结果能够揭露甘油酯的脂肪链长度的影响。在接近活生物体的温度下,1,3-二癸酸甘油酯(C10)以及1,3-二月桂酸甘油酯(C12)对角质细胞间脂质的组织没有影响。如检查图2时所示,从C14的链长度开始,出现显著的稳定作用,并且从C16的链长度开始,可以看到相比于不含甘油二酯的提取物,CH2的伸缩频率保持在低数值。此外,这些结果实际上揭露在热的作用下,针对皮肤脂质的流化的稳定能力随着甘油二酯的烷基链长度而增加。

实施例3:1,3甘油二酯/1,2甘油二酯比较

用1,2-二硬脂酰基-外消旋-甘油(1,2甘油二酯)重复实施例2的测试,并与用甘油1,3-二硬脂酸酯(1,3甘油二酯)进行的测试作比较。所得的结果显示在下表1中。

表1:在具有或不具有1,3甘油二酯的情况下,对于1,3甘油二酯和1,2甘油二酯,角质细胞间脂质的脂肪链的νCH2振动的波数变化。

这些结果清楚地显示1,3甘油二酯对角质细胞间隙的稳定化的优异作用。

实施例4:揭露在体内临床条件下应用甘油1,3-二硬脂酸酯后,角质细胞间隙的组织的稳定作用。

在健康志愿者中进行该研究。通过在前臂内表面上10cm2区域的ATR-FTIR传感器的媒介(intermediary)来完成红外数据的收集。

测定处理区(体内应用甘油1,3二硬脂酸酯)和对照区(不应用甘油1,3二硬脂酸酯)。

评价甘油1,3-二硬脂酸酯的两种浓度(表2:0.5mg/cm2和表3:0.15mg/cm2)。

在T0:首先将皮肤加热到30至45℃之间。

然后,在处理区域体外应用甘油1,3-二硬脂酸酯后,在T0后的不同时间:T 30分钟,T 1小时30分钟和T 4小时相比于没有应用产品的参考测量(对照区域)评价与νCH2振动相关的波数变化。

获得的数据汇总在表2和表3中,并允许进行一些观察。

表2:甘油1,3-二硬脂酸酯的应用量=0.5mg/cm2

ΔνCH20.5mg/cm2 30min 1h30 4h 受试者1 -2.56 -2.65 -2.6 受试者2 -3.02 -2.62 -2.29 受试者3 -2.71 -2.6 -2.18 平均(cm-1) -2.46 -2.41 -2.17

表3:甘油1,3-二硬脂酸酯的应用量=0.15mg/cm2

ΔνCH20.5mg/cm2 30min 1h30 4h 受试者4 -1.87 -1.91 -1.64 受试者5 -2.16 -2.25 -2.15 平均(cm-1) -2.02 -2.08 -1.89

表2和表3表示,与不具有甘油1,3-二硬脂酸酯的参考测量相比较,在甘油1,3-二硬脂酸酯的存在下,在40℃时,与角质细胞间脂质的脂肪链的νCH2振动相关的波数的变化。

首先,毫不含糊地显示,正常使用条件下的甘油1,3-二硬脂酸酯能够稳定在30至45℃之间加热的皮肤的角质细胞间隙的组织。

其次,显示一旦应用甘油二酯即可见的这种稳定作用持续至少4小时。

实施例5: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的示例

组合物1:O/W配方

组分 以重量计% 甘油1,3二棕榈酸酯 1-5 甘油 10.0 Na2EDTA 0.1 黄原胶 0.3 苯甲酸C12-C15烷基酯 10.0 棕榈酸辛酯 5.0 防腐剂 qs 硬脂醇 2.5 单硬脂酸甘油酯 2.5 鲸蜡醇磷酸酯钾 1.8 去矿物质水 QSP 100

组合物2:W/O配方

组合物3:乳脂状凝胶

组合物4:霜剂

实施例6:1,3甘油二酯对苯并[a]芘皮肤穿透的影响的评价

为了评价1,3-甘油二酯对角质层脂质的组织和屏障功能的影响,已经开发并进行了已知污染物(苯并[a]芘(B(a)P))的体外皮肤穿透研究。当皮肤被加热到42℃时,在相同的供体中,评估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量和B(a)P皮肤穿透,以将脂质组织与“由外向内的”皮肤屏障功能调节联系起来。

首先,已经证明,皮肤表面从32℃至42℃的温度增加改变脂质组织,并改变“由外向内的”皮肤屏障功能,如由B(a)P的皮肤穿透的增加所证明。

其次,已经评价了用配制在二甲聚硅氧烷中的3%和15%甘油1,3二硬脂酸酯的预处理对由温度升高引起的SC(角质层)脂质组织改变和B(a)P皮肤穿透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化合物

测试项目:

测试项目名称 供应商 MW 储备溶液 甘油1,3二硬脂酸酯 Sigma Aldrich 625.02 在二甲聚硅氧烷中3%和15% 苯并[a]芘 Sigma Aldrich 252.31 在丙酮中0.5% C14-苯并[a]芘 Isobio 252.31 在丙酮中0.5%

溶解度:

在文献中详细记载了B(a)P的溶解度。由于其物理化学性质,B(a)P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差。软件Episuite预测溶解度为13.3μg/L,在25℃的实验数据确认了该结果[11]。

在本研究中,在最差的情况下,在接收液(receptor fluid)中发现的B(a)P的百分比达到应用剂量的0.13%,相当于12.51μg/L。基于这些数据,我们已经加入了4%的牛血清白蛋白(BSA),以增加B(a)P的溶解度并避免损伤皮肤。禁止使用表面活性剂和乙醇,以避免皮肤屏障功能的改变。

指导准则

研究根据以下进行:

-用于化学品检测的OECD指导准则:准则428,皮肤吸收:体外方法(2004年4月13日);

-SCCS指导准则,化妆品成分的皮肤吸收的体外评价的基本标准,2006年3月更新。

实验设计

温度的设定:

FTIR测量:

以1℃/min的速率加热皮肤样品,并在28℃至43℃之间采集光谱。

加热的动力学 1℃/min 测试的最低温度 28℃ 测试的最高温度 43℃

皮肤递送实验:

对于皮肤递送研究,设定了两个温度。用于皮肤递送研究的皮肤表面的典型温度为32℃。该温度对应于体内皮肤表面的温度。

先前用FTIR通过生物物理学和成像单元对体外脂质进行的研究表明,在40℃,开始可见到脂质的解体。基于这些结果,已经选择42℃的温度,以能够在皮肤递送实验期间观察到脂质的解体。

皮肤递送实验:

对8名供体进行皮肤穿透研究,相同的供体被用于所有条件:

脂质组织-FTIR测量:

在预处理30min后,进行FTIR测量,以评价角质层中脂质基质的分子组织。该程序基于根据温度的CH2对称伸缩带位置(大约2850cm-1)的研究:以1℃/min的速率加热皮肤样品,并且在有和没有预处理的情况下在28℃和43℃之间采集光谱。CH2对称伸缩带的位置是脂质组织的特征,并且与屏障功能有关。

读取参数

-根据温度的皮肤外植体的FTIR测量(CH2对称伸缩带的位置);

-皮肤穿透研究

·B(a)P的总回收率

·以应用的B(a)P的百分比计的隔室内重新分配

·以μg/cm2计的隔室内重新分配

数据管理

对8名供体进行研究,相同的供体被用于所有条件。

根据OECD 428和SCCS指导准则,B(a)P回收率应当为应用剂量的85%至115%。

在表格和图表中,B(a)P的结果被表示为:

-在表面、角质层、皮肤和接收液中的应用剂量的%;

-在表面、角质层、皮肤和接收液中的B(a)P的μg/cm2。

结果被表示为2位小数的百分比和以μg/cm2计的量。

在该报告中使用的公式:

-平均值的标准误差:

-生物利用度:

在皮肤和接收液中发现的总量。

用Graph Pad Prism软件通过成对的学生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如果n>5,则可以解释统计分析。

结果:

脂质组织-FTIR测量

在有或没有预处理的情况下对人皮肤外植体(8个供体)进行FTIR测量。以1℃/min的速率加热皮肤样品,并在28℃至43℃之间采集光谱。

图3和图4显示温度对CH2对称伸缩带的影响。在没有预处理的情况下,当皮肤被加热时,可以看到脂质组织的显著不同,CH2对称伸缩带从28℃时的2851.2cm-1位移至43℃时的2852.12cm-1(T检验,p值<0.05)。用3%或15%的甘油1,3二硬脂酸酯的预处理允许显著降低加热对脂质组织的影响(T检验,p值<0.05)。在43℃,用3%的甘油1,3二硬脂酸酯作预处理,已经观察到CH2对称伸缩带从2852.12cm-1(43℃时的基础)位移至2848.7cm-1。用甘油1,3二硬脂酸酯的预处理减少了由皮肤加热引起的CH2对称伸缩带的位移:在用3%的甘油1,3二硬脂酸酯预处理后,位移仅为0.05cm-1,而在没有预处理时,位移为0.81cm-1。

皮肤穿透研究

总回收率:

所有扩散池的总回收率均在可接受标准内(介于应用剂量的94.9%至97.6%),并且允许验证该研究。

以应用剂量的百分比计的隔室内重新分配:

所得的结果列于下表4和图5中。

表4:以应用剂量的百分比计的汇总结果(平均值±SEM;n=8)

在表面回收了B(a)P的大部分应用剂量(高达应用剂量的94.5%)。

B(a)P生物利用度(皮肤+接收液)在32℃时是低的,即直达应用剂量的2.95%。当皮肤在42℃加热时,B(a)P生物利用度显著增加,并达到应用剂量的6.95%(T检验,p值<0.05)。

无论皮肤温度如何,单独用载体(二甲聚硅氧烷)的预处理都不显著改变B(a)P的生物利用度(T检验,p值<0.05)。

在用作为甘油二酯的3%或15%的甘油1,3二硬脂酸酯预处理后,在43℃观察到B(a)P的生物利用度显著降低。事实上,在用载体(二甲聚硅氧烷)时,应用剂量的7.57%是可生物利用的,在用3%和15%的甘油1,3二硬脂酸酯预处理后,分别降低至应用剂量的5.35%和4.35%。

在42℃,在应用甘油1,3二硬脂酸酯后,在角质层中发现的B(a)P的百分比降低。对于具有如B(a)P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化合物(亲脂性化合物),作为亲脂性隔室的角质层充当储库。因此,即使皮肤未被加热,降低在角质层中回收的B(a)P的百分比阻止了该化合物在皮肤更深层中的扩散。

由B(a)P的皮肤穿透所获得的结果与由FTIR测量所获得的结果很好地相关。

结论:

由B(a)P在24h皮肤应用后的皮肤穿透所获得的结果与由FTIR测量所获得的结果很好地相关。这些数据显示,在42℃左右脂质组织的改变诱导了较弱的屏障功能,并增加了如B(a)P的户外污染物的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这显示1,3-甘油二酯的使用显著改善了屏障功能;已经评价了用配制于二甲聚硅氧烷中的3%和15%的甘油1,3二硬脂酸酯的预处理。用甘油1,3二硬脂酸酯的预处理允许稳定脂质组织(FTIR测量),并改善“由外向内的”屏障功能(如通过B(a)P皮肤穿透研究所证明)。即使使用3%的甘油1,3二硬脂酸酯作为预处理,也观察到屏障功能和脂质稳定性的显著改善。

参考书目

[1]Fabienne Berthaud,Mila Boncheva.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roperties of the lipid matrix and the degrees of integrity and cohesion in healthy human stratum corneum.Exp Dermatol,20(3):255–262,三月2011.

[2]Mila Boncheva,Fabienne Damien,Valéry Normand.Molecular organization of the lipid matrix in intact stratum corneum using atr-ftir spectroscopy.Biochim Biophys Acta,1778(5):1344–1355,五月2008.

[3]Fabienne Damien,Mila Boncheva.The extent of orthorhombic lipid phases in the stratum corneum determines the barrier efficiency of human skin in vivo.J Invest Dermatol,130(2):611–614,二月2010.

[4]Groen,Dana S.Poole,Gert S.Gooris,Joke A.Bouwstra.Is an orthorhombic lateral packing and a proper lamellar organization important for the skin barrier function?Biochimica and Biophysica Acta(BBA)-Biomembranes,1808(6):1529-1537,2011.

[5]Coderch L,López O,de la Maza A,Parra JL.Ceramides and skin function.Am J Clin Dermatol.2003,4(2):107-29.

[6]Cho S,Lee MJ,Kim MS,Lee S,Kim YK,Lee DH,Lee CW,Cho KH,Chung JH.Infrared plus visible light and heat from natural sunlight participate in the expression of MMPs and type Iprocollagen as well as infiltration of inflammatory cell in human skin in vivo.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Science(2008)50,123—133

[7]Jin Young Seo,Jin Ho Chung.Thermal aging:Anew concept of skin aging.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Science Supplement,2(1):S13–S22,2006.Proceedings of the 5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Japanese Photoaging Research Society.

[8]Scalia S,Mezzena M,Ramaccini D.Encapsulation of the UV filters ethylhexyl methoxycinnamate and butyl methoxydibenzoylmethane in lipid microparticles:effect on in vivo human skin permeation.Skin Pharmacol Physiol.2011,24(4):182-9.

[9]Ning Liu,Yong Wang,Qiangzhong Zhao,Qingli Zhang,Mouming Zhao.Fast synthesis of 1,3-DAG by Ultra-catalyzed esterification in solvent-free system.Eur.J.Lipid Sci.Technol.2011,113,973-979.

[10]KR 2013058299,WO 03/014073A1,JP02115117A,JP52061240A

[11]May WE等人J.Chem.Ref.Data 1983,28:197-200

1,3甘油二酯在用于对抗皮肤屏障减弱的局部组合物中的用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1,3甘油二酯在用于对抗皮肤屏障减弱的局部组合物中的用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1,3甘油二酯在用于对抗皮肤屏障减弱的局部组合物中的用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甘油二酯在用于对抗皮肤屏障减弱的局部组合物中的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甘油二酯在用于对抗皮肤屏障减弱的局部组合物中的用途.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80069800.6 (22)申请日 2016.12.08 (30)优先权数据 1561994 2015.12.08 FR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8.05.29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EP2016/080295 2016.12.08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7/097919 EN 2017.06.15 (71)申请人 皮埃尔法布尔皮肤化妆品公司 地址 法国布洛涅-比扬古 (72)发明人 D勒杜莱斯 G若斯 (7。

2、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314 代理人 程伟 李媛 (51)Int.Cl. A61K 8/37(2006.01) A61Q 17/00(2006.01) A61Q 19/00(2006.01) A61K 8/06(2006.01) (54)发明名称 1,3甘油二酯在用于对抗皮肤屏障减弱的局 部组合物中的用途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局部化妆品或皮肤病学组 合物, 其包含具有通式(I)的1,3甘油二酯, 其中 基团R1和R2彼此独立地代表C13至C40饱和直链 烷基, 和至少一种用于在皮肤上局部应用的化妆 品或皮肤病学赋形剂。 本发明还涉及这样的组合 物或具有式。

3、(I)的1,3甘油二酯, 其用于保护皮肤 的用途、 用于对抗皮肤屏障减弱的用途和用于在 皮肤屏障减弱后防止或减少外源性分子穿透进 入皮肤的用途。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7页 附图4页 CN 108289815 A 2018.07.17 CN 108289815 A 1.一种局部化妆品或皮肤病学组合物, 其包含具有通式(I)的1,3甘油二酯: 其中基团R1和R2彼此独立地代表C13至C40饱和直链烷基, 和至少一种用于在皮肤上局 部应用的化妆品或皮肤病学赋形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基团R1和R2彼此独立地代表C15至C23饱和 直链烷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

4、物, 其特征在于基团R1和R2彼此独立地代表C15至C19饱和 直链烷基。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R1和R2是相同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1,3甘油二酯为甘油1,3二棕榈酸酯、 甘油 1,3二硬脂酸酯或其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1,3甘油二酯的量为所述组 合物总重量的以重量计0.5至10, 更优选地1至5。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1,3甘油二酯以分散的固体 颗粒的形式存在于组合物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 其用于保护皮肤, 包括面部皮肤。

5、、 身体皮 肤和头皮的用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 其用于对抗皮肤屏障减弱的用途。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 其用于在皮肤屏障减弱后防止或减少 外源性分子穿透进入皮肤的用途。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用途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皮肤屏障在如冷或热, 优选 热的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减弱。 12.一种具有通式(I)的1,3甘油二酯: 其中基团R1和R2彼此独立地代表C13至C40饱和直链烷基, 其用于保护皮肤, 包括面部皮肤、 身体皮肤和头皮的用途。 13.一种具有通式(I)的1,3甘油二酯: 其中基团R1和R2彼此独立地代表C13至C40饱和直链烷。

6、基, 其用于对抗皮肤屏障减弱的用途。 14.一种具有通式(I)的1,3甘油二酯: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8289815 A 2 其中基团R1和R2彼此独立地代表C13至C40饱和直链烷基, 其用于在皮肤屏障减弱后防止或减少外源性分子的穿透的局部用途。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用途的1,3甘油二酯, 其特征在于皮肤屏障在如冷或 热, 优选热的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减弱。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所述的用途的1,3甘油二酯, 其特征在于基团R1和R2彼此独立 地代表C15至C23饱和直链烷基。 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所述的用途的1,3甘油二酯, 其特征在于基团。

7、R1和R2彼此独立 地代表C15至C19饱和直链烷基。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的1,3甘油二酯, 其特征在于R1和R2是相 同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所述的用途的1,3甘油二酯, 其特征在于1,3甘油二酯为甘油 1,3二棕榈酸酯、 甘油1,3二硬脂酸酯或其混合物。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8289815 A 3 1,3甘油二酯在用于对抗皮肤屏障减弱的局部组合物中的 用途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妆品或皮肤病学组合物, 其旨在被局部施用, 其包含至少一种 下文所定义的1,3甘油二酯, 以及其用于改善角质层的耐受性, 特别是对于环。

8、境因素(如冷 或热)的耐受性, 从而保持其作为皮肤屏障的性质的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皮肤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形成物理屏障, 所述物理屏障除了通过防止侵略性微生物 或化学元素的穿透而对环境起保护作用以外, 还必须通过限制水分流失(由于其相对疏水 性)维持生物体的生理介质。 尽管关于各种经皮通路仍存在争议, 但大多数人承认经由角质 细胞间隙(intercorneocytory space)的穿透也被当作用于调节皮肤穿透性的要素1。 与 分子通过角质层的层状层的扩散有关的大量的吸附-解吸附序列决定了皮肤屏障的有效 性。 用于表征后者的X射线衍射揭露了存在重演距离(repetition distan。

9、ce)为6和13nm的 两个层状相, 其主要位于结晶侧向相(crystalline lateral phase)(斜方晶的横向排列) 2、 3、 4。 事实上, 在生理温度, 神经酰胺和脂肪酸的脂肪族长链与胆固醇及其酯形成凝胶 状态, 其对于经表皮水流来说是不可穿透的。 0003 在皮肤屏障完好的受试者中, 经表皮水流(也被称为经表皮失水(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为约5mg/cm25, 但是在由于不同环境因素(如冷或热)的外部侵害的 情况下, 其可以达到更高的值。 在这方面, 已经表明, 在室外平均日照条件(外部温度26.6 )下平均3小时的简单暴露足以引。

10、起皮肤温度增加4.7(最初为31.7)6, 并且在夏天 在太阳正午暴露于太阳仅20分钟后, 皮肤温度可以超过407。 然后, 这种皮肤温度的升 高引起角质细胞间隙的脂质的流化(fluidification), 其改变为液晶类型的状态, 导致经 表皮失水的大幅增加4。 0004 因此, 皮肤屏障的改变/减弱允许外源物质(污染物、 刺激物或过敏物质(也被称为 过敏原)的穿透增加, 优选亲脂性外源物质的穿透增加, 所述外源物质有时可以引起刺激 或过敏反应或氧化应激。 0005 除了过敏性外, 某些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如从废气中释放的苯并a芘)也被认为 是致癌的(1类致癌物(carcinogen of 。

11、Group 1)。 0006 甘油二酯在文献中是已知的, 并且其具有生物学、 化妆品和/或治疗活性。 在文件 KR 2013058299中已知包含1,3-甘油二油酸酯(1,3-diolein)或1,3-二亚油酰基-外消旋- 甘油(1,3-dilinoleoyl-rac-glycerol)的组合物用于预防或治疗色素沉着过度的用途。 同 样地, 具有脂肪酸衍生物基质的制剂, 其中甘油二酯已被要求保护用于对抗皮肤老化(WO 03/014073A1), 作为润肤剂(JP02115117A)或用于护唇的棒状物(JP 52061240A)。 某些甘油 二酯以低浓度(以重量计5, 则可以解 释统计分析。 说。

12、 明 书 14/17 页 17 CN 108289815 A 17 0199 结果: 0200 脂质组织-FTIR测量 0201 在有或没有预处理的情况下对人皮肤外植体(8个供体)进行FTIR测量。 以1/min 的速率加热皮肤样品, 并在28至43之间采集光谱。 0202 图3和图4显示温度对CH2对称伸缩带的影响。 在没有预处理的情况下, 当皮肤被加 热时, 可以看到脂质组织的显著不同, CH2对称伸缩带从28时的2851.2cm-1位移至43时 的2852.12cm-1(T检验, p值0.05)。 用3或15的甘油1,3二硬脂酸酯的预处理允许显著降 低加热对脂质组织的影响(T检验, p值。

13、0.05)。 在43, 用3的甘油1,3二硬脂酸酯作预处 理, 已经观察到CH2对称伸缩带从2852.12cm-1(43时的基础)位移至2848.7cm-1。 用甘油1,3 二硬脂酸酯的预处理减少了由皮肤加热引起的CH2对称伸缩带的位移: 在用3的甘油1,3 二硬脂酸酯预处理后, 位移仅为0.05cm-1, 而在没有预处理时, 位移为0.81cm-1。 0203 皮肤穿透研究 0204 总回收率: 0205 所有扩散池的总回收率均在可接受标准内(介于应用剂量的94.9至97.6), 并 且允许验证该研究。 0206 以应用剂量的百分比计的隔室内重新分配: 0207 所得的结果列于下表4和图5中。

14、。 0208 表4: 以应用剂量的百分比计的汇总结果(平均值SEM; n8) 0209 0210 在表面回收了B(a)P的大部分应用剂量(高达应用剂量的94.5)。 0211 B(a)P生物利用度(皮肤+接收液)在32时是低的, 即直达应用剂量的2.95。 当 说 明 书 15/17 页 18 CN 108289815 A 18 皮肤在42加热时, B(a)P生物利用度显著增加, 并达到应用剂量的6.95(T检验, p值 0.05)。 0212 无论皮肤温度如何, 单独用载体(二甲聚硅氧烷)的预处理都不显著改变B(a)P的 生物利用度(T检验, p值0.05)。 0213 在用作为甘油二酯的3。

15、或15的甘油1,3二硬脂酸酯预处理后, 在43观察到B (a)P的生物利用度显著降低。 事实上, 在用载体(二甲聚硅氧烷)时, 应用剂量的7.57是可 生物利用的, 在用3和15的甘油1 ,3二硬脂酸酯预处理后, 分别降低至应用剂量的 5.35和4.35。 0214 在42, 在应用甘油1,3二硬脂酸酯后, 在角质层中发现的B(a)P的百分比降低。 对 于具有如B(a)P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化合物(亲脂性化合物), 作为亲脂性隔室的角质层充当 储库。 因此, 即使皮肤未被加热, 降低在角质层中回收的B(a)P的百分比阻止了该化合物在 皮肤更深层中的扩散。 0215 由B(a)P的皮肤穿透所获得的结。

16、果与由FTIR测量所获得的结果很好地相关。 0216 结论: 0217 由B(a)P在24h皮肤应用后的皮肤穿透所获得的结果与由FTIR测量所获得的结果 很好地相关。 这些数据显示, 在42左右脂质组织的改变诱导了较弱的屏障功能, 并增加了 如B(a)P的户外污染物的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 这显示1,3-甘油二酯的使用显著改善了屏 障功能; 已经评价了用配制于二甲聚硅氧烷中的3和15的甘油1,3二硬脂酸酯的预处 理。 用甘油1,3二硬脂酸酯的预处理允许稳定脂质组织(FTIR测量), 并改善 “由外向内的” 屏 障功能(如通过B(a)P皮肤穿透研究所证明)。 即使使用3的甘油1,3二硬脂酸酯作为预。

17、处 理, 也观察到屏障功能和脂质稳定性的显著改善。 0218 参考书目 0219 1Fabienne Berthaud,Mila Boncheva.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roperties of the lipid matrix and the degrees of integrity and cohesion in healthy human stratum corneum.Exp Dermatol,20(3):255262,三月2011. 0220 2Mila Boncheva ,Fabienne Damien ,Valry Normand .Molecular。

18、 organization of the lipid matrix in intact stratum corneum using atr-ftir spectroscopy.Biochim Biophys Acta,1778(5):13441355,五月2008. 0221 3Fabienne Damien,Mila Boncheva.The extent of orthorhombic lipid phases in the stratum corneum determines the barrier efficiency of human skin in vivo.J Invest De。

19、rmatol,130(2):611614,二月2010. 02224Groen,Dana S.Poole,Gert S.Gooris,Joke A.Bouwstra.Is an orthorhombic lateral packing and a proper lamellar organization important for the skin barrier function? Biochimica and Biophysica Acta(BBA)-Biomembranes, 1808(6):1529-1537,2011. 0223 5Coderch L,Lpez O ,de la Ma。

20、za A,Parra JL.Ceramides and skin function.Am J Clin Dermatol.2003,4(2):107-29. 0224 6Cho S,Lee MJ,Kim MS,Lee S,Kim YK,Lee DH,Lee CW,Cho KH,Chung JH.Infrared plus visible light and heat from natural sunlight participate in 说 明 书 16/17 页 19 CN 108289815 A 19 the expression of MMPs and type Iprocollage。

21、n as well as infiltration of inflammatory cell in human skin in vivo.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Science (2008)50,123133 0225 7Jin Young Seo,Jin Ho Chung.Thermal aging:Anew concept of skin aging .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Science Supplement ,2(1):S13S22 , 2006.Proceedings of the 5th Annual Meeting of 。

22、the Japanese Photoaging Research Society. 0226 8Scalia S,Mezzena M,Ramaccini D.Encapsulation of the UV filters ethylhexyl methoxycinnamate and butyl methoxydibenzoylmethane in lipid microparticles:effect on in vivo human skin permeation.Skin Pharmacol Physiol.2011,24(4):182-9. 0227 9Ning Liu,Yong Wa。

23、ng,Qiangzhong Zhao,Qingli Zhang,Mouming Zhao.Fast synthesis of 1,3-DAG by Ultra-catalyzed esterification in solvent- free system.Eur.J.Lipid Sci.Technol.2011,113,973-979. 0228 10KR 2013058299,WO 03/014073A1,JP02115117A,JP52061240A 0229 11May WE等人J.Chem.Ref.Data 1983,28:197-200 说 明 书 17/17 页 20 CN 108289815 A 20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21 CN 108289815 A 2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22 CN 108289815 A 22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23 CN 108289815 A 23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24 CN 108289815 A 2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