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的栽培方法.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80732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886.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75450.9

申请日:

2014.07.31

公开号:

CN104106377A

公开日:

2014.10.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4申请日:20140731|||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4

主分类号:

A01G1/04

申请人:

桂林丰茂源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王运凤

发明人:

王运凤

地址:

5412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青狮潭甘草村桂林丰茂源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代理人:

石晓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桑树枝木屑、花生壳、石膏粉、生石灰、厚朴粉、黄岑粉、玄参粉份充分混合,加水至含水量为55~65%,混匀,即为栽培料;2)将栽培料装袋,每袋装料2~3kg,即为料袋;3)将料袋灭菌、冷却,两头接种,在20~26℃下发菌,即为菌袋;4)在菌袋上均匀刺孔,在18~24℃、空气湿度85~90%条件下摧耳,即为耳袋;5)将耳袋首尾相接平放于耳场,在18~24℃、空气湿度为90~95%的条件下进行出耳管理。本发明的栽培料可以很好的控制杂菌的生长和虫害,黑木耳质地优、口感好、生物效率高、产量稳定。

权利要求书

1.  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计,将桑树枝木屑40~75份、花生壳25~30份、石膏粉0.2~5份、生石灰0.2~5份、厚朴粉0.05~0.5份、黄岑粉0.01~0.1份、玄参粉0.01~0.05份充分混合,加水至含水量为55~65%,混匀,即为栽培料;
2)将栽培料装袋,每袋装料2~3kg,即为料袋;
3)将料袋灭菌、冷却,两头接种,在20~26℃下发菌,即为菌袋;
4)在菌袋上均匀刺孔,在18~24℃、空气湿度85~90%条件下摧耳,即为耳袋;
5)将耳袋首尾相接平放于耳场,在18~24℃、空气湿度为90~95%的条件下进行出耳管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栽培料还包括0.1~0.5重量份的大蒜粉。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栽培料还包括0.1~0.5重量份的洋葱粉。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灭菌是将料袋在95~105℃下保持18~22h。

5.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采用直径为6~8mm的铁钉刺孔,孔深为1.5~2cm。

说明书

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的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人工栽培黑木耳主要有木段栽培和袋栽培,由于木段栽培需要大规模砍伐森林,对生态环境不利且成本较高,目前耳农们普遍都采用袋栽培黑木耳。袋栽黑木耳是将由棉籽壳、木屑、玉米芯、稻草、麦草等物质组成的栽培料装入专用耐高温塑料袋中,经过高温杀菌、接种、培养、割口出耳等步骤培植黑木耳。上述栽培料配料不具备抗菌、抑菌能力,很容易沾染杂菌,普遍存在产量低、品质差、污染率高、产量不稳定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产量高、品质好、污染率低、产量稳定的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计,将桑树枝木屑40~75份、花生壳25~30份、石膏粉0.2~5份、生石灰0.2~5份、厚朴粉0.05~0.5份、黄岑粉0.01~0.1份、玄参粉0.01~0.05份充分混合,加水至含水量为55~65%,混匀,即为栽培料;
2)将栽培料装袋,每袋装料2~3kg,即为料袋;
3)将料袋灭菌、冷却,两头接种,在20~26℃下发菌,即为菌袋;
4)在菌袋上均匀刺孔,在18~24℃、空气湿度85~90%条件下摧耳,即为耳袋;
5)将耳袋首尾相接平放于耳场,在18~24℃、空气湿度为90~95%的条件下进行出耳管理。
上述步骤1)中,所述栽培料还包括0.1~0.5重量份的大蒜粉。
上述步骤1)中,所述栽培料还包括0.1~0.5重量份的洋葱粉。
上述步骤3)中,所述灭菌是将料袋在95~105℃下保持18~22h。
上述步骤4)中,采用直径为6~8mm的铁钉刺孔,孔深为1.5~2cm。
本发明的栽培料可以很好的控制杂菌的生长,栽培出来的黑木耳质地优、口感好、生物效率高、产量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1)将桑树枝木屑40kg、花生壳25kg、石膏粉0.2kg、生石灰0.2kg、厚朴粉0.05kg、黄岑粉0.01kg、玄参粉0.01kg充分混合,加水至含水量为55%,混匀,即为栽培料;
2)将栽培料装袋,每袋装料2kg,即为料袋;
3)将料袋在95℃下保持18h灭菌、冷却,两头接种,在20℃下发菌,即为菌袋;
4)在菌袋上采用直径为6mm的铁钉均匀刺孔,孔深为1.5cm,在18℃、空气湿度85%条件下摧耳,即为耳袋;
5)将耳袋首尾相接平放于耳场,在18℃、空气湿度为90%的条件下进行出耳管理,当耳片充分展开,耳根变细,约八成熟时即可采收。
实施例2
1)将桑树枝木屑75kg、花生壳30kg、石膏粉5kg、生石灰5kg、厚朴粉0.5kg、黄岑粉0.1kg、玄参粉0.05kg充分混合,加水至含水量为65%,混匀,即为栽培料;
2)将栽培料装袋,每袋装料3kg,即为料袋;
3)将料袋在105℃下保持22h灭菌、冷却,两头接种,在26℃下发菌,即为菌袋;
4)在菌袋上采用直径为8mm的铁钉均匀刺孔,孔深为2cm,在24℃、空气湿度90%条件下摧耳,即为耳袋;
5)将耳袋首尾相接平放于耳场,在24℃、空气湿度为95%的条件下进行出耳管理,当耳片充分展开,耳根变细,约八成熟时即可采收。
实施例3
1)将桑树枝木屑40kg、花生壳30kg、石膏粉0.2kg、生石灰5kg、厚朴粉0.05kg、黄岑粉0.1kg、玄参粉0.01kg、大蒜粉0.5kg充分混合,加水至含水量为55%,混匀,即为栽培料;
2)将栽培料装袋,每袋装料3kg,即为料袋;
3)将料袋在95℃下保持22h灭菌、冷却,两头接种,在26℃下发菌,即为菌袋;
4)在菌袋上采用直径为6mm的铁钉均匀刺孔,孔深为2cm,在18℃、空气湿度90%条件下摧耳,即为耳袋;
5)将耳袋首尾相接平放于耳场,在18℃、空气湿度为95%的条件下进行出耳管理,当耳片充分展开,耳根变细,约八成熟时即可采收。
实施例4
1)将桑树枝木屑75kg、花生壳25kg、石膏粉5kg、生石灰0.2kg、厚朴粉0.5kg、黄岑粉0.01kg、玄参粉0.05kg、大蒜粉0.1kg充分混合,加水至含水量为65%,混匀,即为栽培料;
2)将栽培料装袋,每袋装料2kg,即为料袋;
3)将料袋在105℃下保持18h灭菌、冷却,两头接种,在26℃下发菌,即为菌袋;
4)在菌袋上采用直径为6mm的铁钉均匀刺孔,孔深为2cm,在18℃、空气湿度90%条件下摧耳,即为耳袋;
5)将耳袋首尾相接平放于耳场,在18℃、空气湿度为95%的条件下进行出耳管理,当耳片充分展开,耳根变细,约八成熟时即可采收。
实施例5
1)将桑树枝木屑55kg、花生壳28kg、石膏粉2kg、生石灰2kg、厚朴粉0.1kg、黄岑粉0.05kg、玄参粉0.03kg、大蒜粉0.3kg、洋葱粉0.1kg充分混合,加水至含水量为60%,混匀,即为栽培料;
2)将栽培料装袋,每袋装料2.5kg,即为料袋;
3)将料袋在100℃下保持20h灭菌、冷却,两头接种,在24℃下发菌,即为菌袋;
4)在菌袋上采用直径为7mm的铁钉均匀刺孔,孔深为1.8cm,在22℃、空气湿度88%条件下摧耳,即为耳袋;
5)将耳袋首尾相接平放于耳场,在22℃、空气湿度为92%的条件下进行出耳管理,当耳片充分展开,耳根变细,约八成熟时即可采收。
实施例6
1)将桑树枝木屑55kg、花生壳28kg、石膏粉2kg、生石灰2kg、厚朴粉0.1kg、黄岑粉0.05kg、玄参粉0.03kg、大蒜粉0.3kg、洋葱粉0.5kg充分混合,加水至含水量为60%,混匀,即为栽培料;
2)将栽培料装袋,每袋装料2.5kg,即为料袋;
3)将料袋在100℃下保持20h灭菌、冷却,两头接种,在24℃下发菌,即为菌袋;
4)在菌袋上采用直径为7mm的铁钉均匀刺孔,孔深为1.8cm,在22℃、空气湿度88%条件下摧耳,即为耳袋;
5)将耳袋首尾相接平放于耳场,在22℃、空气湿度为92%的条件下进行出耳管理,当耳片充分展开,耳根变细,约八成熟时即可采收。
对比实施例1
采用常规栽培料(木屑44kg、棉籽壳40kg、麸皮10kg、石膏粉3kg、生石灰粉3kg、),其余步骤与实施例6一样。
实验例
分别用实施例1~6以及对比实施例1的方法栽培黑木耳,结果见下表:

黑木耳的栽培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黑木耳的栽培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黑木耳的栽培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木耳的栽培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木耳的栽培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06377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2CN104106377A21申请号201410375450922申请日20140731A01G1/0420060171申请人桂林丰茂源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地址541200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青狮潭甘草村桂林丰茂源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申请人王运凤72发明人王运凤74专利代理机构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5107代理人石晓玲54发明名称黑木耳的栽培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桑树枝木屑、花生壳、石膏粉、生石灰、厚朴粉、黄岑粉、玄参粉份充分混合,加水至含水量为5565,混匀,即为栽培料。

2、;2将栽培料装袋,每袋装料23KG,即为料袋;3将料袋灭菌、冷却,两头接种,在2026下发菌,即为菌袋;4在菌袋上均匀刺孔,在1824、空气湿度8590条件下摧耳,即为耳袋;5将耳袋首尾相接平放于耳场,在1824、空气湿度为9095的条件下进行出耳管理。本发明的栽培料可以很好的控制杂菌的生长和虫害,黑木耳质地优、口感好、生物效率高、产量稳定。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06377ACN104106377A1/1页21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计,将桑树枝木屑407。

3、5份、花生壳2530份、石膏粉025份、生石灰025份、厚朴粉00505份、黄岑粉00101份、玄参粉001005份充分混合,加水至含水量为5565,混匀,即为栽培料;2将栽培料装袋,每袋装料23KG,即为料袋;3将料袋灭菌、冷却,两头接种,在2026下发菌,即为菌袋;4在菌袋上均匀刺孔,在1824、空气湿度8590条件下摧耳,即为耳袋;5将耳袋首尾相接平放于耳场,在1824、空气湿度为9095的条件下进行出耳管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栽培料还包括0105重量份的大蒜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栽培料还包括01。

4、05重量份的洋葱粉。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灭菌是将料袋在95105下保持1822H。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采用直径为68MM的铁钉刺孔,孔深为152CM。权利要求书CN104106377A1/4页3黑木耳的栽培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的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黑木耳的栽培方法。背景技术0002人工栽培黑木耳主要有木段栽培和袋栽培,由于木段栽培需要大规模砍伐森林,对生态环境不利且成本较高,目前耳农们普遍都采用袋栽培黑木耳。袋栽黑木耳是将由棉籽壳、木屑、玉米芯、稻草、麦草等物质组成的栽培料装入。

5、专用耐高温塑料袋中,经过高温杀菌、接种、培养、割口出耳等步骤培植黑木耳。上述栽培料配料不具备抗菌、抑菌能力,很容易沾染杂菌,普遍存在产量低、品质差、污染率高、产量不稳定等问题。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产量高、品质好、污染率低、产量稳定的黑木耳的栽培方法。0004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00051按重量份计,将桑树枝木屑4075份、花生壳2530份、石膏粉025份、生石灰025份、厚朴粉00505份、黄岑粉00101份、玄参粉001005份充分混合,加水至含水量为5565,混匀,即为栽培料;00062将栽培料装袋,每袋装料23KG。

6、,即为料袋;00073将料袋灭菌、冷却,两头接种,在2026下发菌,即为菌袋;00084在菌袋上均匀刺孔,在1824、空气湿度8590条件下摧耳,即为耳袋;00095将耳袋首尾相接平放于耳场,在1824、空气湿度为9095的条件下进行出耳管理。0010上述步骤1中,所述栽培料还包括0105重量份的大蒜粉。0011上述步骤1中,所述栽培料还包括0105重量份的洋葱粉。0012上述步骤3中,所述灭菌是将料袋在95105下保持1822H。0013上述步骤4中,采用直径为68MM的铁钉刺孔,孔深为152CM。0014本发明的栽培料可以很好的控制杂菌的生长,栽培出来的黑木耳质地优、口感好、生物效率高、产。

7、量稳定。具体实施方式0015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0016实施例100171将桑树枝木屑40KG、花生壳25KG、石膏粉02KG、生石灰02KG、厚朴粉005KG、黄岑粉001KG、玄参粉001KG充分混合,加水至含水量为55,混匀,即为栽培料;00182将栽培料装袋,每袋装料2KG,即为料袋;00193将料袋在95下保持18H灭菌、冷却,两头接种,在20下发菌,即为菌袋;说明书CN104106377A2/4页400204在菌袋上采用直径为6MM的铁钉均匀刺孔,孔深为15CM,在18、空气湿度85条件下摧耳,即为耳袋;00215将耳袋首尾相接平放于耳场,在。

8、18、空气湿度为90的条件下进行出耳管理,当耳片充分展开,耳根变细,约八成熟时即可采收。0022实施例200231将桑树枝木屑75KG、花生壳30KG、石膏粉5KG、生石灰5KG、厚朴粉05KG、黄岑粉01KG、玄参粉005KG充分混合,加水至含水量为65,混匀,即为栽培料;00242将栽培料装袋,每袋装料3KG,即为料袋;00253将料袋在105下保持22H灭菌、冷却,两头接种,在26下发菌,即为菌袋;00264在菌袋上采用直径为8MM的铁钉均匀刺孔,孔深为2CM,在24、空气湿度90条件下摧耳,即为耳袋;00275将耳袋首尾相接平放于耳场,在24、空气湿度为95的条件下进行出耳管理,当耳片。

9、充分展开,耳根变细,约八成熟时即可采收。0028实施例300291将桑树枝木屑40KG、花生壳30KG、石膏粉02KG、生石灰5KG、厚朴粉005KG、黄岑粉01KG、玄参粉001KG、大蒜粉05KG充分混合,加水至含水量为55,混匀,即为栽培料;00302将栽培料装袋,每袋装料3KG,即为料袋;00313将料袋在95下保持22H灭菌、冷却,两头接种,在26下发菌,即为菌袋;00324在菌袋上采用直径为6MM的铁钉均匀刺孔,孔深为2CM,在18、空气湿度90条件下摧耳,即为耳袋;00335将耳袋首尾相接平放于耳场,在18、空气湿度为95的条件下进行出耳管理,当耳片充分展开,耳根变细,约八成熟时。

10、即可采收。0034实施例400351将桑树枝木屑75KG、花生壳25KG、石膏粉5KG、生石灰02KG、厚朴粉05KG、黄岑粉001KG、玄参粉005KG、大蒜粉01KG充分混合,加水至含水量为65,混匀,即为栽培料;00362将栽培料装袋,每袋装料2KG,即为料袋;00373将料袋在105下保持18H灭菌、冷却,两头接种,在26下发菌,即为菌袋;00384在菌袋上采用直径为6MM的铁钉均匀刺孔,孔深为2CM,在18、空气湿度90条件下摧耳,即为耳袋;00395将耳袋首尾相接平放于耳场,在18、空气湿度为95的条件下进行出耳管理,当耳片充分展开,耳根变细,约八成熟时即可采收。0040实施例50。

11、0411将桑树枝木屑55KG、花生壳28KG、石膏粉2KG、生石灰2KG、厚朴粉01KG、黄岑粉005KG、玄参粉003KG、大蒜粉03KG、洋葱粉01KG充分混合,加水至含水量为60,混匀,即为栽培料;00422将栽培料装袋,每袋装料25KG,即为料袋;00433将料袋在100下保持20H灭菌、冷却,两头接种,在24下发菌,即为菌袋;说明书CN104106377A3/4页500444在菌袋上采用直径为7MM的铁钉均匀刺孔,孔深为18CM,在22、空气湿度88条件下摧耳,即为耳袋;00455将耳袋首尾相接平放于耳场,在22、空气湿度为92的条件下进行出耳管理,当耳片充分展开,耳根变细,约八成熟。

12、时即可采收。0046实施例600471将桑树枝木屑55KG、花生壳28KG、石膏粉2KG、生石灰2KG、厚朴粉01KG、黄岑粉005KG、玄参粉003KG、大蒜粉03KG、洋葱粉05KG充分混合,加水至含水量为60,混匀,即为栽培料;00482将栽培料装袋,每袋装料25KG,即为料袋;00493将料袋在100下保持20H灭菌、冷却,两头接种,在24下发菌,即为菌袋;00504在菌袋上采用直径为7MM的铁钉均匀刺孔,孔深为18CM,在22、空气湿度88条件下摧耳,即为耳袋;00515将耳袋首尾相接平放于耳场,在22、空气湿度为92的条件下进行出耳管理,当耳片充分展开,耳根变细,约八成熟时即可采收。0052对比实施例10053采用常规栽培料木屑44KG、棉籽壳40KG、麸皮10KG、石膏粉3KG、生石灰粉3KG、,其余步骤与实施例6一样。0054实验例0055分别用实施例16以及对比实施例1的方法栽培黑木耳,结果见下表0056说明书CN104106377A4/4页6说明书CN10410637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