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睡眠监护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婴儿睡眠监护装置.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078399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12.21 CN 202078399 U *CN202078399U* (21)申请号 201120067356.9 (22)申请日 2011.03.15 A61B 19/00(2006.01) A61B 5/11(2006.01) A61B 5/01(2006.01) (73)专利权人 郑州大学 地址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 100 号 郑州大学新校区机械工程学院机电一 体化教研室 (72)发明人 任天平 刘一飞 郭明儒 邢文姬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41104。
2、 代理人 刘建芳 马柯柯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婴儿睡眠监护装置 (57) 摘要 一种婴儿睡眠监护装置, 其中 : 包括信息采集 器、 便携式手持机, 所述的信息采集器包括第一微 处理器、 尿湿检测单元、 翻身检测单元、 踢被检测 单元、 第一无线通信单元, 尿湿检测单元、 翻身检 测单元、 踢被检测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第 一微处理器的尿湿检测信号输入端、 翻身检测信 号输入端、 踢被检测信号输入端, 第一微处理器的 婴儿状态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无线通信单元的信 号输入端 ; 所述的便携式手持机包括第二无线通 信单元、 声音提示单元、 震动提示单元, 第二无线 通信单元与第一无线通信单。
3、元之间通信匹配, 第 二无线通信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分别控制声音提示 单元、 震动提示单元的驱动信号输入端。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17 页 CN 202078404 U1/1 页 2 1. 一种婴儿睡眠监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信息采集器、 便携式手持机, 其中, 所述 的信息采集器包括第一微处理器、 尿湿检测单元、 翻身检测单元、 踢被检测单元、 第一无线 通信单元, 尿湿检测单元、 翻身检测单元、 踢被检测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微处理 器的尿湿检测信号输入端、 翻身检测信号输入。
4、端、 踢被检测信号输入端, 第一微处理器的婴 儿状态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无线通信单元的信号输入端 ; 所述的便携式手持机包括第二无 线通信单元、 声音提示单元、 震动提示单元, 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与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之间通 信匹配, 第二无线通信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分别控制声音提示单元、 震动提示单元的驱动信 号输入端。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婴儿睡眠监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尿湿检测单元包括第 一电阻、 第二电阻、 第一电容, 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接, 第一电容并 联在第一、 第二电阻构成的串联电路两端, 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电源, 第二电阻的第二端 接地, 第一电阻与。
5、第二电阻的中间接点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尿湿检测信号输入端。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婴儿睡眠监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翻身检测单元包括第 一压敏电阻、 第二压敏电阻, 第一压敏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电源, 第一压敏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第二压敏电阻的第一端, 第二压敏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第一、 第二压敏电阻的中间接点连接 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翻身检测信号输入端。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婴儿睡眠监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踢被检测单元包括红 外线发射模块、 红外线接收模块, 红外线发射模块包括第二微处理器、 第一 PNP 型开关三极 管、 第二 NPN 型开关三极管、 第一红外发射。
6、管、 第二红外发射管, 第一 PNP 型开关三极管、 第 二 NPN 型开关三极管的基极分别连接第二微处理器的第一、 第二红外驱动信号输出端, 第 一 PNP 型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电源, 第一 PNP 型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 NPN 型 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 第二 NPN 型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一红外发射管、 第二红外发 射管的驱动端 ; 所述的红外线接收模块包括红外接收器, 红外接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微处理器 的踢被检测信号输入端。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婴儿睡眠监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信息采集器还包括温 湿度检测单元, 温湿度检测单元包括温湿度传感器, 温。
7、湿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 微处理器的温湿度信号输入端。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婴儿睡眠监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信息采集器还包括彩 灯抚慰及照明单元, 彩灯抚慰及照明单元包括彩灯、 感光器件、 照明灯, 第一微处理器的彩 灯抚慰信号输出端控制连接彩灯的供电端 ; 感光器件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微处理器的感 光信号输入端, 第一微处理器的照明控制信号输出端控制连接照明灯的供电端。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婴儿睡眠监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信息采集器还包括红 外体温检测单元, 红外体温检测单元包括红外体温传感器, 红外体温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 连接第一微处理器的红外体温。
8、检测信号输入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078399 U CN 202078404 U1/6 页 3 一种婴儿睡眠监护装置 0001 技术领域 : 000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睡眠监护装置。 0003 背景技术 : 0004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婴幼儿总数也位居前列。婴儿作为社会的弱势群 体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呵护。婴儿监护一直是家庭关心的重要问题。目前大多数家 庭还是主要依靠家人时时刻刻看守着孩子, 这就造成了父母正常工作、 休息的不便等。同 时, 因为婴儿没有行为能力, 若婴儿在尿湿、 踢被、 翻身和睡醒等状态能够及时的被父母发 觉, 父母就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处。
9、理措施。 0005 实用新型内容 :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婴儿睡眠监护装置, 在婴儿尿湿、 踢被、 翻身等状态 能够及时的发出提示信息, 以便及时被不在婴儿身边的监护人员发觉。 0007 一种婴儿睡眠监护装置, 其中 : 包括信息采集器、 便携式手持机, 其中, 所述的信息 采集器包括第一微处理器、 尿湿检测单元、 翻身检测单元、 踢被检测单元、 第一无线通信单 元, 尿湿检测单元、 翻身检测单元、 踢被检测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微处理器的尿 湿检测信号输入端、 翻身检测信号输入端、 踢被检测信号输入端, 第一微处理器的婴儿状态 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无线通信单元的信号输入端。
10、 ; 所述的便携式手持机包括第二无线通 信单元、 声音提示单元、 震动提示单元, 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与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之间通信匹 配, 第二无线通信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分别控制声音提示单元、 震动提示单元的驱动信号输 入端。 0008 所述的婴儿睡眠监护装置, 其中 : 所述的尿湿检测单元包括第一电阻、 第二电阻、 第一电容, 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接, 第一电容并联在第一、 第二电阻 构成的串联电路两端, 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电源, 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第一电阻与第 二电阻的中间接点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尿湿检测信号输入端。 0009 所述的婴儿睡眠监护装置, 其中 : 所述的。
11、翻身检测单元包括第一压敏电阻、 第二压 敏电阻, 第一压敏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电源, 第一压敏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压敏电阻的第 一端, 第二压敏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第一、 第二压敏电阻的中间接点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 的翻身检测信号输入端。 0010 所述的婴儿睡眠监护装置, 其中 : 所述的踢被检测单元包括红外线发射模块、 红外 线接收模块, 红外线发射模块包括第二微处理器、 第一 PNP 型开关三极管、 第二 NPN 型开关 三极管、 第一红外发射管、 第二红外发射管, 第一PNP型开关三极管、 第二NPN型开关三极管 的基极分别连接第二微处理器的第一、 第二红外驱动信号输出端, 第一 PNP 。
12、型开关三极管 的发射极连接电源, 第一PNP型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NPN型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 第二 NPN 型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一红外发射管、 第二红外发射管的驱动端 ; 0011 所述的红外线接收模块包括红外接收器, 红外接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微处 理器的踢被检测信号输入端。 0012 所述的婴儿睡眠监护装置, 其中 : 所述的信息采集器还包括温湿度检测单元, 温湿 说 明 书 CN 202078399 U CN 202078404 U2/6 页 4 度检测单元包括温湿度传感器, 温湿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微处理器的温湿度信 号输入端。 0013 所述的婴儿睡眠监护装。
13、置, 其中 : 所述的信息采集器还包括彩灯抚慰及照明单元, 彩灯抚慰及照明单元包括彩灯、 感光器件、 照明灯, 第一微处理器的彩灯抚慰信号输出端控 制连接彩灯的供电端 ; 感光器件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微处理器的感光信号输入端, 第一 微处理器的照明控制信号输出端控制连接照明灯的供电端。 0014 所述的婴儿睡眠监护装置, 其中 : 所述的信息采集器还包括红外体温检测单元, 红 外体温检测单元包括红外体温传感器, 红外体温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微处理器的 红外体温检测信号输入端。 0015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将达到如下的技术效果 : 0016 本实用新型的婴儿睡眠监护装置, 通过信。
14、息采集器中的尿湿检测单元、 翻身检测 单元、 踢被检测单元分别检测婴儿是否尿床、 翻身、 踢被, 将检测信号送入第一微处理器的 相应信号输入端, 第一微处理器处理后通过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将相应信息送到便携式手持 机上, 由便携式手持机中的声音提示单元、 震动提示单元进行相应提示 ; 进一步地, 本实用 新型的婴儿睡眠监护装置还包括温湿度检测单元、 彩灯抚慰及照明单元、 红外体温检测单 元, 温湿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环境温湿度信息, 彩灯抚慰及照明单元在婴儿睡醒时及时抚 慰以及在环境亮度低时, 打开照明灯, 红外体温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婴儿的体温如此, 通过本 实用新型的婴儿睡眠监护装置, 即使父母不在。
15、婴儿身边也能及时了解婴儿的状况。 0017 附图说明 : 0018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婴儿睡眠监护装置的结构框图 ; 0019 图 2a 为图 1 中第一微处理器的管脚示意图 ; 0020 图 2b 为图 1 中第二微处理器的管脚示意图 ; 0021 图 3a 为图 1 中尿湿检测单元、 翻身检测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 0022 图 3b 为尿湿、 翻身检测垫子中尿湿检测部分的结构原理图 ; 0023 图 3c 为尿湿、 翻身检测垫子中翻身检测部分的结构原理图 ; 0024 图 4a 为图 1 中踢被检测单元中红外线发射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 0025 图 4b 为图 1 中踢被检测单元中红外。
16、线接收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 0026 图 4c 为图 4a 中第三微处理器的管脚示意图 ; 0027 图 5 为图 1 中温湿度检测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 0028 图 6 为图 1 中红外体温检测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 0029 图 7a、 图 7b 为图 1 中彩灯及感光、 照明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 0030 图 8a 为图 1 中第一无线通信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 0031 图 8b 为图 1 中第二无线通信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 0032 图 9a 为图 1 中信息采集器的语音安抚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 0033 图 9b 为图 1 中手持机的语音提示单元、 震动提示单元、 蜂鸣提示单元的电路原。
17、理 图 ; 0034 图 10 为图 1 中手持机的按键输入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 0035 图 11a 为图 1 中信息采集器的第一显示单元中显示屏的管脚连接示意图 ; 0036 图 11b 为图 1 中手持机的第二显示单元中显示屏的管脚连接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202078399 U CN 202078404 U3/6 页 5 0037 具体实施方式 : 0038 本实用新型的婴儿睡眠监护装置, 如图 1 所示, 包括信息采集器、 便携式手持机, 其中, 所述的信息采集器包括第一微处理器 CPU1、 尿湿检测单元、 翻身检测单元、 踢被检测 单元、 语音安抚单元、 温湿度检测单元、 红。
18、外体温检测单元、 彩灯及感光、 照明单元、 第一显 示单元、 第一无线通信单元, 尿湿检测单元、 翻身检测单元、 踢被检测单元、 温湿度检测单 元、 红外体温检测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微处理器 CPU1 的尿湿检测信号输入端、 翻身检测信号输入端、 踢被检测信号输入端、 温湿度检测信号输入端、 红外体温检测信号输 入端, 第一微处理器 CPU1 的婴儿状态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无线通信单元的信号输入端, 第 一微处理器 CPU1 的语音安抚信号输出端、 彩灯及照明信号输出端、 显示信号输出端分别连 接语音安抚单元的驱动信号输入端、 彩灯及感光照明单元的驱动信号输出端、 显示单元的 驱动信号输。
19、入端。 0039 所述的便携式手持机包括第二微处理器 CPU2、 第二无线通信单元、 语音提示单元、 震动提示单元、 蜂鸣提示单元、 显示输出单元, 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与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之间 通信匹配, 第二无线通信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微处理器 CUP2 的信息输入端, 第二微 处理器的语音提示信号输出端、 震动提示信号输出端、 蜂鸣提示信号输出端、 显示信号输出 端分别连接语音提示单元的驱动信号输入端、 震动提示单元的驱动信号输入端、 蜂鸣提示 单元的驱动信号输入端、 显示单元的驱动信号输入端。 0040 本实施例中, 第一微处理器 CPU1 采用单片机 ATmega64, 图 2a 所示。
20、为其管脚示意 图。第二微处理器 CPU2 采用单片机 ATMEGA16, 见图 2b。 0041 如图3a, 所述的尿湿检测单元包括第一电阻EMR1、 第二电阻EMR2、 第一电容EMC1, 第一电阻 EMR1 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 EMR2 的第一端相连接, 第一电容 EMC1 并联在第一、 第 二电阻 EMR1、 EMR2 构成的串联电路两端, 第一电阻 EMR1 的第一端连接电源 DVCC, 第二电阻 EMR2 的第二端接地 DGND, 第一电阻 EMR1 与第二电阻 EMR2 的中间接点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 器 CPU1ATmega64 的尿湿检测信号输入端 61 脚 (EMI1 管脚) 。
21、。 0042 所述的尿湿检测单元还包括一特制的尿湿、 翻身检测垫子, 该尿湿、 翻身检测垫子 包括尿湿检测部分和翻身检测部分, 尿湿检测部分的原理结构图如图 3b 所示 : 接头 A、 B 分 别连接有导线, 其中接头 A 所连接的导线包括第一纵向导线, 第一纵向导线的右侧连接有 多条第一横向导线, 接头 B 所连接的导线包括第二纵向导线, 第二纵向导线的左侧连接有 多条第二横向导线, 第一横向导线和第二横向导线的朝向为相向并且均匀间隔穿插设置, 这样, 婴儿尿床时, 尿液将尿湿检测部分上第一横向导线和第二横向导线接通导电, 这样, 第一电阻 EMR1 与接插件 JEM1 以及尿湿、 翻身检测。
22、垫子的尿湿检测部分构成回路, 第一电 阻 EMR1 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 EMR2 的第一端之间的中间接点会有电压信号向第一微处理 器 CPU1ATmega64 的尿湿检测信号输入端 61 脚 (EMI1 管脚) 输送, 由第一微处理器 CPU1 对 其 61 脚 (EMI1 管脚) 的尿湿检测信号电压值进行 AD 采样处理,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第一 微处理器 CPU1 设置尿湿报警门限值, 提高判断的准确度。当婴儿尿床时, 尿湿、 翻身检测垫 子中尿湿检测部分的导通能力越大, 阻值越小, 第一微处理器CPU1的EMI1脚接收电压值越 大, 当第一微处理器 CPU1 接收其 61 脚 (EMI。
23、1 管脚) 的尿湿检测信号并处理判断出该尿湿检 测信号超过设定的电压门限值上限时, 第一微处理器 CPU1 将该信息通过第一无线通信单 元发送到手持机上, 由手持机中的语音提示单元、 震动提示单元、 蜂鸣提示单元进行提示报 说 明 书 CN 202078399 U CN 202078404 U4/6 页 6 警, 及时将报警信息告知父母。 0043 所述的翻身检测单元包括第一电阻 ACTR1、 第二电阻 ACTR2, 第一电阻 ACTR1 的第 一端通过接插件 JEM1 连接至所述尿湿、 翻身检测垫子的翻身检测部分中压敏开关 K 的第 一端 C 端, 压敏开关 K 的第二端 D 端连接至电源 。
24、DVCC, 图 3c 为尿湿、 翻身检测垫子中翻身 检测部分的结构原理图, 第一电阻ACTR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ACTR2的第一端, 第二电阻 ACTR2的第二端接地DGND, 第一、 第二电阻ACTR1、 ACTR2的中间接点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 CPU1 的翻身检测信号输入端 ACTM。压敏开关 K 上设置在尿湿、 翻身检测垫子中部婴儿睡觉 的地方, 婴儿睡觉时会压在压敏开关 K 上, 压敏开关 K 闭合, 婴儿翻身时, 压敏开关 K 断开, 第一微处理器 CPU1 的翻身检测信号输入端 ACTM 的电压改变, 从而使第一微处理器 CPU1 得 到信号, 第一微处理器将该信息通过第一无线。
25、通信单元发送到手持机上, 由手持机中的语 音提示单元、 震动提示单元进行提示报警, 及时将报警信息告知父母。 0044 所述的踢被检测单元包括红外线发射模块、 红外线接收模块 ; 红外线发射模块, 如 图4a, 包括第三微处理器CPU3 (采用单片机ATmega8, 见图4c) 、 第一PNP型开关三极管QP1、 第二 NPN 型开关三极管 QN1、 第一红外发射管 REDLED1、 第二红外发射管 REDLED2, 第一 PNP 型开关三极管 QP1、 第二 NPN 型开关三极管 QN1 的基极分别连接第三微处理器 CPU3 的第一 红外驱动信号输出端 TXD、 第二红外驱动信号输出端 OC。
26、1A, 第一 PNP 型开关三极管 QP1 的发 射极连接电源 DVCC, 第一 PNP 型开关三极管 QP1 的集电极连接第二 NPN 型开关三极管 QN1 的集电极, 第二 NPN 型开关三极管 QN1 的发射极连接第一红外发射管 REDLED1、 第二红外发 射管REDLED2的正极, 第一红外发射管LED1、 第二红外发射管LED2相并联, 第一红外发射管 LED1、 第二红外发射管 LED2 的负极接地。 0045 所述的红外线接收模块, 如图 4b, 包括红外接收器 RED-PORT, 红外接收器 RED_ PORT 的信号输出端 4 脚连接第一微处理器 CPU1 的踢被检测信号输。
27、入端 RED_OUT。 0046 红外线发射模块中的第三微处理器 CPU3 定时驱动第一 PNP 型开关三极管 QP1、 第 二 NPN 型开关三极管 QN1 导通, 使第一红外发射管 REDLED1、 第二红外发射管 REDLED2 得电 发光, 红外线接收模块实时检测是否有红外线信号, 第一红外发射管 REDLED1、 第二红外发 射管REDLED2与红外接收器RED_PORT对应设置 (本实施例中将红外发射管均放置在婴儿的 身上如腿部, 正常情况下由于被子覆盖, 红外接收器接收不到红外信号。 红外接收器设置在 在信息采集器上, 可放置在婴儿床头部分) , 一旦婴儿踢被, 红外接收器 RE。
28、D_PORT 将接收到 红外线信号, 传输信息给第一微处理器 CPU1 的踢被检测信号输入端 RED_OUT, 第一微处理 器 CPU1 处理后将该信息通过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发送到手持机上, 由手持机中的语音提示 单元、 震动提示单元、 蜂鸣提示单元进行提示报警, 及时将报警信息告知父母。 0047 如图 5, 所述的温湿度检测单元包括温湿度传感器 SHT10, 温湿度传感器 SHT10 的 信号输出端 SDA 管脚 (2 脚) 、 SCK 管脚 (3 脚) 分别连接第一微处理器 CPU1 的温湿度信号输 入端 SHT_SDA 管脚 (33 脚) 、 SHT_SCK 管脚 (34 脚) 。温湿度。
29、传感器 SHT10 周期性间隔检测环 境温度, 并实时将温湿度信号传送到第一微处理器CPU1的温湿度信号输入端SHT_SDA管脚 (33 脚) 、 SHT_SCK 管脚 (34 脚) , 第一微处理器 CPU1 将该信息通过第一显示单元进行输出显 示相应温湿度, 同时通过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发送到手持机上, 由手持机中的第二显示单元 进行输出显示, 当温湿度超过设定范围时手持机将通过语音提示、 震动提示将报警信息告 知父母。 说 明 书 CN 202078399 U CN 202078404 U5/6 页 7 0048 如图 6, 所述的红外体温检测单元包括红外体温传感器 MLX90614, 红外。
30、体温传感 器 MLX90614 的信号输出端 MLXSCL 管脚 (4 脚) 、 MLXSDA(3 脚) 分别连接第一微处理器 CPU1 的红外体温检测信号输入端 MLXSCK(43 脚) 、 MLXSDA(18 脚) 。使用红外体温检测单元检 测婴儿体温时, 按下图 6 中的检测按钮 START, 该检测按钮 START 连接在第一微处理器 CPU1 的 19 脚与红外体温传感器 MLX90614 的 5 脚 (DGND, 即接地) 之间, 第一微处理器 CPU1 的红 外体温检测信号输入端处理体温数据并在第一显示单元上显示, 同时, 第一微处理器 CPU1 将该信息通过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发送。
31、到手持机上, 手持机中的第二显示单元也进行输出显 示。 0049 所述的彩灯及感光照明单元包括彩灯部分和感光、 照明部分 ; 彩灯部分如图 7a, 包括多个彩灯 FLGRED1、 FLGRED2 和外部备用彩灯, 第一微处理器 CPU1 的彩灯信号输出端 FLASH_LED 管脚 (50 脚) 控制彩灯 FLGRED1、 FLGRED2 的亮灭 ; 第一微处理器 CPU1 的备用彩 灯输出端 COLUR_LED(49 脚) 通过控制开关三极管 Q1 和继电器 J1-1, 使外部备用彩灯开启 或关闭, 外部备用彩灯图中未示出, 外部备用彩灯的一端连接继电器J1-1线圈的2脚, 外部 备用彩灯另一。
32、端接地 ; 第一微处理器 CPU1 检测到婴儿有活动信息后, 由第一微处理器 CPU1 的控制输出端 FLASH_LED 管脚、 COLUR_LED 管脚驱动彩灯发光, 及时抚慰婴儿 ; 0050 如图 7b, 感光、 照明部分包括感光器件 LTD1 和照明灯 LDLAMP(照明灯 LDLAMP 见 图 7a) ; 感光器件 LTD1(采用光敏二极管) 的正极连接第一微处理器 CPU1 的感光信号输入 端 LIGHG_IN 管脚, 感光器件 LTD1 实时检测环境亮度并传送给第一微处理器 CPU1 的感光信 号输入端LIGHG_IN管脚, 如果环境亮度低于第一微处理器CPU1设定的最低值, 第。
33、一微处理 器 CPU1 的照明控制信号输出端 LAMP(51 脚) 变成低电平, 使得照明灯 LDLAMP 回路上电工 作, 在父母赶过来时方便照顾婴儿。 0051 图 8a 为图 1 中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原理图, 图 8b 为手持机部分的第二无线通信单 元原理图, 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和第二无线通信单元用来完成信息采集器和手持机之间的无 线通讯。 第一无线通讯单元包括无线通信器 (型号为APC240) , 其供电端VCC+3v、 GND分别连 接至电源 DVCC、 DGND, 无线通信单元的模式设置管脚 SET_A、 SET_B 以及其数据输入输出管 脚 RXD、 TXD、 指示管脚 AUX 分别。
34、连接至第一微处理器 CPU1 的 SET_WLAND、 SET_WLBAND、 TXD1、 RXD1 、 INDEX_WLHD 管脚。 0052 第二无线通讯单元包括无线通信器 (型号为 APC240) , 其供电端 VCC+3v、 GND 分别 连接至电源 DVCC、 DGND, 其模式设置管脚 SET_A、 SET_B 以及其数据输入输出管脚 RXD、 TXD 分别连接至第二微处理器 CPU2 的 SET_WIA、 SET_WIB、 TXD0、 RXD0 管脚。 0053 当有数据需要传给手持机时, 第一微处理器 CPU1 的 TXD1 脚传给第一无线通信单 元, 由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发送至。
35、第二无线通信单元, 经过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中的无线通信 器的 RXD 管脚传给第二微处理器 CPU2 的 RXD1 管脚, 从而完成信息采集器与手持机的无线 通信。 0054 当由手持机发送数据时, 则由第二微处理器 CPU2 的 TXD 脚传给第二无线通信单 元, 由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发送至第一无线通信单元, 经过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中无线通信器 的 RXD 管脚传给第一微处理器 CPU1 的 RXD1 管脚, 从而完成与信息采集器的无线通信。 0055 所述信息采集器的语音安抚单元见图 9a, 包括语音驱动芯片 VOICE(型号 WT588D) 、 喇叭 SP1, 语音驱动芯片 VOICE 的管脚。
36、 P01、 P02、 P03 分别连接第一微处理器 CPU1 说 明 书 CN 202078399 U CN 202078404 U6/6 页 8 的管脚 PA7、 PA5、 PA6, 语音驱动芯片 VOICE 的管脚 PWM+、 PWM- 通过接插件 VAR-VOICE 连接 喇叭 SP1。 0056 如图 9b : 手持机的语音提示部分包括语音驱动芯片 VOICE(型号 WT588D) 、 喇叭 SP1, 语音驱动芯片 VOICE 的管脚 P01、 P02、 P03、 BUSY、 RESET 分别连接第二微处理器 CPU2 的管脚 PA7、 PA5、 PA6、 BUSY、 RESET_V,。
37、 语音驱动芯片 VOICE 的管脚 PWM+、 PWM- 通过接插件 VAR-VOICE 连接喇叭 SP1。 0057 震动提示单元包括震动器 MOTOR、 开关三极管 Q1, 开关三极管 Q1 的基极连接第二 微处理器CPU2的WAVE脚, 开关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震动器MOTOR的负极, 震动器MOTOR 的正极连接电源 DVCC, 开关三极管 Q1 的发射极接地。 0058 蜂鸣提示单元包括蜂鸣器BELL、 开关三极管BEEPQN1, 开关三极管BEEPQN1的基极 连接二微处理器 CPU2 的 BEEP 脚, 开关三极管 BEEPQN1 的集电极连接蜂鸣器 BEL 的一个管 脚, 蜂。
38、鸣器 BELL 的另一个管脚连接电源 DVCC, 开关三极管 BEEPQN1 的发射极接地。 0059 当信息采集器检测到婴儿有活动信息时, 由其第一微处理器 CPU1 控制语音安抚 单元播放事先录制好的安抚音乐 ; 同时, 手持机接收到相应信息后, 由第二微处理器判断婴 儿具体状态, 并通过控制语音提示部分播放婴儿的状态信息, 同时驱动震动和蜂鸣提示输 入端来进行震动、 蜂鸣提示, 以更好的提示父母。 0060 如图 10, 手持机的按键输入单元包括四个独立按键, 其中按键 SET_S1: 用来控制 照明灯, 当需要打开照明灯时, 只需按下该键就可以打开照明灯 LDLAMP, 再次按下即可关。
39、 闭 ; 按键 SET_S2: 用来控制彩灯 FLASH_LED, 当需要打开彩灯时, 只需按下该键就可以打开 彩灯 FLGRED1、 FLGRED2, 再次按下即可关闭 ; 按键 SET_S3: 用来控制外接的备用彩灯, 当需 要打开外接的备用彩灯时, 只需按下该键就可以打开外接备用彩灯, 再次按下即可关闭 ; 按 键 SET_S4: 用来控制语音安抚单元的工作, 当需要语音安抚单元工作时, 只需按下该键就 可以控制语音安抚单元上电工作, 再次按下即可关闭 ; 按键 SET_S1、 SET_S2、 SET_S3、 SET_ S4 的第一端均连接地线 DGND, 按键 SET_S1、 SET_。
40、S2、 SET_S3、 SET_S4 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 二微处理器 CPU2 管脚 PAR_SET、 PAR_UP、 PAR_DOWN、 PAR_ENT。当父母想人工控制信息采集 器端语音安抚、 彩灯、 照明灯时, 就可以通过相应的按键来控制。 当相应按键被按下, 第二微 处理器 CPU2 处理该按键信息, 再由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发出相应控制命令实现远距离控制 信息采集器。 0061 信息采集器的第一显示单元如图 11a, 包括第一显示器 J_OLED1, 第一显示器 J_ OLED1 的 1、 2 脚分别连接至电源 DVCC、 接地端 DGND, 第一显示器 J_OLED1 的 315 脚分。
41、别连 接至第一微处理器 CPU1 的 OLED_D1、 OLED_D0、 OLED_D3、 OLED_D2、 OLED_D5、 OLED_D4、 OLED_ D7、 OLED_D6、 OLED_E_RD、 OLED_WR、 OLED_D/C、 OLED_RES、 OLED_CS 管脚, 由第一微处理器 CPU1 控制第一显示器 J_OLED1 将婴儿相应信息显示出来。 0062 如图 11b, 手持器的第二显示单元包括第二显示器 J_OLED2 ; 第二显示器 J_OLED2 的 1、 2 脚分别连接至电源 DVCC、 接地端 DGND, 第二显示器 J_OLED2 的 315 管脚分别连接至。
42、 第二微处理器 CPU2 的 OLED_D1、 OLED_D0、 OLED_D3、 OLED_D2、 OLED_D5、 OLED_D4、 OLED_D7、 OLED_D6、 OLED_E_RD、 OLED_WR、 OLED_D/C、 OLED_RES、 OLED_CS 管脚。第二无线通信单元 接收的婴儿状态数据经过第二微处理器 CPU2 处理后, 由第二微处理器 CPU2 控制第二显示 器 J_OLED2 将婴儿相应信息显示出来。 说 明 书 CN 202078399 U CN 202078404 U1/17 页 9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78399 U CN 202078。
43、404 U2/17 页 10 图 2a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78399 U CN 202078404 U3/17 页 11 图 2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78399 U CN 202078404 U4/17 页 12 图 3a 图 3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78399 U CN 202078404 U5/17 页 13 图 3c 图 4a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78399 U CN 202078404 U6/17 页 14 图 4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78399 U CN 202078404 U7/17 页 15 图 4c 。
44、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78399 U CN 202078404 U8/17 页 16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78399 U CN 202078404 U9/17 页 17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78399 U CN 202078404 U10/17 页 18 图 7a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78399 U CN 202078404 U11/17 页 19 图 7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78399 U CN 202078404 U12/17 页 20 图 8a 图 8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78399 U CN 202078404 U13/17 页 21 图 9a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78399 U CN 202078404 U14/17 页 22 图 9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78399 U CN 202078404 U15/17 页 23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78399 U CN 202078404 U16/17 页 24 图 11a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78399 U CN 202078404 U17/17 页 25 图 11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78399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