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针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功能性针柄.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3417211 B (45)授权公告日 2015.01.28 CN 103417211 B (21)申请号 201310307708.7 (22)申请日 2013.07.17 A61B 5/0492(2006.01) (73)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地址 310009 浙江省杭州市解放路 88 号浙 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72)发明人 尹厚民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33216 代理人 张慧英 CN 203483419 U,2014.03.19, US 2005/0148941 A1,2005.07.07, WO 98/22。
2、021 A1,1998.05.28, US 7643861 B2,2010.01.05, CN 103140252 A,2013.06.05, CN 201161030 Y,2008.12.10, CN 201399129 Y,2010.02.10, (54) 发明名称 功能性针柄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功能 性针柄, 包括 : 内置针管 (1) 、 连接头 (2) 、 持手部 (3) 、 针座部 (4) ; 所述持手部 (3) 呈多边体结构, 内置针管 (1) 通过连接头 (2) 与持手部 (3) 的上 底面连接, 持手部 (3)的下底面与针座部 (4)连 接, 。
3、持手部 (3) 其中一棱角线 (5) 被标记颜色, 此 棱角线 (5) 方向与针尖斜切面方向一致 ; 针座部 (4) 呈立方体结构, 针座部 (4) 底部有一色带标记 区 (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 能够快速、 精确 定位电生理信号位置, 解决新手经验不足导致定 位不准的问题,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有效避免医 务人员意外刺伤手指事件的发生、 避免感染 ; 多 棱角的结构使得针柄在倾斜面上不易滚动。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张玲玲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
4、页 附图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3417211 B CN 103417211 B 1/1 页 2 1. 功能性针柄,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内置针管 (1)、 连接头 (2)、 持手部 (3)、 针座部 (4) ; 所述持手部 (3) 呈多边体结构, 内置针管 (1) 通过连接头 (2) 与持手部 (3) 的上底面连接, 持手部 (3) 的下底面与针座部 (4) 连接, 持手部 (3) 其中一棱角线 (5) 被标记颜色, 此棱角 线(5)方向与针尖斜切面方向一致 ; 针座部(4)呈立方体结构, 针座部(4)底部有一色带标 记区 (6)。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功能性针柄,。
5、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持手部 (3) 为六角螺帽型, 每 旋转过一个侧面, 则内置针管 (1) 旋转角度为 60。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功能性针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持手部 (3) 为八角螺帽型, 每 旋转过一个侧面, 则内置针管 (1) 旋转角度为 45。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功能性针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座部 (4) 为立方体, 呈立方 体型的针座部 (4) 与针导联线的连接部对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能性针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座部(4)底部四分之一处有 一色带标记区 (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能性针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座部(4)底部三。
6、分之一处有 一色带标记区 (6)。 7. 根据权利要求 1-6 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功能性针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色带标记区 (6) 的颜色可为红色、 绿色、 蓝色, 不同颜色的色带标记区标识不同规格与型号的针电极。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417211 B 2 1/3 页 3 功能性针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功能性针柄, 是一种医用注射使用或检测电 生理信号的针电极的针柄, 特别适用于在针刺肌电图定位和记录神经电生理信号方面。 背景技术 0002 针刺肌电图通过描述神经肌肉单位活动的生物电流, 来判断神经肌肉所处的功能 状态, 可以帮助区别病变系肌原。
7、性或是神经原性, 对于神经根压迫的检查具有独特的价值, 在临床辅助诊断中逐步推广。 针刺肌电图检测需要用到专用针电极, 专用针电极使用频繁, 据统计, 肌电图检查工作人员因使用针电极不当而导致感染的几率较高, 其原因主要是现 有的针电极拆卸不方便, 当用力过大或角度偏离, 就容易导致针尖扎入手指造成感染 ; 同时 对于操作经验不足的医务人员, 准确、 快速寻找到电生理信号的位置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践、 累积经验。因此急需一种方便拆卸, 使用安全度高的功能性针柄。 0003 国内也有单位和个人就此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和改良, 如 : ZL : 200820018675.9,“一 种新型医用注射针头” 和。
8、 ZL : 200920024929.2,“一种医用注射针头” ; 两者虽然设计结构简 单, 但前者只体现了避免针体折断的功能, 而后者只体现了拆卸方便的功能。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的不足之处, 目的在于提供功能性针柄, 提供一种在临床使用 过程中既能迅速精确地对电生理信号位置进行定位, 又能方便针电极的插拔和拆卸等检测 必备动作流程, 从而能有效避免医务人员意外针刺手指事件的发生和感染的危险。 0005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 : 功能性针柄, 包括 : 内置针管、 连接 头、 持手部、 针座部 ; 所述持手部呈多边体结构, 内置针管通过连接头与持手部的上底面连。
9、 接, 持手部的下底面与针座部连接, 持手部其中以棱角线被标记颜色, 此棱角线方向与针尖 斜切面方向一致 ; 针座部呈立方体结构, 针座部底部有一色带标记区。 0006 作为优选, 所述持手部为六角螺帽型, 每旋转过六角螺帽型的持手部的一个侧面, 则内置针管旋转角度为 60。 0007 作为优选, 所述持手部为八角螺帽型, 每旋转过八角螺帽型的持手部的一个侧面, 则内置针管旋转角度为 45。 0008 作为优选, 所述针座部为立方体, 呈立方体型的针座部与针导联线的连接部对接。 0009 作为优选, 所述针座部底部四分之一处有一色带标记区。 0010 作为优选, 所述针座部底部三分之一处有一色。
10、带标记区。 0011 作为优选, 所述色带标记区的颜色可为红色、 蓝色、 蓝色, 不同颜色的色带标记区 标识不同规格与型号的针电极。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 1、 通过旋转持手部读取内置针管的旋转角度, 能够快速、 精确定位生理信号位置, 解决新手经验不足定位不准的问题,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2、 本发明 针柄可以通过固定捏持持手部将内置针管从肌肉中拔出, 同时可快捷地从针导联线上装载 说 明 书 CN 103417211 B 3 2/3 页 4 和拆卸针电极从而有效避免医务人员意外刺伤手指时间的发生、 避免感染 ; 3、 本使用新型 结构简单、 成本低廉、 安全性高, 多边形、。
11、 多棱角的结构使得针柄在倾斜面上不易滚动 ; 4、 通 用性和兼容性强, 可方便应用于各类性质和用途的针尖探测和定位辅助功能。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是本发明实施例 1 的立体图 ; 0014 图 2 是本发明实施例 1 的正视图 ; 0015 图 3 是本发明实施例 1 的俯视图 ; 0016 图 4 是本发明实施例 1 的仰视图 ; 0017 图中 : 1、 内置针管 ; 2、 连接头 ; 3、 持手部 ; 4、 针座部 ; 5、 棱角线 ; 6、 色带标记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 此 : 0019 实施例。
12、 1 : 如图 1 至图 4 所示, 功能性针柄, 包括 : 内置针管 1、 半圆形的连接头 2、 六角螺帽型的持手部 3、 立方体的针座部 4 ; 内置针管 1 通过连接头 2 与持手部 3 的上底面 连接, 持手部 3 的一棱角线 5 被标记为红色, 该棱角线 5 方向与内置针管 1 上的针尖斜切面 方向一致 ; 持手部 3 的下底面与针座部 4 连接, 针座部 4 采用立方体型的结构后, 可以起到 防滑作用及在斜面上的制动性。 针座部4底部四分之一处有一蓝色的色带标记区6, 该色带 标记区 6 表示针电极的规格为小型针电极。 0020 目前持手部是细小圆柱型的针电极针柄, 医务人员戴手套。
13、捏持针柄时难以拔插和 旋转针电极, 而且针电极放置在倾斜面上容易滚动遗失。本发明的功能性针柄采用六角螺 帽型的持手部 3 和立方体的针座部 4, 由于棱角线 5 的原因能够在倾斜面上提供支撑点, 使 功能性针柄不易滚动。红色的棱角线 5 方向与针尖斜切面方向一致, 医务人员能够快速标 记起始角度和方向, 六角螺帽型的持手部 3 每旋转过一个侧面, 则内置针管 1 旋转角度为 60, 无需依赖经验来搜索电生理信号, 同时搜索更精确、 快捷。针座部 4 呈立方体型, 其 底端四分之一处有一呈蓝色的色带标记区 6, 立方体型的针座部 4 起到防滑防滚动的作用, 医务人员在捏持针座部 4 时更加稳定,。
14、 色带标记区 6 能够起到辨别不同针电极的规格和型 号, 同时在与针导联线的连接部对接时, 通过观察色带标记区 6 是否没过来判断安装到位 情况。 0021 使用时, 用手捏住持手部 3, 将立方体型的针座部 4 与针导联线的连接部对接, 当 针座部 4 插入连接部的部分没过色带标记区 6 时则对接成功 ; 然后捏持持手部 3, 保持持针 姿势将内置针管 1 刺入需要检测的肌肉中, 持手部 3 标有红色标记的棱角线 5 为起始角度, 通过顺时针旋转或是逆时针旋转来搜索特定的电生理信号, 每旋转过六角螺帽型的持手部 3 的一个侧面记为 60; 当电生理信号采集完毕后, 用手捏持持手部 3 将功能。
15、性针柄从肌肉 中拔出, 将功能性针柄套入相应的针套管中后再把针座部 4 从连接部上拆卸下来。 0022 实施例2 :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持手部3为八角螺帽型, 持手部3每 旋转过一个侧面, 则内置针管 1 旋转角度为 45。 0023 本发明的持手部3与针座部4采用多棱角结构, 区别于目前大部分的针电极针柄, 说 明 书 CN 103417211 B 4 3/3 页 5 能够有效防止针电极在倾斜面上滚动遗失, 捏持针柄更加稳定 ; 标有颜色的棱角线 5 能够 快速确定起始旋转角度, 多角螺帽型持手部 3 每旋转一个侧面则角度固定可测, 比目前以 经验性旋转角度来搜索电生理信号更。
16、精准 ; 针座部 4 底下划有的色带标记区 6 既可以来区 别不同针电极的规格和型号, 同时在安装时可观察是否没过色带标记区 6 来判断安装是否 到位, 本发明的功能性针柄通用性和兼容性强, 可方便应用于各类性质和用途的针尖探测 和定位辅助功能。 0024 以上的所述乃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 若依本发明的构想所 作的改变, 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附图所涵盖的精神时, 仍应属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3417211 B 5 1/3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17211 B 6 2/3 页 7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17211 B 7 3/3 页 8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17211 B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