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髋关节偏心距及肢体延长长度测量仪.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8069846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2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04260.2

申请日:

20090706

公开号:

CN101632586B

公开日:

201105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5/107

主分类号:

A61B5/107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发明人:

陈光兴,何锐,杨柳,彭旭

地址:

400038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30号

优先权:

CN200910104260A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郭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髋关节偏心距及肢体延长长度测量仪,“L”形肢体长度测量杆(4)带刻度的长直段经第一十字连接头(3)与带刻度的指针(5)固定相连,“L”形肢体长度测量杆(4)短直段经第二十字连接头(6)与偏心距测量杆(2)一端连接固定相连,偏心距测量杆(2)另一端通过万向连接头(7)固定连接定位克氏针(1);所述带刻度的指针(5)的针尖朝向定位克氏针(1)所在一侧。本发明测量准确,改变既往测量器只能针对肢体长度进行测量的局限,同时获取两个重要测量数据;填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偏心距测量无法实现之空白;方便拆卸,不影响手术视野的操作,节约手术时间。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髋关节偏心距及肢体延长长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克氏针(1)、偏心距测量杆(2)、十字连接头、“L”形肢体长度测量杆(4)、带刻度的指针(5)、万向连接头(7),其中所述“L”形肢体长度测量杆(4)带刻度的长直段经第一十字连接头(3)与带刻度的指针(5)固定相连,所述“L”形肢体长度测量杆(4)短直段经第二十字连接头(6)与偏心距测量杆(2)一端固定相连,该偏心距测量杆(2)另一端通过万向连接头(7)固定连接定位克氏针(1),所述万向连接头(7)上部横向开有通孔,该通孔内穿设的定位克氏针(1)由锁紧螺母固定,该万向连接头(7)下部侧面嵌入有圆球(7a),该圆球(7a)一部分位于万向连接头(7)外连接偏心距测量杆(2)由锁紧螺母固定;所述定位克氏针(1)的针尖和偏心距测量杆(2)分别位于万向连接头(7)两侧,所述带刻度的指针(5)的针尖朝向定位克氏针(1)所在一侧;所述第二十字连接头(6)左右和前后端面之间均开有通孔,所述偏心距测量杆(2)穿设在第二十字连接头(6)左右端面之间所开的通孔内由锁紧螺母固定,所述“L”形肢体长度测量杆(4)短直段穿设在第二十字连接头(6)前后端面之间所开的通孔内由锁紧螺母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髋关节偏心距及肢体延长长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十字连接头(3)纵向和横向均开有通孔,所述“L”形肢体长度测量杆(4)长直段穿设在第一十字连接头(3)纵向所开的通孔内由锁紧螺母固定,所述带刻度的指针(5)穿设在第一十字连接头(3)横向所开的通孔内由锁紧螺母固定。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骨科手术用测量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用于测定偏心距和肢体延长长度的测量仪。 

背景技术

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对于患者已短缩的肢体进行适度的延长,对恢复患者双下肢等长,确保患者术后正常行走,延长人工假体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术中恢复患者正常偏心距,能够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外展肌力,同时减少假体力学载荷,降低远期假体松动率。 

然而,目前,尚没有相应的手术器械能完成偏心距的测量,所有手术中对于偏心距的恢复均依靠术者的肉眼判断,准确率极低。术后如果假体偏心距小于健侧,患者行走时外展肌力臂减少,需要外展肌(臀中肌、臀小肌)施予更大的力量才能在行走中保持身体的平衡。而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其外展肌由于长时间的跛行已明显萎缩,因此在术后难以满足行走时对外展肌力的要求,术后相当长时间内仍残留跛行步态。同时,在术后长时间的行走中,由于外展肌力的增加,作用于髋臼假体和传导到股骨柄假体上的力量增加,增加了假体远期松动率,导致人工关节置换术失败。随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应用的不断增多,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术后患者偏心距的恢复,希望通过可量化的手术操作方式实现这一目标,提高手术疗效的内在要求强烈而且迫 切。 

而对于延长肢体长度,术中常用的方法包括:(1)术者于屈髋屈膝位,确保双侧髌骨对等前提下,实用手掌横指进行测量;此方法受到患者骨盆大小、肥胖程度、髋关节活动度等多因素干扰,髋关节由于上述因素导致内收外展位置的变化产生长度误差;准确率低(2)采用骨盆上的一个点和股骨上的一个点预先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采用不同试模进行肢体延长时再次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看是否于术前测量得出的增量相一致,但是不足之处在于这两个点之间的距离连线并没有平行于下肢的长轴,形成成角位移,测量数据不能准确的反映出肢体延长的真实长度。因此现有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测量肢体长度方法被证明是错误的,而且没有方法测定患者偏心距的变化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测量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偏心距数据,亦能同时测量肢体长度变化数据的测量仪。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髋关节偏心距及肢体延长长度测量仪,其关键在于:包括定位克氏针、偏心距测量杆、十字连接头、“L”形肢体长度测量杆、带刻度的指针、万向连接头,其中所述“L”形肢体长度测量杆带刻度的长直段经第一十字连接头与带刻度的指针固定相连,所述“L”形肢体长度测量杆短直段经第二十字连接头与偏心距测量杆一端固定相连,该偏心距测量杆另一端通过万向连接头固定连接定位克氏针;所述万向连接头上部横向开有通孔,该通孔内穿设定位克氏针由锁紧螺母固定,该万向连接头下部侧面嵌入有圆球,该圆球一部分位于万向连接头外连接偏心距测量杆由锁紧螺母固定;所述定位克氏针针尖和偏心距测量杆分别位于万向连接头两侧,所述带刻度的指针的针 尖朝向定位克氏针所在一侧。定位克氏针钻入髋臼上缘骨性结构最高点处,固定在盆骨上,定位克氏针固定,松开锁紧螺母,连接头可以在定位克氏针上移动到需要的位置再有锁紧螺母固定。同时万向连接头内的圆球可以在万向连接头滚动,与圆球连接的偏心距测量杆可以多个方向调整,调整到位后用锁紧螺母固定。定位克氏针在钻入的时候如果打偏,利用万向连接头来调节偏心距测量杆的角度,非常的方便。不会像以前还需要从新再打,一直到打正为止。然后在股骨头上做有标记进行两点之间偏心距和延长长度的距离,由于定位克氏针盆骨上的固定点和股骨标记点之间不在一个平面上,所以在对偏心距和延长长度进行测量时,通过调节“L”形肢体长度测量杆短直径端在第一连接头的位置,相当于调整三维立体结构中z轴的距离,实现测量真实的x轴y轴距离,x轴上偏移的距离是偏心距;y轴上偏移的距离是肢体延长的长度。术前先调节好各个连接头与测量杆的角度位置固定。标记好与万向连接头的固定位置,将定位克氏针留在盆骨上,其他取下。术后万向连接头再连接上定位克氏针,调节到术前标志的位置,调整“L”形肢体长度测量杆短直径端在第一连接头的位置,让带刻度的指针与股骨头上标记的点在同一平面内,测量偏心距通过调整第一连接头在偏心距测量杆位置或者调节带刻度的指针在第二连接头的位置,然后记录术前位置刻度和术后位置刻度计算它们相减的差就是偏心距;测量肢体延长长度通过调整第二连接头在“L”形肢体长度测量杆的位置,然后记录术前的位置刻度和术后位置刻度计算他们相减得差就是肢体延长距离。 

上述第二十字连接头左右和前后端面之间均开有通孔,所述偏心距测量杆穿设在第二十字连接头左右端面之间所开的通孔内由锁紧螺母固定,所述“L”形肢体长度测量杆短直段穿设在第二十字连接头前后端面之间所开的通孔内由锁紧螺母固定。松开锁紧螺母方便偏心距测量杆和“L”形肢体长度测量杆在连接头内的调节和测量,调整到位后用锁紧螺母固定。 

上述第一十字连接头纵向和横向均开有通孔,所述“L”形肢体长度测量杆长直段穿设在第一十字连接头纵向所开的通孔内由锁紧螺母固定,所述带刻度的指针穿设在第一十字连接头横向所开的通孔内由锁紧螺母固定。松开锁紧螺母方便“L”形肢体长度测量杆和带刻度的指针在连接头内的调节和测量,调整到位后用锁紧螺母固定。设计中带刻度的指针和普通接头之间通用,“L”形肢体长度测量杆和偏心距测量杆为统一直径,十字连接头之间相互转换方便。 

有益效果:本发明测量准确,改变既往测量器只能针对肢体长度进行测量的局限,同时获取两个重要测量数据;填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偏心距测量无法实现之空白;方便拆卸,不影响手术视野的操作,节约手术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图4是图3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一种髋关节偏心距及肢体延长长度测量仪,由定位克氏针1、偏心距测量杆2、十字连接头、“L”形肢体长度测量杆4、带刻度的指针5、万向连接头7组成,其中所述“L”形肢体长度测量杆4带刻度的长直段经第一十字连接头3与带刻度的指针5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十字连接 头3纵向和横向均开有通孔,所述“L”形肢体长度测量杆4长直段穿设在第一十字连接头3纵向所开的通孔内由锁紧螺母固定,所述带刻度的指针5穿设在第一十字连接头3横向所开的通孔内由锁紧螺母固定。所述“L”形肢体长度测量杆4短直段经第二十字连接头6与偏心距测量杆2一端连接固定相连,所述第二十字连接头6左右和前后端面之间均开有通孔,所述偏心距测量杆2穿设在第二十字连接头6左右端面之间所开的通孔内由锁紧螺母固定,所述“L”形肢体长度测量杆4短直段穿设在第二十字连接头6前后端面之间所开的通孔内由锁紧螺母固定。该偏心距测量杆2另一端通过万向连接头7固定连接定位克氏针1;所述万向连接头7上部横向开有通孔,该通孔内穿设定位克氏针1由锁紧螺母固定,该万向连接头7下部侧面嵌入有圆球7a,该圆球7a一部分位于万向连接头7外连接偏心距测量杆2。所述定位克氏针1针尖和偏心距测量杆2分别位于万向连接头7两侧,所述带刻度的指针5的针尖朝向定位克氏针1所在一侧。 

工作原理:先将定位克氏针1钻入髋臼上缘骨性结构最高点处,固定在盆骨上,定位克氏针固定,松开锁紧万向连接头7的圆球7a调节偏心距测量杆2的角度,然后松开第二十字连接头6和第一十字连接头3的锁紧螺母进行调节,将带刻度的指针5针尖调整到抵住股骨,做上标记。记录偏心距测量杆2和“L”形肢体长度测量杆4上连接头所在的刻度。同时记录万向连接头7在定位克氏针1的位置,然后松开万向连接头7上锁紧定位克氏针1的锁紧螺母,将整个测量仪取下,只留下定位克氏针1。手术后万向连接头7再连接上定位克氏针1调整在到上次取下所记录的位置,(由于术后髋臼和盆骨除开纵、横的位移,还有前后的位移,所以要先消除前后的位移才会消除测量纵、横位移即肢体延长 和偏心距)。调节第二十字连接头6在偏心距测量杆2的位置,调整第一十字连接头3在“L”形肢体长度测量杆4上的位置,同时调节“L”形肢体长度测量杆4短直段在第二十字连接头6的位置,使得带刻度的指针5与上次盆骨上标记点在同一平面内,带刻度的指针5再次抵住上次在盆骨的标记点。记录下第二十字连接头6在偏心距测量杆2的位置刻度;第一十字连接头3在“L”形肢体长度测量杆4上的位置刻度,减去上次的所在的位置刻度之差就是测得的肢体延长和偏心距的距离。 

一种髋关节偏心距及肢体延长长度测量仪.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髋关节偏心距及肢体延长长度测量仪.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髋关节偏心距及肢体延长长度测量仪.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髋关节偏心距及肢体延长长度测量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髋关节偏心距及肢体延长长度测量仪.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632586 B (45)授权公告日 2011.05.04 CN 101632586 B *CN101632586B* (21)申请号 200910104260.2 (22)申请日 2009.07.06 A61B 5/107(2006.01) (73)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 一附属医院 地址 400038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 30 号 (72)发明人 陈光兴 何锐 杨柳 彭旭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代理人 郭云 US 6645214 B2,2003.11.11, 全文 . CN 201426719 Y,20。

2、10.03.24, 权利要求 1. CN 100463650 C,2009.02.25, 全文 . (54) 发明名称 一种髋关节偏心距及肢体延长长度测量仪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髋关节偏心距及肢体延长 长度测量仪,“L” 形肢体长度测量杆 (4) 带刻度 的长直段经第一十字连接头 (3) 与带刻度的指针 (5) 固定相连,“L” 形肢体长度测量杆 (4) 短直段 经第二十字连接头 (6) 与偏心距测量杆 (2) 一端 连接固定相连, 偏心距测量杆 (2) 另一端通过万 向连接头(7)固定连接定位克氏针(1) ; 所述带刻 度的指针 (5) 的针尖朝向定位克氏针 (1) 所在一 侧。。

3、 本发明测量准确, 改变既往测量器只能针对肢 体长度进行测量的局限, 同时获取两个重要测量 数据 ; 填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偏心距测量无 法实现之空白 ; 方便拆卸, 不影响手术视野的操 作, 节约手术时间。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黄曦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 CN 101632586 B1/1 页 2 1. 一种髋关节偏心距及肢体延长长度测量仪,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定位克氏针 (1)、 偏心 距测量杆(2)、 十字连接头、“L” 形肢体长度测量杆(4)、 带刻度的指针(5)、 万。

4、向连接头(7), 其中所述 “L” 形肢体长度测量杆 (4) 带刻度的长直段经第一十字连接头 (3) 与带刻度的指 针 (5) 固定相连, 所述 “L” 形肢体长度测量杆 (4) 短直段经第二十字连接头 (6) 与偏心距 测量杆 (2) 一端固定相连, 该偏心距测量杆 (2) 另一端通过万向连接头 (7) 固定连接定位 克氏针 (1), 所述万向连接头 (7) 上部横向开有通孔, 该通孔内穿设的定位克氏针 (1) 由锁 紧螺母固定, 该万向连接头 (7) 下部侧面嵌入有圆球 (7a), 该圆球 (7a) 一部分位于万向连 接头 (7) 外连接偏心距测量杆 (2) 由锁紧螺母固定 ; 所述定位克。

5、氏针 (1) 的针尖和偏心距 测量杆 (2) 分别位于万向连接头 (7) 两侧, 所述带刻度的指针 (5) 的针尖朝向定位克氏针 (1) 所在一侧 ; 所述第二十字连接头 (6) 左右和前后端面之间均开有通孔, 所述偏心距测量 杆 (2) 穿设在第二十字连接头 (6) 左右端面之间所开的通孔内由锁紧螺母固定, 所述 “L” 形肢体长度测量杆(4)短直段穿设在第二十字连接头(6)前后端面之间所开的通孔内由锁 紧螺母固定。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髋关节偏心距及肢体延长长度测量仪,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第一十字连接头 (3) 纵向和横向均开有通孔, 所述 “L” 形肢体长度测量杆 (4)。

6、 长直段穿设 在第一十字连接头 (3) 纵向所开的通孔内由锁紧螺母固定, 所述带刻度的指针 (5) 穿设在 第一十字连接头 (3) 横向所开的通孔内由锁紧螺母固定。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632586 B1/3 页 3 一种髋关节偏心距及肢体延长长度测量仪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一种骨科手术用测量装置, 具体地说, 是一种用于髋关节置换手术中 用于测定偏心距和肢体延长长度的测量仪。 背景技术 0002 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 对于患者已短缩的肢体进行适度的延长, 对恢复患者 双下肢等长, 确保患者术后正常行走, 延长人工假体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 术中恢复 患者正常偏心。

7、距, 能够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外展肌力, 同时减少假体力学载荷, 降低 远期假体松动率。 0003 然而, 目前, 尚没有相应的手术器械能完成偏心距的测量, 所有手术中对于偏心距 的恢复均依靠术者的肉眼判断, 准确率极低。 术后如果假体偏心距小于健侧, 患者行走时外 展肌力臂减少, 需要外展肌(臀中肌、 臀小肌)施予更大的力量才能在行走中保持身体的平 衡。 而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 其外展肌由于长时间的跛行已明显萎缩, 因此在术后 难以满足行走时对外展肌力的要求, 术后相当长时间内仍残留跛行步态。 同时, 在术后长时 间的行走中, 由于外展肌力的增加, 作用于髋臼假体和传导到股骨柄假。

8、体上的力量增加, 增 加了假体远期松动率, 导致人工关节置换术失败。随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应用 的不断增多, 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术后患者偏心距的恢复, 希望通过可量化的手术操作方 式实现这一目标, 提高手术疗效的内在要求强烈而且迫 切。 0004 而对于延长肢体长度, 术中常用的方法包括 : (1) 术者于屈髋屈膝位, 确保双侧髌 骨对等前提下, 实用手掌横指进行测量 ; 此方法受到患者骨盆大小、 肥胖程度、 髋关节活动 度等多因素干扰, 髋关节由于上述因素导致内收外展位置的变化产生长度误差 ; 准确率低 (2) 采用骨盆上的一个点和股骨上的一个点预先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 采用不同试模。

9、进行 肢体延长时再次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 看是否于术前测量得出的增量相一致, 但是不足之 处在于这两个点之间的距离连线并没有平行于下肢的长轴, 形成成角位移, 测量数据不能 准确的反映出肢体延长的真实长度。 因此现有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测量肢体长度方法被证 明是错误的, 而且没有方法测定患者偏心距的变化数据。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测量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偏 心距数据, 亦能同时测量肢体长度变化数据的测量仪。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 一种髋关节偏心距及肢体延长长度测量仪, 其关键在于 : 包括定位克氏针、 偏心距测量杆、 十字连接头、“L” 形。

10、肢体长度测量杆、 带刻度的指针、 万向 连接头, 其中所述 “L” 形肢体长度测量杆带刻度的长直段经第一十字连接头与带刻度的指 针固定相连, 所述 “L” 形肢体长度测量杆短直段经第二十字连接头与偏心距测量杆一端固 定相连, 该偏心距测量杆另一端通过万向连接头固定连接定位克氏针 ; 所述万向连接头上 部横向开有通孔, 该通孔内穿设定位克氏针由锁紧螺母固定, 该万向连接头下部侧面嵌入 说 明 书 CN 101632586 B2/3 页 4 有圆球, 该圆球一部分位于万向连接头外连接偏心距测量杆由锁紧螺母固定 ; 所述定位克 氏针针尖和偏心距测量杆分别位于万向连接头两侧, 所述带刻度的指针的针 尖。

11、朝向定位 克氏针所在一侧。 定位克氏针钻入髋臼上缘骨性结构最高点处, 固定在盆骨上, 定位克氏针 固定, 松开锁紧螺母, 连接头可以在定位克氏针上移动到需要的位置再有锁紧螺母固定。 同 时万向连接头内的圆球可以在万向连接头滚动, 与圆球连接的偏心距测量杆可以多个方向 调整, 调整到位后用锁紧螺母固定。 定位克氏针在钻入的时候如果打偏, 利用万向连接头来 调节偏心距测量杆的角度, 非常的方便。不会像以前还需要从新再打, 一直到打正为止。然 后在股骨头上做有标记进行两点之间偏心距和延长长度的距离, 由于定位克氏针盆骨上的 固定点和股骨标记点之间不在一个平面上, 所以在对偏心距和延长长度进行测量时,。

12、 通过 调节 “L” 形肢体长度测量杆短直径端在第一连接头的位置, 相当于调整三维立体结构中 z 轴的距离, 实现测量真实的 x 轴 y 轴距离, x 轴上偏移的距离是偏心距 ; y 轴上偏移的距离 是肢体延长的长度。术前先调节好各个连接头与测量杆的角度位置固定。标记好与万向连 接头的固定位置, 将定位克氏针留在盆骨上, 其他取下。 术后万向连接头再连接上定位克氏 针, 调节到术前标志的位置, 调整 “L” 形肢体长度测量杆短直径端在第一连接头的位置, 让 带刻度的指针与股骨头上标记的点在同一平面内, 测量偏心距通过调整第一连接头在偏心 距测量杆位置或者调节带刻度的指针在第二连接头的位置, 然。

13、后记录术前位置刻度和术后 位置刻度计算它们相减的差就是偏心距 ; 测量肢体延长长度通过调整第二连接头在 “L” 形 肢体长度测量杆的位置, 然后记录术前的位置刻度和术后位置刻度计算他们相减得差就是 肢体延长距离。 0007 上述第二十字连接头左右和前后端面之间均开有通孔, 所述偏心距测量杆穿设在 第二十字连接头左右端面之间所开的通孔内由锁紧螺母固定, 所述 “L” 形肢体长度测量杆 短直段穿设在第二十字连接头前后端面之间所开的通孔内由锁紧螺母固定。 松开锁紧螺母 方便偏心距测量杆和 “L” 形肢体长度测量杆在连接头内的调节和测量, 调整到位后用锁紧 螺母固定。 0008 上述第一十字连接头纵向。

14、和横向均开有通孔, 所述 “L” 形肢体长度测量杆长直段 穿设在第一十字连接头纵向所开的通孔内由锁紧螺母固定, 所述带刻度的指针穿设在第 一十字连接头横向所开的通孔内由锁紧螺母固定。松开锁紧螺母方便 “L” 形肢体长度测量 杆和带刻度的指针在连接头内的调节和测量, 调整到位后用锁紧螺母固定。设计中带刻度 的指针和普通接头之间通用,“L” 形肢体长度测量杆和偏心距测量杆为统一直径, 十字连接 头之间相互转换方便。 0009 有益效果 : 本发明测量准确, 改变既往测量器只能针对肢体长度进行测量的局限, 同时获取两个重要测量数据 ; 填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偏心距测量无法实现之空白 ; 方 便拆卸。

15、, 不影响手术视野的操作, 节约手术时间。 0010 附图说明 0011 图 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 0012 图 2 是图 1 的 A 向视图 ; 0013 图 3 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 0014 图 4 是图 3 的右视图。 说 明 书 CN 101632586 B3/3 页 5 0015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 0017 如图 1、 图 2、 图 3 所示, 本发明一种髋关节偏心距及肢体延长长度测量仪, 由定位 克氏针 1、 偏心距测量杆 2、 十字连接头、“L” 形肢体长度测量杆 4、 带刻度的指针 5、 万向连 接头 7 组成,。

16、 其中所述 “L” 形肢体长度测量杆 4 带刻度的长直段经第一十字连接头 3 与带 刻度的指针 5 固定相连, 所述第一十字连接 头 3 纵向和横向均开有通孔, 所述 “L” 形肢体 长度测量杆 4 长直段穿设在第一十字连接头 3 纵向所开的通孔内由锁紧螺母固定, 所述带 刻度的指针 5 穿设在第一十字连接头 3 横向所开的通孔内由锁紧螺母固定。所述 “L” 形肢 体长度测量杆 4 短直段经第二十字连接头 6 与偏心距测量杆 2 一端连接固定相连, 所述第 二十字连接头 6 左右和前后端面之间均开有通孔, 所述偏心距测量杆 2 穿设在第二十字连 接头 6 左右端面之间所开的通孔内由锁紧螺母固定。

17、, 所述 “L” 形肢体长度测量杆 4 短直段 穿设在第二十字连接头 6 前后端面之间所开的通孔内由锁紧螺母固定。该偏心距测量杆 2 另一端通过万向连接头 7 固定连接定位克氏针 1 ; 所述万向连接头 7 上部横向开有通孔, 该 通孔内穿设定位克氏针 1 由锁紧螺母固定, 该万向连接头 7 下部侧面嵌入有圆球 7a, 该圆 球 7a 一部分位于万向连接头 7 外连接偏心距测量杆 2。所述定位克氏针 1 针尖和偏心距测 量杆 2 分别位于万向连接头 7 两侧, 所述带刻度的指针 5 的针尖朝向定位克氏针 1 所在一 侧。 0018 工作原理 : 先将定位克氏针 1 钻入髋臼上缘骨性结构最高点处。

18、, 固定在盆骨上, 定 位克氏针固定, 松开锁紧万向连接头 7 的圆球 7a 调节偏心距测量杆 2 的角度, 然后松开第 二十字连接头 6 和第一十字连接头 3 的锁紧螺母进行调节, 将带刻度的指针 5 针尖调整到 抵住股骨, 做上标记。记录偏心距测量杆 2 和 “L” 形肢体长度测量杆 4 上连接头所在的刻 度。 同时记录万向连接头7在定位克氏针1的位置, 然后松开万向连接头7上锁紧定位克氏 针1的锁紧螺母, 将整个测量仪取下, 只留下定位克氏针1。 手术后万向连接头7再连接上定 位克氏针 1 调整在到上次取下所记录的位置, ( 由于术后髋臼和盆骨除开纵、 横的位移, 还 有前后的位移, 所。

19、以要先消除前后的位移才会消除测量纵、 横位移即肢体延长 和偏心距 )。 调节第二十字连接头 6 在偏心距测量杆 2 的位置, 调整第一十字连接头 3 在 “L” 形肢体长 度测量杆 4 上的位置, 同时调节 “L” 形肢体长度测量杆 4 短直段在第二十字连接头 6 的位 置, 使得带刻度的指针5与上次盆骨上标记点在同一平面内, 带刻度的指针5再次抵住上次 在盆骨的标记点。记录下第二十字连接头 6 在偏心距测量杆 2 的位置刻度 ; 第一十字连接 头 3 在 “L” 形肢体长度测量杆 4 上的位置刻度, 减去上次的所在的位置刻度之差就是测得 的肢体延长和偏心距的距离。 说 明 书 CN 101632586 B1/4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632586 B2/4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632586 B3/4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632586 B4/4 页 9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