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煤干燥系统.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806116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3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83717.3

申请日:

2009.08.20

公开号:

CN101846441A

公开日:

2010.09.2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F26B 11/04申请日:20090820授权公告日:20110727终止日期:20140820|||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F26B 11/0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柏静柱变更后权利人:盐城市海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24002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盐湾村三组变更后权利人: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青墩镇全创路9号登记生效日:2012032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6B 11/04申请日:20090820|||公开

IPC分类号:

F26B11/04; F26B3/02; F26B21/00; F26B25/16; F26B25/02

主分类号:

F26B11/04

申请人:

柏静柱

发明人:

柏静柱

地址:

224002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盐湾村三组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褐煤干燥系统,该系统含有的三筒烘干机包括进风装置、复合式筒体、出料装置和驱动装置,进风装置含有外壳体、内壳体,内壳体穿装在外壳体中,外壳体上设有外筒掺风阀和外筒热电偶、外筒掺风阀与其相应的电动执行器相联,内壳体上设有中筒掺风阀和中筒热电偶,中筒掺风阀与其相应的电动执行器相联,该系统含有煤粉炉的出风口处设有内筒热电偶和内筒掺风阀,出料装置的出风口通过通风管道与旋风除尘器的进风口相联,旋风除尘器的出风口通过通风管道与布袋除尘器的进口相联,布袋除尘器的出料口和旋风除尘器的出料口与螺旋输送机的进料口相联,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与煤粉炉的磨煤喷粉装置的料仓相联。

权利要求书

1.  褐煤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含有煤粉炉、三筒烘干机、提升机、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和螺旋输送机,煤粉炉含有磨煤喷粉装置和燃烧室,燃烧室含有进煤口和出风口,磨煤喷粉装置的出煤口与燃烧室的进煤口相联,三筒烘干机含有进料管、进风装置、复合式筒体、出料装置和驱动装置,复合式筒体由三个从大到小不同直径的外筒体、中筒体和内筒体同心套装而成,复合式筒体的外筒体上设有轮带、该轮带安放在驱动装置的托轮上,出料装置设置在复合筒体的右端,进风装置含有外壳体、内壳体,内壳体穿装在外壳体中,外壳体上设有外筒掺风阀和外筒热电偶、外筒掺风阀与其相应的电动执行器相联,内壳体上设有中筒掺风阀和中筒热电偶,中筒掺风阀与其相应的电动执行器相联,进风装置的外壳体的左端与煤粉炉的出风口相联,进风装置的外壳体的右端与复合式筒体的外筒体的左端通过软接头相联且外筒体可相对于外壳体转动,进风装置的内壳体的右端与复合式筒体的中筒体的左端之间为迷宫结构连接,复合式筒体的内筒体左端部位于进风装置的内壳体中,煤粉炉的出风口处设有内筒热电偶和内筒掺风阀、内筒掺风阀与其相应的电动执行器相联,进料管下端位于复合式筒体的内筒体的左端内、其上端位于进风装置的外侧,进料管上端与提升机的出料口相联,三筒烘干机的出料装置含有出风口和出料口,出料装置的出风口通过通风管道与旋风除尘器的进风口相联,旋风除尘器的出风口通过通风管道与布袋除尘器的进口相联,布袋除尘器的出料口和旋风除尘器的出料口与螺旋输送机的进料口相联,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与煤粉炉的磨煤喷粉装置的料仓相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褐煤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筒烘干机的出料装置上设有防爆装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褐煤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上设有热电偶和排风阀,排风阀与其相应的电动执行器相联。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褐煤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炉的燃烧室的底部设有集灰装置。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褐煤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灰装置由集灰锥和卸灰阀构成,集灰锥设置在燃烧室的底部,卸灰阀设置在集灰锥的下部。

6.
  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褐煤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料三筒烘干机的出料装置的出料口的下方设有皮带输送机。

说明书

褐煤干燥系统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水量高的物料的干燥系统,尤其是一种褐煤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褐煤是我国主要煤炭资源之一,约占世界褐煤储量的16%,目前我国对褐煤的开发和利用水平很低。随着我国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对褐煤的开发和利用将越来越重要。褐煤与烟煤、无烟煤相比,褐煤的优势是价格较低,反应活性高,但其热值相对较低,含水量较高。因此褐煤的开发利用的关键之一是褐煤的干燥和提质技术的开发。目前国外普遍采用水蒸气干燥工艺对褐煤进行干燥,然后直接送至坑口电厂用于燃烧发电。与国外不同,我国坑口电厂数量少,大部分电厂远离煤矿。因此我国的煤炭资源开采后需要经过长途运输才能到达燃煤电厂,煤炭运输的半径较大。这对褐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运输成本和燃烧值方面考虑,褐煤需要在干燥后才能运输到电厂燃烧。美国开发的水蒸气干燥处理后的褐煤被称为K-燃料,没有解决褐煤自燃的问题,甚至使自燃的可能性增加。澳洲褐煤研究中心研究的机械热挤压技术,其处理效率极低,处理后的褐煤含水量仍较高。总体而言,目前对褐煤的干燥技术,不仅投资成本过高,而且其技术也不够成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褐煤干燥系统,该系统不仅对褐煤干燥的效率高,而且投资成本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褐煤干燥系统,该系统含有煤粉炉、三筒烘干机、提升机、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和螺旋输送机,煤粉炉含有磨煤喷粉装置和燃烧室,燃烧室含有进煤口和出风口,磨煤喷粉装置的出煤口与燃烧室的进煤口相联,三筒烘干机含有进料管、进风装置、复合式筒体、出料装置和驱动装置,复合式筒体由三个从大到小不同直径的外筒体、中筒体和内筒体同心套装而成,复合式筒体的外筒体上设有轮带、该轮带安放在驱动装置的托轮上,出料装置设置在复合筒体的右端,进风装置含有外壳体、内壳体,内壳体穿装在外壳体中,外壳体上设有外筒掺风阀和外筒热电偶、外筒掺风阀与其相应的电动执行器相联,内壳体上设有中筒掺风阀和中筒热电偶,中筒掺风阀与其相应的电动执行器相联,进风装置的外壳体的左端与煤粉炉的出风口相联,进风装置的外壳体的右端与复合式筒体的外筒体的左端通过软接头相联且外筒体可相对于外壳体转动,进风装置的内壳体的右端与复合式筒体的中筒体的左端之间为迷宫结构连接,复合式筒体的内筒体左端部位于进风装置的内壳体中,煤粉炉的出风口处设有内筒热电偶和内筒掺风阀、内筒掺风阀与其相应的电动执行器相联,进料管下端位于复合式筒体的内筒体的左端内、其上端位于进风装置的外侧,进料管上端与提升机的出料口相联,三筒烘干机的出料装置含有出风口和出料口,出料装置的出风口通过通风管道与旋风除尘器的进风口相联,旋风除尘器的出风口通过通风管道与布袋除尘器的进口相联,布袋除尘器的出料口和旋风除尘器的出料口与螺旋输送机的进料口相联,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与煤粉炉的磨煤喷粉装置的料仓相联。
所述三筒烘干机的出料装置上设有防爆装置。
所述燃烧室上设有热电偶和排风阀,排风阀与其相应的电动执行器相联。
所述煤粉炉的燃烧室的底部设有集灰装置。
所述集灰装置由集灰锥和卸灰阀构成,集灰锥设置在燃烧室的底部,卸灰阀设置在集灰锥的下部。
所料三筒烘干机的出料装置的出料口的下方设有皮带输送机。
由于采用煤粉炉产生的高温热风进入三筒烘干机内对褐煤进行干燥作业,同时通过旋风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收集到的煤粉经螺旋输送机输送到煤粉炉的磨煤喷粉装置中,由该装置将煤粉喷射到煤粉炉中,煤粉在该炉中进行燃烧产生的高温热风提供给三筒烘干机对褐煤进行烘干,从而实现了褐煤干燥和提质于一体的连续作业,因此上述褐煤干燥系统对褐煤干燥的效率高。由于该褐煤干燥系统的投资成本与国外处理能力相同产品的投资成本相比,仅为其二十分之一,因此投资成本低。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一种褐煤干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磨煤喷粉装置,2.出煤口,3.进煤口,4.燃烧室,5.出风口,6.内筒热电偶,7.内筒掺风阀,8.卸灰阀,9.集灰锥,10.内壳体,11.中筒掺风阀,12.中筒热电偶,13.热电偶,14.排风阀,15.电动执行器,16.提升机,17.进料管,18.外壳体,19.外筒掺风阀,20.外筒热电偶,21.外筒体,22.中筒体,23.内筒体,24.轮带,25.托轮,26.驱动装置,27.三筒烘机,28.出料装置,29.出料口,30.旋风除尘器,31.进风口,32.出风口,33.布袋除尘器,34.风机,35.螺旋输送装置,36.料仓,37.防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一种褐煤干燥系统含有煤粉炉、三筒烘干机27、提升机16、旋风除尘器30、布袋除尘器33和螺旋输送机35。煤粉炉含有磨煤喷粉装置1和燃烧室4。燃烧室4含有进煤口3和出风口5,磨煤喷粉装置1的出煤口2与燃烧室4的进煤口3相联。三筒烘干机27含有进料管17、进风装置、复合式筒体、出料装置28和驱动装置26。复合式筒体由三个从大到小不同直径的外筒体21、中筒体22和内筒体23同心套装而成。复合式筒体的外筒体21上设有轮带24、该轮带24安放在驱动装置26的托轮25上。出料装置28设置在复合筒体的右端。进风装置含有外壳体18、内壳体10,内壳体10穿装在外壳体18中。外壳体18上设有外筒掺风阀19和外筒热电偶20、外筒掺风阀19与其相应的电动执行器相联,这样不仅能够监测到外筒体21内的温度,而且当外筒体21内温度高于150℃时,控制装置控制外筒掺风阀19相应的电动执行器使外筒掺风阀19打开,将外筒体21内的温度保持在150℃。由于控制装置为现有技术,故不详述。内壳体10上设有中筒掺风阀11和中筒热电偶12,中筒掺风阀11与其相应的电动执行器相联,这样不仅能够监测到中筒体22内的温度,而且当中筒体22内温度高于200℃时,控制装置控制中筒掺风阀11相应的电动执行器使中筒掺风阀11打开,将中筒体22内的温度保持在200℃。进风装置的外壳体18的左端与煤粉炉的出风口5相联。进风装置的外壳体18的右端与复合式筒体的外筒体21的左端通过软接头相联且外筒体21可相对于外壳体18转动。进风装置的内壳体10的右端与复合式筒体的中筒体22的左端之间为迷宫结构连接。复合式筒体的内筒体23的左端部位于进风装置的内壳体10中。煤粉炉的出风口5处设有内筒电热电偶6和内筒掺风阀7、内筒掺风阀7与其相应的电动执行器相联,这样不仅能够监测到进入内筒体23的温度,而且当进入内筒体23的温度高于250℃时,控制装置控制内筒掺风阀7相应的电动执行器使内筒掺风阀7打开,将内进入筒体23的温度保持在250℃。进料管17的下端位于复合式筒体的内筒体23的左端内、其上端位于进风装置的外侧。进料管17的上端与提升机16的出料口相联。三筒烘干机27的出料装置28含有出风口和出料口,出料装置28的出风口通过通风管道与旋风除尘器30的进风口31相联,旋风除尘器30的出风口32通过通风管道与布袋除尘器33的进口相联。布袋除尘器33的出风口与风机34相联。旋风除尘器33的出料口和旋风除尘器30的出料口29与螺旋输送机35的进料口相联,螺旋输送机35的出料口与煤粉炉的磨煤喷粉装置1的料仓36相联。为加强安全生产,三筒烘干机27的出料装置28上设有防爆装置37。为控制燃烧室4内的温度,燃烧室4上设有热电偶13和排风阀14,排风阀14与其相应的电动执行器15相联。这样当燃烧室4内的温度高于300℃时,控制装置控制排风阀14相应的电动执行器15使排风阀14打开,将该室内的温度保持在300℃。为方便收集灰尘,煤粉炉的燃烧室4的底部设有集灰装置,该集灰装置由集灰锥9和卸灰阀8构成,集灰锥9设置在燃烧室4的底部,卸灰阀8设置在集灰锥9的下部。为方便运送物料,三筒烘干机27的出料装置28的出料口的下方设有皮带输送机,图中未示。工作时,在燃烧室4中引火燃烧后,磨煤喷粉装置1的出煤口2向燃烧室4中喷入煤粉进行燃烧产生的高温热风,从进风装置的外壳体18与内壳体10之间的通道进入复合筒体的外筒体21和中筒体22之间的空间中、从内壳体10与内筒体23左端部之间的通道进入复合筒体的中筒体22和内筒体23之间的空间中、从内筒体23的左端直接进入其内部。提升机16将褐煤提升到出料口,褐煤从该口进入进料管17中,褐煤再从进料管17的下端进入复合筒体的内筒体23左端的进料口,复合筒体在驱动装置26的带动下进行转动,褐煤经内筒体23左端口处的导向板进入内筒体23中、并迅速推向其内的螺旋扬料板,随着复合式筒体的旋转、螺旋式扬料板将褐煤举起后,在下落的过程中褐煤与高温热风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在螺旋式扬料板的作用下褐煤逐渐向内筒体23右端的出料口方向推进,当褐煤到达内筒体23右端的出料口时,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入到中筒体22内,由设置在中筒体22的进料口处的导向板引导褐煤向左运动,在其内螺旋式扬料板的作用下,褐煤逐渐向中筒体22的左端出料口方向推进,与此同时褐煤与在中筒体22内的高温热风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在到达中筒体22左端时又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外筒体21中,在外筒体21进料口处的导向板引导下褐煤向右端运动,在其内螺旋式扬料板的作用下褐煤逐渐向外筒体21右端的出料口方向推进,与此同时褐煤与在外筒体21内的高温热风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最后褐煤进入出料装置28中从其出料口被排出机外。完成褐煤干燥过程的高温热风携带部分褐煤细小颗粒经出料装置28的出风口进入旋风除尘器30内进行除尘,除去的部分煤粉从其出料口29进入螺旋输送机25中。经旋风除尘器30除尘过的高温热风,从旋风除尘器30的出风口32进入布袋除尘器33进行进一步的除尘处理,处理后的煤粉从其出料口进入螺旋输送机25中,处理后的清洁气体通过风机43排向大气。进入螺旋输送机25中的煤粉,通过它的输送使煤粉进入磨煤喷粉装置1的料仓36中,为燃烧室4提供燃料。由于本发明采用煤粉炉产生的高温热风进入三筒烘干机27内对褐煤进行干燥作业,同时通过旋风除尘器30和布袋除尘器33收集到的煤粉经螺旋输送机35输送到煤粉炉的磨煤喷粉装置1中,由该装置将煤粉喷射到煤粉炉的燃烧室4中进行燃烧,产生的高温热风提供给三筒烘干机27对褐煤进行干燥,从而实现了褐煤干燥和提质于一体的连续作业,因此褐煤干燥系统对褐煤干燥的效率高,实现了对褐煤提质。由于褐煤干燥系统的投资成本与国外处理能力相同的产品的投资成本相比仅为其二十分之一,因此投资成本低。

褐煤干燥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褐煤干燥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褐煤干燥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褐煤干燥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褐煤干燥系统.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褐煤干燥系统,该系统含有的三筒烘干机包括进风装置、复合式筒体、出料装置和驱动装置,进风装置含有外壳体、内壳体,内壳体穿装在外壳体中,外壳体上设有外筒掺风阀和外筒热电偶、外筒掺风阀与其相应的电动执行器相联,内壳体上设有中筒掺风阀和中筒热电偶,中筒掺风阀与其相应的电动执行器相联,该系统含有煤粉炉的出风口处设有内筒热电偶和内筒掺风阀,出料装置的出风口通过通风管道与旋风除尘器的进风口相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干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