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检测用核磁共 振仪。
背景技术
核磁共振是磁矩不为零的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自旋能级发生塞曼 分裂,共振吸收某一定频率的射频辐射的物理过程。核磁共振波谱学是光 谱学的一个分支,其共振频率在射频波段,相应的跃迁是核自旋在核塞曼 能级上的跃迁。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影像检查方 式,核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新型的影像检查技术,不会对人体健康有影响, 但六类人群不适宜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即使安装心脏起搏器的人、有或疑 有眼球内金属异物的人、动脉瘤银夹结扎术的人、体内金属异物存留或金 属假体的人、有生命危险的危重病人、幽闭恐惧症患者等。
传统的核磁共振仪一般由核磁共振发生器、成像设备和电脑组成。这 种传统的核磁共振仪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无法对不适宜,特 别是携带有金属异物的人群进行自动筛查,目前主要借助于人工进行检查 是否存在金属异物,这种检测方式既费时费力,而且检查特别容易疏漏;2、 医务人员在对病人进行解剖型影像诊断时,传统的核磁共振仪成像不清晰、 容易引起病人不适,不能很好地满足医务人员对病人进行解剖型影像诊断 的多种必要需求,从而耽误治疗过程的进行,给医生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 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医疗检测用核磁 共振仪。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医疗检测用核磁共振仪,包括电动控制床体、核磁共振发生器、 成像单元、显示单元,所述成像单元与核磁共振发生器相连,所述显示单 元与成像单元相连并用于显示检测到的各种有效信号,所述电动控制床体 下端设置有滑动轨道,滑动安装在核磁共振发生器的空腔内,该核磁共振 仪还包括用于检测金属异物的自动检测仪,所述自动检测仪设在电动控制 床体的前端,并与报警器相连;所述核磁共振发生器内设置有检测探头, 所述检测探头安装在氧化钒非致冷探测装置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核磁共振发生器内部设有核磁 共振主绕组,核磁共振主绕组前端设有梯度线圈,核磁共振主绕组后端设 有射频线圈,核磁共振主绕组前端设有垫补线圈,并在所述核磁共振发生 器的上端设置有超导磁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报警器为语音报警器或灯光报 警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该核磁共振仪还包括主控机箱,所 述主控机箱与自动检测仪相连。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检 测探头设置在氧化钒非致冷探测装置上,能够提高探头的分辨率,使捕捉 到的信息更加清楚有效;通过设置有自动检测仪,能够自动检测到人体携 带的金属异物,并通过报警器进行报警,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 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一种医疗检测用核磁共振仪,包括电动控制床体1、核磁共振发生 器2、成像单元3、显示单元4,所述成像单元3与核磁共振发生器2相连, 所述显示单元4与成像单元3相连并用于显示检测到的各种有效信号,所 述电动控制床体1下端设置有滑动轨道,滑动安装在核磁共振发生器2的 空腔20内,所述核磁共振发生器2内部设有核磁共振主绕组21,核磁共振 主绕组21前端设有梯度线圈22,核磁共振主绕组21后端设有射频线圈23, 核磁共振主绕组21前端设有垫补线圈24,并在所述核磁共振发生器2的上 端设置有超导磁体25。
该核磁共振仪还包括用于检测金属异物的自动检测仪5,所述自动检测 仪5设在电动控制床体1的前端,并与报警器6相连;该核磁共振仪还包 括主控机箱8,所述主控机箱8与自动检测仪5相连。通过设置有自动检测 仪,能够自动检测到人体携带的金属异物,并通过报警器进行报警,省时 省力。
所述核磁共振发生器2内设置有检测探头7,所述检测探头7安装在氧 化钒非致冷探测装置上。通过将检测探头设置在氧化钒非致冷探测装置上, 能够提高探头的分辨率,使捕捉到的信息更加清楚有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报警器6为语音报警器或灯光报警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 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 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