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定位尺.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8051844 上传时间:2019-12-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047293.5

申请日:

20120215

公开号:

CN202437359U

公开日:

2012091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9/00

主分类号:

A61B19/00

申请人:

张湘鲁

发明人:

张湘鲁

地址: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康复前街2号院131号

优先权:

CN201220047293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介入治疗定位尺,它主要用于CT介入治疗时使用,它包括主尺和粘贴在主尺上部表面的防护膜以及粘贴在主尺下部表面的双面胶带,其中主尺外观为L形,由厚度为2~3毫米的透明软塑料板制成,构成L形主尺的两条边相互垂直相交,每条边的宽度为15~30毫米,在主尺两条边的上部表面规则地刻制有直线形刻度线凹槽和表示该刻度线凹槽的文字形凹槽,在上述两种凹槽内填充有固体显影剂,凹槽内的显影剂在X光下为可见线条和文字。本实用新型的有意效果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利用它能够快速测定患者体内病灶中心相对于体表上的具体位置,使手术更加精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介入治疗定位尺,其特征是:包括主尺和粘贴在主尺上部表面的防护膜以及粘贴在主尺下部表面的双面胶带,其中主尺外观为L形,由厚度为2~3毫米的透明软塑料板制成,构成L形主尺的两条边相互垂直相交,每条边的宽度为15~30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治疗定位尺,其特征是:所述主尺两条边的上部表面规则地刻制有长短相间的直线形刻度线凹槽和表示该刻度线凹槽的文字形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入治疗定位尺,其特征是:所述刻度线凹槽和文字形凹槽的槽体宽度为1~2毫米,深度1~1.5毫米,槽体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梯形或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入治疗定位尺,其特征是:所述刻度线凹槽和文字形凹槽内填充有固体显影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尺子,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在CT机下进行穿刺治疗时使用的介入治疗定位尺。 

背景技术

CT可视介入技术,是在全电脑控制可视情况下,采用微小探头经皮直达病灶进行可视切除、冲洗、抽吸、用药,使手术治疗更准确,同时配合以清洗病变残留、病灶处施以直接用药,能够有效的避免了药疗难以渗透、治疗有残留等传统手法治疗方法的弊端。例如CT导向下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椎间盘消融治疗等非血管介入治疗、在CT引导下作经皮肺脓肿穿刺抽脓术及药物脓腔内注射等,随着放射技术发展,在CT介入治疗为医患双方提供了一种新疗法。在CT介入治疗中,对病灶的准确定位是决定介入穿刺治疗的成败的关键,CT检查能够清楚地显示病灶的大小和形状及中心层面,但无法直接确定病灶中心在患者体表上所对应的具体位置,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人工放置标志物的方法或是采用立体定位仪设备来定位,目前看来在患者体表放置标志物定位的方法比较准确直观,但具体操作时费时费力,而应用立体定位仪来检测虽然也可以得到准确的定位,但设备成本和使用成本均较高,操作也比较复杂,既增加了患者的医疗成本也给医护人员带来了麻烦,故影响了项技术在我国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的介入治疗定位尺,利用它能够快速测定患者体内病灶中心相对于体表上的具体位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介入治疗定位尺,包括主尺和粘贴在主尺上部表面的防护膜以及粘贴在主尺下部表面的双面胶带,其中主尺外观为L形,由厚度为2~3毫米的透明软塑料板制成,构成L形主尺的两条边相互垂直相交,每条边的宽度为15~30毫米,在主尺两条边的上部表面规则地刻制有长短相间的直线形刻度线凹槽和表示该 刻度线凹槽的文字形凹槽,刻度线凹槽和文字形凹槽的槽体宽度为1~2毫米,深度1~1.5毫米,槽体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梯形或矩形,在上述两种凹槽内填充有固体显影剂,凹槽内的显影剂在X光下为可见线条和文字。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首先打开CT定位灯,使本定位尺的一条边与CT定位灯光线平行,利用本定位尺下部表面粘贴的双面胶带将本定位尺粘贴在患者病变部位附近的体表,再进行CT扫描,图像上出现两排相互垂直的刻度线条和文字构成的坐标系,当确定病灶中心时记录下该中心在所述坐标系中的定位点,然后将患者推出扫描床,用画笔在患者体表上标注出所述定位点,继而在该定位点实施微创手术。 

本实用新型的有意效果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利用它能够快速测定患者体内病灶中心相对于体表上的具体位置,使手术更加精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A-A剖面图。 

图中,1.主尺,2.防护膜,3.刻度线凹槽,4.文字形凹槽,5.双面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一种介入治疗定位尺,包括主尺1和粘贴在主尺1上部表面的防护膜2以及粘贴在主尺1下部表面的双面胶带5,其中主尺1外观为L形,由厚度为2~3毫米的透明软塑料板制成,构成L形主尺1的两条边相互垂直相交,每条边的宽度为15~30毫米,在主尺1两条边的上部表面规则地刻制有长短相间的直线形刻度线凹槽3和表示该刻度线凹槽的文字形凹槽4,刻度线凹槽3和文字形凹槽4的槽体宽度为1~2毫米,深度1~1.5毫米,两上述刻度线凹槽3和文字形凹槽4的槽体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梯形或矩形,在上述刻度线凹槽3和文字形凹槽4内填充有固体显影剂6。 

介入治疗定位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介入治疗定位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介入治疗定位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介入治疗定位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介入治疗定位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437359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9.19 CN 202437359 U *CN202437359U* (21)申请号 201220047293.5 (22)申请日 2012.02.15 A61B 19/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张湘鲁 地址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康复前街 2 号院 131 号 (72)发明人 张湘鲁 (54) 实用新型名称 介入治疗定位尺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介入治疗定位尺, 它 主要用于 CT 介入治疗时使用, 它包括主尺和粘贴 在主尺上部表面的防护膜以及粘贴在主尺下部 表面的双面胶。

2、带, 其中主尺外观为 L 形, 由厚度 为 2 3 毫米的透明软塑料板制成, 构成 L 形主 尺的两条边相互垂直相交, 每条边的宽度为 15 30 毫米, 在主尺两条边的上部表面规则地刻制有 直线形刻度线凹槽和表示该刻度线凹槽的文字形 凹槽, 在上述两种凹槽内填充有固体显影剂, 凹槽 内的显影剂在 X 光下为可见线条和文字。本实用 新型的有意效果是 : 结构简单、 成本低廉、 使用方 便, 利用它能够快速测定患者体内病灶中心相对 于体表上的具体位置, 使手术更加精准。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

3、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介入治疗定位尺, 其特征是 : 包括主尺和粘贴在主尺上部表面的防护膜以及粘 贴在主尺下部表面的双面胶带, 其中主尺外观为 L 形, 由厚度为 2 3 毫米的透明软塑料板 制成, 构成 L 形主尺的两条边相互垂直相交, 每条边的宽度为 15 30 毫米。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介入治疗定位尺, 其特征是 : 所述主尺两条边的上部表面规 则地刻制有长短相间的直线形刻度线凹槽和表示该刻度线凹槽的文字形凹槽。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介入治疗定位尺, 其特征是 : 所述刻度线凹槽和文字形凹槽 的槽体宽度为。

4、 1 2 毫米, 深度 1 1.5 毫米, 槽体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梯形或矩形。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介入治疗定位尺, 其特征是 : 所述刻度线凹槽和文字形凹槽 内填充有固体显影剂。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437359 U 2 1/2 页 3 介入治疗定位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尺子, 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在 CT 机下进行穿刺治疗时使用 的介入治疗定位尺。 背景技术 0002 CT 可视介入技术, 是在全电脑控制可视情况下, 采用微小探头经皮直达病灶进行 可视切除、 冲洗、 抽吸、 用药, 使手术治疗更准确, 同时配合以清洗病变残留、 病灶处施以直 接用。

5、药, 能够有效的避免了药疗难以渗透、 治疗有残留等传统手法治疗方法的弊端。 例如CT 导向下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 椎间盘消融治疗等非血管介入治疗、 在CT引导下作经皮肺脓肿穿刺抽脓术及药物脓腔内注射等, 随着放射技术发展, 在CT介入 治疗为医患双方提供了一种新疗法。在 CT 介入治疗中, 对病灶的准确定位是决定介入穿刺 治疗的成败的关键, CT 检查能够清楚地显示病灶的大小和形状及中心层面, 但无法直接确 定病灶中心在患者体表上所对应的具体位置, 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人工放置标志物的方法 或是采用立体定位仪设备来定位, 目前看来在患者体表放置标志物定位的方法比较准确直 。

6、观, 但具体操作时费时费力, 而应用立体定位仪来检测虽然也可以得到准确的定位, 但设备 成本和使用成本均较高, 操作也比较复杂, 既增加了患者的医疗成本也给医护人员带来了 麻烦, 故影响了项技术在我国的推广。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成本低廉、 使用方便的介入治疗 定位尺, 利用它能够快速测定患者体内病灶中心相对于体表上的具体位置。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介入治疗定位尺, 包括主尺 和粘贴在主尺上部表面的防护膜以及粘贴在主尺下部表面的双面胶带, 其中主尺外观为 L 形, 由厚度为 2 3 毫米的透明软塑料板制成,。

7、 构成 L 形主尺的两条边相互垂直相交, 每条 边的宽度为 15 30 毫米, 在主尺两条边的上部表面规则地刻制有长短相间的直线形刻度 线凹槽和表示该 刻度线凹槽的文字形凹槽, 刻度线凹槽和文字形凹槽的槽体宽度为 1 2 毫米, 深度11.5毫米, 槽体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梯形或矩形, 在上述两种凹槽内填充有 固体显影剂, 凹槽内的显影剂在 X 光下为可见线条和文字。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 : 首先打开CT定位灯, 使本定位尺的一条边与CT定位灯 光线平行, 利用本定位尺下部表面粘贴的双面胶带将本定位尺粘贴在患者病变部位附近的 体表, 再进行 CT 扫描, 图像上出现两排相互垂直。

8、的刻度线条和文字构成的坐标系, 当确定 病灶中心时记录下该中心在所述坐标系中的定位点, 然后将患者推出扫描床, 用画笔在患 者体表上标注出所述定位点, 继而在该定位点实施微创手术。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有意效果是 : 结构简单、 成本低廉、 使用方便, 利用它能够快速测定 患者体内病灶中心相对于体表上的具体位置, 使手术更加精准。 说 明 书 CN 202437359 U 3 2/2 页 4 附图说明 0007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08 图 2 是图 1 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 A-A 剖面图。 0009 图中, 1. 主尺, 2. 防护膜, 3. 刻度线凹槽, 4. 文字形凹槽。

9、, 5. 双面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在图中, 一种介入治疗定位尺, 包括主尺 1 和粘贴在主尺 1 上部表面的防护膜 2 以 及粘贴在主尺 1 下部表面的双面胶带 5, 其中主尺 1 外观为 L 形, 由厚度为 2 3 毫米的透 明软塑料板制成, 构成L形主尺1的两条边相互垂直相交, 每条边的宽度为1530毫米, 在 主尺1两条边的上部表面规则地刻制有长短相间的直线形刻度线凹槽3和表示该刻度线凹 槽的文字形凹槽 4, 刻度线凹槽 3 和文字形凹槽 4 的槽体宽度为 1 2 毫米, 深度 1 1.5 毫米, 两上述刻度线凹槽 3 和文字形凹槽 4 的槽体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梯形或矩形, 在上述 刻度线凹槽 3 和文字形凹槽 4 内填充有固体显影剂 6。 说 明 书 CN 202437359 U 4 1/1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437359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