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N 透镜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溶胶 - 凝胶法的 GRIN 透镜的制造方法。背景技术 将 GRIN 透镜 ( 梯度折射率透镜 : Graded Index Lens) 熔接在光纤顶端的光纤准 直仪, 能高效地将半导体激光和光纤结合, 又可作为连接损失小的连接器等, 作为各种光通 信部件是有用的。
作为这种 GRIN 透镜的制造方法, 虽有离子交换法、 气相 CVD 法等, 但一般认为以低 温合成法为基板的溶胶 - 凝胶法较好。 利用溶胶 - 凝胶法的 GRIN 透镜的制造方法公开在例 如下述的专利文献 1、 2 中。该制造方法如下 : 在以硅的醇盐 (Si(OR)4(R : 烷基 )) 为主成分 的醇溶液中, 通过添加作为溶剂的酸或碱进行水解而制成溶胶, 再通过使这种溶胶发生缩 聚反应后进行陈化, 进行交联反应, 制作成湿凝胶。在制作 GRIN 透镜时, 必须让掺杂剂 ( 赋 予梯度折射率的金属成分 ) 形成浓度梯度。由于掺杂剂浓度大的部分其折射率增大, 因此, 要使 GRIN 透镜的中心部分的浓度大, 越往外侧浓度越低。虽然有使用金属醇盐、 金属盐作 为掺杂剂的原料的方法, 还有分子填料 ( スタツフイング ) 法等, 但使用 Ti、 Ta、 Sb 或 Zr 的 醇盐的方法非常有用。为了形成浓度梯度, 一般进行浸出。方法是, 将湿凝胶浸渍在酸溶液 中, 使外周部的掺杂剂溶出, 赋予浓度梯度。 然后, 对所获得的湿凝胶进行干燥, 在除去凝胶 中的溶剂后, 通过进行烧结, 制作赋予了梯度折射率的致密的圆柱状玻璃母材, 将其拉成细 丝, 来制作 GRIN 透镜。
以往的溶胶 - 凝胶法, 利用硅和掺杂剂 2 种成分 ( 例如掺杂剂为 Ti 的场合, 是 SiO2-TiO2) 来形成母材, 在烧结和拉丝时容易发泡, 存在着成品率变差的问题。这种烧结和 拉丝时的发泡, 与干凝胶的体积密度有较大关系。即, 体积密度大 ( 气孔率小 ) 时, 干凝胶 所含有的有机成分和水分在用来制作母材的烧结过程中不能充分地除去, 结果因烧结和拉 丝时的受热过程而产生开裂或发泡等不良情况。 因此, 如何使体积密度降低、 且是否能控制 在所需水平是重要的。
以往, 虽然尝试通过控制浸出时的盐酸浓度、 浸出时间、 浸出温度等对该体积密度 进行控制, 但是不可能同时实现形成所需的梯度折射率并使体积密度下降的双重效果, 所 以必然存在为了优先赋予良好的梯度折射率而增大体积密度的问题。
在下述专利文献 3 中提出了如下一种技术 : 为了将母材的体积密度减小, 用硅、 掺 杂剂和铝 3 种成分制作湿凝胶, 用浸出法使铝从湿凝胶中溶出, 将体积密度减小。
由此, 在浸出法的步骤中, 大部分的铝从湿凝胶中溶出, 气孔率增加, 使其干燥后 的干凝胶的气孔率大。当对这种大气孔率的干凝胶进行烧结时, 存在于凝胶内部的气体从 气孔向外部排出, 可形成内部几乎不存在气体的玻璃母材。 因此, 由凝胶内部气体的膨胀所 可大幅度改善烧结、 拉丝时的成 产生的开裂消失, 并且即使对该母材进行拉丝也不会发泡, 品率。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 2005-115097 号公报
专利文献 2 : 日本特开 2005-145751 号公报 专利文献 3 : 日本专利第 4084838 号公报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 3 所记载的方法中, 当从以硅的醇盐、 掺杂剂的醇盐和铝的醇盐 为主成分的醇溶液制作湿凝胶时, 由于铝醇盐的粘性非常大, 且反应性也大, 因此, 在调和 时的秤量中频频产生费事的现象。此时, 若操作时间超过规定时间 ( 例如 3 分钟 ), 那么铝 的醇盐之间就结合产生凝胶化, 生成部分不均匀的组成 ( 团簇 ), 往往引起成品率恶化。另 外, 成品率受对原料的秤量和混合熟练的操作者和不熟练的操作者很大影响, 根据不同情 况, 成品率为 0%是不稀奇的, 因此需要熟练的操作者。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开发一种 GRIN 透镜的制造方法, 在调和湿凝胶时能容易稳定 地进行操作, 而且干凝胶的气孔率大, 防止烧结时母材的开裂和拉丝时的发泡。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 GRIN 透镜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步骤 : 由以硅的醇盐、 掺杂 剂的醇盐和硼的醇盐为主成分的醇溶液制作湿凝胶的步骤 ; 通过浸出, 使掺杂剂和硼从所 述湿凝胶外周面溶出而赋予梯度折射率的步骤 ; 使所述湿凝胶干燥制作干凝胶的步骤 ; 对 所述干凝胶进行烧结形成玻璃母材的步骤 ; 以及对所述母材进行拉丝的步骤。
在本发明中, 由于成为原料的硼的醇盐的粘性与其它原料基本相等, 因此可容易 秤量, 且凝胶化速度相比于掺杂剂、 铝醇盐来说也极其迟缓。因此, 完全不必在意使用铝的 醇盐时严格的时间限制, 尤其即使不是熟练的操作者也可容易地制作湿凝胶, 结果, 可稳定 获得高的成品率。
在制作湿凝胶的步骤中, 硼的醇盐的添加量优选硼单体相对于 ( 硅单体 + 掺杂剂 单体 + 硼单体 ) 的浓度成为 1 ~ 15 摩尔%。
如果小于 1 摩尔%, 则干凝胶的气孔率不能充分变大, 抑制发泡的效果降低。
如果大于 15 摩尔%, 则在浸出后, 从湿凝胶溶出硼后的细孔径过分变大, 通过烧 结将细孔封住的处理变得困难, 其结果, 细孔就成为不完全封闭的状态。在该状态下, 当作 为拉丝前处理所进行的母材与石英棒接合时, 在接合部分产生白浊或发泡, 成为不能拉丝 的状态。 另外, 添加多量的硼, 会导致以后陈化工序的时间增加, 并且会导致凝胶强度下降, 这一点是不希望的。
另外, 在本发明中, 硅、 掺杂剂或硼所使用的 “摩尔%” 的表示, 指它们单体相对于 ( 硅单体 + 掺杂剂单体 + 硼单体 ) 的浓度 ( 元素数量的比例 )。
在本发明中, 浸出后干凝胶中所残存的硼相对于 ( 硅单体 + 掺杂剂单体 + 硼单体 ) 的浓度最好小于 0.1 摩尔%。
在由添加了硼的醇盐的湿凝胶制造 GRIN 透镜的场合, 由于在浸出步骤中溶出大 部分的硼, 因此气孔率变大, 抑制了发泡。此时, 残存于 GRIN 透镜中的硼氧化物的量, 用硼 单体换算为小于 0.1 摩尔%的程度 ( 平均 )。从赋予梯度折射率的观点看, 不希望存在硼, 实质上, 即使是 0 摩尔%也完全无问题。
在本发明中, 掺杂剂可从 Ti、 Ta、 Sb 及 Zr 中选择一种或二种以上。这些金属在提
高折射率的性能方面优异, 热膨胀系数也接近石英玻璃, 醇盐容易溶解在醇中, 因此, 作为 本发明的掺杂剂是优异的。另外, Sb 在凝胶烧结时有蒸发的倾向, Zr 在湿凝胶制作的过程 中, 虽然在作为溶剂的醇中是少量, 但有形成沉淀这样的若干工艺上的不稳定性, 因此, Ti 和 Ta 作为掺杂剂最好。
在本发明中, 由以所述硅的醇盐、 掺杂剂的醇盐和硼的醇盐为主成分的醇溶液制 作湿凝胶的步骤最好是, 在将包含硅的醇盐和硼的醇盐的醇溶液搅拌 10 ~ 150 分钟后, 对 其添加包含掺杂剂的醇盐的醇溶液再进行搅拌。
硅的醇盐和硼的醇盐的粘性基本相同, 且反应性相比于掺杂剂的醇盐来说极其迟 缓。 因此, 最好是首先对硅的醇盐和硼的醇盐进行搅拌直至均匀为止, 然后添加掺杂剂的醇 盐。另外, 关于硅的醇盐和硼的醇盐进行搅拌的时间, 若在 10 分钟以下对于达到均匀来说 是不够的, 若在 150 分钟以上, 有可能其中 2 种成分进行反应, 所以必须确定在 10 ~ 150 分 钟之间, 考虑一般的操作环境 ( 温度和湿度 ), 最好控制在 30 ~ 90 分钟。
在硅的醇盐和硼的醇盐的水解反应稍微进行的阶段, 添加掺杂剂的醇盐。这是因 为: 如前所述, 掺杂剂的醇盐富有反应性, 若与硅和硼的醇盐同时添加, 则仅掺杂剂先选择 性地凝胶化, 结果就分离成富含硅和硼的玻璃相和富含掺杂剂的玻璃相。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 GRIN 透镜的制造方法, 在其浸出步骤中, 大部分的硼从湿凝胶中溶出, 气孔率增加, 使其干燥后的干凝胶气孔率也大。 当对该气孔率大的干凝胶进行烧结时, 存在 于凝胶内部的气体从气孔向外部逸出, 形成内部几乎不存在气体的玻璃母材。 因此, 就没有 因凝胶内部气体的膨胀所引起的开裂, 且即使对该母材进行拉丝也不会发泡, 可大幅度改 善烧结和拉丝时的成品率。
另外, 硼的醇盐的粘性与其它原料大致相等, 可容易秤量, 且凝胶加速度相比于掺 杂剂也极其迟缓。 因此, 尤其对于不是熟练的操作者来说, 也可容易进行制作湿凝胶时的秤 量与调和操作, 其结果, 能以稳定而高的成品率来制造 GRIN 透镜。 附图说明
图 1 是硼添加量和干凝胶的体积密度关系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 实施例 1]
在四甲氧基硅烷 (TMOS)42.37g、 硼酸三丁酯 (B(OBu)3)1.15g、 乙醇 17.05g 和二甲 基甲酰胺 (DMF)24.37g 的混合液中添加 0.54mol/l 的盐酸 5.21g, 搅拌 60 分钟。
加入 DMF 的主要理由是将干燥凝胶的细孔径分布引导成适当的状态, 作为具有适 合于溶剂的分散性、 比重和沸点等的物质来选择。然而, 只要是带来同等效果的物质, 不必 限定于此, 例如, EEP(3- 乙氧基丙酸乙酯 ; 沸点为 153 度、 比重为 0.968) 等也可考虑使用。
另外, 关于盐酸, 可以说是为了适当进行醇盐原料的水解反应及缩聚反应而添加 的相当于催化剂的物质, 既可是其它的酸 ( 例如醋酸等 ), 相反, 也可是碱 ( 例如氨水 ) 等。 但是, 要使干燥凝胶中的细孔径分布适当, 酸是优良的。
另外, 在该操作所产生的细孔径不能适当控制的场合, 在接着进行的烧结工序就不能充分除去内含的水分、 有机物等, 结果产生开裂、 拉丝时的发泡这种不良情况。
然后, 添加四正丁氧基钛 (Ti(OBu)4)17.02g、 乙醇 22.29g 及 DMF12.18g 的混合液, 再边缓慢添加乙醇 19.01g 和纯水 19.01g 边搅拌, 得到硅 83.5 摩尔%、 钛 15 摩尔%、 硼 1.5 摩尔%的湿凝胶 ( 实施例 1)。
由于凝胶化是通过水解反应和缩聚反应进行的, 因此, 按防止过度反应的目的, 必 须决定乙醇和纯水的添加速度和搅拌速度, 该速度可考虑进行操作的环境即温度、 湿度等 来决定。
同样地制作硼含量为 3 摩尔%、 钛含量为 15 摩尔%的湿凝胶 ( 实施例 1-2), 将这 些湿凝胶在 60℃下陈化 6 天。
然后, 将湿凝胶浸渍在 3mol/l 盐酸中 5 小时, 通过使钛和硼从外周部溶出进行浸 出, 在凝胶中赋予钛的浓度梯度。
然后, 将湿凝胶在 70℃下干燥 4 天、 在 120℃下干燥 3 天, 得到直径约 7mm 的干凝 胶。此时的体积密度是, 当硼添加量是 1.5 摩尔%时约为 0.824(g/cm3), 当硼添加量是 3 摩 3 尔%时约为 0.807(g/cm ), 确认了气孔率与硼的添加量成正比地变大。
将所获得的干凝胶置于氧的环境中以 9℃ /hr 从室温升温至 550℃, 然后在氦的环 境中以 7℃ /hr 升温至 1250℃进行烧结, 得到透明的玻璃母材。 将该圆筒状的玻璃母材拉丝成直径 125 微米的 GRIN 透镜, 得到无色透明的 GRIN 透镜。对于在未添加硼的场合因发泡而不可能获得成品的材料中添加 3 摩尔%硼所得到的 母材, 因发泡减少, 故能以 80%以上成品率获得产品。 另外可确认, 即使操作者更换, 添加硼 时始终可使成品率为 75%以上。
残存于该 GRIN 透镜中的硼单体的量 ( 平均 ) 大约小于 0.05 摩尔%。
[ 实施例 2]
在四甲氧基硅烷 (TMOS)47.19g、 硼酸三丁酯 (B(OBu)3)3.84g、 乙醇 18.57g 和二甲 基甲酰胺 (DMF)24.37g 的混合液中添加 1.53mol/l 盐酸 5.86g, 搅拌 60 分钟。然后, 添加 四正丁氧基钛 (Ti(OBu)4)2.27g、 乙醇 21.35g 和 DMF12.18g 的混合液, 再边缓慢加入乙醇 18.44g 和纯水 18.44g 边搅拌, 得到硅 93 摩尔%、 钛 2 摩尔%、 硼 5 摩尔%的湿凝胶 ( 实施 例 2)。同样地制作硼含量为 6 摩尔%、 钛含量为 2 摩尔%的湿凝胶 ( 实施例 2-2), 将这些 湿凝胶在 60℃下陈化 6 天。
然后, 将湿凝胶浸渍在规定 1.53mol/l 的盐酸中 16 小时, 通过使钛和硼从外周部 溶出进行浸出, 在凝胶中赋予钛的浓度梯度。
然后, 将湿凝胶在 70℃下干燥 4 天、 在 120℃下干燥 3 天, 得到直径约 7mm 的干凝 胶。此时的体积密度是, 当硼添加量是 5 摩尔%时约为 0.784(g/cm3), 当硼添加量是 6 摩 3 尔%时约为 0.762(g/cm ), 确认了与实施例 1 时相同, 气孔率与硼的添加量成正比地变大。
将所获得的干凝胶置于氧的环境中以 9℃ /hr 从室温升温至 550℃, 然后在氦的环 境中以 7℃ /hr 升温至 1250℃进行烧结, 得到透明的玻璃母材。在该烧结步骤中, 玻璃母材 不产生开裂、 发泡, 成品率是 100%。
将该圆筒状的玻璃母材拉丝成直径 125 微米的 GRIN 透镜。在拉丝步骤中, 未发现 发泡, 可得到成品率为 100%的透明的 GRIN 透镜。
图 1 表示所述实施例 1、 1-2 和实施例 2、 2-2 中的干凝胶的硼添加量 ( 摩尔% ) 与
体积密度 (g/cm3) 之间的关系。 在图中, 一并图示了钛为 3 摩尔%组成, 硼添加量为 4 摩尔% 和 5 摩尔%的结果, 以及作为比较例的钛为 15 摩尔%, 未添加硼的组成的结果。从本结果 可以理解 : 体积密度与钛浓度无关, 而与硼添加量的增加大致成比例地变小。
另外, 表 1 汇总表示实施例和比较例的湿凝胶组成与调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