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805010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570.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74477.0

申请日:

2009.11.05

公开号:

CN102049752A

公开日:

2011.05.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5B 23/00申请日:20091105|||公开

IPC分类号:

B25B23/00

主分类号:

B25B23/00

申请人:

英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泰宏

地址:

中国台湾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代理人:

王江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于扳手柄与工具头间设有一为一控制件转动所控制靠近或远离工具头的卡结件,藉由该控制件上深度高低不同的两连续面:推出部及退回部,以及对该控制件定位的弹性定位组,以使该控制件得以为使用者扳动后保持于定位上,并以该控制件上的推出部或退回部正对该卡结件,使该卡结件相对于工具头的端部接触定位该工具头或呈不接触工具头可摆动的状态,能快速定位且定位稳定。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 其特征在于, 一柄的一端枢设有一工具头, 该工具头以该枢接处为中心摆动, 该工具头于该枢设处 设有一凸形的配合部, 该配合部水平横向贯通设有一枢孔, 该配合部的外周缘同该枢孔同 圆心设有一具有多个齿形的咬合部, 该工具头上另设有一工具部 ; 该柄于一端与该工具头相互枢接处设有一凹形的枢接部以供该工具头的配合部置入, 该枢接部的两侧壁上设有水平贯通的枢孔与该配合部的枢孔对准, 以配合一轴栓穿过固 定, 使该柄与该工具头枢接成可枢转的形态 ; 该柄上设有一控制槽, 该控制槽的中段处设有一容置槽供容置一弹性定位组, 该控制 槽内枢设有一控制件, 该弹性定位组弹性卡制该控制件在不同的枢转定位上, 该控制槽与 枢接部间设有贯通的活动穿孔, 一卡结件穿置于其中, 该卡结件一端与该控制件相互抵顶, 该控制件枢转在不同的定位上时, 使该卡结件被推抵使另端伸出该活动穿孔的长度被改 变, 以对该工具头进行卡制定位 ; 该控制件于该容置槽内转动, 且相对于该卡制件处具有一推出部及一退回部, 该推出 部与该退回部至该控制件周缘的深度不同, 该推出部正对该卡结件时, 该卡结件的另端即 与工具头接触卡制, 另该退回部正对该卡结件时, 该卡结件即具有退离与工具头接触卡制 的空间。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弹性定位组设于 该容置槽, 具有一弹性件及一顶抵件 ; 该弹性件于该容置槽中将该顶抵件局部顶出, 该弹性 件为弹簧, 该顶抵件为钢珠。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控制件是一圆柱 体, 而容置该控制件的容置槽亦成相对的形状, 该控制件上设有一水平方向上延伸的切换 杆, 该控制件沿轴向一侧中段处凹设有一推抵槽, 该推抵槽的底部设有至少一推出部及一 退回部, 该推出部与该退回部至该控制件周缘的深度不同, 该退回部的深度大于该推出部 的深度, 另该控制件沿轴向另一侧周缘相对于该弹性定位组处设有两顶抵槽, 该两顶抵槽 可分别与该弹性定位组弹性卡制将该控制件定位于不同之枢转定位上, 以使该推出部或该 退回部分别对准该卡结件末端, 该推抵槽近开口处的顶缘或底缘另设有平面形态的限位部 以限制该卡结件, 使该卡结件保持不转动的形态。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卡结件为圆柱状 或方柱状或其他角柱状的结构, 该卡结件一端为被推部伸入该控制件内并与该顶抵槽或推 出部相互顶持, 而该卡结件另一端设有齿形的咬合部, 与该工具头相对的咬合部配合, 该卡 结件的柱状体周缘沿轴向设有至少一限位边, 该限位边与推抵槽的该限位部配合限位。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推出部与该退回 部为一平面的结构形态, 并于相邻处以圆角连接。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推出部与该退回 部是呈一凹弧或凸弧的配合结构, 该推出部与该退回部有一高度上的差异。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推出部与该退回 部间另设有一转折部。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推出部与该退回 部具有一夹角, 该推出部及该退回部具有一垂直延伸方向的共同中心, 该中心半径画弧垂 2 直相切该推出部为第一距离, 该中心半径画弧垂直相切该退回部为第二距离, 该第一距离 长于该第二距离, 第二距离最小长度为零, 该第一距离减掉该第二距离为控制距离, 该中心 与该控制件的圆柱状中心共心, 该夹角介于 100 度至 170 度之间。

说明书


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摇头扳手, 特别涉及一种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背景技术 目前的摇头扳手, 适在工具的柄体端部另枢设有一可呈摆动形态的工具头, 俗称 摇头, 最传统的形式是在该柄与工具头之间, 均为单纯的枢设结合, 并无固定工具头定位的 结构, 如此在该扳手使用时, 该工具头无法确实的定位, 扳动工件时, 其自由摇头形态的工 具头, 即会有不当摆动的缺点, 故有改良的必要, 因此有业者在该工具头于枢接处的外周缘 处另设有齿状结构, 而于柄端相对位置处另设有弹性件推顶钢珠的弹性卡制结构, 该弹性 卡制结构在定位后, 仍会有弹性跳脱的情况, 故有改良的必要, 亦有业者对之进行改良。
     即如图 10 所示, 其是在一柄 70 端以一枢轴 80 为摆动中心枢设一工具头 90, 而在 该柄 70 与工具头 90 间另水平横向设有一可被按压而水平移动的控制杆 71, 该控制杆 71 相 对于工具头 90 的端面上设有一导斜的斜面 710, 藉由该斜面 710 顶持一顶块 72, 顶块 72 另 一端可卡制于该工具头 90 相对的齿形上, 以定位该工具头 90 的角度 ; 而该控制杆 71 另一 端面上则设有一凹槽以配合在柄 70 上的弹簧 73 顶推一卡块 74, 藉由该卡块 74 弹性卡制该 控制杆 71, 此一定位结构, 虽可使该控制杆 71 保持弹性定位的位置上, 以使该斜面 710 推顶 该顶块 72 卡制该工具头 90, 如此的结构, 具有以下的缺点, 包括 :
     1. 稳定度有限 : 由于该顶块 72 是停于该斜面 710 上, 当受到稍大的回推力量时, 顺该斜面 710 的导引方向, 即会使该控制杆 71 产生一不必要的回退力量, 而使该弹性卡制 该控制杆 71 的状态无法确实的有效保持, 即该控制杆 71 会有移位的分力产生, 而有不当移 动的缺点, 使该控制杆 71 难以保持在推顶该顶块 72 定位该工具头 90 角度的位置上, 故有 改良的必要。
     2. 手指按压不符合使用的方便需求 : 由于该控制杆 71 突出的方向是在整体扳手 水平方向上的侧边, 使用者必须侧向按压才能控制该工具头 90 定位与否, 使用上为一全新 的使用方式, 且按压的确定与否, 难以确认, 故确有改良的必要。
     可见目前常见的摇头扳手或无法定位, 或定位不确实, 或定位必须有其他的操作 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 定位稳定, 使 用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 一柄的一端枢设有 一工具头, 该工具头以该枢接处为中心摆动, 该工具头于该枢设处设有一凸形的配合部, 该 配合部水平横向贯通设有一枢孔, 该配合部的外周缘同该枢孔同圆心设有一具有多个齿形 的咬合部, 该工具头上另设有一工具部 ;
     该柄于一端与该工具头相互枢接处设有一凹形的枢接部以供该工具头的配合部
     置入, 该枢接部的两侧壁上设有水平贯通的枢孔与该配合部的枢孔对准, 以配合一轴栓穿 过固定, 使该柄与该工具头枢接成可枢转的形态 ;
     该柄上设有一控制槽, 该控制槽的中段处设有一容置槽供容置一弹性定位组, 该 控制槽内枢设有一控制件, 该弹性定位组弹性卡制该控制件在不同的枢转定位上, 该控制 槽与枢接部间设有贯通的活动穿孔, 一卡结件穿置于其中, 该卡结件一端与该控制件相互 抵顶, 该控制件枢转在不同的定位上时, 使该卡结件被推抵使另端伸出该活动穿孔的长度 被改变, 以对该工具头进行卡制定位 ;
     该控制件于该容置槽内转动, 且相对于该卡制件处具有一推出部及一退回部, 该 推出部与该退回部至该控制件周缘的深度不同, 该推出部正对该卡结件时, 该卡结件的另 端即与工具头接触卡制, 另该退回部正对该卡结件时, 该卡结件即具有退离与工具头接触 卡制的空间。
     该弹性定位组设于该容置槽, 具有一弹性件及一顶抵件 ; 该弹性件于该容置槽中 将该顶抵件局部顶出, 该弹性件为弹簧, 该顶抵件为钢珠。
     该控制件是一圆柱体, 而容置该控制件的容置槽亦成相对的形状, 该控制件上设 有一水平方向上延伸的切换杆, 该控制件沿轴向一侧中段处凹设有一推抵槽, 该推抵槽的 底部设有至少一推出部及一退回部, 该推出部与该退回部至该控制件周缘的深度不同, 该 退回部的深度大于该推出部的深度, 另该控制件沿轴向另一侧周缘相对于该弹性定位组处 设有两顶抵槽, 该两顶抵槽可分别与该弹性定位组弹性卡制将该控制件定位于不同之枢转 定位上, 以使该推出部或该退回部分别对准该卡结件末端, 该推抵槽近开口处的顶缘或底 缘另设有平面形态的限位部以限制该卡结件, 使该卡结件保持不转动的形态。
     本发明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 柄与工具头相互枢接, 且于该柄上枢设有 一垂直于该工具头摆动方向上的控制件, 该控制件与工具头间另滑设有一卡结件, 该控制 件设有一推出部与一退回部, 而该推出部与退回部于该控制件上深度各有不同, 以使该退 回部与推出部分别对准该卡结件, 可使该卡结件的另端确实的接触定位该工具头的角度或 脱离接触定位的位置该工具头可保持摆动的状态, 且该退回部与推出部顶持卡结件的面均 保持在最稳定的状态下, 不致产生斜推导引的力量, 而使该控制件的顶持稳定度更高 ; 另于 该推出部与退回部间另设有一转折部, 以形成推顶该卡结件的结构死点, 以避免因不当的 外力, 而产生不必要回推的力量, 以提高整体卡制工具头角度上的稳定度 ; 该柄相对于该控 制件处另设有一弹性定位组以及该控制件配合该弹性定位组的定位结构, 以使该控制件转 动至一定的角度时可被有效的弹性定位, 以保持该控制件是在推出部或退回部相对于卡结 件的角度上, 以使工具头的定位或摆动更为确实而稳定 ; 该控制件外露于该柄的端部另设 有一切换杆, 以利使用者直接以手拨动, 如方向控制钮等一般的操作方式, 使用者无须重新 适应, 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 2 是本发明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 3 是本发明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的工具头被固定的侧视图。图 4 是本发明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的工具头被固定的俯视图。
     图 5 是本发明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的工具头可调整角度的俯视图。
     图 6 是本发明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的工具头可调整角度的侧视图。
     图 7 是本发明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的控制件另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 8 是本发明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的控制件的推出部与退回部结构形 态俯视示意图。
     图 9 是本发明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的控制件的推出部与退回部另一配 合结构形态俯视示意图。
     图 10 是一种常见摇头扳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一实施方式如图 1、 图 2、 图 3 所示, 包括 :
     一柄 10 的一端枢设有一工具头 50, 该工具头 50 于该枢设处设有一凸形的配合部 51, 该配合部 51 水平横向贯通设有一枢孔 52, 另该配合部 51 的外周缘同该枢孔 52 同圆心 设有一具有多个齿形的咬合部 53, 该工具头 50 上另设有一工具部 24, 该工具部 24 为配合 螺丝、 螺帽或工具头 ; 该柄 10, 于一端与该工具头 50 相互枢接处设有一凹形的枢接部 11 以供该工具头 50 的配合部 51 置入, 该枢接部 11 的两侧壁上设有水平贯通的枢孔 110 与该配合部 51 的枢 孔 52 对准, 以配合一轴栓 25 穿过固定, 使该柄 10 与该工具头 50 枢接成可枢转的形态。
     该柄 10 另于距离该枢接部 11 凹形底缘一段距离处设有一为圆形的一控制槽 12, 而该控制槽 12 垂直于该枢孔 110 方向设置, 且该控制槽 12 的中段处设有一凹形的容置槽 13 以供容置一弹性定位组 20, 而该控制槽 12 内枢设有一控制件 30, 该弹性定位组 20 即可 弹性卡制该控制件 30 在不同的枢转定位上, 该控制槽 12 与枢接部 11 间的另设有贯通的活 动穿孔 14, 以供一卡结件 40 穿置于其中, 该卡结件 40 一端与该控制件 30 相互抵顶, 该控制 件 30 枢转在不同的定位上时, 该卡结件 40 被推抵使另端伸出该活动穿孔 14 的长度可被有 效的改变, 以对该工具头 50 进行卡制定位。
     该弹性定位组 20, 设于该容置槽 13, 具有一弹性件 21 及一顶抵件 22 ; 该弹性件 21 于该容置槽 13 中将该顶抵件 22 局部顶出, 该弹性件 21 为弹簧, 该顶抵件 22 为钢珠。
     该控制件 30, 为一圆柱体, 该控制件 30 上设有一水平方向上延伸的切换杆 31, 该 切换杆 31 用以扳动该控制件 30 转动, 该控制件 30 轴向一侧中段处凹设有一推抵槽 32, 该 推抵槽 32 的底部设有至少一推出部 321 及一退回部 322, 该推出部 321 与该退回部 322 至 该控制件 30 周缘的深度不同, 该退回部 322 的深度大于该推出部 321 的深度, 另该控制件 30 轴向另一侧相对于该弹性定位组 20 处设有两顶抵槽 33, 该两顶抵槽 33 可分别与该弹性 定位组 20 弹性卡制将该控制件 30 定位于不同的枢转定位上, 以使该推出部 321 或该退回 部 322 分别对准该卡结件 40 末端, 藉由该推出部 321 及该退回部 322 有不同的深度, 而使 该卡结件 40 可被推移向工具头 50 伸出不同的长度, 该推抵槽 32 近开口处的顶缘或底缘另 设有平面形态的限位部 323 以限制该卡结件 40, 使该卡结件 40 保持不转动的形态。
     该卡结件 40, 为圆柱状或方柱状或其他角柱状的结构, 一端为被推部 41 伸入该控 制件 30 的推抵槽 32 内并与该退回部 322 或推出部 321 相互顶持, 而该卡结件 40 的另一端
     设有齿形的咬合部 42, 可与该工具头 50 相对的咬合部 53 配合卡制定位, 该卡结件 40 的柱 状体周缘沿轴向设有至少一限位边 43, 该限位边 43 可与推抵槽 32 的该限位部 323 配合限 位, 使该卡结件 40 保持不转动形态。
     其中, 如图 3、 图 4 所示, 转动该控制件 30 至该两顶抵槽 33 之一与该弹性定位组 20 弹性卡制定位, 该控制件 30 正以该推出部 321 顶于该卡结件 40 的被推部 41 末端, 由于该 推出部 321 深度较该退回部 322 为浅, 故可将卡结件 40 穿过该活动穿孔 14 的咬合部 42 伸 出足够的长度卡制住该工具头 50 的咬合部 53 处, 使该工具头 50 可保持在定位的角度上。
     而当该工具头 50 要调整角度时, 如图 5、 图 6 所示, 可藉由转动该控制件 30, 使该 两顶抵槽 33 的另一顶抵槽对准弹性定位组 20 弹性卡制, 该控制件 30 的退回部 322 正可对 准该卡结件 40 的被推部 41, 并使该卡结件 40 有回退的空间, 此时该工具头 50 以轴栓 25 为 中心摆动时, 该卡结件 40 即可藉由该两咬合部 42、 53 之配合, 使卡结件 40 自动回退, 如此, 该工具头 50 即可确实成一可枢转摆动的形态。
     该推出部 321 与该退回部 322 可如图 1 至图 6 所示, 为一平面的结构形态, 并于相 邻处以圆角连接, 而另可如图 7 所示, 该推出部 321 与该退回部 322 是呈一凹弧或凸弧的配 合结构, 仅要藉由该推出部 321 与该退回部 322 有一高度上的差异, 即可达到前述推顶或回 退该卡结件 40 的功能。 另该推出部 321 与该退回部 322 相互配合的结构, 可如图 8、 图 9 所示, 即该推出部 321 及该退回部 322 具有一夹角 A, 该推出部 321 及该退回部 322 具有一垂直延伸方向的共 同中心 O, 该中心 O 半径画弧垂直相切该推出部 321 为第一距离 L1, 该中心 O 半径画弧垂直 相切该退回部 322 为第二距离 L2, 该第一距离 L1 长于该第二距离 L2, 且该退回部 322 可与 中心 O 相切, 即第二距离 L2 最小长度为零, 该第一距离 L1 减掉该第二距离 L2 为控制距离 L3, 该中心 O 与该控制件 30 的圆柱状中心共心, 该夹角 A 介于 100 度至 170 度之间, 其中以 135 度使用最佳。
     如图 6 所示, 当该推出部 321 或退回部 322 分别对应该被推部 41, 则该卡结件 40 被推出或回退, 该咬合部 42 接触或被回推退离该咬合部 53 的移动距离 T 即为该控制件 30 的该推出部 321 与该退回部 322 高度或深度差的控制距离 L3。
     该推出部 321 与该退回部 322 邻接处, 另可形成一弧角形态的转折部 324, 该转折 部 324 无论是该推出部 321 或该退回部 322 正对该被推部 41 时, 该转折部 324 均为一通过 前述中心 O 的状态, 如此该被推部 41 若产生回推该推出部 321 的力量时, 施予该转折部 324 的力量直接传递至该中心 O, 而不致有其他的分力, 产生不当的偏移或回拨之力量, 使该控 制件 30 仍保持最佳推顶位置以确保推顶定位的效果。
     藉由上述具体实施例结构, 可得到下述的效益 :
     1. 结构有效确实 : 藉由该控制件 30 的转动与定位, 达到对该卡结件 40 推出或可 退回的控制, 操作简化, 仅要藉由一手指对该控制件 30 的切换杆 31 进行控制即可, 操作简 化而有效率。
     2. 配合结构死点以达到定位的稳定度 : 该控制件 30 除受顶抵槽 33 与弹性定位组 20 配合的定位外, 另藉由该推出部 321 与该退回部 322 邻接处形成的转折部 324 之设计, 使 成为推顶结构的死点, 确保无法由卡结件 40 传至的力量反推该控制件 30 产生不必要的位 移动作, 而形成多道稳定的力量。
     3. 符合消费者以往的使用者习惯 : 藉由该控制件 30 类似方向控制的形态设计, 可使消费者在最自然的状态下, 达到控制之目的, 无需重新适应与学习, 达到使用上的方便 性。
     4. 确实两段式的控制 : 该控制件 30 为两顶抵槽 33 配合一弹性定位组 20 达到两 定位位置确实卡制的目的, 而达到确实稳定卡制之目的。

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49752A43申请公布日20110511CN102049752ACN102049752A21申请号200910174477022申请日20091105B25B23/0020060171申请人英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72发明人陈泰宏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11代理人王江富54发明名称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于扳手柄与工具头间设有一为一控制件转动所控制靠近或远离工具头的卡结件,藉由该控制件上深度高低不同的两连续面推出部及退回部,以及对该控制件定位的弹性定位组,以使该控制件得以为使用者扳动。

2、后保持于定位上,并以该控制件上的推出部或退回部正对该卡结件,使该卡结件相对于工具头的端部接触定位该工具头或呈不接触工具头可摆动的状态,能快速定位且定位稳定。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7页CN102049756A1/2页21一种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一柄的一端枢设有一工具头,该工具头以该枢接处为中心摆动,该工具头于该枢设处设有一凸形的配合部,该配合部水平横向贯通设有一枢孔,该配合部的外周缘同该枢孔同圆心设有一具有多个齿形的咬合部,该工具头上另设有一工具部;该柄于一端与该工具头相互枢接处设有一凹形的枢接部以供该工具头的。

3、配合部置入,该枢接部的两侧壁上设有水平贯通的枢孔与该配合部的枢孔对准,以配合一轴栓穿过固定,使该柄与该工具头枢接成可枢转的形态;该柄上设有一控制槽,该控制槽的中段处设有一容置槽供容置一弹性定位组,该控制槽内枢设有一控制件,该弹性定位组弹性卡制该控制件在不同的枢转定位上,该控制槽与枢接部间设有贯通的活动穿孔,一卡结件穿置于其中,该卡结件一端与该控制件相互抵顶,该控制件枢转在不同的定位上时,使该卡结件被推抵使另端伸出该活动穿孔的长度被改变,以对该工具头进行卡制定位;该控制件于该容置槽内转动,且相对于该卡制件处具有一推出部及一退回部,该推出部与该退回部至该控制件周缘的深度不同,该推出部正对该卡结件时。

4、,该卡结件的另端即与工具头接触卡制,另该退回部正对该卡结件时,该卡结件即具有退离与工具头接触卡制的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定位组设于该容置槽,具有一弹性件及一顶抵件;该弹性件于该容置槽中将该顶抵件局部顶出,该弹性件为弹簧,该顶抵件为钢珠。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控制件是一圆柱体,而容置该控制件的容置槽亦成相对的形状,该控制件上设有一水平方向上延伸的切换杆,该控制件沿轴向一侧中段处凹设有一推抵槽,该推抵槽的底部设有至少一推出部及一退回部,该推出部与该退回部至该控制件周缘的深度不同,该退回部的深度大于该推出部的深度,。

5、另该控制件沿轴向另一侧周缘相对于该弹性定位组处设有两顶抵槽,该两顶抵槽可分别与该弹性定位组弹性卡制将该控制件定位于不同之枢转定位上,以使该推出部或该退回部分别对准该卡结件末端,该推抵槽近开口处的顶缘或底缘另设有平面形态的限位部以限制该卡结件,使该卡结件保持不转动的形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结件为圆柱状或方柱状或其他角柱状的结构,该卡结件一端为被推部伸入该控制件内并与该顶抵槽或推出部相互顶持,而该卡结件另一端设有齿形的咬合部,与该工具头相对的咬合部配合,该卡结件的柱状体周缘沿轴向设有至少一限位边,该限位边与推抵槽的该限位部配合限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

6、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推出部与该退回部为一平面的结构形态,并于相邻处以圆角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推出部与该退回部是呈一凹弧或凸弧的配合结构,该推出部与该退回部有一高度上的差异。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推出部与该退回部间另设有一转折部。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推出部与该退回部具有一夹角,该推出部及该退回部具有一垂直延伸方向的共同中心,该中心半径画弧垂权利要求书CN102049752ACN102049756A2/2页3直相切该推出部为第一距离,该中心半径画弧垂直相切该。

7、退回部为第二距离,该第一距离长于该第二距离,第二距离最小长度为零,该第一距离减掉该第二距离为控制距离,该中心与该控制件的圆柱状中心共心,该夹角介于100度至170度之间。权利要求书CN102049752ACN102049756A1/5页4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摇头扳手,特别涉及一种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背景技术0002目前的摇头扳手,适在工具的柄体端部另枢设有一可呈摆动形态的工具头,俗称摇头,最传统的形式是在该柄与工具头之间,均为单纯的枢设结合,并无固定工具头定位的结构,如此在该扳手使用时,该工具头无法确实的定位,扳动工件时,其自由摇头形态的工具头,即会有不当摆。

8、动的缺点,故有改良的必要,因此有业者在该工具头于枢接处的外周缘处另设有齿状结构,而于柄端相对位置处另设有弹性件推顶钢珠的弹性卡制结构,该弹性卡制结构在定位后,仍会有弹性跳脱的情况,故有改良的必要,亦有业者对之进行改良。0003即如图10所示,其是在一柄70端以一枢轴80为摆动中心枢设一工具头90,而在该柄70与工具头90间另水平横向设有一可被按压而水平移动的控制杆71,该控制杆71相对于工具头90的端面上设有一导斜的斜面710,藉由该斜面710顶持一顶块72,顶块72另一端可卡制于该工具头90相对的齿形上,以定位该工具头90的角度;而该控制杆71另一端面上则设有一凹槽以配合在柄70上的弹簧73。

9、顶推一卡块74,藉由该卡块74弹性卡制该控制杆71,此一定位结构,虽可使该控制杆71保持弹性定位的位置上,以使该斜面710推顶该顶块72卡制该工具头90,如此的结构,具有以下的缺点,包括00041稳定度有限由于该顶块72是停于该斜面710上,当受到稍大的回推力量时,顺该斜面710的导引方向,即会使该控制杆71产生一不必要的回退力量,而使该弹性卡制该控制杆71的状态无法确实的有效保持,即该控制杆71会有移位的分力产生,而有不当移动的缺点,使该控制杆71难以保持在推顶该顶块72定位该工具头90角度的位置上,故有改良的必要。00052手指按压不符合使用的方便需求由于该控制杆71突出的方向是在整体扳手。

10、水平方向上的侧边,使用者必须侧向按压才能控制该工具头90定位与否,使用上为一全新的使用方式,且按压的确定与否,难以确认,故确有改良的必要。0006可见目前常见的摇头扳手或无法定位,或定位不确实,或定位必须有其他的操作方式,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定位稳定,使用方便。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一柄的一端枢设有一工具头,该工具头以该枢接处为中心摆动,该工具头于该枢设处设有一凸形的配合部,该配合部水平横向贯通设有一枢孔,该配合部的外周缘同该枢孔同圆心设有一具有多个齿形的咬合部,该工具头上另设有一工具部;0009该。

11、柄于一端与该工具头相互枢接处设有一凹形的枢接部以供该工具头的配合部说明书CN102049752ACN102049756A2/5页5置入,该枢接部的两侧壁上设有水平贯通的枢孔与该配合部的枢孔对准,以配合一轴栓穿过固定,使该柄与该工具头枢接成可枢转的形态;0010该柄上设有一控制槽,该控制槽的中段处设有一容置槽供容置一弹性定位组,该控制槽内枢设有一控制件,该弹性定位组弹性卡制该控制件在不同的枢转定位上,该控制槽与枢接部间设有贯通的活动穿孔,一卡结件穿置于其中,该卡结件一端与该控制件相互抵顶,该控制件枢转在不同的定位上时,使该卡结件被推抵使另端伸出该活动穿孔的长度被改变,以对该工具头进行卡制定位;0。

12、011该控制件于该容置槽内转动,且相对于该卡制件处具有一推出部及一退回部,该推出部与该退回部至该控制件周缘的深度不同,该推出部正对该卡结件时,该卡结件的另端即与工具头接触卡制,另该退回部正对该卡结件时,该卡结件即具有退离与工具头接触卡制的空间。0012该弹性定位组设于该容置槽,具有一弹性件及一顶抵件;该弹性件于该容置槽中将该顶抵件局部顶出,该弹性件为弹簧,该顶抵件为钢珠。0013该控制件是一圆柱体,而容置该控制件的容置槽亦成相对的形状,该控制件上设有一水平方向上延伸的切换杆,该控制件沿轴向一侧中段处凹设有一推抵槽,该推抵槽的底部设有至少一推出部及一退回部,该推出部与该退回部至该控制件周缘的深度。

13、不同,该退回部的深度大于该推出部的深度,另该控制件沿轴向另一侧周缘相对于该弹性定位组处设有两顶抵槽,该两顶抵槽可分别与该弹性定位组弹性卡制将该控制件定位于不同之枢转定位上,以使该推出部或该退回部分别对准该卡结件末端,该推抵槽近开口处的顶缘或底缘另设有平面形态的限位部以限制该卡结件,使该卡结件保持不转动的形态。0014本发明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柄与工具头相互枢接,且于该柄上枢设有一垂直于该工具头摆动方向上的控制件,该控制件与工具头间另滑设有一卡结件,该控制件设有一推出部与一退回部,而该推出部与退回部于该控制件上深度各有不同,以使该退回部与推出部分别对准该卡结件,可使该卡结件的另端确实的接。

14、触定位该工具头的角度或脱离接触定位的位置该工具头可保持摆动的状态,且该退回部与推出部顶持卡结件的面均保持在最稳定的状态下,不致产生斜推导引的力量,而使该控制件的顶持稳定度更高;另于该推出部与退回部间另设有一转折部,以形成推顶该卡结件的结构死点,以避免因不当的外力,而产生不必要回推的力量,以提高整体卡制工具头角度上的稳定度;该柄相对于该控制件处另设有一弹性定位组以及该控制件配合该弹性定位组的定位结构,以使该控制件转动至一定的角度时可被有效的弹性定位,以保持该控制件是在推出部或退回部相对于卡结件的角度上,以使工具头的定位或摆动更为确实而稳定;该控制件外露于该柄的端部另设有一切换杆,以利使用者直接以。

15、手拨动,如方向控制钮等一般的操作方式,使用者无须重新适应,使用方便。附图说明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0016图1是本发明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0017图2是本发明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的立体组合图。0018图3是本发明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的工具头被固定的侧视图。说明书CN102049752ACN102049756A3/5页60019图4是本发明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的工具头被固定的俯视图。0020图5是本发明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的工具头可调整角度的俯视图。0021图6是本发明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的工具头可调整。

16、角度的侧视图。0022图7是本发明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的控制件另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0023图8是本发明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的控制件的推出部与退回部结构形态俯视示意图。0024图9是本发明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的控制件的推出部与退回部另一配合结构形态俯视示意图。0025图10是一种常见摇头扳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6本发明的摇头扳手的工具头定位结构一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0027一柄10的一端枢设有一工具头50,该工具头50于该枢设处设有一凸形的配合部51,该配合部51水平横向贯通设有一枢孔52,另该配合部51的外周缘同该枢孔52同圆心设有一具有多个齿形的。

17、咬合部53,该工具头50上另设有一工具部24,该工具部24为配合螺丝、螺帽或工具头;0028该柄10,于一端与该工具头50相互枢接处设有一凹形的枢接部11以供该工具头50的配合部51置入,该枢接部11的两侧壁上设有水平贯通的枢孔110与该配合部51的枢孔52对准,以配合一轴栓25穿过固定,使该柄10与该工具头50枢接成可枢转的形态。0029该柄10另于距离该枢接部11凹形底缘一段距离处设有一为圆形的一控制槽12,而该控制槽12垂直于该枢孔110方向设置,且该控制槽12的中段处设有一凹形的容置槽13以供容置一弹性定位组20,而该控制槽12内枢设有一控制件30,该弹性定位组20即可弹性卡制该控制件。

18、30在不同的枢转定位上,该控制槽12与枢接部11间的另设有贯通的活动穿孔14,以供一卡结件40穿置于其中,该卡结件40一端与该控制件30相互抵顶,该控制件30枢转在不同的定位上时,该卡结件40被推抵使另端伸出该活动穿孔14的长度可被有效的改变,以对该工具头50进行卡制定位。0030该弹性定位组20,设于该容置槽13,具有一弹性件21及一顶抵件22;该弹性件21于该容置槽13中将该顶抵件22局部顶出,该弹性件21为弹簧,该顶抵件22为钢珠。0031该控制件30,为一圆柱体,该控制件30上设有一水平方向上延伸的切换杆31,该切换杆31用以扳动该控制件30转动,该控制件30轴向一侧中段处凹设有一推抵。

19、槽32,该推抵槽32的底部设有至少一推出部321及一退回部322,该推出部321与该退回部322至该控制件30周缘的深度不同,该退回部322的深度大于该推出部321的深度,另该控制件30轴向另一侧相对于该弹性定位组20处设有两顶抵槽33,该两顶抵槽33可分别与该弹性定位组20弹性卡制将该控制件30定位于不同的枢转定位上,以使该推出部321或该退回部322分别对准该卡结件40末端,藉由该推出部321及该退回部322有不同的深度,而使该卡结件40可被推移向工具头50伸出不同的长度,该推抵槽32近开口处的顶缘或底缘另设有平面形态的限位部323以限制该卡结件40,使该卡结件40保持不转动的形态。003。

20、2该卡结件40,为圆柱状或方柱状或其他角柱状的结构,一端为被推部41伸入该控制件30的推抵槽32内并与该退回部322或推出部321相互顶持,而该卡结件40的另一端说明书CN102049752ACN102049756A4/5页7设有齿形的咬合部42,可与该工具头50相对的咬合部53配合卡制定位,该卡结件40的柱状体周缘沿轴向设有至少一限位边43,该限位边43可与推抵槽32的该限位部323配合限位,使该卡结件40保持不转动形态。0033其中,如图3、图4所示,转动该控制件30至该两顶抵槽33之一与该弹性定位组20弹性卡制定位,该控制件30正以该推出部321顶于该卡结件40的被推部41末端,由于该推。

21、出部321深度较该退回部322为浅,故可将卡结件40穿过该活动穿孔14的咬合部42伸出足够的长度卡制住该工具头50的咬合部53处,使该工具头50可保持在定位的角度上。0034而当该工具头50要调整角度时,如图5、图6所示,可藉由转动该控制件30,使该两顶抵槽33的另一顶抵槽对准弹性定位组20弹性卡制,该控制件30的退回部322正可对准该卡结件40的被推部41,并使该卡结件40有回退的空间,此时该工具头50以轴栓25为中心摆动时,该卡结件40即可藉由该两咬合部42、53之配合,使卡结件40自动回退,如此,该工具头50即可确实成一可枢转摆动的形态。0035该推出部321与该退回部322可如图1至图。

22、6所示,为一平面的结构形态,并于相邻处以圆角连接,而另可如图7所示,该推出部321与该退回部322是呈一凹弧或凸弧的配合结构,仅要藉由该推出部321与该退回部322有一高度上的差异,即可达到前述推顶或回退该卡结件40的功能。0036另该推出部321与该退回部322相互配合的结构,可如图8、图9所示,即该推出部321及该退回部322具有一夹角A,该推出部321及该退回部322具有一垂直延伸方向的共同中心O,该中心O半径画弧垂直相切该推出部321为第一距离L1,该中心O半径画弧垂直相切该退回部322为第二距离L2,该第一距离L1长于该第二距离L2,且该退回部322可与中心O相切,即第二距离L2最小。

23、长度为零,该第一距离L1减掉该第二距离L2为控制距离L3,该中心O与该控制件30的圆柱状中心共心,该夹角A介于100度至170度之间,其中以135度使用最佳。0037如图6所示,当该推出部321或退回部322分别对应该被推部41,则该卡结件40被推出或回退,该咬合部42接触或被回推退离该咬合部53的移动距离T即为该控制件30的该推出部321与该退回部322高度或深度差的控制距离L3。0038该推出部321与该退回部322邻接处,另可形成一弧角形态的转折部324,该转折部324无论是该推出部321或该退回部322正对该被推部41时,该转折部324均为一通过前述中心O的状态,如此该被推部41若产生。

24、回推该推出部321的力量时,施予该转折部324的力量直接传递至该中心O,而不致有其他的分力,产生不当的偏移或回拨之力量,使该控制件30仍保持最佳推顶位置以确保推顶定位的效果。0039藉由上述具体实施例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00401结构有效确实藉由该控制件30的转动与定位,达到对该卡结件40推出或可退回的控制,操作简化,仅要藉由一手指对该控制件30的切换杆31进行控制即可,操作简化而有效率。00412配合结构死点以达到定位的稳定度该控制件30除受顶抵槽33与弹性定位组20配合的定位外,另藉由该推出部321与该退回部322邻接处形成的转折部324之设计,使成为推顶结构的死点,确保无法由卡结件40。

25、传至的力量反推该控制件30产生不必要的位移动作,而形成多道稳定的力量。说明书CN102049752ACN102049756A5/5页800423符合消费者以往的使用者习惯藉由该控制件30类似方向控制的形态设计,可使消费者在最自然的状态下,达到控制之目的,无需重新适应与学习,达到使用上的方便性。00434确实两段式的控制该控制件30为两顶抵槽33配合一弹性定位组20达到两定位位置确实卡制的目的,而达到确实稳定卡制之目的。说明书CN102049752ACN102049756A1/7页9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49752ACN102049756A2/7页10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49752ACN102049756A3/7页11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049752ACN102049756A4/7页12图6说明书附图CN102049752ACN102049756A5/7页13图7说明书附图CN102049752ACN102049756A6/7页14图8图9说明书附图CN102049752ACN102049756A7/7页15图10说明书附图CN10204975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手动工具;轻便机动工具;手动器械的手柄;车间设备;机械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