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缓释复合纳米微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层状复合纳米材料M-LDHs@Si02微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工业、农业及日常活动产生的大量废水、废气、废渣使环境日趋恶化,而这些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例如造成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传统的给药方式,存在给药次数多,生物利用度低,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大等缺点。因此,如何使药物更安全,更有效,解决药物的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大等问题是科研人员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
纳米药物传输系统具有缓释性和靶向性的特性,能够依据病理的变化将药物送至病变部位,发挥药物的最大疗效,同时控制药物释放速度,使得血药浓度稳定在安全范围之内,从而减少药物对人体引起的的毒副反应,因此在药物制剂领域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具有安全性能高、价格低廉、易于表面修饰等特点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作为一类新型的纳米载药体系载体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可降解性,可提高药物稳定性和疗效、减轻不良反应,有益于实现缓控释给药,应用前景广阔。但由于其靶向性不强、载药量小、缓释效果不佳等问题,尤其是在多重细胞系中对特定细胞系有良好的靶向传递效率低下,在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层状复合纳米材料M-LDHs@Si02微球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纳米载药材料靶向性不强、载药量小、缓释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层状复合纳米材料M-LDHs@Si02微球的制备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沉淀法制备M(OH)2,并对其进行常温干燥处理,得到M(OH)2初始原料;
步骤2,称取若干步骤1的M(OH)2初始原料与苯甲酸,放入容器内,加入若干去离子水,将三者混合均匀后在微波中进行反应,制取M-LDHs;
步骤3,合成SiO2微球;
步骤4,称取若干步骤2中的M-LDHs和步骤3中的SiO2微球,放入容器内,并加入去离子水、乙醇,将四者混合均匀后在微波中进行合成反应,得到产物M-LDHs@Si02微球。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
M(OH)2固体、M-LDHs和M-LDHs@Si02微球中的M均为过渡金属Zn或Ni中的任一种。
步骤2中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2.1,按照物质的量比为1:1量取M(OH)2初始原料和苯甲酸,放入容器内,同时加入去离子水15~20ml,将三者混合均匀;
步骤2.2,将步骤2.1处理的物质在微波中进行合成反应30~50min,得到反应液;
步骤2.3,将步骤2.2.的反应液进行抽滤,得到沉淀物,并将沉淀物在常温下进行5~6次去离子水洗涤;
步骤2.4,将步骤2.3处理后的沉淀物进行室温至50℃干燥20~24h,获得M-LDHs。
步骤3的具体为:
步骤3.1,按照体积比1.6:1.5:1量取去离子水、氨水及乙醇并混合配置成A溶液;
步骤3.2,按照体积比为5:1量取乙醇和正硅酸乙酯并混合配置成B溶液;
步骤3.3,将步骤3.2得到的B溶液缓慢滴加至搅拌中的步骤3.1中的A溶液,得到混合溶液;
步骤3.4,将步骤3.3中的混合溶液在常温下密封反应22~26h,得到反应液;
步骤3.5,将步骤3.4中的反应液进行离心分离,得到沉淀物,对沉淀物进行去离子水洗涤3~5次,常温干燥,得到SiO2微球。
步骤4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4.1,称取质量比为1:1的M-LDHs和SiO2微球,去离子水的体积为7.5~15ml,乙醇的体积为7.5~15ml,放入容器内混合均匀;
步骤4.2,将步骤4.1处理后的物质在微波中进行合成反应40~60min,,得到反应液;
步骤4.3,将步骤4.2的反应液进行抽滤,得到沉淀物,并将沉淀物在常温下进行5~6次去离子水洗涤;
步骤4.4,将步骤4.3的沉淀物进行室温干燥20~24h,得到产物M-LDHs@Si02微球。
步骤2.2中在在微波中进行合成反应放入条件为:温度为60~100℃,微波功率400~600W。
步骤4.2中在在微波中进行合成反应放入条件为:温度为60~100℃,微波功率500~800W。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层状复合纳米材料M-LDHs@Si02微球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具有表面光滑、粒径统一、分散性良好等优点的纳米SiO2微球,,并且兼具纳米粒子比表面积大、量子尺寸效应特点,制备复合微球粒子M-LDHs@Si02微球,解决了现有纳米载药材料靶向性不强、载药量小、缓释效果不佳的问题,方法简单,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Ni-LDHs的SEM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Ni-LDHs@Si02微球的SEM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Ni-LDHs和Ni-LDHs@Si02微球对布洛芬的缓释效果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Zn-LDHs的SEM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Zn-LDHs@Si02微球的SEM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Zn-LDHs和Zn-LDHs@Si02微球对布洛芬的缓释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层状复合纳米材料M-LDHs@Si02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沉淀法制备M(OH)2,并对其进行常温干燥处理,得到M(OH)2初始原料;
步骤2,称取若干步骤1的M(OH)2初始原料与苯甲酸,放入容器内,加入若干去离子水,将三者混合均匀后在微波中进行反应,制取M-LDHs;
步骤3,合成SiO2微球;
步骤4,称取若干步骤2中的M-LDHs和步骤3中的SiO2微球,放入容器内,并加入去离子水、乙醇,将四者混合均匀后在微波中进行合成反应,得到产物M-LDHs@Si02微球。
M(OH)2固体、M-LDHs和M-LDHs@Si02微球中的M均为过渡金属Zn或Ni中的任一种。
步骤2中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2.1,按照物质的量比为1:1量取M(OH)2初始原料和苯甲酸,放入容器内,同时加入去离子水15~20ml,将三者混合均匀;
步骤2.2,将步骤2.1处理的物质在微波中进行合成反应30~50min,得到反应液;
步骤2.3,将步骤2.2.的反应液进行抽滤,得到沉淀物,并将沉淀物在常温下进行5~6次去离子水洗涤;
步骤2.4,将步骤2.3处理后的沉淀物进行室温至50℃干燥20~24h,获得M-LDHs。
步骤3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3.1,按照体积比1.6:1.5:1量取去离子水、氨水及乙醇并混合配置成A溶液;
步骤3.2,按照体积比为5:1量取乙醇和正硅酸乙酯并混合配置成B溶液;
步骤3.3,将步骤3.2得到的B溶液缓慢滴加至搅拌中的步骤3.1中的A溶液,得到混合溶液;
步骤3.4,将步骤3.3中的混合溶液在常温下密封反应22~26h,得到反应液;
步骤3.5,将步骤3.4中的反应液进行离心分离,得到沉淀物,对沉淀物进行去离子水洗涤3~5次,常温干燥,得到SiO2微球。
步骤4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4.1,称取质量比为1:1的M-LDHs和SiO2微球,去离子水的体积为7.5~15ml,乙醇的体积为7.5~15ml,放入容器内混合均匀;
步骤4.2,将步骤4.1处理后的物质在微波中进行合成反应40~60min,,得到反应液;
步骤4.3,将步骤4.2的反应液进行抽滤,得到沉淀物,并将沉淀物在常温下进行5~6次去离子水洗涤;
步骤4.4,将步骤4.3的沉淀物进行室温干燥20~24h,得到产物M-LDHs@Si02微球。
步骤2.2中在在微波中进行合成反应放入条件为:温度为60~100℃,微波功率400~600W。
步骤4.2中在在微波中进行合成反应放入条件为:温度为60~100℃,微波功率500~800W。
实施例1
a.Ni-LDHs物质的制备
配置0.5mol.L-1的硝酸镍溶液200ml、0.8mol.L-1氢氧化钠溶液200mL为原料,在室温下,将氢氧化钠溶液缓慢加入硝酸镍溶液中,不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待反应完全后,在室温下静置7h后抽滤,将沉淀物用去离子水洗涤4次,室温干燥22h,得到绿色的Ni(OH)2初始原料。
按照物质的量比为1:1量取绿色的Ni(OH)2初始原料和苯甲酸,放入容器内,同时加入去离子水15ml,将三者混合均匀,在温度为60℃,微波功率400w条件下进行水热合成反应30min,抽滤,并将沉淀物在常温下进行6次去离子水洗涤,然后室温干燥22h,获得Ni-LDHs。
b.Si02微球的制备
分别量取乙醇溶液20.0mL、氨水30.0mL和去离子水31.5mL,混合后为A溶液;量取乙醇溶液50.0mL、正硅酸乙酯11.0mL完全混合后为B溶液;将B溶液缓慢滴加至由磁力搅拌器搅拌的A溶液中,在常温下密封反应24h,得到反应液,对反应液进行离心分离,得到沉淀物,对沉淀物进行去离子水洗涤3次,常温干燥,得到SiO2微球。
c.进行Ni-LDHs@Si02微球的制备
将0.100gNi-LDHs与0.100g的Si02微球与和10.0mL去离子水、10.0mL乙醇在三颈烧瓶中混合均匀,在100℃,微波功率500w条件下合成反应40min抽滤,得到沉淀物,并将沉淀物在常温下进行5次去离子水洗涤;将沉淀物进行室温干燥20h,得到产物Ni-LDHs@Si02微球。
实施例2
a.Ni-LDHs物质的制备
配置0.5mol.L-1的硝酸镍溶液100ml、0.8mol.L-1氢氧化钠溶液100mL为原料,在室温下,将氢氧化钠溶液缓慢加入硝酸镍溶液中,不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待反应完全后,在室温下静置5h后抽滤,将沉淀物用去离子水洗涤6次,室温干燥20h,得到绿色的Ni(OH)2初始原料。
按照物质的量比为1:1量取绿色的Ni(OH)2初始原料和苯甲酸,放入容器内,同时加入去离子水18ml,将三者混合均匀,在温度为100℃,微波功率600w条件下进行水热合成反应50min,抽滤,并将沉淀物在常温下进行6次去离子水洗涤,然后室温干燥20h,获得Ni-LDHs,如图1所示。
b.Si02微球的制备
分别量取乙醇溶液20.0mL、氨水30.0mL和去离子水31.5mL,混合后为A溶液;量取乙醇溶液50.0mL、正硅酸乙酯11.0mL完全混合后为B溶液;将B溶液缓慢滴加至由磁力搅拌器搅拌的A溶液中,在常温下密封反应24h,得到反应液,对反应液进行离心分离,得到沉淀物,对沉淀物进行去离子水洗涤4次,常温干燥,得到SiO2微球。
c.进行Ni-LDHs@Si02微球的制备
将0.100gNi-LDHs与0.100g的Si02微球与和15.0mL去离子水、15.0mL乙醇在三颈烧瓶中混合均匀,在60℃,微波功率800w条件下合成反应50min抽滤,得到沉淀物,并将沉淀物在常温下进行6次去离子水洗涤;将沉淀物进行室温干燥22h,得到产物Ni-LDHs@Si02微球,如图2所示。
d.Ni-LDHs、Ni-LDHs@Si02微球对药物布洛芬原料药溶液(IBU)的缓释作用
药物布洛芬原料药溶液(IBU)处理:首先将布洛芬原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布洛芬原药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中,过滤除去不溶物,滤液备用。
取1gNi-LDHs@Si02微球和10ml布洛芬原料药溶液(IBU),混合均匀置于容器内,搅拌2h,在温度60℃下放置24h,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沉淀,然后在常温下干燥,即可得到Ni-LDHs/IBU@Si02样品;取1g Ni-LDHs和布洛芬原料药溶液,混合均匀置于容器内,搅拌2h,在温度60℃下放置24h,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沉淀,然后在常温下干燥,制备Ni-LDHs/IBU样品。
分别将Ni-LDHs/IBU@SiO2样品和Ni-LDHs/IBU样品于37℃条件下加入到pH为7.4的磷酸缓冲溶液中(质量/体积比为0.2g/500mL),搅拌;每隔20分钟,取4mL悬浮液,并补充进4mL磷酸缓冲液,过滤,并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264nm处)测定其吸光度,其结果如图3所示。
实施例3
a.Zn-LDHs物质的制备
配置0.5mol.L-1的硝酸锌溶液100ml,0.8mol.L-1氢氧化钠溶液100mL为原料,在室温下,将氢氧化钠溶液缓慢加入硝酸锌溶液中,不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待反应完全后,在室温下静置3h后抽滤,将沉淀物用去离子水洗涤5次,并在50℃下干燥24h,得到白色的Zn(OH)2初始原料。
按照物质的量比为1:1量取白色的Zn(OH)2初始原料和苯甲酸,放入容器内,同时加入去离子水20ml,将三者混合均匀,在温度为90℃,微波功率500w条件下进行反应40min,抽滤,并将沉淀物在室温下进行6次去离子水洗涤,然后50℃干燥24h,获得Zn-LDHs,如图4所示。
b.Si02微球的制备
分别量取乙醇溶液20.0mL、氨水30.0mL和去离子水31.5mL,混合后为A溶液;量取乙醇溶液50.0mL、正硅酸乙酯11.0mL完全混合后为B溶液;将B溶液缓慢滴加至由磁力搅拌器搅拌的A溶液中,在常温下密封反应26h,得到反应液,对反应液进行离心分离,得到沉淀物,对沉淀物进行去离子水洗涤5次,常温干燥,得到SiO2微球。
c.进行Zn-LDHs@Si02微球的制备
将0.08gZn-LDHs与0.08g的Si02微球和7.5mL去离子水、7.5mL乙醇在三颈烧瓶中混合均匀,在90℃,微波功率600w条件下分别进行合成反应60min,抽滤,得到沉淀物,并将沉淀物在常温下进行6次去离子水洗涤;将沉淀物进行室温干燥24h,得到产物Zn-LDHs@Si02微球,如图5所示。
d.Zn-LDHs、Zn-LDHs@Si02微球对药物布洛芬原料药溶液(IBU)的缓释作用
药物布洛芬原料药溶液(IBU)处理:首先将布洛芬原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布洛芬原药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中,过滤除去不溶物,滤液备用。
取1g Zn-LDHs@Si02微球和10ml布洛芬原料药溶液(IBU),混合均匀置于容器内,搅拌2h,在温度60℃下放置24h,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沉淀,然后在常温下干燥,即可得到Zn-LDHs/IBU@Si02样品;取1gZn-LDHs和布洛芬原料药溶液,混合均匀置于容器内,搅拌2h,在温度60℃下放置24h,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沉淀,然后在常温下干燥,制备Zn-LDHs/IBU样品。
分别将Zn-LDHs/IBU@SiO2样品和Zn-LDHs/IBU样品于37℃条件下加入到pH为7.4的磷酸缓冲溶液中(质量/体积比为0.2g/500mL),搅拌;每隔20分钟,取4mL悬浮液,并补充进4mL磷酸缓冲液,过滤,并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264nm处)测定其吸光度,其结果如图6所示。
由图1~图6可知,层状的M-LDHs均匀地包裹在SiO2微球上,整体形貌完整,与常规M-LDHs相比,M-LDHs@SiO2微球具有疏松多孔的形貌,可以吸附药物;M-LDHs/IBU吸光度大,溶液中的布洛芬多,缓释作用差,M-LDHs/IBU@SiO2吸光度小,溶液中的布洛芬少,缓释作用好,对药物缓释作用佳,解决了现有纳米载药材料靶向性不强、载药量小、缓释效果不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