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儿科诊疗用口腔撑开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中医儿科诊疗用口腔撑开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542403.2 (22)申请日 2017.06.30 (71)申请人 刘倩 地址 253000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城齐晏 大街554号齐河县中医院 (72)发明人 刘倩 (51)Int.Cl. A61B 1/24(2006.01) A61B 1/06(2006.01) A61B 1/05(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中医儿科诊疗用口腔撑开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医儿科诊疗用口腔撑 开器, 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的上侧设有对称分布 的两组支撑柱,。
2、 所述咬合器靠近支撑柱的一端设 有等角度对称分布的两组以上冷光灯, 所述通孔 的内侧靠近冷光灯的一端设有连接凸台, 所述连 接凸台远离咬合器的一侧设有微型摄像机, 所述 通孔的内部一侧设有弧形压舌板, 所述弧形压舌 板通过转动轴与咬合器连接, 所述微型摄像机和 冷光灯电连接外部控制板, 下巴支撑台和头部固 定台可以解决患儿因为不适, 挣扎哭闹无法进行 诊疗的情况, 咬合器设有的冷光灯和弧形压舌 板, 可以进行精确治疗, 咬合器外侧设有的U型通 槽, 可以很好的保护患儿的口腔, 操作简单, 使医 务人员的诊断更加精确。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107184176 A 2017。
3、.09.22 CN 107184176 A 1.一种中医儿科诊疗用口腔撑开器, 包括底座(6),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6)的上侧设 有对称分布的两组支撑柱(1), 所述支撑柱(1)的内部均设有T型滑槽, 所述支撑柱(1)通过T 型滑槽连接有四组T型滑块(2), 其中两组T型滑块(2)之间设有下巴支撑台(9), 所述下巴支 撑台(9)的形状为弧形, 另外两组T型滑块(2)之间连接有头部固定台(10), 所述头部固定台 (10)的形状为半圆形, 所述支撑柱(1)远离T型滑块(2)的一侧均设有矩形通槽, 所述矩形通 槽与支撑柱(1)内部的T型滑槽连通, 所述T型滑块(2)靠近矩形通槽的一侧连接有。
4、紧定螺栓 (7), 所述紧定螺栓(7)与支撑柱(1)之间设有垫板(8), 所述支撑柱(1)的一侧通过对称分布 的两组系带(17)连接有咬合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儿科诊疗用口腔撑开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咬合器 (3)靠近支撑柱(1)的一端设有等角度对称分布的两组以上冷光灯(12), 所述咬合器(3)的 内部设有通孔, 所述通孔的内侧靠近冷光灯(12)的一端设有连接凸台(14), 所述连接凸台 (14)远离咬合器(3)的一侧设有微型摄像机(13), 所述通孔的内部一侧设有弧形压舌板 (11), 所述弧形压舌板(11)通过转动轴(15)与咬合器(3)连接, 所述微型摄像机(1。
5、3)和冷光 灯(12)电连接外部控制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儿科诊疗用口腔撑开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压舌 板(11)的下侧连接第二连杆(16)的一端, 所述第二连杆(16)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轴连接第一 连杆(4)的一端, 所述第一连杆(4)另一端贯穿咬合器(3)并连接有球形手柄(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儿科诊疗用口腔撑开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咬合器 (3)的外侧设有U型通槽, 所述咬合器(3)远离支撑柱(1)的一端为漏斗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儿科诊疗用口腔撑开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巴支撑 台(9)的上侧设有软垫, 所述头部固定台(10)的。
6、下侧设有软垫。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184176 A 2 一种中医儿科诊疗用口腔撑开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中医儿科诊疗用口腔撑开器。 背景技术 0002 在中医诊疗过程中, 有不同年龄段的病人, 其中如果患者是十二岁以下的儿童, 那 么在治疗过程中会遇到诸多不变, 例如在诊疗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压舌板, 由于患儿的年龄 较小, 当压舌板下压舌头时, 患儿会条件反射紧闭口腔, 不能一直张大口腔, 使得医生无法 继续进行诊断, 如申请公布号CN20404959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中医儿科诊疗用口腔撑开 器, 所述限位槽呈等腰三角形状。
7、, 所述卡槽和限位槽相配合, 所述支撑杆在卡槽中移动, 所 述限位杆铰接有推拉杆, 具有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利于诊疗等特点, 但是该口腔撑开器还 是不能解决患儿可能因为不适, 挣扎哭闹的情况, 不能让医务清洗的观察患儿的口腔, 不能 很好的保护患儿的口腔。 0003 为此, 我们公布了一种中医儿科诊疗用口腔撑开器。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 提供一种中医儿科诊疗用口腔撑开 器, 可以解决患儿可能因为不适, 挣扎哭闹无法进行诊疗的情况, 可以让医务清晰的观察患 儿的口腔, 并在诊疗后也能观察患儿的情况, 进行精确治疗, 可以很好的保护患儿的口腔, 可以有效。
8、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医儿科诊疗用口腔撑开器, 包 括底座, 所述底座的上侧设有对称分布的两组支撑柱, 所述支撑柱的内部均设有T型滑槽, 所述支撑柱通过T型滑槽连接有四组T型滑块, 其中两组T型滑块之间设有下巴支撑台, 所述 下巴支撑台的形状为弧形, 另外两组T型滑块之间连接有头部固定台, 所述头部固定台的形 状为半圆形, 所述支撑柱远离T型滑块的一侧均设有矩形通槽, 所述矩形通槽与支撑柱内部 的T型滑槽连通, 所述T型滑块靠近矩形通槽的一侧连接有紧定螺栓, 所述紧定螺栓与支撑 柱之间设有垫板, 所述支撑柱的一侧通过对称分布的两组系。
9、带连接有咬合器。 000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咬合器靠近支撑柱的一端设有等角度对称 分布的两组以上冷光灯, 所述咬合器的内部设有通孔, 所述通孔的内侧靠近冷光灯的一端 设有连接凸台, 所述连接凸台远离咬合器的一侧设有微型摄像机, 所述通孔的内部一侧设 有弧形压舌板, 所述弧形压舌板通过转动轴与咬合器连接, 所述微型摄像机和冷光灯电连 接外部控制板。 000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弧形压舌板的下侧连接第二连杆的一端, 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轴连接第一连杆的一端, 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贯穿咬合器 并连接有球形手柄。 000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
10、述咬合器的外侧设有U型通槽, 所述咬合器远 离支撑柱的一端为漏斗形。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7184176 A 3 000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下巴支撑台的上侧设有软垫, 所述头部固 定台的下侧设有软垫。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下巴支撑台和头部固定台可以解决患儿 因为不适, 挣扎哭闹无法进行诊疗的情况, 咬合器设有的冷光灯和弧形压舌板, 可以让医务 清晰的观察患儿的口腔, 而微型摄像机可以在诊疗后也能观察患儿的情况, 进行精确治疗, 咬合器外侧设有的U型通槽, 可以很好的保护患儿的口腔, 操作简单, 使医务人员的诊断更 加精确。 附。
11、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本发明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3 图3为本发明咬合器结构示意图; 0014 图4为本发明咬合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 1支撑柱、 2T型滑块、 3咬合器、 4第一连杆、 5球形手柄、 6底座、 7紧定螺栓、 8垫 板、 9下巴支撑台、 10头部固定台、 11弧形压舌板、 12冷光灯、 13微型摄像机、 14连接凸台、 15 转动轴、 16第二连杆、 17系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
12、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7 请参阅图1-4,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中医儿科诊疗用口腔撑开器, 包括 底座6, 底座6的上侧设有对称分布的两组支撑柱1, 支撑柱1的内部均设有T型滑槽, 支撑柱1 通过T型滑槽连接有四组T型滑块2, 其中两组T型滑块2之间设有下巴支撑台9, 下巴支撑台9 的形状为弧形, 形状与人体下巴相匹配, 另外两组T型滑块2之间连接有头部固定台10, 头部 固定台10的形状为半圆形, 下巴支撑台9的上侧设有软垫, 保护人体下巴, 防止磕伤, 。
13、头部固 定台10的下侧设有软垫, 支撑柱1远离T型滑块2的一侧均设有矩形通槽, 矩形通槽与支撑柱 1内部的T型滑槽连通, T型滑块2靠近矩形通槽的一侧连接有紧定螺栓7, 将T型滑块2固定在 T型滑槽内, 紧定螺栓7与支撑柱1之间设有垫板8, 支撑柱1的一侧通过对称分布的两组系带 17连接有咬合器3, 咬合器3的外侧设有U型通槽, 咬合器3远离支撑柱1的一端为漏斗形, 咬 合器3靠近支撑柱1的一端设有等角度对称分布的两组以上冷光灯12, 为了医生更好的观 察, 咬合器3的内部设有通孔, 通孔的内侧靠近冷光灯12的一端设有连接凸台14, 连接凸台 14远离咬合器3的一侧设有微型摄像机13, 通孔的。
14、内部一侧设有弧形压舌板11, 弧形压舌板 11的下侧连接第二连杆16的一端, 第二连杆16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轴连接第一连杆4的一端, 第一连杆4另一端贯穿咬合器3并连接有球形手柄5, 弧形压舌板11通过转动轴15与咬合器3 连接, 微型摄像机13和冷光灯12电连接外部控制板。 0018 外部控制板为单片机其控制微型摄像机13和冷光灯12的方式采用现有技术。 0019 在使用时: 首先将该中医儿科诊疗用口腔撑开器的底座6放于桌面上, 医生将通过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7184176 A 4 系带17连接在支撑柱1上的咬合器3放于患者口腔, 咬合器3设有的U型槽与患者牙齿配合, 然后。
15、将患者的下巴放于下巴支撑台9, 可以通过T型滑块2调节下巴支撑台9的高度, 调节到 合适的位置, 通过T型滑块2连接的紧定螺栓7对T型滑块进行固定, 同样调节头部固定台10, 将患者头部固定, 然后通过外部控制台打开咬合器3设有的冷光灯12和微型摄像机13, 医务 人员手部放于球形手柄5处, 轻轻向远离咬合器的方向拉动, 第一连杆4的移动带动第二连 杆16的移动, 第二连杆16将弧形压舌板11向下侧拉动, 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好的观察视野, 结 束后, 将头部固定台10向上调动, 医务人员将咬合器3从患者口腔取出, 医务人员还可通过 微型摄像机13录制的画面反复观察, 提高诊断率。 0020 本发。
16、明的下巴支撑台9和头部固定台10可以解决患儿可能因为不适, 挣扎哭闹无 法进行诊疗的情况, 咬合器3设有的冷光灯12和弧形压舌板11, 可以让医务清晰的观察患儿 的口腔, 而微型摄像机13可以在诊疗后也能观察患儿的情况, 不用反复检查, 进行精确治 疗, 咬合器3外侧设有的U型通槽, 可以很好的保护患儿的口腔, 操作简单, 使医务人员的诊 断更加精确。 002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 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改、 替换 和变型,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7184176 A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107184176 A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107184176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