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8048761 上传时间:2019-12-1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826579.6

申请日:

20160918

公开号:

CN106310128A

公开日:

2017011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66,A61P9/14,A61K35/64

主分类号:

A61K36/9066,A61P9/14,A61K35/64

申请人:

初红霞

发明人:

初红霞,孙孝红,王建设

地址:

264400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米山东路西3号威海市中心医院

优先权:

CN201610826579A

专利代理机构: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鲍光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豨莶草9~13%、络石藤6~9%、白芍5~10%、黄柏5~8%、柴胡4~8%、白芷5~7%、独活4~7%、仙茅4~6%、郁金4~7%、金佛草2~5%、茜草3~5%、五倍子2~5%、升麻2~5%、败酱草3~5%、槐角3~5%、青葙子4~6%、犁头草3~6%、川楝子2~5%,将上述原料药烘干、研碾成细粉末,过120目筛,装瓶备用。本发明成本低,治疗静脉曲张疗效高,具有活血化瘀,提毒外出,祛腐生肌,清热解毒,清除坏死组织的功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豨莶草9~13%、络石藤6~9%、白芍5~10%、黄柏5~8%、柴胡4~8%、白芷5~7%、独活4~7%、仙茅4~6%、郁金4~7%、金佛草2~5%、茜草3~5%、五倍子2~5%、升麻2~5%、败酱草3~5%、槐角3~5%、青葙子4~6%、犁头草3~6%、川楝子2~5%,将上述原料药烘干、研碾成细粉末,过120目筛,装瓶备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下肢静脉曲张指隐静脉、浅静脉伸长,迂曲而呈曲张状态,多见于从事持久站立工作,体力活动强度高,或久坐少动者。其主要病因为静脉壁软弱,静脉瓣膜缺陷及浅静脉内压升高,是引起浅静脉曲张的主要病因。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后天性因素,使瓣膜承受过度压力,逐渐松弛,不能紧密关闭。循环血量经常超负荷,亦可造成压力升高,静脉扩张,而形成相对性瓣膜关闭不全。曲张静脉在小腿部远比大腿部明显,而且病情的远期进展比开始阶段迅速。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肢浅静脉扩张、迂曲、下肢沉重、乏力感。目前临床治疗,非手术仅能缓解轻度症状,手术治疗有禁忌症,且并发症较多,应用硬化剂注射或压迫疗法,易造成硬化剂渗漏造成组织炎症,坏死或进入深静脉并发血栓形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成本低,治疗静脉曲张疗效高,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豨莶草9~13%、络石藤6~9%、白芍5~10%、黄柏5~8%、柴胡4~8%、白芷5~7%、独活4~7%、仙茅4~6%、郁金4~7%、金佛草2~5%、茜草3~5%、五倍子2~5%、升麻2~5%、败酱草3~5%、槐角3~5%、青葙子4~6%、犁头草3~6%、川楝子2~5%,将上述原料药烘干、研碾成细粉末,过120目筛,装瓶备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治疗静脉曲张疗效高,无毒副作用,具有活血化瘀,提毒外出,祛腐生肌,清热解毒,清除坏死组织的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采用豨莶草、络石藤、白芍、黄柏、柴胡、白芷、独活、仙茅、郁金、金佛草、茜草、五倍子、升麻、败酱草、槐角、青葙子、犁头草、川楝子为原料制备而成。其组分(重量%)每副为豨莶草11、络石藤8、白芍9、黄柏7、柴胡6、白芷6、独活6、仙茅5、郁金4、金佛草4、茜草5、五倍子3、升麻3、败酱草5、槐角5、青葙子5、犁头草5、川楝子3。取上述18味中草药总重量200克,烘干、研碾成粉末,过120目筛搅拌均匀,装瓶备用。用时先将静脉曲张的部位用酒精棉球擦洗干净待干,根据病变曲张皮肤部位大小,将本发明药粉倒入无菌容器内,用麻油调和成膏状,然后用消毒棉签蘸取药膏均匀地涂抹患处,药膏厚约2~3mm,涂药范围超过皮损范围1~2cm,上盖无毒保鲜膜,再用绷带包扎,每日换药2次,10天为1疗程,休息2~3天,再进行下一疗程,一般需3~4个疗程。

本发明豨莶草有解毒、镇痛作用,治全身酸痛、四肢麻痹,并有平降血压作用;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用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白芍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黄柏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柴胡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白芷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独活祛风除湿,痛痹止痛;仙茅具有补肾助阳、益精血、强筋骨和行血消肿的作用;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金佛草清热、祛痰,镇咳、平喘;茜草凉血活血,祛瘀,通经;五倍子具有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等功效;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败酱草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等功效;槐角清热泻火,凉血止血;青葙子清肝,明目,退翳;犁头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川楝子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18味中草药药末加麻油调膏涂抹患处,通过外用的方式对病变部位透皮给药,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费用低,疗效高,药物有效成分可以直达病灶,达到清热利湿,疏肝散结,滋补肝肾,行气活血,达到彻底治愈静脉曲张之特效。

本发明各原料还可按下表所列比例(重量百分比)混合的实施例来实现,其加工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其含量如下表所示。

实施例 豨莶草 络石藤 白芍 黄柏 柴胡 白芷 独活 仙茅 郁金 金佛草 茜草 五倍子 升麻 败酱草 槐角 青葙子 犁头草 川楝子 二 9 9 5 8 8 7 4 6 4 5 3 5 2 5 3 6 6 5 三 13 6 10 5 8 5 7 4 7 2 5 2 5 3 5 4 6 3 四 13 9 10 7 4 6 7 5 6 5 2 4 4 4 4 5 3 2 五 11 8 7 6 7 6 6 5 5 4 4 3 5 4 5 5 5 4

下面结合我院的临床试验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1.病例选择:男48例,女32例:年龄28~57岁,其诊断均符合吴在德、吴肇汉主编的《外科学》第7版诊断标准。

2.治疗方法:先将静脉曲张的病变部位用酒精棉擦拭干净,根据病变曲张皮肤部位大小,将本发明药粉倒入无菌容器内,用麻油调和成膏状,然后用消毒棉签蘸取药膏均匀地涂抹患处,药膏厚约2~3mm,涂药范围超过皮损范围1~2cm,上盖无毒保鲜膜,再用绷带包扎,每日换药2次,10天为1疗程,休息2~3天,再进行下一疗程,一般需3~4个疗程。

3.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皮肤色泽恢复正常,曲张的静脉团消失,行走轻快,溃疡面愈合;显效:皮肤色泽大致恢复正常,曲张静脉团基本消失;有效:皮肤色泽明显恢复,曲张静脉团部分消失;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变。

4.治疗效果:治愈51例,显效21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5%。

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826579.6 (22)申请日 2016.09.18 (71)申请人 初红霞 地址 264400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米山东 路西3号威海市中心医院 (72)发明人 初红霞 孙孝红 王建设 (74)专利代理机构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代理人 鲍光明 (51)Int.Cl. A61K 36/9066(2006.01) A61P 9/14(2006.01) A61K 35/64(2015.01) (54)发明名称 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药。

2、配方领域, 具体地说是一种 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 分比的原料药制成: 豨莶草913%、 络石藤6 9%、 白芍510%、 黄柏58%、 柴胡48%、 白芷5 7%、 独活47%、 仙茅46%、 郁金47%、 金佛草2 5%、 茜草35%、 五倍子25%、 升麻25%、 败酱 草35%、 槐角35%、 青葙子46%、 犁头草3 6%、 川楝子25%, 将上述原料药烘干、 研碾成细 粉末, 过120目筛, 装瓶备用。 本发明成本低, 治疗 静脉曲张疗效高, 具有活血化瘀, 提毒外出, 祛腐 生肌, 清热解毒, 清除坏死组织的功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63。

3、10128 A 2017.01.11 CN 106310128 A 1.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 豨莶草9 13%、 络石藤69%、 白芍510%、 黄柏58%、 柴胡48%、 白芷57%、 独活47%、 仙茅46%、 郁金47%、 金佛草25%、 茜草35%、 五倍子25%、 升麻25%、 败酱草35%、 槐角35%、 青葙子46%、 犁头草36%、 川楝子25%, 将上述原料药烘干、 研碾成细粉末, 过120目筛, 装瓶备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310128 A 2 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

4、种中成药制剂,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 下肢静脉曲张指隐静脉、 浅静脉伸长, 迂曲而呈曲张状态, 多见于从事 持久站立工作, 体力活动强度高, 或久坐少动者。 其主要病因为静脉壁软弱, 静脉瓣膜缺陷 及浅静脉内压升高, 是引起浅静脉曲张的主要病因。 长期站立, 重体力劳动, 妊娠, 慢性咳 嗽, 习惯性便秘等后天性因素, 使瓣膜承受过度压力, 逐渐松弛, 不能紧密关闭。 循环血量经 常超负荷, 亦可造成压力升高, 静脉扩张, 而形成相对性瓣膜关闭不全。 曲张静脉在小腿部 远比大腿部明显, 而且病情的远期进展比开始阶段迅速。 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肢浅静。

5、脉扩张、 迂曲、 下肢沉重、 乏力感。 目前临床治疗, 非手术仅能缓解轻度症状, 手术治疗有禁忌症, 且 并发症较多, 应用硬化剂注射或压迫疗法, 易造成硬化剂渗漏造成组织炎症, 坏死或进入深 静脉并发血栓形成。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 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静脉曲张的 中药, 成本低, 治疗静脉曲张疗效高, 无毒副作用。 0004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 其特征 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 豨莶草913%、 络石藤69%、 白芍510%、 黄柏5 8%、 柴胡48%、 白芷57%、 独活47%、 仙茅46。

6、%、 郁金47%、 金佛草25%、 茜草35%、 五 倍子25%、 升麻25%、 败酱草35%、 槐角35%、 青葙子46%、 犁头草36%、 川楝子2 5%, 将上述原料药烘干、 研碾成细粉末, 过120目筛, 装瓶备用。 00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成本低, 治疗静脉曲张疗效高, 无毒副作用, 具有活血化瘀, 提毒外出, 祛腐生肌, 清热解毒, 清除坏死组织的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06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采用豨莶草、 络石藤、 白芍、 黄柏、 柴胡、 白芷、 独活、 仙茅、 郁金、 金佛草、 茜草、 五倍子、 升麻、 败酱草、 槐角、 青葙子、 犁。

7、头草、 川楝子为原料制备而成。 其组分 (重量%) 每副为豨莶草 11、 络石藤8、 白芍9、 黄柏7、 柴胡6、 白芷6、 独活6、 仙茅5、 郁金4、 金佛草4、 茜草5、 五倍子3、 升 麻3、 败酱草5、 槐角5、 青葙子5、 犁头草5、 川楝子3。 取上述18味中草药总重量200克, 烘干、 研 碾成粉末, 过120目筛搅拌均匀, 装瓶备用。 用时先将静脉曲张的部位用酒精棉球擦洗干净 待干, 根据病变曲张皮肤部位大小, 将本发明药粉倒入无菌容器内, 用麻油调和成膏状, 然 后用消毒棉签蘸取药膏均匀地涂抹患处, 药膏厚约23mm, 涂药范围超过皮损范围12cm, 上盖无毒保鲜膜, 再用。

8、绷带包扎, 每日换药2次, 10天为1疗程, 休息23天, 再进行下一疗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6310128 A 3 程, 一般需34个疗程。 0007 本发明豨莶草有解毒、 镇痛作用, 治全身酸痛、 四肢麻痹, 并有平降血压作用; 络石 藤祛风通络, 凉血消肿。 用于风湿热痹、 筋脉拘挛、 腰膝酸痛; 白芍平肝止痛, 养血调经, 敛阴 止汗; 黄柏有清热燥湿, 泻火除蒸, 解毒疗疮的功效; 柴胡有和解表里, 疏肝升阳之功效; 白 芷有祛病除湿、 排脓生肌、 活血止痛等功能; 独活祛风除湿, 痛痹止痛; 仙茅具有补肾助阳、 益精血、 强筋骨和行血消肿的作用; 郁金活血止痛, 。

9、行气解郁, 清心凉血, 利胆退黄; 金佛草 清热、 祛痰, 镇咳、 平喘; 茜草凉血活血, 祛瘀, 通经; 五倍子具有敛肺降火、 涩肠止泻、 敛汗止 血、 收湿敛疮等功效; 升麻发表透疹, 清热解毒, 升阳举陷; 败酱草有清热解毒, 祛瘀排脓等 功效; 槐角清热泻火, 凉血止血; 青葙子清肝, 明目, 退翳; 犁头草清热解毒, 凉血消肿; 川楝 子疏肝泄热, 行气止痛, 杀虫。 18味中草药药末加麻油调膏涂抹患处, 通过外用的方式对病 变部位透皮给药, 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 费用低, 疗效高, 药物有效成分可以直达病灶, 达到 清热利湿, 疏肝散结, 滋补肝肾, 行气活血, 达到彻底治愈静脉曲。

10、张之特效。 0008 本发明各原料还可按下表所列比例 (重量百分比) 混合的实施例来实现, 其加工工 艺与实施例1相同, 其含量如下表所示。 实施例豨莶草络石藤白芍黄柏柴胡白芷独活仙茅郁金金佛草茜草五倍子升麻败酱草槐角青葙子犁头草川楝子 二995887464535253665 三13610585747252535463 四13910746756524444532 五1187676655443545554 0009 下面结合我院的临床试验对本发明作进一步、 详细地描述: 1.病例选择: 男48例, 女32例: 年龄2857岁, 其诊断均符合吴在德、 吴肇汉主编的 外 科学 第7版诊断标准。 00。

11、10 2.治疗方法: 先将静脉曲张的病变部位用酒精棉擦拭干净, 根据病变曲张皮肤部 位大小, 将本发明药粉倒入无菌容器内, 用麻油调和成膏状, 然后用消毒棉签蘸取药膏均匀 地涂抹患处, 药膏厚约23mm, 涂药范围超过皮损范围12cm, 上盖无毒保鲜膜, 再用绷带 包扎, 每日换药2次, 10天为1疗程, 休息23天, 再进行下一疗程, 一般需34个疗程。 0011 3.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 皮肤色泽恢复正常, 曲张的静脉团消失, 行走轻快, 溃疡面愈合; 显效: 皮肤色泽 大致恢复正常, 曲张静脉团基本消失; 有效: 皮肤色泽明显恢复, 曲张静脉团部分消失; 无 效: 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变。 0012 4.治疗效果: 治愈51例, 显效21例, 有效6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7.5%。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6310128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