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卸料装置卸载物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卸料装置卸载物料的方法, 更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利用卸料 装置将块状或颗粒状物料从 ( 如运输车辆的 ) 储料台中卸出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应用的各种场合中, 常常需要物料的装载、 运输和卸载。例如, 当将收获的 粮食 ( 如玉米、 小麦、 红薯、 木薯等 ) 送往粮库后, 需要将粮食从货车的车斗中将粮食卸下 来。如果这些块状或颗粒状的物料已经盛放在编织袋等容器中, 则可以方便地将盛有物料 的编织袋一一卸载下来 ( 如通过皮带输送机 )。
然而, 如果在这些块状或颗粒状物料没有盛放在编织袋等容器里, 而是大量散开 堆放在车斗中, 而且该货车没有自动卸货装置 ( 如货车没有安装使该车斗倾斜的驱动装 置, 如液压杆 ) 的情况下, 则对这些物料的卸载变得非常困难。
目前, 在该情况下对物料的卸载通常是由人工来完成。 例如, 当装载有大量散装物 料的货车抵达目的地后, 将该货车的车斗的一侧或几侧的挡板打开, 一部分物料会自动从 储料斗中落下, 而剩余部分仍然留在储料斗的水平台面, 持有卸料工具 ( 如铁锨等 ) 的卸料 作业人员则会登上车斗中物料堆的顶部, 从上面开始将物料铲出车斗 ; 或者由持有工具的 作业人员在车斗的一侧站在地面上, 从而将物料铲出车斗。 可见, 这种传统的卸料作业的工 作效率非常低。
因此, 对于上述的卸料情形, 需要提供一种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的新的卸料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针对上述情形中现有的卸载物料的方法效率低的缺陷, 而 提供一种工作效率较高的利用卸料装置卸载储料台中物料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提供了一种利用卸料装置卸载物料的方法, 所述物料放 置在储料台上, 该卸料装置包括 : 驱动器、 连接件以及与该连接件固定连接的卸料件, 所述 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连接件, 以使所述卸料件做水平往复运动, 其中, 所述卸料方法包括将 所述卸料件对准所述物料, 启动驱动器以通过所述连接件驱动所述卸料件做水平往复运 动, 由所述卸料件推动和 / 或拉动所述物料至该物料离开所述储料台。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卸载物料的方法, 在卸载物料时, 驱动器通过连接件而 驱动卸料件水平往复运动, 从而能够推动或拉动物料, 以够高效且简便地完成卸载物料的 作业。
附图说明
图 1 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
图 2 为图 1 所示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
图 3 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 4 为图 3 所示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 图 5 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 图 6 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 图 7 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 图 8 为根据图 7 所示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 图 9 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 图 10 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卸载物料的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 10 为表示本发明所提供的利用卸载物料的装置 200 进行卸载物料的方法作业 时的示意图, 图 1 至图 9 为适用于本方法的卸载物料的装置的示意图。如图 10 所示, 物料 ( 未显示 ) 存放在 ( 例如运输车辆 100 的 ) 储料台 101 中。
参考图 1 至图 10, 所述卸载物料的装置包括驱动器 ( 未示出 )、 连接件 1 以及与该 连接件 1 固定连接的卸料件 2, 其中驱动器用于驱动连接件 1, 以使卸料件 2 做水平往复运 动, 卸料件 2 的形状足以使得当卸料件 2 做水平往复运动时, 该卸料件 2 推动和 / 或拉动物 料。
在该装置中, 利用驱动器通过连接件 1 来驱动卸料件 2, 而使该卸料件 2 水平往复 运动, 以由该卸料件 2 推动和 / 或拉动物料, 能够高效地且简便地完成物料的卸载作业, 无 需人工劳动。 与现有的人工卸载物料的工作相比, 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能够在短时间内 完成大量的卸载作业, 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 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驱动器与连杆 1 连接, 并通过该连杆 1 驱动卸料件 2 作水平往复运动。驱动器可 以为现有的包括机动车辆 ( 如装载机、 挖掘机、 各种车辆 )、 直线电机、 液压驱动装置、 气动 驱动装置的能够执行水平往复运动的驱动器中的任意一种。
卸料件 2 通过连杆 1 与驱动器连接, 以进行水平往复运动, 该水平往复运动可以包 括卸料件 2 的推动或拉动以及推动和拉动。该卸料件可以具有多种形状, 只要能够完成对 物料的推动和 / 或拉动, 可以将各种形状应用于本发明的卸料件中。
利用本发明的装置进行卸料的方法主要包括 : 将卸料件 2 对准储料台中的物料, 启动驱动器以通过连接件 1 驱动卸料件 2 做水平往复运动, 由卸料件 2 推动和 / 或拉动物 料至物料离开储料台, 还可以使物料落入其他运输工具 ( 如其他的车辆的储料台或皮带输 送机 )。
当存放在储料台 101 中的物料形成为较高的堆栈时, 根据不同的情形, 可以采用 不同的方式进行卸料作业。
例如,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 卸料件 2 可以贴着储料台的底表面做水平往复运动。
具体来说, 卸料件 2 可以从储料台的边缘开始贴着储料台的底表面首先向前推 动, 从而将物料推出储料台。在推动过程中, 由于直接受到推动的物料为下部的物料, 因而 当该下部物料移动时, 位于上部的物料会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地补充物料离开后的空间, 从 而使该卸载方式的效率较高。当卸料件 2 完成推动过程后, 还可以沿相反的方向往回移动 即拉动, 从而将补充的物料拉出储料台。 可以进行多次如上所述的水平往复运动, 直至储料台中的物料全部卸载完成为止。
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卸料装置还包括升降平台, 驱动器、 连接件 1 和卸料件 2 置于该升降平台上, 卸料件 2 做水平往复运动的过程中还随升降平台的升降而沿垂直方 向移动。利用该升降平台能够调整卸料件 2 在垂直方向的位置, 从而能够适用于物料相对 于卸料件 2 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的情形。利用该升降平台,
具体来说, 卸料件 2 首先对位于物料堆栈顶部的物料进行推动或拉动, 在该过程 中, 由于卸料件 2 不会受到物料的压力, 因而对顶部物料的推动和 / 或拉动相对较为容易。 当卸料件 2 完成对顶部物料的推动和 / 或拉动而完成该顶部物料的卸载作业后, 卸料件 2 从物料顶部向物料底部移动, 以继续物料的卸载作业, 直至最终完成全部物料的卸载。
升降平台可以是现有的各种能够实现升降的装置, 如由液压 ( 或气压 ) 系统控制 的升降平台, 例如, 可以将驱动器、 连接件 1 和卸料件 2 都安装在该升降平台上, 从而能够利 用该升降平台调整卸料件 2 在垂直方向的位置。
储料台 101 可以是任意适合存放物料的容器, 如货车的车斗、 火车的货箱等, 对于 这些现有常见的存放物料的容器, 本发明的装置都是适用的。在卸载物料过程中, 储料台 101 的侧部显然是打开的, 例如对于货车车斗来说, 可以将车斗一侧、 两侧、 或三侧的挡板放 开, 使物料暴露于车斗的侧部, 以便卸料装置进行物料的卸载作业。 所述储料台 101 通常可以为长方体形, 为了便于卸载作业的进行, 优选地, 卸料件 2 沿储料台的宽度方向水平往复运动。 因而, 如图 10 所示, 用于卸载物料的装置 200 位于储 料台 101 的一侧, 卸料件 2 可以沿储料台 101 的宽度方向水平往复运动, 以将该储料台 101 中的物料推到储料台 101 的另一侧, 并将物料拉到该装置所在的储料台 101 的一侧。
为了充分地将储料台中的物料卸载出来, 优选地, 储料台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卸料 件 2 的行程, 且连接件 1 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卸料件的行程。
本发明所提供的卸载物料的方法适用于卸载各种物料, 如沙粒、 石块或各种粮食 作物, 如玉米等。 优选地, 物料为薯类作物的块状、 颗粒状或粉末状物料, 由于薯类作物重量 相对较轻, 从而能够比较容易地完成卸载作业。如上所述, 卸料件 2 水平往复运动时既需要 获得尽可能大的卸载效率, 又要防止储料台出现危险情况 ( 如侧翻 ), 为了在二者之间获得 平衡, 优选地, 当所述物料为薯类作物的块状、 颗粒状或粉末状物料时, 在做水平往复运动 时, 所述卸料件 2 作用于物料的表面的面积为 0.5 平方米至 15 平方米, 卸料件 2 对物料的 作用力在 49 牛顿至 9800 牛顿之间, 以适应不同的工作场合。
如图 1 至图 6 所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 卸料件 2 包括平的板状件或框架 件 3, 使卸料件 2 沿垂直于所述平的板状件或框架件 3 所在的平面的方向做水平往复运动。
平的板状件或框架件 3 整体上为扁平的, 在进行卸载物料作业时, 该平的板状件 或框架件 3 可以利用其两个面对物料进行推动或拉动。该平的板状件或框架件 3 可以为实 心的板状件或者镂空的框架件, 以适用于不同材料或形状的物料。 例如, 实心板状件适用于 粒径较小的物料 ( 如沙子 ) ; 框架件适用于较大的物料, 如木薯或木薯块, 当对物料进行推 动或拉动时, 物料 ( 如木薯或木薯块等 ) 基本上不会通过框架件的镂空部分漏出, 或者即便 有一部分物料漏出也不会影响卸载物料作业的进行。
卸料件 2 可以由多种适宜的材料制成, 例如, 卸料件 2 可以由塑料制成, 优选选择 强度较高的塑料 ; 也可以由各种木材制成 ; 还可以由铸铁或各种钢材 ( 如工字钢、 钢筋等 )
制成。制造卸料件 2 的材料可以根据该卸料件 2 的应用场合而加以选择, 例如, 对于作业过 程中需要对物料施加较大作用力的场合, 可以使用高强度钢材制造的卸料件 2, 而对物料施 加相对较小作用力的场合, 可以使用塑料、 木材等制造的卸料件 2。
在进行卸载物料作业过程中, 卸料件 2 沿垂直于平的板状件或框架件 3 所在的平 面的方向做水平往复运动, 从而能够充分利用该平的板状件或框架件 3 的延伸面积, 以有 效地对要卸载的物料施加推力和 / 或拉力。
优选地, 如图 3 和图 4 所示, 卸料件 2 还具有倾斜部 4, 该倾斜部 4 位于平的板状件 或框架件 3 的边缘, 并从平的板状件或框架件 3 的边缘倾斜于平的板状件或框架件 3 所在 的平面而向外延伸。
倾斜部 4 设置于平的板状件或框架件 3 的边缘处, 与上述平的板状件或框架件 2 分别位于不同的平面中, 也就是说, 该倾斜部 4 倾斜于平的板状件或框架件 3 所在的平面。
因而, 当该卸料件 2 推动或拉动物料时, 位于平的板状件或框架件 3 的边缘的倾斜 部 4 能够对物料起到包围作用, 从而在推动或拉动物料时, 能够尽可能地确保物料保持在 卸料件 2 的作用范围 ( 包括所述平的板状件或框架件 3 的平面 ) 内, 尽可能地防止物料离 开该作用范围内, 以确保高效地进行物料的卸载作业。 倾斜部 4 能够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平的板状件或框架件 3 的边缘上, 如 通过焊接、 粘接或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而与连接于所述平的板状件或框架件 3 的边缘上, 或 者与该平的板状件或框架件 3 一体形成。
倾斜部 4 可以沿平的板状件或框架件 3 的所有边缘延伸设置, 也可以设置在平的 板状件或框架件 3 的边缘的一部分上, 只要能够方便卸料件 2 的卸载作业即可。
倾斜部 4 可以设置为 : 从平的板状件或框架件 3 的边缘沿朝向连接件 1 的方向延 伸 ( 即偏向于所述平的板状件或框架件 3 连接有连接件 1 的一侧 ), 该实施方式有利于利用 卸料件 2 拉动物料 ; 或者优选地, 倾斜部 4 从平的板状件或框架件 3 的边缘沿远离连接件 1 的方向延伸 ( 即偏向于所述平的板状件或框架件 3 没有连接连接件 1 的一侧 ), 该实施方式 有利于利用卸料件 2 推动物料 ; 或者倾斜部 4 从平的板状件或框架件 3 的边缘偏向于该平 的板状件或框架件 3 的两侧延伸, 从而既便于卸料件 2 的推动作业, 也便于该卸料件 2 的拉 动作业。
在推动或拉动物料时, 倾斜部 4 对物料的包围作用还受倾斜部 4 与平的板状件或 框架件 3 之间角度的影响。为了利用倾斜部 4 获得对物料较好的包围作用, 倾斜部 4 与平 的板状件或框架件 3 之间的夹角 α 为 90 度至 160 度, 更优选为 110 度至 135 度。
平的板状件或框架件 3 可以为多种形状, 如圆形、 椭圆形或矩形等。优选地, 为了 适应于储存物料的储料装置 ( 如各种货车的车斗 ), 平的板状件或框架件 3 的形状为矩形, 倾斜部 4 位于矩形的短边边缘, 例如该倾斜部 4 位于矩形的一个短边边缘, 或者位于矩形两 个短边边缘。
为了提高卸料件 2 卸载物料的效率, 优选地平的板状件或框架件 3 的矩形具有较 大的面积。但是, 如果该矩形的面积过大, 则在利用卸料件 2 推动或拉动物料过程中, 容易 使存放物料的储料装置 ( 如车辆的储料台 ) 由于受到较大的力而发生侧翻。
这是因为 : 物料通常存放在储料装置 ( 如车辆的储料台 ) 中, 在利用卸料件 2 对物 料进行卸料作业时, 卸料件 2 对物料施加较大的作用力, 则该作用力也会通过物料而传递
给储料台。 在该情况下, 储料台的受力状态为 : 重力 ( 包括自身的重力和储料台中存放的物 料的重力 ), 卸料件 2 推动物料时物料 ( 和 / 或卸料件 2) 对储料台的摩擦力, 以及地面对储 料台的摩擦力。
如果平的板状件或框架件 3 的矩形的面积较大, 则该卸料件 2 能够推动或拉动更 多的物料 ( 提高了卸载作业的效率 ), 但驱动器也需要更大的驱动力才能够推动或拉动更 多的物料。而卸料件 2 推动物料时物料 ( 和 / 或卸料件 2) 对储料台的摩擦力也同样会变 大, 而地面对储料台的摩擦力不会显著地增大 ( 由于卸料件 2 推动了更多的物料, 而使储料 台受到的重力有所变小, 反而使地面对储料台的摩擦力也有所变小 )。 如果平的板状件或框 架件 3 的矩形的面积过大, 容易使卸料件 2 推动物料时物料 ( 和 / 或卸料件 2) 对储料台的 摩擦力远远大于地面对储料台的摩擦力, 从而造成储料台的侧翻 ( 或者晃动 ), 出现不安全 的情况。
因此, 为了在获得较大的作业效率的同时, 也能够确保卸载作业的安全进行, 优选 地, 平的板状件或框架件 3 的矩形的长度为 0.5 米至 5 米, 宽度为 0.2 米至 3 米, 并进一步 保证卸料件 2 与物料接触的最大表面的面积为 2 平方米至 8 平方米, 从而在卸载木薯时, 既 能获得最大的单次卸料量, 又能保证储料台如货车车斗不发生侧翻。关于该平的板状件或 框架件 3 的矩形的具体参数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合来选择。 如图 7 和图 8 所示, 卸料件 2 包括板状件 5, 该板状件 5 的至少一个面为凹面 6, 卸 料件 2 沿凹面 6 开口的方向做水平往复运动。
如图 7 和图 8 所示的实施方式与图 1 至图 6 所示的实施方式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 板状件 5 的至少一个面为凹面 6。因而, 在卸料件 2 对物料进行推动或拉动作业时, 利用该 凹面 6 能够实现对物料的包围作用, 从而便于提高卸料作业的效率。
虽然图 7 和图 8 中显示为, 该凹面 6 为板状件 5 与连接件 1 相连的面, 但本发明并 不限于此, 该凹面 6 也可以为板状件 5 不与连接件 1 相连的面。此外, 优选地, 板状件 5 的 两个面 6、 7 均为凹面, 板状件 5 的两个凹面 6、 7 背对设置。也就是说, 板状件 5 的两个面均 为凹面, 且该两个凹面的开口分别朝向相反的方向。因此, 该卸料件 2 既适用于拉动物料, 也适用于推动物料。
上述凹面可以为各种凹面, 例如, 可以为球面、 椭球面或圆柱表面的一部分。
为了获得卸载物料作业的较高效率, 同时为了防止对存放物料的储料台造成不利 影响, ( 基于选择平的板状件或框架件 3 的矩形的面积的同样原理 ) 凹面的面积选择为 0.5 平方米至 12 平方米, 进一步优选为 2 平方米至 8 平方米。通过将凹面的面积限定在 2 平方 米至 8 平方米就可保证卸料件 2 与物料接触的最大表面的面积为 2 平方米至 8 平方米, 从 而在卸载如木薯时, 既能获得最大的单次卸料量, 又能保证储料台如货车车斗不发生侧翻。
如图 9 所示, 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 卸料件 2 为框架件 8, 该框架件 8 包括相互固定 连接的多个弯曲桁杆 9, 从而使所述框架件的至少一部分为内凹的。 由于多个桁杆 9 为弯曲 的, 从而通过该多个弯曲桁杆 9 形成框架件 8 的内凹部分 ( 如图 9 中框架件 8 向下的部分 为内凹的 ), 该内凹部分与图 7 和图 8 所示实施方式中的凹面类似, 同样能够起到包围物料 的作用, 从而有利于获得较高的工作效率。
相互连接的桁杆 9 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连接起来, 不限于图 9 中所示的形式。 同 样, 通过使多个弯曲的桁杆 9 形成框架件 8 的内凹部分的面积 ( 即多个弯曲的桁杆 9 各自
的端点所限定的凹面的面积 ) 限定在 2 平方米至 8 平方米即可, 从而在卸载如木薯时, 既能 获得最大的单次卸料量, 又能保证储料台如货车车斗不发生侧翻。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连接件 1 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卸料件 2 水平往复运动的行 程。因而, 在卸料件 2 水平往复运动以与物料相互作用时, 连接件 1 的长度能够允许卸料件 2 进行其水平往复运动的行程。换句话说, 卸料件 2 的行程不超过连接件 1 的长度, 从而该 连接件 1 才能够带动该卸料件 2 完成其行程距离。
连接件 1 固定连接于卸料件 2, 以带动该卸料件 2 做水平往复运动。该连接件 1 可 以连接于卸料件 2 的平的板状件或框架件 3 的一个面上 ( 如图 1 或图 5 所示 ), 也可以连接 于卸料件 2 的边缘 ( 如图 6 所示 ), 只要能够实现与卸料件 2 的固定连接, 以带动该卸料件 2 水平往复运动即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连接件 1 可以为连杆 10。该连杆 10 可以为一个或多根。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 如图 6 所示, 连杆 10 为多根, 该多根连杆 10 相互平行地连接于卸料件 2。此外, 为了加强连杆 9 的强度, 以适应强度要求较高的工作场合, 连杆 10 为两根且该两 根连杆 10 相互平行, 两根连杆 10 之间设置有相互连接的加强肋 11。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利用卸料装置卸载物料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并 结合描述适用于该方法的卸载物料的装置, 虽然上述文字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 描述, 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 本发明所包含的内容并不限于此, 在不脱离本发 明实质范围的前提下, 可以做出各种修改、 替换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