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从物料中清除杂物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物料中清除杂物的装置, 更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在输送物 料的过程中用于从物料中清除杂物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应用的各种场合中, 往往需要物料的输送, 例如, 在煤粉加工厂中, 常常利 用带式输送机 ( 如皮带输送机 ) 将粉碎后的煤粉从一个位置输送到另一位置 ; 在粮食加工 厂中, 常常利用各种输送机输送作为物料的粮食颗粒, 如玉米粒等, 以进入后续工序 ( 如粉 碎处理 ) ; 再如, 在利用木薯制备乙醇的系统中, 常常利用皮带输送机实现颗粒状或块状的 木薯物料的输送作业, 以便进行随后的如粉碎或除砂处理工序。
然而, 在这些应用场合中, 所输送的物料中不可避免地总是会掺杂有杂物, 例如较 细小的砂土、 较大的石块或者碎条状的塑料布或编织袋等塑料制品的残留物。 而且, 物料在 进入加工处理工序之前也不能彻底地得到清洁处理, 特别是当物料特别多的情况下。
在物料中掺杂的杂物主要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杂物的密度比物料本身的密度要大 得多, 例如, 作为杂物的砂土相对于作为物料的木薯, 作为杂物的石块相对于作为物料的煤 块等, 对于这一部分杂物, 可以利用二者密度的不同, 通过离心或沉降等方法分离开 ; 另一 部分杂物属于比较轻质的材料, 例如, 相对于木薯物料的编织袋或塑料袋残留物, 这部分杂 物 ( 尤其是条絮状的轻质柔软杂物 ) 难以从物料中清除出去。
如果掺杂有这种柔软的轻质杂物 ( 如编织袋或塑料袋残留物 ) 的物料进入随后的 处理工序的话, 一方面, 经过一段时间后, 该杂物容易在随后的输送过程中产生积累, 从而 造成阻塞, 工作人员不得不检查发生阻塞的位置以进行清理作业, 该作业费时、 费力且影响 整个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 另一方面, 如果杂物进入 ( 在利用木薯制备乙醇的工艺中 ) 随后的 如粉碎、 发酵或酶解工序, 则会严重影响正常化学反应的进行, 从而导致获得的产品品质下 降。因此, 需要尽可能地将这种杂物从物料中清除出去。
然而, 在现有技术中采取的方法通常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杂物的产生, 例如, 尽可能地减少编织袋的破损并防止编织袋残留物混入木薯物料中, 但还没有能够在物料输 送过程中主动地清除这种柔软的轻质杂物的装置。因此, 需要开发一种能够从输送的物料 中清除杂物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输送装置不能从物料中清除柔软的轻质杂物的缺 陷, 而提供一种能够从物料中清除 ( 柔软轻质 ) 杂物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提供了一种用于从物料中清除杂物的装置, 该装置包括 输送线路和除杂装置, 物料沿所述输送线路输送, 所述除杂装置位于物料在所述输送线路 中必经的位置。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从物料中清除杂物的装置, 由于在物料在所述输送线路中必经的位置上设置有除杂装置, 因而可以使含有柔软轻质杂物 ( 如编织袋残留物或塑料 袋残留物等 ) 的物料在经由该除杂装置时, 利用该除杂装置将物料中的杂物保留下来, 从 而起到清除杂物的作用, 该除杂装置尤其适用于柔软轻质的杂物 ( 如编织袋残留物或塑料 袋残留物等 )。 附图说明
图 1 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从物料中清除杂物的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
图 2 至图 5 为根据本发明的除杂爪的多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
图 6 为根据本发明的除杂爪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
图 7 为图 6 所示除杂爪的侧视图 ;
图 8 为根据本发明的除杂爪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
图 9 为本发明的输送管道的一部分的立体示意图 ;
图 10 为图 9 中输送管道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从物料中清除杂物的装置包括输送线路和除杂装置, 物料沿所 述输送线路输送, 所述除杂装置位于物料在所述输送线路中必经的位置。
这里所谓的输送线路是指, 物料在输送过程中所经过的线路或路径。 例如, 物料可 以由带式输送机 ( 如皮带输送机 ) 输送, 则物料在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上经过的路径为物 料经过该带式输送机的输送线路。由于在物料在所述输送线路的必经位置设置有除杂装 置, 因而, 当物料经过除杂装置时, 由该除杂装置将掺杂在物料中的杂物保留下来, 从而实 现物料与杂物的分离, 实现清除杂物的目的。 换句话说,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从物料中 清除杂物的装置, 物料在输送的同时就能够完成对物料的清除杂物的处理, 从而克服了现 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
所述输送线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形成, 例如, 如图 1 所示, 输送线路可包括带式 输送机 10 的输送线路。也就是说, 物料在带式输送机 10 的输送带上的输送路径形成带式 输送机 10 的输送线路。虽然图 1 中所示的带式输送机 10 为水平方向设置, 但带式输送机 10 的设置方式不限于此, 带式输送机 10 还可倾斜设置。
为了便于将物料中的 ( 轻质 ) 杂物清除出去, 优选地, 如图 1 所示, 所述除杂装置 包括除杂爪 20, 该除杂爪 20 位于所述带式输送机 10 的输送带输出物料处的下方。
因而, 带式输送机 10 的输送带输送的物料离开输送带时, 物料在重力作用下, 会 向下或斜向下移动。由于在输送带输出物料处的下方设置有用作除杂作用的除杂爪 20, 因 而, 物料必然会经过除杂爪 20, 并受到该除杂爪 20 的除杂作用, 从而将物料中掺杂的杂物 保留在除杂爪 20 上, 而允许物料继续移动, 实现清除杂物的目的。
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输送线路包括带式输送机 10 和输送管道 40 的输送线 路, 该输送管道 40 与所述带式输送机 10 相配合, 以接收来自所述带式输送机 10 的物料。 根 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 输送管道 40 位于比带式输送机 10 更低的位置, 或者说, 输送管 道 40 从输送带输出物料处向下方或斜下方延伸, 这样, 物料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较为容易
地在输送管道 40 中输送。
如图 1 中所示的输送管道 40, 输送管道 40 可以为抽吸式提升机, 即输送管道 40 从 输送带输出物料处向上方或斜上方延伸。 由于抽吸式提升机中通过大功率抽风机使输送管 道 40 中形成较大的负压, 因而当物料经过输送管道 40 的端口时, 会被吸入输送管道 40 中, 而在输送管道 40 中进行输送。在该情况下, 掺杂在物料中的密度较大的杂物, 如石块等, 由 于重力较大而一般不会吸入输送管道 40 中。因此, 该实施方式具有清除较重杂物的功能。
为了清除输送管道 40 的物料中的杂物, 优选地, 所述除杂装置包括除杂爪 20, 该 除杂爪 20 位于所述输送管道 40 中, 或者, 所述除杂爪 20 位于带式输送机 10 的输送带输出 物料处的下方, 或者除杂爪 20 设置在输送管道 40 中和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输出物料处的 下方, 以获得更好的除杂效果。因而, 当物料在输送管道 40 中输送时, 也自然会受到输送管 道 40 中除杂爪的作用, 从而将杂物清除掉。
除杂爪 20 可以为一个。当然, 为了获得较好的除杂效果, 除杂爪 20 可以有多个。 例如, 在所述除杂爪 20 位于带式输送机 10 的输送带输出物料处的下方的情况中, 可以设置 一个除杂爪 20, 也可以设置多个除杂爪 20 ; 在除杂爪 20 设置在输送管道 40 中和带式输送 机的输送带输出物料处的下方的情况中, 该除杂爪 20 为多个, 其中至少一个除杂爪 20 设置 在输送管道 40 中, 且至少一个除杂爪 20 设置在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输出物料处的下方。
这里所述的物料可以是多种材料, 如块状、 片状或颗粒状的木薯、 红薯、 马铃薯等。
下面参考图 2 至图 8 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除杂爪 20 进行详细地描述。如图 2 至图 5 所示, 除杂爪 20 包括杆状的基底件 1 和与该基底件 1 连接多个齿状件 2, 该多个齿状 件 2 沿基底件 1 的径向方向排列。
当掺杂有柔软的轻质杂物 ( 如编织袋或塑料袋残留物 ) 的物料经过该除杂爪 20 时, 物料与除杂爪 20 的齿状件 2 充分接触, 从而利用齿状件 2 将杂物保留下来, 同时允许物 料经过该装置。 通过该过程, 能够将物料中的杂物从物料中清除出去, 从而实现了本发明的 目的。
基底件 1 主要是起到支撑作用, 以便于齿状件 2 安装设置在基底件 1 上。但基底 件 1 也能够发挥梳理的作用, 并在杂物经过时保留部分的杂物。
为了便于在该基底件 1 的径向方向上设置齿状件 2, 该基底件 1 为杆状, 其截面形 状可以为矩形、 正方形或圆形等。但基底件 1 也可以为任意合适的形状, 如平板状。
多个齿状件 2 沿基底件 1 的径向方向排列, 从而由齿状件 2 形成与掺杂有杂物的 物料相互作用的梳理区域。当掺杂有杂物的物料经过齿状件 2 的梳理区域时, 齿状件 2 会 起到类似梳子的梳理作用, 从而将物料中的杂物保留下来, 并挂在齿状件 2 上, 以防止该杂 物继续随着物料向随后的工序移动。
齿状件 2 具有多种形式, 如圆杆状或网格状, 只要能够实现齿状件 2 的梳理作用以 清除杂物即可。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清除杂物的装置中, 基底件 1 和齿状件 2 可以由各种合适的材 料制成, 可以选择金属, 如钢、 铸铁、 不锈钢等 ; 还可以选择非金属材料, 如塑料、 陶瓷等。关 于基底件 1 和齿状件 2 的材料可以根据物料的种类进行选择。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 如图 2 至图 5 所示, 多个齿状件 2 位于同一平面。根 据该实施方式, 在用于清除杂物的装置中, 齿状件 2 都位于同一个平面中。因而, 该用于清除杂物的装置与物料相互作用的区域为所述齿状件 2 所在的平面区域。
利用该实施方式的所述装置, 当掺杂有杂物的物料经过齿状件 2 的梳理区域时, 物料会经过齿状件 2 之间的间隙, 同时该齿状件 2 对流经的物料起到梳理作用, 将物料中掺 杂的杂物保留住, 从而实现了物料与该物料中杂物的分离, 将该杂物从物料中清除出去。
对于该种实施方式, 由于该装置中与物料相互作用的梳理区域为平面的, 因而对 流经该区域的物料的阻力较小, 便于物料以较高速度经过所述齿状件 2 的梳理区域, 同时 能够对物料中的杂物进行清除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 2 至图 4 所示, 所述多个齿状件 2 彼此平行 地从基底件 1 沿该基底件 1 的径向方向延伸。由于齿状件 2 彼此平行, 因而相邻齿状件 2 之间的空间相对较大, 便于物料以相对较高的速度流过。
根据不同的实施方式, 齿状件 2 能够以不同的形式设置在基底件 1 上。如图 2 所 示, 在该实施方式中, 基底件 1 上设置有多个平行的齿状件 2 且该多个齿状件 2 位于基底件 1 的同一侧, 形成类似梳子的形状。
在根据图 3 所示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 在基底件 1 的两个相对侧对称地分别分 布有多个平行的齿状件 2。因而, 与图 2 所示的实施方式相比, 图 3 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的齿 状件 2 的作用区域更大, 从而具有更强的清除杂物的能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 4 所示, 通过对图 3 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的齿 状件 2 的安装位置的调整, 从而对齿状件 2 的疏密程度进行调整, 以适应不同作用区域的要 求。对于较为稀疏的区域, 可以适用于杂物较大且较少的物料, 而对于较为致密的区域, 可 以适用于杂物较少且较大的物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 5 所示, 所述多个齿状件 2 中的至少一部分 相互交叉。该实施方式中, 由于多个齿状件 2 中不都是相互平行, 而是一些齿状件 2 相互交 叉, 从而能够在倾斜于基底件 1 的径向方向的方向上起到梳理作用, 以尽可能地将物料中 的杂物保留下来。对于图 5 所示的实施方式而言, 该实施方式中齿状件 2 的作用区域大于 图 2 所示的实施方式, 因而具有更大的清除杂物的能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如图 6 和图 8 所示, 齿状件 2 沿基底件 1 的轴 向方向分为多组, 该多组齿状件 2 沿所述基底件 1 的圆周方向等角度地间隔开。
与图 2 至图 5 所示的实施方式不同, 在图 6 和图 8 所示的实施方式中, 多个齿状件 不是位于同一平面, 而是形成为围绕基底件 1 的类似 “狼牙棒” 的立体结构, 因而能够起到 梳理作用的梳理区域为立体的。换句话说, 齿状件围绕基底件 1 在该基底件 1 的四周空间 中延伸排列。
当掺杂有杂物的物料经过该立体的多个齿状件 2 时, 多个齿状件 2 能够对物料进 行多次的清除作用, 这与图 2 至图 5 中所示的装置中位于同一平面的齿状件 2 显然不同。 因 而, 图 6 和图 8 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装置具有更强的清除杂物的能力。
在图 6 和图 8 所示的实施方式中, 多个齿状件 2 的分组按照基底件 1 的纵向方向 ( 即轴向方向 ) 划分, 可以分为多组 ( 虽然图 7 表示为 3 组, 但并不限于此, 可以为 2 组、 3 组、 5 组、 6 组等 )。而且该多组齿状件 2 沿所述基底件 1 的圆周方向以等角度地间隔开, 从 而使多个齿状件 2 均匀地分布在基底件 1 的周围空间, 形成立体的梳理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 6 所示, 所述多组齿状件 2 中任意一组中的
多个齿状件 2 位于同一平面内。在图 6 所示的情形中, 多个齿状件 2 沿基底件 1 的轴向方 向分别分为三组, 即第一组 21、 第二组 22 和第三组 23。该三组齿状件沿所述基底件 1 的圆 周方向以等角度地间隔开, 也就是说, 每相邻的两组齿状件之间的夹角 α 为 120°, 如图 7 所示。而且, 第一组 21 的三个齿状件彼此相互平行, 位于同一个平面内。第二组 22 和第三 组 23 也是如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 8 所示, 多组齿状件 2 中任意一组中的多个 齿状件 2 沿基底件 1 的轴向方向呈螺旋形排列。也就是说, 该实施方式与图 6 和图 7 所示 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 对于一组齿状件而言, 该组齿状件中的多个齿状件不在同一 个平面内, 而是围绕基底件 1 的轴向方向呈螺旋形排列。
具体来说, 在图 8 所示的情形中, 基底件 1 优选为圆柱体, 齿状件的第一组 21、 第 二组 22 和第三组 23 中的三个齿状件分别按照三条不同的螺旋线排列在基底件 1 上。优选 地, 为了便于设置这三组齿状件 2, 这三条螺旋线的螺旋半径均为基底件 1 的半径, 轴线为 基底件 1 的圆柱中轴线, 导程也相同, 旋向也相同, 不同的是各自的起点。而且, 各组齿状件 21、 22、 23 之间的夹角 α 相等, 即 120°。
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多组齿状件 2 的螺旋线也可以具有不同或相同 的螺旋半径、 圆柱中轴线或导程。 虽然图 6 和图 8 中的齿状件表示有三组 21、 22 和 23,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根据不 同的实施方式, 也可以沿基底件 1 的轴向方向设置 2 组、 4 组、 5 组或 6 组齿状件, 则相邻两 组齿状件之间的夹角 α 为 180°、 90°、 72°或 60°。
优选地, 所述齿状件 2 的端部具有钩形结构。当轻质柔软的杂物受到齿状件 2 的 作用时, 利用该钩形结构能够更为可靠且充分地将杂物保持在齿状件 2 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在输送管道 40 中的安装, 所述除杂装 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筛网, 所述筛网位于所述输送管道 40 内且所述筛网所在的平面与该输 送管道 40 的纵向方向垂直。因而, 当物料在输送管道 40 中输送时, 可以通过所述筛网将物 料中掺杂的杂物清除掉。
筛网也可以设置一个, 优选地设置有多个, 从而充分发挥该筛网的清除杂物的作 用。筛网能够以各种方式设置在输送管道 40 内, 例如筛网可以固定设置 ( 如焊接、 卡扣配 合等方式 ) 在输送管道 40 的侧壁的内表面。
但是, 为了能够及时地清理保留在筛网上的杂物, 以保持输送管道 40 的通畅性, 优选地, 如图 9 和图 10 所示, 在输送管道 40 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槽 44, 至少一个筛 网分别插入所述至少一个开槽 44 中。
筛网插入开槽 44 中而进入输送管道 40 内, 从而对流经输送管道 40 的杂物进行梳 理, 以将杂物清除。优选地, 筛网所在的平面与输送管道 40 的纵向方向相垂直, 从而能够对 经过的物料充分进行梳理。
筛网在开槽 44 中的支撑可以有多种方式, 例如可以在输送管道 40 内设置凸起 45( 如图 10 所示 ), 或者直接利用输送管道 40 在开槽 44 处的壁支撑。
在使用时, 将筛网置入输送管道 40 内 ( 即将筛网插入开槽 44 中 )。当需要对筛网 上的杂物清理时, 可以将筛网从开槽 44 抽出, 将筛网上的杂物清理干净, 然后再将筛网插 入开槽 44 中, 以备下次使用。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从物料中清除杂物的装置, 下面对根据本发 明的用于清除杂物的装置的使用方法或过程进行描述。
首先, 将物料输送至带式输送机的输送线路中, 并由输送带在输出位置上输送出 去, 当物料经过除杂爪 20 时, 物料受到除杂爪 20 的梳理作用, 从而将物料中掺杂的杂物保 留下来, 并允许正常物料的经过, 将物料与杂物分离开来。
当物料随即经过输送管道 40 时, 通过设置在输送管道 40 内的至少一个筛网, 能够 将物料中的杂物进一步地清除出去。 将杂物清除干净的物料可以方便地输送到随后的处理 装置, 以进行随后的工序, 例如, 如图 1 所示, 可以输送到粉碎机 50 中, 以进行粉碎。
在利用输送管道 40 的过程中, 可以根据不同的物料以及杂物的形式来选择筛网 的筛孔的大小和形状。例如, 如果物料和杂物较小, 则优选采用筛孔较小的筛网。
优选地, 为了充分利用除杂爪 20 和筛网的除杂作用, 所述除杂爪 20 位于所述输送 管道 40 内先与物料接触的位置, 所述筛网位于所述输送管道 40 内后与物料接触的位置。 因 而, 当物料经过输送管道 40 的过程中, 首先与除杂爪 20 相接触, 通过除杂爪 20 将物料中掺 杂的较大的杂物除去, 然后再与筛网相接触, 从而通过筛网将物料中掺杂的较小的杂物除 去, 以获得更为纯净的物料。 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清除杂物的装置不仅适用于清除颗粒状物料 ( 玉米粒、 木薯 颗粒等 ) 中的杂物, 也适用于清除掺杂在流体中的杂物, 例如可以用于清除混入河水中的 杂草、 塑料袋等杂物, 还可以用于清除混入空气中的纺织物 ( 如纺线、 纺纱等 )。
以上描述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用于清除杂物的装置,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 此, 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前提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做出任何改变、 添加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