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扭力改锥.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8048493 上传时间:2019-12-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77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800382.7

申请日:

20131205

公开号:

CN203749559U

公开日:

201408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7/92

主分类号:

A61B17/92

申请人:

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益强,孙艳

地址:

300384 天津市南开区新技术产业园区华苑产业区物华道2号海泰火炬创业园B座401室

优先权:

CN201320800382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方便医师植入椎弓根螺钉使用的椎弓根螺钉上钉器。上述椎弓根螺钉上钉器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靠,其特征是使用时将上钉杆头部连接头插入椎弓根螺钉、然后通过旋紧螺母将上钉套管头部螺纹旋入椎弓根螺钉尾帽充分锁紧后将防退旋钮前推至锁紧摁钮弹起即可。上述旋紧螺母设有卡齿工作时与防退旋钮上卡槽配合、同时锁紧摁钮卡入上钉杆上所设正8方,这样上钉器与椎弓根螺钉有效的连接为一体在不去除锁紧力的作用下牢固无松动。经过反复实验验证将防退旋钮卡槽分为16等份30°时上钉杆设为正8方最能有效锁紧椎弓根螺钉。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限扭力改锥,限扭力改锥由改锥杆(1)、标记块(2)、扭力套管(5)组成,其特征是上述改锥改(1)设有扭力杆(11)采用材料为05Cr17Ni4Cu4Nb、头部铆接有由S46500制成的改锥头(6)、尾部设有快换接头(10)在术中能根据医师需求配合不同类型的快换手柄;上述扭力套管(5)设有指示块(4)、上述指示块设有起始槽(7)和指示槽(8),扭力套管(5)周向设有清洗孔(1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限扭力改锥,用于锁紧 脊柱内固定器中椎弓根螺钉压棒的锁紧顶丝,通过限定扭力防止压棒不紧或过 度锁紧造成术后疲劳。

背景技术

脊柱内固定技术的应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目前,对于脊柱创伤、滑脱、 退行性疾病和其他单段或多段骨折后椎体不稳,多采用脊柱内固定钉棒系统来 固定、复位。在此类脊柱手术中最常见的风险为术后椎弓根螺钉尾帽压棒的锁 紧顶丝脱出导致固定失败。由于脊柱内固定器中椎弓根螺钉尾帽螺纹为开口螺 纹的特殊性、同时与矫形棒存在的应力关系导致锁紧压棒锁紧顶丝的力矩变得 尤为重要。在力矩不够的情况下矫形棒得不到有效锁紧会造成术后失效,如果 锁紧力矩过大会造成压棒锁紧顶丝与椎弓根螺钉尾帽过度疲劳和应力集中、术 后也容易产生压棒锁紧顶丝滑脱的风险。

因此如何安全有效的锁紧压棒的锁紧顶丝成为了骨科领域的重要课题,在 AO SPINE提出10N.M作为脊柱内固定器中锁紧压棒的锁紧顶丝理念后本领域也 应运而生了很多的扭力手柄。上述扭力手柄结构形式也基本类似、所产生扭力 结构均由组合碟形弹片构成,类似产品有实用新型专利《快接扭力手柄》(授权 公告号为:CN201432269Y)、实用新型专利《扭力手柄》(授权公告号为:CN 202654220U)、实用新型专利《扭力手柄》(授权公告号为:CN202604995U) 等。上述扭力手柄拥有共同的结构原理同时也具备共同的重大缺陷,上述扭力 手柄受结构的限制均不能长期提供准确的扭力限定,使用一定次数后就会发生 扭力丢失,当扭力不够时就不能安全有效的锁紧压棒锁紧顶丝、给脊柱内固定 手术带来很大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扭力值恒定、质量可靠的限扭力改锥,上述限扭 力改锥相对传统扭力手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同时扭力值恒定、质量可靠, 术中使用方便。

上述限扭力改锥主要由改锥杆、标记块、扭力套管组成。其特征是上述改 锥杆扭力部分由05Cr17Ni4Cu4Nb制成、通过计算扭力得出相应扭力杆尺寸、在 使用时由扭力杆提供恒定扭力,上述改锥杆头部设有改锥头、改锥头采用S46500 材料制成、尾部设有快换接头能根据需要连接各种类型快换手柄使用。上述标 记块设有标记槽、配合扭力套管上指示块可以清晰准确的读取扭力值。上述指 示槽与起始槽重合时为限扭力改锥的起始位置、指示槽与标记槽重合时为限扭 力改锥扭力的限定值。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发明限扭力改锥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限扭力改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限扭力改锥侧视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限扭力改锥改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限扭力改锥扭力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限扭力改锥图中:

1、改锥杆 2、标记块 3、滑动垫圈

4、指示块 5、扭力套管 6、改锥头

7、起始槽 8、指示槽 9、标记槽

10、快换接头 11、扭力杆 12、清洗孔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限扭力改锥的结构和功能加以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限扭力改锥由改锥杆(1)、标记块(2)、扭力套管(5) 组成,其特征是上述改锥改(1)设有能持续稳定提供恒定扭力的扭力杆(11) 采用材料为05Cr17Ni4Cu4Nb、头部铆接有由S46500制成的改锥头(6)其结构 不对扭力产生影响、能根据脊柱内固定器压棒顶丝的尾孔设计成不同配合尺寸 及结构、尾部设有快换接头(10)在术中能根据医师需求配合不同类型的快换 手柄。上述扭力套管(5)一端与改锥杆(1)头部焊接如图1、另一头设有指示 块(4)、上述指示块设有起始槽(7)和指示槽(8),扭力套管(5)周向设有 清洗孔(12)便于术后清洗。加工中将扭力套管(5)与改锥杆(1)装配后植 入滑动垫圈(3)便于减小扭力套管(5)和改锥杆(1)在径向相对运动时产生 的摩擦,然后装入标记块(2)、标记块(2)与改锥杆(1)焊接。

本发明限扭力改锥是这样实现的:

术中安装压棒锁紧顶丝时,先将限扭力改锥头部连接压棒锁紧顶丝尾孔、 尾部选择合适的快换手柄,转动快换手柄当压棒锁紧顶丝开始旋紧后上述限扭 力改锥的改锥杆提供扭力、扭力杆产生弹性形变与扭力套管发生径向的相对转 动,通过标记块上的标记槽指示扭力、附图以10N.M的限扭力改锥为例说明, 当力矩达到限定的10N.M时标记槽与指示槽重合。

本发明限扭力改锥独特的设计理念具有恒定扭力,质量可靠的特点,通过 计算扭力我们已实现不同扭力值的设计,同时该扭力改锥完全适用于其他骨科 手术,任何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 施例,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限扭力改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限扭力改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限扭力改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限扭力改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限扭力改锥.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49559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8.06 CN 203749559 U (21)申请号 201320800382.7 (22)申请日 2013.12.05 A61B 17/92(2006.01) (73)专利权人 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 300384 天津市南开区新技术产业园区 华苑产业区物华道 2 号海泰火炬创业 园 B 座 401 室 (72)发明人 刘益强 孙艳 (54) 实用新型名称 限扭力改锥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方便医师 植入椎弓根螺钉使用的椎弓根螺钉上钉器。上述 椎弓根螺钉上钉器操作方便、 使用。

2、安全可靠, 其 特征是使用时将上钉杆头部连接头插入椎弓根螺 钉、 然后通过旋紧螺母将上钉套管头部螺纹旋入 椎弓根螺钉尾帽充分锁紧后将防退旋钮前推至锁 紧摁钮弹起即可。上述旋紧螺母设有卡齿工作时 与防退旋钮上卡槽配合、 同时锁紧摁钮卡入上钉 杆上所设正 8 方, 这样上钉器与椎弓根螺钉有效 的连接为一体在不去除锁紧力的作用下牢固无松 动。 经过反复实验验证将防退旋钮卡槽分为16等 份30时上钉杆设为正8方最能有效锁紧椎弓根 螺钉。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

3、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49559 U CN 203749559 U 1/1 页 2 1. 一种限扭力改锥, 限扭力改锥由改锥杆 (1) 、 标记块 (2) 、 扭力套管 (5) 组成, 其特征 是上述改锥改 (1) 设有扭力杆 (11) 采用材料为05Cr17Ni4Cu4Nb、 头部铆接有由S46500制成 的改锥头 (6) 、 尾部设有快换接头 (10) 在术中能根据医师需求配合不同类型的快换手柄 ; 上述扭力套管 (5) 设有指示块 (4) 、 上述指示块设有起始槽 (7) 和指示槽 (8) , 扭力套管 (5) 周向设有清洗孔。

4、 (12)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749559 U 2 1/2 页 3 限扭力改锥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限扭力改锥, 用于锁紧脊柱内 固定器中椎弓根螺钉压棒的锁紧顶丝, 通过限定扭力防止压棒不紧或过度锁紧造成术后疲 劳。 背景技术 0002 脊柱内固定技术的应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目前, 对于脊柱创伤、 滑脱、 退行性 疾病和其他单段或多段骨折后椎体不稳, 多采用脊柱内固定钉棒系统来固定、 复位。 在此类 脊柱手术中最常见的风险为术后椎弓根螺钉尾帽压棒的锁紧顶丝脱出导致固定失败。 由于 脊柱内固定器中椎弓根螺钉尾帽螺纹为开口螺纹的特殊。

5、性、 同时与矫形棒存在的应力关系 导致锁紧压棒锁紧顶丝的力矩变得尤为重要。 在力矩不够的情况下矫形棒得不到有效锁紧 会造成术后失效, 如果锁紧力矩过大会造成压棒锁紧顶丝与椎弓根螺钉尾帽过度疲劳和应 力集中、 术后也容易产生压棒锁紧顶丝滑脱的风险。 0003 因此如何安全有效的锁紧压棒的锁紧顶丝成为了骨科领域的重要课题, 在 AO SPINE 提出 10N.M 作为脊柱内固定器中锁紧压棒的锁紧顶丝理念后本领域也应运而生了很 多的扭力手柄。上述扭力手柄结构形式也基本类似、 所产生扭力结构均由组合碟形弹片构 成, 类似产品有实用新型专利 快接扭力手柄 (授权公告号为 : CN201432269Y) 。

6、、 实用新型专 利 扭力手柄 (授权公告号为 : CN202654220U) 、 实用新型专利 扭力手柄 (授权公告号为 : CN202604995U) 等。上述扭力手柄拥有共同的结构原理同时也具备共同的重大缺陷, 上述 扭力手柄受结构的限制均不能长期提供准确的扭力限定, 使用一定次数后就会发生扭力丢 失, 当扭力不够时就不能安全有效的锁紧压棒锁紧顶丝、 给脊柱内固定手术带来很大风险。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扭力值恒定、 质量可靠的限扭力改锥, 上述限扭力改锥 相对传统扭力手柄结构简单、 加工方便, 同时扭力值恒定、 质量可靠, 术中使用方便。 0005 上述限扭力改锥主要。

7、由改锥杆、 标记块、 扭力套管组成。 其特征是上述改锥杆扭力 部分由 05Cr17Ni4Cu4Nb 制成、 通过计算扭力得出相应扭力杆尺寸、 在使用时由扭力杆提供 恒定扭力, 上述改锥杆头部设有改锥头、 改锥头采用 S46500 材料制成、 尾部设有快换接头 能根据需要连接各种类型快换手柄使用。上述标记块设有标记槽、 配合扭力套管上指示块 可以清晰准确的读取扭力值。上述指示槽与起始槽重合时为限扭力改锥的起始位置、 指示 槽与标记槽重合时为限扭力改锥扭力的限定值。 0006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发明限扭力改锥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07 图 1 是本发明限扭力改锥的结构示意图 ; 0008 图。

8、 2 是本发明限扭力改锥侧视位的结构示意图 ; 说 明 书 CN 203749559 U 3 2/2 页 4 0009 图 3 是本发明限扭力改锥改锥杆的结构示意图 ; 0010 图 4 是本发明限扭力改锥扭力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 0011 本发明限扭力改锥图中 : 0012 1、 改锥杆 2、 标记块 3、 滑动垫圈 0013 4、 指示块 5、 扭力套管 6、 改锥头 0014 7、 起始槽 8、 指示槽 9、 标记槽 0015 10、 快换接头 11、 扭力杆 12、 清洗孔 具体实施方式 : 0016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限扭力改锥的结构和功能加以说明。 0017 如附图所示, 本发明限扭。

9、力改锥由改锥杆 (1) 、 标记块 (2) 、 扭力套管 (5)组 成, 其特征是上述改锥改 (1)设有能持续稳定提供恒定扭力的扭力杆 (11)采用材料为 05Cr17Ni4Cu4Nb、 头部铆接有由 S46500 制成的改锥头 (6) 其结构不对扭力产生影响、 能根 据脊柱内固定器压棒顶丝的尾孔设计成不同配合尺寸及结构、 尾部设有快换接头 (10) 在术 中能根据医师需求配合不同类型的快换手柄。上述扭力套管 (5) 一端与改锥杆 (1) 头部焊 接如图 1、 另一头设有指示块 (4) 、 上述指示块设有起始槽 (7) 和指示槽 (8) , 扭力套管 (5) 周 向设有清洗孔 (12) 便于术。

10、后清洗。加工中将扭力套管 (5) 与改锥杆 (1) 装配后植入滑动垫 圈 (3) 便于减小扭力套管 (5) 和改锥杆 (1) 在径向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 然后装入标记块 (2) 、 标记块 (2) 与改锥杆 (1) 焊接。 0018 本发明限扭力改锥是这样实现的 : 0019 术中安装压棒锁紧顶丝时, 先将限扭力改锥头部连接压棒锁紧顶丝尾孔、 尾部选 择合适的快换手柄, 转动快换手柄当压棒锁紧顶丝开始旋紧后上述限扭力改锥的改锥杆提 供扭力、 扭力杆产生弹性形变与扭力套管发生径向的相对转动, 通过标记块上的标记槽指 示扭力、 附图以10N.M的限扭力改锥为例说明, 当力矩达到限定的10N.M时标记槽与指示槽 重合。 0020 本发明限扭力改锥独特的设计理念具有恒定扭力, 质量可靠的特点, 通过计算扭 力我们已实现不同扭力值的设计, 同时该扭力改锥完全适用于其他骨科手术, 任何利用上 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 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 案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203749559 U 4 1/1 页 5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49559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