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减张闭合器.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8048397 上传时间:2019-12-1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02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106592.0

申请日:

20140310

公开号:

CN203749473U

公开日:

201408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7/03

主分类号:

A61B17/03

申请人:

杨超,李丹

发明人:

杨超,李丹

地址:

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国和路888弄17号1001室

优先权:

CN201420106592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口减张闭合器,包括龙骨,锁条,基片和锁扣装置,所述锁条、基片和锁扣装置分别为二组,所述龙骨的中部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中间的宽度小于侧面的宽度,所述锁条上设置有锁齿,所述锁扣装置包括弹性压片和扣齿,所述锁扣装置的上设置有供所述锁条穿过的槽;所述锁扣装置设置于基片的上表面,所述扣齿设置于所述弹性压片的下方;所述齿条分别固定设置于龙骨的两侧,所述锁条分别穿设于所述槽。本实用新型可以使伤口闭合,有效防止伤口受到压迫、方便换药及观察伤口情况。同时使切口两侧的张力降低且分布更加均匀,防止切口开裂,减少切口疤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切口减张闭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骨,锁条,基片和锁扣装置,所述锁条、基片和锁扣装置分别为二组,所述龙骨的中部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中间的宽度小于侧面的宽度,所述锁条上设置有锁齿,所述锁扣装置包括弹性压片和扣齿,所述锁扣装置上设置有供所述锁条穿过的槽;所述锁扣装置设置于基片的上表面,所述扣齿设置于所述弹性压片的下方;所述锁条分别固定设置于龙骨的两侧,所述锁条穿设于所述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口减张闭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中部凸起部分为拱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口减张闭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的底部设置有弹性垫块,所述弹性垫块为海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口减张闭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保护齿,所述保护唇的高度与所述锁齿的高度一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口减张闭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片设置于所述基片的上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口减张闭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3包括上粘附层、缓冲层、隔离层以及下粘附层,所述锁扣装置设置于所述上粘附层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口减张闭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粘附层外表面设置有医用高粘度胶片。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口减张闭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为含硅油的隔离纸、珠光膜或者聚乙烯膜。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切口减张闭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条上表面设置有定位标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切口减张闭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标志为颜色标志或者凹凸性标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切口减张闭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防止切口两侧的皮肤张力太大,进而导致伤口裂开,常采用切口减张保护装置。传统的减张缝合技术,由于主要用丝线进行缝合,对切口周围软组织损伤大,创口愈合时间长,会留下明显疤痕,对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现在较常用的锁条结构的减张闭合器,其锁条直接压迫伤口,不便于观察伤口及换药。同时,锁条相对较窄,力量分布不均匀,缝合后容易留下疤痕。而另一种拉链式皮肤闭合器仅适用于直线手术切口或伤口,使用场合受到限制,给使用者带来很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切口减张闭合器,该闭合器便于观察伤口及换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均匀降低切口两侧张力,防止切口裂开,减少切口愈合后的疤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切口减张闭合器,包括龙骨,锁条,基片和锁扣装置,所述锁条、基片和锁扣装置分别为二组,所述龙骨的中部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中间的宽度小于侧面的宽度,所述锁条上设置有锁齿,所述锁扣装置包括弹性压片和扣齿,所述锁扣装置上设置有供所述锁条穿过的槽;所述锁扣装置设置于基片的上表面,所述扣齿设置于所述弹性压片的下方;所述锁条分别固定设置于龙骨的两侧,所述锁条穿设于所述槽。

较佳的,所述龙骨中部凸起部分为拱形。

较佳的,所述龙骨的底部设置有弹性垫块,所述弹性垫块为海绵。

较佳的,所述锁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保护齿,所述保护唇的高度与所述锁齿的高度一致。

较佳的,所述弹性压片设置于所述基片的上方。

较佳的,所述基片3包括上粘附层、缓冲层、隔离层以及下粘附层,所述锁扣装置设置于所述上粘附层上。

较佳的,所述下粘附层外表面设置有医用高粘度胶片。

较佳的,所述隔离层为含硅油的隔离纸、珠光膜或者聚乙烯膜。

较佳的,所述锁条上表面设置有定位标志。

较佳的,所述定位标志为颜色标志或者凹凸性标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设计,由于将龙骨的中部设置为凸起,并且凸起中间的宽度小于侧面的宽度,从而避免伤口受到压迫、方便换药及观察伤口情况。

此外,凸起的设置使切口两侧的减张力分布更加均匀,防止切口开裂,减少切口愈合后的疤痕;设置于锁条上表面的定位标志,为医务人员判定两侧锁条的拉伸距离以及基片不同部位的受力情况提供了便利。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切口减张闭合器使用状态俯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切口减张闭合器使用状态主剖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切口减张闭合器非使用状态俯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切口减张闭合器非使用状态主剖视图。

图5为本实施例龙骨与锁条连接状态俯视图

图6为本实施例基片俯视图。

图7为本实施例锁扣与基片连接状态主视图。

图中各标号说明:

龙骨1,弹性垫块11,锁条2,保护齿21,锁齿22,基片3,上粘附层31,缓冲层32,隔离层33,下粘附层34,锁扣装置4,弹性压片41,扣齿4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切口减张闭合器,包括龙骨1,锁条2,基片3和锁扣装置4,其中锁条2、基片3和锁扣装置4分别为二组。龙骨的中部设置有凸起,龙骨中部凸起部分为拱形,其中间的宽度小于龙骨两侧面的宽度,龙骨的底部设置有弹性垫块11。锁条2上设置有锁齿22,锁齿22的边两端设置有保护齿21,保护唇21的高度与锁齿22的高度一致。基片3依次包括上粘附层31、缓冲层32、隔离层33以及下粘附层34。锁扣装置4包括弹性压片41和扣齿42,锁扣装置4的侧面设置有供锁条2穿过的槽。

如图7所示,锁扣装置4设置于基片3的上粘附层31上,弹性压片41位于上粘附层的上方,扣齿42设置于弹性压片41的下方。

二组锁条2分别固定设置于龙骨1的两侧并穿设于锁扣装置4。

本实施例中,龙骨1采用透明硬塑料制成,便于保持一定的形状。设置于龙骨1底部的弹性垫块11材料为海绵,以便缓冲切口两侧的压力。缓冲层32采用泡棉胶,用于缓冲切口压力。设置于缓冲层32下方的隔离层33采用含硅油的隔离纸,下粘附层34的外表面涂有医用低敏压敏胶,用于保护与之接触的皮肤。

本实施例中,锁条上表面上还设置有颜色定位标志,该定位标志有助于医务人员判定两侧锁条的拉伸距离以及基片不同部位的受力情况。

在其他实施例中,隔离层33可以采用珠光膜或聚乙烯膜。弹性垫块11,上粘附层31,缓冲层32以及下粘附层34,可以采用其他材料,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压片41也可以设置于锁扣装置4其他三个侧面。

在其他实施例中,锁条上表面的定位标志为凹凸性标志或者其他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判断的标志。

本实施例切口减张闭合器的具体应用情况如下:固定时,将锁条2穿过锁 扣装置4上的槽,下压弹性压片41,扣齿42与锁齿22紧密咬紧,防止锁条2后退;当需要移动锁条2时,按压弹性压片41使扣齿42与锁齿22分离即可。

通过前面的描述可以发现,本实用新型设置于龙骨中部的拱形结构可以避免伤口受到压迫、方便换药及观察伤口情况,同时使两侧的减张力分布更加均匀,优化减张效果,避免留下疤痕;锁扣装置的弹性压片与锁条构成的锁紧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此外,设置于龙骨底部的弹性垫块直接贴附于皮肤表面,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皮肤受压造成伤害。

设置于锁条上表面的定位标志,为医务人员判定两侧锁条的拉伸距离以及基片不同部位的受力情况提供了便利。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切口减张闭合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切口减张闭合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切口减张闭合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切口减张闭合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切口减张闭合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4947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8.06 CN 203749473 U (21)申请号 201420106592.0 (22)申请日 2014.03.10 A61B 17/03(2006.01) (73)专利权人 杨超 地址 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国和路888弄17 号 1001 室 专利权人 李丹 (72)发明人 杨超 李丹 (54) 实用新型名称 切口减张闭合器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口减张闭合器, 包 括龙骨, 锁条, 基片和锁扣装置, 所述锁条、 基片和 锁扣装置分别为二组, 所述龙骨的中部设置有凸 起, 所述凸起中。

2、间的宽度小于侧面的宽度, 所述锁 条上设置有锁齿, 所述锁扣装置包括弹性压片和 扣齿, 所述锁扣装置的上设置有供所述锁条穿过 的槽 ; 所述锁扣装置设置于基片的上表面, 所述 扣齿设置于所述弹性压片的下方 ; 所述齿条分别 固定设置于龙骨的两侧, 所述锁条分别穿设于所 述槽。 本实用新型可以使伤口闭合, 有效防止伤口 受到压迫、 方便换药及观察伤口情况。 同时使切口 两侧的张力降低且分布更加均匀, 防止切口开裂, 减少切口疤痕。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

3、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49473 U CN 203749473 U 1/1 页 2 1. 一种切口减张闭合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龙骨, 锁条, 基片和锁扣装置, 所述锁条、 基 片和锁扣装置分别为二组, 所述龙骨的中部设置有凸起, 所述凸起中间的宽度小于侧面的 宽度, 所述锁条上设置有锁齿, 所述锁扣装置包括弹性压片和扣齿, 所述锁扣装置上设置有 供所述锁条穿过的槽 ; 所述锁扣装置设置于基片的上表面, 所述扣齿设置于所述弹性压片 的下方 ; 所述锁条分别固定设置于龙骨的两侧, 所述锁条穿设于所述槽。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切口减张闭合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龙骨中部。

4、凸起部分为拱形。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切口减张闭合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龙骨的底部设置有弹性垫 块, 所述弹性垫块为海绵。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切口减张闭合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保 护齿, 所述保护唇的高度与所述锁齿的高度一致。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切口减张闭合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压片设置于所述基片 的上方。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切口减张闭合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片 3 包括上粘附层、 缓冲 层、 隔离层以及下粘附层, 所述锁扣装置设置于所述上粘附层上。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切口减张闭合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粘附层。

5、外表面设置有医 用高粘度胶片。 8.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切口减张闭合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层为含硅油的隔离纸、 珠光膜或者聚乙烯膜。 9. 如权利要求 1-8 任一项所述的切口减张闭合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条上表面设置 有定位标志。 10.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切口减张闭合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标志为颜色标志或者 凹凸性标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749473 U 2 1/3 页 3 切口减张闭合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切口减张闭合器。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为了防止切口两侧的皮肤张力太大, 进而导致伤口裂开, 。

6、常采用切口减张保 护装置。传统的减张缝合技术, 由于主要用丝线进行缝合, 对切口周围软组织损伤大, 创口 愈合时间长, 会留下明显疤痕, 对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0003 现在较常用的锁条结构的减张闭合器, 其锁条直接压迫伤口, 不便于观察伤口及 换药。同时, 锁条相对较窄, 力量分布不均匀, 缝合后容易留下疤痕。而另一种拉链式皮肤 闭合器仅适用于直线手术切口或伤口, 使用场合受到限制, 给使用者带来很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切口减张闭合器, 该闭合器 便于观察伤口及换药。 0005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 是均匀降低切口两侧张力, 防止。

7、切口裂开, 减少切口愈合 后的疤痕。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切口减张闭合器, 包括龙骨, 锁条, 基片 和锁扣装置, 所述锁条、 基片和锁扣装置分别为二组, 所述龙骨的中部设置有凸起, 所述凸 起中间的宽度小于侧面的宽度, 所述锁条上设置有锁齿, 所述锁扣装置包括弹性压片和扣 齿, 所述锁扣装置上设置有供所述锁条穿过的槽 ; 所述锁扣装置设置于基片的上表面, 所述 扣齿设置于所述弹性压片的下方 ; 所述锁条分别固定设置于龙骨的两侧, 所述锁条穿设于 所述槽。 0007 较佳的, 所述龙骨中部凸起部分为拱形。 0008 较佳的, 所述龙骨的底部设置有弹性垫块, 所述弹性。

8、垫块为海绵。 0009 较佳的, 所述锁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保护齿, 所述保护唇的高度与所述锁齿的高 度一致。 0010 较佳的, 所述弹性压片设置于所述基片的上方。 0011 较佳的, 所述基片 3 包括上粘附层、 缓冲层、 隔离层以及下粘附层, 所述锁扣装置 设置于所述上粘附层上。 0012 较佳的, 所述下粘附层外表面设置有医用高粘度胶片。 0013 较佳的, 所述隔离层为含硅油的隔离纸、 珠光膜或者聚乙烯膜。 0014 较佳的, 所述锁条上表面设置有定位标志。 0015 较佳的, 所述定位标志为颜色标志或者凹凸性标志。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设计, 由。

9、于将龙骨的中部设置 为凸起, 并且凸起中间的宽度小于侧面的宽度, 从而避免伤口受到压迫、 方便换药及观察伤 口情况。 说 明 书 CN 203749473 U 3 2/3 页 4 0017 此外, 凸起的设置使切口两侧的减张力分布更加均匀, 防止切口开裂, 减少切口愈 合后的疤痕 ; 设置于锁条上表面的定位标志, 为医务人员判定两侧锁条的拉伸距离以及基 片不同部位的受力情况提供了便利。 0018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 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 明, 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0019 图 1 为本实施例切口减张闭合器使用状态俯视图。 002。

10、0 图 2 为本实施例切口减张闭合器使用状态主剖视图。 0021 图 3 为本实施例切口减张闭合器非使用状态俯视图。 0022 图 4 为本实施例切口减张闭合器非使用状态主剖视图。 0023 图 5 为本实施例龙骨与锁条连接状态俯视图 0024 图 6 为本实施例基片俯视图。 0025 图 7 为本实施例锁扣与基片连接状态主视图。 0026 图中各标号说明 : 0027 龙骨 1, 弹性垫块 11, 锁条 2, 保护齿 21, 锁齿 22, 基片 3, 上粘附层 31, 缓冲层 32, 隔离层 33, 下粘附层 34, 锁扣装置 4, 弹性压片 41, 扣齿 42,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如。

11、图 1 至图 7 所示,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切口减张闭合器, 包括龙骨 1, 锁条 2, 基 片 3 和锁扣装置 4, 其中锁条 2、 基片 3 和锁扣装置 4 分别为二组。龙骨的中部设置有凸起, 龙骨中部凸起部分为拱形, 其中间的宽度小于龙骨两侧面的宽度, 龙骨的底部设置有弹性 垫块 11。锁条 2 上设置有锁齿 22, 锁齿 22 的边两端设置有保护齿 21, 保护唇 21 的高度与 锁齿 22 的高度一致。基片 3 依次包括上粘附层 31、 缓冲层 32、 隔离层 33 以及下粘附层 34。 锁扣装置 4 包括弹性压片 41 和扣齿 42, 锁扣装置 4 的侧面设置有供锁条 2 穿过的槽。

12、。 0029 如图 7 所示, 锁扣装置 4 设置于基片 3 的上粘附层 31 上, 弹性压片 41 位于上粘附 层的上方, 扣齿 42 设置于弹性压片 41 的下方。 0030 二组锁条 2 分别固定设置于龙骨 1 的两侧并穿设于锁扣装置 4。 0031 本实施例中, 龙骨 1 采用透明硬塑料制成, 便于保持一定的形状。设置于龙骨 1 底 部的弹性垫块 11 材料为海绵, 以便缓冲切口两侧的压力。缓冲层 32 采用泡棉胶, 用于缓冲 切口压力。设置于缓冲层 32 下方的隔离层 33 采用含硅油的隔离纸, 下粘附层 34 的外表面 涂有医用低敏压敏胶, 用于保护与之接触的皮肤。 0032 本实。

13、施例中, 锁条上表面上还设置有颜色定位标志, 该定位标志有助于医务人员 判定两侧锁条的拉伸距离以及基片不同部位的受力情况。 0033 在其他实施例中, 隔离层 33 可以采用珠光膜或聚乙烯膜。弹性垫块 11, 上粘附层 31, 缓冲层 32 以及下粘附层 34, 可以采用其他材料,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0034 在其他实施例中, 弹性压片 41 也可以设置于锁扣装置 4 其他三个侧面。 0035 在其他实施例中, 锁条上表面的定位标志为凹凸性标志或者其他可以帮助医务人 员判断的标志。 说 明 书 CN 203749473 U 4 3/3 页 5 0036 本实施例切口减张闭合器的具体应用情。

14、况如下 : 固定时, 将锁条 2 穿过锁 扣装置 4 上的槽, 下压弹性压片 41, 扣齿 42 与锁齿 22 紧密咬紧, 防止锁条 2 后退 ; 当需要移动锁条 2 时, 按压弹性压片 41 使扣齿 42 与锁齿 22 分离即可。 0037 通过前面的描述可以发现, 本实用新型设置于龙骨中部的拱形结构可以避免伤口 受到压迫、 方便换药及观察伤口情况, 同时使两侧的减张力分布更加均匀, 优化减张效果, 避免留下疤痕 ; 锁扣装置的弹性压片与锁条构成的锁紧装置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0038 此外, 设置于龙骨底部的弹性垫块直接贴附于皮肤表面, 起到缓冲的作用, 避免皮 肤受压造成伤害。 003。

15、9 设置于锁条上表面的定位标志, 为医务人员判定两侧锁条的拉伸距离以及基片不 同部位的受力情况提供了便利。 0040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 凡本技术领 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 推理或者有限的实 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 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203749473 U 5 1/2 页 6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49473 U 6 2/2 页 7 图 5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49473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