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白脉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治疗白脉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864877.4 (22)申请日 2016.09.30 (71)申请人 四川易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10499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赵镇新 生村三组 (72)发明人 孙思远 (51)Int.Cl. A61K 36/9066(2006.01) A61K 9/20(2006.01) A61K 47/36(2006.01) A61P 25/00(2006.01) A61K 35/618(2015.01) A61K 35/55(2015.01) A61K 35/413(2。
2、015.01) A61K 33/26(2006.01) A61K 33/06(2006.01) A61K 3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治疗白脉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 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 目的是根据中医 对白脉病的认识机理而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白 脉病的丸剂药物, 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 份比如下: 姜黄50160g、 珍珠(制) 30100g、 肉豆蔻30100g、 甘松3060g、 石膏150500g、 阳起石3050g、 丁香1030g、 甘草30130g、 土 木香30100g、 麝香0.31.5g、 山柰50100g、 藏茴香306。
3、0g、 牛黄1.53.5g、 碱花618g、 木 香30100g, 淀粉适量;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是一 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6310131 A 2017.01.11 CN 106310131 A 1.一种用于治疗白脉病的丸剂药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 如下所示: 姜黄50160g、 珍珠(制) 30100g、 肉豆蔻30100g、 甘松3060g、 石膏150500g、 阳起石3050g、 丁香1030g、 甘草30130g、 土木香30100g、 麝香0.31.5g、 山柰50 100g、 藏茴香3060g、 牛黄1.53.5。
4、g、 碱花618g、 木香30100g, 淀粉适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白脉病的丸剂药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 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姜黄60140g、 珍珠(制) 3590g、 肉豆蔻3590g、 甘松3550g、 石膏170420g、 阳 起石3545g、 丁香1226g、 甘草35115g、 土木香3590g、 麝香0.81.2g、 山柰6090g、 藏茴香3550g、 牛黄23g、 碱花816g、 木香3590g, 淀粉适量。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所述的治疗白脉病的丸剂药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物的各个组 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姜黄120g、 珍珠(制。
5、) 80g、 肉豆蔻80g、 甘松45g、 石膏350g、 阳起石40g、 丁香23g、 甘草 100g、 土木香80g、 麝香1g、 山柰80g、 藏茴香45g、 牛黄2.5g、 碱花14g、 木香80g, 淀粉适量。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310131 A 2 一种用于治疗白脉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白脉病的丸剂药物, 特别是供 白脉病患者使用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祖国医学认为: 白脉病, 藏医解剖学把人体的经脉分为白脉和黑脉。 黑脉泛指血 管, 包括整个血液循环系统。
6、; 白脉泛指神经系统, 包括大脑、 小脑、 延脑、 脊髓及多种神经。 白 脉病是指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或病理损害, 如: 面瘫、 三叉神经痛、 面肌痉挛等, 一般症状是 口眼歪斜。 0003 发生范围: 它是一种常见病、 多发病, 它不受年龄限制。 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 抬眉、 闭眼、 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0004 那么, 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白脉病的药物, 是我们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 在治疗白脉病上, 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 白脉病的优点, 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 见效快、 毒副作用小等优势, 针对现有西医治疗白 脉病的现状, 。
7、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白脉病的丸剂药物, 以解决白脉病患 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 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 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其质量份 比, 可有效治疗上述白脉病。 0006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白脉病 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姜黄50160g、 珍珠(制) 30100g、 肉豆蔻30100g、 甘松3060g、 石膏150500g、 阳起石3050g、 丁香1030g、 甘草30130g、 土木香30100g、 麝香0.31.5g、 山柰50 100g、 藏茴香3060。
8、g、 牛黄1.53.5g、 碱花618g、 木香30100g, 淀粉适量。 0007 一种用于治疗白脉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物的各个组 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姜黄60140g、 珍珠(制) 3590g、 肉豆蔻3590g、 甘松3550g、 石膏170420g、 阳 起石3545g、 丁香1226g、 甘草35115g、 土木香3590g、 麝香0.81.2g、 山柰6090g、 藏茴香3550g、 牛黄23g、 碱花816g、 木香3590g, 淀粉适量。 0008 一种用于治疗白脉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最佳方案” 的 药物的各个组分。
9、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姜黄120g、 珍珠(制) 80g、 肉豆蔻80g、 甘松45g、 石膏350g、 阳起石40g、 丁香23g、 甘草 100g、 土木香80g、 麝香1g、 山柰80g、 藏茴香45g、 牛黄2.5g、 碱花14g、 木香80g, 淀粉适量。 0009 一种用于治疗白脉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制备而成: A、 除淀粉外, 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 粉尘及干燥后, 按照质量份比共研为极细末待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6310131 A 3 用; B、 按照传统制备中药水丸剂的方法, 将研磨好的极细末药物和淀粉过筛后,。
10、 放入药器 中混合拌均, 然后制备成水丸剂 (其水丸的粒度为: 4.6mm4.7mm) , 进而晒干、 分装、 密封、 包装即可。 0010 一种用于治疗白脉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用方法为: 将 制备好的水丸剂药物以每日三次服用, 早中晚各服一次, 给药量5g /次, 温开水送服, 服药7 21天, 症状消失, 病获痊愈。 0011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 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 载。 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 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姜黄, 性味: 辛苦、 温, 具有破血、 行气、 通经、 止痛之功效, 用于治疗心腹痞满胀痛、。
11、 臂 痛、 症瘕、 妇女血瘀经闭、 产后瘀停腹痛、 跌扑损伤、 痈肿等症; 珍珠(制), 性味: 味甘、 咸、 性寒, 具有安神定惊、 清肝明目、 解毒生肌之功效, 用于治疗 惊悸怔仲、 心烦失眠、 惊风癫痫、 目赤翳障、 口舌生疮、 咽喉溃腐、 疮疡久不收口; 肉豆蔻, 性味: 辛、 温, 具有温中行气、 涩肠止泻之功效, 用于治疗脾胃虚寒、 久泻不止、 脘腹胀痛、 食少呕吐; 甘松, 性味: 味辛、 甘、 性温, 具有理气止痛、 醒脾健胃之功效, 用于治疗脘腹胀痛、 不国 民饮食、 牙痛、 脚气; 石膏, 性味: 辛甘、 寒, 具有生用解肌清热、 除烦止渴之功效, 用于治疗热病壮热不退、 。
12、心 烦神昏、 谵语发狂、 口渴咽干、 肺热喘急、 中暑自汗、 胃火头痛、 牙痛、 热毒壅盛、 发斑发疹、 口 舌生疮、 煅敷生肌敛疮, 外治痈疽疮疡、 溃不收口、 汤火烫伤; 阳起石, 性味: 温、 咸, 具有温肾壮阳之功效, 用于治疗肾阳虚衰、 阳痿、 遗精、 早泄、 腰膝 酸软、 宫寒不孕、 带下、 症瘕、 崩漏等病症; 丁香, 性味: 辛、 温, 具有温中降逆、 补肾助阳之功效, 用于治疗脾胃虚寒、 呃逆呕吐、 食 少吐泻、 心腹冷痛、 肾虚阳痿; 甘草, 性味: 甘、 平, 具有益气补中、 缓急止痛、 润肺止咳、 泻火解毒、 调和诸药之功效, 用 于治疗倦怠食少、 肌瘦面黄、 心悸气短。
13、、 腹痛便溏、 四肢挛急疼痛、 脏躁、 咳嗽气喘、 咽喉肿 痛、 痈疮肿痛、 小儿胎毒及药物、 食物中毒; 土木香, 性味: 辛、 苦、 温, 具有健脾和胃、 调气解郁、 止痛安胎之功效, 用于治疗胸胁、 脘 腹胀痛、 呕吐泻痢、 胸胁挫伤、 岔气作痛、 胎动不安; 麝香, 性味: 味辛、 性温, 具有开窍醒神、 活血散结、 止痛消肿之功效, 用于治疗热病宰 昏、 中风痰厥、 气郁暴厥、 中恶昏迷、 血瘀经闭、 癥瘕积聚、 心腹急痛、 跌打损伤、 痹痛麻木、 痈 疽恶疮、 喉痹、 口疮、 牙疳、 脓耳; 山柰, 性味: 辛、 温, 具有温中、 消食、 止痛之功效, 用于治疗心腹冷痛、 停食不化。
14、、 跌打损 伤、 牙痛、 胸隔胀满、 脘腹冷痛, 饮食不消; 藏茴香, 性味: 辛、 甘、 性温, 具有理所开胃、 散寒止痛之功效, 用于治疗脘腹冷痛、 呕逆、 消化不良、 疝气痛、 寒滞腰痛; 牛黄, 性味: 甘、 凉, 具有清心、 豁痰、 开窍、 凉肝、 息风、 解毒之功效, 用于治疗热病神昏、 中风痰迷、 惊痫抽搐、 癫痫发狂、 咽喉肿痛、 口舌生疮、 痈肿疔疮; 碱花, 性味: 甘、 咸、 平, 微毒, 具有解毒排脓、 消食化痰、 驱虫通便之功效, 用于治疗胃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6310131 A 4 胀、 消化不良、 疮疡、 虫病、 中毒性肝炎、 大便不利等症; 。
15、木香, 性味: 辛苦、 温, 具有行气止痛、 温中和胃之功效, 用于治疗中寒气滞、 胸腹胀痛、 呕吐、 泄泻、 下痢里急后重、 寒疝等症。 0012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白脉病的原则, 从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认为: 就白脉 病, 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 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白脉病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 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 物药效好, 见效快, 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 特别适合临床使用。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 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白脉病的丸剂药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物的各个组。
16、分及其质量份比如 下所示: 姜黄120g、 珍珠(制) 80g、 肉豆蔻80g、 甘松45g、 石膏350g、 阳起石40g、 丁香23g、 甘草 100g、 土木香80g、 麝香1g、 山柰80g、 藏茴香45g、 牛黄2.5g、 碱花14g、 木香80g, 淀粉适量。 0014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白脉病的丸剂药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 下所示: 姜黄140g、 珍珠(制) 90g、 肉豆蔻90g、 甘松50g、 石膏420g、 阳起石45g、 丁香26g、 甘草 115g、 土木香90g、 麝香1.2g、 山柰90g、 藏茴香50g、 牛黄3g、 碱花16。
17、g、 木香90g, 淀粉适量。 0015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白脉病的丸剂药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 下所示: 姜黄160g、 珍珠(制) 100g、 肉豆蔻100g、 甘松60g、 石膏500g、 阳起石50g、 丁香30g、 甘草 130g、 土木香100g、 麝香1.5g、 山柰100g、 藏茴香60g、 牛黄3.5g、 碱花18g、 木香100g, 淀粉适 量。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白脉病患者共860例, 年龄为45岁以上的530例, 只有330例为45岁以 下。 860例患者中痊愈的795例, 显效的的65例, 总有效率达100%。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6310131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