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椎穿刺针.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8048198 上传时间:2019-12-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95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167795.0

申请日:

20140409

公开号:

CN203802546U

公开日:

2014090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7/34,A61B10/00

主分类号:

A61B17/34,A61B10/00

申请人:

徐燕

发明人:

徐燕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四流南路127号

优先权:

CN201420167795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龚燮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腰椎穿刺针,包括套管、针芯和针座,所述针芯位于套管管腔内,针芯尾部与针座固定连接,针座与套管尾部螺纹连接;所述套管侧壁外层有外螺纹,侧壁内部沿穿刺针运动方向设置有4-8个吸液腔,所述吸液腔通过贯穿套管侧壁的吸液口与外界连通;所述套管尾部设置有观察腔,所述观察腔设置有透明侧壁,腔室与吸液腔连通;所述观察腔上设置有可开闭的出液口,便于平衡气压以及在使用后导出吸液腔内液体,以备下次使用。本实用新型不需拔出针芯即可判断针头是否插入椎管,减少操作时间,而且利用套管外部细螺纹旋转进入体内,减小摩擦,降低病人疼痛感,同时利于后期固定,降低手术风险。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腰椎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1)、针芯(2)和针座(3),所述针芯(2)位于套管管腔内,针芯(2)尾部与针座(3)固定连接,针座(3)与套管(1)尾部螺纹连接;所述套管(1)侧壁外层有外螺纹(12),侧壁内部沿穿刺针运动方向设置有4-8个吸液腔(11),所述吸液腔(11)通过贯穿套管(1)侧壁的吸液口(13)与外界连通;所述套管(1)尾部设置有观察腔(15),所述观察腔(15)设置有透明侧壁,腔室与吸液腔(11)连通;所述观察腔(15)上设置有可开闭的出液口(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侧壁设有刻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腰椎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头部为钝头(1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胸腔相关穿刺医疗器械,具体说是一种腰椎穿刺针。

背景技术

腰椎穿刺是神经内科临床常用操作之一,主要用于脑脊液压力测定,抽取 脑脊液,向蛛网膜下腔注入药物,脑脊液造影等。为了安全有效地实施这项操 作,医师需了解腰椎穿刺的禁忌证、相关的解剖学和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 危险的方法。虽然腰椎穿刺极少发生危险,但一旦发生,可以很严重,甚至有 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了解腰椎穿刺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正确的操作方法,可 将危险发生率降至最低。腰椎穿刺所用器具为腰椎穿刺针,目前常用腰椎穿刺 针包括中空的针头、针座和针芯,针头尾接针座。穿刺前,先将针芯插入针头 的针头空腔内,当针头连同针芯进入人体后,为了判断针头是否进入椎管,需 将针芯从针头空腔内拔出,观察脑脊液是否从针头空腔内流出,如有脑脊液流 出,说明腰椎穿刺成功,再接测压管(这里的测压管为上下端开放式中空透明 测压管)进行脑脊液压力测定。通过针座抽取脑脊液或注入药物。上述腰椎穿 刺针虽然结构简单,但也存在如下不足:1、为了判断针头是否插入椎管,需 将针芯从针头空腔内拔出,观察脑脊液是否从针头空腔内流出,如果脑脊液未 流出,重新将针芯插入针头的针头空腔内,再重新穿刺操作,延长操作时间、 增大手术难度。2、穿刺针进入人体内时与接触面摩擦阻力大,病人疼痛感强, 而且穿刺针进入椎管后固定不牢固的话易发生危险,风险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不需拔出针芯即可判断针头是否插入椎管,减少操作时间,而 且利用套管外部细螺纹旋转进入体内,减小摩擦,降低病人疼痛感,同时利于 后期固定,降低手术风险。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包括一种腰椎穿刺针,包括套管、针芯 和针座,所述针芯位于套管管腔内,针芯尾部与针座固定连接,针座与套管尾 部螺纹连接;所述套管侧壁外层有外螺纹,侧壁内部沿穿刺针运动方向设置有 4-8个吸液腔,所述吸液腔通过贯穿套管侧壁的吸液口与外界连通;所述套管 尾部设置有观察腔,所述观察腔设置有透明侧壁,腔室与吸液腔连通;所述观 察腔上设置有可开闭的出液口,便于平衡气压以及在使用后导出吸液腔内液 体,以备下次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侧壁设有刻度,定位穿刺深度,标志刺入人体内的深 度。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头部为钝头,避免尖头移动,刺破组织器官。

穿刺前医师带上消毒手套后,用适当的消毒剂消毒皮肤,从中心开始,一 圈一圈向外扩大。然后覆盖消毒巾。

医师可在对患者进行皮肤消毒前,为其局部使用麻醉药乳膏。在皮肤消毒 并铺上消毒巾后,可以皮下注射局部麻醉药,也可以使用全身镇静药和止痛药。

医师再一次摸清界标后,在中线位置、下一个棘突的上缘标定穿刺位置, 旋转插入带针芯的穿刺针,针头朝向头部,约呈15度,似乎是向着患者脐部 的方向。如果进针位置正确,穿刺针应依次通过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 棘突间的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隙(其中包括内椎静脉丛、硬脊膜和蛛网 膜),进入蛛网膜下腔,并位于马尾神经根之间。当穿刺针通过黄韧带时,医 师可感觉到一种突破感。此时,打开出液口,观察腔内是否有脑脊液。如果穿 刺不成功,并碰到骨,将穿刺针退至皮下组织,但不要退出皮肤,调整好方向 后再次进针。

使用完毕后将废弃的穿刺针收集集中处理或打开出液口,导出吸液腔内的 液体,穿刺针消毒备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无需将针芯拔出即可判断针头是否插入椎 管,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操作时间;2、减小进针时的摩擦力,降低病人疼痛 感,后期固定牢固,降低手术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管、11吸液腔、12外螺纹、13吸液口、14钝头、15观察腔、 16出液口、2针芯、3针座。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上述特征和 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实施例1:

一种腰椎穿刺针,提供一种腰椎穿刺针,包括套管1、针芯2和针座3, 所述针芯2位于套管管腔内,针芯2尾部与针座3固定连接,针座3与套管1 尾部螺纹连接;所述套管1侧壁外层有外螺纹12,侧壁内部沿穿刺针运动方向 设置有8个吸液腔11,所述吸液腔11通过贯穿套管1侧壁的吸液口13与外界 连通;所述套管1尾部设置有观察腔15,所述观察腔15设置有透明侧壁,腔 室与吸液腔11连通;所述观察腔15上设置有可开闭的出液口16,便于平衡气压 以及在使用后导出吸液腔内液体,以备下次使用。

所述套管1侧壁设有刻度,定位穿刺深度,标志刺入人体内的深度。

所述套管1头部为钝头14,避免尖头移动,刺破组织器官。

穿刺前医师带上消毒手套后,用适当的消毒剂消毒皮肤,从中心开始,一 圈一圈向外扩大。然后覆盖消毒巾。

医师可在对患者进行皮肤消毒前,为其局部使用麻醉药乳膏。在皮肤消毒 并铺上消毒巾后,可以皮下注射局部麻醉药,也可以使用全身镇静药和止痛药。

医师再一次摸清界标后,在中线位置、下一个棘突的上缘标定穿刺位置, 旋转插入带针芯的穿刺针,针头朝向头部,约呈15度,似乎是向着患者脐部 的方向。如果进针位置正确,穿刺针应依次通过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 棘突间的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隙(其中包括内椎静脉丛、硬脊膜和蛛网 膜),进入蛛网膜下腔,并位于马尾神经根之间。当穿刺针通过黄韧带时,医 师可感觉到一种突破感。此时,观察观察腔内是否有脑脊液。如果穿刺不成功, 并碰到骨,将穿刺针退至皮下组织,但不要退出皮肤,调整好方向后再次进针。

使用完毕后,打开出液口,导出吸液腔内的液体,穿刺针消毒备用。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 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发明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 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一种腰椎穿刺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腰椎穿刺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腰椎穿刺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腰椎穿刺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腰椎穿刺针.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02546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9.03 CN 203802546 U (21)申请号 201420167795.0 (22)申请日 2014.04.09 A61B 17/34(2006.01) A61B 10/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徐燕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四流南路 127 号 (72)发明人 徐燕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龚燮英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腰椎穿刺针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腰椎穿刺针, 包括套管、 针芯和针座, 所述针芯。

2、位于套管管腔内, 针芯尾部 与针座固定连接, 针座与套管尾部螺纹连接 ; 所 述套管侧壁外层有外螺纹, 侧壁内部沿穿刺针运 动方向设置有 4-8 个吸液腔, 所述吸液腔通过贯 穿套管侧壁的吸液口与外界连通 ; 所述套管尾部 设置有观察腔, 所述观察腔设置有透明侧壁, 腔室 与吸液腔连通 ; 所述观察腔上设置有可开闭的出 液口 , 便于平衡气压以及在使用后导出吸液腔内 液体, 以备下次使用。 本实用新型不需拔出针芯即 可判断针头是否插入椎管, 减少操作时间, 而且利 用套管外部细螺纹旋转进入体内, 减小摩擦, 降低 病人疼痛感, 同时利于后期固定, 降低手术风险。 (51)Int.Cl. 权利要。

3、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02546 U CN 203802546 U 1/1 页 2 1. 一种腰椎穿刺针,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套管 (1) 、 针芯 (2) 和针座 (3) , 所述针芯 (2) 位 于套管管腔内, 针芯 (2) 尾部与针座 (3) 固定连接, 针座 (3) 与套管 (1) 尾部螺纹连接 ; 所述 套管 (1) 侧壁外层有外螺纹 (12) , 侧壁内部沿穿刺针运动方向设置有4-8个吸液腔 (11) , 所 述吸液腔 (11)。

4、 通过贯穿套管 (1) 侧壁的吸液口 (13) 与外界连通 ; 所述套管 (1) 尾部设置有 观察腔 (15) , 所述观察腔 (15) 设置有透明侧壁, 腔室与吸液腔 (11) 连通 ; 所述观察腔 (15) 上设置有可开闭的出液口 (16) 。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腰椎穿刺针,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套管 (1) 侧壁设有刻度。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腰椎穿刺针,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套管 (1) 头部为钝头 (14)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802546 U 2 1/3 页 3 一种腰椎穿刺针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胸腔相关穿刺医疗器械, 。

5、具体说是一种腰椎穿刺针。 背景技术 0002 腰椎穿刺是神经内科临床常用操作之一, 主要用于脑脊液压力测定, 抽取脑脊液, 向蛛网膜下腔注入药物, 脑脊液造影等。 为了安全有效地实施这项操作, 医师需了解腰椎穿 刺的禁忌证、 相关的解剖学和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危险的方法。虽然腰椎穿刺极少发 生危险, 但一旦发生, 可以很严重, 甚至有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了解腰椎穿刺的适应证、 禁 忌证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可将危险发生率降至最低。 腰椎穿刺所用器具为腰椎穿刺针, 目前 常用腰椎穿刺针包括中空的针头、 针座和针芯, 针头尾接针座。穿刺前, 先将针芯插入针头 的针头空腔内, 当针头连同针芯进入人。

6、体后, 为了判断针头是否进入椎管, 需将针芯从针头 空腔内拔出, 观察脑脊液是否从针头空腔内流出, 如有脑脊液流出, 说明腰椎穿刺成功, 再 接测压管 ( 这里的测压管为上下端开放式中空透明测压管 ) 进行脑脊液压力测定。通过针 座抽取脑脊液或注入药物。 上述腰椎穿刺针虽然结构简单, 但也存在如下不足 : 1、 为了判断 针头是否插入椎管, 需将针芯从针头空腔内拔出, 观察脑脊液是否从针头空腔内流出, 如果 脑脊液未流出, 重新将针芯插入针头的针头空腔内, 再重新穿刺操作, 延长操作时间、 增大 手术难度。 2、 穿刺针进入人体内时与接触面摩擦阻力大, 病人疼痛感强, 而且穿刺针进入椎 管后固。

7、定不牢固的话易发生危险, 风险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不需拔出针芯即可判断针头是否插入椎管, 减少操作时间, 而且利用 套管外部细螺纹旋转进入体内, 减小摩擦, 降低病人疼痛感, 同时利于后期固定, 降低手术 风险。 0004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 提供包括一种腰椎穿刺针, 包括套管、 针芯和针座, 所述针芯位于套管管腔内, 针芯尾部与针座固定连接, 针座与套管尾部螺纹连接 ; 所述套管 侧壁外层有外螺纹, 侧壁内部沿穿刺针运动方向设置有 4-8 个吸液腔, 所述吸液腔通过贯 穿套管侧壁的吸液口与外界连通 ; 所述套管尾部设置有观察腔, 所述观察腔设置有透明侧 壁, 腔室。

8、与吸液腔连通 ; 所述观察腔上设置有可开闭的出液口 , 便于平衡气压以及在使用 后导出吸液腔内液体, 以备下次使用。 0005 进一步地, 所述套管侧壁设有刻度, 定位穿刺深度, 标志刺入人体内的深度。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套管头部为钝头, 避免尖头移动, 刺破组织器官。 0007 穿刺前医师带上消毒手套后, 用适当的消毒剂消毒皮肤, 从中心开始, 一圈一圈向 外扩大。然后覆盖消毒巾。 0008 医师可在对患者进行皮肤消毒前, 为其局部使用麻醉药乳膏。在皮肤消毒并铺上 消毒巾后, 可以皮下注射局部麻醉药, 也可以使用全身镇静药和止痛药。 0009 医师再一次摸清界标后, 在中线位置、 下。

9、一个棘突的上缘标定穿刺位置, 旋转插入 说 明 书 CN 203802546 U 3 2/3 页 4 带针芯的穿刺针, 针头朝向头部, 约呈 15 度, 似乎是向着患者脐部的方向。如果进针位置正 确, 穿刺针应依次通过皮肤、 皮下组织、 棘上韧带、 棘突间的棘间韧带、 黄韧带、 硬膜外隙 (其 中包括内椎静脉丛、 硬脊膜和蛛网膜) , 进入蛛网膜下腔, 并位于马尾神经根之间。当穿刺针 通过黄韧带时, 医师可感觉到一种突破感。 此时, 打开出液口, 观察腔内是否有脑脊液。 如果 穿刺不成功, 并碰到骨, 将穿刺针退至皮下组织, 但不要退出皮肤, 调整好方向后再次进针。 0010 使用完毕后将废弃。

10、的穿刺针收集集中处理或打开出液口, 导出吸液腔内的液体, 穿刺针消毒备用。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1、 无需将针芯拔出即可判断针头是否插入椎管, 降低 手术难度, 减少操作时间 ; 2、 减小进针时的摩擦力, 降低病人疼痛感, 后期固定牢固, 降低手 术风险。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 0013 图中:1套管、 11吸液腔、 12外螺纹、 13吸液口、 14钝头、 15观察腔、 16出液口、 2针 芯、 3 针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上述特征和优点将 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001。

11、5 实施例 1 : 0016 一种腰椎穿刺针, 提供一种腰椎穿刺针, 包括套管 1、 针芯 2 和针座 3, 所述针芯 2 位于套管管腔内, 针芯2尾部与针座3固定连接, 针座3与套管1尾部螺纹连接 ; 所述套管1 侧壁外层有外螺纹 12, 侧壁内部沿穿刺针运动方向设置有 8 个吸液腔 11, 所述吸液腔 11 通 过贯穿套管 1 侧壁的吸液口 13 与外界连通 ; 所述套管 1 尾部设置有观察腔 15, 所述观察腔 15 设置有透明侧壁, 腔室与吸液腔 11 连通 ; 所述观察腔 15 上设置有可开闭的出液口 16, 便于平衡气压以及在使用后导出吸液腔内液体, 以备下次使用。 0017 所述。

12、套管 1 侧壁设有刻度, 定位穿刺深度, 标志刺入人体内的深度。 0018 所述套管 1 头部为钝头 14, 避免尖头移动, 刺破组织器官。 0019 穿刺前医师带上消毒手套后, 用适当的消毒剂消毒皮肤, 从中心开始, 一圈一圈向 外扩大。然后覆盖消毒巾。 0020 医师可在对患者进行皮肤消毒前, 为其局部使用麻醉药乳膏。在皮肤消毒并铺上 消毒巾后, 可以皮下注射局部麻醉药, 也可以使用全身镇静药和止痛药。 0021 医师再一次摸清界标后, 在中线位置、 下一个棘突的上缘标定穿刺位置, 旋转插入 带针芯的穿刺针, 针头朝向头部, 约呈 15 度, 似乎是向着患者脐部的方向。如果进针位置正 确,。

13、 穿刺针应依次通过皮肤、 皮下组织、 棘上韧带、 棘突间的棘间韧带、 黄韧带、 硬膜外隙 (其 中包括内椎静脉丛、 硬脊膜和蛛网膜) , 进入蛛网膜下腔, 并位于马尾神经根之间。当穿刺针 通过黄韧带时, 医师可感觉到一种突破感。此时, 观察观察腔内是否有脑脊液。如果穿刺不 成功, 并碰到骨, 将穿刺针退至皮下组织, 但不要退出皮肤, 调整好方向后再次进针。 0022 使用完毕后, 打开出液口, 导出吸液腔内的液体, 穿刺针消毒备用。 说 明 书 CN 203802546 U 4 3/3 页 5 0023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 已, 当不能限定本发明实施范围, 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 皆应仍属本实用 新型涵盖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203802546 U 5 1/1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02546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