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804817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75.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309380.6

申请日:

2009.11.06

公开号:

CN102053313A

公开日:

2011.05.1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2B 6/38申请公布日:20110511|||公开

IPC分类号:

G02B6/38

主分类号:

G02B6/38

申请人: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林宪助; 廖启男

地址:

215316 江苏省昆山市开发区高科技工业园北门路9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器(100),其包括绝缘本体(1)、光纤装置(3)、弹簧(4)及线缆(8),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以及自主体部的前端向前延伸的舌板,舌板设有收容槽(121),该收容槽的后方设有与其相贯通的开槽(122);所述光纤装置包括基座、安装在基座上的透镜,基座置于收容槽内并可沿前后方向滑动;所述弹簧具有抵持于基座的前端及位于绝缘本体的开槽内的后端;所述线缆内置有光纤,且该光纤连接到光纤装置的透镜上面;开槽(122)内设有半球状的定位元件(1221),且该定位元件延伸入弹簧的后端内。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连接器, 其包括绝缘本体、 光纤装置、 弹簧及线缆, 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以 及自主体部的前端向前延伸的舌板, 舌板设有收容槽, 该收容槽的后方设有与其相贯通的 开槽 ; 所述光纤装置包括基座、 安装在基座上的透镜, 基座置于收容槽内并可沿前后方向滑 动; 所述弹簧具有抵持于基座的前端及位于绝缘本体的开槽内的后端 ; 所述线缆内置有光 纤, 且该光纤连接到光纤装置的透镜上面 ; 其特征在于 : 开槽内设有半球状的定位元件, 且 该定位元件延伸入弹簧的后端内。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连接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半球状的定位元件自开槽的后缘 向前延伸。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连接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弹簧的后端沿半球形的定位元件 上面滑动并与该定位元件组装在一起。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连接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光纤装置的基座后端向后突伸有 凸柱, 所述弹簧的前端固定于光纤装置的基座的凸柱上。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连接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主体部上面设有一对凹槽, 且该对 凹槽与舌板上的收容槽相贯通, 所述凹槽用于收容光纤。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连接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开槽位于前述一对凹槽前部的中 间。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连接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每一凹槽内收容有两条光纤。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连接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每一凹槽内设有一肋条, 该肋条将 凹槽内的两条光纤间隔开。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连接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绝缘本体的收容槽内设有沿前后 方向延伸的导引块, 所述光纤装置的基座上设有可在导引块上滑动的滑槽。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连接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光纤装置的基座前端设有 V 形 槽, 所述绝缘本体前端向上延伸有 V 形挡止块, 所述挡止块抵持于 V 形槽内。 2 102053313 A CN 102053320 说 明 连接器 书 1/4 页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连接器, 尤其是指一种一种可传输光电讯号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 通用串行总线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接口作为一种标准的输入 / 输出接 口, 已被广泛应用于众多电子设备的设计中。1994 年, 英特尔、 康柏、 数字、 IBM、 微软、 NEC、 Northern Telecom 等 7 家世界著名计算机和通讯公司联合成立了 USB 协会 (USB-IF), 初 步设立 USB 接口规范。到目前为止, USB 协会已经先后发布了 1.0, 1.1, 2.0 及 3.0 等版本, 而 USB 的传输速率亦在逐渐地得到提高。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 人们仍在 不断努力地提高 USB 的传输速率, 目前已经有人研发出一种可传输光学讯号以进一步提高 传输速率的 USB 连接器, 相关现有技术可参阅于 2009 年 1 月 14 日公开的中国发明专利公 开第 CN101345358A 号所揭示的一种可传输光讯号的连接器, 该连接器包括包括绝缘本体、 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以及设于绝缘本体上并用以进行光讯号传输的光纤装置。 光 纤装置包括嵌入式透镜以及与透镜光耦合的光纤, 该连接器的光纤装置在绝缘本体上固定 不动, 当该连接器与同样带有光纤装置的对接连接器对接时, 该光纤装置可提供光讯号传 输功效。然而, 由于连接器及对接连接器在制造时难免会使得两光纤装置存在尺寸配合公 差, 且当该配合公差较大时将会严重影响连接器及对接连接器上的光纤装置光讯号的传输 功效。此外, 光纤装置的光纤较脆弱, 容易被折断或拉断。 [0003] 因此, 确有必要对连接器予以改良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保证光纤装置对接可靠的连接器。 [0005] 为达成上述目的, 本发明连接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一种连接器, 其包括绝缘本 体、 光纤装置、 弹簧及线缆, 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以及自主体部的前端向前延伸的舌 板, 舌板设有收容槽, 该收容槽的后方设有与其相贯通的开槽 ; 所述光纤装置包括基座、 安 装在基座上的透镜, 基座置于收容槽内并可沿前后方向滑动 ; 所述弹簧具有抵持于基座的 前端及位于绝缘本体的开槽内的后端 ; 所述线缆内置有光纤, 且该光纤连接到光纤装置的 透镜上面 ; 开槽内设有半球状的定位元件, 且该定位元件延伸入弹簧的后端内。 [000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 当该连接器与带有光纤装置的对接 连接器相对接时, 该连接器的光纤装置可在弹簧弹性作用力下沿前后方向滑动, 藉此调整 光纤装置的前后距离以确保与对接连接器上的光纤装置对接可靠, 此外, 弹簧的后端可以 沿半球状的定位组件滑动并与其组合在一起, 减小了弹簧组装时压缩行程, 并可提高组装 效率。 【附图说明】 [0007] 图 1 是本发明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说明书


图 2 是本发明连接器的部分组合图。 图 3 是图 2 的部分分解图。 图 4 是图 3 另一角度的视图。 图 5 是本发明连接器另一部分组合图。 图 6 是图 5 的俯视图。 图 7 是图 2 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例】
     请参照图 1 至图 7 所示, 本发明连接器 100 的较佳实施例为一插头连接器, 其包括 绝缘本体 1、 固持在绝缘本体 1 上的若干导电端子 2、 设在绝缘本体 1 上的光纤装置 3、 夹持 在绝缘本体 1 与光纤装置 3 之间的弹簧 4、 固持在绝缘本体 1 上的座体 5、 与座体 5 相配合 的定位块 6、 包覆绝缘本体 1 的外壳 7、 围绕在外壳 7、 与导电端子 2 及光纤装置 3 连接的的 线缆 8 以及外绝缘体 9。
     请参阅图 1 至图 5 所示, 绝缘本体 1 包括主体部 11 以及自主体部 11 的前端向前 延伸的舌板 12。 绝缘本体 1 的主体部 11 的上方的前部及舌板 1 上方的后部设有一对彼此分开的 凹槽 111, 该凹槽 111 前部较其后部和中部宽, 从而使该凹槽 111 沿前后方向成渐缩状。每 一凹槽 111 中部设有细长的肋条 1111。主体部 11 上方后部设有固持槽 112, 固持槽 112 的 前部较后部宽, 且该固持槽 112 与凹槽 111 贯通。主体部 11 的下方设有收容腔 113, 座体 5 固定在收容腔 113 内。舌板 12 的前部上方向下凹设有一收容槽 121 以及一位于收容槽 121 后方并与收容槽 121 相贯通的开槽 122。收容槽 121 与前述凹槽 111 亦相贯通。收容槽 121 较凹槽 111 深。开槽 121 位于前述一对凹槽 111 前部中间位置。该开槽 122 内设有大致成 半球状的定位元件 1221, 且该定位元件 1221 自该开槽 122 的后缘向前延伸。在本实施例 中, 所述半球状的结构并不仅局限于定位元件 1221 的截面为半圆形, 此外, 定位元件 1221 的截面也可以为半椭圆形等其它各种类似结构, 且这些相类似结构的定位元件 1221 的截 面的宽度具有自其前部至其后部逐渐减小的特点。
     舌板 12 在收容槽 121 内设有一对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引块 123, 舌板 12 的收容槽 121 的后部向下凹设形成一与收容槽 121 相贯通的凹陷 129, 该凹陷 129 正好位于弹簧 4 的 前端下方从而为弹簧 4 的前端提供上下摆动的空间, 舌板 12 的前端中间位置向上延伸形成 一前宽后窄大致呈 V 形的挡止块 124, 舌板 12 在挡止块 124 的左右两侧各形成一向上凸伸 的凸块 126。舌板 12 的下方设有一排第一端子槽 127 以及一排位于第一端子槽 127 后方的 第二端子槽 128。
     导电端子 2 的排布符合 USB3.0 传输标准, 其包括第一端子 21 以及第二端子 22, 且 第一端子 21 与第二端子 22 排成两排。
     第一端子 21 包括平板状的第一接触部 211、 与线缆 8 电性连接的第一尾部 213 以 及连接第一接触部 211 与第一尾部 213 的第一固持部 212。第二端子 22 包括弹性第二接触 部 221、 与线缆 8 电性连接的第二尾部 223 以及连接第二接触部 221 与第二尾部 223 的第二 固持部 222。该第一接触部 211 收容在第一端子槽 127 内, 第二接触部 221 收容在第二端子 槽 128 内, 从而使得第一接触部 211 与第二接触部 221 共同位于舌板 12 的下方并形成前后
     排布的两排, 该第一固持部 212 固持在绝缘本体 1 的主体部 11 内, 第二固持部 222 固持在 座体 5 内, 定位块 6 与座体 5 相配合从而可将第二端子 22 更好地固定在绝缘本体 1 内。在 其它实施方式中, 该第一端子 21 可镶埋成型在绝缘本体 1 内, 该第二端子 22 可先镶埋成型 在座体 5 上后再与座体 5 一同组装至绝缘本体 1 上。
     请参阅图 2 至图 6 所示, 光纤装置 3 可在绝缘本体 1 上沿前后方向滑动, 其包括在 绝缘本体 1 的收容槽 121 内沿前后方向滑动的基座 30, 安装在基座 30 上的四个透镜 33。 线 缆 8 中的四条光纤 81 分别与透镜 33 相连接。
     基座 30 的下方设有与导引块 123 相配合的滑槽 31, 从而使基座 30 更好的在收容 槽 121 内滑动, 基座 30 的前端中间位置设有与挡止块 124 相配合且前宽后窄的 V 形槽 32。 四个透镜 33 分别布置于基座 30 的 V 形槽 32 的左右两侧。
     光纤 81 自固持槽 112 延伸入凹槽 111 内, 并连结至透镜 33 后端以与透镜 33 光耦 合, 从而提供高速光学讯号传输。凹槽 111 具有前宽后窄的结构, 既可以提供光纤左右活动 空间, 有利于增加光纤装置 3 的浮动效果 ; 又可以使光纤 81 较可靠地定位于绝缘本体 1 上, 而不影响线缆 8 中的金属芯线 ( 未图示 ) 与第一端子 21 的第一尾部 213 以及第二端子 22 的第二尾部 223 相焊接。凹槽 111 内的肋条 1111 用于将同一凹槽 111 内的两条光纤 81 间 隔开, 防止光纤 81 之间发生缠绕, 影响光信号的传输。
     基座 30 在两透镜 33 的两侧设有定位孔 34 以与对接连接器 ( 未图示 ) 上的柱体 相对接, 从而使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的中心线完全对齐, 确保光讯号传输的质量。 基座 30 的后端设有一向后突伸的凸柱 36, 弹簧 4 的前端固定在凸柱 36 上, 弹簧 4 的后端收容且 固定在开槽 122 内, 且半球状的定位元件 1221 延伸入该弹簧 4 的后端内部。将弹簧的后端 固定在该定位元件 1221 上时, 先将弹簧 4 的后端置于开槽 122 内, 然后向前且向下推动弹 簧 4, 使弹簧 4 的后端沿半球形的定位元件 1221 上面滑动, 并使弹簧 4 的末端与定位元件 1221 组装在一起。采用半球形的定位元件 1221, 可以缩短弹簧的预压缩行程, 并可提升组 装效率。弹簧 4 夹持在绝缘本体 1 与基座 30 之间以向前抵持基座 30。
     光纤装置 3 与第一端子 21 以及第二端子 22 分别位于绝缘本体 1 上下两侧, 且光 纤装置 3 的基座 30 内的透镜 33 位于第一端子 21 及第二端子 22 的前方。采用上述设计方 法, 可减少整个连接器的体积, 并且方便各组件的组装。
     外壳 7 由金属片制成, 其包覆绝缘本体 1 以提供很好屏蔽效果。该外壳 7 包括截 面成矩形的框体部 71 以及截面成 U 形的延伸部 72。框体部 71 包括上壁 711、 下壁 712 以 及与上壁 711、 下壁 712 相连接的一对侧壁 713 所围成的收容腔 710。延伸部 72 连接至框 体部 71 的下壁 712 及侧壁 713, 该延伸部 72 包括下壁 721 以及自该下壁 721 两侧缘向上延 伸的一对侧壁 722。
     请参阅图 2 与图 7 所示, 外壳 7 组装到绝缘本体 1 上面, 其中主体部 11 的前部及 舌板 12 插入到框体部 71 的收容腔 710 内, 主体部 11 后部置于延伸部 72 中。主体部 11 后 部与外壳的框体部 71 之间的间隙 1120 较光纤 81 的径向尺寸 ( 直径 ) 小, 从而可以使光纤 81 限位于固持槽 112 内。外绝缘体 9 包覆于外壳 7 及部分邻近外壳 7 的线缆 8 上面。
     另, 在其它实施例中, 本发明还包括一截面大致成倒置 U 形的辅助外壳组装在延 伸部 72 上面。
     本发明还可包括一盖板 13, 该盖板 13 安装于舌板 12 后部上面, 用于遮盖收容于凹槽 111 内的光纤 81。该盖板 13 下表面上设有一对安装柱 131, 该对安装柱可干涉收容于舌 板 12 上面相应的安装孔 125 内。
     当插头连接器插入带有相应光纤装置的对接插座连接器时, 插头连接器的光纤装 置 3 上的定位孔 34 与对应的对接插座连接器的光纤装置上的柱体相配合, 当定位孔 34 的 长短尺寸与柱体不一致时, 该插头连接器的光纤装置 3 可在弹簧 4 的作用力下沿前后方向 滑动来调整, 从而使插头连接器上的光纤装置 3 与对应的插座连接器上的光纤装置配合可 靠。另外, 该光纤装置 3 向后滑动时, 基座 30 向后压缩弹簧 4 的前端, 由于弹簧 4 的后端固 定在绝缘本体 1 的开槽 122 内, 弹簧 4 的前端可在凹陷 129 的上方上下摆动, 藉此使基座 30 向后滑动时可上下摆动, 所以, 当插头连接器的光纤装置 3 上的定位孔 34 与对应的对接插 座连接器的光纤装置上的柱体在初始位置未对准时, 可藉由基座 30 向后滑动时上下摆动 来调整。当插头连接器拔出后, 基座 30 在弹簧 4 的作用力下向前滑动, 此时, 挡止块 124 抵 持在基座 30 前端的 V 形槽 32 内, 一方面该挡止块 124 位于光纤装置 3 前端可防止光纤装 置 3 向前滑出收容槽 121, 另一方面, 该挡止块 124 与光纤装置 3 上的 V 形槽 32 相配合从 而可防止光纤装置 3 在左右方向上的晃动。基座 30 的前端下方抵持在舌板 12 前端所设的 凸块 126 上, 因此, 抵持在基座 30 上的凸块 126 可防止基座 30 在上下方向的晃动, 综上所 述, 挡止块 124、 凸块 126 均可形成抵持在光纤装置 3 的抵持构件从而可防止光纤装置 3 在 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方向上晃动, 将光纤装置 3 更好地恢复到原始状态, 从而方便插头连接 器再次插入插座连接器。 此外, 在其它实施例中, 绝缘本体 1 的舌板 12 亦可在收容槽 121 的左右两侧上方 形成向收容槽 121 内突伸并抵持在基座 30 上方的抵压块, 从而防止光纤装置 3 在上下方向 的晃动。
     以上附图所揭示的连接器 100 均为插头连接器,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 该连 接器 100 也可为插座连接器。
     以上实施例揭示了由导电端子 2 传输电讯号及透镜 33 传输光讯号的光电讯号连 接器。而在其它实施例中, 也可以仅由透镜 33 及光纤 81 等组件构成用于传输光讯号连接 器。
    

连接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连接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连接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接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接器.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53313A43申请公布日20110511CN102053313ACN102053313A21申请号200910309380622申请日20091106G02B6/3820060171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地址215316江苏省昆山市开发区高科技工业园北门路999号申请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林宪助廖启男54发明名称连接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器100,其包括绝缘本体1、光纤装置3、弹簧4及线缆8,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以及自主体部的前端向前延伸的舌板,舌板设有收容槽121,该收容槽的后方设有与其相贯通的开槽122;所述光纤装置包括基。

2、座、安装在基座上的透镜,基座置于收容槽内并可沿前后方向滑动;所述弹簧具有抵持于基座的前端及位于绝缘本体的开槽内的后端;所述线缆内置有光纤,且该光纤连接到光纤装置的透镜上面;开槽122内设有半球状的定位元件1221,且该定位元件延伸入弹簧的后端内。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5页CN102053320A1/1页21一种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光纤装置、弹簧及线缆,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以及自主体部的前端向前延伸的舌板,舌板设有收容槽,该收容槽的后方设有与其相贯通的开槽;所述光纤装置包括基座、安装在基座上的透镜,基座置于收容槽内并可沿前。

3、后方向滑动;所述弹簧具有抵持于基座的前端及位于绝缘本体的开槽内的后端;所述线缆内置有光纤,且该光纤连接到光纤装置的透镜上面;其特征在于开槽内设有半球状的定位元件,且该定位元件延伸入弹簧的后端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状的定位元件自开槽的后缘向前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后端沿半球形的定位元件上面滑动并与该定位元件组装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装置的基座后端向后突伸有凸柱,所述弹簧的前端固定于光纤装置的基座的凸柱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上面设有一对凹槽,且该对凹槽与舌板上的收容槽相。

4、贯通,所述凹槽用于收容光纤。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位于前述一对凹槽前部的中间。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凹槽内收容有两条光纤。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凹槽内设有一肋条,该肋条将凹槽内的两条光纤间隔开。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收容槽内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引块,所述光纤装置的基座上设有可在导引块上滑动的滑槽。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装置的基座前端设有V形槽,所述绝缘本体前端向上延伸有V形挡止块,所述挡止块抵持于V形槽内。权利要求书CN102053313ACN102053。

5、320A1/4页3连接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是有关一种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一种可传输光电讯号的连接器。【背景技术】0002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USB接口作为一种标准的输入/输出接口,已被广泛应用于众多电子设备的设计中。1994年,英特尔、康柏、数字、IBM、微软、NEC、NORTHERNTELECOM等7家世界著名计算机和通讯公司联合成立了USB协会USBIF,初步设立USB接口规范。到目前为止,USB协会已经先后发布了10,11,20及30等版本,而USB的传输速率亦在逐渐地得到提高。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人们仍在不断努力地提高USB的传输速率。

6、,目前已经有人研发出一种可传输光学讯号以进一步提高传输速率的USB连接器,相关现有技术可参阅于2009年1月14日公开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第CN101345358A号所揭示的一种可传输光讯号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以及设于绝缘本体上并用以进行光讯号传输的光纤装置。光纤装置包括嵌入式透镜以及与透镜光耦合的光纤,该连接器的光纤装置在绝缘本体上固定不动,当该连接器与同样带有光纤装置的对接连接器对接时,该光纤装置可提供光讯号传输功效。然而,由于连接器及对接连接器在制造时难免会使得两光纤装置存在尺寸配合公差,且当该配合公差较大时将会严重影响连接器及对接连接器上的光纤装。

7、置光讯号的传输功效。此外,光纤装置的光纤较脆弱,容易被折断或拉断。0003因此,确有必要对连接器予以改良以解决上述问题。【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保证光纤装置对接可靠的连接器。0005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连接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光纤装置、弹簧及线缆,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以及自主体部的前端向前延伸的舌板,舌板设有收容槽,该收容槽的后方设有与其相贯通的开槽;所述光纤装置包括基座、安装在基座上的透镜,基座置于收容槽内并可沿前后方向滑动;所述弹簧具有抵持于基座的前端及位于绝缘本体的开槽内的后端;所述线缆内置有光纤,且该光纤连接到光纤装置的透镜上面;。

8、开槽内设有半球状的定位元件,且该定位元件延伸入弹簧的后端内。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该连接器与带有光纤装置的对接连接器相对接时,该连接器的光纤装置可在弹簧弹性作用力下沿前后方向滑动,藉此调整光纤装置的前后距离以确保与对接连接器上的光纤装置对接可靠,此外,弹簧的后端可以沿半球状的定位组件滑动并与其组合在一起,减小了弹簧组装时压缩行程,并可提高组装效率。【附图说明】0007图1是本发明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说明书CN102053313ACN102053320A2/4页40008图2是本发明连接器的部分组合图。0009图3是图2的部分分解图。0010图4是图3另一角度的视图。0。

9、011图5是本发明连接器另一部分组合图。0012图6是图5的俯视图。0013图7是图2的后视图。【具体实施例】0014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连接器100的较佳实施例为一插头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1、固持在绝缘本体1上的若干导电端子2、设在绝缘本体1上的光纤装置3、夹持在绝缘本体1与光纤装置3之间的弹簧4、固持在绝缘本体1上的座体5、与座体5相配合的定位块6、包覆绝缘本体1的外壳7、围绕在外壳7、与导电端子2及光纤装置3连接的的线缆8以及外绝缘体9。0015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绝缘本体1包括主体部11以及自主体部11的前端向前延伸的舌板12。0016绝缘本体1的主体部11的上方的前部及舌。

10、板1上方的后部设有一对彼此分开的凹槽111,该凹槽111前部较其后部和中部宽,从而使该凹槽111沿前后方向成渐缩状。每一凹槽111中部设有细长的肋条1111。主体部11上方后部设有固持槽112,固持槽112的前部较后部宽,且该固持槽112与凹槽111贯通。主体部11的下方设有收容腔113,座体5固定在收容腔113内。舌板12的前部上方向下凹设有一收容槽121以及一位于收容槽121后方并与收容槽121相贯通的开槽122。收容槽121与前述凹槽111亦相贯通。收容槽121较凹槽111深。开槽121位于前述一对凹槽111前部中间位置。该开槽122内设有大致成半球状的定位元件1221,且该定位元件12。

11、21自该开槽122的后缘向前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半球状的结构并不仅局限于定位元件1221的截面为半圆形,此外,定位元件1221的截面也可以为半椭圆形等其它各种类似结构,且这些相类似结构的定位元件1221的截面的宽度具有自其前部至其后部逐渐减小的特点。0017舌板12在收容槽121内设有一对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引块123,舌板12的收容槽121的后部向下凹设形成一与收容槽121相贯通的凹陷129,该凹陷129正好位于弹簧4的前端下方从而为弹簧4的前端提供上下摆动的空间,舌板12的前端中间位置向上延伸形成一前宽后窄大致呈V形的挡止块124,舌板12在挡止块124的左右两侧各形成一向上凸伸的凸块1。

12、26。舌板12的下方设有一排第一端子槽127以及一排位于第一端子槽127后方的第二端子槽128。0018导电端子2的排布符合USB30传输标准,其包括第一端子21以及第二端子22,且第一端子21与第二端子22排成两排。0019第一端子21包括平板状的第一接触部211、与线缆8电性连接的第一尾部213以及连接第一接触部211与第一尾部213的第一固持部212。第二端子22包括弹性第二接触部221、与线缆8电性连接的第二尾部223以及连接第二接触部221与第二尾部223的第二固持部222。该第一接触部211收容在第一端子槽127内,第二接触部221收容在第二端子槽128内,从而使得第一接触部211。

13、与第二接触部221共同位于舌板12的下方并形成前后说明书CN102053313ACN102053320A3/4页5排布的两排,该第一固持部212固持在绝缘本体1的主体部11内,第二固持部222固持在座体5内,定位块6与座体5相配合从而可将第二端子22更好地固定在绝缘本体1内。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该第一端子21可镶埋成型在绝缘本体1内,该第二端子22可先镶埋成型在座体5上后再与座体5一同组装至绝缘本体1上。0020请参阅图2至图6所示,光纤装置3可在绝缘本体1上沿前后方向滑动,其包括在绝缘本体1的收容槽121内沿前后方向滑动的基座30,安装在基座30上的四个透镜33。线缆8中的四条光纤81分别与透。

14、镜33相连接。0021基座30的下方设有与导引块123相配合的滑槽31,从而使基座30更好的在收容槽121内滑动,基座30的前端中间位置设有与挡止块124相配合且前宽后窄的V形槽32。四个透镜33分别布置于基座30的V形槽32的左右两侧。0022光纤81自固持槽112延伸入凹槽111内,并连结至透镜33后端以与透镜33光耦合,从而提供高速光学讯号传输。凹槽111具有前宽后窄的结构,既可以提供光纤左右活动空间,有利于增加光纤装置3的浮动效果;又可以使光纤81较可靠地定位于绝缘本体1上,而不影响线缆8中的金属芯线未图示与第一端子21的第一尾部213以及第二端子22的第二尾部223相焊接。凹槽111。

15、内的肋条1111用于将同一凹槽111内的两条光纤81间隔开,防止光纤81之间发生缠绕,影响光信号的传输。0023基座30在两透镜33的两侧设有定位孔34以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上的柱体相对接,从而使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的中心线完全对齐,确保光讯号传输的质量。基座30的后端设有一向后突伸的凸柱36,弹簧4的前端固定在凸柱36上,弹簧4的后端收容且固定在开槽122内,且半球状的定位元件1221延伸入该弹簧4的后端内部。将弹簧的后端固定在该定位元件1221上时,先将弹簧4的后端置于开槽122内,然后向前且向下推动弹簧4,使弹簧4的后端沿半球形的定位元件1221上面滑动,并使弹簧4的末端与定位元件122。

16、1组装在一起。采用半球形的定位元件1221,可以缩短弹簧的预压缩行程,并可提升组装效率。弹簧4夹持在绝缘本体1与基座30之间以向前抵持基座30。0024光纤装置3与第一端子21以及第二端子22分别位于绝缘本体1上下两侧,且光纤装置3的基座30内的透镜33位于第一端子21及第二端子22的前方。采用上述设计方法,可减少整个连接器的体积,并且方便各组件的组装。0025外壳7由金属片制成,其包覆绝缘本体1以提供很好屏蔽效果。该外壳7包括截面成矩形的框体部71以及截面成U形的延伸部72。框体部71包括上壁711、下壁712以及与上壁711、下壁712相连接的一对侧壁713所围成的收容腔710。延伸部72。

17、连接至框体部71的下壁712及侧壁713,该延伸部72包括下壁721以及自该下壁721两侧缘向上延伸的一对侧壁722。0026请参阅图2与图7所示,外壳7组装到绝缘本体1上面,其中主体部11的前部及舌板12插入到框体部71的收容腔710内,主体部11后部置于延伸部72中。主体部11后部与外壳的框体部71之间的间隙1120较光纤81的径向尺寸直径小,从而可以使光纤81限位于固持槽112内。外绝缘体9包覆于外壳7及部分邻近外壳7的线缆8上面。0027另,在其它实施例中,本发明还包括一截面大致成倒置U形的辅助外壳组装在延伸部72上面。0028本发明还可包括一盖板13,该盖板13安装于舌板12后部上面。

18、,用于遮盖收容于凹说明书CN102053313ACN102053320A4/4页6槽111内的光纤81。该盖板13下表面上设有一对安装柱131,该对安装柱可干涉收容于舌板12上面相应的安装孔125内。0029当插头连接器插入带有相应光纤装置的对接插座连接器时,插头连接器的光纤装置3上的定位孔34与对应的对接插座连接器的光纤装置上的柱体相配合,当定位孔34的长短尺寸与柱体不一致时,该插头连接器的光纤装置3可在弹簧4的作用力下沿前后方向滑动来调整,从而使插头连接器上的光纤装置3与对应的插座连接器上的光纤装置配合可靠。另外,该光纤装置3向后滑动时,基座30向后压缩弹簧4的前端,由于弹簧4的后端固定在。

19、绝缘本体1的开槽122内,弹簧4的前端可在凹陷129的上方上下摆动,藉此使基座30向后滑动时可上下摆动,所以,当插头连接器的光纤装置3上的定位孔34与对应的对接插座连接器的光纤装置上的柱体在初始位置未对准时,可藉由基座30向后滑动时上下摆动来调整。当插头连接器拔出后,基座30在弹簧4的作用力下向前滑动,此时,挡止块124抵持在基座30前端的V形槽32内,一方面该挡止块124位于光纤装置3前端可防止光纤装置3向前滑出收容槽121,另一方面,该挡止块124与光纤装置3上的V形槽32相配合从而可防止光纤装置3在左右方向上的晃动。基座30的前端下方抵持在舌板12前端所设的凸块126上,因此,抵持在基座。

20、30上的凸块126可防止基座30在上下方向的晃动,综上所述,挡止块124、凸块126均可形成抵持在光纤装置3的抵持构件从而可防止光纤装置3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方向上晃动,将光纤装置3更好地恢复到原始状态,从而方便插头连接器再次插入插座连接器。0030此外,在其它实施例中,绝缘本体1的舌板12亦可在收容槽121的左右两侧上方形成向收容槽121内突伸并抵持在基座30上方的抵压块,从而防止光纤装置3在上下方向的晃动。0031以上附图所揭示的连接器100均为插头连接器,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该连接器100也可为插座连接器。0032以上实施例揭示了由导电端子2传输电讯号及透镜33传输光讯号的光电讯号连接器。而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仅由透镜33及光纤81等组件构成用于传输光讯号连接器。说明书CN102053313ACN102053320A1/5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53313ACN102053320A2/5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53313ACN102053320A3/5页9图4说明书附图CN102053313ACN102053320A4/5页10图5说明书附图CN102053313ACN102053320A5/5页11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205331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