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脾虚胃热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治疗脾虚胃热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207604.7 (22)申请日 2017.03.31 (71)申请人 天津市善济宏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高新区华苑 产业区华天道3号综合楼A区516单元 (72)发明人 马力 王维蔚 齐燕松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12108 代理人 庞学欣 (51)Int.Cl. A61K 36/8984(2006.01) A61P 35/02(2006.01) A61K 35/618(2015.01) (54)发明名。
2、称 用于治疗脾虚胃热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 制剂及制备方法 (57)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脾虚胃热所致白血病的中药 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 制剂由用量为重量比的下 列药物原料制成: 灵芝615、 炒白术924、 茯苓 924、 石斛615、 焦栀子615、 煅瓦楞子9 24、 浙贝母615、 半枝莲924、 白花蛇舌草9 24、 山慈菇615、 龙葵924、 生甘草410。 本发 明制剂是采用水煮提取的方法来提取原料药物 中的有效成分, 并保持其活性, 这样不仅可使药 物中有效成分的溶出度大大提高, 而且有助于药 物的吸收, 从而能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另外, 药物 为纯中药复方制剂, 因而患者长期服用。
3、后不会产 生毒副作用, 所以安全性好。 此外, 本发明的制备 方法工艺简单, 操作方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7029116 A 2017.08.11 CN 107029116 A 1.一种用于治疗脾虚胃热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中药复方 制剂由用量为重量比的下列药物原料制成: 灵芝615 炒白术924 茯苓924 石斛615 焦栀子615 煅瓦楞子924 浙贝母615 半枝莲924 白花蛇舌草924 山慈菇615 龙葵924 生甘草410。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脾虚胃热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 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制备方法。
4、是按照下列步骤顺序进行: (a)将煅瓦楞子按照配比进行称量, 加水煎煮30分钟; (b)将上述药物原料中除煅瓦楞子之外的其它原料按照配比进行称量并混合, 然后加 水浸泡25分钟, 再将步骤(a)中的煅瓦楞子及其煎煮液加入混合, 煎煮30分钟, 过滤去渣即 可制成所述的治疗脾虚胃热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中药复方制剂能够与常用的药 用辅料制成颗粒剂、 片剂、 胶囊剂、 糖浆剂、 口服液、 丸剂和膏剂。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029116 A 2 用于治疗脾虚胃热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
5、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特别是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制成的用 于治疗脾虚胃热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白血病又称血癌, 是由于正气内虚、 温热毒邪乘虚而入引起的, 以热毒、 血瘀、 痰浊 互结, 人体伤血为基本病机, 以发热、 出血、 贫血及肝、 脾、 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 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 虽然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白血病的药物品种很多, 但针对性不 强, 而且部分药物的毒副作用大, 所以服用后对于治疗属于脾虚胃热所致的白血病这种疾 病来说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脾虚胃。
6、热所致白血病的 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脾虚胃热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 由用量为重量比的下列药物原料制成: 0005 灵芝615 炒白术924 茯苓924 石斛615 焦栀子615 0006 煅瓦楞子924 浙贝母615 半枝莲924 白花蛇舌草924 0007 山慈菇615 龙葵924 生甘草410 0008 所述的用于治疗脾虚胃热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是按照下列步 骤顺序进行 0009 (a)将煅瓦楞子按照配比进行称量, 加水煎煮30分钟; 0010 (b)将上述药物原料中除煅瓦楞子之外的其它原料按照配比进行称量并混合, 然。
7、 后加水浸泡25分钟, 再将步骤(a)中的煅瓦楞子及其煎煮液加入混合, 煎煮30分钟, 过滤去 渣即可制成所述的治疗脾虚胃热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 0011 所述的中药复方制剂能够与常用的药用辅料制成颗粒剂、 片剂、 胶囊剂、 糖浆剂、 口服液、 丸剂和膏剂。 0012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脾虚胃热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是采用水煮提取的 方法来提取原料药物中的有效成分, 并保持其活性, 这样不仅可使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溶出 度大大提高, 而且有助于药物的吸收, 从而能够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另外, 本发明的药物为 纯中药复方制剂, 因而患者长期服用后不会产生毒副作用, 所以安全性好。 此外, 。
8、本发明的 制备方法工艺简单, 操作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白血病症状复杂, 病程迁延, 并发症较多。 临床常见虚证、 实证和虚实夹杂证等。 此 方立法于益气补脾, 清泻胃火。 灵芝甘平, 补气安神, 为君药。 炒白术甘苦温, 益气健脾, 燥湿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7029116 A 3 利尿, 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 石斛甘微寒, 益胃生津, 滋阴清热; 煅瓦楞子咸平, 消痰软坚, 化 瘀散结, 制酸止痛; 半枝莲辛凉, 清热解毒, 利尿, 消肿止痛, 抗癌; 山慈菇甘微辛凉, 清热解 毒, 消痈散结; 以上诸药, 补气健脾, 利水燥湿, 消肿散结, 共为臣药。 茯苓甘。
9、淡平, 利水渗湿, 健脾化痰, 宁心安神; 焦栀子苦寒, 泻火除烦, 清热利湿, 凉血解毒, 止血; 浙贝母苦寒, 清热 化痰, 散结消痈; 白花蛇舌草微苦甘寒, 清热解毒, 利湿通淋; 龙葵苦寒, 清热解毒, 活血消 肿, 以上诸药, 利水健脾, 清热解毒, 凉血消肿, 共为佐药。 生甘草甘平, 补脾益气, 清热解毒 止痛, 调和诸药, 以为使药。 本方益气活血, 清热解毒, 利水健脾, 具有消肿、 抗癌之功, 故适 用于脾虚胃热所致的白血病。 0014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进行详细说明。 0015 实施例1: 0016 本实施例用于治疗脾虚。
10、胃热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用量为重量比的下列 药物原料制成: 0017 0018 0019 所述的用于治疗脾虚胃热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是按照下列步 骤顺序进行 0020 (a)将煅瓦楞子按照配比进行称量, 加水煎煮30分钟; 0021 (b)将上述药物原料中除煅瓦楞子之外的其它原料按照配比进行称量并混合, 然 后加水浸泡25分钟, 再将步骤(a)中的煅瓦楞子及其煎煮液加入混合, 煎煮30分钟, 过滤去 渣即可制成所述的治疗脾虚胃热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 0022 另外, 所述的中药复方制剂能够与常用的药用辅料制成颗粒剂、 片剂、 胶囊剂、 糖 浆剂、 口服液、 丸剂和膏剂。
11、。 0023 实施例2: 0024 本实施例用于治疗脾虚胃热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用量为重量比的下列 药物原料制成: 0025 0026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27 实施例3: 0028 本实施例用于治疗脾虚胃热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用量为重量比的下列 药物原料制成: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7029116 A 4 0029 0030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31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脾虚胃热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呈棕色至棕褐色; 气 淡, 味微苦。 为了验证该中药复方制剂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人利用上述中药复方制剂对320 例患有脾虚胃热型白血病的患者进行了系统临。
12、床观察, 其中21-30岁患者91例, 31-40岁116 例, 41-50岁113例,每次用药150ml, 每日3次, 120天为1个疗程。 经1个疗程治疗后共治愈(血 常规检查正常, 骨髓象检查正常, 染色体检查正常, 主要症状明显改善)7例, 占2.2; 有效 (各项化验检查明显改善, 主要症状有改善)140例, 占43.8; 无效(各项化验检查无变化, 主要症状无改善)173例, 占54.1; 总有效率为45.9。 经2个疗程治疗后共治愈12例, 占 3.8; 有效215例, 占67.2; 无效93例, 占29.0; 总有效率为71.0。 0032 同时, 本发明人对治疗效果与年龄、 。
13、治疗效果与疗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分析 结果分别见表1、 表2。 0033 表1: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制剂治疗效果与年龄关系表 0034 0035 将上述表1中的数据用x2检验法进行计算, 结果为0.050P0.025, 由此可以证 明服用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制剂来治疗脾虚胃热型白血病, 对各年龄组的治疗效果不随 年龄而变化。 0036 表2: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制剂治疗效果与疗程关系表 0037 0038 将上述表2中的数据用x2检验法进行计算, 结果为P0.005, 由此可以证明服用本 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制剂来治疗脾虚胃热型白血病, 随着治疗的深入, 治愈率、 有效率均明 显提高。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7029116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