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脾补肾祛湿药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健脾补肾祛湿药方.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757498.5 (22)申请日 2016.08.29 (71)申请人 董占斌 地址 100037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1号北 京工商大学东区家属院甲3号楼 (72)发明人 董占斌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489 代理人 陈超 (51)Int.Cl. A61K 36/8994(2006.01) A61P 19/06(2006.01) A61K 35/57(2015.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健脾补肾祛湿药方 (57)摘要。
2、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 种健脾补肾祛湿药方, 由以下重量的中药成分组 成: 茯苓20-30克, 炒薏苡仁20-30克, 鸡内金10- 20克, 百合10-20克, 山药20-30克。 本发明健脾补 肾祛湿药方效果较好, 使用安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6266762 A 2017.01.04 CN 106266762 A 1.一种健脾补肾祛湿药方, 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重量的中药成分组成: 茯苓20-30克, 炒 薏苡仁20-30克, 鸡内金10-20克, 百合10-20克, 山药20-30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脾补肾祛湿药方, 其特征在于,。
3、 由以下重量的中药成分 组成: 茯苓30克, 炒薏苡仁30克, 鸡内金10克, 百合10克, 山药20克。 3.权利要求1或所述的健脾补肾祛湿药方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茯苓、 炒薏苡仁、 鸡内金、 百合、 山药研末, 装袋, 每袋100克, 开水冲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研末后的粒度为60-100目。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266762 A 2 一种健脾补肾祛湿药方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健脾补肾祛湿药方。 背景技术 0002 生活压力大、 运动少、 生活不规律, 饮食结构改变等一系列原因。
4、, 导致多数人处于 亚健康状态, 多表现为湿热血瘀和脾肾不足, 导致的病症包括产后风湿和痛风。 0003 产后风湿一般是由于患者体质虚弱, 脾肾虚弱, 产后只是一个很大的诱因。 产后风 湿是指分娩、 人流、 流产后出现关节疼痛(如手指关节、 肩关节、 双膝关节等), 畏风寒, 遇寒 湿加重, 保暖可以缓解。 由于现在提倡母乳喂养, 治疗产后风湿的药物一般都有补气补血或 补阳补阴的中药, 同时会加用活血化瘀的药, 服用后不免会对孩子有影响。 0004 痛风是因高尿酸血症所致, 血尿酸增高来源于大量的高嘌呤饮食。 海鲜、 肉类含有 高嘌呤, 蔬菜水果含量比较少。 男性聚餐多以肉食为主, 且多饮酒尤。
5、其是啤酒。 于是, 大量肉 类食物中的嘌呤转化为尿酸, 大大超出了生理代谢和排泄能力, 最终导致痛风。 女性出现痛 风非常少见, 这是因为雌性激素有灭嘌呤的作用; 女性痛风见于绝经期以后, 常与服用一些 药物有关。 发明内容 0005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健脾补肾祛湿药方, 具体技术方案如 下: 0006 一种健脾补肾祛湿药方, 由以下重量的中药成分组成: 茯苓20-30克, 炒薏苡仁20- 30克, 鸡内金10-20克, 百合10-20克, 山药20-30克。 0007 优选地, 由以下重量的中药成分组成: 茯苓30克, 炒薏苡仁30克, 鸡内金10克, 百合 10克, 。
6、山药20克。 0008 如上所述的健脾补肾祛湿药方的制备方法: 将茯苓、 炒薏苡仁、 鸡内金、 百合、 山药 研末至粒度为60-100目, 装袋, 每袋100克, 开水冲服。 每日两次, 每次一袋。 0009 本发明采用的中药成分的性味、 药理及作用如下: 0010 茯苓: 归心、 肺、 脾、 肾经。 味甘、 淡, 性平。 具有利水渗湿, 健脾, 安神的功效。 茯苓还 有很好的养生保健之功效, 不论是熬汤还是炖菜都可以放入少许, 既可调味又有很好的养 生保健之功效。 0011 炒薏苡仁: 药性平和, 擅长健脾止泻, 是治疗脾虚湿盛泄泻的良药。 中医认为, 具有 补脾作用的药物, 经过麸炒可增强。
7、疗效, 缓和某些作用猛烈的药物药性。 0012 鸡内金: 归脾、 胃、 小肠、 膀胱经。 味甘, 性平。 主治健脾消食, 涩精止遗, 消症化石 等。 0013 百合: 归心、 肺经。 性甘、 微苦, 微寒。 主治: 邪气心痛腹胀, 利大小便, 补中益气。 安 心、 安神、 益志, 养五脏。 0014 山药: 归脾、 肺、 肾经。 性甘、 平。 主治: 脾虚, 久泻, 肺虚, 肾虚, 带下, 尿频。 补脾养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6266762 A 3 胃, 生津益肺, 补肾涩精。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健脾补肾祛湿药方使用安全, 对100例产后风湿患者 进行试用。
8、, 年龄20-48岁, 每日两次, 每次100克, 服用一个月后, 75名患者疼痛、 畏风寒症状 明显减轻。 对100例痛风患者进行试用, 年龄13-65岁, 每日两次, 每次100克, 服用一个月后, 15人尿酸指数下降。 由此可见, 本发明健脾补肾祛湿药方效果非常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的说明。 0017 实施例1 0018 本发明健脾补肾祛湿药方, 由以下重量的中药成分组成: 茯苓20克, 炒薏苡仁20 克, 鸡内金10克, 百合10克, 山药20克。 0019 实施例2 0020 本发明健脾补肾祛湿药方, 由以下重量的中药成分组成: 茯苓30克,。
9、 炒薏苡仁20 克, 鸡内金10克, 百合10克, 山药20克。 0021 实施例3 0022 本发明健脾补肾祛湿药方, 由以下重量的中药成分组成: 茯苓30克, 炒薏苡仁30 克, 鸡内金10克, 百合10克, 山药30克。 0023 实施例4 0024 本发明健脾补肾祛湿药方, 由以下重量的中药成分组成: 茯苓30克, 炒薏苡仁30 克, 鸡内金20克, 百合10克, 山药30克。 0025 实施例5 0026 本发明健脾补肾祛湿药方, 由以下重量的中药成分组成: 茯苓30克, 炒薏苡仁30 克, 鸡内金20克, 百合20克, 山药20克。 0027 实施例6 0028 本发明健脾补肾祛湿。
10、药方, 由以下重量的中药成分组成: 茯苓30克, 炒薏苡仁30 克, 鸡内金10克, 百合10克, 山药20克。 0029 本发明对产后风湿患者的治疗临床观察如下: 0030 (一)一般资料: 0031 产后风湿患者: 100例, 其中年龄2048岁; 职业情况: 白领、 工人和家庭主妇的比 例为6.8 3.2 1。 0032 (二)诊断标准: 0033 产后关节疼痛(如手指关节、 肩关节、 双膝关节等), 畏风寒、 遇寒湿加重, 出汗, 乏 力, 心情烦躁。 0034 (三)治疗方法: 0035 按实施例6的配方取原料药, 研末至粒度为60-100目, 装袋, 每袋100克, 开水冲服。 0。
11、036 服用方法: 早晚各服用一次, 每次一袋药粉, 15-30天为一个疗程, 服用一个疗程。 0037 (四)疗效评定标准: 0038 显效: 关节疼痛症状消失, 心情转好, 有精气神。 停药后30天不反弹, 关节疼痛症状 完全消失。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6266762 A 4 0039 好转: 关节疼痛症状减轻, 出汗减少, 畏寒减轻, 心情转好。 遇寒湿关节疼痛。 0040 无效: 产后关节疼痛(如手指关节、 肩关节、 双膝关节等), 畏风寒、 遇寒湿加重, 出 汗, 乏力, 心情烦躁。 原症状无改善。 0041 本发明对痛风患者的治疗临床观察如下: 0042 (一)一。
12、般资料: 0043 痛风患者: 100例, 其中年龄1365岁; 职业情况: 干部、 工人和农民的比例为7.2 1.6 1.2。 0044 (二)诊断标准: 0045 血尿酸指标升高: 男性超过416 mol/L(7.0mg/dl), 女性超过357 mol/L(6.0mg/ dl); 表现为受累关节严重的疼痛、 肿胀、 僵硬、 发热。 0046 (三)治疗方法: 0047 按实施例6的配方取原料药, 研末至粒度为60-100目, 装袋, 每袋100克, 开水冲服。 0048 服用方法: 早晚各服用一次, 每次一袋药粉, 15-30天为一个疗程, 服用一个疗程。 0049 (四)疗效评定标准:。
13、 0050 显效: 受累关节疼痛症状消失, 尿酸值降低。 停药后30天不反弹, 关节疼痛症状完 全消失。 0051 好转: 受累关节偶尔肿胀, 疼痛, 尿酸值降低。 0052 无效: 受累关节严重的疼痛、 肿胀、 僵硬、 发热。 原症状无改善。 0053 (五)治疗结果(见表1) 0054 表1经治疗后疗效临床观察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6266762 A 5 0055 0056 服用一个疗程后, 对湿热血瘀引起的产后风湿患者的显效率可以达到71.76; 对 脾肾不足引起的产后风湿患者的显效率可以达到93.33; 对湿热血瘀引起的痛风患者的 显效率可以达到19.6; 对脾肾不足引起的痛风患者的显效率可以达到10.2。 对产后风 湿患者总的显效率可以达到75, 总的好转率可以达到25, 无效百分数为0。 对痛风患 者的总显效率可以达到15, 总的好转率可以达到81, 无效百分数为4。 本发明对湿热 血瘀和脾肾不足患者具有明显的疗效。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6266762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