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8046145 上传时间:2019-12-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7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823416.2

申请日:

20160914

公开号:

CN106266493A

公开日:

201701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65,A61K9/48,A61P17/00,A61P1/02,A61K33/06

主分类号:

A61K36/8965,A61K9/48,A61P17/00,A61P1/02,A61K33/06

申请人:

四川聚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素蓉

地址:

610499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赵镇新生村三组

优先权:

CN201610823416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目的是根据中医对治疗剥脱性唇炎的认识机理而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白术30~150g、白扁豆100~160g、天冬60~160g、熟地黄120~450g、茯苓100~160g、川芎30~100g、茯苓皮30~60g、桃仁80~160g、黄柏80~160g、荆芥30~120g、防风80~160g、薄荷30~60g、浮萍30~100g、石膏150~500g、黄连15~30g、栀子100~200g、黄芩30~100g、五味子30~60g;本发明提供的药物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白术30~150g、白扁豆100~160g、天冬60~160g、熟地黄120~450g、茯苓100~160g、川芎30~100g、茯苓皮30~60g、桃仁80~160g、黄柏80~160g、荆芥30~120g、防风80~160g、薄荷30~60g、浮萍30~100g、石膏150~500g、黄连15~30g、栀子100~200g、黄芩30~100g、五味子30~60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白术40~130g、白扁豆115~140g、天冬70~140g、熟地黄150~400g、茯苓115~140g、川芎40~85g、茯苓皮40~50g、桃仁90~140g、黄柏90~140g、荆芥40~100g、防风90~140g、薄荷40~50g、浮萍40~85g、石膏170~420g、黄连18~26g、栀子115~170g、黄芩35~85g、五味子40~50g。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所述的用于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白术110g、白扁豆120g、天冬120g、熟地黄340g、茯苓120g、川芎75g、茯苓皮45g、桃仁120g、黄柏120g、荆芥85g、防风120g、薄荷45g、浮萍75g、石膏360g、黄连23g、栀子150g、黄芩75g、五味子45g。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特别是供剥脱性唇炎患者使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医者认为:本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唇黏膜的慢性浅表性炎症。多见于年轻女性,本病有时与慢性光线性唇炎、慢性接触性唇炎难以鉴别,部分学者认为是同一种疾病。但目前多认为光线性唇炎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将病因不明、不能进行分类的慢性以脱屑为主的唇炎列入剥脱性唇炎。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是我们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剥脱性唇炎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剥脱性唇炎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以解决剥脱性唇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剥脱性唇炎。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术30~150g、白扁豆100~160g、天冬60~160g、 熟地黄120~450g、茯苓100~160g、川芎30~100g、茯苓皮30~60g、桃仁80~160g、黄柏80~160g、荆芥30~120g、防风80~160g、薄荷30~60g、浮萍30~100g、石膏150~500g、黄连15~30g、栀子100~200g、黄芩30~100g、五味子30~60g。

一种用于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术40~130g、白扁豆115~140g、天冬70~140g、 熟地黄150~400g、茯苓115~140g、川芎40~85g、茯苓皮40~50g、桃仁90~140g、黄柏90~140g、荆芥40~100g、防风90~140g、薄荷40~50g、浮萍40~85g、石膏170~420g、黄连18~26g、栀子115~170g、黄芩35~85g、五味子40~50g。

一种用于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术110g、白扁豆120g、天冬120g、 熟地黄340g、茯苓120g、川芎75g、茯苓皮45g、桃仁120g、黄柏120g、荆芥85g、防风120g、薄荷45g、浮萍75g、石膏360g、黄连23g、栀子150g、黄芩75g、五味子45g。

一种用于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粉尘,及干燥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研为极细末待用;

B、按照传统制备中药胶囊剂的方法,将研磨好的极细末药物过500目筛后,放入药器中混合均匀,然后制备成胶囊剂(其胶囊锁合后总长度为23.3mm,药粉容量0.4~0.5g/粒),进而分装密封即可。

一种用于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胶囊剂药物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4g(8粒)/次,饭前服(温开水送下),服药7~28天,症状逐渐减轻或痊愈。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白术,性味:味苦、甘、性温,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胀、大便溏薄、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温痹酸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等症;

白扁豆,性味:甘、微温,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虚生湿、食少便溏、白带过多、暑湿吐泻、烦渴胸闷;

天冬, 性味:甘、苦、寒,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白喉, 败毒抗癌、清势化痰、滋阴润燥;

熟地黄,性味:甘、微温,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茯苓,性味:甘、淡、平,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等症;

川芎,性味:辛、温,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安抚神经、正头风头痛、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茯苓皮,性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水温肿满、小便不利等;

桃仁,性味:苦甘、平,具有破血行瘀、润燥滑肠之功效,用于治疗经闭、癥瘕、热病蓄血、风痹、疟疾、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燥便秘;

黄柏,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等症;

荆芥,性味:味辛、微苦、性微湿,具有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等症;

防风,性味:味辛、甘、性微温,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等症;

薄荷,性味:味辛、性凉,具有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解郁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表证、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陷疹瘙痒、肝郁胁痛等症;

浮萍,性味:味辛、性寒,具有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表证、麻疹不透、隐疹瘙痒、水肿、癃闭、疮癣、丹毒、烫伤等症;

石膏,性味:辛甘、寒,生用:具有解肌清热、除烦止渴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煅敷生肌敛疮,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等症;

黄连,性味:苦、寒,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邪入心经之高热、烦躁、谵妄或热盛迫血妄行之吐衄、湿热胸痞、泄泻、痢疾、心火亢盛之心烦失眠、胃热呕吐或消谷善饥、肝火目赤肿痛、以及热毒疮疡、疔毒走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聤耳、阴肿、痔血、湿疹、烫伤等症;

栀子,性味:苦、寒,具有清热、泻火、凉血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等症;

黄芩,性味: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热病高热神昏、肝火头痛、目赤肿痛、湿热黄疸、泻痢、热淋、吐衄血、崩漏、胎热不安、痈肿疔疮;

五味子,性味:酸、甘、温,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之功效,用于治疗久泻不止、久咳虚喘、心悸、失眠、多梦、自汗、盗汗、津伤口渴、消渴、遗精、滑精。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剥脱性唇炎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从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认为:就剥脱性唇炎,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剥脱性唇炎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术110g、白扁豆120g、天冬120g、 熟地黄340g、茯苓120g、川芎75g、茯苓皮45g、桃仁120g、黄柏120g、荆芥85g、防风120g、薄荷45g、浮萍75g、石膏360g、黄连23g、栀子150g、黄芩75g、五味子45g。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术130g、白扁豆140g、天冬140g、 熟地黄400g、茯苓140g、川芎85g、茯苓皮50g、桃仁140g、黄柏140g、荆芥100g、防风140g、薄荷50g、浮萍85g、石膏420g、黄连26g、栀子170g、黄芩85g、五味子50g。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术150g、白扁豆160g、天冬160g、 熟地黄450g、茯苓160g、川芎100g、茯苓皮60g、桃仁160g、黄柏160g、荆芥120g、防风160g、薄荷60g、浮萍100g、石膏500g、黄连30g、栀子200g、黄芩100g、五味子60g。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剥脱性唇炎共695例,年龄为36岁以上的360例,只有335例为36岁以下。695例患者中痊愈的680例,显效的15例,总有效率达100%。

一种用于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用于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用于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823416.2 (22)申请日 2016.09.14 (71)申请人 四川聚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10499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赵镇新 生村三组 (72)发明人 孙素蓉 (51)Int.Cl. A61K 36/8965(2006.01) A61K 9/48(2006.01) A61P 17/00(2006.01) A61P 1/02(2006.01) A61K 33/0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及 制备方法 (5。

2、7)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 目的是根据中医 对治疗剥脱性唇炎的认识机理而提供的一种用 于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 所述中药组合 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 白术30 150g、 白扁豆100160g、 天冬60160g、 熟地黄 120450g、 茯苓100160g、 川芎30100g、 茯苓 皮3060g、 桃仁80160g、 黄柏80160g、 荆芥 30120g、 防风80160g、 薄荷3060g、 浮萍30 100g、 石膏150500g、 黄连1530g、 栀子100 200g、 黄芩30100g、 五味子3060g; 本发明 提供的药物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 。

3、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6266493 A 2017.01.04 CN 106266493 A 1.一种用于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 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术30150g、 白扁豆100160g、 天冬60160g、 熟地黄120450g、 茯苓100160g、 川芎30100g、 茯苓皮3060g、 桃仁80160g、 黄柏80160g、 荆芥30120g、 防风80 160g、 薄荷3060g、 浮萍30100g、 石膏150500g、 黄连1530g、 栀子100200g、 黄芩30 100g、 五味子3060g。 2.根据权。

4、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组 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术40130g、 白扁豆115140g、 天冬70140g、 熟地黄150400g、 茯苓115140g、 川芎4085g、 茯苓皮4050g、 桃仁90140g、 黄柏90140g、 荆芥40100g、 防风90 140g、 薄荷4050g、 浮萍4085g、 石膏170420g、 黄连1826g、 栀子115170g、 黄芩35 85g、 五味子4050g。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所述的用于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 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

5、示: 白术110g、 白扁豆120g、 天冬120g、 熟地黄340g、 茯苓120g、 川芎75g、 茯苓皮45g、 桃仁 120g、 黄柏120g、 荆芥85g、 防风120g、 薄荷45g、 浮萍75g、 石膏360g、 黄连23g、 栀子150g、 黄芩 75g、 五味子45g。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266493 A 2 一种用于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 特 别是供剥脱性唇炎患者使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医者认为: 本病是一种。

6、原因不明的唇黏膜的慢性浅表性炎症。 多见于年轻女性, 本 病有时与慢性光线性唇炎、 慢性接触性唇炎难以鉴别, 部分学者认为是同一种疾病。 但目前 多认为光线性唇炎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而将病因不明、 不能进行分类的慢性以脱屑为主的 唇炎列入剥脱性唇炎。 0003 那么, 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 是我们目前急需要 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 在治疗剥脱性唇炎上, 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 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优点, 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 见效快、 毒副作用小等优势, 针对现有西 医治疗剥脱性唇炎的现状,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剥。

7、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 物, 以解决剥脱性唇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 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 通过选择 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 可有效治疗上述剥脱性唇炎。 0005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剥脱性 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 下所示。 0006 白术30150g、 白扁豆100160g、 天冬60160g、 熟地黄120450g、 茯苓100 160g、 川芎30100g、 茯苓皮3060g、 桃仁80160g、 黄柏80160g、 荆芥30120g、 防风80 160g、 薄荷3060g、。

8、 浮萍30100g、 石膏150500g、 黄连1530g、 栀子100200g、 黄芩 30100g、 五味子3060g。 0007 一种用于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组合 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术40130g、 白扁豆115140g、 天冬70140g、 熟地黄150400g、 茯苓115140g、 川芎4085g、 茯苓皮4050g、 桃仁90140g、 黄柏90140g、 荆芥40100g、 防风90 140g、 薄荷4050g、 浮萍4085g、 石膏170420g、 黄连1826g、 栀子115170g、 黄芩35 85g、 五味。

9、子4050g。 0008 一种用于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最佳方 案” 的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术110g、 白扁豆120g、 天冬120g、 熟地黄340g、 茯苓120g、 川芎75g、 茯苓皮45g、 桃仁 120g、 黄柏120g、 荆芥85g、 防风120g、 薄荷45g、 浮萍75g、 石膏360g、 黄连23g、 栀子150g、 黄芩 75g、 五味子45g。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6266493 A 3 0009 一种用于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如下步骤制备。

10、而成: A、 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 粉尘, 及干燥后, 按照质量份比共研为极细末待用; B、 按照传统制备中药胶囊剂的方法, 将研磨好的极细末药物过500目筛后, 放入药器中 混合均匀, 然后制备成胶囊剂 (其胶囊锁合后总长度为23.3mm, 药粉容量0.40.5g/粒) , 进 而分装密封即可。 0010 一种用于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用方法 为: 将制备好的胶囊剂药物以每日三次服用, 早中晚各服一次, 给药量4g (8粒) /次, 饭前服 (温开水送下) , 服药728天, 症状逐渐减轻或痊愈。 0011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 中国。

11、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 载。 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 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白术, 性味: 味苦、 甘、 性温, 具有健脾益气、 燥湿利水、 止汗、 安胎之功效, 用于治疗脾气 虚弱、 神疲乏力、 食少少腹胀、 大便溏薄、 水饮内停、 小便不利、 水肿、 痰饮眩晕、 温痹酸痛、 气 虚自汗、 胎动不安等症; 白扁豆, 性味: 甘、 微温, 具有健脾化湿、 和中消暑之功效, 用于治疗脾虚生湿、 食少便 溏、 白带过多、 暑湿吐泻、 烦渴胸闷; 天冬, 性味: 甘、 苦、 寒, 具有养阴生津、 润肺清心之功效, 用于治疗肺燥干咳、 虚劳咳 嗽、 津伤口渴、 心烦失眠、 内。

12、热消渴、 肠燥便秘、 白喉, 败毒抗癌、 清势化痰、 滋阴润燥; 熟地黄, 性味: 甘、 微温, 具有滋阴补血、 益精填髓之功效, 用于治疗肝肾阴虚、 腰膝酸 软、 骨蒸潮热、 盗汗遗精、 内热消渴、 血虚萎黄、 心悸怔忡、 月经不调、 崩漏下血、 眩晕、 耳鸣、 须发早白; 茯苓, 性味: 甘、 淡、 平, 具有渗湿利水、 健脾和胃、 宁心安神之功效, 用于治疗小便不利、 水肿胀满、 痰饮咳逆、 呕吐、 脾虚食少、 泄泻、 心悸不安、 失眠健忘、 遗精白浊等症; 川芎, 性味: 辛、 温, 具有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之功效, 用于治疗安抚神经、 正头风头痛、 症瘕腹痛、 胸胁刺痛、 跌扑肿痛、。

13、 头痛、 风湿痹痛; 茯苓皮, 性味: 甘、 淡、 性平, 具有利水消肿之功效, 用于治疗水温肿满、 小便不利等; 桃仁, 性味: 苦甘、 平, 具有破血行瘀、 润燥滑肠之功效, 用于治疗经闭、 癥瘕、 热病蓄血、 风痹、 疟疾、 跌打损伤、 瘀血肿痛、 血燥便秘; 黄柏, 性味: 苦、 寒, 具有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除骨蒸清虚热之功效, 用于治疗湿热泻 痢、 黄疸、 带下、 热淋、 脚气、 痿辟、 骨蒸劳热、 盗汗、 遗精、 疮疡肿毒、 湿疹瘙痒等症; 荆芥, 性味: 味辛、 微苦、 性微湿, 具有祛风、 解表、 透疹、 止血之功效, 用于治疗感冒发 热、 头痛、 目痒、 咳嗽、 咽喉肿。

14、痛、 麻疹、 痈肿、 疮疥、 衄血、 吐血、 便血、 崩漏、 产后血晕等症; 防风, 性味: 味辛、 甘、 性微温, 具有祛风解表、 胜湿止痛、 解痉、 止痒之功效, 用于治疗外 感风寒、 头痛身痛、 风湿痹痛、 骨节酸痛、 腹痛泄泻、 肠风下血、 破伤风、 风疹瘙痒、 疮疡初起 等症; 薄荷, 性味: 味辛、 性凉, 具有散风热、 清头目、 利咽喉、 透疹、 解郁之功效, 用于治疗风热 表证、 头痛目赤、 咽喉肿痛、 麻疹不透、 陷疹瘙痒、 肝郁胁痛等症; 浮萍, 性味: 味辛、 性寒, 具有发汗解表、 透疹止痒、 利水消肿、 清热解毒之功效, 用于治 疗风热表证、 麻疹不透、 隐疹瘙痒、 。

15、水肿、 癃闭、 疮癣、 丹毒、 烫伤等症;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6266493 A 4 石膏, 性味: 辛甘、 寒, 生用: 具有解肌清热、 除烦止渴之功效, 用于治疗热病壮热不退、 心烦神昏、 谵语发狂、 口渴咽干、 肺热喘急、 中暑自汗、 胃火头痛、 牙痛、 热毒壅盛、 发斑发疹、 口舌生疮、 煅敷生肌敛疮, 外治痈疽疮疡、 溃不收口、 汤火烫伤等症; 黄连, 性味: 苦、 寒, 具有清热泻火、 燥湿、 解毒之功效, 用于治疗热病邪入心经之高热、 烦躁、 谵妄或热盛迫血妄行之吐衄、 湿热胸痞、 泄泻、 痢疾、 心火亢盛之心烦失眠、 胃热呕吐 或消谷善饥、 肝火目赤肿痛、 。

16、以及热毒疮疡、 疔毒走黄、 牙龈肿痛、 口舌生疮、 聤耳、 阴肿、 痔 血、 湿疹、 烫伤等症; 栀子, 性味: 苦、 寒, 具有清热、 泻火、 凉血之功效, 用于治疗热病虚烦不眠、 黄疸、 淋病、 消渴、 目赤、 咽痛、 吐血、 衄血、 血痢、 尿血、 热毒疮疡、 扭伤肿痛等症; 黄芩, 性味: 味苦、 性寒, 具有清热泻火、 燥湿解毒、 止血、 安胎之功效, 用于治疗肺热咳 嗽、 热病高热神昏、 肝火头痛、 目赤肿痛、 湿热黄疸、 泻痢、 热淋、 吐衄血、 崩漏、 胎热不安、 痈 肿疔疮; 五味子, 性味: 酸、 甘、 温, 具有收敛固涩、 益气生津、 补肾宁心之功效, 用于治疗久泻不 止。

17、、 久咳虚喘、 心悸、 失眠、 多梦、 自汗、 盗汗、 津伤口渴、 消渴、 遗精、 滑精。 0012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剥脱性唇炎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 从药理作用 及作用机制认为: 就剥脱性唇炎, 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 对上述疾 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剥脱性唇炎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 采用该配方制备 的药物药效好, 见效快, 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 特别适合临床使用。 下面结合本发明 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

18、 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术110g、 白扁豆120g、 天冬120g、 熟地黄340g、 茯苓120g、 川芎75g、 茯苓皮45g、 桃仁 120g、 黄柏120g、 荆芥85g、 防风120g、 薄荷45g、 浮萍75g、 石膏360g、 黄连23g、 栀子150g、 黄芩 75g、 五味子45g。 0014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 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术130g、 白扁豆140g、 天冬140g、 熟地黄400g、 茯苓140g、 川芎85g、 茯苓皮50g、 桃仁 140g、 黄柏140g、 荆芥100g、 防风。

19、140g、 薄荷50g、 浮萍85g、 石膏420g、 黄连26g、 栀子170g、 黄 芩85g、 五味子50g。 0015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剥脱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 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白术150g、 白扁豆160g、 天冬160g、 熟地黄450g、 茯苓160g、 川芎100g、 茯苓皮60g、 桃仁 160g、 黄柏160g、 荆芥120g、 防风160g、 薄荷60g、 浮萍100g、 石膏500g、 黄连30g、 栀子200g、 黄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6266493 A 5 芩100g、 五味子60g。 0016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剥脱性唇炎共695例, 年龄为36岁以上的360例, 只有335例为36岁以 下。 695例患者中痊愈的680例, 显效的15例, 总有效率达100%。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6266493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