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背景技术
甲泼尼龙为中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过敏、抗休克等药理作用。该药的抗炎作用较强,相当于氢化可的松的5倍,是强的松的1.4倍。在众多的糖皮质激素中,甲泼尼龙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最强,是氢化可的松的12倍,强的松的23倍。而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如水、钠潴留)微弱,约为脱氧皮质酮的1/200,并显著小于强的松,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较弱。
甲泼尼龙起效迅速,极易由消化道吸收,本身以活性形式存在,无需经肝脏转化即发挥其药理作用。该药的血浆药物半衰期为2.3~4小时,生物半衰期为12~36小时,与服药形式无关。血中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结合率低于氢化可的松),游离的和结合型代谢物自尿中排出,部分以原形排出。
甲泼尼龙的药代动力学表现为一级动力学,其参数因实验、性别、种族以及疾病状况的不同而显现出明显差异。
甲泼尼龙由于具有强大的抗炎、免疫抑制、抗过敏、抗休克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呼吸道疾病、内分泌失调、风湿性疾病、胶原性疾病、血液疾病、皮肤病、过敏状态、神经系统疾病、胃肠道疾病、器官移植等。
现有技术中的配方配制的药液在该申请所述的高真空条件下(1.33Pa),共融点也在-5℃左右,因此在冻干温度达到-5℃以上时,会有部分药液融解产生液体,在高真空条件下,造成部分液化,引起喷瓶,影响得到的冻干粉针剂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稳定性好、单杂和总杂较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其特征在于:当为40mg规格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配方组分为:
当为125mg规格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配方组分为:
当为500mg规格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配方组分为:
制备所述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瓶、塞和铝盖前处理
①注射剂瓶:按洗瓶岗位SOP清洗、烘干灭菌,置于B级环境下A级层流下,验证性检测不溶性微粒和可见异物,备用;注射剂瓶为中硼硅西林瓶;
②胶塞:按胶塞清洗岗位SOP进行清洗、灭菌、干燥,验证性检测不溶性微粒和胶塞干燥失重,控制胶塞干燥失重≤0.5%,备用;
③铝塑组合盖:按铝塑组合盖灭菌岗位SOP进行灭菌后备用;
步骤2:溶配
①10%NaOH溶液配制:称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加适量注射用水配制得浓度为10%的NaOH溶液,冷却至室温备用;
②药液配制:注射用水冷却至15℃~25℃,称取70%配方量冷却注射用水置于配液罐中,加入配方量磷酸二氢钠、无水磷酸氢二钠、仅适用于40mg规格的乳糖,搅拌溶解至澄清,再加入配方量琥珀酸甲泼尼龙分散均匀;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10%NaOH溶液调pH值至溶液澄清,使溶液最终pH值在7.6~7.8范围内;最后用注射用水定重至配方总量;
步骤3:除热原和脱炭过滤
加入0.1%药用炭,搅匀后静置吸附不低于30min,然后用0.22μm微孔滤膜进行脱炭过滤,得中间体;对中间体进行取样,按中间体质量标准进行检测;中间体可在室温下储存24小时;
步骤4:除菌过滤
将中间体药液用串联的两级0.22μm微孔滤膜进行除菌过滤至B级滤液接收间的储液罐内,过滤压力控制在0.1~0.2Mpa,过滤时间控制在6小时内;进行除菌过滤的滤膜在过滤前后均应进行滤膜完整性检测;
步骤5:无菌灌装
根据中间体含量测定结果,计算灌装中心装量:
规格40mg:
规格125mg:
规格500mg:
控制装量精度为±3%进行药液分装及半加塞;灌装过程中应及时随机检查灌装装量;在A级层流保护下,将分装好的药液即时送入冻干机内;
步骤6:冻干
①预冻:设置板层温度为-45℃,当板层温度到-45℃,迅速将板层温度升到-15℃,保温1h,再将板层温度降到-45℃,保温2h;
②一次干燥:40mg规格和125mg规格设置板层温度-15℃,升温时间120min,然后保温至观察到制品冰晶消失后保温2h以上即可进行解析干燥;500mg规格设置板层温度-15℃,升温时间120min,然后保温至观察到制品冰晶消失后保温3h以上即可进行解析干燥;
③解析干燥:设置升温时间120min,保温至品温30℃后再持续3~7h,500mg规格保温至品温30℃后再持续5~10h;
④停机,全真空压塞,出箱;
步骤7:轧盖、目检外包、成品入库
将出箱产品压轧铝盖;将轧盖产品进行灯检,剔出不合格品后贴签及外包装;送成品全检入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中,微孔滤膜为聚醚砜材质微孔滤膜;步骤4中,微孔滤膜为聚醚砜材质微孔滤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4中,进行除菌过滤的滤膜在过滤前后均进行滤膜完整性检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5中,在6小时内完成灌装、半加塞、转入冻干机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6的一次干燥中,40mg规格和125mg规格的总保温时间为16h~18h;500mg规格的总保温时间为30h~32h。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乳糖符合注射级乳糖标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6中,解析干燥中设置升温时间120min,保温至品温30℃后再持续5h,500mg规格保温至品温30℃后再持续8h。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注射剂瓶采用中硼硅西林瓶,能确保产品质量,储藏时不产生杂质,避免产生玻璃脱片;
(2)本发明通过采用反复冻融的工艺,产品质量好,产品稳定性好,单杂、总杂较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发明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其特征在于:当为40mg规格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配方组分为:
当为125mg规格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配方组分为:
当为500mg规格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配方组分为:
制备所述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瓶、塞和铝盖前处理
①注射剂瓶:按洗瓶岗位SOP清洗、烘干灭菌,置于B级环境下A级层流下,验证性检测不溶性微粒和可见异物,备用;注射剂瓶为中硼硅西林瓶;
②胶塞:按胶塞清洗岗位SOP进行清洗、灭菌、干燥,验证性检测不溶性微粒和胶塞干燥失重,控制胶塞干燥失重≤0.5%,备用;
③铝塑组合盖:按铝塑组合盖灭菌岗位SOP进行灭菌后备用;
步骤2:溶配
①10%NaOH溶液配制:称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加适量注射用水配制得浓度为10%的NaOH溶液,冷却至室温备用;
②药液配制:注射用水冷却至15℃~25℃,称取70%配方量冷却注射用水置于配液罐中,加入配方量磷酸二氢钠、无水磷酸氢二钠、仅适用于40mg规格的乳糖,搅拌溶解至澄清,再加入配方量琥珀酸甲泼尼龙分散均匀;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10%NaOH溶液调pH值至溶液澄清,使溶液最终pH值在7.6~7.8范围内;最后用注射用水定重至配方总量;
步骤3:除热原和脱炭过滤
加入0.1%药用炭,搅匀后静置吸附不低于30min以除热原,然后用0.22μm微孔滤膜进行脱炭过滤,得中间体;对中间体进行取样,按中间体质量标准进行检测;中间体可在室温下储存24小时;
步骤4:除菌过滤
将中间体药液用串联的两级0.22μm微孔滤膜进行除菌过滤至B级滤液接收间的储液罐内,过滤压力控制在0.1~0.2Mpa,过滤时间控制在6小时内;进行除菌过滤的滤膜在过滤前后均应进行滤膜完整性检测;
步骤5:无菌灌装
根据中间体含量测定结果,计算灌装中心装量:
规格40mg:
规格125mg:
规格500mg:
控制装量精度为±3%进行药液分装及半加塞;灌装过程中应及时随机检查灌装装量;在A级层流保护下,将分装好的药液即时送入冻干机内;
步骤6:冻干
①预冻:设置板层温度为-45℃,当板层温度到-45℃,迅速将板层温度升到-15℃,保温1h,再将板层温度降到-45℃,保温2h;
②一次干燥:40mg规格和125mg规格设置板层温度-15℃,升温时间120min,然后保温至观察到制品冰晶消失后保温2h以上即可进行解析干燥;500mg规格设置板层温度-15℃,升温时间120min,然后保温至观察到制品冰晶消失后保温3h以上即可进行解析干燥;
③解析干燥:设置升温时间120min,保温至品温30℃后再持续3~7h,500mg规格保温至品温30℃后再持续5~10h;
④停机,全真空压塞,出箱;
步骤7:轧盖、目检外包、成品入库
将出箱产品压轧铝盖;将轧盖产品进行灯检,剔出不合格品后贴签及外包装;送成品全检入库。
进一步地,步骤3中,微孔滤膜为聚醚砜材质微孔滤膜;步骤4中,微孔滤膜为聚醚砜材质微孔滤膜。
进一步地,步骤4中,进行除菌过滤的滤膜在过滤前后均进行滤膜完整性检测。
进一步地,步骤5中,在6小时内完成灌装、半加塞、转入冻干机内。
更进一步地,步骤6的一次干燥中,40mg规格和125mg规格的总保温时间为16h~18h;500mg规格的总保温时间为30h~32h。
再进一步地,乳糖符合注射级乳糖标准。
再进一步地,步骤6中,解析干燥中设置升温时间120min,保温至品温30℃后再持续5h,500mg规格保温至品温30℃后再持续8h。
实施例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为40mg规格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配方组分为:琥珀酸甲泼尼龙5.075g、磷酸二氢钠0.16g、无水磷酸氢二钠1.746g、乳糖2.5g、氢氧化钠适量,调节PH至7.6、注射用水定重至100ml。
制备所述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瓶、塞和铝盖前处理
步骤2:溶配
①10%NaOH溶液配制:称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加适量注射用水配制得浓度为10%的NaOH溶液,冷却至室温备用;
②药液配制:注射用水冷却至15℃~25℃,称取70%配方量冷却注射用水置于配液罐中,加入配方量磷酸二氢钠、无水磷酸氢二钠、仅适用于40mg规格的乳糖,搅拌溶解至澄清,再加入配方量琥珀酸甲泼尼龙分散均匀;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10%NaOH溶液调pH值至溶液澄清,使溶液最终pH值在7.6~7.8范围内;最后用注射用水定重至配方总量;
步骤3:除热原和脱炭过滤
步骤4:除菌过滤
步骤5:无菌灌装
根据中间体含量测定结果,计算灌装中心装量:
规格40mg:
控制装量精度为±3%进行药液分装及半加塞;灌装过程中应及时随机检查灌装装量;在A级层流保护下,将分装好的药液即时送入冻干机内;
步骤6:冻干
40mg规格的冻干工艺参数见表1。
表1 40mg规格的冻干工艺参数
通过不同的冻干工艺获得不同水分的样品,考察其稳定性,筛选出稳定性最好的样品,同时确定本品的冻干曲线。水分通过干燥失重来衡量。为了考察干燥失重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本发明将干燥失重符合要求的实施例2、实施例3与实施例4样品放入60℃考察10天后检测有关物质,检测结果见表2。
表2干燥失重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考察检测结果
从检测结果看出,经过高温10天后,干燥失重均有所增长,提示在贮存过程中可能因胶塞水分进入引起成品干燥失重的增长,因此本发明初始干燥失重应小于市售品;实施例2干燥失重较大,经高温10天后游离甲泼尼龙增幅较大,提示该产品对水分敏感,干燥失重越小质量越稳定;实施例3与实施例4干燥失重均在0.6%左右,比市售品甲强龙的干燥失重0.9%小;同时,实施例3的冻干工艺耗时短,能耗低,因此,实施例3为40mg规格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最佳冻干工艺,冻干周期约为26.5h。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杂质内容如下所示:
杂质C
化学名称:(EZ)-11β,20-二羟基-6α-甲基孕甾-1,4,17(20)-三烯-3-酮-21-醛
结构式:
或(Z)-异构体
分子式:C22H28O4
分子量:356.46
杂质D
化学名称:4-[(11β,21-二羟基-6α-甲基-3,20-二氧孕甾-1,4-二烯-17-基)氧]-4-氧代丁酸
结构式:
分子式:C26H34O8
分子量:474.54
杂质E
化学名称:4-[(11β,17-二羟基-6α-甲基-3,20-二氧孕甾-4-烯-21-基)氧]-4-氧代丁酸
结构式:
分子式:C26H34O8
分子量:474.54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为125mg规格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配方组分为:琥珀酸甲泼尼龙21.15g、磷酸二氢钠0.213g、无水磷酸氢二钠2.32g、氢氧化钠适量,调节PH至7.7、注射用水定重至200ml。
制备所述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瓶、塞和铝盖前处理
步骤2:溶配
①10%NaOH溶液配制:称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加适量注射用水配制得浓度为10%的NaOH溶液,冷却至室温备用;
②药液配制:注射用水冷却至15℃~25℃,称取70%配方量冷却注射用水置于配液罐中,加入配方量磷酸二氢钠、无水磷酸氢二钠、仅适用于40mg规格的乳糖,搅拌溶解至澄清,再加入配方量琥珀酸甲泼尼龙分散均匀;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10%NaOH溶液调pH值至溶液澄清,使溶液最终pH值在7.6~7.8范围内;最后用注射用水定重至配方总量;
步骤3:除热原和脱炭过滤
步骤4:除菌过滤
步骤5:无菌灌装
根据中间体含量测定结果,计算灌装中心装量:
规格40mg:
控制装量精度为±3%进行药液分装及半加塞;灌装过程中应及时随机检查灌装装量;在A级层流保护下,将分装好的药液即时送入冻干机内;
步骤6:冻干
125mg规格的冻干工艺参数见表3。
表3 125mg规格的冻干工艺参数
通过不同的冻干工艺获得不同水分的样品,考察其稳定性,筛选出稳定性最好的样品,同时确定本品的冻干曲线;水分通过干燥失重来衡量;为了考察干燥失重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本发明将干燥失重符合要求的实施例6、实施例7与实施例8样品放入60℃考察10天后检测有关物质,检测结果见表4。
表4干燥失重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考察检测结果
从检测结果看出,经过高温10天后,干燥失重均有所增长,提示在贮存过程中可能因胶塞水分进入引起成品干燥失重的增长,因此本发明初始干燥失重应小于市售品;实施例7干燥失重较大,经高温10天后游离甲泼尼龙增幅较大,提示该产品对水分敏感,干燥失重越小质量越稳定;实施例6与实施例8干燥失重均在0.6%左右,比市售品甲强龙的干燥失重0.9%小;同时,实施例8的冻干工艺耗时短,能耗低,因此,实施例8为最佳冻干工艺,冻干周期约为29h。
500mg规格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配方及制备工艺同125mg规格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三个规格制备的产品均符合质量标准草案规定。
对本发明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进行检测
1、本发明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有关物质检测
用拟定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质量标准草案对实施例3及实施例8制得的样品和原研市售品进行全检,对有关物质进行对比研究;实施例3及实施例8制得的样品和市售品同时进行配伍试验,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
1)40mg规格制剂相关特性
①本发明与市售品的主要指标对比结果
样品:根据实施例3制得的40mg规格三批中试样品,批号分别为20160205、20160207和20160209;
市售品,批号YO6677。
对比主要指标:有关物质
考察结果见表5。
表5有关物质的对比结果
结论:本品40mg规格三批中试样品的杂质个数、杂质位置、各单杂量和总杂量基本一致,且与市售品的杂质谱基本一致;由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40mg规格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单杂、总杂均小于市售品;各样品有关物质检测均符合本品放行质量标准草案的规定。
②配伍试验
经试验表明:本发明40mg规格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可与5%葡萄糖水溶液、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与0.45%氯化钠的混合液进行配伍,配制后的溶液在48小时内质量稳定,性状、溶液澄清度、碱度、游离甲泼尼龙、有关物质、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及含量等指标均符合标规定,指标变化趋势与市售品一致。
2)125mg与500mg规格制剂相关特性
①本发明与市售品的主要指标对比结果
样品:根据实施例8制得的125mg规格三批中试样品,批号分别为20160212、20160214和20160216;
根据实施例8制得的500mg规格三批中试样品,批号分别为20160219、20160222和20160225;
500mg市售品,批号Y02927。
对比主要指标:有关物质
考察结果见表6。
表6有关物质的对比结果
结论:本品125mg规格、500mg规格的三批中试样品的杂质个数、杂质位置、各单杂量和总杂量基本一致,且与市售品的杂质谱基本一致;由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125mg规格、500mg规格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单杂、总杂均小于市售品;各样品有关物质检测均符合本品放行质量标准草案的规定。
②配伍试验
结论:本发明125mg规格及500mg规格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与5%葡萄糖水溶液、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与0.45%氯化钠的混合液进行配伍,配制后的溶液在48小时内质量稳定,性状、溶液澄清度、碱度、游离甲泼尼龙、有关物质、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及含量等指标均符合标规定,指标变化趋势与市售品一致。
2、本发明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稳定性检测
1)常规稳定性检测
本发明进行的常规稳定性试验考察的结果及市售品考察结果见表7。
表7常规稳定性试验考察的结果
2)使用中产品稳定性检测
表8使用中产品稳定性试验考察的结果
3、加速试验
加速试验样品信息见表9,试验结果见表10~表11。
表9加速试验样品信息
表10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加速试验结果一
表11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加速试验有关物质结果二
上述表格中,“—”表示未检出杂质或杂质含量小于0.01%的杂质。
由上表7-表11可得本发明稳定性较好、单杂及总杂较少。
动物实验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由湖北人民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由成都岐黄药物非临床研究有限公司完成该药的特殊安全性试验研究。
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规定要求,设计了本试验方案并完成了试验工作,结果如下:
(1)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血管刺激性试验中,家兔耳缘静脉对照组、市售组及受试组均无充血、出血和变性坏死现象出现,亦无病理性损害,表明本发明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本发明选用批号为20160611的样品)静脉给药对家兔耳血管未产生刺激反应;
(2)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肌肉单次给药刺激性试验中,家兔腿股二头肌对照组、市售组及受试组无红肿、充血和变性坏死现象出现,亦无病理性损害,表明本发明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批号为20160611)肌内单次注射对家兔股二头肌未产生刺激反应;
(3)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肌肉多次给药刺激性试验中,家兔腿股二头肌对照组无红肿、充血和变性坏死现象出现,亦无病理性损害;市售组及受试组停药48小时各有一只家兔股二头肌可见变性、坏死及炎细胞浸润;市售组恢复7天可见一只家兔股二头肌变性、坏死及炎细胞浸润;表明本发明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批号为20160611)肌内多次注射对家兔股二头肌有一定刺激性,但具有可恢复性;
(4)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溶血性试验中,本发明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批号为20160611)受试管均无溶血现象发生,振摇后红细胞可分散,无凝聚现象;
(5)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全身主动过敏性试验中,受试组豚鼠激发时(脚背静脉注射)未出现全身过敏反应,表明本发明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批号为20160611)对豚鼠未产生全身主动过敏反应;
(6)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中,豚鼠激发后,受试组蓝斑直径、浸出液吸光度与阴性组比较无差异,与阳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表明本发明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批号为20160611)对豚鼠未产生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结论:本发明批号为20160611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特殊安全性试验中,血管刺激性试验、肌肉单次给药刺激性试验未见相关刺激,未见溶血和过敏反应;肌肉多次给药刺激性试验显示肌内多次注射对家兔股二头肌有一定刺激性,但具有可恢复性;结合药品说明书的注意事项:肌内注射仅限于需要此途径给药时使用,并应避免同一部位反复注射;提示临床使用时应避免同一部位多次肌内注射给药。
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