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糖降脂降血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8045190 上传时间:2019-12-18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475968.8

申请日:

20180517

公开号:

CN108434296A

公开日:

2018082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45,A61P3/06,A61P3/10,A23L33/00

主分类号:

A61K36/8945,A61P3/06,A61P3/10,A23L33/00

申请人:

杨泓慧

发明人:

杨明华,杨泓慧,陈婉姬

地址: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科技新村3幢3单元702室

优先权:

CN201810475968A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林松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糖降脂降血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该组合物主要由山药若干重量份、虎枚若干重量份、五味子若干重量份组成。其中山药10‑30份、虎枚9‑15份、五味子2‑6份,还包括食品、保健品和药品可接受的各种辅料,如溶剂、填充剂、崩解剂、矫味剂、防腐剂、着色剂等,可制成临床能接受的各种剂型,包括散剂、片剂、胶囊剂、丸剂、膏剂、滴丸、贴剂、栓剂、颗粒剂、混悬剂、口服液、注射剂、气雾剂及各种外用制剂。其制备方法可直接打粉,也可采用水提或醇提等。该组合物可用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防治,适用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期不同证型,在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不同阶段可根据中医辨证不同证型施以不同配伍比例。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降糖降脂降血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山药10-30重量份、虎枚9-15重量份、五味子2-6重量份配伍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料包括溶剂、填充剂、崩解剂、矫味剂、防腐剂、着色剂等。 4.如权利要求1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食品、保健品或药品可接受的各种剂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剂型包括散剂、片剂、胶囊剂、丸剂、膏剂、滴丸、贴剂、栓剂、颗粒剂、混悬剂、口服液、注射剂、气雾剂及各种外用制剂等。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水提或醇提方式。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打粉制成散剂和提取制备。 8.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制备防治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食品、保健品、药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适用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期不同证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不同阶段根据中医辨证不同证型施以不同配伍比例;脾虚津伤,气阴两虚为主而湿热不甚者,山药为君,五味子为臣,虎杖为佐;湿热为主兼伤津而脾虚不甚者,虎杖为君,五味子为臣,山药为佐;伤津为主兼脾虚而湿热不甚者,五味子为君,山药为臣,虎杖为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降糖降脂(中药防治代谢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糖降脂降血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常见病,属慢性终身性代谢性疾病,其并发症多且严重,对人类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危害甚大,我国发病率越来越高且低龄化倾向明显;此外,糖尿病占用了大量的资源,给个人家庭和国家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如何早预防早治疗,尽量逆转或阻止糖尿病前期人群不向糖尿病发展,有效控制或减缓轻中度糖尿病人发生并发症的时间和程度,是重大的医药学和社会学课题。

高血糖与高血脂、高血粘常常结伴而行,是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共同土壤。目前糖尿病治疗药物不少,西药降糖作用肯定,但作用单一、副作用多、易造成血糖波动、对并发症获益少是其通病;中药具有多途径多靶点作用特点,有利于减缓或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但存在降糖药效较弱、方大药多质量难控制、一方一药对一人难以普及推广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糖降脂降血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一种降糖降脂降血粘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山药10-30重量份、虎枚9-15重量份、五味子2-6重量份配伍组成。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有效量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

所述的辅料包括溶剂、填充剂、崩解剂、矫味剂、防腐剂、着色剂等。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可制成食品、保健品或药品可接受的各种剂型。

所述的剂型包括散剂、片剂、胶囊剂、丸剂、膏剂、滴丸、贴剂、栓剂、颗粒剂、混悬剂、口服液、注射剂、气雾剂及各种外用制剂等。

一种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水提或醇提方式。

一种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打粉制成散剂和提取制备。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应用,应用于制备防治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食品、保健品、药品。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应用,应用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适用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期不同证型。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不同阶段根据中医辨证不同证型施以不同配伍比例。脾虚津伤,气阴两虚为主而湿热不甚者,山药为君,五味子为臣,虎杖为佐;湿热为主兼伤津而脾虚不甚者,虎杖为君,五味子为臣,山药为佐;伤津为主兼脾虚而湿热不甚者,五味子为君,山药为臣,虎杖为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与一般的降糖药比较,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药理作用特点是:(1)既能降空腹血糖,也能降餐后血糖,且降餐后血糖作用更强;(2)能降低糖尿病伴随的高血脂和高血粘;(3) 能促进胰岛素分泌;(4)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与抗氧化能力。

其用途上的特点是:(1)逆转糖尿病前期高血糖、高血脂、高血粘,使恢复正常;

(2)减少、缓解或根治轻中度糖尿病高血糖高血脂及高血粘;(3)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简可繁、既可简单打粉制成散剂,也可提取制备,甚至精制提纯。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针对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特殊医疗用途食品、保健品、药品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称之为“山药五虎方”(简称五虎方),它由山药、虎枚、五味子组成。其中医方解如下:

山药性甘平,归脾、肺、肾经,功效益气养阴,补脾胃益肺肾。糖尿病进入虚的阶段可表现为肺胃津伤、气阴两虚、肺脾气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山药对上述各证型均有效。

虎杖性苦、寒,归肝胆肺经,有清热利湿、活血祛瘀、化痰之功。糖尿病病机演变基本按郁-热-虚-损进展,郁以食郁为先而致气、痰、湿、热、血之六郁,热有胃热、肝热、肺热、肠热。虎杖能疏肝理气、清热利湿、祛瘀化痰而解诸郁,虎杖能清肝热、肠热、肺热,对糖尿病的肝胃郁热、肠道湿热、肺胃热盛、痰热互结均有用。

五味子性酸、温,归肺、肾、心经,功效敛肺滋肾、生津敛汗。对于糖尿病的热盛伤津、气阴两虚、阴虚火旺、肝肾阴虚证有功。

综上,处方以虎杖、五味子、山药三药合用,可以清热利湿,化痰祛瘀,活血通络,生津止渴,益气养阴,疏肝和胃,补脾补肺补肾,其作用功效几乎涵盖了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期的所有证型。虎杖与五味子搭配,一苦一酸,使苦泄不致太过伤阴;山药与虎杖配伍,可以减少虎杖苦寒伤胃;五味子与山药合用增强益气生津补肾之力。

目前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临床最常见为脾虚湿热型,其发病多因饮食不节、作息不定,日久伤脾,进而伤肾;脾肾两虚,则水湿聚而不散,郁而化热伤津,阻塞经络成瘀。此乃本虚标实,脾虚兼肾虚津伤为本,湿邪兼热瘀为标。对此本方重用山药为君,补脾益肾生津以扶正;虎杖为臣,利湿清热散瘀以祛邪;佐以少量五味子益气生津补肾,助山药补益之力,其酸涩又恰防虎杖宣泄太过。

上述处方在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不同阶段不同证型可以根据中医辨证施以不同配伍比例。如湿热为主兼伤津而脾虚不甚者,则虎杖为君,五味子为臣,山药为佐;如伤津为主兼脾虚而湿热不甚者,则五味子为君,山药为臣,虎杖为佐;如脾虚津伤(即气阴两虚)为主而湿热不甚者,则山药为君,五味子为臣,虎杖为佐。

综观全方用药简约,性味平和,攻补兼施,扶正又祛邪,祛邪不伤正。根据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不同阶段不同证型可以灵活调整组方配伍比例,辨证施治。此为本方独特之处与重要创新所在。

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本方具有降糖降脂降血粘作用;且降餐后血糖更强有利于减少血糖波动;能增强糖尿病动物抗氧化能力,提升其免疫力;对糖尿病前期和轻中度糖尿病证患者均有疗效;对中医辨证属于本虚标实,即脾虚为主兼肾虚,湿滞痰瘀为主夹郁热的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者,尤为适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糖尿病前期与糖尿病治疗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的药剂:山药10-30份、五味子2-6份、虎枚 9-15份。

五虎方水提液制备:根据各试验号中各味药的比例,取山药、五味子、虎枚三味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1.5h,滤过,药渣继续加8倍量水煎煮1h,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浸膏(相对密度1.22-1.25,60℃测)备用。临用以蒸馏水稀释到给药需要的浓度。

五虎方醇提液制备:取山药、五味子、虎枚三味药材,加10倍量60%乙醇煮沸回流提取1.5h,滤过,药渣继续加8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1h,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后浓缩至浸膏(相对密度1.22-1.25,60℃测)备用。临用以蒸馏水稀释到给药需要的浓度。

实施例1五虎方(正交设计组方)对正常小鼠空腹血糖与餐后(随机)血糖的影响

1.材料

1.1动物

清洁级ICR小鼠100只,雄性,体重18-22g,购于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号为 SCXK(浙)2014-0001号。饲养于清洁级动物房内,温度20-24℃,相对湿度40-60%,光照明暗交替各12小时,通风10次/小时;动物实验设施条件合格证号:浙实验动物设施条件准字S00-010号。动物饮水为城市自来水用净水器过滤后装入消毒过的饮水瓶内自由饮用。

1.2药品与试剂

山药、虎杖、五味子购于浙江省中医院中药房,经鉴定符合《中国药典》规定。

1.3仪器

HX1-T型电子天平(天东衡器厂)、拜安捷血糖仪(1455型),产于拜耳公司。

2.方法

3.2.1五虎方正交试验组别设计

将五虎方方中3味中药即山药、虎枚、五味子视为3个因素,根据中药学与中国药典中3味药的用量范围,将每味药安排3个水平,选择正交试验安排因素水平及处方试验号,得到如下因素水平表与试验设计分组表。

表1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4表2正交试验因素水平安排设计表

2.2五虎方制备

水提液制备:根据各试验号中各味药的比例,取山药、五味子、虎枚三味药材,加10 倍量水煎煮1.5h,滤过,药渣继续加8倍量水煎煮1h,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浸膏 (相对密度1.22-1.25,60℃测)备用。临用以蒸馏水稀释到给药需要的浓度。

醇提液制备:取山药、五味子、虎枚三味药材,加10倍量60%乙醇煮沸回流提取 1.5h,滤过,药渣继续加8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1h,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后浓缩至浸膏(相对密度1.22-1.25,60℃测)备用。临用以蒸馏水稀释到给药需要的浓度。

2.3分组与给药

小鼠适应性饲养3d,根据表2中10个试验号将小鼠随机分为10组,每组10只。各试验组剂量均为0.4g(生药)/kg。灌胃给药,每天一次,连续给药10d。

2.4血糖测定

各组小鼠连续给药第5天禁食不禁水4h后给药,给药30min后剪尾取血,用血糖仪测定各组小鼠空腹血糖值。继续给药5d,第10d给药2h后剪尾取血,用血糖仪测定各组小鼠随机血糖值。

3.结果

表3正交设计五虎方水提物对小鼠空腹血糖与随机血糖影响(n=10)

与空白组(试验号1)比较:*P<0.05;**P<0.01;***P<0.001

表4正交设计五虎方醇提物对小鼠空腹血糖与随机血糖影响(n=10)

与空白组(试验号1)比较:*P<0.05;**P<0.01;***P<0.001

表3和表4结果表明,按照正交设计安排的五虎方各配伍方水提液和醇提液均能明显降低小鼠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且降餐后血糖作用更强。

实施例2五虎方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糖耐量与肝糖原、果糖胺、胰岛素及C肽含量的影响

根据实施例1结果,选择五虎方味药量比有代表性的3个配伍方:五虎方1:山药 10g、虎杖9g、五味子2g;五虎方2:山药20g、虎杖12g、五味子4g;五虎方3:山药 30g、虎杖15g、五味子6g,制备上述五虎代表方水提液和醇提液。观察五虎方对实验型糖尿病小鼠血糖、糖耐量(OGTT)与肝糖原、果糖胺、胰岛素及C肽含量的影响。

1.材料

1.1动物及饲料

同实施例1。

1.2.药品与试剂

五虎代表方制备同实施例1。四氧嘧啶;美国Sigma公司产品。糖原、果糖胺、小鼠胰岛素和小鼠C肽检测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1455型拜安捷血糖仪,拜耳公司产品。

1.3仪器

多功能酶标仪,瑞士Tecan公司;电热恒温水温箱,上海医疗器械厂;高速离机,德国Eppendorf公司;电子分析天平,日本岛津公司;

2.方法

2.1 DM模型建立

100只小鼠适应性饲养3d后,随机取10只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禁食4h,检测血糖作为对照组给药前血糖。剩余小鼠禁食不禁水6h,尾静脉注射鲜配四氧嘧啶60mg/kg造模, 4d后禁食4h后尾巴取血,血糖仪测血糖,以血糖值18-25mmol/l为DM小鼠造模成功入选分组。

2.2分组与给药

将造模后血糖值在18-25mmol/l的小鼠按照血糖值随机分为:模型组、水提五虎方1 组、水提五虎方2组、水提五虎方3组、醇提五虎方1组、醇提五虎方2组、醇提五虎方3 组,确保给药前各组血糖值差异不大于0.3mmol/L。分组后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饮用水,各给药组灌胃相应药物。连续给药15天。观察记录小鼠活动和一般状况,以及垫料潮湿度。

2.3 FBG测定及糖耐量试验

给药最后一天,小鼠禁食4h,尾部取血,血糖仪检测各组小鼠FBG(即0min血糖值)。之后各组灌胃给予葡萄糖2.5g/kg,测定各组小鼠给葡萄糖后30、120min血糖值。

2.4各组血清肝糖原、果糖胺、胰岛素及C肽的测定

小鼠摘眼球取血,37℃水浴中静置30min,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按照试剂盒方法检测小鼠血清肝糖原、果糖胺、胰岛素及C肽。

2.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方法;两组间比较,满足方差齐性用LSD检验,不满足方差齐性用T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3.结果

3.1小鼠的一般状况及给药前后FBG

造模成功后,各组小鼠即出现多食、多饮、多尿症状。各组给药前后血糖值见表5。

表5五虎方对实验型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n=10)

与模型组比较:***P<0.001

表5结果显示,给药前,模型组与各给药组血糖值无明显差异;连续给药15天后,各给药组血糖值显著低于给药前,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血糖值显著降低。表明五虎方对糖尿病小鼠有明显降血糖作用。

3.2糖耐量试验(OGTT)

结果见表6。

表6五虎方对糖尿病小鼠OGTT血糖及其曲线下面积的影响(n=10)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表6结果显示,各给药组小鼠给予负荷葡萄糖后,0,30,120min血糖值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其糖耐量曲线下面积显著低于模型组。表明五虎方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餐后血糖,提示该方可能具有抑制ɑ-葡萄糖苷酶或促进胰岛素分泌作用。

3.3给药后各组间的肝糖原、果糖胺、胰岛素和C肽比较

结果见表7。

表7五虎方对糖尿病小鼠肝糖原、果糖胺、胰岛素和C肽影响(n=10)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表7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肝糖原含量较高,果糖胺含量较低,胰岛素含量较高。表明五虎方能促进肝糖原生成;促进胰岛素分泌;五虎方降果糖胺作用明显,说明其能减少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波动。

4.小结

结果表明,五虎方可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和肝糖原生成来降低糖尿病小鼠随机血糖和果糖胺水平,其水提物和醇提物作用相当。

实施例3五虎方对糖尿病伴血瘀证大鼠血糖、血脂、内皮素、血液粘度的影响

选择五虎方有代表性的3个配伍,即五虎方1:山药10g、虎杖9g、五味子2g;五虎方2:山药20g、虎杖12g、五味子4g;五虎方3:山药30g、虎杖15g、五味子6g,观察上述五虎代表方对糖尿病伴血瘀证大鼠血糖、血脂、内皮素、血液粘度等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动物

SD大鼠,雄性,体重160-200g,购于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号为SCXK(浙) 2014-0001号。实验动物饲养于清洁级动物房内,温度18-24℃,相对湿度50-60%,光照明暗交替各12小时,通风10次/小时。动物饮水为城市自来水用净水器过滤后装入消毒过的饮水瓶内自由饮用。

1.2药品与试剂

五虎代表方制备同实施例1。消渴丸,购于成都九芝堂金鼎药业有限公司,批号: 20160901;血糖试纸,罗氏卓越型;糖化血红蛋白试剂盒,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170901;胆固醇试剂盒,宁波市慈城生化试剂厂,批号:20171010;甘油三酯试剂盒,宁波市慈城生化试剂厂,批号:20171015;内皮素试剂盒,解放军总医院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批号:20170921。高脂饲料委托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加工,其中含基础饲料 65%、蔗糖5%、蛋黄粉10%、猪油10%、全脂奶粉1O%。

1.3仪器

血糖仪,罗氏血糖仪卓越精采型;AR224CN型电子天平,奥豪斯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501S型超级恒温水槽器,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株式会社; 550型台式低速大容量离心机,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FJ-200高速匀浆机,上海标本模型厂;LBY—N6B血液黏度计,北京普利生精密仪器研究中心产品。

2.方法

2.1造模与给药

雄性SD大鼠120只,适应性喂养3d后,按体质量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0只及造模组 11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喂以普通饲料,造模组大鼠先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5周,之后造模组大鼠禁食不禁水6h,再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mg/kg,72h后尾巴取血测血糖,以血糖 20-30mmol/L,为造模成功标准。将造模成功大鼠按血糖值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消渴丸组、水提五虎方1组、水提五虎方2组、水提五虎方3组、醇提五虎方1组、醇提五虎方2 组、醇提五虎方3组,每组10只大鼠。分组后大鼠开始每天1次灌胃给药,各给药组灌胃相应药物,对照组与模型组予以等量饮用水灌胃。持续给药60天。

2.2指标检测

给药第60天,禁食6h后大鼠颈静脉取血。将血分成3种:第一种不抗凝血,待血液凝固后离心,取血清,测定血糖、血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内皮素;第二种抗凝血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第三种抗凝血测定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

2.3统计分析

实验结果均以表示,应用GraphPad Prism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方差齐采用最小显著差数LSD法,方差不齐采用 DunnettsT3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五虎方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结果如见表8。

表8五虎方糖尿病大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n=10)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表8结果显示:①给药后五虎方各组较模型组血糖明显降低,表明五虎方对该型糖尿病大鼠具有明显降糖作用。②五虎方给药组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糖化血红蛋白,表明该方不仅降糖作用显著,且能减少血糖波动,有利于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3.2五虎方对糖尿病大鼠血脂、内皮素的影响

结果如表9所示。

表9五虎方对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大鼠血脂和内皮素的影响(n=10)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表9结果显示:①模型组大鼠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明显升高,糖脂代谢紊乱;五虎方各组对该型糖尿病大鼠高血脂均有明显降低作用。②内皮素是血管收缩因子,它使循环血流变慢、血液黏滞度升高,促使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加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结果显示,五虎方各组明显抑制糖尿病大鼠内皮素升高,表明五虎方具有抑制高血糖致糖尿病大鼠微血管损害的作用。

3.3五虎方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血液黏度的影响

实验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五虎方对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大鼠血液黏度的影响(n=10)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表10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明显升高,五虎方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其血粘度低切和血浆粘度明显下降,表明五虎方对糖尿病伴高粘滞血证大鼠高凝状态有治疗改善作用。

4.小结

本实验通过注射链脲佐菌素联合高糖高脂饲料成功复制类似人类II型糖尿病的大鼠模型,模型组大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内皮素、血液粘度等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五虎方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内皮素、血液粘度等,表明五虎方对该型糖尿病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实施例4五虎方对糖尿病小鼠抗氧化和细胞免疫的影响

根据实施例1结果,选择有代表性的3个配伍方,即五虎方1:山药10g、虎杖9g、五味子2g;五虎方2:山药20g、虎杖12g、五味子4g;五虎方3:山药30g、虎杖15g、五味子6g,观察上述五虎方水提液和醇提液对糖尿病小鼠抗氧化能力和细胞免疫的影响。

1.材料

1.1动物

雄性ICR小鼠120只,雄性,体重18~22g,小鼠合格证号为:SCXK(浙)2014- 0001。购自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所有小鼠均饲养在SPF级动物房中,相对湿度40-60%,室温20-24℃,日光灯每天开启和关闭时间各12小时,通风10次/小时。隔天换垫料一次。自由摄水和饲料。小鼠的水和饲料均由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动物实验设施条件合格证号:浙实验动物设施条件准字S00-010号。

1.2药品与试剂

人参,五虎方各味药均购自浙江省中医院,人参液自制;五虎方水提液与醇提液,制法同实施例1。SOD、MDA、IL-6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有限公司;血糖试纸(罗氏卓越型)

1.3仪器(略)

2.方法

2.1动物造模与分组给药

取小鼠120只,预留10只小鼠作为对照组,其余小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60mg/kg,4 天后断尾取血测血糖,选择血糖值在20~30mmol/L小鼠按照血糖值随机分为模型组、人参组、水提五虎方1、水提五虎方2、水提五虎方3、醇提五虎方1、醇提五虎方2、醇提五虎方3组,每组10只。保证各组血糖值均匀平衡。此后除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常水外,各给药组按设定剂量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5天。

2.2 SOD、MDA测定

给药第12天1h后,用玻璃毛细管眼眶静脉丛采血,取血清根据试剂盒要求,用ELISA 法检测SOD、MDA含量。

2.3鸡红细胞吞噬试验

末次给药后每鼠腹腔注射5%(V/V)鸡红细胞(CRBC)0.5ml,4小时后处死,剪开腹腔皮肤,腹腔注入生理盐水2ml,轻揉小鼠腹部后吸取腹腔液滴于玻片上,放入垫有湿纱布的搪瓷盘中,于37℃温育30min,孵毕,于生理盐水中漂去未被吞噬的CRBC及其他细胞,吹干,1:1丙酮-甲醇溶液固定5min,4%Giemsa-Wright染液染色3min,晾干后油镜观察鸡红细胞被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的情况,计数100个腹腔巨噬细胞,按下式计算吞噬指数。结果见表。

2.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方法;两组间比较,满足方差齐性时用LSD检验,不满足方差齐性时用T2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3.结果

3.1五虎方对糖尿病小鼠血清SOD、MDA的影响

结果见表11.

表11五虎方对糖尿病小鼠血清SOD、MDA含量的影响(n=10)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表11显示,五虎方能升高糖尿病小鼠血清SOD含量、降低MDA含量,表明该方具有增强糖尿病小鼠抗氧化能力作用。

3.2五虎方对糖尿病小鼠细胞免疫的影响

结果见表12.

表12五虎方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n=10)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表12结果显示,五虎方各组均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血清中白芥素-6含量,表明该方能降低糖尿病小鼠体内炎症水平;五虎方能提高糖尿病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指数,表明该方具有增强糖尿病小鼠细胞免疫力的作用。

4.小结

本实验结果表明,五虎方具有增强糖尿病小鼠抗氧化能力和提高细胞免疫能力的作用,并可能对糖尿病炎症有改善作用。

实施例5五虎方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血糖血脂血液粘度的影响

糖尿病前期是血糖高于正常人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一种状态,人们形象地将其称为2型糖尿病的预备军,处于这种状态的人群发展为糖尿病的概率非常高。因此,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适当干预是预防糖尿病的重点之一。本研究旨在观察评价五虎方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血糖血脂血粘度干预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150例糖尿病前期者,均为20015年8月至2017年1月体检并复检确诊为糖尿病前期者。治疗组110例,女52例、男58例,年龄20~35岁,平均(28.2±4.1)岁;对照组40例,女19例、男21例,年龄20~35岁,平均(27.8±4.2)岁。两组性别、年龄、脂肪肝分级等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均有部分人偶尔有肝区胀痛、腹胀、恶心、食欲不振、嗳气,有症状者可有其中一种或几种症状。

1.2诊断标准

糖尿病前期诊断符合WHO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

1.3治疗方法

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即饮食、运动调控等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五虎方作为治疗用药,每次开7天用药量。服完后根据中医辨证对五虎方味药份量进行调整后重新处方,具体按照《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及《中医诊断学》第6版,将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候归纳为痰湿、气滞、脾虚、阴虚、痰阻等,将其分为3个常见证型:即气滞痰阻型、脾虚痰湿型和阴虚气滞型。五虎方配伍剂量根据上述证型加减:①气滞痰阻型: 山药24g,虎杖9g,五味子2g;②脾虚痰湿型:山药20g,虎杖12g,五味子3g;③阴虚气滞证:五味子6g,山药20g,虎杖9g。五虎方统一煎制汤剂,每次温服300mL,每日2 次。治疗6个月后进行评价。

1.4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2组人群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糖、肝功能、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包括:(1)肝功能(ALT、AST)、FPG(空腹血糖)、2hPG(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四项(TC、TG、HDL-C、LDL-C);(2)全血高切(200/S)黏度、全血低切(1/s)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所有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

2结果

2.1两组治疗临床疗效

通过6个月治疗,治疗组治愈72例,显效25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 96.4%;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5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2.2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变化

见表13。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五虎方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五虎方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特别是对2小时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降低尤为显著,说明该药能明显减少血糖波动。

表13治疗前后肝功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变化

同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

2.3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

见表14。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

表14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同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

2.4两组治疗副作用比较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五虎组出现2例轻微胃肠道反应,未见心、肝、肾等重要脏器损害等副作用。对照组出现2例肝酶升高,3例出现胃肠道反应。

3小结

糖尿病前期相当于中医的“脾瘅”、“消渴”范畴,《素问·奇病论》云:“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为脾瘅……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指出其成因与饮食密切相关,肥甘厚味蕴湿生热,湿热内蕴,阻滞气机,气化不利,湿痰热瘀,久则煎熬真阴转为消渴。中医认为,糖尿病前期病位主要在脾和肝,脾虚、气虚为本,痰、湿、热、滞、瘀为主要病理因素。据此,本研究运用五虎方中山药益气养阴补脾降浊,虎杖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五味子滋肝养阴生津,三药合用得治糖尿病前期,通过处方味药加减来辨证论治糖尿病前期的3个常见中医证型,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目前,许多降糖降脂药本身易引起肝功能异常甚至导致肝损害,临床上多表现为无症状性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长期大剂量使用此类药物易发生肝毒性。本研究在治疗前后对肝功能进行检测,未见五虎方对肝脏有副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五虎方治疗后患者TC、TG、LDL-C,全血高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HDL-C则较治疗前明显上升,随着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治疗组人群血糖、肝功能等各项指标明显好转,与对照组比较,对血糖、血脂、血液粘度的降低作用更显著。说明五虎方治疗糖尿病前期高糖高脂高血粘有效安全。

实施例6五虎方对2型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的治疗作用

2型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占糖尿病总数90%以上,是一种好发于40岁以上的成人型糖尿病,表现有胰岛素抵抗特征,目前低龄化倾向明显,患者以体重超标或肥胖人群居多。多数因饮食不节,劳逸失衡,食气不化,滋生痰湿,水湿聚而不散,郁而化热伤津,阻塞经络成瘀,继而发为消渴,治疗应以健脾除湿、滋阴清热、化痰袪瘀为基本法则。本研究以五虎方辨证论治2型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观察评价其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95例,男 100例,女95例,平均年龄(49.13±5.23)岁。病程6个月~2年,平均病程9.4±3.6个月。按照中医辨证分为阴虚燥热型63例、湿热困脾型68例、气阴两虚型64例。

1.2入选条件

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糖尿病诊断标准

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FPG)≥7.0mmol/L或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2h血糖≥11.1mmol/L,或典型糖尿病症状时随机血糖≥11.1mmol/L。

1.2.2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糖尿病中医证型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消渴中医分型,因考虑阴阳两虚及血瘀脉络两个证型属消渴病情较重者,故本研究未纳入研究对象,仅对以下3个证型进行研究。

①阴虚燥热证

主症:咽干口燥,心烦畏热。次症:渴喜冷饮,多食易饥,溲赤便秘,面红目赤,心悸失眠。舌脉:舌红苔黄,脉细滑数,或细弦数。

②湿热困脾证

主症:胸脘腹胀,或食后饱满,头身困重。次症:形体肥胖,心胸烦闷,四肢倦怠,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舌脉:舌红苔黄腻,脉滑而数。

③气阴两虚证

主症:咽干口燥,倦怠乏力。次症:多食易饥,口渴喜饮,气短懒言,五心烦热,心悸失眠,溲赤便秘。舌脉:舌淡红少津液,苔薄或花剥,脉细数无力或细而弦。

以上均为主症1项+次症1项或主症1项+舌脉即可纳入相应证型。

1.2.3病例纳入标准

①在杭州市辖区内居住时间>8年的常住居民;②符合糖尿病诊断与中医分型标准;③ 40岁<年龄<60岁;④被详细告知该研究目的及意义,获得患者知情同意,由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凡同时具备以上4条者均纳入研究。

1.2.4病例剔除标准

①1型糖尿病及继发其他疾病的糖调节受损和DM患者;②已接受药物干预的糖调节受损及T2DM者;③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昏迷等急性并发症:④合并有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⑤入组前3个月服用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钙剂;⑥有精神疾病史,存在认知或沟通障碍,无法配合研究;⑦合并恶性肿瘤未得到有效控制;⑧同期参与其他临床试验。

1.3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缓,FPG<6.1mmol/L、PPG2h<7.8mmol/L,或血糖下降幅度>40%。有效:症状有所改善,且FPG、PPG2h均有所降低,但未达到正常范围内,血糖下降幅度>20%。无效:症状未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研究方法

治疗前对中医辨证的3个证型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病程和体重指数进行测定,据此将每个证型分成2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共6组,确保每个证型中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所有对照组患者在控制饮食、适当锻炼基础上运用消渴丸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控制饮食、适当锻炼基础上运用五虎方,五虎方配伍剂量根据中医辨证的证型加减,具体是:①阴虚燥热证:五味子6g,虎杖12g,山药10g;②湿热困脾证:虎杖15g,山药20g,五味子 2g;③气阴两虚证:山药30g,五味子4g,虎杖9g。五虎方汤剂统一煎制,每次统一温服 300mL,每天2次,治疗时间为30天。

治疗结束后:①观察比较各证型两组患者临床疗效;②比较各证型两组患者血糖变化 (包括空腹血糖值FPG、餐后2h血糖值PP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项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β细胞功能(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③观察比较各证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糖化血红蛋白(GHbA1C)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胰岛素 (INS)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 IR=FBG×FINS/22.5。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FINS×20/(FPG-3.5)。

1.5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构成比或率表示,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一般资料比较

见表15。

表15各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15显示,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前各证型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具有均衡可比性。

2.2各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6。

表16各组临床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16结果显示,阴虚燥热证组和湿热困脾证组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其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气阴两虚证组与其对照组比较显效率也有显著提高,总有效率一致。表明五虎方对糖尿病阴虚燥热证、湿热困脾证和气阴两虚证均有较好疗效,相对地对湿热困脾证疗效较好。

2.3各组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质比较

治疗前血糖见表17。

表17各组治疗前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表17结果显示,治疗前各证型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FPG、PPG2h水平无明显差异。

治疗后血糖见表18。

表18各组治疗后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18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其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降低得更多更明显;结合表17看,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且餐后血糖的降低程度较空腹血糖更显著。表明五虎方对糖尿病阴虚燥热证、湿热困脾证和气阴两虚证均有较好的降糖作用。因降糖化作用较强,说明该药能能减少患者的血糖波动,有利于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2.4各组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分泌指数比较

结果见表19。

表19各组治疗后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分泌指数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19结果显示,湿热困脾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2个中医证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五虎方对该型胰岛素抵抗改善相对显著。HOMA-IS为胰岛素分泌指数,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表19结果表明,3个证型治疗组与各自对照组比较,胰岛素分泌指数均明显升高,其中湿热困脾证组升高更显著,说明五虎方能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

2.5各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期间,各组患者除个别胃肠道有短暂不适外,均未出现其它明显不良反应症状。

3.小结

本研究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消渴中医分型为指导,选择目前糖尿病中医辨证的3个证型,运用五虎方对其辨证诊治,观察五虎方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表明,五虎方对糖尿病阴虎燥热证、湿热困脾证、气阴两虚证均有较好疗效,能明显降低患者高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提高血清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说明五虎方对糖尿病的治疗能够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实现对证治疗。

综合以上实施例,五虎方中药组合物具有降糖、降脂、降血粘、提高免疫等药理作用;对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3个主要证型均有较好疗效;其降餐后血糖效果优于降空腹血糖,有利于减少血糖波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该组合物药味少而精,药性归经五行俱全,处方科学,配伍精当,效宏力专,实际运用中能够在不增减处方味药的前提下,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证型特点及同一患者病变不同阶段证型的变化而随证灵活加减味药份量,达到辩证论治个体化治疗的目的。

一种降糖降脂降血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一种降糖降脂降血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一种降糖降脂降血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降糖降脂降血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降糖降脂降血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475968.8 (22)申请日 2018.05.17 (71)申请人 杨泓慧 地址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科技新 村3幢3单元702室 (72)发明人 杨明华 杨泓慧 陈婉姬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200 代理人 林松海 (51)Int.Cl. A61K 36/8945(2006.01) A61P 3/06(2006.01) A61P 3/10(2006.01) A23L 33/00(2016.01) (54)发明名称 一。

2、种降糖降脂降血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 备方法与用途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糖降脂降血粘的中药 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该组合物主要由山 药若干重量份、 虎枚若干重量份、 五味子若干重 量份组成。 其中山药10-30份、 虎枚9-15份、 五味 子2-6份, 还包括食品、 保健品和药品可接受的各 种辅料, 如溶剂、 填充剂、 崩解剂、 矫味剂、 防腐 剂、 着色剂等, 可制成临床能接受的各种剂型, 包 括散剂、 片剂、 胶囊剂、 丸剂、 膏剂、 滴丸、 贴剂、 栓 剂、 颗粒剂、 混悬剂、 口服液、 注射剂、 气雾剂及各 种外用制剂。 其制备方法可直接打粉, 也可采用 水提或醇提等。。

3、 该组合物可用于糖尿病前期和糖 尿病的防治, 适用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期不同 证型, 在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不同阶段可根据中 医辨证不同证型施以不同配伍比例。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2页 CN 108434296 A 2018.08.24 CN 108434296 A 1.一种降糖降脂降血粘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该中药组合物由山药10-30重量 份、 虎枚9-15重量份、 五味子2-6重量份配伍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由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组合 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辅料包括溶剂、 。

4、填充剂、 崩解 剂、 矫味剂、 防腐剂、 着色剂等。 4.如权利要求1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制成食品、 保健品或药品可接 受的各种剂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剂型包括散剂、 片剂、 胶囊剂、 丸剂、 膏剂、 滴丸、 贴剂、 栓剂、 颗粒剂、 混悬剂、 口服液、 注射剂、 气雾剂及各种外用制剂等。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采用水提或醇提方 式。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打粉制成散剂和 提取制备。 8.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应用, 其特征在。

5、于, 应用于制备防治 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食品、 保健品、 药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应用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 适用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期不同证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 不同阶段根据中医辨证不同证型施以不同配伍比例; 脾虚津伤, 气阴两虚为主而湿热不甚 者, 山药为君, 五味子为臣, 虎杖为佐; 湿热为主兼伤津而脾虚不甚者, 虎杖为君, 五味子为 臣, 山药为佐; 伤津为主兼脾虚而湿热不甚者, 五味子为君, 山药为臣, 虎杖为佐。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434296。

6、 A 2 一种降糖降脂降血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降糖降脂(中药防治代谢病)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降糖降脂降血粘 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常见病, 属慢性终身性代谢性疾病, 其并发症多且严 重, 对人类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危害甚大, 我国发病率越来越高且低龄化倾向明显; 此外, 糖尿病占用了大量的资源, 给个人家庭和国家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因此, 如何早预 防早治疗, 尽量逆转或阻止糖尿病前期人群不向糖尿病发展, 有效控制或减缓轻中度糖尿 病人发生并发症的时间和程度, 是重大的医药学和社会学课。

7、题。 0003 高血糖与高血脂、 高血粘常常结伴而行, 是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共同土壤。 目前糖 尿病治疗药物不少, 西药降糖作用肯定, 但作用单一、 副作用多、 易造成血糖波动、 对并发症 获益少是其通病; 中药具有多途径多靶点作用特点, 有利于减缓或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但存在降糖药效较弱、 方大药多质量难控制、 一方一药对一人难以普及推广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糖降脂降血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 制备方法与用途。 0005 一种降糖降脂降血粘的中药组合物, 该中药组合物由山药10-30重量份、 虎枚9-15 重量份、 五味子2-6重量份配伍组成。

8、。 0006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由有效量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 0007 所述的辅料包括溶剂、 填充剂、 崩解剂、 矫味剂、 防腐剂、 着色剂等。 0008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可制成食品、 保健品或药品可接受的各种剂型。 0009 所述的剂型包括散剂、 片剂、 胶囊剂、 丸剂、 膏剂、 滴丸、 贴剂、 栓剂、 颗粒剂、 混悬 剂、 口服液、 注射剂、 气雾剂及各种外用制剂等。 0010 一种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采用水提或醇提方式。 0011 一种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包括打粉制成散剂和提取制备。 0012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应用,应用于制备防治糖尿病前。

9、期和糖尿病的食品、 保健品、 药品。 0013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应用, 应用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 适用于糖 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期不同证型。 0014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不同阶段根据中医辨证不同证型施以 不同配伍比例。 脾虚津伤, 气阴两虚为主而湿热不甚者, 山药为君, 五味子为臣, 虎杖为佐; 湿热为主兼伤津而脾虚不甚者, 虎杖为君, 五味子为臣, 山药为佐; 伤津为主兼脾虚而湿热 不甚者, 五味子为君, 山药为臣, 虎杖为佐。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说 明 书 1/22 页 3 CN 108434296 A 3 0016 与一般的降糖药比较, 本发明的。

10、中药组合物药理作用特点是: (1)既能降空腹血 糖, 也能降餐后血糖, 且降餐后血糖作用更强; (2)能降低糖尿病伴随的高血脂和高血粘; (3) 能促进胰岛素分泌; (4)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与抗氧化能力。 0017 其用途上的特点是: (1)逆转糖尿病前期高血糖、 高血脂、 高血粘, 使恢复正常; 0018 (2)减少、 缓解或根治轻中度糖尿病高血糖高血脂及高血粘; (3)延缓糖尿病并发 症的发生与发展。 0019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简可繁、 既可简单打粉制成散剂, 也可提取制备, 甚至精制提 纯。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针对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特殊医疗用途食品、 保健品、 药 品领域中具有广。

11、泛的应用前景。 0020 发明的中药组合物, 称之为 “山药五虎方” (简称五虎方), 它由山药、 虎枚、 五味子 组成。 其中医方解如下: 0021 山药性甘平, 归脾、 肺、 肾经, 功效益气养阴, 补脾胃益肺肾。 糖尿病进入虚的阶段 可表现为肺胃津伤、 气阴两虚、 肺脾气虚、 肝肾阴虚、 脾肾阳虚等。 山药对上述各证型均有 效。 0022 虎杖性苦、 寒, 归肝胆肺经, 有清热利湿、 活血祛瘀、 化痰之功。 糖尿病病机演变基 本按郁-热-虚-损进展, 郁以食郁为先而致气、 痰、 湿、 热、 血之六郁, 热有胃热、 肝热、 肺热、 肠热。 虎杖能疏肝理气、 清热利湿、 祛瘀化痰而解诸郁, 。

12、虎杖能清肝热、 肠热、 肺热, 对糖尿病 的肝胃郁热、 肠道湿热、 肺胃热盛、 痰热互结均有用。 0023 五味子性酸、 温, 归肺、 肾、 心经, 功效敛肺滋肾、 生津敛汗。 对于糖尿病的热盛伤 津、 气阴两虚、 阴虚火旺、 肝肾阴虚证有功。 0024 综上, 处方以虎杖、 五味子、 山药三药合用, 可以清热利湿, 化痰祛瘀, 活血通络, 生 津止渴, 益气养阴, 疏肝和胃, 补脾补肺补肾, 其作用功效几乎涵盖了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 期的所有证型。 虎杖与五味子搭配, 一苦一酸, 使苦泄不致太过伤阴; 山药与虎杖配伍, 可以 减少虎杖苦寒伤胃; 五味子与山药合用增强益气生津补肾之力。 0025。

13、 目前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临床最常见为脾虚湿热型, 其发病多因饮食不节、 作 息不定, 日久伤脾, 进而伤肾; 脾肾两虚, 则水湿聚而不散, 郁而化热伤津, 阻塞经络成瘀。 此 乃本虚标实, 脾虚兼肾虚津伤为本, 湿邪兼热瘀为标。 对此本方重用山药为君, 补脾益肾生 津以扶正; 虎杖为臣, 利湿清热散瘀以祛邪; 佐以少量五味子益气生津补肾, 助山药补益之 力, 其酸涩又恰防虎杖宣泄太过。 0026 上述处方在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不同阶段不同证型可以根据中医辨证施以不同 配伍比例。 如湿热为主兼伤津而脾虚不甚者, 则虎杖为君, 五味子为臣, 山药为佐; 如伤津为 主兼脾虚而湿热不甚者, 则五味子。

14、为君, 山药为臣, 虎杖为佐; 如脾虚津伤(即气阴两虚)为 主而湿热不甚者, 则山药为君, 五味子为臣, 虎杖为佐。 0027 综观全方用药简约, 性味平和, 攻补兼施, 扶正又祛邪, 祛邪不伤正。 根据糖尿病前 期和糖尿病不同阶段不同证型可以灵活调整组方配伍比例, 辨证施治。 此为本方独特之处 与重要创新所在。 0028 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 本方具有降糖降脂降血粘作用; 且降餐后血糖更强有利于 减少血糖波动; 能增强糖尿病动物抗氧化能力, 提升其免疫力; 对糖尿病前期和轻中度糖尿 病证患者均有疗效; 对中医辨证属于本虚标实, 即脾虚为主兼肾虚, 湿滞痰瘀为主夹郁热的 说 明 书 2/22 。

15、页 4 CN 108434296 A 4 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者, 尤为适宜。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 003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糖尿病前期与糖尿病治疗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 用途, 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的药剂: 山药10-30份、 五味子2-6 份、 虎枚 9-15份。 0031 五虎方水提液制备: 根据各试验号中各味药的比例, 取山药、 五味子、 虎枚三味药 材, 加10倍量水煎煮1.5h, 滤过, 药渣继续加8倍量水煎煮1h, 滤过, 合并滤液, 减压浓缩至浸 膏(相对密度1.22-1.25, 60测)备用。 临用以蒸馏。

16、水稀释到给药需要的浓度。 0032 五虎方醇提液制备: 取山药、 五味子、 虎枚三味药材, 加10倍量60乙醇煮沸回流 提取1.5h, 滤过, 药渣继续加8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1h, 滤过, 合并滤液, 减压回收乙醇后 浓缩至浸膏(相对密度1.22-1.25, 60测)备用。 临用以蒸馏水稀释到给药需要的浓度。 0033 实施例1五虎方(正交设计组方)对正常小鼠空腹血糖与餐后(随机)血糖的影响 0034 1.材料 0035 1.1动物 0036 清洁级ICR小鼠100只, 雄性, 体重18-22g, 购于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 许可证号为 SCXK(浙)2014-0001号。 饲养于清洁级动物房。

17、内, 温度20-24, 相对湿度40-60, 光照明暗 交替各12小时, 通风10次/小时; 动物实验设施条件合格证号: 浙实验动物设施条件准字 S00-010号。 动物饮水为城市自来水用净水器过滤后装入消毒过的饮水瓶内自由饮用。 0037 1.2药品与试剂 0038 山药、 虎杖、 五味子购于浙江省中医院中药房, 经鉴定符合 中国药典 规定。 0039 1.3仪器 0040 HX1-T型电子天平(天东衡器厂)、 拜安捷血糖仪(1455型), 产于拜耳公司。 0041 2.方法 0042 3.2.1五虎方正交试验组别设计 0043 将五虎方方中3味中药即山药、 虎枚、 五味子视为3个因素, 根。

18、据中药学与中国药典 中3味药的用量范围, 将每味药安排3个水平, 选择正交试验安排因素水平及处方试验号, 得 到如下因素水平表与试验设计分组表。 0044 表1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0045 0046 4表2正交试验因素水平安排设计表 说 明 书 3/22 页 5 CN 108434296 A 5 0047 0048 2.2五虎方制备 0049 水提液制备: 根据各试验号中各味药的比例, 取山药、 五味子、 虎枚三味药材, 加10 倍量水煎煮1.5h, 滤过, 药渣继续加8倍量水煎煮1h, 滤过, 合并滤液, 减压浓缩至浸膏 (相 对密度1.22-1.25, 60测)备用。 临用以蒸馏水稀释到给。

19、药需要的浓度。 0050 醇提液制备: 取山药、 五味子、 虎枚三味药材, 加10倍量60乙醇煮沸回流提取 1.5h, 滤过, 药渣继续加8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1h, 滤过, 合并滤液, 减压回收乙醇后浓缩 至浸膏(相对密度1.22-1.25, 60测)备用。 临用以蒸馏水稀释到给药需要的浓度。 0051 2.3分组与给药 0052 小鼠适应性饲养3d, 根据表2中10个试验号将小鼠随机分为10组, 每组10只。 各试 验组剂量均为0.4g(生药)/kg。 灌胃给药, 每天一次, 连续给药10d。 0053 2.4血糖测定 0054 各组小鼠连续给药第5天禁食不禁水4h后给药, 给药30min。

20、后剪尾取血, 用血糖仪 测定各组小鼠空腹血糖值。 继续给药5d, 第10d给药2h后剪尾取血, 用血糖仪测定各组小鼠 随机血糖值。 0055 3.结果 0056 表3正交设计五虎方水提物对小鼠空腹血糖与随机血糖影响(n10) 说 明 书 4/22 页 6 CN 108434296 A 6 0057 0058 与空白组(试验号1)比较: *P0.05; *P0.01; *P0.001 0059 表4正交设计五虎方醇提物对小鼠空腹血糖与随机血糖影响(n10) 0060 0061 与空白组(试验号1)比较: *P0.05; *P0.01; *P0.001 0062 表3和表4结果表明, 按照正交设计。

21、安排的五虎方各配伍方水提液和醇提液均能明 显降低小鼠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且降餐后血糖作用更强。 说 明 书 5/22 页 7 CN 108434296 A 7 0063 实施例2五虎方对糖尿病小鼠血糖、 糖耐量与肝糖原、 果糖胺、 胰岛素及C肽含量的 影响 0064 根据实施例1结果, 选择五虎方味药量比有代表性的3个配伍方: 五虎方1: 山药 10g、 虎杖9g、 五味子2g; 五虎方2: 山药20g、 虎杖12g、 五味子4g; 五虎方3: 山药 30g、 虎杖 15g、 五味子6g, 制备上述五虎代表方水提液和醇提液。 观察五虎方对实验型糖尿病小鼠血 糖、 糖耐量(OGTT)与肝糖原、。

22、 果糖胺、 胰岛素及C肽含量的影响。 0065 1.材料 0066 1.1动物及饲料 0067 同实施例1。 0068 1.2.药品与试剂 0069 五虎代表方制备同实施例1。 四氧嘧啶; 美国Sigma公司产品。 糖原、 果糖胺、 小鼠胰 岛素和小鼠C肽检测试剂盒, 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455型拜安捷血糖仪, 拜耳 公司产品。 0070 1.3仪器 0071 多功能酶标仪, 瑞士Tecan公司; 电热恒温水温箱, 上海医疗器械厂; 高速离机, 德 国Eppendorf公司; 电子分析天平, 日本岛津公司; 0072 2.方法 0073 2.1 DM模型建立 0074 100只小。

23、鼠适应性饲养3d后, 随机取10只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 禁食4h, 检测血糖 作为对照组给药前血糖。 剩余小鼠禁食不禁水6h,尾静脉注射鲜配四氧嘧啶60mg/kg造模, 4d后禁食4h后尾巴取血, 血糖仪测血糖, 以血糖值18-25mmol/l为DM小鼠造模成功入选分 组。 0075 2.2分组与给药 0076 将造模后血糖值在18-25mmol/l的小鼠按照血糖值随机分为: 模型组、 水提五虎方 1 组、 水提五虎方2组、 水提五虎方3组、 醇提五虎方1组、 醇提五虎方2组、 醇提五虎方3 组, 确保给药前各组血糖值差异不大于0.3mmol/L。 分组后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饮用水, 各给药 组。

24、灌胃相应药物。 连续给药15天。 观察记录小鼠活动和一般状况, 以及垫料潮湿度。 0077 2.3 FBG测定及糖耐量试验 0078 给药最后一天, 小鼠禁食4h, 尾部取血, 血糖仪检测各组小鼠FBG(即0min血糖值)。 之后各组灌胃给予葡萄糖2.5g/kg, 测定各组小鼠给葡萄糖后30、 120min血糖值。 0079 2.4各组血清肝糖原、 果糖胺、 胰岛素及C肽的测定 0080 小鼠摘眼球取血, 37水浴中静置30min, 3000r/min离心10min, 分离血清, 按照试 剂盒方法检测小鼠血清肝糖原、 果糖胺、 胰岛素及C肽。 0081 2.5统计学处理 0082采用SPSS1。

25、7.0统计软件处理, 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 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方法; 两组间比较, 满足方差齐性用LSD检验, 不满足方差 齐性用T检验; 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0083 3.结果 0084 3.1小鼠的一般状况及给药前后FBG 说 明 书 6/22 页 8 CN 108434296 A 8 0085 造模成功后, 各组小鼠即出现多食、 多饮、 多尿症状。 各组给药前后血糖值见表5。 0086 表5五虎方对实验型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n10) 0087 0088 与模型组比较: *P0.001 0089 表5结果显示, 给药前, 模型组与各给药。

26、组血糖值无明显差异; 连续给药15天后, 各 给药组血糖值显著低于给药前, 与模型组比较, 各给药组血糖值显著降低。 表明五虎方对糖 尿病小鼠有明显降血糖作用。 0090 3.2糖耐量试验(OGTT) 0091 结果见表6。 0092 表6五虎方对糖尿病小鼠OGTT血糖及其曲线下面积的影响(n10) 0093 0094 与模型组比较: *P0.05; *P0.01; *P0.001 说 明 书 7/22 页 9 CN 108434296 A 9 0095 表6结果显示, 各给药组小鼠给予负荷葡萄糖后, 0, 30, 120min血糖值均较模型组 显著降低, 其糖耐量曲线下面积显著低于模型组。 。

27、表明五虎方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餐后 血糖, 提示该方可能具有抑制-葡萄糖苷酶或促进胰岛素分泌作用。 0096 3.3给药后各组间的肝糖原、 果糖胺、 胰岛素和C肽比较 0097 结果见表7。 0098 表7五虎方对糖尿病小鼠肝糖原、 果糖胺、 胰岛素和C肽影响(n10) 0099 0100 与模型组比较: *P0.05; *P0.01; *P0.001 0101 表7结果显示, 与模型组比较, 各给药组肝糖原含量较高, 果糖胺含量较低, 胰岛素 含量较高。 表明五虎方能促进肝糖原生成; 促进胰岛素分泌; 五虎方降果糖胺作用明显, 说 明其能减少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波动。 0102 4.小结 010。

28、3 结果表明, 五虎方可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和肝糖原生成来降低糖尿病小鼠随机血 糖和果糖胺水平, 其水提物和醇提物作用相当。 0104 实施例3五虎方对糖尿病伴血瘀证大鼠血糖、 血脂、 内皮素、 血液粘度的影响 0105 选择五虎方有代表性的3个配伍, 即五虎方1: 山药10g、 虎杖9g、 五味子2g; 五虎方 2: 山药20g、 虎杖12g、 五味子4g; 五虎方3: 山药30g、 虎杖15g、 五味子6g, 观察上述五虎代表 方对糖尿病伴血瘀证大鼠血糖、 血脂、 内皮素、 血液粘度等的影响。 0106 1.材料与方法 0107 1.1动物 0108 SD大鼠, 雄性, 体重160-200g。

29、, 购于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 许可证号为SCXK(浙) 2014-0001号。 实验动物饲养于清洁级动物房内, 温度18-24, 相对湿度50-60, 光照明暗 交替各12小时, 通风10次/小时。 动物饮水为城市自来水用净水器过滤后装入消毒过的饮水 瓶内自由饮用。 0109 1.2药品与试剂 0110 五虎代表方制备同实施例1。 消渴丸, 购于成都九芝堂金鼎药业有限公司, 批号: 说 明 书 8/22 页 10 CN 108434296 A 10 20160901; 血糖试纸, 罗氏卓越型; 糖化血红蛋白试剂盒, 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批 号: 20170901; 胆固醇试剂盒, 宁波。

30、市慈城生化试剂厂, 批号: 20171010; 甘油三酯试剂盒, 宁 波市慈城生化试剂厂, 批号: 20171015; 内皮素试剂盒, 解放军总医院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 批号: 20170921。 高脂饲料委托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加工, 其中含基础饲料 65、 蔗糖5、 蛋黄粉10、 猪油10、 全脂奶粉1O。 0111 1.3仪器 0112 血糖仪, 罗氏血糖仪卓越精采型; AR224CN型电子天平, 奥豪斯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501S型超级恒温水槽器, 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 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日立株式会社; 550型台式低速大容量离心机, 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 FJ-200高速。

31、匀浆机, 上海标本模 型厂; LBYN6B血液黏度计, 北京普利生精密仪器研究中心产品。 0113 2.方法 0114 2.1造模与给药 0115 雄性SD大鼠120只, 适应性喂养3d后, 按体质量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0只及造模组 110只。 正常对照组大鼠喂以普通饲料, 造模组大鼠先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5周, 之后造模 组大鼠禁食不禁水6h, 再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mg/kg, 72h后尾巴取血测血糖, 以血糖 20- 30mmol/L, 为造模成功标准。 将造模成功大鼠按血糖值随机分为: 模型组、 阳性消渴丸组、 水 提五虎方1组、 水提五虎方2组、 水提五虎方3组、 醇提五虎方1组、。

32、 醇提五虎方2 组、 醇提五虎 方3组, 每组10只大鼠。 分组后大鼠开始每天1次灌胃给药, 各给药组灌胃相应药物, 对照组 与模型组予以等量饮用水灌胃。 持续给药60天。 0116 2.2指标检测 0117 给药第60天, 禁食6h后大鼠颈静脉取血。 将血分成3种: 第一种不抗凝血, 待血液凝 固后离心, 取血清, 测定血糖、 血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内皮素; 第二种抗凝血测定糖化血 红蛋白; 第三种抗凝血测定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 0118 2.3统计分析 0119实验结果均以表示, 应用GraphPad Prism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多组间比 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组间两两比。

33、较方差齐采用最小显著差数LSD法, 方差不齐采用 DunnettsT3法,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120 3.结果 0121 3.1五虎方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0122 结果如见表8。 0123 表8五虎方糖尿病大鼠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n10) 说 明 书 9/22 页 11 CN 108434296 A 11 0124 0125 与模型组比较, *P0.05,*P0.01,*P0.001 0126 表8结果显示: 给药后五虎方各组较模型组血糖明显降低, 表明五虎方对该型糖 尿病大鼠具有明显降糖作用。 五虎方给药组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糖化血红。

34、蛋白, 表明 该方不仅降糖作用显著, 且能减少血糖波动, 有利于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0127 3.2五虎方对糖尿病大鼠血脂、 内皮素的影响 0128 结果如表9所示。 0129 表9五虎方对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大鼠血脂和内皮素的影响(n10) 说 明 书 10/22 页 12 CN 108434296 A 12 0130 0131 与模型组比较: *P0.05,*P0.01,*P0.001 0132 表9结果显示: 模型组大鼠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明显升高, 糖脂代谢紊乱; 五虎方 各组对该型糖尿病大鼠高血脂均有明显降低作用。 内皮素是血管收缩因子, 它使循环血 流变慢、 血液黏滞度升。

35、高, 促使微血管内血栓形成, 加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结果显示, 五虎 方各组明显抑制糖尿病大鼠内皮素升高, 表明五虎方具有抑制高血糖致糖尿病大鼠微血管 损害的作用。 0133 3.3五虎方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血液黏度的影响 0134 实验结果如表10所示。 0135 表10五虎方对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大鼠血液黏度的影响(n10) 说 明 书 11/22 页 13 CN 108434296 A 13 0136 0137 与模型组比较: *P0.05;*P0.01;*P0.001 0138 表10结果显示: 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明显升高, 五虎方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 其 血粘度低切和血浆粘度。

36、明显下降, 表明五虎方对糖尿病伴高粘滞血证大鼠高凝状态有治疗 改善作用。 0139 4.小结 0140 本实验通过注射链脲佐菌素联合高糖高脂饲料成功复制类似人类II型糖尿病的 大鼠模型, 模型组大鼠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胆固醇、 甘油三酯、 内皮素、 血液粘度等均显著 升高。 与模型组比较, 五虎方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胆固醇、 甘油三 酯、 内皮素、 血液粘度等, 表明五虎方对该型糖尿病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0141 实施例4五虎方对糖尿病小鼠抗氧化和细胞免疫的影响 0142 根据实施例1结果, 选择有代表性的3个配伍方, 即五虎方1: 山药10g、 虎杖9g、 。

37、五味 子2g; 五虎方2: 山药20g、 虎杖12g、 五味子4g; 五虎方3: 山药30g、 虎杖15g、 五味子6g, 观察上 述五虎方水提液和醇提液对糖尿病小鼠抗氧化能力和细胞免疫的影响。 0143 1.材料 0144 1.1动物 0145 雄性ICR小鼠120只, 雄性, 体重1822g, 小鼠合格证号为: SCXK(浙)2014- 0001。 购自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 所有小鼠均饲养在SPF级动物房中, 相对湿度40-60, 室温20- 24, 日光灯每天开启和关闭时间各12小时, 通风10次/小时。 隔天换垫料一次。 自由摄水和 饲料。 小鼠的水和饲料均由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动物实。

38、验设施条件合格证号: 浙实验动物设 施条件准字S00-010号。 0146 1.2药品与试剂 0147 人参, 五虎方各味药均购自浙江省中医院, 人参液自制; 五虎方水提液与醇提液, 制法同实施例1。 SOD、 MDA、 IL-6试剂盒: 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有限公司; 血糖试纸(罗氏卓越 型) 说 明 书 12/22 页 14 CN 108434296 A 14 0148 1.3仪器(略) 0149 2.方法 0150 2.1动物造模与分组给药 0151 取小鼠120只, 预留10只小鼠作为对照组, 其余小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60mg/kg, 4 天后断尾取血测血糖, 选择血糖值在2030mm。

39、ol/L小鼠按照血糖值随机分为模型组、 人 参组、 水提五虎方1、 水提五虎方2、 水提五虎方3、 醇提五虎方1、 醇提五虎方2、 醇提五虎方3 组, 每组10只。 保证各组血糖值均匀平衡。 此后除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常水外, 各给药组 按设定剂量灌胃给药, 每天1次, 连续15天。 0152 2.2 SOD、 MDA测定 0153 给药第12天1h后, 用玻璃毛细管眼眶静脉丛采血, 取血清根据试剂盒要求, 用 ELISA 法检测SOD、 MDA含量。 0154 2.3鸡红细胞吞噬试验 0155 末次给药后每鼠腹腔注射5(V/V)鸡红细胞(CRBC)0.5ml, 4小时后处死, 剪开腹 腔皮肤。

40、, 腹腔注入生理盐水2ml, 轻揉小鼠腹部后吸取腹腔液滴于玻片上, 放入垫有湿纱布 的搪瓷盘中, 于37温育30min, 孵毕, 于生理盐水中漂去未被吞噬的CRBC及其他细胞, 吹 干, 1: 1丙酮-甲醇溶液固定5min, 4Giemsa-Wright染液染色3min, 晾干后油镜观察鸡红细 胞被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的情况, 计数100个腹腔巨噬细胞, 按下式计算吞噬指数。 结果见表。 0156 0157 2.4统计学处理 0158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数据用均数标准差多组间比较采用 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方法; 两组间比较, 满足方差齐性时用LSD检验,。

41、 不满足方 差齐性时用T2检验; 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0159 3.结果 0160 3.1五虎方对糖尿病小鼠血清SOD、 MDA的影响 0161 结果见表11. 0162 表11五虎方对糖尿病小鼠血清SOD、 MDA含量的影响(n10) 说 明 书 13/22 页 15 CN 108434296 A 15 0163 0164 与模型组比较: *P0.05;*P0.01;*P0.001 0165 表11显示, 五虎方能升高糖尿病小鼠血清SOD含量、 降低MDA含量, 表明该方具有增 强糖尿病小鼠抗氧化能力作用。 0166 3.2五虎方对糖尿病小鼠细胞免疫的影响 0167 结果见表12.。

42、 0168 表12五虎方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n10) 0169 说 明 书 14/22 页 16 CN 108434296 A 16 0170 与模型组比较: *P0.05;*P0.01;*P0.05)。 治疗后五虎方组与对照 组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 且五虎方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 0.01)。 特别是对2小时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降低尤为显著, 说明该药能明显减少血糖 波动。 0192 表13治疗前后肝功能、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变化 0193 0194 同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 *P0.05;*P0.05)。 治疗后两组各项指 标均较治疗前明显。

43、下降(P0.01),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 0197 表14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说 明 书 16/22 页 18 CN 108434296 A 18 0198 0199 同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 *P0.05;*P0.01 0200 2.4两组治疗副作用比较 0201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 五虎组出现2例轻微胃肠道反应, 未见心、 肝、 肾等重要脏器损 害等副作用。 对照组出现2例肝酶升高, 3例出现胃肠道反应。 0202 3小结 0203 糖尿病前期相当于中医的 “脾瘅” 、“消渴” 范畴,素问奇病论 云: “有病口甘者, 病名为何? 何以得之? 岐伯曰: 此五气之溢也, 名为。

44、脾瘅此肥美之所发也, 此人必数食 甘美而多肥也, 肥者令人内热, 甘者令人中满, 故其气上溢, 转为消渴” , 指出其成因与饮食 密切相关, 肥甘厚味蕴湿生热, 湿热内蕴, 阻滞气机, 气化不利, 湿痰热瘀, 久则煎熬真阴转 为消渴。 中医认为, 糖尿病前期病位主要在脾和肝, 脾虚、 气虚为本, 痰、 湿、 热、 滞、 瘀为主要 病理因素。 据此, 本研究运用五虎方中山药益气养阴补脾降浊, 虎杖清热利湿、 活血化瘀, 五 味子滋肝养阴生津, 三药合用得治糖尿病前期, 通过处方味药加减来辨证论治糖尿病前期 的3个常见中医证型, 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目前, 许多降糖降脂药本身易引起肝功能异常 甚。

45、至导致肝损害, 临床上多表现为无症状性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 长期大剂量使用此类药 物易发生肝毒性。 本研究在治疗前后对肝功能进行检测, 未见五虎方对肝脏有副作用。 0204 研究结果显示, 五虎方治疗后患者TC、 TG、 LDL-C, 全血高切、 低切黏度, 血浆黏度及 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HDL-C则较治疗前明显上升, 随着血脂、 血液流变学 的改善, 治疗组人群血糖、 肝功能等各项指标明显好转, 与对照组比较, 对血糖、 血脂、 血液 粘度的降低作用更显著。 说明五虎方治疗糖尿病前期高糖高脂高血粘有效安全。 0205 实施例6五虎方对2型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的治疗作用 020。

46、6 2型糖尿病属中医 “消渴” 范畴, 占糖尿病总数90以上, 是一种好发于40岁以上的 成人型糖尿病, 表现有胰岛素抵抗特征, 目前低龄化倾向明显, 患者以体重超标或肥胖人群 居多。 多数因饮食不节, 劳逸失衡, 食气不化, 滋生痰湿, 水湿聚而不散, 郁而化热伤津, 阻塞 经络成瘀, 继而发为消渴, 治疗应以健脾除湿、 滋阴清热、 化痰袪瘀为基本法则。 本研究以五 虎方辨证论治2型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 观察评价其疗效。 0207 1资料与方法 0208 1.1一般资料 0209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95例, 男 100例, 女95例, 平。

47、均年龄(49.135.23)岁。 病程6个月2年, 平均病程9.43.6个月。 按照 中医辨证分为阴虚燥热型63例、 湿热困脾型68例、 气阴两虚型64例。 说 明 书 17/22 页 19 CN 108434296 A 19 0210 1.2入选条件 0211 各组患者的性别、 年龄、 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0212 1.2.1糖尿病诊断标准 0213 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FPG)7.0mmol/L或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2h血 糖11.1mmol/L, 或典型糖尿病症状时随机血糖11.1mmol/L。 0214 1.2.2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0。

48、215 糖尿病中医证型标准参考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的消渴中医分型, 因考虑 阴阳两虚及血瘀脉络两个证型属消渴病情较重者, 故本研究未纳入研究对象, 仅对以下3个 证型进行研究。 0216 阴虚燥热证 0217 主症: 咽干口燥, 心烦畏热。 次症: 渴喜冷饮, 多食易饥, 溲赤便秘, 面红目赤, 心悸 失眠。 舌脉: 舌红苔黄, 脉细滑数, 或细弦数。 0218 湿热困脾证 0219 主症: 胸脘腹胀, 或食后饱满, 头身困重。 次症: 形体肥胖, 心胸烦闷, 四肢倦怠, 小 便黄赤, 大便不爽。 舌脉: 舌红苔黄腻, 脉滑而数。 0220 气阴两虚证 0221 主症: 咽干口燥, 倦怠乏力。 次症: 多食易饥, 口渴喜饮, 气短懒言, 五心烦热, 心悸 失眠, 溲赤便秘。 舌脉: 舌淡红少津液, 苔薄或花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