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叶檀香提取物在制备皮肤创伤愈合药物中的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斜叶檀香提取物在制备皮肤创伤愈合药物中的应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744244.9 (22)申请日 2018.07.09 (71)申请人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研究 院) 地址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外环东 路232号 (72)发明人 张丹雁 梁耀勇 赵维波 熊清平 马换换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有限公司 44224 代理人 向薇 (51)Int.Cl. A61K 36/48(2006.01) A61P 17/02(2006.01) (54)发明名称 斜叶檀香提取物在制备皮肤创伤愈合药物 中。
2、的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斜叶檀香提取物在制备皮 肤创伤愈合药物中的应用, 该提取物能够增加创 面毛细血管和胶原纤维的形成, 缩短皮肤创面愈 合时间, 并具有减少炎症及增加皮肤复原度的作 用, 且应用于创伤皮肤后, 愈后皮肤光滑, 无瘢 痕, 愈合效果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108514569 A 2018.09.11 CN 108514569 A 1.一种斜叶檀香提取物在制备皮肤创伤愈合药物中的应用。 2.一种用于皮肤创伤愈合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其活性组分包括斜叶檀香提取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叶檀香提取物为: 斜叶檀。
3、香的醇提 物; 和/或 所述斜叶檀香的提取物中, 总黄酮质量百分比不低于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叶檀香提取物的制备步骤包括: 取 斜叶檀香药材, 粉碎、 过筛, 加入乙醇提取, 即得斜叶檀香提取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叶檀香药材为斜叶檀香的木质藤茎 和/或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叶檀香药材为斜叶檀香为豆科蝶形 花亚科黄檀属植物斜叶黄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叶檀香药材与所述乙醇的质量体积 比(g/ml)为1: (46)。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 其特征。
4、在于, 所述加入乙醇提取为: 加入乙醇溶液, 超声 提取23次, 每次提取时间23小时; 于-0.06-0.08MPa, 4852下减压回收乙醇, 浓缩 至浸膏, 再在5862下真空干燥, 即得。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物由所述斜叶檀香提取 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物为外用剂型, 包括膏剂、 巴布剂、 膜剂、 酊剂、 凝胶剂和喷雾剂。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514569 A 2 斜叶檀香提取物在制备皮肤创伤愈合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5、 特别涉及一种斜叶檀香提取物在制备皮肤创伤愈合药 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 在抵御外界病原体刺激中起着重要作用。 人皮肤常 会直接暴露于存在有害生物、 热力、 机械性或化学性因素的环境中, 因此极易受到创伤。 皮 肤创伤修复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炎症阶段、 增值阶段及组织的重塑阶段。 临床中常 通过加快创面愈合速度, 预防细菌感染, 减轻出血、 炎症反应、 伤口感染及溃疡等带给患者 的痛苦, 防止创伤对生理机能的负面影响, 以及保证愈后伤口美观等方法治疗皮肤创伤。 0003 创伤修复的机制表现为先进行纤维性修复, 该过程中, 创面基底肉芽组织增生, 支。
6、 持创缘表皮增殖, 并向创面中央迁移, 最终覆盖创面, 完成愈合。 由于皮肤的修复能力有限, 大面积皮肤缺损往往愈合时间较长、 愈后皮肤易留瘢痕; 同时, 一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干扰创 伤愈合过程, 使伤口迁延不愈, 这些问题目前在临床上仍缺乏良好的对策。 0004 斜叶檀香来源于豆科蝶形花亚科黄檀属植物斜叶黄檀富含树脂的木质藤茎及根, 又名小叶降真香、 斜叶檀、 罗望子叶黄檀、 羽叶檀, 广泛分布于海南、 广西、 云南、 西藏、 缅甸、 老挝、 菲律宾、 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等地区。 斜叶黄檀为海南等少数民族药用植物新资 源, 其基础研究十分有限, 主要集中于斜叶黄檀挥发油等相关内容的研究, 如。
7、赵维波等报道 了斜叶黄檀挥发油成分及抗氧化能力赵维波, 张丹雁, 徐展翅, 等.斜叶黄檀香材挥发油成 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7, 28(05): 659-662., 林立静等报道了 斜叶黄檀超临界油提取的方法及条件林丽静, 王绥鑫, 廖良坤, 等.一种降真香精油的制备 方法P.广东: CN107287035A, 2017-10-24., 廖良坤等研究了斜叶檀香精油抗氧化、 抑菌 及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能力廖良坤, 张苏慧, 周伟, 等.斜叶黄檀精油功能活性研究J/OL. 食品工业科技: 1-10。 然而斜叶檀香醇提物的提取方法及用途尚无研究报道。 在上述基础 上, 本发。
8、明对斜叶檀香进行醇提, 滤液浓缩干燥为浸膏, 并首次将浸膏用于皮肤伤口愈合治 疗。 发明内容 0005 基于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叶檀香提取物在制备皮肤创伤愈合药物中 的应用。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斜叶檀香提取物在制备皮肤创伤愈合药物中的应用。 0008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皮肤创伤愈合的药物, 具体方案如下: 0009 一种用于皮肤创伤愈合的药物, 该药物的活性组分包括斜叶檀香提取物。 0010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斜叶檀香提取物为, 斜叶檀香的醇提物。 0011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醇提物中, 总黄酮质。
9、量百分比不低于10。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8514569 A 3 0012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斜叶檀香提取物的制备步骤包括: 取斜叶檀香药材, 粉 碎、 过筛, 加入乙醇提取, 即得斜叶檀香提取物。 0013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斜叶檀香药材为斜叶檀香的木质藤茎和/或根。 0014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斜叶檀香药材为斜叶檀香为豆科蝶形花亚科黄檀属植 物斜叶黄檀Dalbergia pinnata。 0015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斜叶檀香药材与所述乙醇的质量体积比(g/ml)为1: (4 6)。 0016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加入乙醇提取为: 加入。
10、乙醇溶液, 超声提取23次, 每 次提取时间23小时; 于-0.06-0.08MPa, 4852下减压回收乙醇, 浓缩至浸膏, 再在58 62下真空干燥, 即得。 0017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 该药物由所述斜叶檀香提取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 而成。 0018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药物为外用剂型, 包括膏剂、 巴布剂、 膜剂、 酊剂、 凝胶 剂和喷雾剂。 0019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0020 本发明通过发明人大量创造性劳动, 发现以斜叶檀香为原料制备的提取物能够增 加创面毛细血管和胶原纤维的形成, 缩短皮肤创面愈合时间, 并具有减少炎症及增加皮肤 复原度的作用。
11、, 且应用于创伤皮肤后, 愈后皮肤光滑, 无瘢痕, 愈合效果好。 上述斜叶檀香提 取物为天然来源, 无刺激, 促进伤口愈合效果好, 可在制备用于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中应 用, 以缓解临床中患者伤口愈合难、 愈合所需时间久, 及愈后易留斑痕的问题。 0021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包含斜叶檀香提取物的药物, 制备该药物时, 一方面选用合适 的原料, 通过对斜叶檀香富含树脂的木质藤茎和/或根进行提取, 另一方面优化提取工艺方 法, 控制总黄酮含量的合理范围, 制备得到的药物外敷于伤口患处, 使得伤口愈合时间缩短 明显, 愈合速度显著加快。 同时, 作为软膏, 其具有紧贴伤口, 保持创面生理性湿润的作用, 。
12、同时兼有抗菌、 消炎、 消肿, 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 且愈合皮肤光滑 柔软, 无突起及瘢痕, 使得其制备新型伤口愈合药物更具市场潜力、 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各组家兔创面愈合情况图; 0023 图2为个组家兔愈后皮肤切片HE染色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 下面将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以下给出 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但是, 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 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 的实施例。 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5 除非另有定义, 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
13、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 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 施例的目的, 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 “和/或” 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 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8514569 A 4 0026 实施例1 0027 本实施例提供斜叶檀香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步骤如下: 0028 将斜叶檀香木质藤茎1kg, 粉碎, 过20目筛, 加入5000mL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溶 液超声提取2次, 每次提取时间为2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 于-0.07MPa, 温度为50下减压回 收乙醇, 浓缩至浸膏, 。
14、再在60下真空干燥, 即得本发明的斜叶檀香提取物。 0029 根据2015版中国药典中规定的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对斜叶檀香提取物中的总黄 酮含量进行测定, 得到该提取方法下所得斜叶檀香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20.8。 0030 实施例2斜叶檀香提取物巴布剂制备 0031 称取CMC-Na 0.8g, 加入适量纯化水, 水浴加热溶解, 使成20溶液, 再加适量甘 油, 搅匀, 为A相; 同法制得10PVA水溶液和10明胶水溶液, 分别为B相和C相; 先将B相和C 相混匀, 再加入到A相, 搅拌均匀后加研细的微粉硅胶和预热的斜叶檀香提取物, 趁热涂布 于无纺布上, 置于电热恒温干燥箱中, 70干燥。
15、2h, 得斜叶檀香提取物巴布剂。 0032 实施例3斜叶檀香提取物凝胶剂制备 0033 称取2.5g卡波姆-940, 用11mL甘油润湿加蒸馏水60mL溶胀, 室温放置过夜备用 ( ); 称取斜叶檀香提取物5g, 加入无水乙醇, 使其溶解完全, 备用(); 称取尿素20g, 加入 蒸馏水20mL溶解, 备用(); 将 、 、 混合, 缓慢加入吐温-80 1.0g, 加入三乙醇胺适量调 节pH值至7.0, 最后加入蒸馏水至200g, 搅匀, 脱气、 灭菌, 灌封, 即得。 0034 实施例4斜叶檀香提取物喷雾剂制备 0035 称取斜叶檀香提取物50g, 聚山梨酯80 25g, 苯甲酸钠5g, 甘。
16、油30mL, 100mL无水 乙醇, 分次加入蒸馏水500mL, 搅拌溶解, 无菌过滤, 补加蒸馏水至1000mL分装, 即得。 0036 实施例5斜叶檀香提取物酊剂制备 0037 称取斜叶檀香提取物50g, 加入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500mL, 搅拌溶解, 并加入 2.5g月桂氮卓酮混匀。 另取甘油及蒸馏水适量, 混匀, 加入上述醇溶液中, 分次加入蒸馏水 500mL, 搅拌溶解, 无菌过滤, 补加蒸馏水至1000mL分装, 即得。 0038 实施例6斜叶檀香促进伤口愈合药效学实验: 0039 以实施例1制备的斜叶檀香提取物进行以下药效学实验。 0040 实验一: 斜叶檀香提取物对家兔皮肤创。
17、面愈合影响 0041 实验动物: 家兔24只, 体重2.53.0Kg, 雌雄各半, 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 心提供(合格证号: SCXF(粤)20130020)。 饲养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清洁级动物房, 单笼喂 养, 实验前适应性喂养一周, 喂以标准兔料, 自由进食及饮水, 昼夜照明。 0042 实验方法: 家兔24只, 随机分为4组, 设立模型组(生理盐水)、 阳性对照组(呋喃西 林)、 斜叶檀香提取物组及正常对照组。 所有家兔均耳缘静脉注射1戊巴比妥钠麻醉, 麻醉 后在家兔背部被毛7cm9cm, 再以8的硫化钠溶液脱净毛。 除正常对照组外, 每只家兔被 毛处左右对称各剪出1个直径为2cm、。
18、 深约2mm的圆形伤口, 不损伤深筋膜层。 造模后每天给 药一次, 模型组及阳性对照组每次给药100 L, 斜叶檀香提取物组每次外敷给药2g, 连续给 药至伤口完全愈合。 0043 创面常规观察及愈合率的测定: 肉眼观察家兔造模后创面颜色, 是否肿胀、 渗液, 肉芽组织生长及创面愈合情况, 并拍照记录。 分别于造模第1、 3、 7、 13天以薄透明薄膜记录 创面面积, 再以标准网格纸测量实际面积大小, 创面愈合率计算方法: 创面愈合率(创面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8514569 A 5 初始面积-未愈合创面面积)/创面初始面积100 0044 皮肤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 4组家。
19、兔于造模后第16天耳缘静脉注射10KCL溶液 2.5mL/Kg处死, 正常对照组每只背部两侧各切取一块正常皮肤, 其他3组切取背部两侧创伤 愈合后的皮肤, 每块切取的皮肤面积约为1cm2, 深至深筋膜层。 将切取的皮肤组织立即放入 4多聚甲醛固定, 固定24h放入组织自动脱水机中脱水, 再石蜡包埋, 制成厚度为5 m的石 蜡切片, 分别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炎症反应、 毛细血管、 胶 原纤维及上皮细胞等增生情况, 并拍照记录。 0045 实验结果如表1-3所示。 0046 表1家兔创面愈合情况观察对比 0047 0048 各组家兔创面愈合情况见图1。 0049 表2。
20、家兔创面愈合时间 0050 组别创面数目(个)愈合时间(天) 生理盐水组1215.570.79 呋喃西林组1213.891.45 斜叶檀香提取物组1212.250.45 0051 创面愈合率: 造模后3组家兔创面面积随时间逐渐减小, 第3、 7、 13天的创面愈合率 见下表。 由表可知, 造模后第3天, 斜叶檀香提取物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P 0.05), 略低于呋喃西林组(P0.01); 造模后第7天, 斜叶檀香组与呋喃西林组愈合率接近, 无显著性差异(P0.05), 均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 造模后第13天, 斜叶檀香组愈合率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851。
21、4569 A 6 高于呋喃西林及生理盐水组(P0.05), 愈合效果佳。 0052 表3家兔创面愈合率 0053 组别第3天第7天第13天 生理盐水组24.622.4753.663.4595.132.03 呋喃西林组38.836.1756.263.7698.211.12 斜叶檀香提取物组29.174.1956.022.85100 0054 愈后皮肤切片HE染色结果: 斜叶檀香提取物组及呋喃西林组皮肤表皮层中可见角 化层、 颗粒层及棘细胞层, 表皮棘细胞层及真皮层胶原纤维略有增生, 不明显。 生理盐水组 皮肤部分区域表皮不可见, 真皮层中胶原增生明显, 可见毛细血管及多数明显性细胞, 不见 毛囊。
22、及皮脂腺。 斜叶檀香提取物组可见明显新生毛细血管及少数炎性细胞, 而呋喃西林组 则表现为炎性细胞较多, 提示斜叶檀香组愈后炎症较少, 修复效果好。 详见附图2。 0055 实验结果表明, 斜叶檀香提取物具有增加创面毛细血管和胶原纤维的形成, 明显 的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提高伤口愈合率及降低炎症的作用。 新生皮肤表面光滑, 无异常突起 及瘢痕, 愈合效果佳。 0056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 为使描述简洁, 未对以上实 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 然而, 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 在矛盾, 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57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 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 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 因此, 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8514569 A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8 CN 108514569 A 8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9 CN 108514569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