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阑尾炎的内镜用透明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治疗阑尾炎的内镜用透明帽.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1624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7 CN 204016240 U (21)申请号 201420375003.9 (22)申请日 2014.07.08 A61B 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蔡长春 地址 332000 江西省九江市开发区长城路 123 号恒盛上花园 6 栋 1 单元 301 室 专利权人 杨翠萍 (72)发明人 蔡长春 杨翠萍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32103 代理人 范晴 (54) 实用新型名称 用于治疗阑尾炎的内镜用透明帽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阑。
2、尾炎的 内镜用透明帽, 其包括环形的端部固定部, 与所 述端部固定部连接的锥台形导入部, 且内镜透明 帽两端都为开放端。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技术 方案中, 所述锥台形导入部的斜面和水平面的夹 角为 75 -45, 所述端部固定部的内径长为 15-12mm, 锥台形导入部末端的环面的内径长为 6-7mm。本实用新型用于内镜下治疗具有无创特 点, 肠镜下逆行治疗一般 10 分钟可以完成, 具有 快速、 简捷特点 ; 相比较 ERAT 方法, 采用本实用新 型的内镜用透明帽的技术操作步骤简单经济, 手 术费用低, 效果明显。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
3、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16240 U CN 204016240 U 1/1 页 2 1. 一种用于治疗阑尾炎的内镜用透明帽, 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环形的端部固定部, 与所 述端部固定部连接的锥台形导入部, 且内镜透明帽两端都为开放端。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内镜用透明帽,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锥台形导入部的斜面和水 平面的夹角为 75 -45, 所述端部固定部的内径长为 15-12mm, 锥台形导入部末端的环面 的内径长为 6-8mm。 。
4、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内镜用透明帽,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锥台形导入部的斜面和水 平面的夹角为 70 -60。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内镜用透明帽,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锥台形导入部的斜面和水 平面的夹角为 67。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内镜用透明帽,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帽由硅胶制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4016240 U 2 1/3 页 3 用于治疗阑尾炎的内镜用透明帽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用于治疗阑尾炎的内镜专用透明 帽。 背景技术 0002 阑尾是盲肠内后壁附着的一个细长盲管, 长约 5-8cm, 直径约 0.。
5、5-0.8cm, 其基底 部在盲肠内后侧, 回盲瓣下方约 2.5cm 处, 由于腹膜包绕阑尾所形成的阑尾系膜短于阑尾 本身, 故阑尾形态弯曲, 状似蚯蚓, 亦名 “蚓突” 。阑尾基底相对固定, 而体及尖部则较游离 ( 有时阑尾体、 尖部可部分固定于腹膜后 ), 可指向各个方向。阑尾结构与结肠相似, 有粘 膜层、 粘膜下层、 环肌层、 纵肌层、 浆膜下层及浆膜层。 粘膜和粘膜下层中含有丰富的淋巴组 织, 呈纵行分布 ( 这是感染易于沿粘膜下层扩散的原因 )。 0003 阑尾壁内有大量淋巴组织, 容易招致血液及肠道的感染因子, 诱发炎症反应常有 : 1. 阑尾腔狭窄, 引流不畅而容易感染, 2、 。
6、阑尾粘膜能吸收水分, 容易形成粪石阻塞阑尾腔 ; 3、 阑尾为盲管, 细长的管腔易被寄生虫、 食物残渣等异物滞留而堵塞 ; 4、 阑尾末端游离, 活 动度大, 易造成损伤和招惹周围组织的感染灶 ; 5、 阑尾本身弯曲多变, 胃肠道功能障碍时, 可引起阑尾肌的反射性痉挛, 促成阑尾扭转、 套叠。 0004 综上所述, 阑尾炎的发病机理是各种原因(狭窄、 粪石、 扭曲、 寄生虫等)导致阻塞 的急性炎症。解决梗阻是治疗阑尾炎的关键。手术和内镜治疗、 药物治疗是常用的三种方 法。 0005 阑尾炎常常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前者包括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和急性化脓性阑尾 炎、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诊断。
7、明确后, 应早期外科手术治疗, 既安全, 又可防止并 发症的发生。早期手术系指阑尾还处于管腔阻塞或仅有充血水肿时手术切降, 此时操作简 易。如化脓或坏疽后再手术, 操作困难且术后并发症显著增加。 0006 各种不同临床类型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方法亦不相同。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行阑 尾切除术, 切口一期缝合。 近年对这种类型开展了经腹腔镜行阑尾切除, 但须掌握熟练的技 术。(2) 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 行阑尾切除术 ; 如腹腔内已有脓液, 可清除脓液后关 闭腹膜, 切口置乳胶片作引流。手术毕竟是创伤, 麻醉也存在风险。 0007 发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 上的一。
8、项研究显示, 盲肠补丁 ( 阑尾中的一个淋 巴组织 ) 是 IgA 分泌细胞产生的主要部位, 并可以促使分泌细胞迁移至大肠。阑尾无用论 较为流行, 而日本研究人员的该项试验显示, 阑尾能向肠道提供免疫细胞, 发挥了保持肠内 细菌平衡的作用。 0008 有没有可能存在的微创或无创手术呢?国内刘冰熔教授提出并开展了内镜下逆 行阑尾炎治疗 (ERAT) 的多中心回顾性临床研究, 经多中心的临床治疗结果进一步显示 : ERAT 是一种安全、 有效、 微创的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方法, 且具有简单易学、 腹痛缓解 迅速、 病人恢复快、 复发率低、 减少阴性阑尾切除等诸多优势。但是由于操作难度较大和反 复。
9、操作因素及费用较手术明显较高等原因, 这项技术未能获得全面推广。 说 明 书 CN 204016240 U 3 2/3 页 4 0009 有没有既可保留阑尾功能, 又简单易学、 费用极少的无创技术呢?本实用新型由 此而来。 实用新型内容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第一方面的问题是针对的阑尾炎治疗方面存在的操作 难度大等缺陷, 提供一种内镜治疗的专用透明帽, 以内镜下阑尾腔冲洗术治疗阑尾炎症 : 前 端透明帽部嵌入阑尾开口形成闭合部, 反复冲洗和吸引将阻塞的粪石、 脓液、 扭曲、 寄生虫 等洗出, 从而无创、 简单、 快速解决阑尾炎症而保留阑尾特有功能。 0011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1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治疗阑尾炎 的内镜用透明帽, 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环形的端部固定部, 与所述端部固定部连接的锥台形 导入部, 且内镜透明帽两端都为开放端。 0012 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技术方案中, 所述锥台形导入部的斜面和水平面的夹角为 75 -45, 所述端部固定部的内径长为 15-12mm, 锥台形导入部末端的环面的内径长为 6-8mm。 0013 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技术方案中, 所述锥台形斜面和水平面的夹角为 70 -60。 0014 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技术方案中, 所述锥台形斜面和水平面的夹角为 67。 0015 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技术方案中, 所述内镜用透明帽。
11、高度为 15-12mm。 0016 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技术方案中, 所述透明帽由硅胶制成。 0017 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技术方案中, 所述透明帽整体呈透明管状。 0018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 提供了前述的内镜用透明帽用于安装在治疗阑尾炎的内 镜的端部。 001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用于内镜下治疗具有 无创特点, 肠镜下逆行治疗一般 10 分钟可以完成, 具有快速、 简捷特点 ; 相比较 ERAT 方法,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内镜用透明帽的技术操作步骤简单经济, 手术费用低, 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0020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镜用透明帽立体结构示意图。
12、。 0021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镜用透明帽纵切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 需要特别指出的 是, 这些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描述,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依据本说明书的论 述, 本实用新型的许多变化、 改变对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是显而易见了。 0023 如图 1、 图 2 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治疗阑尾炎的内镜用透明帽的实施例, 其 包括环形的端部固定部10, 与端部固定部10连接的锥台形导入部20, 且内镜透明帽两端的 第一端面 21 和第二端面 11 都为开放端。 0024 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如图 。
13、2 中, 端部固定部 10 的内径及第二端面内径 R2 长都为 13.2mm, 锥台形导入部末端的第一端面内径 R1 长为 6.5mm, 因此, 锥台形导入部 20 说 明 书 CN 204016240 U 4 3/3 页 5 的斜面和水平面的夹角为 67.3, 内镜用透明帽高度 H 为 13mm, 锥台形导入部 20 的高度为 8mm。 0025 本实用新型的内镜专用透明帽内镜用于下阑尾腔清洗术, 如用于急性单纯性阑尾 炎和慢性阑尾炎患者给予充分肠道清洗, 直至排泄物为清水状液体。 具体技术方案是 : 将端 部安装了专用透明帽的内镜经肛门逆行插至盲肠寻找阑尾开口, 将内镜透明帽前端, 即锥 台形导入部 20 与阑尾开口嵌合, 在内镜直视下, 可控给予少量生理盐水反复抽吸, 直至将 脓液和阻塞物冲洗干净。吸气后退出内镜。 0026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 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204016240 U 5 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016240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