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状组配式骨科内固定钉板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树状组配式骨科内固定钉板系统.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111110.9 (22)申请日 2017.02.28 (71)申请人 谢志进 地址 610066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糍粑店 街4号北顺苑1期1栋2单元4-5号 (72)发明人 谢志进 (51)Int.Cl. A61B 17/80(2006.01) (54)发明名称 树状组配式骨科内固定钉板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状组配式骨科内固定 钉板系统, 由干锁定板, 支锁定板及其固定螺钉, 接骨螺钉等部件共同组成。 在进行扁骨骨折的内 固定时, 术者可根据骨折的。
2、不同类型将支锁定板 与干锁定板按需要组合连接, 支锁定板可进行以 30 为基本单位的旋转调整, 且其板体与干锁定 板在同一平面, 应用该发明既能根据骨折实际情 况灵活设置固定位置, 也能有效增加骨折固定的 整体稳定性, 与传统重建钢板相比, 在相似稳定 程度下还可以减少钻孔数量, 可适用于各型扁骨 骨折的内固定。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106725811 A 2017.05.31 CN 106725811 A 1.一种树状组配式骨科内固定钉板系统, 包括干锁定板(1)、 支锁定板(2)及其固定螺 钉、 接骨螺钉, 其特征在于: 干锁定板(1)的横轴上分布有多个接骨锁定螺孔。
3、(11), 在板体的 一侧或端头可设置有干锁定板上方关节连接处(12)、 干锁定板下方关节连接处(17)、 干锁 定板端头关节连接处(18), 与其配套的支锁定板(2)通过支锁定板关节连接处(28)与干锁 定板关节连接处(12、 17、 18)进行连接, 并可对连接方向进行调节, 支锁定板(2)上设置有支 锁定板接骨锁定螺孔(25)和支锁定板滑动加压孔(26), 通过上述两种锁定板的接骨螺孔对 骨折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锁定板上方关节连接处(12)和干锁定板下方关节连接处 (17), 其特征在于: 该处整体较板体均匀下沉, 厚度约为板体厚度的2/3, 呈半圆形向外凸 出, 干锁。
4、定板关节连接处翼部(13)呈扇形张开, 与干锁定板(1)边缘呈约30 夹角, 上述关节 连接处的中央均有一转轴加压螺孔(14), 该螺孔设有内丝, 在板体正面该螺孔周围呈环形 均匀分布有12个球面形凸起(15), 似钟表的1-12点分布, 在干锁定板上方关节连接处(12) 和干锁定板下方关节连接处(17)向外凸起部分的弧顶内侧, 沿对称轴对称设置有三枚外围 加压螺孔(16), 该螺孔也带有内丝, 三枚外围加压螺孔(16)在同一弧线上, 其圆心点与转轴 加压螺孔(14)的圆心点重叠, 三枚螺孔共同组成的弧线其弧度为90 , 两两之间弧度为4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锁定板端头关节连接处(。
5、18), 其特征在于: 俯视外形似火柴 头, 干锁定板端头关节连接处翼部(19)完全打开呈一直线, 该关节连接处的中央也有一转 轴加压螺孔(14), 该螺孔同样设有内丝, 在板体正面, 该螺孔周围呈环形均匀分布有12个球 面形凸起(15), 似钟表的1-12点分布, 干锁定板端头关节连接处(18)沿对称轴对称设置五 枚外围加压螺孔(16), 其圆心点与转轴加压螺孔(14)的圆心点重叠, 五枚螺孔共同组成的 弧线其弧度为200 , 两两之间弧度为5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锁定板(2)及其固定螺钉, 其特征在于: 支锁定板(2)的整体 厚度约为干锁定板(1)板体厚度的2/3, 支锁定板(。
6、2)的对称轴上分布有数个支锁定板接骨 锁定螺孔(25)和支锁定板滑动加压孔(26), 支锁定板(2)的近端设置有支锁定板关节连接 处(28), 该连接处的厚度与支锁定板(2)板体厚度一致, 支锁定板(2)板体以一 “Z” 字形向上 的直角折弯(21)与支锁定板关节连接处(28)分界, 直角折弯(21)上抬的高度与板体厚度一 致, 支锁定板关节连接处翼部(27)呈一直线, 支锁定板关节连接处(28)的俯视外形似火柴 头, 其圆心位置设置有一与干锁定板(1)相对应的转轴螺孔(22), 该螺孔直径略大于转轴加 压螺孔(14), 与后者丝口外径一致, 转轴螺孔(22)内壁光滑, 在支锁定板关节连接处(。
7、28)与 干锁定板(1)的嵌合面上, 呈环形均匀分布有12个球面形凹陷(23), 该凹陷大小与干锁定板 关节连接处(12、 17、 18)的球面形凸起(15)的大小匹配, 可以相互嵌合, 支锁定板关节连接 处(28)靠板体一侧设置有弧形钉槽(24), 该弧形钉槽(24)在支锁定板(2)对称轴两侧对称 分布, 钉槽宽度与外围加压螺孔(16)的丝口外径一致, 该弧形钉槽(24)的圆心点与转轴螺 孔(22)的圆心点重叠, 该段弧形的弧度约为40 , 支锁定板关节连接处(28)使用的固定螺钉 直径较板体的接骨螺钉偏小, 该固定螺钉的螺帽与板接触面为平面, 螺钉尖端可埋入骨内。 权 利 要 求 书 1/。
8、1 页 2 CN 106725811 A 2 树状组配式骨科内固定钉板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骨折内固定的树状组配式骨科内固 定钉板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每年的骨折患者超过450万人, 并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 在骨科临床工作中 有很多时候需要用到内固定器, 近年来, 根据不同部位解剖形态设计的解剖型钢板发挥了 巨大优势, 但对于肩胛骨、 髋臼等处扁骨骨折, 由于此处骨折通常无定型, 特别是粉碎性骨 折, 临床治疗中一般都无法用某一特定形状的解剖钢板去完成固定, 故重建钢板为其首选; 另外, 扁骨具有骨骼厚度低的特点, 内固定后的稳定性常常。
9、需要一定的螺钉数量来保证, 有 时也会出现重建钢板位置相互干扰的情况, 因此, 内固定板的选择及位置摆放密切关系到 内固定后的最终效果, 若能根据不同的骨折情况将多个内固定板自由组配并使之成为一个 整体, 还能兼顾内固定板的摆放方向, 对于扁骨骨折的固定将会使得程序更为简化, 接骨螺 钉数量得到减少, 稳定性却能有效提高。 0003 目前, 骨科内固定领域并无真正有效的适用于扁骨固定的组配式钢板出现, 申请 公布号为CN 101884564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 “骨科组配式钢板螺钉固定系统” , 该 发明经多个相似单元的分体钢板进行组配后使用, 理论上具有自由组配的效果, 但该发明 在实。
10、施例中并未说明分体钢板之间是通过几枚锁定螺钉固定的, 若是两枚, 与配图不符, 也 不能达到 “转向” 的效果, 而只能是在轴线上不断延长, 如此设计有何意义? 若是一枚, 可实 现 “转向” 效果, 但此时一枚锁定螺钉就能牢靠的固定连接处吗? 整体稳定性如何保证? 所 以, 该专利并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而申请公布号为CN 103961170A的中国发明专利也公开 了 “一种骨科组配式钢板螺钉固定系统” , 其结构言之不详, 同样没有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克服现有的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需要使用多个重建钢板, 且整体稳定性欠 佳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 “树状组配式骨科内固。
11、定钉板系统” , 通过干锁定板上的关节 连接处来连接多个支锁定板, 且能实现支锁定板的灵活转向, 还能实现稳定性提高, 最终将 扁骨各骨块有效的连接为一个整体。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树状组配式骨科内固定 钉板系统, 包括干锁定板, 支锁定板及其固定螺钉, 接骨螺钉。 0006 所述的干锁定板, 在板体的横轴上分布有数个接骨锁定螺孔, 在板体的一侧或端 头设置有数个关节连接处, 关节连接处整体较板体均匀下沉, 其厚度约为板体厚度的2/3, 呈半圆形向外凸出, 其翼部呈扇形张开可配合支锁定板的转向, 端头的关节连接处其外形 似火柴头, 其翼部则完全打开呈。
12、一直线。 干锁定板关节连接处的圆心位置设置有一转轴加 压螺孔, 该螺孔设置有内丝, 在板体正面该螺孔周围呈环形均匀分布有12个球面形凸起, 似 钟表的1-12点分布, 在向外凸起部分的弧顶内侧, 沿对称轴对称设置有三枚外围加压螺孔,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6725811 A 3 该螺孔也带有内丝, 三枚外围加压螺孔在同一弧线上, 其圆心点与转轴加压螺孔的圆心点 重叠, 三枚螺孔共同组成的弧线其弧度为90 , 端头的关节连接处则沿对称轴对称设置有五 枚外围加压螺孔, 五枚螺孔共同组成的弧线其弧度为200 , 两两之间弧度为50 。 0007 所述的支锁定板整体厚度约为干锁定板板体。
13、厚度的2/3, 在支锁定板板体的中轴 线上也分布有数个接骨锁定螺孔, 同时还设置一枚滑动加压孔, 在板体近端设置有一个关 节连接处, 板体以一 “Z” 字形呈直角的向上折弯与关节连接处分界, 直角折弯上抬的高度与 干锁定板关节连接处厚度一致, 支锁定板关节连接处的俯视外形似火柴头, 其圆心位置设 置有一与干锁定板相对应的转轴螺孔, 其直径略大于干锁定板的转轴加压螺孔, 与后者丝 口外径一致, 支锁定板的转轴螺孔内壁光滑无丝口, 在支锁定板关节连接处与干锁定板的 嵌合面上, 呈环形均匀分布有12个球面形凹陷, 该凹陷大小与干锁定板关节连接处的球面 形凸起大小相匹配, 可以进行嵌合, 该关节连接处。
14、靠板体一侧设置有弧形钉槽, 该弧形钉槽 在支锁定板对称轴两侧对称分布, 钉槽宽度与干锁定板外围加压螺孔的丝口外径一致, 该 弧形钉槽圆心点与转轴螺孔的圆心点重叠, 该段弧形的弧度约为40 。 支锁定板相对于干锁 定板的角度旋转以30 为基本单位进行; 角度调整到位后支锁定板靠两枚螺钉来与干锁定 板固定, 其中固定转轴螺孔处的螺钉可通过支锁定板的转轴螺孔后, 与干锁定板的转轴加 压螺孔形成对吻, 并可对结合部进行加压; 而在弧形钉槽内必然能找到一个外围加压螺孔 的位置, 此处再用另一枚螺钉进行固定; 球面形凹陷和球面形凸起的嵌合则可防止支锁定 板的旋转移动。 支锁定板上设置有锁定螺孔及滑动加压孔。
15、, 可用来对骨块进行加压固定。 支 锁定板关节连接处使用的固定螺钉直径较板体的接骨锁定螺钉小, 该固定螺钉的螺帽与板 接触面为平面, 螺钉尖端可埋入骨内。 0008 所述的锁定接骨螺钉即为常规使用的锁定螺钉, 根据本系统不同型号的固定板配 置有相应直径的锁定螺钉, 在滑动加压孔内使用普通接骨螺钉。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在进行扁骨骨折的固定时, 术者只需要将干锁定板连接于 主要稳定骨折块之间, 以此完成初步固定, 其他的骨折块可以通过在干锁定板上连接支锁 定板后再进行固定, 支锁定板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长度配置和不同的连接位置, 还 可调整不同的转向角度。 本发明为了方便说明情况。
16、设置的基本转向单位为30 , 这个度数应 该已能满足临床需求, 若想达到更小的转向单位, 配套增加球面形凸起和球面形凹陷的数 量即可实现。 当固定板的关节处连接完成后, 支锁定板的骨接触面与干锁定板的骨接触面 处于同一平面, 如此固定可将所有骨折块有效的连接为一个整体, 达到更佳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1 图1为本发明干锁定板的俯视结构图。 0012 图2为本发明干锁定板的立体图。 0013 图3为本发明支锁定板的仰视结构图。 0014 图4为本发明支锁定板的立体图。 0015 图5为本发明联合使用的效果图。 0016 附图标记说明 0。
17、017 1.干锁定板; 2.支锁定板; 11.干锁定板锁定螺孔; 12.干锁定板上方关节连接处;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6725811 A 4 13.干锁定板关节连接处翼部; 14.转轴加压螺孔; 15.球面形凸起; 16.外围加压螺孔; 17.干 锁定板下方关节连接处; 18.干锁定板端头关节连接处; 19.干锁定板端头关节连接处翼部; 21.直角折弯; 22.转轴螺孔; 23.球面形凹陷; 24.弧形钉槽; 25.支锁定板接骨锁定螺孔; 26. 支锁定板滑动加压孔; 27.支锁定板关节连接处翼部; 28.支锁定板关节连接处。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
18、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9 如图1图2所示, 干锁定板1的横轴上分布有多个干锁定板锁定螺孔11, 在干锁定 板1的上方、 下方和端头分别设置有干锁定板上方关节连接处12、 干锁定板下方关节连接处 17和干锁定板端头关节连接处18, 上述关节连接处的整体较板体均匀下沉, 其厚度约为板 体厚度的2/3, 其中干锁定板上方关节连接处12和干锁定板下方关节连接处17呈半圆形向 外凸出, 干锁定板关节连接处翼部13呈扇形张开, 与干锁定板1边缘呈约30 夹角。 而干锁定 板端头关节连接处18俯视外形似火柴头, 干锁定板端头关节连接处翼部19完全打开呈一直 线, 上述关节连接处的中央均有一转轴加压螺孔14。
19、, 该螺孔均设有内丝, 在板体正面该螺孔 周围呈环形均匀分布有12个球面形凸起15, 似钟表的1-12点分布, 其中在干锁定板上方关 节连接处12和干锁定板下方关节连接处17向外凸起部分的弧顶内侧, 沿对称轴对称设置有 三枚外围加压螺孔16, 该螺孔也带有内丝, 三枚外围加压螺孔16在同一弧线上, 其圆心点与 转轴加压螺孔14的圆心点重叠, 三枚螺孔共同组成的弧线其弧度为90 , 干锁定板端头关节 连接处18沿对称轴对称设置有五枚外围加压螺孔16, 其圆心点也与该处转轴加压螺孔14的 圆心点重叠, 五枚螺孔共同组成的弧线其弧度为200 , 两两之间弧度为50 。 0020 如图3图4所示, 支。
20、锁定板2的整体厚度约为干锁定板1板体厚度的2/3, 支锁定板 2的对称轴上也分布有数个支锁定板接骨锁定螺孔25和支锁定板滑动加压孔26, 在支锁定 板2近端设置有支锁定板关节连接处28, 该处厚度与板体保持一致, 板体以一 “Z” 字形向上 的直角折弯21与支锁定板关节连接处28分界, 直角折弯21上抬的高度与干锁定板关节连接 处厚度一致, 支锁定板关节连接处翼部27也呈一直线, 支锁定板关节连接处28的俯视外形 似火柴头, 其圆心位置设置有一与干锁定板1相对应的转轴螺孔22, 其直径略大于转轴加压 螺孔14, 与后者丝口外径一致, 转轴螺孔22内壁光滑, 在支锁定板关节连接处28与干锁定板 。
21、1的嵌合面上, 呈环形均匀分布有12个球面形凹陷23, 该凹陷大小与干锁定板关节连接处的 球面形凸起15的大小匹配, 可以相互嵌合, 该关节连接处靠板体一侧设置有弧形钉槽24, 该 弧形钉槽24在支锁定板2对称轴两侧对称分布, 钉槽宽度与外围加压螺孔16的丝口外径一 致, 该弧形钉槽24圆心点与转轴螺孔22的圆心点重叠, 该段弧形的弧度约为40 。 0021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在使用时的效果图, 此处仅展示了基本型的使用情况, 更多型 号及配置方式未一一列举。 0022 本发明的具体使用方法为, 先对扁骨的主要骨折块进行复位, 然后根据扁骨的基 本形态适当塑形贴服骨面, 一般情况下不在关节连接。
22、处塑形, 将干锁定板1连接于主要骨折 块之间, 并进行锁定固定, 其后, 根据骨折情况选择适合的支锁定板2, 将支锁定板关节连接 处28与干锁定板关节连接处(12、 17、 18)对接, 此时, 支锁定板上的球面形凹陷23套入干锁 定板上的球面形凸起15, 起到防止支锁定板旋转的作用, 球面形凸起15和球面形凹陷23均 为环形12枚均匀分布, 相当于圆周的12等份, 因此, 可进行以30 为基本单位的变向, 若选择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6725811 A 5 干锁定板上方关节连接处12进行嵌合, 支锁定板2可在30 、 60 、 90 、 120 、 150 夹角等处自 由调。
23、节, 而选择干锁定板端头关节连接处18进行连接, 支锁定板2可在60 、 90 、 120 、 150 、 180 、 210 、 240 、 270 夹角等处自由调节, 若选择干锁定板下方关节连接处17进行嵌合, 则 可在210 、 240 、 270 、 300 、 330 夹角等处自由调节, 这种自由选择的调节方式完全可以满 足临床手术中的各种需要。 当调节角度满意后, 用两枚螺钉对关节连接处进行固定, 由于支 锁定板2的弧形钉槽24没有螺纹, 当螺钉进入外围加压螺孔16后, 则对关节连接处形成加压 作用, 而在弧形钉槽内必然能找到一个外围加压螺孔的位置, 此处再用另一枚螺钉进行固 定,。
24、 上述两枚螺钉的尖端可埋入骨内增加整体稳定性, 球面形凹陷和球面形凸起的嵌合则 可进一步防止支锁定板的旋转移动, 由此可稳固的进行关节处连接, 连接完成后支锁定板2 的骨接触面与干锁定板1的骨接触面处于同一平面, 支锁定板2的直角折弯21也不影响角度 调整, 最后再进行支锁定板2上的接骨螺钉固定, 若需要对骨块进行加压可使用支锁定板滑 动加压孔26。 0023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树状组配式骨科内固定钉板系统, 但本发 明并不局限于实施例, 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 同变化与修饰, 均落入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6725811 A 6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7 CN 106725811 A 7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8 CN 106725811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