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肝肾阴虚、阴血不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8037903 上传时间:2019-12-1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5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45247.8

申请日:

20130424

公开号:

CN103223108B

公开日:

2014070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69,A61P15/00,A61P1/14,A61P7/06

主分类号:

A61K36/8969,A61P15/00,A61P1/14,A61P7/06

申请人:

陕西东泰制药有限公司

发明人:

罗川

地址:

712000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四号公路1号

优先权:

CN201310145247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肝肾阴虚、阴血不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当归、益母草、冬虫夏草、制何首乌、制黄精、天花粉按一定的配比经加工制成的。具有补益肝肾、滋阴养血的功效,适用于女性肝肾阴虚,阴血不足引起的头晕目眩,面色无华,两眼干涩,月经量少等。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临床药效学实验效果较显著;生物利用度高,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肝肾阴虚、阴血不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原料药重量配比为:当归210g                  益母草210g               冬虫夏草35g制何首乌420g              制黄精140g               天花粉210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上当归、益母草、冬虫夏草、制何首乌、制黄精、天花粉共六味,加乙醇7000ml回流提取2小时,滤过,药渣再加60%乙醇6000ml回流提取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药液备用,药渣加水7000ml煎煮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药液合并,浓缩至50℃时测得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取清膏1份、蔗糖1份、糊精按2.5份及75%的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颗粒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上当归、益母草、冬虫夏草、制何首乌、制黄精、天花粉共六味,加乙醇7000ml回流提取2小时,滤过,药渣再加60%乙醇6000ml回流提取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药液备用,药渣加水7000ml煎煮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药液合并,浓缩至50℃时测得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取清膏1份、淀粉3.5份及75%的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即得片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上当归、益母草、冬虫夏草、制何首乌、制黄精、天花粉共六味,加乙醇7000ml回流提取2小时,滤过,药渣再加60%乙醇6000ml回流提取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药液备用,药渣加水7000ml煎煮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药液合并,浓缩至50℃时测得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取清膏1份、淀粉3.5份及75%的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装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胶囊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肝肾阴虚、阴血不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药技 术领域。

技术背景

肝肾阴虚、阴血不足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女性头晕目眩,面色无 华,两目干涩,月经量少等;严重的影响了广大女性的身体健康,长期不治可导致多种妇科 疾病。目前药物治疗主要分为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西医在治疗女性肝肾阴虚、阴血不足方 面主要以口服补血化药制剂为主外加一些激素,副作用较大,有的还有严重的不良反应,机 体易产生耐受性,对女性的健康很不利。中医在治疗女性肝肾阴虚、阴血不足方面的中成药 很多,但大多疗效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本领域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通过发掘祖国丰富的中医药资源, 结合大量的临床药效学研究,提供一种组方科学、疗效显著,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一种用 于治疗肝肾阴虚、阴血不足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治疗肝肾阴虚、阴血不足的中药组合物,其配方组成为:

当归180-240g        益母草180-240g    冬虫夏草20-50g

制何首乌380-460g    制黄精110-170g    天花粉180-240g。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其配方组成为:

当归210g        益母草210g    冬虫夏草35g

制何首乌420g    制黄精140g    天花粉210g。

本发明治疗肝肾阴虚、阴血不足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本发明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以上当归、益母草、冬虫夏草、制何首乌、制黄精、天花粉共六味,加乙醇7000ml回流 提取2小时,滤过,药渣再加60%乙醇6000ml回流提取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24 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药液备用,药渣加水7000ml煎煮1小时,滤过,滤液 与上述药液合并,浓缩至50℃时测得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取清膏1份、蔗糖1份、 糊精按2.5份及75%的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颗粒剂。

2、本发明片剂的制备方法:

以上当归、益母草、冬虫夏草、制何首乌、制黄精、天花粉共六味,加乙醇7000ml回流 提取2小时,滤过,药渣再加60%乙醇6000ml回流提取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24 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药液备用,药渣加水7000ml煎煮1小时,滤过,滤液 与上述药液合并,浓缩至50℃时测得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取清膏1份、淀粉3.5 份及75%的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即得片剂。

3、本发明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以上当归、益母草、冬虫夏草、制何首乌、制黄精、天花粉共六味,加乙醇7000ml回流 提取2小时,滤过,药渣再加60%乙醇6000ml回流提取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24 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药液备用,药渣加水7000ml煎煮1小时,滤过,滤液 与上述药液合并,浓缩至50℃时测得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取清膏1份、淀粉3.5 份及75%的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装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胶囊剂。

中医理论认为:肝阴虚和肾阴虚合并成为肝肾阴虚,肝阴虚主要是由于肾阴虚、肾气不 足导致的肝阴虚。方中制何首乌为君药,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的功效, 用于肝肾阴虚,血虚,肾气不足。制黄精、冬虫夏草为臣药,归肺、肾经,具有滋肾润肺, 补脾益气的功效,用于肾虚,虚喘,痨嗽,头晕健忘。配臣药制黄精、冬虫夏草助君药补肝 肾,强筋骨的功效,使肾气足而肝气舒。当归、益母草为佐药,具有补血、活血、调经的功 效,当归、益母草合用配全方增强其活血之功效,使血行通畅,肝气舒,肾气足。天花粉为 使药,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的功效,主要用于调和诸药。全方配伍使血行通畅,肝气舒, 肾气足。

主要药效学试验资料: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药品名称为:复方虫草养血颗粒。

试验用药物:

1、本发明试验用药物的制备,以本发明复方虫草养血颗粒为例,具体处方及制备工艺见实施 例1。

2、对照药:补肾养血丸为市场购买。

主要药效学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对复方虫草养血颗粒和补肾养血丸的补血、养血、提升血小板、抗疲劳及提 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的药理实验研究,将复方虫草养血颗粒和补肾养血丸进行 对比,观察其药理作用的强弱。

试验方法: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和补肾养血丸组对血虚小鼠血液的影响;对失血性贫血的影响; 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对小鼠抗疲劳的作用;对网状内皮系统吞 噬功能的影响;对血清溶血素生成的影响。

一、对血虚小鼠血液的影响

实验材料

1、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22g。

2、药物:补肾养血丸组;复方虫草养血颗粒大、中、小三个剂量组。药物在实验前用蒸馏水 配置,灌胃给药。

实验方法

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

除对照组外,将其余5组小鼠分别尾部放血0.5ml,使动物失血,造成失血性血虚模型,24h后 灌胃给药。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同体积的蒸馏水;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分别灌胃给药0.8、1.6、 3.2g生药/kg;补肾养血丸组灌胃给药3.2g生药/kg。连续给药7d,每日1次,末次给药2h后, 尾部取血测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的值。实验结果:见表1

表1对血虚小鼠血液的影响

模型组相比**P<0.01;与补肾养血丸组比△P<0.05。

结果表明: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和补肾养血丸组可显著提高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的水平, 与模型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复方虫草养血颗粒大剂量组与补肾养血丸组相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比补肾养血丸组补血作用强。

二、对失血性贫血的影响

实验材料

1、动物:SD大鼠,雌雄各半,体重200~250g。

2、药物:补肾养血丸组;复方虫草养血颗粒大、中、小三个剂量组。药物在实验前用蒸馏水 配置,灌胃给药。

实验方法

SD大鼠50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实验前心脏放血(按体重血 容量的1/4),造成失血性贫血。24h后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蒸馏水;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分 别灌胃给药0.5、1.0、2.0g生药/kg;补肾养血丸组灌胃给药2.0g生药/kg。连续给药7d, 每日1次,于给药第8d剪尾采血,测血红蛋白量。实验结果:见表2

表2对失血性贫血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P<0.01;与补肾养血丸组比△P<0.05。

结果表明: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和补肾养血丸组能显著增加失血性贫血的血红蛋白值, 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复方虫草养血颗粒大剂量组和补肾养血丸组相比 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比补肾养血丸组补血作用强。

三、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血小板减少的影响

实验材料

1、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22g。

2、药物:补肾养血丸组;复方虫草养血颗粒大、中、小三个剂量组。药物在实验前用蒸馏水 配置,灌胃给药。

实验方法

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 余各组小鼠皮下注射环磷酰胺100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同体积的蒸馏水;复方虫草养 血颗粒组分别灌胃给药0.8、1.6、3.2g生药/kg;补肾养血丸组灌胃给药3.2g生药/kg。连续 给药10d,每日1次,于第10d尾尖取血,计数血小板数。实验结果:见表3

表3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血小板减少的影响

与模型组相比**P<0.01;与补肾养血丸组比△P<0.05。

结果表明: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和补肾养血丸组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血小板减少有显著 提高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复方虫草养血颗粒大剂量组与补肾 养血丸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比补肾养血丸组升高 血小板作用强。

四、对小鼠抗疲劳的作用

实验材料

1、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22g。

2、药物:补肾养血丸组;复方虫草养血颗粒大、中、小三个剂量组。药物在实验前用蒸馏水 配置,灌胃给药。

实验方法

昆明种小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胃同体 积的蒸馏水;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分别灌胃给药0.8、1.6、3.2g生药/kg;补肾养血丸组灌胃 给药3.2g生药/kg。连续给药7d,每日1次,末次给药1h后,按体重的10%给小鼠尾部加负荷(铅 丝),将小鼠放人55cm×35cm×15cm的游泳池中水温25℃,室温27℃,观察小鼠尾部加负荷游 泳时间,小鼠鼻部沉入水中10s不再浮出水面为溺水指标。实验结果:见表4

表4对小鼠抗疲劳的作用

与对照组相比**P<0.01;与补肾养血丸组比△P<0.05。

结果表明: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和补肾养血丸组可明显延长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且有 一定量效关系,剂量越大,负重游泳时间越长。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复 方虫草养血颗粒大剂量组和补肾养血丸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复方虫草养 血颗粒组比补肾养血丸组的抗疲劳作用强。

五、对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的影响

实验材料

1、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22g。

2、药物:补肾养血丸组;复方虫草养血颗粒大、中、小三个剂量组。药物在实验前用蒸馏水 配置,灌胃给药。

实验方法

昆明种小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胃同体 积的蒸馏水;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分别灌胃给药0.8、1.6、3.2g生药/kg;补肾养血丸组灌胃 给药3.2g生药/kg。连续给药7d,每日1次。于末次给药30min后,尾静脉注射0.2ml印度墨汁, 15min后取眼眶静脉丛血20ul,加于2ml1%Na2CO3试管中摇匀,置600nm处比色,计算吞噬指数K 值。实验结果:见表5

表5对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P<0.01;与补肾养血丸组比△P<0.05。

结果表明: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和补肾养血丸组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有明显增 强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复方虫草养血颗粒大剂量组和补肾养血 丸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比补肾养血丸组增强非特异 性免疫功能强。

六、对血清溶血素生成的影响

实验材料

1、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22g。

2、药物:补肾养血丸组;复方虫草养血颗粒大、中、小三个剂量组。药物在实验前用蒸馏水 配置,灌胃给药。

实验方法

昆明种小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每只小鼠腹 腔注射5%生理盐水鸡红细胞混悬液0.2ml进行免疫。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蒸馏水;复方虫草 养血颗粒组分别灌胃给药0.8、1.6、3.2g生药/kg;补肾养血丸组灌胃给药3.2g生药/kg。 连续给药7d,每日1次。第7d摘眼球取血,离心,取血清用生理盐水稀释100倍,取稀释 血清1ml,与5%鸡红细胞悬液0.5ml,10%补体0.5ml混合,在37℃恒温箱中保温30min后, 0℃冰箱中止反应,离心,取上清液于721分光光度计540nm处比色,测定溶血素的含量。实 验结果:见表6

表6对血清溶血素生成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P<0.01;与补肾养血丸组比△P<0.05。

结果表明: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和补肾养血丸组显著提高血清溶血素的生成,与对照组 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复方虫草养血颗粒大剂量组和补肾养血丸组相比较有显著 性差异(P<0.05)。可见,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比补肾养血丸组增强机体体液免疫功能强。

实验结果: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和补肾养血丸组可显著提高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的水平;显著 增加失血性贫血的血红蛋白值;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血小板减少有提高的作用; 可明显延长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有明显增强作用; 明显提高血清溶血素的生成。

结论:复方虫草养血颗粒比补肾养血丸的补血、养血、提升血小板、抗疲劳及提高机体免疫 力等药理作用强。因此,临床上复方虫草养血颗粒比补肾养血丸用于益肝肾,养阴血 的作用强。

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将复方虫草养血颗粒最大浓度、最大容积灌胃给药,在24h内连 续给药3次,每次间隔4h,累积药物总量达22g生药/kg,相当于临床拟用量的209.5倍。给 药后7d内,小鼠活动、进食、排泄均正常,生长良好,毛色光亮,其平均体重均随试验时间 的延长而增加。第8d处死后解剖每只小鼠肉眼观察心、肝、脾、肺、肾、脑、胸腺、肾上腺、 胃、肠等均未发现颜色及形态异常。表明复方虫草养血颗粒无急性毒性反应。

长期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分为低、中、高剂量分别为3、6、12g生 药/kg/d,相当于临床剂量的28.6、57.1、114.3倍,灌胃给药12周后,复方虫草养血颗粒 对动物的一般状况、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明显的影响,系统解剖、脏器系数及组 织病理学检查也未发现异常病理改变。停药2周也未见明显改变。复方虫草养血颗粒在长期 毒性试验中,未发现明显毒性反应和延迟毒性反应。可见,复方虫草养血颗粒无毒性反应, 长期用药安全可靠。

实施例1:

处方:

当归210g        益母草210g    冬虫夏草35g

制何首乌420g    制黄精140g    天花粉210g。

制备方法为:

以上当归、益母草、冬虫夏草、制何首乌、制黄精、天花粉共六味,加乙醇7000ml回流 提取2小时,滤过,药渣再加60%乙醇6000ml回流提取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24 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药液备用,药渣加水7000ml煎煮1小时,滤过,滤液 与上述药液合并,浓缩至50℃时测得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取清膏1份、蔗糖1份、 糊精按2.5份及75%的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2:

处方:

当归180g        益母草180g    冬虫夏草20g

制何首乌380g    制黄精110g    天花粉180g。

制备方法为:

以上当归、益母草、冬虫夏草、制何首乌、制黄精、天花粉共六味,加乙醇7000ml回流 提取2小时,滤过,药渣再加60%乙醇6000ml回流提取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24 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药液备用,药渣加水7000ml煎煮1小时,滤过,滤液 与上述药液合并,浓缩至50℃时测得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取清膏1份、蔗糖1份、 糊精按2.5份及75%的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3:

处方:

当归240g        益母草240g    冬虫夏草50g

制何首乌460g    制黄精170g    天花粉240g。

制备方法为:

以上当归、益母草、冬虫夏草、制何首乌、制黄精、天花粉共六味,加乙醇7000ml回流 提取2小时,滤过,药渣再加60%乙醇6000ml回流提取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24 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药液备用,药渣加水7000ml煎煮1小时,滤过,滤液 与上述药液合并,浓缩至50℃时测得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取清膏1份、蔗糖1份、 糊精按2.5份及75%的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4:

处方:

当归210g        益母草210g    冬虫夏草35g

制何首乌420g    制黄精140g    天花粉210g。

制备方法为:

以上当归、益母草、冬虫夏草、制何首乌、制黄精、天花粉共六味,加乙醇7000ml回流提取 2小时,滤过,药渣再加60%乙醇6000ml回流提取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24小时, 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药液备用,药渣加水7000ml煎煮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 药液合并,浓缩至50℃时测得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取清膏1份、淀粉3.5份及75% 的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即得片剂。

实施例5:

处方:

当归210g        益母草210g    冬虫夏草35g

制何首乌420g    制黄精140g    天花粉210g。

制备方法为:

以上当归、益母草、冬虫夏草、制何首乌、制黄精、天花粉共六味,加乙醇7000ml回流 提取2小时,滤过,药渣再加60%乙醇6000ml回流提取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24 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药液备用,药渣加水7000ml煎煮1小时,滤过,滤液 与上述药液合并,浓缩至50℃时测得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取清膏1份、淀粉3.5 份及75%的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装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胶囊剂。

一种用于肝肾阴虚、阴血不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用于肝肾阴虚、阴血不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用于肝肾阴虚、阴血不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肝肾阴虚、阴血不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肝肾阴虚、阴血不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3223108 B (45)授权公告日 2014.07.09 CN 103223108 B (21)申请号 201310145247.8 (22)申请日 2013.04.24 A61K 36/8969(2006.01) A61P 15/00(2006.01) A61P 1/14(2006.01) A61P 7/06(2006.01) (73)专利权人 陕西东泰制药有限公司 地址 712000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四号公路 1 号 (72)发明人 罗川 CN 1478539 A,2004.03.03, 说明书第 1-6 页 . 卢海儒等 . 复方虫草养血颗粒 .常见妇。

2、科 病自我药疗与调理 .2009, 第 61 页 . (54) 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肝肾阴虚、 阴血不足的中药组合物 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肝肾阴虚、 阴血不足 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它是由当归、 益母 草、 冬虫夏草、 制何首乌、 制黄精、 天花粉按一定的 配比经加工制成的。 具有补益肝肾、 滋阴养血的功 效, 适用于女性肝肾阴虚, 阴血不足引起的头晕目 眩, 面色无华, 两眼干涩, 月经量少等。 本发明与现 有技术相比 : 临床药效学实验效果较显著 ; 生物 利用度高, 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张溪 权利要求书 。

3、1 页 说明书 8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3223108 B CN 103223108 B 1/1 页 2 1. 一种用于肝肾阴虚、 阴血不足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原料药重 量配比为 : 当归 210g 益母草 210g 冬虫夏草 35g 制何首乌 420g 制黄精 140g 天花粉 210g。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以上当归、 益母草、 冬虫夏草、 制何首乌、 制黄精、 天花粉共六味, 加乙醇 7000ml 回流提 取 2 小时, 滤。

4、过, 药渣再加 60乙醇 6000ml 回流提取 1.5 小时, 滤过, 合并滤液, 静置 24 小 时, 滤过, 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 药液备用, 药渣加水 7000ml 煎煮 1 小时, 滤过, 滤液与上 述药液合并, 浓缩至 50时测得相对密度为 1.25-1.30 的清膏 ; 取清膏 1 份、 蔗糖 1 份、 糊 精按 2.5 份及 75的乙醇适量制成颗粒, 干燥, 制成 1000g, 即得颗粒剂。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以上当归、 益母草、 冬虫夏草、 制何首乌、 制黄精、 天花粉共六味, 加乙醇 7000ml 回流提 取 2 小时, 。

5、滤过, 药渣再加 60乙醇 6000ml 回流提取 1.5 小时, 滤过, 合并滤液, 静置 24 小 时, 滤过, 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 药液备用, 药渣加水 7000ml 煎煮 1 小时, 滤过, 滤液与上 述药液合并, 浓缩至 50时测得相对密度为 1.25-1.30 的清膏 ; 取清膏 1 份、 淀粉 3.5 份及 75的乙醇适量制成颗粒, 干燥, 压制成 1000 片, 即得片剂。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以上当归、 益母草、 冬虫夏草、 制何首乌、 制黄精、 天花粉共六味, 加乙醇 7000ml 回流提 取 2 小时, 滤过, 药渣再加。

6、 60乙醇 6000ml 回流提取 1.5 小时, 滤过, 合并滤液, 静置 24 小 时, 滤过, 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 药液备用, 药渣加水 7000ml 煎煮 1 小时, 滤过, 滤液与上 述药液合并, 浓缩至 50时测得相对密度为 1.25-1.30 的清膏 ; 取清膏 1 份、 淀粉 3.5 份及 75的乙醇适量制成颗粒, 干燥, 装胶囊, 制成 1000 粒, 即得胶囊剂。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223108 B 2 1/8 页 3 一种用于肝肾阴虚、 阴血不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肝肾阴虚、 阴血不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7、 属于中药 制药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0002 肝肾阴虚、 阴血不足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 其临床主要表现为 : 女性头晕目眩, 面 色无华, 两目干涩, 月经量少等 ; 严重的影响了广大女性的身体健康, 长期不治可导致多种 妇科疾病。 目前药物治疗主要分为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 ; 西医在治疗女性肝肾阴虚、 阴血不 足方面主要以口服补血化药制剂为主外加一些激素, 副作用较大, 有的还有严重的不良反 应, 机体易产生耐受性, 对女性的健康很不利。中医在治疗女性肝肾阴虚、 阴血不足方面的 中成药很多, 但大多疗效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本领域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 通过发掘。

8、祖国丰富的中医 药资源, 结合大量的临床药效学研究, 提供一种组方科学、 疗效显著, 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的一种用于治疗肝肾阴虚、 阴血不足的中药组合物。 0004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0006 本发明的治疗肝肾阴虚、 阴血不足的中药组合物, 其配方组成为 : 0007 当归 180-240g 益母草 180-240g 冬虫夏草 20-50g 0008 制何首乌 380-460g 制黄精 110-170g 天花粉 180-240g。 0009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 其配方组成为 : 0010 当归 210g。

9、 益母草 210g 冬虫夏草 35g 0011 制何首乌 420g 制黄精 140g 天花粉 210g。 0012 本发明治疗肝肾阴虚、 阴血不足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 0013 1、 本发明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 0014 以上当归、 益母草、 冬虫夏草、 制何首乌、 制黄精、 天花粉共六味, 加乙醇 7000ml 回 流提取 2 小时, 滤过, 药渣再加 60乙醇 6000ml 回流提取 1.5 小时, 滤过, 合并滤液, 静置 24 小时, 滤过, 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 药液备用, 药渣加水 7000ml 煎煮 1 小时, 滤过, 滤液 与上述药液合并, 浓缩至50时测得相对密度。

10、为1.25-1.30的清膏 ; 取清膏1份、 蔗糖1份、 糊精按 2.5 份及 75的乙醇适量制成颗粒, 干燥, 制成 1000g, 即得颗粒剂。 0015 2、 本发明片剂的制备方法 : 0016 以上当归、 益母草、 冬虫夏草、 制何首乌、 制黄精、 天花粉共六味, 加乙醇 7000ml 回 流提取 2 小时, 滤过, 药渣再加 60乙醇 6000ml 回流提取 1.5 小时, 滤过, 合并滤液, 静置 24 小时, 滤过, 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 药液备用, 药渣加水 7000ml 煎煮 1 小时, 滤过, 滤液 与上述药液合并, 浓缩至 50时测得相对密度为 1.25-1.30 的清膏。

11、 ; 取清膏 1 份、 淀粉 3.5 说 明 书 CN 103223108 B 3 2/8 页 4 份及 75的乙醇适量制成颗粒, 干燥, 压制成 1000 片, 即得片剂。 0017 3、 本发明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 0018 以上当归、 益母草、 冬虫夏草、 制何首乌、 制黄精、 天花粉共六味, 加乙醇 7000ml 回 流提取 2 小时, 滤过, 药渣再加 60乙醇 6000ml 回流提取 1.5 小时, 滤过, 合并滤液, 静置 24 小时, 滤过, 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 药液备用, 药渣加水 7000ml 煎煮 1 小时, 滤过, 滤液 与上述药液合并, 浓缩至 50时测得相对密度。

12、为 1.25-1.30 的清膏 ; 取清膏 1 份、 淀粉 3.5 份及 75的乙醇适量制成颗粒, 干燥, 装胶囊, 制成 1000 粒, 即得胶囊剂。 0019 中医理论认为 : 肝阴虚和肾阴虚合并成为肝肾阴虚, 肝阴虚主要是由于肾阴虚、 肾 气不足导致的肝阴虚。方中制何首乌为君药, 归肝、 肾经, 具有补肝肾, 益精血, 强筋骨的功 效, 用于肝肾阴虚, 血虚, 肾气不足。 制黄精、 冬虫夏草为臣药, 归肺、 肾经, 具有滋肾润肺, 补 脾益气的功效, 用于肾虚, 虚喘, 痨嗽, 头晕健忘。 配臣药制黄精、 冬虫夏草助君药补肝肾, 强 筋骨的功效, 使肾气足而肝气舒。当归、 益母草为佐药,。

13、 具有补血、 活血、 调经的功效, 当归、 益母草合用配全方增强其活血之功效, 使血行通畅, 肝气舒, 肾气足。 天花粉为使药, 具有清 热泻火, 生津止渴的功效, 主要用于调和诸药。全方配伍使血行通畅, 肝气舒, 肾气足。 0020 主要药效学试验资料 : 0021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药品名称为 : 复方虫草养血颗粒。 0022 试验用药物 : 0023 1、 本发明试验用药物的制备, 以本发明复方虫草养血颗粒为例, 具体处方及制备 工艺见实施例 1。 0024 2、 对照药 : 补肾养血丸为市场购买。 0025 主要药效学实验 0026 实验目的 : 通过对复方虫草养血颗粒和补肾养血丸的补。

14、血、 养血、 提升血小板、 抗 疲劳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的药理实验研究, 将复方虫草养血颗粒和补肾养血丸进行对 比, 观察其药理作用的强弱。 0027 试验方法 : 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和补肾养血丸组对血虚小鼠血液的影响 ; 对失血 性贫血的影响 ; 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血小板减少的影响 ; 对小鼠抗疲劳的作用 ; 对网状内 皮系统吞噬功能的影响 ; 对血清溶血素生成的影响。 0028 一、 对血虚小鼠血液的影响 0029 实验材料 0030 1、 动物 : 昆明种小鼠, 雌雄各半, 体重 18 22g。 0031 2、 药物 : 补肾养血丸组 ; 复方虫草养血颗粒大、 中、 小三个剂量组。药物。

15、在实验前 用蒸馏水配置, 灌胃给药。 0032 实验方法 0033 昆明种小鼠 60 只, 雌雄各半, 体重 18 22g, 随机分成 6 组, 每组 10 只。 0034 除对照组外, 将其余 5 组小鼠分别尾部放血 0.5ml, 使动物失血, 造成失血性血虚 模型, 24h 后灌胃给药。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同体积的蒸馏水 ; 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分别灌 胃给药 0.8、 1.6、 3.2g 生药 /kg ; 补肾养血丸组灌胃给药 3.2g 生药 /kg。连续给药 7d, 每日 1 次, 末次给药 2h 后, 尾部取血测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的值。实验结果 : 见表 1 0035 表 1 对血虚小鼠血。

16、液的影响 说 明 书 CN 103223108 B 4 3/8 页 5 0036 0037 模型组相比 P 0.01 ; 与补肾养血丸组比 P 0.05。 0038 结果表明 : 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和补肾养血丸组可显著提高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的 水平, 与模型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01) ; 复方虫草养血颗粒大剂量组与补肾养血 丸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5)。可见, 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比补肾养血丸组补血作 用强。 0039 二、 对失血性贫血的影响 0040 实验材料 0041 1、 动物 : SD 大鼠, 雌雄各半, 体重 200 250g。 0042 2、 药物 : 补肾养。

17、血丸组 ; 复方虫草养血颗粒大、 中、 小三个剂量组。药物在实验前 用蒸馏水配置, 灌胃给药。 0043 实验方法 0044 SD 大鼠 50 只, 体重 200 250g, 随机分成 5 组, 每组 10 只。实验前心脏放血 ( 按 体重血容量的1/4), 造成失血性贫血。 24h后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蒸馏水 ; 复方虫草养血颗 粒组分别灌胃给药 0.5、 1.0、 2.0g 生药 /kg ; 补肾养血丸组灌胃给药 2.0g 生药 /kg。连续给 药 7d, 每日 1 次, 于给药第 8d 剪尾采血, 测血红蛋白量。实验结果 : 见表 2 0045 表 2 对失血性贫血的影响 0046 004。

18、7 与对照组相比 P 0.01 ; 与补肾养血丸组比 P 0.05。 0048 结果表明 : 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和补肾养血丸组能显著增加失血性贫血的血红蛋 白值, 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01) ; 复方虫草养血颗粒大剂量组和补肾养血 丸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5)。可见, 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比补肾养血丸组补血作 用强。 说 明 书 CN 103223108 B 5 4/8 页 6 0049 三、 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血小板减少的影响 0050 实验材料 0051 1、 动物 : 昆明种小鼠, 雌雄各半, 体重 18 22g。 0052 2、 药物 : 补肾养血丸组 ; 。

19、复方虫草养血颗粒大、 中、 小三个剂量组。药物在实验前 用蒸馏水配置, 灌胃给药。 0053 实验方法 0054 昆明种小鼠 60 只, 雌雄各半, 体重 18 22g, 随机分成 6 组, 每组 10 只。除对照组 外, 其余各组小鼠皮下注射环磷酰胺 100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同体积的蒸馏水 ; 复 方虫草养血颗粒组分别灌胃给药 0.8、 1.6、 3.2g 生药 /kg ; 补肾养血丸组灌胃给药 3.2g 生 药 /kg。连续给药 10d, 每日 1 次, 于第 10d 尾尖取血, 计数血小板数。实验结果 : 见表 3 0055 表 3 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血小板减少的影响 005。

20、6 0057 0058 与模型组相比 P 0.01 ; 与补肾养血丸组比 P 0.05。 0059 结果表明 : 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和补肾养血丸组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血小板减少 有显著提高的作用, 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01) ; 复方虫草养血颗粒大剂量 组与补肾养血丸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5)。可见, 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比补肾养 血丸组升高血小板作用强。 0060 四、 对小鼠抗疲劳的作用 0061 实验材料 0062 1、 动物 : 昆明种小鼠, 雌雄各半, 体重 18 22g。 0063 2、 药物 : 补肾养血丸组 ; 复方虫草养血颗粒大、 中、 小三个剂量组。

21、。药物在实验前 用蒸馏水配置, 灌胃给药。 0064 实验方法 0065 昆明种小鼠 50 只, 雌雄各半, 体重 18 22g, 随机分成 5 组, 每组 10 只。对照组灌 胃同体积的蒸馏水 ; 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分别灌胃给药 0.8、 1.6、 3.2g 生药 /kg ; 补肾养血 丸组灌胃给药 3.2g 生药 /kg。连续给药 7d, 每日 1 次, 末次给药 1h 后, 按体重的 10给小 鼠尾部加负荷(铅丝), 将小鼠放人55cm35cm15cm的游泳池中水温25, 室温27, 观 察小鼠尾部加负荷游泳时间, 小鼠鼻部沉入水中 10s 不再浮出水面为溺水指标。实验结果 : 见表 4。

22、 0066 表 4 对小鼠抗疲劳的作用 0067 说 明 书 CN 103223108 B 6 5/8 页 7 0068 与对照组相比 P 0.01 ; 与补肾养血丸组比 P 0.05。 0069 结果表明 : 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和补肾养血丸组可明显延长小鼠的负重游泳时 间, 且有一定量效关系, 剂量越大, 负重游泳时间越长。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01) ; 复方虫草养血颗粒大剂量组和补肾养血丸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可见, 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比补肾养血丸组的抗疲劳作用强。 0070 五、 对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的影响 0071 实验材料 0072 1、 动物。

23、 : 昆明种小鼠, 雌雄各半, 体重 18 22g。 0073 2、 药物 : 补肾养血丸组 ; 复方虫草养血颗粒大、 中、 小三个剂量组。药物在实验前 用蒸馏水配置, 灌胃给药。 0074 实验方法 0075 昆明种小鼠 50 只, 雌雄各半, 体重 18 22g, 随机分成 5 组, 每组 10 只。对照组灌 胃同体积的蒸馏水 ; 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分别灌胃给药 0.8、 1.6、 3.2g 生药 /kg ; 补肾养血 丸组灌胃给药 3.2g 生药 /kg。连续给药 7d, 每日 1 次。于末次给药 30min 后, 尾静脉注射 0.2ml 印度墨汁, 15min 后取眼眶静脉丛血 20u。

24、l, 加于 2ml1 Na2CO3试管中摇匀, 置 600nm 处比色, 计算吞噬指数 K 值。实验结果 : 见表 5 0076 表 5 对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的影响 0077 0078 与对照组相比 P 0.01 ; 与补肾养血丸组比 P 0.05。 0079 结果表明 : 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和补肾养血丸组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有 明显增强作用, 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01) ; 复方虫草养血颗粒大剂量组和 补肾养血丸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5)。可见, 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比补肾养血丸 组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强。 0080 六、 对血清溶血素生成的影响 说 明 。

25、书 CN 103223108 B 7 6/8 页 8 0081 实验材料 0082 1、 动物 : 昆明种小鼠, 雌雄各半, 体重 18 22g。 0083 2、 药物 : 补肾养血丸组 ; 复方虫草养血颗粒大、 中、 小三个剂量组。药物在实验前 用蒸馏水配置, 灌胃给药。 0084 实验方法 0085 昆明种小鼠 50 只, 雌雄各半, 体重 18 22g, 随机分成 5 组, 每组 10 只。每只小鼠 腹腔注射5生理盐水鸡红细胞混悬液0.2ml进行免疫。 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蒸馏水 ; 复方 虫草养血颗粒组分别灌胃给药0.8、 1.6、 3.2g生药/kg ; 补肾养血丸组灌胃给药3.2g生。

26、药/ kg。连续给药 7d, 每日 1 次。第 7d 摘眼球取血, 离心, 取血清用生理盐水稀释 100 倍, 取稀 释血清 1ml, 与 5鸡红细胞悬液 0.5ml, 10补体 0.5ml 混合, 在 37恒温箱中保温 30min 后, 0冰箱中止反应, 离心, 取上清液于721分光光度计540nm处比色, 测定溶血素的含量。 实验结果 : 见表 6 0086 表 6 对血清溶血素生成的影响 0087 0088 与对照组相比 P 0.01 ; 与补肾养血丸组比 P 0.05。 0089 结果表明 : 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和补肾养血丸组显著提高血清溶血素的生成, 与 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

27、P 0.01) ; 复方虫草养血颗粒大剂量组和补肾养血丸组相比 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5)。可见, 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比补肾养血丸组增强机体体液免 疫功能强。 0090 实验结果 : 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和补肾养血丸组可显著提高血红蛋白及红细胞 的水平 ; 显著增加失血性贫血的血红蛋白值 ; 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血小板减少有提高的作 用 ; 可明显延长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 ; 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有明显增强作用 ; 明 显提高血清溶血素的生成。 0091 结论 : 复方虫草养血颗粒比补肾养血丸的补血、 养血、 提升血小板、 抗疲劳及提高 机体免疫力等药理作用强。 因此, 临床上复方虫草养。

28、血颗粒比补肾养血丸用于益肝肾, 养阴 血的作用强。 0092 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 : 将复方虫草养血颗粒最大浓度、 最大容积灌胃给药, 在 24h 内连续给药 3 次, 每次间隔 4h, 累积药物总量达 22g 生药 /kg, 相当于临床拟用量的 209.5倍。 给药后7d内, 小鼠活动、 进食、 排泄均正常, 生长良好, 毛色光亮, 其平均体重均随 试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第 8d 处死后解剖每只小鼠肉眼观察心、 肝、 脾、 肺、 肾、 脑、 胸腺、 肾 上腺、 胃、 肠等均未发现颜色及形态异常。表明复方虫草养血颗粒无急性毒性反应。 0093 长期毒性实验结果表明 : 复方虫草养血颗粒组分为。

29、低、 中、 高剂量分别为 3、 6、 12g 说 明 书 CN 103223108 B 8 7/8 页 9 生药 /kg/d, 相当于临床剂量的 28.6、 57.1、 114.3 倍, 灌胃给药 12 周后, 复方虫草养血颗粒 对动物的一般状况、 血液学指标、 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明显的影响, 系统解剖、 脏器系数及组 织病理学检查也未发现异常病理改变。停药 2 周也未见明显改变。复方虫草养血颗粒在长 期毒性试验中, 未发现明显毒性反应和延迟毒性反应。可见, 复方虫草养血颗粒无毒性反 应, 长期用药安全可靠。 0094 实施例 1 : 0095 处方 : 0096 当归 210g 益母草 210。

30、g 冬虫夏草 35g 0097 制何首乌 420g 制黄精 140g 天花粉 210g。 0098 制备方法为 : 0099 以上当归、 益母草、 冬虫夏草、 制何首乌、 制黄精、 天花粉共六味, 加乙醇 7000ml 回 流提取 2 小时, 滤过, 药渣再加 60乙醇 6000ml 回流提取 1.5 小时, 滤过, 合并滤液, 静置 24 小时, 滤过, 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 药液备用, 药渣加水 7000ml 煎煮 1 小时, 滤过, 滤液 与上述药液合并, 浓缩至50时测得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 ; 取清膏1份、 蔗糖1份、 糊精按 2.5 份及 75的乙醇适量制成颗粒, 。

31、干燥, 制成 1000g, 即得颗粒剂。 0100 实施例 2 : 0101 处方 : 0102 当归 180g 益母草 180g 冬虫夏草 20g 0103 制何首乌 380g 制黄精 110g 天花粉 180g。 0104 制备方法为 : 0105 以上当归、 益母草、 冬虫夏草、 制何首乌、 制黄精、 天花粉共六味, 加乙醇 7000ml 回 流提取 2 小时, 滤过, 药渣再加 60乙醇 6000ml 回流提取 1.5 小时, 滤过, 合并滤液, 静置 24 小时, 滤过, 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 药液备用, 药渣加水 7000ml 煎煮 1 小时, 滤过, 滤液 与上述药液合并, 浓。

32、缩至50时测得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 ; 取清膏1份、 蔗糖1份、 糊精按 2.5 份及 75的乙醇适量制成颗粒, 干燥, 制成 1000g, 即得颗粒剂。 0106 实施例 3 : 0107 处方 : 0108 当归 240g 益母草 240g 冬虫夏草 50g 0109 制何首乌 460g 制黄精 170g 天花粉 240g。 0110 制备方法为 : 0111 以上当归、 益母草、 冬虫夏草、 制何首乌、 制黄精、 天花粉共六味, 加乙醇 7000ml 回 流提取 2 小时, 滤过, 药渣再加 60乙醇 6000ml 回流提取 1.5 小时, 滤过, 合并滤液, 静置 24 。

33、小时, 滤过, 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 药液备用, 药渣加水 7000ml 煎煮 1 小时, 滤过, 滤液 与上述药液合并, 浓缩至50时测得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 ; 取清膏1份、 蔗糖1份、 糊精按 2.5 份及 75的乙醇适量制成颗粒, 干燥, 制成 1000g, 即得颗粒剂。 0112 实施例 4 : 0113 处方 : 0114 当归 210g 益母草 210g 冬虫夏草 35g 0115 制何首乌 420g 制黄精 140g 天花粉 210g。 说 明 书 CN 103223108 B 9 8/8 页 10 0116 制备方法为 : 0117 以上当归、 益母草、 冬虫。

34、夏草、 制何首乌、 制黄精、 天花粉共六味, 加乙醇 7000ml 回 流提取 2 小时, 滤过, 药渣再加 60乙醇 6000ml 回流提取 1.5 小时, 滤过, 合并滤液, 静置 24 小时, 滤过, 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 药液备用, 药渣加水 7000ml 煎煮 1 小时, 滤过, 滤液 与上述药液合并, 浓缩至 50时测得相对密度为 1.25-1.30 的清膏 ; 取清膏 1 份、 淀粉 3.5 份及 75的乙醇适量制成颗粒, 干燥, 压制成 1000 片, 即得片剂。 0118 实施例 5 : 0119 处方 : 0120 当归 210g 益母草 210g 冬虫夏草 35g 01。

35、21 制何首乌 420g 制黄精 140g 天花粉 210g。 0122 制备方法为 : 0123 以上当归、 益母草、 冬虫夏草、 制何首乌、 制黄精、 天花粉共六味, 加乙醇 7000ml 回 流提取 2 小时, 滤过, 药渣再加 60乙醇 6000ml 回流提取 1.5 小时, 滤过, 合并滤液, 静置 24 小时, 滤过, 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 药液备用, 药渣加水 7000ml 煎煮 1 小时, 滤过, 滤液 与上述药液合并, 浓缩至 50时测得相对密度为 1.25-1.30 的清膏 ; 取清膏 1 份、 淀粉 3.5 份及 75的乙醇适量制成颗粒, 干燥, 装胶囊, 制成 1000 粒, 即得胶囊剂。 说 明 书 CN 103223108 B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