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封闭流线型两轮车.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803740 上传时间:2018-03-1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6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00935.9

申请日:

2010.01.22

公开号:

CN101758880A

公开日:

2010.06.3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62K 11/00申请日:20100122授权公告日:20111207终止日期:2014012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2K 11/00申请日:20100122|||公开

IPC分类号:

B62K11/00; B62K23/08; B62H1/02; B62J17/08

主分类号:

B62K11/00

申请人:

夏斯樑; 宣江

发明人:

夏斯樑; 宣江

地址: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永昌庙弄2幢306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代理人:

蒋卫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封闭流线型两轮车,包括车身,车身上设置有顶棚,底部设置有底板,前轮和后轮,所述的车身两侧底板上分别设置有滑槽,滑槽上安装有玻璃移门;且底板上安装有辅助小轮装置。本发明全封闭的设置,干净,整洁,还可以挡风遮雨;且能防止车辆刹车时侧滑,翻倒的风险。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全封闭流线型两轮车,包括车身(1),车身(1)上设置有顶棚(2),底部设置有底板(3),前轮(4)和后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身(1)两侧底板(3)上分别设置有滑槽(6),滑槽(6)上安装有玻璃移门;且底板(3)上安装有辅助小轮装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封闭流线型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移门分为前玻璃移门(7)和后玻璃移门(13)。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全封闭流线型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玻璃移门(7)底部开设有孔(14),孔(14)上设置有橡胶软垫(12)。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封闭流线型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小轮装置包括安装在底板(3)上的前辅助小轮装置(8)。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封闭流线型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小轮装置包括安装在底板(3)上的后辅助小轮装置(9)。

6.
  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全封闭流线型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辅助小轮装置(8)包括安装在底板(3)上表面的左脚踏板(81),位于底板(3)内部的第一连杆(82),第一压力接触块(83),第一弹簧(84),第二压力接触块(95),第一压力接触块保护座(86),第一横梁(87),以及位于底板(3)下方的第二连杆(88)和前万向小轮(89);其中左脚踏板(81)与第一连杆(82)相连,第一压力接触块保护座(86)内设置有第一压力接触块(83)和第二压力接触块(85),且第一压力接触块(83)和第二压力接触块(85)之间通过第一弹簧(84)活动连接;第一连杆(82)与第一压力接触块(83)固连;第一压力接触块保护座(86)与第一横梁(87)固连,第一横梁(87)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根第二连杆(88),第二连杆(88)与前万向小轮(89)固连。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全封闭流线型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脚踏板(81)与手板装置(10)连接。

8.
  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全封闭流线型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辅助小轮装置(9)包括安装在底板(3)上表面的右脚踏板(91),位于底板(3)内部的第三连杆(92),第三压力接触块(93),第二弹簧(94),第四压力接触块(95),第二压力接触块保护座(96),直杠杆(97),第三弹簧(98),倒U型连杆(99),第二横梁(910),以及位于底板(3)下方的第四连杆(911)和后万向小轮(912);其中右脚踏板(91)与第三连杆(92)相连,第二压力接触块保护座(96)内设置有第三压力接触块(93)和第四压力接触块(95),且第三压力接触块(93)和第四压力接触块(95)之间通过第二弹簧(94)活动连接;第三连杆(92)与第三压力接触块(93)固连;第二压力接触块保护座(96)与直杠杆(97)固连,直杠杆(97)通过第三弹簧(98)与倒U型连杆(99)活动连接,倒U型连杆(99)与第二横梁(910)固连,第二横梁(910)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根第四连杆(911),第四连杆(911)与后万向小轮(912)固连。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全封闭流线型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杠杆(97)下方设置有第一支点架(913),直杠杆(97)上设有第一凸出小球(914),使第一凸出小球(914)刚好位于第一支点架(913)的凹点位置;倒U型连杆(99)下方设置有第二支点架(915),倒U型连杆(99)上设有第二凸出小球(916),使第二凸出小球(916)刚好位于第二支点架(915)的凹点位置。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全封闭流线型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脚踏板(91)与手板装置(11)连接。

说明书

一种全封闭流线型两轮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封闭流线型两轮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在销售的电动车或摩托车,都不具有挡风遮雨的功能,即使有,也只是在车顶做了个顶棚,但两侧还是无法做到挡风遮雨。而如果要做到全封闭的两轮车,那么车子在停靠或刹车时就无法放稳,实现起来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封闭流线型两轮车,本发明全封闭的设置,干净,整洁,还可以挡风遮雨;且能防止车辆刹车时侧滑,翻倒的风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封闭流线型两轮车,包括车身,车身上设置有顶棚,底部设置有底板,前轮和后轮,所述的车身两侧底板上分别设置有滑槽,滑槽上安装有玻璃移门;且底板上安装有辅助小轮装置。
所述的玻璃移门分为前玻璃移门和后玻璃移门。
所述的前玻璃移门底部开设有孔,孔上设置有橡胶软垫。
所述的辅助小轮装置包括安装在底板上的前辅助小轮装置。
所述的辅助小轮装置包括安装在底板上的后辅助小轮装置。
所述的前辅助小轮装置包括安装在底板上表面的左脚踏板,位于底板内部的第一连杆,第一压力接触块,第一弹簧,第二压力接触块,第一压力接触块保护座,第一横梁,以及位于底板下方的第二连杆,和前万向小轮;其中左脚踏板与第一连杆相连,第一压力接触块保护座内设置有第一压力接触块和第二压力接触块,且第一压力接触块和第二压力接触块之间通过第一弹簧活动连接;第一连杆与第一压力接触块固连;第一压力接触块保护座与第一横梁固连,第一横梁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根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与前万向小轮固连。
所述的左脚踏板与手板装置连接。
所述的后辅助小轮装置包括安装在底板上表面的右脚踏板,位于底板内部的第三连杆,第三压力接触块,第二弹簧,第四压力接触块,第二压力接触块保护座,直杠杆,第三弹簧,倒U型连杆,第二横梁,以及位于底板下方的第四连杆和后万向小轮;其中右脚踏板与第三连杆相连,第二压力接触块保护座内设置有第三压力接触块和第四压力接触块,且第三压力接触块和第四压力接触块之间通过第二弹簧活动连接;第三连杆与第三压力接触块固连;第二压力接触块保护座与直杠杆固连,直杠杆通过第三弹簧与倒U型连杆活动连接,倒U型连杆与第二横梁固连,第二横梁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根第四连杆,第四连杆与后万向小轮固连。
所述的直杠杆下方设置有第一支点架,直杠杆上设有第一凸出小球,使第一凸出小球刚好位于第一支点架的凹点位置;倒U型连杆下方设置有第二支点架,倒U型连杆上设有第二凸出小球,使第二凸出小球刚好位于第二支点架的凹点位置。
所述的右脚踏板与手板装置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设置主要适用二轮的电动车或摩托车使用,全封闭的设置,干净,整洁,还可以挡风遮雨;但是由于是二轮车,全封闭会导致无法停稳,所以本发明在前玻璃移门下方设计了孔,以方便驾驶者可以将脚移出车外,刹车或停车时很方便,将脚移出车外放到地上,完全不会失去原来的电动车或摩托车的功能。而当不需要将脚移出车外时,橡胶软垫又很好的起到了密封效果。再者本发明有辅助小轮装置的设置,可是方便驾驶者如果不希望利用脚移出车外来停靠车辆,可以使用辅助小轮装置停靠车辆,方便,实用,且能防止车辆刹车时侧滑,翻倒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前辅助小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后辅助小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全封闭流线型两轮车,包括车身1,车身1上设置有顶棚2,底部设置有底板3,前轮4和后轮5,所述的车身1两侧底板3上分别设置有滑槽6,滑槽6上安装有玻璃移门;玻璃移门分为前玻璃移门7和后玻璃移门13。前玻璃移门7底部开设有孔14,孔14上设置有橡胶软垫12。底板3上安装有前辅助小轮装置8。前辅助小轮装置8包括安装在底板3上表面的左脚踏板81,位于底板3内部的第一连杆82,第一压力接触块83,第一弹簧84,第二压力接触块85,第一压力接触块保护座86,第一横梁87,以及位于底板3下方的第二连杆88和前万向小轮89;其中左脚踏板81与第一连杆82相连,第一压力接触块保护座86内设置有第一压力接触块83和第二压力接触块85,且第一压力接触块83和第二压力接触块85之间通过第一弹簧84活动连接;第一连杆82与第一压力接触块83固连;第一压力接触块保护座86与第一横梁87固连,第一横梁87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根第二连杆88,第二连杆88与前万向小轮89固连。左脚踏板81还可以与手板装置10连接,(如图2所示)这样就可以当脚不方便去控制辅助小轮装置的时候,采用手动控制。
本实施例的一种全封闭流线型两轮车在使用时,可以将左右两侧的前玻璃移门7和后玻璃移门13关闭,这样就可以起到全封闭的作用,而为方便驾驶者遵照以往两轮车的习惯,在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停车时,需要将两脚踮地以保持车的平稳,所以本实施例在两侧的前玻璃移门7下放开设有孔14,又为了使驾驶者在不需要移出脚的时候,保持车的封闭性,所以在孔上安装有橡胶软垫12。更重要的是,为了方便驾驶者在不需要脚的帮助,就可以保持车的平稳性,本实施例在车上设置了前辅助小轮装置8,这样当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停车时,驾驶者只要踩住底板3上表面的左脚踏板81,左脚踏板81就会去抵压第一压力接触块83,导致第一弹簧84下压,抵压第二压力接触块85,从而带动第一横梁87下压,使第二连杆88下降,刚好将2个前万向小轮89着地,替代了驾驶者的双脚,将车挺稳。当又需要启动两轮车时,只要放开踩在左脚踏板81上的脚,由于第一弹簧84的作用,前万向小轮89又会上伸复原。当然也可以将左脚踏板81与手板装置10连接,这样可以在脚不方便去控制左脚踏板81的时候,采用手板装置10就可以起到下降2个前万向小轮89的功能,特别是在停车的时候,人无法做到长时间踩压左脚踏板81,所以使用手板装置10就可以将车停稳后,人可以离开。
实施例2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全封闭流线型两轮车,包括车身1,车身1上设置有顶棚2,底部设置有底板3,前轮4和后轮5,所述的车身1两侧底板3上分别设置有滑槽6,滑槽6上安装有玻璃移门;玻璃移门分为前玻璃移门7和后玻璃移门13。前玻璃移门7底部开设有孔14,孔14上设置有橡胶软垫12。底板3上安装有后辅助小轮装置9。后辅助小轮装置9包括安装在底板3上表面的右脚踏板91,位于底板3内部的第三连杆92,第三压力接触块93,第二弹簧94,第四压力接触块95,第二压力接触块保护座96,直杠杆97,第三弹簧98,倒U型连杆99,第二横梁910,以及位于底板3下方的第四连杆911和后万向小轮912;其中右脚踏板91与第三连杆92相连,第二压力接触块保护座96内设置有第三压力接触块93和第四压力接触块95,且第三压力接触块93和第四压力接触块95之间通过第二弹簧94活动连接;第三连杆92与第三压力接触块93固连;第二压力接触块保护座96与直杠杆97固连,直杠杆97通过第三弹簧98与倒U型连杆99活动连接,倒U型连杆99与第二横梁910固连,第二横梁910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根第四连杆911,第四连杆911与后万向小轮912固连。直杠杆97下方设置有第一支点架913,第一支点架913为两头上翘,中间下凹的支点架,直杠杆97上设有第一凸出小球914,使第一凸出小球914刚好位于第一支点架913的凹点位置;倒U型连杆99下方设置有第二支点架915,第二支点架915为两头上翘,中间下凹的支点架,倒U型连杆99上设有第二凸出小球916,使第二凸出小球916刚好位于第二支点架915的凹点位置。右脚踏板91还可以与手板装置11连接,(如图3所示)这样就可以当脚不方便去控制辅助小轮装置的时候,采用手动控制。
本实施例的一种全封闭流线型两轮车在使用时,可以将左右两侧的前玻璃移门7和后玻璃移门13关闭,这样就可以起到全封闭的作用,而为方便驾驶者遵照以往两轮车的习惯,在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停车时,需要将两脚踮地以保持车的平稳,所以本实施例在两侧的前玻璃移门7下放开设有孔14,又为了使驾驶者在不需要移出脚的时候,保持车的封闭性,所以在孔上安装有橡胶软垫12。更重要的是,为了方便驾驶者在不需要脚的帮助,就可以保持车的平稳性,本实施例在车上设置了后辅助小轮装置9,这样当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停车时,驾驶者只要踩住底板3上表面的右脚踏板91,右脚踏板91就会去抵压第三压力接触块93,导致第二弹簧94下压,抵压第四压力接触块95,从而使直杠杆97前端下压,此时,由于第一支点架913,有第一凸出小球914的作用,使直杠杆97后端上翘,通过第三弹簧98使倒U型连杆99前端上升,由于第二支点架915,第二凸出小球916的设置,倒U型连杆99后端下压,导致第二横梁910下压,使第四连杆911下降,刚好将2个后万向小轮912着地,替代了驾驶者的双脚,将车挺稳。当又需要启动两轮车时,只要放开踩在右脚踏板91上的脚,由于第二弹簧94的作用,导致直杠杆97前端上翘复原,此时,由于第一支点架913,有第一凸出小球914的作用,使直杠杆97后端下压复原,通过第三弹簧98使倒U型连杆99前端也下降,由于第二支点架915,第二凸出小球916的设置,倒U型连杆99后端上伸复原,导致第二横梁910也上伸复原,使第四连杆911上伸,后万向小轮912也跟着会上伸复原。当然也可以将右脚踏板91与手板装置11连接,这样可以在脚不方便去控制左右脚踏板91的时候,采用手板装置11就可以起到下降2个后万向小轮912的功能,特别是在停车的时候,人无法做到长时间踩压右脚踏板91,所以使用手板装置11就可以将车停稳后,人可以离开。
实施例3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全封闭流线型两轮车,包括车身1,车身1上设置有顶棚2,底部设置有底板3,前轮4和后轮5,所述的车身1两侧底板3上分别设置有滑槽6,滑槽6上安装有玻璃移门;玻璃移门分为前玻璃移门7和后玻璃移门13。前玻璃移门7底部开设有孔14,孔14上设置有橡胶软垫12。底板3上安装有辅助小轮装置。所述的辅助小轮装置包括安装在底板3上的前辅助小轮装置8和后辅助小轮装置9。前辅助小轮装置8包括安装在底板3上表面的左脚踏板81,位于底板3内部的第一连杆82,第一压力接触块83,第一弹簧84,第二压力接触块85,第一压力接触块保护座86,第一横梁87,以及位于底板3下方的第二连杆88和前万向小轮89;其中左脚踏板81与第一连杆82相连,第一压力接触块保护座86内设置有第一压力接触块83和第二压力接触块85,且第一压力接触块83和第二压力接触块85之间通过第一弹簧84活动连接;第一连杆82与第一压力接触块83固连;第一压力接触块保护座86与第一横梁87固连,第一横梁87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根第二连杆88,第二连杆88与前万向小轮89固连。左脚踏板81还可以与手板装置10连接,(如图2所示)这样就可以当脚不方便去控制前辅助小轮装置8的时候,采用手动控制。
后辅助小轮装置9包括安装在底板3上表面的右脚踏板91,位于底板3内部的第三连杆92,第三压力接触块93,第二弹簧94,第四压力接触块95,第二压力接触块保护座96,直杠杆97,第三弹簧98,倒U型连杆99,第二横梁910,以及位于底板3下方的第四连杆911和后万向小轮912;其中右脚踏板91与第三连杆92相连,第二压力接触块保护座96内设置有第三压力接触块93和第四压力接触块95,且第三压力接触块93和第四压力接触块95之间通过第二弹簧94活动连接;第三连杆92与第三压力接触块93固连;第二压力接触块保护座96与直杠杆97固连,直杠杆97通过第三弹簧98与倒U型连杆99活动连接,倒U型连杆99与第二横梁910固连,第二横梁910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根第四连杆911,第四连杆911与后万向小轮912固连。直杠杆97下方设置有第一支点架913,第一支点架913为两头上翘,中间下凹的支点架,直杠杆97上设有第一凸出小球914,使第一凸出小球914刚好位于第一支点架913的凹点位置;倒U型连杆99下方设置有第二支点架915,第二支点架915为两头上翘,中间下凹的支点架,倒U型连杆99上设有第二凸出小球916,使第二凸出小球916刚好位于第二支点架915的凹点位置。右脚踏板91还可以与手板装置11连接,(如图3所示)这样就可以当脚不方便去控制后辅助小轮装置9的时候,采用手动控制。
本实施例的一种全封闭流线型两轮车在使用时,可以将左右两侧的前玻璃移门7和后玻璃移门13关闭,这样就可以起到全封闭的作用,而为方便驾驶者遵照以往两轮车的习惯,在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停车时,需要将两脚踮地以保持车的平稳,所以本实施例在两侧的前玻璃移门7下放开设有孔14,又为了使驾驶者在不需要移出脚的时候,保持车的封闭性,所以在孔上安装有橡胶软垫12。更重要的是,为了方便驾驶者在不需要脚的帮助,就可以保持车的平稳性,本实施例在车上设置了前辅助小轮装置8和后辅助小轮装置9,这样当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停车时,驾驶者只要踩住底板3上表面的左脚踏板81或右脚踏板91,又或者是同时踩住左脚踏板81和右脚踏板91来帮助停车。
当驾驶者只踩住底板3上表面的左脚踏板81时,左脚踏板81就会去抵压第一压力接触块83,导致第一弹簧84下压,抵压第二压力接触块85,从而带动第一横梁87下压,使第二连杆88下降,刚好将2个前万向小轮89着地,替代了驾驶者的双脚,将车挺稳。当又需要启动两轮车时,只要放开踩在左脚踏板81上的脚,由于第一弹簧84的作用,前万向小轮89又会上伸复原。当然也可以将左脚踏板81与手板装置10连接,这样可以在脚不方便去控制左脚踏板81的时候,采用手板装置10就可以起到下降2个前万向小轮89的功能,特别是在停车的时候,人无法做到长时间踩压左脚踏板81,所以使用手板装置10就可以将车停稳后,人可以离开。
当驾驶者只踩住底板3上表面的右脚踏板91时,右脚踏板91就会去抵压第三压力接触块93,导致第二弹簧94下压,抵压第四压力接触块95,从而使直杠杆97前端下压,此时,由于第一支点架913,有第一凸出小球914的作用,使直杠杆97后端上翘,通过第三弹簧98使倒U型连杆99前端上升,由于第二支点架915,第二凸出小球916的设置,倒U型连杆99后端下压,导致第二横梁910下压,使第四连杆911下降,刚好将2个后万向小轮912着地,替代了驾驶者的双脚,将车挺稳。当又需要启动两轮车时,只要放开踩在右脚踏板91上的脚,由于第二弹簧94的作用,导致直杠杆97前端上翘复原,此时,由于第一支点架913,有第一凸出小球914的作用,使直杠杆97后端下压复原,通过第三弹簧98使倒U型连杆99前端也下降,由于第二支点架915,第二凸出小球916的设置,倒U型连杆99后端上伸复原,导致第二横梁910也上伸复原,使第四连杆911上伸,后万向小轮912也跟着会上伸复原。当然也可以将右脚踏板91与手板装置11连接,这样可以在脚不方便去控制左右脚踏板91的时候,采用手板装置11就可以起到下降2个后万向小轮912的功能,特别是在停车的时候,人无法做到长时间踩压右脚踏板91,所以使用手板装置11就可以将车停稳后,人可以离开。
同理,当驾驶者同时踩住左脚踏板81和右脚踏板91的情况下,就会同时将前万向小轮89和后万向小轮912都着地,使车辆能更加平稳的停放。

一种全封闭流线型两轮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全封闭流线型两轮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全封闭流线型两轮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全封闭流线型两轮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全封闭流线型两轮车.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封闭流线型两轮车,包括车身,车身上设置有顶棚,底部设置有底板,前轮和后轮,所述的车身两侧底板上分别设置有滑槽,滑槽上安装有玻璃移门;且底板上安装有辅助小轮装置。本发明全封闭的设置,干净,整洁,还可以挡风遮雨;且能防止车辆刹车时侧滑,翻倒的风险。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