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扇形模具.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803599 上传时间:2018-03-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85492.5

申请日:

2009.11.16

公开号:

CN101758590A

公开日:

2010.06.3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29C 33/30申请公布日:20100630|||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B29C 33/30收件人:邱强文件名称:视为撤回通知书|||公开

IPC分类号:

B29C33/30; B29C35/02

主分类号:

B29C33/30

申请人:

邱强

发明人:

邱强

地址:

241009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 长江路16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扇形模具,包括有上模、下模、模芯、反拉杆,上模上开有阶梯孔,阶梯孔支托着反拉杆上部的凸台,反拉杆的下端固定连接着模芯,所述的下模的上端面有型腔凹槽且与模芯的下端面构成模腔,所述的下模型腔凹槽的内底面与所述的模芯下端面皆为平面,所述的上模下端面有型腔凹槽,且无沟槽,所述的模芯的上端面有沟槽。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提高了模具的加工效率,降低扇形模具制造成本。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新型扇形模具,包括有上模、下模、模芯、反拉杆,上模上开有阶梯孔,阶梯孔支托着反拉杆上部的凸台,反拉杆的下端固定连接着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的上端面有型腔凹槽且与模芯的下端面构成模腔,所述的下模型腔凹槽的内底面与所述的模芯下端面皆为平面,所述的上模下端面有型腔凹槽,且无沟槽,所述的模芯的上端面有沟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拉杆在模芯上的合力作用线与模芯的重力作用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芯上端面上的拐角处R角半径增大。

说明书

一种新型扇形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具体是一种新型扇形模具。
背景技术
玩具电子鼓扇形膜片橡胶材料为乙丙胶,乙丙材料无味无毒,符合国际RoHS安全标准,但乙丙胶的热撕裂性极差,这一特性造成了乙丙的硫化成型时不易强行脱模。客户原设计时其上模为沟槽、扇心区域为曲面,需要用R刀来加工,需要的加工时间过长,大约80套模具,且刀具费用较高;模芯加工时,传统加工普遍采用压块或吊装装夹,再转线切割或磨床加工,增加钢材成本、工序较多,模具加工质量不易保证且工期太长;吊模芯的反拉杆不在重心位置,不平衡,合模时容易将模芯压坏,模芯口部拐角处R角过小,产品硫化生产时必须强行脱模,结果是容易使拐角处撕裂,严重影响产品合格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扇形模具,结构简单,提高了模具的加工效率,降低扇形模具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扇形模具,包括有上模、下模、模芯、反拉杆,上模上开有阶梯孔,阶梯孔支托着反拉杆上部的凸台,反拉杆的下端固定连接着模芯,所述的下模的上端面有型腔凹槽且与模芯的下端面构成模腔,所述的下模型腔凹槽的内底面与所述的模芯下端面皆为平面,所述的上模下端面有型腔凹槽,且无沟槽,所述的模芯的上端面有沟槽。
所述的反拉杆在模芯上的合力作用线与模芯的重力作用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所述的模芯上端面上的拐角处R角半径增大。
本发明将原有上模腔沟槽部位分型到模芯上,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刀具费用;反拉杆孔位置通过软件分析,其中心位于模芯的重心,保持着模芯的受力平衡;模芯加工采用电控永磁夹紧装置,减少了模芯的毛坯厚度,改变了模芯的加工工艺;模芯拐角处R角加大,防止强行脱模时将产品撕裂;下模型腔凹槽的内底面与模芯下端面皆为平面,将曲面改成平面,提高制造模具的加工效率。
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所需钢材、刀具成本低,加工周期短、效率高,且做出的产品合格率高,工作效率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新型扇形模具,包括有上模1、下模3、模芯2、反拉杆4,上模上开有阶梯孔,阶梯孔支托着反拉杆4上部的凸台,反拉杆4的下端固定连接着模芯2,下模3的上端面有型腔凹槽且与模芯2的下端面构成模腔,下模3型腔凹槽的内底面与模芯2下端面皆为平面,上模3下端面有型腔凹槽,且无沟槽,模芯2的上端面有沟槽,反拉杆4在模芯2上的合力作用线与模芯2的重力作用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模芯2上端面上的拐角处R角半径增大。
设计具有新型模具结构时,技术人员首先按产品图纸要求,结合产品的装配环境,在不影响产品装配性能的条件下,将产品曲面区域更改为平面,同时考虑到产品的易撕裂性,加工拐角处R角,提高产品合格率;技术人员利用PROE、UG等三维软件中绘出产品造型,并设计出模具,并将上模模腔原有的沟槽设计到模芯上,且模芯的加工难度并没有增加;再通过PROE分析模芯的重心位置绘制模芯的反拉杆孔位置。模具设计结束后,转Cimatron等CAM软件编出数控程序,交数控加工中心加工出模体型腔,再由电脉冲工序加工完成整个型腔。其中模芯加工时如果按常规加工所需毛坯的厚度需要40cm,加工一面结束后,再翻边加工另外一面,或转线切割工序加工割掉装夹厚度,现采用电控永磁夹紧装置,所需毛坯厚度仅为20.5cm,只用加工一面,降低材料成本50%,节省装夹加工时间30%;加工下模时将曲面更改为平面加工时可用φ20的平刀杆加工,数控程序设置的步长只少为8cm,而原来只能设置为0.1cm,否则加工的模腔粗糙度极差,大大提高了模具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模具加工结束后,装上导柱、导套、反拉杆和弹簧,经检验合格后,最后装配完成整套模具,交客户试模生产。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保证模体与上、下模板、模芯之间必须配合良好,放止产品错位或不易撕边,因此距模腔边缘0.2毫米左右加工出截面为R1的半圆型的环形圈,确保模具生产中产品容易撕边。

一种新型扇形模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新型扇形模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新型扇形模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型扇形模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扇形模具.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扇形模具,包括有上模、下模、模芯、反拉杆,上模上开有阶梯孔,阶梯孔支托着反拉杆上部的凸台,反拉杆的下端固定连接着模芯,所述的下模的上端面有型腔凹槽且与模芯的下端面构成模腔,所述的下模型腔凹槽的内底面与所述的模芯下端面皆为平面,所述的上模下端面有型腔凹槽,且无沟槽,所述的模芯的上端面有沟槽。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提高了模具的加工效率,降低扇形模具制造成本。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塑料的加工;一般处于塑性状态物质的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