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外耳道观察及耵聍清洁的器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外耳道观察及耵聍清洁的器械.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379098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1.08 CN 203379098 U (21)申请号 201320305821.7 (22)申请日 2013.05.30 A61B 1/227(2006.01) A61B 17/22(2006.01) A61F 1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地址 210016 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御道街 29 号 (72)发明人 王亮 季瑞南 金家楣 黄翀 张建辉 杨颖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2200 代理人 叶连生 (54) 实用新型名称 用于外耳道观察及耵。
2、聍清洁的器械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外耳道观察及耵 聍清除的器械。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包括清洁管、 压 电陶瓷片、 连接管、 反射镜、 透明镜片、 橡胶皮囊、 LED 灯和端盖, 所述清洁管是中空型的透明管体, 所述压电陶瓷片设置在清洁管端部 ; 所述连接管 底面设置有橡胶皮囊, 侧面设置有透明镜片的观 察窗口, 内部设置有反射镜 ; 所述反射镜是圆柱 状的具有小尺寸通孔的实心玻璃柱, 端部设计为 具有 45倾角的斜面, 并且在斜面上设置有银光 粉 ; 所述端盖设置在连接管端部用于固定 LED 灯。 本实用新型利用压电陶瓷的激励在清洁管上形成 微幅的超声振动, 用于来剥离耵聍并。
3、利用大气负 压清除脱落的耵聍。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操作方 便, 在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379098 U CN 203379098 U 1/1 页 2 1. 一种用于外耳道观察及耵聍清洁的器械, 其特征在于 : 包括连接管 (3) 、 安装于连接管 (3) 前端的清洁管 (1) 、 安装于连接管 (3) 后端的端盖 (4) , 安装于连接。
4、管 (3) 上的橡胶皮囊 (5) ; 其中清洁管 (1) 的管腔、 连接管 (3) 的管腔和橡 胶皮囊 (5) 的囊腔依次相通 ; 上述清洁管 (1) 和连接管 (3) 之间还安装有分区极化后可在清洁管前端部激励出沿端 面周向旋转的行波的两组环形压电陶瓷片 (2) , 环形压电陶瓷片 (2) 沿轴向被压紧 ; 上述连接管 (3) 管腔内安装有反射镜 (7) 和 LED 灯 (9) , 所述反射镜 (7) 为圆柱状的具 有中心通孔 (8) 的实心玻璃柱, 端部具有 45倾角的斜面, 斜面上设置有银光粉 (10) ; 所述 LED 灯 (9) 固定在端盖 (4) 上 ; 上述连接管 (3) 上设置。
5、有观察窗口 (6) , 观察窗口 (6) 与反射镜 (7) 位置对应。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外耳道观察及耵聍清洁的器械, 其特征在于 : 上述清洁管 (1) 后端具有外螺纹, 连接管 (3) 前端具有内螺纹, 两者为螺纹连接 ; 所述环形压电陶瓷片 (2) 安装于清洁管 (1) 上, 清洁管 (1) 后端外壁还设有与连接管 (3) 前端端面配合压紧环形压电陶瓷片 (2) 的环形凸台。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外耳道观察及耵聍清洁的器械,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清洁 管为中空透明管体。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外耳道观察及耵聍清洁的器械,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观察。
6、 窗口 (6) 设置有透明镜片。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379098 U 2 1/4 页 3 用于外耳道观察及耵聍清洁的器械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外耳道观察及耵聍清洁的器械, 属于医疗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耵聍是外耳道皮肤的耵聍腺分泌一种淡黄色的、 有的呈粘稠样的物质, 俗称耳屎。 耵聍暴露在空气中易干燥, 形成小片物。 如果耵聍过多阻塞了外耳道, 可能会影响听力或引 起其他不适症状, 应及早取出来。 传统挖耳勺往往都是质地比较硬的金属或塑料制成, 再加 上角度不正确、 不知深浅, 极易刺破薄薄的外耳道皮肤和毛囊, 从而导致外耳炎, 或者将耳 垢推向深处,。
7、 更不易清除 ; 而发炎了的耳道表皮往往会失去自动排除耳垢的能力, 致使耳垢 越积越多。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使用安全的用于外耳道观察及耵聍清 除的器械。 0004 一种用于外耳道观察及耵聍清除的器械, 其特征在于 : 包括连接管、 安装于连接管 前端的清洁管、 安装于连接管后端的端盖, 安装于连接管上的橡胶皮囊 ; 其中清洁管的管 腔、 连接管的管腔和橡胶皮囊的囊腔依次相通 ; 上述清洁管和连接管之间还安装有分区极 化后可在清洁管前端部激励出沿端面周向旋转的行波的两组环形压电陶瓷片, 环形压电陶 瓷片沿轴向被压紧 ; 上述连接管管腔内安装有反射镜。
8、和 LED 灯, 所述反射镜为圆柱状的具 有中心通孔的实心玻璃柱, 端部具有 45倾角的斜面, 斜面上设置有银光粉 ; 所述 LED 灯固 定在端盖上 ; 上述连接管上设置有观察窗口, 观察窗口与反射镜位置对应。 0005 清洁管后端部设置的两组环形压电陶瓷片, 通过外界电压的激励, 可激发出在清 洁管前端部沿周向旋转的行波, 并且端部上的质点做微幅的椭圆运动振动, 从而剥离附着 在外耳道表面附着的耵聍。清洁管采用微幅的超声振动剥离外耳道表面附着的耵聍, 不会 对外耳道皮肤组织造成损伤, 同时也能对外耳道皮肤组织起到轻微按摩作用。 0006 由清洁管的微幅振动迫使附着在外耳道表面的耵聍脱落, 。
9、再通过挤压橡胶皮囊, 将会使整个装置内部的气体从清洁管前端部排出, 在整个装置内部形成负压的状态。当松 开橡胶皮囊后, 由于外界大气压强高于装置内部气压, 即在负压的作用下迫使已脱落的耵 聍被吸入清洁管中并且进入橡胶皮囊底部, 从而达到耵聍清除的目的。通过负压作用吸取 耵聍并将其吸入橡胶皮囊中, 避免了已脱落耵聍进入中耳引起耳膜发炎等症状, 同时也不 会出现对因为清除耵聍而造成对外耳道皮肤组织的损伤。 0007 若是外耳道表面附着的耵聍无法通过超声振动剥落或者外耳道皮肤组织由于其 他原因出现了症状, 可帮助医生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进行观察诊断。由点亮的 LED 灯 所发出的光线通过反射镜的中。
10、心通孔照射在外耳道上并经过光线的反射、 折射等方式可将 外耳道表面情况投影到反射镜设置有银光粉斜面的内侧面上, 并在观察窗口通过透明玻璃 镜片观察到外耳道中的情况, 从而帮助医生观察外耳道表面的病理。此外, 通过观察窗口, 说 明 书 CN 203379098 U 3 2/4 页 4 反射镜和 LED 灯的辅助下, 可以找到已脱落或附着在外耳道上的耵聍的位置, 可精准捕获 耵聍并清除, 避免采用其他器械在外耳道中多次盲目尝试性操作清除耵聍而带来的外耳道 皮肤组织损伤等问题。 0008 本实用新型装置与传统装置相比, 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可以直观有效的剥离和清 除附着在外耳道上的耵聍, 同时。
11、清洁管前端部的微幅振动不会对外耳道组织造成损害, 在 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009 上述清洁管和连接管的一种具体连接方式 : 清洁管后端具有外螺纹, 连接管前端 具有内螺纹, 两者为螺纹连接, 所述环形压电陶瓷片安装于清洁管上, 清洁管后端外壁还 设有与连接管前端端面配合压紧环形压电陶瓷片的环形凸台。 0010 上述清洁管采用低硬度材质构成, 避免对耳内的伤害。 0011 上述清洁管为中空透明管体, 便于对耳内的充分观察。 0012 上述观察窗口处可以设置有透明镜片, 即不影响观察又保护了内部结构。 0013 上述除了压电陶瓷外, 其他所有零件均可采用透明材质。 附图说明 0014 。
12、图 1 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医疗器械的结构示意图 ; 0015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医疗器械的侧视图 ; 0016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医疗器械的俯视图 ; 0017 图 4 是清洁管沿着 X 轴在 XOY 平面上的二阶弯振示意图 ; 0018 图 5 是清洁管沿着 X 轴在 XOZ 平面上的二阶弯振示意图 ; 0019 图 6 是清洁管沿着 X 轴方向的一阶纵振示意图 ; 0020 图 7 是激发出沿着清洁管端面的旋转行波的原理图 ; 0021 图 8 是清洁管端面质点做椭圆运动的原理图 ; 0022 图 9 是挤压橡胶皮囊过程中装置排气的工作原理图 ; 0023 图 10 。
13、是释放皮囊过程中装置吸取耵聍的工作原理图 ; 0024 图 11 是通过反射镜观察外耳道的原理示意图 ; 0025 其中 : 1- 清洁管, 2- 环形压电陶瓷片, 3- 连接管, 4- 端盖, 5- 橡胶皮囊, 6- 设置有 透明镜片的观察窗口, 7- 反射镜, 8- 中心通孔, 9-LED 灯, 10- 银光粉。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附图非限制性地公开了本实用新型所涉及优先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将结合 附图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27 一种用于外耳道观察及耵聍清洁的器械, 包括清洁管、 压电陶瓷片、 连接管、 反射 镜、 透明镜片、 橡胶皮囊、 LED 灯和端盖, 如。
14、图 1 所示, 清洁管后端部设置有外螺纹, 用于与连 接管的前端部分的内螺纹连接 ; 分区极化后的圆环形的压电陶瓷片设置在清洁管后端部并 位于清洁管与连接管之间, 并且通过清洁管后端外壁的环形凸台与连接管前端端面配合压 紧 ; 连接管的底面设置有橡胶皮囊, 侧面设置有透明镜片的观察窗口, 内部设置有反射镜 ; 反射镜是圆柱状的具有小尺寸通孔的实心玻璃柱, 且端部设计为具有 45倾角的斜面, 并 且在斜面上设置有银光粉 ; 端盖设置在连接管后端部用于固定 LED 灯 ; 橡胶皮囊是球状可 说 明 书 CN 203379098 U 4 3/4 页 5 挤压的轻质橡胶皮囊, 其端部通过螺纹与连接管的。
15、底部连接。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侧视图与 俯视图分别如图 2 和图 3 所示。 0028 本实用新型利用压电陶瓷 2 的逆压电效应, 通过对两组环形压电陶瓷 2 中不同的 压电陶瓷片进行不同的分区极化方式, 可以在清洁管上激发出沿径向的 n 阶弯振和 n 阶纵 振。 以二阶弯振和一阶纵振为例进行说明, 两组压电陶瓷安装在清洁管上, 在施加电压的情 况下, 会出现弯振与纵振以及弯振与弯振的有益振动耦合的 3 种情况 : 1. 沿着 X 轴方向在 XOY 平面上的二阶弯振 (如图 4 所示) 和沿着 X 轴方向在 XOZ 平面上的二阶弯振 (如图 5 所 示) 的耦合 ; 2. 沿着 X 轴方向在 XO。
16、Y 平面上的二阶弯振和沿着 X 轴方向的一阶纵向振动 (如 图 6 所示) 的耦合 ; 3. 沿着 X 轴方向在 XOZ 平面上的二阶弯振和沿着 X 轴方向的一阶纵振 的耦合。任取其中的一种振动耦合方式, 都会在清洁管前端部激励出沿端面周向旋转的行 波, 如图7所示, 使得清洁管1的前端面处的表面质点作微幅椭圆运动振动, 如图8所示。 因 此利用清洁管前端面表面质点的微幅振动对附着在外耳道表面的耵聍进行剥离, 可以有效 的将耵聍剥落并且不会对外耳道皮肤组织造成损伤。 对于两组压电陶瓷分别施加的两个电 压驱动信号在时间上具有 () 相位差, 而所激励出来进行耦合的的两种振动模态在空间上 具有的相。
17、位差, 因此在清洁管的前端面上所耦合出来的振动模态是旋转的行波。清洁管前 端部的微幅振动与外耳道接触时, 不仅不会损伤外耳道的皮肤组织, 而且还能对外耳道皮 肤组织进行轻微的按摩, 尤其适合有病症的皮肤组织。 0029 安装在连接管 3 底面的球形软质橡胶皮囊, 通过对其的挤压和释放可实现对已脱 落耵聍的清除工作, 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 : 在挤压橡胶皮囊的过程中, 连接管 3 和清洁管 1 内的空气被挤压, 并经由清洁管 1 的前端口排出至装置外, 从而在整个装置内形成负压状 态, 原理示意图如图 9 所示 ; 释放橡胶皮囊的过程中, 由于装置内部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强, 因此形成了内部负压。
18、状态, 通过负压作用将清洁管 1 前端口附近处的空气和已脱落的 耵聍吸入清洁管管腔, 再通过连接管管腔, 最后进入橡胶皮囊管腔内, 达到了清除耵聍的目 的, 原理示意图如图 10 所示。只要已脱落的耵聍的尺寸小于本实用新型装置内部管腔的连 通口径的最小尺寸, 就能被吸入至橡胶皮囊的管腔中。通过拧松橡胶皮囊与连接管处连接 的螺纹, 就可将橡胶皮囊中的耵聍取出并清理干净。 根据实际应用需求, 在橡胶皮囊处外接 一个吸气泵, 可以实现对大颗粒耵聍的清除。 0030 LED灯通过端盖7与连接管3连接固定, 并作为光源发出的光线穿过通孔8经连接 管 3、 清洁管 1 照射在外耳道表面 ; 由于外耳道表面。
19、对光源的反、 散射作用使得外耳道表面 的情况通过清洁管 1、 连接管 3 投影到反射镜 7 的设置有银光粉斜面的内侧面上 ; 再由观察 窗口 6 观察外耳道表面的情况, 由此可以准确的确定耵聍的位置和附着情况, 并可以帮助 医生观察外耳道的症状, 以避免因为操作的不当而造成对外耳道的损伤 , 如图 11 所示。若 将LED灯改为CCD图像传感器, 则连反射镜7、 观察窗口6都不需要设置, 只需将CCD图像传 感器所记录下来的画面直接连接在电脑上便可更直观的观测外耳道内的情况, 将更加方便 医生观察外耳道内的病理情况。 0031 所述装置清洁管 1 和连接管 3 通过内、 外螺纹连接, 并垫有密。
20、封圈 ; 连接管 3 和端 盖 7 同样采用内、 外螺纹连接, 并垫有密封圈。连接管 3 内部均处于密封状态。所述装置除 压电叠堆外, 其余部件均采用透明材质。 0032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装置利用压电陶瓷2的逆压电效应, 在清洁管1前端面激励 说 明 书 CN 203379098 U 5 4/4 页 6 出沿周向的旋转行波, 使端面表面质点产生微幅振动, 从而实现对外耳道表面附着的耵聍 的剥离 ; 通过挤压和释放软质橡胶皮囊 8 产生负压吸取已脱落的耵聍知橡胶皮囊内, 从而 达到清除耵聍的目的 ; 在 LED 灯 9 提供照明的条件下, 通过反射镜 7 的成像并在观察窗口 6 观察外耳道内部的实际情况, 不仅可以准确捕耵聍, 更加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外耳道内的病 理情况。 说 明 书 CN 203379098 U 6 1/4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79098 U 7 2/4 页 8 图 3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79098 U 8 3/4 页 9 图 6 图 7 图 8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79098 U 9 4/4 页 10 图 10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79098 U 10 。